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游擊隊》觀后感范文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后感而煩惱吧,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鐵道游擊隊》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鐵道游擊隊》觀后感1
我看了一部抗日戰爭的電影,電影的題目叫《鐵道游擊隊》。電影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一群農民在隊長劉洪和政委的帶領下,與日本鬼子進行了殊死的搏斗。他們不怕犧牲,不畏任憑艱難險阻,終于把日本鬼子趕出了中國。
游擊隊員們在險惡的環境下,從不害怕,冒著生命危險爬上正在飛馳的火車,拿走敵人的槍-支-彈-藥;面對那么多兇殘的敵人,他們始終保持著樂觀向上的心態,面對困難,他們互相幫助,互相鼓勵,毫不畏懼,被捕的游擊隊員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寧死不屈,不向敵人透露一點游擊隊的秘密……
在《鐵道游擊隊》中我們看到了欺負我們手足同胞的不僅有血腥的日本鬼子,還有少數一些為了活命而背叛自己、背叛民族的漢奸走狗。我們知道,那些漢奸走狗為日本軍服務是因為他們意志不堅決,貪生怕死,價值觀扭曲。所以,作為新時代的建設者,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司馬遷《史記》)既然我們都難免一死,為什么不選擇死的轟轟烈烈?
今天的我們是何等的清閑,今天的我們是何等的幸運,在這個和平的年代,我們不再為自由去奮斗,可我們心里清楚啊,今天的和平是多么的來之不易,今天我們的自由是用千千萬萬同胞的血與汗換來的。 因為戰爭,有多少人饑寒交迫、窮困潦倒;多少人舉目無親、流離失所;多少人慘死在血雨腥風中……別讓人們在遭受迫害了,別讓可愛的地球遭受打擊,更別留給自己的后代一片廢墟。千萬人在呼吁:“我們不要戰爭,只要和平。”為了讓戰爭這個魔鬼永無立足之地,請讓我們每一個人為和平努力吧!
《鐵道游擊隊》觀后感2
我看過的影片有如天上的繁星之多,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鐵道游擊隊》這部電影。
本片講述了在抗日時期, 魯南鐵路上活躍著一支游擊隊,他們專門破壞日軍的鐵路運輸。但一開始,他們沒有什么先進的武器、裝備,只能用雞蛋砸敵人的臉、赤手空拳的爬火車。但被車上的老百姓看到后,他們的人數也漸漸地多了起來。最終,他們消滅了魯南地區的鬼子,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彈起我心愛的。 ” 每當這首優美動聽的歌曲響起來時,代表著鐵道游擊隊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他們用歌聲表達了勝利后的喜悅之情,也表達出他們這種樂觀的革命主義精神。
片中我最佩服的一個人是游擊隊的政委,他料事如神。例如有一次鬼子來查戶口,鬼子走了之后,他命令立馬撤離,鬼子也就撲了一場空。片中我還佩服一個人,那就是游擊隊的大隊長――劉強,他所領導的游擊隊可以說是強中之強,精英中的精英。也許是棗莊的人遺傳了當年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不屈不撓的精神和堅強的意志,也許是后天的努力,他們才會變得如此堅強。
《鐵道游擊隊》觀后感3
今天我觀看了另一部老電影——《鐵道游擊隊》,也是抗日題材的影片。看完使我感觸很大。
這部影片主要講了抗日戰爭時期1940年,山東臨城微山湖一帶的鐵路線上,活躍著一支鐵道游擊隊,他們專門在交通線上打擊敵人,牽制敵人兵力。大隊長劉洪、政委李正組織游擊隊先在陳莊開設一個炭場作掩護,襲擊了幾次火車,武裝自己,并供應軍區一批武器,被老百姓稱為飛虎隊。
這時,太平洋戰爭爆發,日寇軍運更加繁忙。劉洪帶著隊伍,經常在鐵道上出擊,搞得敵人寸步難行。小林不得不調集魯南地區全部兵力,進攻微山湖,企圖全殲鐵道游擊隊。飛虎隊的英雄們在殺傷敵人主力部隊后,巧妙地化裝成日軍突圍出來,遇上岡村,一場激戰,全殲岡村特務隊,岡村也葬身魚腹。芳林嫂奉命到湖西偵察,不幸被俘。1945年,抗戰勝利,李正傷好回到飛虎隊,并帶來新任務:要插到臨城去阻止蔣匪軍往北竄,同時,要迫使小林部隊投降。飛虎隊打擊企圖北竄的蔣匪軍,救出芳林嫂,逮住了逃跑的小林和他的殘兵敗將。鐵道游擊隊更加壯大了。——影片結束。
看完影片,我感觸很大。我覺得游擊隊員們是一群有勇氣的男子漢,他們敢跟邪惡的小日本兒進行抗爭;這群游擊隊員 還 非常的樂觀,在被敵人包圍的時候還 能用土琵琶彈唱小曲;他們一定也是非常愛國的,抗日嘛;當人,他們也是十分堅強的,大隊長胳膊被打傷了也不喊疼,繼續與敵人交戰……總之,這群游擊隊員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鐵道游擊隊》觀后感4
這個暑假我看了《鐵道游擊隊》這本書,這本書講了主人公王強和劉宏在鐵道上抗擊日本鬼子的故事。
有一次,他們趁著夜色,從日本鬼子的手里奪回他們搶走我們的糧食和煤;而且他們還 在沒有槍的情況下,用刀殺死了兩個日本人,可是卻漏過了當時昏倒的三掌柜。當他們聽到三掌柜還 活的消息后很緊張,他們想:“這下該怎么辦呢?”、
為了他們以后還 可以繼續在鐵道線上“工作”,王強只好冒著生命危險去“看望”三掌柜,誰知這個日本人真的不知道這件事是王強他們干的,結果大家非常高興,因為大家也可以在一起“工作”了。
還 有一次,鐵道游擊隊隊長劉洪帶著林忠和魯漢,他們在一天晚上一起去執行摧毀日軍炮樓的任務,終于,他們三人行動了;正當他們悄悄地來到炮樓底下,準備放炸藥包時,他們突然發現炮樓上有哨兵,劉洪靈機一動,就把一顆石子朝遠方扔過去。炮樓上的哨兵聽見樓下有動靜,以為有人,趕忙下了炮樓并循聲跑去;他們用這個時候,放下炸藥包,引燃了火線,炸掉了炮樓,成功地完成了上頭布置的任務。
這些故事讓我們知道:我們大家現在的幸福生活,還 都是他們用鮮血換來的,所以我們大家都要好好珍惜時間,認真學習,別讓那老一輩的革命戰士的鮮血白白流失掉。
《鐵道游擊隊》觀后感5
“爬上飛快的火車,像騎上奔馳的駿馬,車站和鐵道線上,是我們殺敵的好戰場……”每當我聽到這首歌,我就想起了今年暑假讀的一本紅色經典的軍事書籍——《鐵道游擊隊》。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抗戰時期,主人公劉洪、王強在魯南一帶組織了一個秘密游擊隊。他們擅長扒車,人人身懷絕技,是活躍在鐵道邊上的一支英勇的戰斗隊。他們機智勇敢、不怕犧牲,通過扒火車、打洋行、斗鬼子……,壯大了自己的隊伍,打贏了一場又一場戰斗。
《鐵道游擊隊》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故事是“血染洋行”。共產黨員王強隱瞞自己的身份,成為了洋行的一個伙計,并騙取了日本人的信任。他們非常勇敢,按照里應外合的作戰方案,在一個月高風黑的夜晚,用事先確定的暗號迅速接頭會合,一舉沖進洋行赤手空拳打死了兩個日本人,從日本人手里奪走他們搶走的糧食和煤。
我覺得游擊隊員們很勇敢,特別是王強,在知道三掌柜沒有死的情況下,為了今后的工作,還是冒著危險去見三掌柜,可以想一想,假如三掌柜知道晚上襲擊他們的人是王強,還不立刻就將他抓起來殺了。
讀完這本書,讓我深深地感受到,戰爭年代,戰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甚至很多人失去了生命,換來了祖國的安寧和人民的幸福。沒有他們過去的犧牲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熱愛共產黨”不是隨意說的,是用心去感受的。
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刻苦學習,提高本領,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鐵道游擊隊》觀后感6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我聽著這熟悉的歌曲,看完了電影《鐵道游擊隊》。這部電影主要講了:1937年日本鬼子入侵中國,八路軍為了更好的阻止日本人的侵略,在鐵路旁設立了一個游擊隊,與敵人斗智斗勇想盡一切辦法切斷他們的交通運輸線的英勇故事。
從游擊隊戰士在火車上讓日本鬼子放松警惕,隊長把幾節車廂和火車頭脫離,使火車在橋上與另一列火車相撞,這段影片中體現了游擊隊員在與敵人斗爭中,不僅有勇而且有謀,充分發揮團隊的聰明才智消滅敵人。我也要向他們一樣,在學習上要更認真,更有上進心和責任心,長大后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從隊長在探查地形時,被日本鬼子打傷,但是他為了保護村莊,堅持和敵人斗智斗勇,這段影片中體現了八路軍游擊隊戰士舍己為人,為了老百姓的安危完全忘我的大無畏精神。我以后也要在日常生活中,以英雄為榜樣多做好事,助人為樂;關心集體,盡自己的力量幫助需要幫助的同學。
看了這部電影,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們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熱愛生活。平時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努力學習,掌握扎實的科學知識,長大要成為一個有用之人,為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事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鐵道游擊隊》觀后感7
今天晚上,爸爸媽媽陪我看了《鐵道游擊隊》這部電影。看完后,爸爸跟我講,這部電影 講述 的 一個真實的 抗日 故事 , 我們今天能過上這么好的生活,是 英雄 們用生命換來的,我 們 一定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
電影中講的是在魯南鐵路沿線有一支鐵道游擊隊,他們非常的機智、勇敢。他們希望能有一把槍,于是就想出了一個辦法:假裝成日本鬼子,給日本人運槍。火車開了,大隊長爬上火車,把日本鬼子的槍扔下火車,然后自己再跳下火車,就這樣,一分錢不花,就神不知鬼不覺的把日本鬼子的槍搞到手了。
鐵道游擊隊的英雄們 扒火車、搶敵槍、撞火車、炸橋梁 , 破壞日本鬼子的行動 ,用他們的聰明和智慧,把日本鬼子耍的團團轉。在抗日戰爭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還記得電影中有一首歌 是這樣唱的:“西邊的太陽 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到......
我立志 要好好學習,就算不能像這些抗日英雄那樣保家衛國,也要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不管遇到什么困難,不管誰來欺負我們,都要勇敢、機智的面對和還擊,把他們趕出去。
《鐵道游擊隊》觀后感8
今天下午我們看了一段視頻叫《鐵道游擊隊》里面有一隊共產黨員齊心協力和日本鬼子打游擊的故事,任務就是破壞鬼子們的鐵路運輸,和救濟老百姓。鐵道大隊與日本鬼子在鐵路線上打響了一場激烈的戰斗。游擊隊經常活躍在鐵路線上,巧妙地跟敵人周旋,只要一發現鬼子的列車,游擊隊員們便飛快地跳上火車,打開車門,把敵人的炸藥,糧食等統統扔下了火車。然后神不知鬼不覺地跳下火車。其余隊員負責把糧食運回基地,這些使得小鬼子們暴跳如雷。
故事中的一個情節使我不禁佩服起鐵道游擊隊隊員們的機智與勇敢來了,游擊隊員經過喬裝打扮之后,混進火車站,在火車上與敵人周旋,迷惑鬼子。當火車開到中途時,一部分戰士趁敵不備,悄悄地把車頭和車尾分開,而車廂里的游擊隊員則干凈利落地把火車上的鬼子全部消滅掉。最后,讓疾馳的車頭,和迎面駛來的貨車劇烈的碰撞在一起,給日本鬼子沉重的打擊。當看到日本鬼子頭目惱羞成怒的樣子時,我不禁拍手叫好。看到這里,我全身熱血沸騰了。我在心里自豪地想:現在,我們的祖國偉大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小看、欺負我們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來之不易啊!每天吃得飽,穿得暖,住得好,可我們想過沒有,如果不是革命烈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今天的和平。
革命能勝利嗎?我們能過上幸福的生活嗎?這種堅強的意志深深感動著我,激勵著我們全國人民都要不忘國恥,永遠記住這段歷史。讓我們共同爭做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吧!
《鐵道游擊隊》觀后感9
“沒有吃,沒有穿,自有那敵人送上前;沒有槍,沒有炮,敵人送過來。”翻開《鐵道游擊隊》這本書的封面,耳邊不油響起了這首曾風靡一時的《游擊隊之歌》,這首歌恰如其分地展現了鐵道游擊隊的風采。
《鐵道游擊隊》講述的是八年抗戰時期,日本鬼子入侵中國,河北棗莊的幾位被地主老財叫做“煤黑”的年輕人,在共產黨員劉洪的帶領下,英勇地扛起了槍桿,以火車站為根據地,血染洋行,打票車,撞火車,拆鐵路……在鬼子的眼皮子底下搞破壞,扼住敵人的咽喉,護送劉少奇、陳毅等數千名將士順利的通過鐵道線,穿過了敵人的防線,將五個莊的老百姓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令敵偽軍聞風喪膽,被蕭華將軍譽為“懷中利劍,袖中匕首。”
看著這本書,我的心情跌宕起伏,一會兒沖上云霄,一會兒又跌落谷底。當看到他們成功地打票車、撞火車、沖出鬼子重圍,做出此類壯舉時,我興高采烈;但當讀到魯漢英勇犧牲,林忠為了不被俘虜,將最后一顆子彈留給自己時,我的心情一落千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鐵道游擊隊”,正是可貴的星星之火,在這樣的火勢中,中國共產黨由起初的二三十人發展到后來的龐大隊伍。日本侵入中國時,由中國共產黨帶領的中國民眾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英勇抗戰,歷經十一年,終于打敗了日本鬼子、國民黨,建立起新中國,讓炎黃子孫從此站了起來。
現在,我們生活在二十一世紀,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正是那些革命先烈的鮮血,才換來了我們今日的繁榮富強。沒有他們,我們現在還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作為新一代的少先隊員,我們一定要勤奮學習,爭當四好少年,做“星星之火”,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發奮圖強,為祖國的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讓中國文化更加燦爛,讓中華民族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鐵道游擊隊》觀后感10
聽說《鐵道游擊隊》是十大抗戰電影之一,懷著期待和激動的心情,我觀看了這部影片。
影片結束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芳林嫂被俘的片段。
芳林嫂是個普通人,但她更是個被日本軍官破壞家庭的可憐人,也是個愿為共產主義事業獻身的英雄!她被俘后,沒有國為恐慌和威脅吐露出一星半點的革命信息;即將槍斃時,臉上只有決絕和堅毅。芳林嫂的勇氣使我無比敬佩她。
而游擊隊被全面包圍時,他們那人群中躍出的一句話令我深深地感動了:“跟他們拼了!”游擊隊絲毫不在于小我的犧牲,在人民面前,他們把自己放在最卑微的位置。這使我猛然想起了第22號臺風“山竹”:環衛工人把垃圾桶轉移位置,警察拆容易掉的路牌,共享單車的工作人員――這一切都發生在臺風期間,這一切都是冒生命危險進行的,這一切都是為了保護人們的安全。我之所經能看見神秘的新疆,是因為它是左宗棠抬著棺材收復的,我之所以能領略萬里長城的傷疤,是因為它從歷史的長河中挺了過來,我之所以能平安地生活,是因為我的先輩們奉獻出了窮極一生血汗淚,是他們用痙攣的拳頭捶在命運的水泥墻上,才烙下和平的印記――他們就是這天底下最可愛的人!
把掌聲送給最可愛的人,沒有他們,新的太陽就不會從東方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