小學生海綿寶寶觀后感作文
剛開始,我們的主人公海綿寶寶依然如故的在一家名為'蟹堡王'的餐廳工作,大家吃著這里的特別美食'蟹黃堡'吃的非常開心,但是好景不長,邪惡的痞老板又來偷如何制作美味蟹黃堡的秘密配方。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海綿寶寶觀后感作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海綿寶寶觀后感作文1
團結的力量是無窮的,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看完電影《海綿寶寶》,整日活蹦亂跳的海綿寶寶和痞老板組成的“短腿組合”、蟹老板、派大星和章魚哥一起改變歷史,打敗了貪財?shù)暮1I,讓面臨世界末日的比奇堡回到了往常快樂的時光。
在生活中,我們往往會遇到挫折,但是我們一般都會想盡辦法一一化解。我就經(jīng)歷了這樣的事情,下面你們就聽我娓娓道來吧!
一個天剛蒙蒙亮的清晨,勤勞的外祖母又要上山去背柴。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跟著外祖母一起踏著清晨的露水,來到了幽靜的樹林。外祖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用鋒利的刀子砍下了一根有一根的木柴。看到外祖母那么辛苦,我可不能閑著,我得幫忙。于是,我用一根長繩緊緊地綁著木柴。木柴綁好了,我和外祖母一起慢慢地從樹林把這些捆綁好的木柴搬回家。這樣來來回回把我們累的夠嗆,豆大的汗珠像斷了線的珍珠不停地滴在我厚厚的衣衫上。望著堆成山的木柴,我呆若木雞,這么多得搬到什么時候呀?“外祖母!怎么辦?我們得搬救兵啦!”我傻傻地望著外祖母說,“哦!怎么辦?涼拌!現(xiàn)在是清晨,別人都在睡夢當中呢!”外祖母的話充滿了幽默感。聽罷,我只好硬著頭皮繼續(xù)背。
過了大概十來分鐘,正好遇上了清晨騎自行車鍛煉的凱哥哥,我如饑似渴地對著凱哥哥大聲地說:“哥!快來幫小弟,我們人手不夠,還好遇上了你這個救星。”“好!那哥就大發(fā)慈悲幫你小弟一把。”凱哥哥說罷便立馬加入了“背柴團隊”。不一會兒,凱哥哥又喊來了他的弟弟,“背柴團隊”兩個變三個,三個變四個,效率大大提高了,堆積成山的木柴一眨眼的功夫從樹林里穿越到了外祖母家。
海綿寶寶團結的優(yōu)秀的品質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吧!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只有團結一致,任何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海綿寶寶觀后感作文2
詹明信所描述的后現(xiàn)代晚期資本主義文化癥候,在《海綿寶寶》里幾乎得到了全面的印證,那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無厘頭的幽默就可以算作詹氏之所謂“電影中的魔幻主義”,而整個故事的設定,則是在一個典型的晚期資本主義消費社會里所展開。
“比奇堡”直譯過來是“比基尼海底”的意思,或者是“穿比基尼下體”的雙關之意,這里姑且可以看作一個海底動畫版的美國小鎮(zhèn)/社區(qū),丹尼爾·貝爾說,“小鎮(zhèn)”就是美國的象征,一個小鎮(zhèn)里所發(fā)生的故事,就是美國的微縮版——有時也是猥瑣版。
比奇堡的中心地域不是廣場,不是市政廳,不是電影院,也不是大劇場,而是一個漢堡店,“蟹黃堡”漢堡店,這個在我們看來生產(chǎn)垃圾食品的地方,卻成為所有比奇堡市民心目中的圣地,能吃到秘方配制的蟹黃堡是他們最重要的生活目標,于是,在2015版的大電影《海綿寶寶:海綿出水》中,由于秘方丟失導致的蟹黃堡缺貨,真的就毀掉了比奇堡。
在晚期資本主義的消費社會里,生活中已經(jīng)沒有轟轟烈烈的宏大敘事,吃漢堡就成了頭等要務。而《海綿寶寶》的頭號男主角“穿方褲頭的海綿鮑勃”醉心于漢堡制作,甘愿委身于蟹老板的漢堡店;同事章魚哥則整天消極怠工,打發(fā)時間,沉迷于自己的文藝白日夢而不得自拔;頭腦簡單的派大星就是一個二逼,愚蠢,但也單純。
于是,普通青年海綿寶寶,文藝青年章魚哥,二逼青年派大星,表面構成了一組穩(wěn)定的“文普二”組合——通過夸張、異化的故事串聯(lián)起來。值得注意的是,在漢堡店的資本主義雇傭關系里,海綿寶寶以一種戀物癖式的心理甘愿被剝削;章魚哥變得麻木不仁;派大星則根本不具備行為能力——這正是晚期資本主義消費社會的典型精神癥候。
海綿寶寶看待蟹黃堡就像是藝術家瘋魔于自己的藝術品,“不瘋魔,不成活”,所以這個“普通海底青年”其實骨子里是個“文藝犯”,甚至可以說,跟海綿寶寶這位蟹黃堡藝術狂人比起來,章魚哥反而成了偽文青,這樣一來,前述三人組合就成了事實上的“(真/偽)文藝(真)二逼”組合。
反派痞老板于是就顯得立體起來,這個灰太狼式的反派倒霉蛋倒是有著充沛的生命激情,他的電腦妻子帶有濃郁的互聯(lián)網(wǎng)+式人工智能意味,在2015電影版里,正是痞老板偷竊蟹黃堡秘方掀開了主線故事的帷幕,不然,整個比奇堡都處在電視動畫片那種波瀾不驚的穩(wěn)定狀態(tài)中,夠嗆能走上大銀幕。
影片的后半段結合了真人和動畫,班德拉斯飾演的胡子海盜跟從海底走上地面、從二次元走入真人世界的比奇堡“文藝二逼”們大戰(zhàn)三百回合,而對美漫超級英雄的反諷也再次躍然銀幕,變身后的比奇堡“文藝二逼”們足以讓我們想起(海)超人、鋼鐵俠等形象,熟悉動畫片的朋友肯定更會從電影版里找到N多熟悉的老哏。
沒了蟹黃堡的比奇堡進入末日狀態(tài),這里用了宗教意味的Apocalypse一詞,用以映照《圣經(jīng)·啟示錄》中對于世界末日的預言。而比奇堡中邪教思潮的迅速蔓延,以至于活人祭祀的出現(xiàn),又辛辣的粉刺了美國的現(xiàn)世神棍(可與美劇《真探》第一季對照觀看)。
從畫風上看,《海綿寶寶》讓我想起《飛出個未來》(一個海底,一個天上,倒是正好成鏡像),對現(xiàn)實的針砭有時又有《南方公園》的鋒芒,那種黑色幽默的笑點和笑聲則有著《機器肉雞》式的魔性。
《海綿寶寶》的一半觀眾是成年人,因為在這個俗氣不堪的現(xiàn)實社會里,我們都隱藏不住章魚哥式的矯情,想擁有派大星那樣真誠的伙伴,又都想能跟海綿寶寶一樣每天都充滿激情的去上班而且從不覺得累。
想起今年初從巴黎回來,在戴高樂機場過安檢時,負責檢查的法國小妹指著我行李箱上貼著的十幾個《海綿寶寶》人物貼畫,一個個的叫出了他們的名字。
海綿寶寶觀后感作文3
海綿寶寶熱愛他的工作,可有一天蟹老板炒了他魷魚。海綿寶寶很悲傷,一直哭,他流了那么多眼淚,房間被他的淚水填滿,停在房間的一艘小船順著淚水漂走了……
陪娃們看電視,看到這一段頓感放松。瞬間就喜歡上了這個卡通人物,他的感情那么純粹,他的情緒釋放得那么徹底。
而我們很多人呢,是沒有勇氣擁抱痛苦的。痛苦發(fā)生了,人們說,想開點!做點別的事轉移下注意力!
就不能沉浸在痛苦中嗎?不去面對,它就會消失嗎?還是只是讓假相來麻木自己?
有時候,看到小孩子張口哇哇大哭,我都用羨慕的眼光看著,能讓情緒在身體自然地流淌,對于很多成年人來說,已然是一種奢侈。
所幸,我們還有很多文學文藝作品,有時候我們會在某個角色上看到自己,有時候會伴隨著她們的故事哭出自己的眼淚。
我最喜歡《麥田里的守望者》,是因為這是一本讓我哭得最厲害的書,閱讀是種時空旅行,無須花費多少時間,你就可以進入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遇見一個特別的人,她可能和你有著相似的故事,她可能就是你。
能哭出來是件好事。弗洛伊德說:“未被表達的情緒永遠都不會消失,它們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會以更丑惡的方式爆發(fā)出來。”
海綿寶寶觀后感作文4
我們熟悉的海綿寶寶、派大星、痞老板們都是其樂融融的營造著他們溫馨又有趣的海底世界,可畢竟海底世界對于更多普通人而言有距離,此次循著蟹黃堡的香味出水找到偷走秘方的胡子海盜,則是讓海綿寶寶和朋友們直接走到了人類的身邊,增添了親和力,從人類慣用法則和海底的規(guī)則產(chǎn)生的沖突,使這一場蟹黃堡的攻防戰(zhàn)更為激烈。
既然情節(jié)上已經(jīng)如此引人入勝,《海綿寶寶歷險記:海綿出水》的視覺效果更是讓人身臨其境,出水且是3D的海綿寶寶將展現(xiàn)不為你所知的威猛,形象和個性都更為立體的海綿寶寶,會讓你有一種擁入懷里的沖動,CG動畫形式呈現(xiàn),真人演員班德拉斯飾演的胡子海盜出現(xiàn),讓觀眾會有超強的代入感,尤其是把自己想象成就是海邊度假的游客,想想都是一種奇妙的享受和體驗。
海綿寶寶制造出的笑料可謂是學齡前和教授級通吃,就像《西游記》,每個年齡段不同學識的人們都能找到各自關注的視角。有別于賀歲檔其他電影制造笑料之前都要裝模做樣的把你繞進去,海綿寶寶制造笑料是純粹的放松和大笑,讓你放棄自己思考的能力,沉浸于自己三歲時無憂無慮的階段,這樣的解壓只有觀看海綿寶寶的時候才能拾回。少數(shù)的觀眾認為無聊,只是他沒有看懂,《海綿寶寶歷險記:海綿出水》值得考據(jù)的就有不斷出現(xiàn)的美式黑話、笑話、致敬的情節(jié),尤其是當海綿寶寶變成超級英雄,更是讓我們看出了海綿寶寶自如的角色可塑能力,你們的變形能力比海更寬廣,這次來到陸地,下次是不是又要飛入宇宙,影片里不經(jīng)意之間的一句臺詞就會是向經(jīng)典電影致敬,就看你是不是有心人和有沒有龐大的電影資料儲備,因此這部電影不是一笑而過的速食品,而是值得反復咀嚼才能體會的經(jīng)典之作,會有不少觀眾選擇二刷、三刷,每一次刷都能會刷新你上次的認知。
賀歲檔來臨電影的主要功能就是讓觀眾能夠嗨,觀眾想找到的嗨不是假裝嗨或是深沉嗨,而是找回孩提時代容易滿足的嗨,這才是能讓忙碌一年的觀眾真正輕松,就像你不會忘記孩提時得到的快樂場景。看了《海綿寶寶歷險記:海綿出水》,過半年甚至多年你依舊會記得情節(jié),這與你記得小時候家鄉(xiāng)好吃的東西是一樣的,或許你的足跡離家鄉(xiāng)漸行漸遠,但這部電影能讓你的快樂與兒時越走越近。
海綿寶寶觀后感作文5
這是一部集精彩的電影,我隨著劇情的起伏而變換心情,時而開心,時而沮喪,時而擔心,時而緊張……我覺得這是一部值得看的好電影。
故事發(fā)生在比其寶。蟹老板開了二號蟹堡王餐廳,要辦布新的經(jīng)理,海綿寶寶覺得他一定會當選,可是,恰恰相反,蟹老板把這一職位給了章魚哥,對海綿寶寶說:“孩子,你還太小,不夠成熟。”海綿寶寶沮喪極了。而這時,皮老板由于嫉妒的心理實行了Z計劃,把海王星國王的皇冠偷走了,嫁禍給蟹老板,此時,海綿寶寶剛好到了蟹堡王餐廳,海王星正要處置蟹老板,便問道:“誰說著不是騙子?”海綿寶寶回答:“我一直認為他是一個好老板,我也是一個好員工,但是,他不給我經(jīng)理的位置,他就是一個大騙子!”海王星便要把蟹老板處死,這時,海綿寶寶出來說:“不給人當經(jīng)理,不至于要死吧?”人魚公主要勸阻道:“爸爸,不要!”可是,海王星說:“他偷走了我的皇冠!”海綿寶寶便站出來說:“我去貝殼城,找回王冠。”海王星說:“就憑你一個孩子?”“好吧,給你六天時間。”
于是,海綿寶寶踏上了尋找皇冠的路程,他經(jīng)過重重困難,終于找回來皇冠,但是,皮老板已經(jīng)控制了整個比其寶,皮老板說:“就憑你一個小孩子,就想救蟹老板?”海綿寶寶便唱了起來:“誰說小孩子不能干大事?我只用了六天零五分鐘的時間就從貝殼城找回了皇冠……”
他用吉他聲解救了所有的人,也當上了經(jīng)理。就算是小孩子,但也是能干大事的!
看片的過程中,童真童趣是撲面而來。海盜船長還是又笨又可愛,像極了我們小時候看的格格巫。片頭演他去探險島找到童話書的一段又有《加勒比海盜》又有《彼得潘》的既視感。船長打開書給海鷗講故事的橋段也和我們小時候看的《安徒生童話》如出一轍,不禁讓人心中一暖。無論歲月如何變遷,童話所帶給每一代人的東西都是一樣的。
應該說,這次的大電影因為是3D版,在3D效果方面還是不錯的。有人可能只看前面會覺得怎么3D效果不明顯,但是其實只要耐心的等過海底世界這一段等海豚圣者帶著小伙伴們穿越出海面就變成了3D小人了。這么做是有原因的,因為海底世界一直在動畫片中都是2D呈現(xiàn),可是外面的真實世界是3D呈現(xiàn)。所以,小伙伴們要變成3D當然只能是出了海面才可以了。另外,這樣后3D的做法其實對孩子們的雙眼更有好處。以前帶外甥看動畫片,總聽到有些媽媽擔心3D動畫看時間長了對孩子眼睛不好。那么這次《海綿寶寶》就完全沒有這個擔心了。它既讓寶寶們感受3D電影的奇幻魔力了,又因為一半一半的比例更有利于孩子們眼睛的適應度,所以尤其適合10歲以下的寶寶們。我外甥就看的很Happy呢。
海綿寶寶、海大星、痞老板、老章魚等伙伴的立體造型這次也是很有趣的。很多老看動畫片的家長朋友們會知道,2D平面動畫人物有時候變成3D立體后好像不那么好看了。比如80后心中的經(jīng)典《機器貓》,3D永遠趕不上2D造型。但是海綿寶寶卻沒有這個擔心。等小伙伴們跳出水面,彈彈珠似的都立體化出來時,沒有一點違和感。我想,這可能是因為本身四四方方的海綿,又軟又胖的海大星,還有爪子亂舞的章魚等人體型就立體。所以,當他們在后面闖入孩子們的騎車隊伍里,還有和海盜船長對打的時候,結合的就非常好。
美式幽默和情懷仍然是這部電影的看點。美式幽默大家都熟悉了,孩子們應該也不陌生。這里面比如,海大星拿著自己的胖肚子當?shù)诙€朋友撅撅嘴,還有痞老板進攻時,海綿寶寶打出的土豆變成了土豆條,苦瓜變成苦瓜片的地方都是非常好笑的。我想這動畫片的設計師肯定是個特別喜歡吃快餐的大胖子。海綿寶寶用的炮彈是土豆、沙拉醬、番茄醬,用的炮筒竟然是快餐店里面常用的軟瓶子,孩子們看到這個都有恨不得自己也試試能不能打出炮彈的沖動。情懷方面,團隊精神被放在了第一位,朋友間的信任同樣大量演繹。孩子們雖然還小,但是我覺得從小給他們這種正能量的教育還是有意義的。
總之,這是一部超級搞笑,不費腦子但沒那么低幼的輕量級超級英雄動畫片。適合家長朋友們和寶寶們一起哈哈笑著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