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作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觀看《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作文1
《我和我的家鄉》是由五個故事組成的喜劇片,通過不同地域的家鄉故事,通過喜劇的方式抒發人們熱愛家鄉,熱愛祖國情懷,展示了中國的脫貧攻堅成果。
《北京好人》。該故事單元由葛優、劉敏濤主演,針對在北京漂泊的異鄉人。劇情:葛優出演的張北京存錢買車,遇到親戚來治病借錢,張北京既不想借錢又想幫親戚治病下,想出了親戚冒充張北京共用一張醫保卡的辦法,最后張北京還是借錢給親戚幫助其渡過難關,發現老家其實已經醫保覆蓋到農村。從劇情上看,打破了新聞上經常看到的親戚借錢有借無還的劇情套路,體現了家鄉情的溫暖;同時最后的結局是美好的,表現了新農村的日益變化,人們正走向富裕的道路。該故事雖然溫暖,但比較難觸動觀眾的內心,但表現了《我和我的家鄉》的主題,放在第一個故事,使得電影情節更加平緩。
《天上掉下個UFO》。該故事單元由黃渤、王寶強、劉昊然主演,地點是貴州黔南的鄉村。劇情:中秋之夜,貴州黔南的鄉村出現神秘UFO,引來記者,科學家來調查。村長,商人,記者,科學家,發明家在“各懷鬼胎”調查過程后,最終發現真相,最后利用“真相”科技,真正的幫助鄉村實現脫貧走向富裕。黃渤,王寶強等人在劇情中,充分的表現了劇情的豐滿型,同時又富有戲劇性,讓觀眾們在歡聲笑語中感覺到了貴州偏僻鄉村的變化。劇情雖然充滿戲劇感,又有內涵,但說實話,并不能觸動我的內心,有一種笑過而過的感覺。
《最后一課》。該故事單元是由徐崢執導,由范偉、張譯、韓昊霖主演。劇情:范偉老師老年癡呆卻念念不忘當年在村里教書的最后一課。為了緩解病情,全體村民全體出動,盡力使1992年的最后一堂課重現。最后破綻百出,也讓范偉老師終于看到了當今鄉村的繁華面貌。說實話,一開始看時候,以為會滿滿還原最后一堂課,讓范偉老師安靜的享受重現,最后毫不留遺憾,但想到電影主旨,又覺得不會這么簡單,如何讓電影的主旨得到體現?該故事情節通過當今小學生的無法理解當年的的艱苦,來觸動破綻,劇情非常飽滿,極具渲染力,很容易引發成年以上觀眾的情感,引起觸動。也很大力度體現了中國鄉村從貧窮到富裕的轉變之大。在經過前兩個平緩環節后,利用該故事觸動觀眾,將電影引向高潮。
《回鄉之路》。故事發生在陜西的毛烏素沙漠,因回去校慶,電商大佬閆飛燕與沙地蘋果經銷商喬樹林共同踏上回鄉之路。通過當年滿地黃土沙地和現如今綠樹蔥蔥的對比,體現了家鄉的美好建設;本以為喬樹林是坑蒙拐騙的商人,沒想到由校慶學生代表的發言,將喬樹林推上了新的一面,表現了所有人都在默默地為自己的家鄉做著一點事,所以人都在笑與淚中感受著家鄉的變化,體味著生活的變遷。劇情反轉的既突然又合情理,充分表現了我國在大西北的退耕還林,治理沙漠化的成果。
《神筆馬亮》。沈騰、馬麗主演,全劇情讓人笑個不停。馬亮瞞著妻子,放棄去俄羅斯深造的機會,毅然下鄉,幫助鄉村扶貧。全村配合馬亮一邊努力構造旅游鄉村,一邊營造俄羅斯氛圍來幫助馬亮瞞著他的妻子。最后鄉村以旅游聞名時,馬亮的妻子前來旅游拍照,意外發現馬亮在村內擔任支書,并沒有在國外深造的真相。通過幽默搞笑,還有一點溫馨的手法,給整個電影帶來了一種歡快的氣氛。
整部電影的故事情節安排較為合理,觀眾的情感跌宕起伏,引起觀眾共鳴的同時,又讓人笑意十足。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作文2
國慶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今年的國慶更是雙喜臨門,國慶中秋雙節同慶,在這個祖國生日,家家團員的日子,我跟老公決定晚上跟家人一起過中秋,白天則去看電影,為祖國慶生,順便過一下久違的二人世界。
我們決定去看《我和我的家鄉》首映。去之前,我先百度科普了一下,雖然心有準備,但還是被這個電影導演和演員陣容驚艷到了。
《我和我的家鄉》是由張藝謀擔任總監制,寧浩擔任總導演,張一白擔任總策劃,寧浩、徐崢、陳思誠、閆非和彭大魔、鄧超和俞白眉分別執導五個故事的喜劇片。寧浩執導的《北京好人》單元,由葛優、劉敏濤主演。陳思誠執導的《天上掉下個UFO》單元,由黃渤、王寶強、劉昊然主演;;徐崢執導的《最后一課》單元,由范偉、張譯、韓昊霖主演;鄧超&俞白眉執導的《回鄉之路》單元,由鄧超、閆妮主演;閆非&彭大魔執導的《神筆馬亮》單元,由沈騰、馬麗主演。
該片通過五個故事單元,講述了發生在中國東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鄉故事。本以為是喜劇,科普也說是喜劇片,演員大多也都是喜劇演員,可我覺得他是實實在在的感情戲,從第三段開始,我的眼淚都決堤了,一會捧腹大笑,一會嗚嗚咽咽,時而邊笑邊哭,我覺得自己都要成矛盾體了,正當我覺得不好意思的時候,發現身邊觀影人都跟我一個一樣,又哭又笑。不得不說,編劇導演真的是走心了,劇情簡單,但是能夠觸動人心,演員都是實力派,細小的表情動作都讓你覺得,恰到好處。
《北京好人》,葛大爺憑借高超演技和葛式獨有的冷幽默,一次次征服觀眾。人是好人,事是好事,國家政策好,農村人有醫保,看病不用愁,國家為你分憂。
《天上掉下個UFO》,有了黃渤、王寶強、王迅等笑星的加入,確實讓人開懷大笑,但是看似無厘頭,卻體現出貴州大山里的變化,開發旅游,通上無線網,一公里再也不是萬水千山!
《最后一課》,那些曾經的學生為生病老師復原的一課,那個1992年大雨磅礴的一課,那個老師冒著雨為學生去拿顏料的一課,那一課,是范老師的執念,更是他的牽掛。最后一課,讓我想到了我的老師們,那些在我不同年齡,對我愛護有加的老師,有的親如長輩,有的亦師亦友,不知道老師們可還好,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我祝您們身體健康,永遠幸福!
《回鄉之路》,很是接地氣,利用了現在的網紅,宣傳家鄉的變化,也告訴我們,吃水不忘挖井人,學了本事,一定要回饋家鄉,最后閆妮給鄧超的一拳,一下子拉近了人與人之間距離,是心的距離。
《神筆馬亮》,一個為了建設鄉村,放棄出國進修的小人物,確是最偉大的普通人。我最喜歡這段,時間很短,但是就跟小品一樣,處處有笑點,句句是包袱,最后直扣主題,情感大爆發,讓你哭的稀里嘩啦。最喜歡的一句經典臺詞,“我們家,實力說了算”。
看完電影,讓我想到了公司舉辦的“四愛”演講,愛崗位,愛企業,愛曹妃甸,愛唐山!我的家鄉是河北唐山,南臨渤海,北依燕山,東與秦皇島接壤,西與北京、天津毗鄰,我們的骨質瓷聞名遐邇,我們的評劇、皮影戲更是遠近聞名。她是座鳳凰城,更是一座涅盤重生的新城。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我心不改,我愛我的家鄉,而且愛的更加醇厚深沉!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作文3
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許多該新年上映的電影在新年失約了,但在國慶,電影終于上映了,昨天晚上,我與一些同學去萬達看了《我和我的家鄉》。
一提到這個電影,是不是立馬想起了去年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不但這部電影名字與《我和我的祖國》相似,而且還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兩部電影都分了幾個故事,《我和我的家鄉》有五個故事,分別是《北京好人》、《最后一課》、《天上掉下個UFO》、《神筆馬良》、《回鄉之路》。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神筆馬良》,主人公馬亮可以去俄羅斯上一所好的美術學校,但他放棄了,他去了一座村莊扶貧,幫助那個村子成為旅游景點,但他一直沒有告訴老婆,一日他老婆正好去那個景點拍照,事情就這樣暴露了,但他老婆并沒有生氣,因為正是由馬亮這樣的人中國才會飛速發展。
像馬亮這樣默默無聞的人有許多,他們可以去大城市里找一個工作,平平穩穩的生活一輩子,但他們沒有,他們去中國的一些貧困的地方,發展地方的優點,脫下“貧困”帽子。在大山里的小村莊因為有大山的阻擋,交通不便,所以一些人一輩子就不會出山,村里人文化程度一般比城里人文化程度低,只會種田,這時就需要有人領著他們走向富裕,那個人就是像馬亮這樣的人,有山有水,這是城里沒法比的,村子就可以用這個優勢,發展旅游業。
不但這個故事好看,其他的也不錯,這五個故事講的都是一些在家鄉無私奉獻的人,我們也可以做一個這樣的人,這種人比那天整天大喊大叫我做了什么什么的人貢獻更大,他們舍己為人,讓別人過上了更好的生活。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作文4
十月一日,期待很久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上映了,它成功地把“家鄉”這種情懷,從觀眾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喚起,并賦予了一種新的含義。這部電影老少皆宜,又輕松又幽默,同時也帶來了無限的深思。簡單來說,就是不完美的小人物成就美麗家鄉的故事,通過一個個鮮活的小角色、一段段感人的故事展現了家鄉的變化。五個故事都圍繞民生問題,宛如一股清流,既令人愉悅又令人欣慰。在每段故事里,沒有完美的角色,卻都講述了一個完美的家鄉。
電影里的小人物、小故事,大時代、大主題,與其說是提升整體情節效果的需要,不如說是現實在電影中自然而然的投射。實際上,正是因為祖國不斷的崛起和強大,并在醫療、教育、旅游、環保、扶貧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電影人才有底氣用一種輕松、活潑的方式來表現發生在我們身邊的變化,來闡釋普通人心中最深摯的家國情。每個人不論身在哪里,心里最難忘懷的總是自己的故土。當我們觀看《我和我的家鄉》,感受著電影中的每個人物、每個情節、每個故事,自己又何嘗不是劇中人。
大家常說起:“到不了的是遠方,回不去的是家鄉。”家鄉是生身和養育我們的地方,鄉愁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回憶和想念,當我們遭遇挫折和困難時,內心最深處總是藏著“我想家了”。“衣錦還鄉”、“落葉歸根”,其實就傳遞著中國人骨子里的家鄉情懷。作為國家的一名普通公民、企業的一名普通員工,或許我的力量很微小,但要力爭做一個有用的人,堅守心中理想信念,立足本職,在平凡的崗位上綻放出人生絢麗的火花,為家鄉、為祖國的美麗富強、繁榮昌盛貢獻微薄力量。
《我和我的家鄉》觀后感作文5
去年的國慶節,我和表姐去電影院看了《我和我的祖國》,今年的國慶節我們去看了《我和我的家鄉》。
《我和我的家鄉》,一共講述了5個故事,分別是《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回鄉之路》、《最后一課》和《神筆馬亮》。
每個故事都有自己想表達的內容,但歸根結底都表達了人們對家鄉的向往與情懷。
雖然這5個故事都震撼了我,5個故事既有令觀眾捧腹大笑的瞬間,也有讓人感動淚奔的時刻,但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神筆馬亮》。
《神筆馬亮》作為整部電影的壓軸之作,主要講述了馬亮收到賓美術學院的錄取通知書,毅然選擇違背妻子秋霞的意愿,前去自己的農村家鄉開展扶貧工作,在農村工作的他裝作在俄羅斯工作糊弄老婆。最后馬亮被秋霞發現真相后,秋霞因看到農村的面貌蒸蒸日上而選擇原諒馬亮,并支持馬亮。
《神筆馬亮》是一部讓你哭笑不得的好作品,你會笑著笑著笑花了眼,哭著哭著笑出了聲,讓你很是狼狽。
當看到視頻電話中與秋霞斗智斗勇的馬亮時,你會哈哈大笑;當看到穿著玩偶服的馬亮與來到他所扶貧的村子游玩的秋霞合影時,你會默感心酸;當看到馬亮即將被掌握多條證據的秋霞揭穿時,你會暗自緊張;當最后秋霞原諒并支持馬亮時,你會淚流滿面。
《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中的5個故事,都是現實生活中真實發生過的,分別發生在我國的東、南、西、北、中地區,5個主人公,用他們的堅守使得他們的家鄉變得越來越美好。
家鄉是生我們養育我們的地方,是我們每個人心中最堅定的后盾,當家鄉養育了我們,成就了我們后,我們何嘗不應該加倍回報家鄉呢?為家鄉的建設發展貢獻一份力量,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