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閱兵的觀后感作文六百字
閱兵非常重要,對于當今青少年教育成長,更是一場意義非凡的“開學第一課”。看完閱兵儀式,你一定收獲不少,何不寫篇觀后感記錄下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關于閱兵的觀后感作文六百字,希望你喜歡。
關于閱兵的觀后感作文六百字1
2015年9月3日更是極不尋常的一天。這一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這是一個盛大的節日,是一個值得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的人民興奮的節日。我們銘記著中華母親的功德,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災百難!
歷史永遠不會忘記瀘溝橋畔的槍聲!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在北平西南的瀘溝橋附近,以軍事演習為名,突然向當地中國駐軍第29軍發動進攻,第29軍軍士奮起抵抗,拉開了中國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序幕。
經過了8年的浴血奮戰,日本終于宣布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的勝利洗刷了中國近代以來的.民族恥辱,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興的轉折點,中華展開了嶄新的畫卷!沉睡的雄獅已蘇醒,潛伏的巨龍已飛騰,我們站起來了!8年的抗戰,中華民族用鋼鐵與烈火的交迸,鑄就堅強不屈的脊梁,在經歷走過來的數次磨礪后,祖國以其堅強不屈的脊梁高高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一千多年前,李清照一聲長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七百多年前,文天祥炳煥千古。“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三百多年前,夏完淳氣壯河山。“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幾十年前,秋瑾豪氣如云。“勝利了!我們勝利了!”七十年前,浴血奮戰的中國人民普天同慶。
今天,我們是新世紀的少年,是未來的希望;明天,祖國將由我們建設,歷史將由我們譜寫!我們和全世界愛好自由與和平的人們一起,捍衛這方繽紛美麗的土地,譜寫更璀璨的中華詩篇!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中華民族猶如鋼鐵長城,堅不可摧!
關于閱兵的觀后感作文六百字2
盼望著,盼望著,新中國終于迎來了六十周年華誕。“十.一”早上十點,閱兵儀式在天安門廣場正式開始。祖國母親的生日盛宴讓我深深感受到:祖國在60年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回首1949年的開國大典,毛驢拉著大炮進場,在人群中不斷穿梭;當年,飛機只有17架,有的飛機只好飛了兩圈,讓人覺得有很多架飛機同時在天空中翱翔;當年武器裝備的品種也是屈指可數。
而今,禮炮可以自動發射。飛機品種繁多,預警機、加油機等特種飛機出現在天安門上空,有5個導彈方隊在這次閱兵中亮相,其中3個是導彈中的最新型號,與以前受閱的導彈相比,性能都有了明顯提高。從1949年到2009年,裝備大“換骨”,軍隊“脫胎”忙,中國空軍正在形成完整先進的作戰體系。值得一提的是,飛行員中出現了女性,她們展現了中國女軍人的英姿。
在檢閱方陣中,可以看到很多奧運冠軍的身影。半個多世紀之前還被罵作“東亞病夫”中國人,而今已邁步跨入體育大國的行列。此外,我們還驚喜地看到了“神州”號的`航天英雄。神舟”系列飛船的成功發射,從無人到載人,從艙內到出艙,每一小步都是一次跨越式的進步,是中國在空間技術領域的一次重大飛越,也是中國人民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壯舉。
毫無疑問,中國所取得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凝聚著幾代人的心血和汗水。我們要接過老一輩的火炬,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祖國的發展作出貢獻。
關于閱兵的觀后感作文六百字3
國慶長假第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在家里看電視直播的國慶大閱兵,這是從我記事兒以來第一次看到這么宏偉壯觀的閱兵儀式,聽爸爸媽媽講我們國家是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
首先,我們看到今天的天安門廣場被布置得非常美麗,廣場上有來自祖國各地的觀禮代表,還有威嚴的升旗儀仗隊,和一支擁有500人之多的'管樂隊。
十點整,我們看到了中央主要領導人來到了天安門城樓上。
接下來,我們看到了參加閱兵儀式的各種梯隊、方隊和方陣。當各種方隊走著整齊的步子來到天安門城樓前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問題,那就是,當每個方隊來到城樓前的白線時,只聽一聲口號之后,所有的軍人都由齊步走改成了非常整齊的正步走,當鏡頭照到側面時我發現一排軍人的動作整齊的就好像是一個人在走。聽記者介紹這些軍人們為了這次閱兵典禮,他們整整練習了兩個多月,我很佩服他們的毅力。
在之后的軍隊裝備進行演示的時候,我看到了很多我喜歡的軍事武器,例如:96A式坦克方隊、空降兵戰車方隊、火箭炮方隊、紅12地空導彈方隊、機動雷達方隊和殲轟7A梯隊等等。
看完閱兵儀式之后,我覺得我們的祖國能發展得如此強大,離不開國家領袖的正確領導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協作。我們作為新一代的少年兒童,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祖國快速發展的棟梁之材。
關于閱兵的觀后感作文六百字4
祖國,是一曲永不落幕的樂章,每個音符,都那么令我為之心動,為之向往。
拾起一片地上枯黃的落葉,我說:“這是我的祖國”;捧起一把芬芳的泥土,我說:“這是我的祖國”;攏聚一朵奔騰的浪花,我說:“這是我的祖國”;翻開一頁發黃的《上下五千年》,我說:“這是我的祖國!”
祖國啊,你是我心中永不西下的紅日,你撕開黑夜,照亮我無盡的向前;你是我日夜魂牽夢縈的思索,帶著你的理想,帶著你的偉岸,將我與世界融在了一起。我要贊美你,贊美你啊,就讓我贊美粗劣的筆尖來贊美你的偉大!你的博愛!你的雄壯!
啊,祖國,偉大的祖國,我的生命凝結在五千年前的他們身上。這偉大民族誕生的那一刻,便注定了我血液里流淌著的那奔涌的思潮。
觸摸著兵馬俑冰冷的軀殼,拂去塵埃,重現在我面前的,是活著的,活著的他們啊,當繁華落盡,葉落秋寒,他們,便又從這里到了那里;站在茶馬古道上,我感受到,感受到那悠悠的歷史長河慢慢地,慢慢地滲入我的骨血之中,給我的生命,帶來的是永不止息的,躍動的活力啊;屹立在八達嶺長城之上,讓雄偉的長城飛騰起來,化作那九天的巨龍啊,帶著我們的自豪,帶著我們的無畏,直上九天云霄去吧!
你,又是無限悲壯的美麗。腳下踩著的是圓明園的瓦礫,那空氣之中彌漫著你的憂傷,彎腰撫摸滿目傷痕的大地,每一寸土壤都有悲傷在擴散。那是你的屈辱,你的屈辱啊!思緒化作以太的翅膀,逆著風,飄揚向那已淡卻了時間,淡卻了地點的地方。在過去的風雨飄搖的百年里,你用你柔弱的雙肩挺起千千萬萬中國人的脊梁,用你高傲的胸膛為中華兒女遮蔽風雨,用你原本慈祥的面容化作無數把利劍,直刺侵略者的心臟。那是你的抗爭,你的抗爭啊!母親啊,你的鮮血噴涌向天空,染紅了這世界,化作那天邊飛翔的白鳥啊,發出不滿于蒼天的悲鳴,振翅向天;母親啊,你的淚水劃落在大地,洗刷了她的蒼白,綻開出無數怒放的紅蓮,散發著生命的不息,落葉歸根!我的母親,你挺直了脊梁,擴張了雙肩,爆發啊,爆發吧,把你的仇恨,變成仰天的怒吼吧!你是不屈,你是無畏,你是奮爭啊!
殘敗的的梅凋零在殘垣斷壁的墻角下,枯萎在滿目瘡痍的廢墟中,遠處飄渺的空間傳來一聲巨人的宣告,為悠悠中華的五千年歷史,添上了厚重的一筆!誰知道,這是夢境還是思索呢?
古老的文明,鐫刻在斷戈殘戟之上。勇敢與忠貞,無畏與怒放,早已融解在我的每一個細胞之中;逝去的硝煙,飄蕩在異國的天空。 堅忍與深沉,內斂與和諧,幻化做空氣中的每一個微粒,伴隨在我左右。
祖國啊,你的涅盤為我的生命注入新生的活力;你的變革給我的靈魂帶來滄桑巨變。
從來,趴在地上向前方蔓延的鄉間小道上的泥濘腳印,總也看不到盡頭,直到有一天,灰白的水泥傾瀉在小路上,覆蓋了泥濘的腳,覆蓋了鄉間的小路,也覆蓋了看不到的盡頭。
原本,蒼天是我的歡娛,月亮是我的路燈,她把昏暗的光線極力對著我的影子,直到把那影子從地上抹平,可是呢,她怎么知道影子到了我的腳下了呢,后來,路邊站起的光,他們把影子召喚到哪去了呢,我恐怕也不知道了。
祖國啊,你若是那河邊常青的垂柳,我愿化作你枝條上的一片綠葉,為你的青春增加一份新綠;祖國啊,你若是那浩蕩的洋流,我愿化作你支流上的小河,讓我用自己為你的浩蕩平添一份行色吧!
我的祖國,我親愛的祖國啊!
關于閱兵的觀后感作文六百字5
閱兵向世界展示的是我們國家的強大,軍人的強悍,科技的先進,同時也表達了我們愛好和平的愿望。回眸歷史,翻開令我們驕傲的一頁,古代多少英雄豪杰浴血奮戰,那時的中國是強大的,外國人根本不敢侵略我國。
正如孫中山先生所說,“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和平發展就是不可逆轉的世界大勢。70年的和平發展使我們這個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全世界人民絕不允許戰爭重來。讓我們共同銘記歷史所啟示的偉大真理: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對于像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首次在抗戰勝利紀念日舉行閱兵,并且首次邀請外國軍隊代表參閱,想不引起國際國內輿論的高度關注,是不可能的。今天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和平年代,但和平并不意味著天下太平,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在威脅世界和平與穩定,局部戰爭和軍事沖突此起彼伏。
70年前,日本代表在東京灣美國“密蘇里”號戰列艦上正式簽署了投降書。70年后,我們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隆重的閱兵儀式,緬懷抗戰老兵、反思侵略歷史、守望和平、展望未來。今天我們紀念抗戰,是為了明天不再有戰爭。以人類今天的科技水平,全面的戰爭足以摧毀全人類。和平不是一種必然,需要世界各國努力維護。這既是一種道義責任,也是避免重蹈歷史覆轍的現實需要。
九三大閱兵,不僅是為了展現軍事力量、喚醒民族斗志、盡顯強國風采。崛起的中國正在提醒世界,正視歷史才能展望未來,正是由于中國人民的頑強抗日,才牽制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的主要兵力,大大消弱了它在其他戰場的進攻和防御力量。忽略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既不利于二戰教訓的總結,也不利于二戰勝利成果的維護。
目前,在西方敘事話語中,中國對二戰勝利的作用和價值并未得到充分尊重和認可。此外,日本右冀勢力一再否認侵略歷史,罔顧歷史真相和人類良知,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埋下隱患。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在《中日聯合聲明》中表示,要對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重大損害的責任進行深刻地反省。然而近年來的現實卻是,日本多次竭力將“靖國神社”推向合理化。重溫過去的軍國主義,美化侵略和殖民主義,日本的種.種做法與世界和平主題格格不入。中日關系不斷因參拜惡化,東亞以及全世界市民的反對和譴責也一浪高過一浪。
前幾天,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宣布受邀參加北京九三大閱兵,日本高官居然表示,希望中國閱兵不要強調抗日。在紀念抗戰70周年的今天,銘記歷史,是為了向無數犧牲的抗戰老兵致敬。如果不是他們當年的英勇奮戰,我們將不可能看到今日勝利日閱兵的恢宏氣勢,也不可能感受到中國擺脫貧窮落后,一躍成為世界經濟大國的自信。
國際國內,為和平而閱兵已成最大輿論共識。互聯網時代,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的活躍和繁榮,讓此次閱兵成了網絡輿論環境的大檢閱。#指尖護衛大閱兵#、#我愿接受祖國檢閱#等微博話題成為輿論熱點,當別有用心的人在網上惡意造謠“西方國家不閱兵”、趁機詆毀閱兵盛典的時候,“愛國是最大公約數”充分彰顯,多數網民不再陷于人云亦云、被輿論牽著鼻子走的囹圄,主流意識形態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網絡傳播中被強化了。
抗戰閱兵是一種莊嚴的政治儀式,自媒體和大眾媒體的協同推進,讓此次閱兵走出了“凡主流價值觀支持的就要反對”的傳播困境。當人們自發在網絡空間表達愛國情感的時候,多元的聲音共同匯聚成民族最強音,一種新型的媒介景觀在國家政治慶典中形成了。后之視今,亦如今之視昔。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從衰落走向振興的轉折點,今天我們如何對待歷史、紀念戰爭、緬懷英烈,恰是檢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面鏡子。當整齊的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的時候,走出的正是一個民族的強盛和復興!
大閱兵彰顯著中國的強盛,放飛的鴿子象征著中國的和平誓言。今天的和平與發展是千千萬萬的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換來的。從歷史的回望中,在過去的革命歲月里,有多少人為了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而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啊。我們應該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為了祖國美好的明天,我們應該多學本領,將來為祖國建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