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你好李煥英觀后感作文
觀后感的目的是表達自己的觀點、評價和態度,同時也是一種學習和交流的方式,可以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和寫作水平。這里給大家分享電影你好李煥英觀后感作文,方便大家寫電影你好李煥英觀后感作文時參考。
電影你好李煥英觀后感作文篇1
1、哪怕只用稍稍粗線條一些的眼光去看,其實都不難發現,《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所講的故事其實非常的簡單樸素。
用一段話來概括這個故事的內容就是:一位叫李煥英的普通婦女在和她的女兒賈曉玲一起參加完村里一場重大宴會之后遭遇了一場車禍。李煥英因為這場車禍生命垂危,而她的女兒賈曉玲雖然是和她一起遭遇的車禍,卻并無大礙。然后,在一場機緣之下,身為女兒的賈曉玲意外穿越到了自己尚未出生的二十年前,穿越到了母親所在的地方。在確定自己已經穿越之后,她就通過回憶她媽媽的熟人朋友在宴會上的只言片語,然后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想要去填補自己母親當年的遺憾,想要讓自己的母親能夠在有她陪伴的日子里都開開心心的,想要徹底讓自己的母親過上不一樣的人生。最后,賈曉玲帶著很多遺憾與一些滿足,回歸了自己所在的時空。
而這部“以一個簡單樸素的故事作為主要內容”的電影第一個讓我覺得很好的地方,就是這部電影在擁有如同小品一般的搞笑功能的同時,其中角色帶給我的感覺也十分自然。不會像尋常小品中的演員一樣,總是能或多或少地讓我感覺到一些生硬與刻意。
既保證了搞笑效果,也保證了角色的豐富性。
既能讓作為觀眾的我在在觀影的過程中,時不時會在經常會出現“就算在搞笑情節發生之前我已經大概猜到電影接下來的情節會怎么樣把我逗笑,但是當電影的進度條真推到那了,我還是忍不住哈哈笑”的情況。又不會讓我在觀影過程中產生“這不就是一部加長版的小品嗎?突然覺得好乏味”的念頭。
可以說是非常特別了。
2、除了很好的搞笑效果之外,在我眼中《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還有一個很特別的一個亮點,那就是賈曉玲這個角色在面對她的母親李煥英時所呈現出來的態度。
有的讀者看到這里可能會疑惑:為什么你會說賈曉玲在面對她的時所呈現出來的態度是你眼中《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里的一個特別的亮點呢?
而我對此的回答是:之所以那么說,首先是因為作為一個觀眾,我很難從“賈曉玲這個角色在面對她的母親李煥英時所呈現出來的態度”中看到什么抽象的所謂“孝順”,更多的是感受到了一些十分具體的東西。
比如說“無條件,高熱情的支持”“強烈的眷戀與不舍”,“因為沒能及時讓自己母親過上好日子而產生的那種愧疚與悔恨”,“她與自己母親之間深深的羈絆”等等。
然后這些十分具體的東西,又讓原本一看到親情元素濃郁的片段就會下意識地保持距離的我難得地在第一次觀看電影里一些很煽情,很傷感,親情元素也很濃的片段中就主動地在心理上拉近自己和電影中的主角的距離,進入到共情模式中去。不得不說,這是一次難得的體驗
而這,就是“為什么賈曉玲這個角色在面對她的母親李煥英時所呈現出來的`態度在我眼中是一個很特別的亮點”的主要原因。
3、雖然我從很早之前就從他人那里聽過“有的喜劇電影雖然看起來很歡樂,但是你看到最后會發現,在它在你心里留下的印記里,有很濃郁的悲傷”這個說法。
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沒有一部看起來特別歡樂的電影在我看完之后能在我心里留下一個“悲傷成分”占比很高的印記。
直到我看到了《你好,李煥英》電影尾部的內容,腦海中的合家歡結局被“電影中年輕的李煥英也是穿越人士,時間到了也是得像賈曉玲一樣回歸原本屬于自己的時空,繼續接受自己在那個時空里的最后結局”這個設定給敲得粉碎,心里逐漸形成了一個由很多很多悲傷的情緒和一些“救贖感”組成的印記之后,我才真正擁有了第一個留在心底的,是由一部喜劇電影留下的,悲傷在其中占比很高的印記。
而這,是《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給我帶來的一個最讓我意想不到的“得到”。
還有話要說:
1、不得不說,“只看一遍電影,然后依靠這遍觀看所留下來的記憶與感想來寫文章”這事對于我來說還是太過費勁了些。未來一段時間,在寫跟電影有關的文章這一塊,還是回歸以前的狀態吧。
2、《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嗯,是一部值得去品味的電影。
電影你好李煥英觀后感作文篇2
1、哪怕只用稍稍粗線條一些的眼光去看,其實都不難發現,《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所講的故事其實非常的簡單樸素。
用一段話來概括這個故事的內容就是:一位叫李煥英的普通婦女在和她的女兒賈曉玲一起參加完村里一場重大宴會之后遭遇了一場車禍。李煥英因為這場車禍生命垂危,而她的女兒賈曉玲雖然是和她一起遭遇的車禍,卻并無大礙。然后,在一場機緣之下,身為女兒的賈曉玲意外穿越到了自己尚未出生的二十年前,穿越到了母親所在的地方。在確定自己已經穿越之后,她就通過回憶她媽媽的熟人朋友在宴會上的只言片語,然后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想要去填補自己母親當年的遺憾,想要讓自己的母親能夠在有她陪伴的日子里都開開心心的,想要徹底讓自己的母親過上不一樣的人生。最后,賈曉玲帶著很多遺憾與一些滿足,回歸了自己所在的時空。
而這部“以一個簡單樸素的故事作為主要內容”的電影第一個讓我覺得很好的地方,就是這部電影在擁有如同小品一般的搞笑功能的同時,其中角色帶給我的感覺也十分自然。不會像尋常小品中的演員一樣,總是能或多或少地讓我感覺到一些生硬與刻意。
既保證了搞笑效果,也保證了角色的豐富性。
既能讓作為觀眾的我在在觀影的過程中,時不時會在經常會出現“就算在搞笑情節發生之前我已經大概猜到電影接下來的情節會怎么樣把我逗笑,但是當電影的進度條真推到那了,我還是忍不住哈哈笑”的情況。又不會讓我在觀影過程中產生“這不就是一部加長版的小品嗎?突然覺得好乏味”的念頭。
可以說是非常特別了。
2、除了很好的搞笑效果之外,在我眼中《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還有一個很特別的一個亮點,那就是賈曉玲這個角色在面對她的母親李煥英時所呈現出來的態度。
有的讀者看到這里可能會疑惑:為什么你會說賈曉玲在面對她的時所呈現出來的態度是你眼中《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里的一個特別的亮點呢?
而我對此的回答是:之所以那么說,首先是因為作為一個觀眾,我很難從“賈曉玲這個角色在面對她的母親李煥英時所呈現出來的態度”中看到什么抽象的所謂“孝順”,更多的是感受到了一些十分具體的東西。
比如說“無條件,高熱情的支持”“強烈的眷戀與不舍”,“因為沒能及時讓自己母親過上好日子而產生的那種愧疚與悔恨”,“她與自己母親之間深深的羈絆”等等。
然后這些十分具體的東西,又讓原本一看到親情元素濃郁的片段就會下意識地保持距離的我難得地在第一次觀看電影里一些很煽情,很傷感,親情元素也很濃的片段中就主動地在心理上拉近自己和電影中的主角的距離,進入到共情模式中去。不得不說,這是一次難得的體驗
而這,就是“為什么賈曉玲這個角色在面對她的母親李煥英時所呈現出來的態度在我眼中是一個很特別的亮點”的主要原因。
3、雖然我從很早之前就從他人那里聽過“有的喜劇電影雖然看起來很歡樂,但是你看到最后會發現,在它在你心里留下的印記里,有很濃郁的悲傷”這個說法。
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沒有一部看起來特別歡樂的電影在我看完之后能在我心里留下一個“悲傷成分”占比很高的印記。
直到我看到了《你好,李煥英》電影尾部的內容,腦海中的合家歡結局被“電影中年輕的李煥英也是穿越人士,時間到了也是得像賈曉玲一樣回歸原本屬于自己的時空,繼續接受自己在那個時空里的最后結局”這個設定給敲得粉碎,心里逐漸形成了一個由很多很多悲傷的情緒和一些“救贖感”組成的印記之后,我才真正擁有了第一個留在心底的,是由一部喜劇電影留下的,悲傷在其中占比很高的印記。
而這,是《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給我帶來的一個最讓我意想不到的“得到”。
還有話要說:
1、不得不說,“只看一遍電影,然后依靠這遍觀看所留下來的記憶與感想來寫文章”這事對于我來說還是太過費勁了些。未來一段時間,在寫跟電影有關的文章這一塊,還是回歸以前的狀態吧。
2、《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嗯,是一部值得去品味的電影。
【《你好李煥英》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電影你好李煥英觀后感作文篇3
【前言】:它是賈玲20__年參加喜劇競演節目《喜劇總動員》時的作品,講述了賈玲穿越回母親的年輕時代,與媽媽成為好姐妹并幫媽媽追求心愛男生的故事。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先來看一組數據,截止2月18日,票房突破30億,它成為了中國影史第12部票房破30億的影片,從此,賈玲已經憑借該片成為了穩坐第一把交椅——中國影史票房最高的處女座女導演。
事件穿越回到1981年,為了彌補這些過失,她不惜一切代價讓母親高興、更高興!深情至極,潸然淚下!
我想賈玲拍這部電影,就是為了懷念自己已故的母親。他已故的母親正是李煥英,片尾提到的她參加廠里的排球隊、和賈玲的爸爸賈文田暗戀三年的故事等等也都是真實的。
導演,為了懷念自己的親人,可以拍電影;作家,為了懷念自己的家人,可以寫作……然而我們呢?記得90年代的時候,有一首《常回家看看》這首歌。唱出的是普通人一年來的艱辛,聽到的是他們過年回家時的欣喜。是啊,有事沒事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才是我們這些普通人能夠為家人做的最大的貢獻。
希望世間所有的媽媽都能被時光溫柔對待,“愿你的親熱永年少,涌在我最美好的祈禱”大張偉老師深情地為《你好,李煥英》獻上了片尾曲,是什么原因能讓賈玲的這部處女作不斷走高,讓全國觀眾被它動容呢?是媽媽。《你好,李煥英》是由賈玲的真實經歷改編而成,親情是本部電影的關鍵詞。
《你好,李煥英》不單單是一聲你好,也是漫長的再見;不僅僅是一部電影,也是一封寄給母親的情書。“從我記憶起,媽媽就是中年婦女的模樣。”,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這類電影笑著笑著就哭了。
春節電影檔,由賈玲,沈騰,張小斐,陳赫主演的《你好,李煥英》,口碑備受好評。其中,今天看到關于賈玲的采訪。記者問她“為什么這部影片,英文名叫himom,中文名反而叫:你好李煥英呢?”賈玲回答道“因為媽媽不僅是媽媽,她首先是她自己。”
做母親是偉大的。盡管這可能,會影響她的職業發展,身體健康狀況。好像做母親,為孩子付出一切,很值得提倡。其實不然,因為母親,她也是個個體,她也有自己的情緒,她也能有自己的生活,也可以好好的愛自己。孩子不應占據媽媽生活的全部,不應為繁衍而生育,孩子的存在應該是:讓原本的生活,錦上添花。
愿每個媽媽,都更加愛自己。媽媽不僅是媽媽,她首先是她自己。她有她自己的名字,而不僅是誰誰的媽媽,她也能有自己的生活。
愿世上所有的父母都安康健在,愿我們做子女的都能不留遺憾,莫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你好,李煥英》強烈推薦給大家,去電影院記得帶好口罩,紙巾哦。
生命只有一次,可愛家人的這顆心卻有無數次。當春風吹遍大地神州,帶家人出門散散步,散散心,陪陪家人,吹散一年來的悲傷,迎接嶄新的20__。
同時也祝愿我的家人身體健康,心情愉快,學業有成,工作順利,萬事如意,闔家幸福!值此佳節,給你們拜年了!
【后記】:有些事情失去才會懂得珍惜,賈曉玲在母親意外去世后,痛心不已。在穿越之后,賈曉玲便更加珍惜與母親在一起的時光,想方設法使母親開心起來。若不是這次機會,賈曉玲可能會后悔一輩子。
世上哪個母親,不想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活著,不需要掙大錢只需要你健康,如此足以。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是對這部電影最好的評語。
這部電影講述得也是賈鈴自己身上發生的是,這才能引起共鳴。我看到了媽媽,無數次為我奔波的身影,一時淚目……
“我只希望她健康快樂。”這是劇中李煥英對于女兒僅有的一個希望,沒有過多的要求,只有這簡單、質樸的愿望。趁現在的機會,珍惜與父母在一起的時光,而不成為一生的遺憾。
電影你好李煥英觀后感作文篇4
如果說喜劇都有一個悲劇內核。那悲劇是什么?悲劇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
故事開頭交代賈玲出車禍穿越到幾十年前,現實是賈玲的母親因為車禍去世,這是現實和虛擬的錯位。
中間有很多包袱,都挺好的。但觀眾此時看著這些美好,就像看著將要凋謝的花朵。花兒越美,凋落的時候越讓人傷感。
最后一段演繹的都是家庭瑣事,可能你我都經歷了無數遍,可你知道,她再也沒有機會經歷了。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感覺這段如果可以再收斂一點,觀眾的情感宣泄會更充分。
這部影片笑中帶淚,通過一些簡單的故事,描繪出了母親對于我們那些我們從未知曉的關愛。母親應該就是這樣的,簡單而普通,但在為人母這件事情上,母親做的不簡單,或者是在別人眼中看似簡單,母親已經傾其所有了。這就是我們每個人的母親,或者說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母親。
電影你好李煥英觀后感作文篇5
【前言】:它是賈玲20__年參加喜劇競演節目《喜劇總動員》時的作品,講述了賈玲穿越回母親的年輕時代,與媽媽成為好姐妹并幫媽媽追求心愛男生的故事。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先來看一組數據,截止2月18日,票房突破30億,它成為了中國影史第12部票房破30億的影片,從此,賈玲已經憑借該片成為了穩坐第一把交椅——中國影史票房最高的處女座女導演。
事件穿越回到1981年,為了彌補這些過失,她不惜一切代價讓母親高興、更高興!深情至極,潸然淚下!
我想賈玲拍這部電影,就是為了懷念自己已故的母親。他已故的母親正是李煥英,片尾提到的她參加廠里的排球隊、和賈玲的爸爸賈文田暗戀三年的故事等等也都是真實的。
導演,為了懷念自己的親人,可以拍電影;作家,為了懷念自己的家人,可以寫作……然而我們呢?記得90年代的時候,有一首《常回家看看》這首歌。唱出的是普通人一年來的艱辛,聽到的是他們過年回家時的欣喜。是啊,有事沒事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才是我們這些普通人能夠為家人做的最大的貢獻。
希望世間所有的媽媽都能被時光溫柔對待,“愿你的親熱永年少,涌在我最美好的祈禱”大張偉老師深情地為《你好,李煥英》獻上了片尾曲,是什么原因能讓賈玲的這部處女作不斷走高,讓全國觀眾被它動容呢?是媽媽。《你好,李煥英》是由賈玲的真實經歷改編而成,親情是本部電影的關鍵詞。
《你好,李煥英》不單單是一聲你好,也是漫長的再見;不僅僅是一部電影,也是一封寄給母親的情書。“從我記憶起,媽媽就是中年婦女的模樣。”,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這類電影笑著笑著就哭了。
春節電影檔,由賈玲,沈騰,張小斐,陳赫主演的《你好,李煥英》,口碑備受好評。其中,今天看到關于賈玲的采訪。記者問她“為什么這部影片,英文名叫himom,中文名反而叫:你好李煥英呢?”賈玲回答道“因為媽媽不僅是媽媽,她首先是她自己。”
做母親是偉大的。盡管這可能,會影響她的職業發展,身體健康狀況。好像做母親,為孩子付出一切,很值得提倡。其實不然,因為母親,她也是個個體,她也有自己的情緒,她也能有自己的生活,也可以好好的愛自己。孩子不應占據媽媽生活的全部,不應為繁衍而生育,孩子的存在應該是:讓原本的生活,錦上添花。
愿每個媽媽,都更加愛自己。媽媽不僅是媽媽,她首先是她自己。她有她自己的名字,而不僅是誰誰的媽媽,她也能有自己的生活。
愿世上所有的父母都安康健在,愿我們做子女的都能不留遺憾,莫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你好,李煥英》強烈推薦給大家,去電影院記得帶好口罩,紙巾哦。
生命只有一次,可愛家人的這顆心卻有無數次。當春風吹遍大地神州,帶家人出門散散步,散散心,陪陪家人,吹散一年來的悲傷,迎接嶄新的20__。
同時也祝愿我的家人身體健康,心情愉快,學業有成,工作順利,萬事如意,闔家幸福!值此佳節,給你們拜年了!
【后記】:有些事情失去才會懂得珍惜,賈曉玲在母親意外去世后,痛心不已。在穿越之后,賈曉玲便更加珍惜與母親在一起的時光,想方設法使母親開心起來。若不是這次機會,賈曉玲可能會后悔一輩子。
世上哪個母親,不想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活著,不需要掙大錢只需要你健康,如此足以。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是對這部電影最好的評語。
這部電影講述得也是賈鈴自己身上發生的是,這才能引起共鳴。我看到了媽媽,無數次為我奔波的身影,一時淚目……
“我只希望她健康快樂。”這是劇中李煥英對于女兒僅有的一個希望,沒有過多的要求,只有這簡單、質樸的愿望。趁現在的機會,珍惜與父母在一起的時光,而不成為一生的遺憾。
電影你好李煥英觀后感作文篇6
沖著《你好李煥英》的好口碑以及提前做好緩解假期綜合癥的目的,大年初四我和家人一起看了這部“笑著哭”的喜劇片,進影院前我還覺得妻子問我要不要帶紙巾有點小題大做了,看完電影我才意識作為成年人的那點麻木的情感是多么的自以為是,我們善于迎接置身事外的故事,卻羞于表達關于自己的情感,比如我的表哥,電影里的包袱他笑得像吃自助餐一樣不遺余力,一到煽情的地方他就顯得很不自在的說應該快演完了吧。其實這部電影的雛形早在幾年前賈玲演出的小品中就有過劇透,局限于小品的節目容量和表現形式不足以撐起這個內容和情感都很飽滿的故事,但經過電影的打磨和升華后所營造的情感輸出足以像子彈一樣密集而準確的同時擊中觀眾的笑點和淚點,什么叫笑著哭最痛,我想《你好李煥英》無疑給出了標準答案。
想寫寫《你好李煥英》基于三個關鍵詞,一、共情,這部電影是賈玲紀念自己亡故的母親的電影,電影結尾有段字幕:“在我的印象里,我的媽媽一直是一個中年婦女,我常常忘記了,她也曾經是個小姑娘”,這句話很打動我,在我記憶里我母親也是這樣一副中年婦女的形象,母親從單位下崗后便一直在家做家庭主婦,我記得母親經常坐在靠近窗邊的靠椅上繡鞋墊,明晃晃的陽光投射在她的眼鏡上讓人忍不住眨眼,以至于她抬起頭叫我的時候,我都看不清她的樣子。母親去世那年,是我讀大學的第一個暑假,母親彌留之際,我夢見母親搬進了一座白色的大房子,我把夢告訴了母親,母親偷偷留下了淚,母親的離去后的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打不起精神,但外人看不出我的傷感,我明白我改變不了任何事情,就像電影里女兒為了讓母親高興做了很多努力,而這一切也是母親為了和女兒做最后的告別而掩飾的悲傷。整部影片其實都是母女共同營造了一個夢,女兒穿越到了母親年輕時的年代試圖去改變母親的命運,同時母親也陪伴著女兒完成她對母親的“拯救”。影片中女兒一邊流著淚奔跑,路上所有的景物一邊失去色彩,這注定只能是自我和解的歷程,我們無法改變生命的輪回,但我們可以努力像母親希望的那樣“健康快樂!”
二、懷念,子欲養而親不在,這種遺憾和無奈不知道折磨著多少失去至親的人,汪峰的《當我想你的時候》有句歌詞“至少有十年我不曾流淚”,我不知道我有多少年沒流淚了,但在看電影過程中我留了兩次淚,第一次是女兒和母親邊哭邊喝酒的時候,第二次是女兒意識到母親已經去世淚奔過程中閃回的哪些兒時回憶,我甚至產生了某些記憶的重疊,我想起了衣柜里母親那件紅色緞面上繡著金色圖案的棉襖,那件我只在相冊里看到母親穿過的棉襖,照片里她很年輕,風有點大,我和她的頭發都有點亂了,她微笑著,我做了一個鬼臉靠在她身上。這些年我很少想起母親,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而渾然不知的淡忘了我原本以為清晰卻日漸模糊的母親的樣子,感謝李煥英讓我想起了我的母親,也懷念起我和母親在一起的日子,就像影片結尾時賈玲公開的那幾張自己和母親的照片一樣。
三、原諒,愛麗絲。門羅說過:“我們總會被原諒,或我們永遠無法原諒自己。但我們原諒了,我們每次都原諒了”,影片中女兒重復著一句臺詞“我沒有一次讓您高興過”,但母親始終相信女兒將來會有出息,就算只是說幾句遙遙無期的美好承諾也足夠讓母親笑得心滿意足。我們每一次傷害父母時,總是父母最先選擇原諒我們,我們從不需要任何借口就可以全身而退,好像一切都沒有發生過,我們總以為對父母的報答是孝順是美德甚至是恩惠,其實我們只是在彌補作為子女對于父母那微不足道的問候和關懷,我們從來都沒有想過父母對于我們的愛有多深。父母永遠都會理解我們的各種苦衷,他們會幫助我們找各種搪塞或者拒絕的理由,他們永遠相信我們牽掛著他們,而我們也一次次相信他們會原諒我們。母親已經離開我十七年了,有些事我已經無法得到她的原諒,我也無法體會到當時她的感受,我只知道無論我怎樣讓她生氣和失望,她都會等我回家。
【你好李煥英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電影你好李煥英觀后感作文篇7
前天,我和媽媽迫不及待的觀看了首映賀歲電影《你好,李煥英》,感觸頗深。
這是一部把母愛描繪的淋漓盡致的影片,這是導演賈玲的處女作,這是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編寫的真實故事,講述的是一位母親遭遇車禍,女兒與母親心連心的真摯感情。情因為太想念,夢幻穿越。女兒以表妹的身份邂逅母親,便想方設法,讓母親高興,表達之前對母親的一切歉意和愧疚。母親高興,她就快樂。
在此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我不要求她有多優秀,我只希望她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活著。”這是一位母親,發自內心的話語。在生活當中,有很多母親好勝心強,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好好學習,變得更加優秀,成為人上人,將來能少受一點生活的苦。有的同學就不理解父母,認為他們是在給自己施壓,因此十分不滿。這很明顯是不對的,無論是怎樣的父母,他們都在為我們著想,只是方式不同罷了。無論是怎樣的父母,我們都應該尊重和理解。
還有同學認為,現在自己還小,等長大一些,更有能力的時候再去照顧父母,這種想法顯然也是不對的。有多少人等到了中年,等父母出了意外才開始悔過,后悔自己為什么沒有早點照顧父母。同學們,請記住一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趁父母還健在,趁父母還健康,獻上自己的一份孝心吧。用心去體諒,理解父母,感恩父母的愛,感恩一切。
如果真有一天,我們要離開父母了,我們一定要記住母愛。只有母愛付出而不求回報,只有母愛會永遠住進自己心田,助自己健康快樂成長。
母愛偉大,偉大到可以犧牲生命。母愛簡單,簡單到只是一句叮囑。
電影你好李煥英觀后感作文篇8
前兩天,我們一家去看了春節假期那部看哭上億人的影片《你好,李煥英》。
電影講述了女主賈曉玲,在經歷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痛之后,意外穿越到了1981年,見到了婚前年輕的父母,和媽媽成為好朋友,使出渾身解數,讓媽媽開心,整個劇情感人、有趣、催淚。
然而,在現實中,賈玲深愛的媽媽,在她19歲時因意外去世了,那時賈玲剛考上大學一個月。遺憾的是,賈玲最終沒能見到母親最后一面。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不在,人生只剩下歸途。”父母不會陪我們一輩子,在他們有生之年,一直都在忙一件事兒——照顧子女,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越來越少對父母說自己的想法,反而整天沖父母發急、生氣。其實不管在什么時候,我們都應該向父母敞開心扉。
當意外提前到來,我們又會很傷心、后悔,傷心的是父母永遠的離開了自己;后悔的是自己沒有在他們有生之年好好孝順他們,反而使他們生氣。即使后來我們再優秀,事業再成功,生活再幸福,但遺憾的是這一切父母再也看不到了。
所以,我們應該在父母有生之年好好孝順父母,讓我們的人生不再留有遺憾。
總之,無論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為父母能做多少做多少,希望“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人人都不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