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電影觀后感作文怎么寫
寫觀后感需要我們對電影進行深入思考和分析,這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思考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下面小編給大家提供一些八佰電影觀后感作文怎么寫參考,希望對大家寫八佰電影觀后感作文怎么寫有幫助。
八佰電影觀后感作文怎么寫篇1
戰火綿延,硝煙彌漫,人仰馬翻,血染中華大地······
“東北淪陷了,華北淪陷了,但是現在因為有你們,上海還在!”老鴰在尸橫遍野的土地上凄慘地叫著,陣陣喘息聲在四行倉庫蔓延·······從而四行倉庫成了最后的希望······
對面是天堂,而我們這兒是地獄,對面租界歌樓的商女在唱戲,對面租界的富家太太在打麻將,對面租界的叫賣聲徹夜未寧·······“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獄唱后庭花。”所有人都迷住了,“快,快,加固南墻防御·······”對面的光照亮這里的夜,相顧無言,卻勝似萬語千言,他們不得不被拉回現實,“我在老家讀過私塾,沒出過縣城,就想看一眼上海長什么樣。”“我就是害怕,我怕我死掉了,死了什么什么都沒有了。”很多人害怕著,但山河破碎,男兒許國,日本人宣言稱三小時內完勝倉庫,可他們奮不顧身綁著炸藥,用自身的重量砸進日方鋼板陣來阻止形成,看到這兒我的淚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想到現在我們的小康社會都是他們先前在負重前行,他們肩上不止有家庭還有身后幾十萬百姓同胞們。
“明天,我們將接受更猛烈的攻擊”他們決定在第二日一早升上國旗,背水一戰!“寧愿死,不退讓,寧愿死,不投降。”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換來國旗不倒,只要人在,國旗就不能倒!中華人民就不屈服!“國人皆此,倭寇何敢?”
記得,有一個片段,租界為倉庫送來物資,當時女記者問:“再這樣抵抗下去的意義是什么?”“意義?這里是我們的家!”
“委員長之所以讓你們留守至今,本來就是給西方諸國看的!”洋人們知道這次戰斗中國人根本不可能贏,但他們依舊被國人這種寧死不屈的精神所打動。
他的名字叫“端午”,家人一定有個讓他安康的祈愿,家鄉的晚稻還沒收,他卻永遠留在四行倉庫。家書會泛黃,相片會暗淡,唯有那些曾用生命守護過去,會誓守在時光中,始終榮耀········英雄不死,祖國無殤,故土燃燒,戰士誓衛家園。手足同心,共享和平之夢!
勿忘國恥,為國所用!
八佰電影觀后感作文怎么寫篇2
影片故事很簡單,1937年10月,淞滬會戰尾聲,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率三百余眾(“八百壯士”)進駐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天四夜,用血性守護了一個民族的尊嚴,喚醒了百姓守護國土的意志 。
故事背景卻耐人尋味,日本公然違背國際條約公侵略中國。蔣介石卻認為贏得“友邦”的同情與干預是迫使日軍停止進攻,坐下來和談的唯一辦法。淞滬戰場只是他向國際社會表演的秀場。正如八佰電影中描述的,蘇州河兩岸,戰士陣前百戰死,美人帳下尤歌舞,斷壁殘垣隔著燈紅酒綠;壯士決死,百姓尤歡,坐著飛艇的西方觀察員喝著洋酒欣賞! 戰后馮玉祥回憶淞滬戰場:“在上海戰場上,一百里以外看著,半邊天都是紅的……我們的隊伍每天一師一師地、兩師兩師地加入前線,有的師上去之后三個鐘頭就死了一半;有的堅持了五個鐘頭就死了三分之二。這個戰場是個大熔爐,填進去就熔化了。”
軍隊面臨著全線潰退的局面。蔣介石還是認為留下一支孤軍堅持抵抗,對于贏得國際社會的同情,有很大幫助。 此時的第88師也不再是全部德國裝備的精銳部隊。戰爭爆發后,第88師每20天就要補員一次,10月底已經補員6次。正如電影里描述的,這次補充到謝晉元麾下的戰士來自湖北保安團。不過,也就是這些新兵戰士,在已經隨大部隊撤退,明知留守閘北必死,得到命令后毫不遲疑地回到了陣地。
然而,蔣介石依靠外部環境來“休戰”的希望破滅了。始終沒有國家出來為中國主持公道,對日本一路綏靖。結果就是,數十萬大軍擠在無險可守的上海暴露在日軍陸海空三軍立體火力的猛烈打擊下損失慘重;而在撤退的過程中猶猶豫豫,還在期待著“調停”,以至于原本可以做到的有序撤退淪為大潰敗,間接導致南京保衛戰的失利。
八佰電影觀后感作文怎么寫篇3
八月份,電影大作《八佰》即將上映的消息紛紛刷爆朋友圈,可以看出各位觀眾們還是對這部電影充滿期待的。有人預測,《八佰》上映后,其票房很有可能會超過20某某年的票房冠軍《戰狼2》。 《八佰》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電影《八佰》由管虎導演,是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某攝影機拍攝的商業影片,本應該于20某某年7月5日全國上映,最后卻擱置了。
想必大家和我一樣都很清楚,《八佰》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的,而這起歷史事件,便是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淞滬會戰。自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后,日軍便加快了侵華的步伐,并提出了三個月的計劃。為了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中國軍隊奮起反擊。而電影《八佰》,便講述了發生在淞滬會戰期間一個著名的歷史故事。
1838年,淞滬會戰進入相持階段,為掩護我軍的行動,團長謝晉元臨危受命,率軍駐守四行倉庫。此時的四行倉庫西面和北面已被日軍占領,東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與未被占領的中國地界完全隔絕,成為一個"孤島",進入四行倉庫,也就成了孤軍。部隊進駐后,謝晉元與一營長楊瑞符集合部隊作簡短動員,說明奉命掩護大軍撤退并據守四行倉庫--這個當時上海唯一屬于中國軍隊守衛的一塊國土,第一營已是離開大部隊的一只孤軍。他要求全體官兵,抱必死決心,與倉庫共存亡,剩最后一人,也要堅守陣地。
后來,謝晉元與全體官兵一起齊心協力,多次打退了日軍的進攻。第一天戰斗,我軍共消滅敵兵80余名,傷敵更多,日本侵略者受到中國人民的嚴厲懲罰, "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又一次被打破了。其實,堅守四行倉庫的只有一個營的兵力。該營士兵陳德松在《殊死報國的四行孤軍》一文詳細記述道:"以該團第一營為基干,組成加強營,仍用團番號。全團410人左右,一個機槍連三個步兵連,一個迫擊炮排。"為迷惑敵人,在記者采訪時,謝晉元假告800人。這才有了"八百壯士"之說。
八佰的歷史背景: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以后,中國軍隊第88師是最先進入戰場抗擊日軍的中國部隊。最初謝晉元是作為第262旅參謀主任,在寶山路商務印書館對面的樓上在最前線指揮戰斗。戰斗到9月中旬,第524團團附黃永淮在戰斗中身負重傷,第262旅旅長便 任命謝晉元為新任團附,指揮該團負責正面陣地的防守任務。因戰況激烈,該團先后補充了4次兵員,原來的老兵在戰火中不斷犧牲,補充人員主要來自地方保安團。戰斗至10月下旬,面對日軍的不斷增兵,中國軍隊發現如果死守閘北,將有被包圍殲滅的危險,于是下令中國軍隊撤退到蘇州河南岸防守。但為了配合外交,給世人留下中國軍隊仍堅守蘇州河北岸抗戰的印象,于是決定讓第88師留下一部分部隊,作為中國最后的軍隊堅守。對于留下來最后堅守的軍隊,師長孫元良很清楚他們將面臨的結果,曾表示留置閘北守備最后陣地的部隊,最多是犧牲,最少也是犧牲。”最終 孫元良決定以中校團附謝晉元率第262旅524團固守原第88師師部所在的四行倉庫為據點,作為中國在閘北的最后一支部隊堅守蘇州河北岸。這便是堅守四行倉庫的謝晉元及所率領的部隊被稱為“四行孤軍的原因。孫元良親自向謝晉元在四行倉庫下達了率第一營死守上海最后陣地的命令。之所以將最后兩支中國軍隊死守的陣地設在四行倉庫基于以下幾點考慮:首先四行倉庫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堅固易于防守,并容易掌握部隊。四行倉庫作為原第88師師部,糧食和彈藥都儲存了很多,而且為了防止自來水管被日軍截斷,還有大量的飲用水儲存。
八佰電影觀后感作文怎么寫篇4
《八佰》這部新片上映于8月21日,在28日票房突破15億,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人奮勇抗戰、奮勇殺敵的故事。
“那邊是天堂,這邊是地獄。”一句臺詞,引人深思……日軍轟炸上海在四行倉庫中駐扎的最后一支軍隊。日軍考慮到在倉庫中存放著大量的煤氣罐,怕煤氣罐爆炸傷到河對面的租界,所以日軍沒有動用重式武器進行轟炸,這對于我方來說是唯一的好消息了。可是他們只有800人,要面對的卻是對面的幾十萬日軍,日軍嚇退了100多萬國民黨軍隊,憑他們這僅僅800人可以擋下嗎?他們都知道,失敗是遲早的事,但是這800士兵沒有退縮。日軍想用鋼板陳讓工兵用手榴彈鑿墻放入倉庫,我軍無法攻破日軍的防御。戰士們就把炸藥包捆在自己身上,從二樓跳下去,使自己的人體炸彈炸破日軍的鋼板陣,這證明了我軍對這次戰爭的態度。
又是一天冒著被日軍空襲的危險,在黎明,在四行倉庫的樓頂升起了屬于中國的國旗,日本的飛機在倉庫的上方對國旗和升旗班進行掃射。不光是士兵,在租界同胞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為了兩地更好的交流,租界的學生們想把電話線送往倉庫,可是日本人怎么會讓計劃得逞?上橋送電話線的學生都死在了日本的槍下,電話線最終送到了倉庫。
沒有人是天生的英雄,他們是農民,毫無戰斗經驗,他們不知戰爭的殘酷,懵懂而又無知的加入了這只隊伍,起初的懦弱、膽怯,到后來的奮勇殺敵,誓死如歸,他們成為了一名真正的軍人,他們的蛻變感染著我們。
他們本是平凡的人,卻做著不平凡的事,800勇士用他們的血肉之軀,證明了中國人民頑強不輸的精神!
八佰電影觀后感作文怎么寫篇5
疫情期間,憋了好久都沒有出去看電影,聽說最近有個名叫《八佰》的電影震撼了許多人,于是,今天我便迫不及待地拉著媽媽出去看電影!
這部電影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那些士兵們為了祖國而奮不顧身的精神把我深深地打動了。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名叫陳樹生的烈士,當時敵人們頭頂著鋼板,往四行倉庫的墻里裝炸藥,因為鋼板,國民黨所有的武器都無法傷害到他們。陳樹生見此情況,身綁著炸藥,往樓下跳去!其他的士兵見了陳樹生這一舉動,也紛紛與他一樣,將自己變成了一個人體炸彈,用自己的一條命,換了日軍一群人的性命!
看了這部電影后,我忍不住去查了查這一段歷史的背景。其實在戰爭最后的階段,上海公共租界當局害怕危機租界,于是命令國民黨士兵們撤退。當僅剩的四百余人(對外稱800人)聽到進入了租界要沒收武器時,他們紛紛拒絕了進入租界。因為他們說,武器是軍人的第二生命,沒有了武器,就相當于沒有了靈魂。
身處逆境,但八百壯士誓死抗日的信念沒有動搖。壯士們把孤軍營生活當成另一種形式的戰斗,通過自己的言行,"使友邦從我們身上看出中國軍人之氣概,從此認識中國的真精神。
我很佩服這些軍人們,我佩服他們奮不顧身的精神,佩服他們為了守護國家的尊嚴而不顧自己的安危,我佩服他們有著堅定地意志,堅信他們能夠打敗日軍!
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都是軍人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后保衛祖國,幫助祖國變得更加強大!
八佰電影觀后感作文怎么寫篇6
斷垣殘壁,鮮血狂涌。沒有什么風花雪月,生死就在一瞬間。真正的生離死別,沒有纏綿的告別,沒有長亭古道,太陽依舊升起,只是有人留在了昨天。
前段時間觀看了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電影《八佰》,深深撼動了我的心。八佰,四萬萬,十四億人的……中國!八佰而非八百,他是鮮活靈動的生命!千瘡百孔的城墻上是刻有那年代的熱血浪漫!國恥可以原諒但不能遺忘!
一條河為界限,橋的那邊是紙醉金迷歌舞升平的天堂,橋的這邊卻是血沫橫飛的地獄。他們鐵骨錚守四行倉庫,保衛自己的同胞,保衛租界的人民。為贏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中國軍民傷亡三千五百萬人以上。
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贏得了遠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抵御外侮的偉大篇章。何為中國?糜爛與繁華被揉碎,撥開年代上的腐朽古老的蛛網,從容不迫的戲腔和優雅綿長的外語歌喉化為震耳欲聾的戰士嘶吼出的“沖啊!”,凝聚空氣中的血霧最后匯成了東方大地頂天立地的一根錚錚鐵骨。這,就是中國!
吾輩自當強。總是在說現在的孩子是溫室里嬌貴的花朵,我們該長大該獨當一面,要用拼搏不斷書寫傳奇,擔起時代賦予少年的使命。九年沉淪書海,英雄志在揚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我們有我們的擔當勇于砥礪前行,應讓青春在家國中綻放,我們自強不息勤奮勇敢,面對新時代的浪潮要舉起傾斜卻從不會倒下的國旗,我們是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少年!刺向咽喉的刀是烙在骨子里永遠的傷,這盛世終不負英雄血淚,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敬那些為祖國犧牲的英雄。愿你們來生生世世活在陽光下,看中國繁榮昌盛,看人民安居樂業,看孩子們在學校學習知識,聽朗朗書聲。沒有戰爭,沒有死亡,沒有絕望。
八佰電影觀后感作文怎么寫篇7
這部電影結束時,全場鴉雀無聲,都在默默的離開,這樣的場景絕無僅有。大家心情都很沉重,忍不住的默默流淚。值得肯定的這是一部好的歷史題材電影,以歷史為框架進行改編,刻畫出在抗日時期軍人民眾的真實寫照。我覺得一部好的歷史題材電影,就是在大家觀影結束后忍不住思考,并且去了解背后的歷史。
讓我心生慚愧對這段歷史知識的空白,這部影片是我重拾歷史認知的契機。的確這樣歷史應該被人記住,更多的抗日英雄更應被人銘記。而“他們”的出現就是群像而非個人,“他們”沒有決策的權利,或許姓名都沒能載入歷史,拼死戰場,為抗日戰爭做最后的犧牲。
《八佰》全篇的戰場群像是以一群小人物的心理刻畫展現,在家國情懷、民族危難之際,小人物隨之成長,以細膩的心理寫實手法層層遞進情感。在不同小人物的成長過程中,也反映著當時各種類型各種群體各種不同的內心活動。更是以一條河作為天堂和地獄的諷刺,在戰爭年代大多數民眾由麻木轉變為全民抗日的內心轉變。
這部影片中你記住的不是一個人、兩個人,而是一個群體。他們向死而生的精神,全場有多個事件不斷地有層次的烘托宣揚愛國情懷。整部影片的故事流暢性很細膩同時也很悲壯。電影的觀感帶入性很強,仿佛就在經歷著這場殊死搏斗。“隔岸相顧,盼愿再無喧囂。”“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震撼人心,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中華民抵御外侮民族氣節未曾改變,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新中國的成立。珍惜和平年代!
八佰電影觀后感作文怎么寫篇8
電影《八佰》取材于一九三七年淞滬會戰的最后一役,講述了日軍攻打上海時,“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的抗日歷史故事。實際上只有四百二十人參加了戰斗,為了壯大聲勢,謝晉元副團長對外號稱有八百人,此即“八百壯士”的由來,就是這“八百壯士”用智慧和勇氣抵抗日軍四天四夜進攻的故事。
隨著一聲警報聲響起,一支來自民間的保安團的隊伍從田地里走出,到達上海。這時狂風肆虐、暴雨如注,上海的閘北已經變成一片廢墟。電影開始了,戰斗也打響了。
四行倉庫的一邊是富麗堂皇、聲色霓虹的“天堂”租界,另一邊是戰火紛飛、一片狼藉的“地獄”戰場,中間隔著蘇州河,一座橋把兩邊連了起來。
在戰斗中,日軍為了尋求突破口,在坦克的掩護下,拼命的挖掘墻洞,企圖在墻內安裝炸藥把墻炸開進入四行倉庫。戰士們集中火力,猛烈的向日軍開火,還是無法讓日軍的坦克停止,四行倉庫瞬間危在旦夕。陳樹生發現如此危險的境況,為了阻止日軍爆破墻壁,他把手榴彈綁在自己的身上,從樓上縱身一躍跳下與敵人同歸于盡。“舍生取義,兒所愿也。”這就是陳樹生留給母親的最后的話。后面的戰士也奮不顧身的跳了下去,他們保衛了四行倉庫的第一步入口處,他們用生命來守衛著四行倉庫,為祖國而戰。
在租界的人們看到了一幕一幕英雄們勇敢戰斗的場面,被戰士們的勇敢、忠誠而折服,他們把家里的很多東西都送入四行倉庫,藥物、食品等源源不斷的送來。
伴隨著太陽從東方升起,一面嶄新的旗幟在四行倉庫樓頂上屹立。勇士們矗立著,面向迎風飄揚的旗幟,敬著軍禮。突然,日軍的戰斗機從南岸飛來,瘋狂的向樓頂掃射,日軍的目標就是想把旗幟打到,但是四行倉庫的戰士們拼死守住旗幟。前一排的戰士倒下了,后一排的戰士前仆后繼,無論是生還是死他們緊緊地握住旗幟不放,要讓旗幟屹立東方。旗幟就是軍魂,旗幟就是民族的希望。
電影結束了,電影院里傳出哽咽的聲音,包含著我的眼淚。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八百壯士”為了民族,為了國家,他們拼盡全力,英勇抵抗。正是這種保家衛國的頑強斗爭,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和平年代。我們是未來和平的守護者,更要銘記戰亂紛飛的過去,和平來之不易。時刻提醒自己,勿忘壯士,銘記英雄,勿忘歷史,共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