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觀后感作文300字
寫觀后感需要我們對電影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這可以幫助我們增強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什么樣的葉問觀后感作文300字才算是優秀的呢?這里整理一些葉問觀后感作文300字,方便大家學習。
葉問觀后感作文300字篇1
昨天,我看了《葉問4》這部電影,我覺得非常精彩,讓我印象深刻。
它講述了一代宗師葉問受弟子李小龍之邀來到了美國,為了救人卷入了當地的糾紛中。葉問發現很多美國人對華人及中華武術的歧視越來越深,甚至想移走唐人街,他挺身而出,與美國海軍陸戰隊軍官決一死戰,最后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獲得了勝利。因此改變了美國人對華人及中華武術的看法,并使中華武術成為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一門必修課。
這部片子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不是中華武術的魅力,而是海外華人令人敬佩的民族氣節,他們身處異國,卻不忘記自己是中國人,互幫互助,必要時為同胞挺身而出。這部片子里還有很多勵志的佳句“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自信”,的確如此,一個人如果沒有自信,就算他是個天才,也會表現得膽怯、不堪一擊。
《葉問4》里面還包含父子之間的故事。葉問的兒子處于青春叛逆期,不愛上學、經常和同學打架,被學校開除,此時的葉問已患有癌癥,但他不想讓兒子擔心,對兒子隱瞞,去美國幫兒子找尋合適的學校。在美國,葉問發現家長好像過于約束自己的孩子,不支持他們個人愛好,想到兒子喜歡練拳,但自己之前卻和大多數家長一樣,一味只是逼著孩子讀書。為了彌補自己的過錯,葉問想教兒子練拳,而自己已經是癌癥晚期,沒有過多的時間來教導,他又不能讓兒子放棄這門愛好,于是他把自己打木人樁的過程全部錄下來,讓兒子以后慢慢領略“詠春”的精髓。
作為習武之人,葉問和其他師傅也沒有忘記學武術的初心“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就要站出來”,正是因為這樣,他們才能把中華武術發揚光大。1972年葉問去世了,一代宗師結束了他那短暫而又光輝的一生。
《葉問4》真是一部讓我受益終身的電影。
葉問觀后感作文300字篇2
看完電影《葉問》,感受頗深,先是葉師傅的高深武藝和優秀武德都會使得每一個有血性的中國人深受激勵。再就是在那個萬惡時代人們對生活的絕望和無助實在叫人感到無可奈何。暫且不說那個時代靠個人的愛國熱情和一己之力不能救國就難,但是作為切身處于那等環境的人任何一分子,能怎樣,能改變什么。葉問的思想和作為在我們看來都已經是那個時代的先進者了,一個個體在如此的`環境下沒有退縮,靠自己的力量跟勇氣站出來面對一個龐大的隊伍且能揚眉吐氣我們現時代的人怎能不為之觸動?
其次,說下,葉師傅的妻子永成的卻是個良母賢妻,“爸爸,你在不出手,家里的東西都要被打碎了。”看出了一個妻子對丈夫的支持跟理解,也從側面反映出了二人的情感之深。最后欣慰的是葉師傅沒有在敵人的槍口下真正倒下,而是繼續發揮了其武術之光大。這才是最大的也是最好的貢獻,且不論在影片中探討如何救國救民,其好友也在探索實業救國或者是在就當時民眾于水火,但是一個男子漢在特殊的時期,表現出自己的態度,并冷靜切實的實踐它,是我們都該好好新手學習的。
還有,一個人如果沒有正確的思路導向,的卻是可怕的,就如那個北方拳匹夫,沒有理解自己的專業真諦,即使有了再高的水平,只能是叫做爬到了那個高度而已,而不能稱之為成績甚至造詣,恰在這戰亂時代便更容易成為破壞大局和臨陣倒戈的罪人。還有另一個人物李釗,這是一個時代里頑強的生命力。他可以靠自己方略先自保再發揮,無論其初衷如何,但是在大是非中能拿出自己的大原則就能叫我們為之敬佩了。
總之,這電影叫我們懂得了一個人必須要有態度,要有技能,要勤奮,要懂得謙虛,要懂得顧全大局,要明白不有所建樹就沒有飯碗。繼而珍惜我們現在所擁有的,若把我們放在那個紛亂的時代里我們現在的壓力和難題是不是就不值一提了?
葉問觀后感作文300字篇3
周末,有時會帶寶寶去影院看電影,至于看什么電一影,當然是我先篩選(把暴力的恐怖的過濾掉),然后再由他選擇,今日,他就選擇了《葉問》,葉問是李小龍的恩師,寶寶喜歡李小龍,當然會選擇了,呵呵!我看了電影簡介,感覺葉問自信低調做人很有人格魅力,讓寶寶感受當時的愛國氣氛也不錯,就當一次愛國教育吧。
故事講述的是:一九三零年代,中國武術之都的佛山,武風頂盛,各門各派為廣納門徒,經常團體比斗以顯實力。葉問習得一身武藝但為人低調,故未有設館授徒,只待在家中與友人閉門切磋、鉆研武術。好景不常,中日戰爭爆發,佛山淪陷,葉家大宅被日軍強占,葉問被迫帶著妻兒移居廢屋。葉問一家生活艱苦,但葉問仍進取應對,一改闊少的態度,到煤炭廠當苦力,自力更生。眾中國人默默耕耘之際,一批日軍卻前來生事,陪伴著日軍主任佐騰旁邊的翻譯官,竟是昔日的佛山巡警李釗!日本將軍三蒲是一名武癡,故以白米作獎賞,邀請中國人到打斗場與日軍切磋,藉以觀摩中國武術。
葉問的好友武癡林于打斗場內侮辱三蒲,被活生生擊斃!葉問為尋找武癡林,到打斗場查看,甫一進場即見廖師傅被佐騰無理射殺!葉問遂把心中悲憤于打斗場上發泄一出來,以一敵十,痛擊日本人!三蒲對葉問的身手大為欣賞,并表示期待與葉問一戰。三蒲帶兵至棉花廠捉拿葉問,要求葉問向日軍傳授中國武術。葉問不甘作漢奸,且欲替中國人挽回尊嚴,遂公然挑戰三蒲,要以雙拳喚起中國人的團結心。三蒲自視甚高,為保名聲毅然應戰。葉問未知已身陷危機,以詠春力戰三蒲的空手道,二人在擂臺上展開激烈生死決戰……
佐騰看到三蒲被打敗竟暗設埋伏,還好被李釗(給日本人當翻譯,可是也算愛國的中國人)及時發現阻攔,射出的子彈沒有射中葉問的要害部位,但還是受傷倒下了,那一瞬間,人群沸騰了,紛紛用自我的拳頭跟日本兵進行株死搏斗,他真的用自我的詠春拳喚醒了中國人的團結心,看到那情景,我的內心也沸騰了,沸騰到淚水充滿眼眶,我聯想了好多好多,奧運、圣火傳遞、四川地震......
我被葉問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好一個低調自信有愛國情結的男人!電影里有一句話:“世界上沒有怕老婆的男人,僅有尊重老婆的男人!”呵呵!這可是葉師傅說的哦!也喜歡甄子丹,之前看過很多他演的電影,可是沒有什么特殊感覺,只明白他有點帥,我常常會因為一個主角而喜歡某一個明星,因為喜歡葉問這個主角,所以喜歡甄子丹。
葉問觀后感作文300字篇4
在這個暑假 我看了不少電影,其中就包括了《葉問》。這篇電影主要的內容是:
一九三零年代,中國武術之都的佛山,武風頂盛,各門各派為廣納門徒,經常集體比斗以顯實力。葉問習得一身武藝但為人低調,故未有設館授徒,只待在家中與友人閉門切磋、鉆研武術。
好景不常,中日戰爭爆發,佛山淪陷,葉家大宅被日軍強占,葉問被迫帶著妻兒移居廢屋。葉問一家生活艱苦,但葉問仍積極面對,一改闊少的態度,到煤炭廠當苦力,自力更生。眾中國人默默耕耘之際,一批日軍卻前來生事,陪伴著日軍主任佐騰旁邊的翻譯官,竟是昔日的佛山巡警李釗!
日本將軍三蒲是一名武癡,故以白米作獎賞,邀請中國人到打斗場與日軍切磋,藉以觀摩中國武術。日本將軍三蒲是一名武癡,故以白米作獎賞,邀請中國人到打斗場與日軍切磋,藉以觀摩中國武術。葉問的好友武癡林于打斗場內侮辱三蒲,被活生生擊斃!葉問為尋找武癡林,到打斗場查看,甫一進場即見廖師傅被佐騰無理射殺!葉問遂把心中悲憤于打斗場上發泄出來,以一敵十,痛擊日本人!三蒲對葉問的身手大為欣賞,并表示期待與葉問一戰。
三蒲帶兵至棉花廠捉拿葉問,要求葉問向日軍傳授中國武術。葉問不甘作漢奸,且欲替中國人挽回尊嚴,遂公然挑戰三蒲,要以雙拳喚起中國人的團結心。三蒲自視甚高,為保名聲毅然應戰。佐騰為保三蒲勝出竟暗設埋伏,葉問未知已身陷危機,以詠春力戰三蒲的空手道,二人在擂臺上展開激烈生死決戰,最后打贏三蒲。當佐藤要開槍射死葉問時,翻譯官李釗在這危急的時候出手相助,救了葉文一命,打死了佐藤。不過葉問還 是受了傷。后來他們一家去了香港……
這篇影片有表現了葉問武術的高強,又包含了不少幽默的臺詞,還 表現出日軍侵略時人民的苦。
當一伙北方人來佛山踢武館時,許多武館都打不過他們。當他們去挑戰葉問時,葉文不費吹灰之力,沒一會的功夫,就把他們打敗了。可見葉問的武藝多么高強。
在日本侵略時,民不聊生,正如臺詞里所說:“如今人人都沒有一頓飽飯吃啊!”而葉問去了挖煤廠工作,還 把每天少得要命的飯菜,留一點給老婆孩子。當棉花廠出事時,葉問為了他們不再被欺負,教大家武功。去比武時,他以一套以柔克剛的詠春拳,精彩,快速的打敗了10個日本軍,發泄了心中的怒氣。
最后與三蒲比武時,雖然知道自己贏的話有生命危險,但是他想:不能為中國人丟臉,必須打敗三蒲!最后,他將三蒲打得鮮血直流。
《葉問》真是一部好電影!
葉問觀后感作文300字篇5
看___的時候,知道甄子丹演了《葉問》。他說了一句話,這個是他即今為止最滿意的作品,在我看來《葉問》可以作為他的代表作。
說道功夫片,我第一印象是李連杰。小時候特喜歡看他演的方世玉和黃飛鴻,又幽默搞笑,又蕩氣回腸的。第二印象是成龍,成龍在我眼里功夫比較不“純正”。第三是甄子丹,第四是趙文卓,然后是吳京、樊少皇…。(如果要算洪金寶的話,我只能說是靈活的胖子)
一次武術專題片,有個動作指導點評,功夫界打的最好的一次演出就是李連杰和甄子丹對打,甄子丹有個踢腿的動作,我記得應該是方世玉里面的。那個動作指導大贊甄子丹的專業,我爸爸從小就和我說,李連杰是全能冠軍,趙文卓是長拳冠軍,甄子丹也是真功夫。
《葉問》吸引我還有一點是城嫂,熊黛林。南京姑娘,聽說是在逛新百的時候被新探看中然后去香港發展的,此女眼睛大大的。還有就是我的同事搖擺同學和她家是鄰居,都在奧體買了新房——隔壁,不過是城嫂孝敬父母的,不知道過年會不會帶老天王回家看看。
終于有了正版的下,之前不幸下到槍版堅決刪除了。自從公司買了監控封住了我們的下載端口,我們只能靠網管給點口糧存活了…
《葉問》監制是黃百鳴,就是開心鬼。說實話很久以前,我已經是放棄港片了,覺得毫無內容,情節虛假,沒話找話,漏洞百出。但是《葉問》讓我找到了小時候看李連杰演《精武英雄》陳真的感覺。
同樣是憐惜老婆,葉問說:天下沒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同樣有儒雅氣質,葉問對挑釁的人說:不要打壞家里的東西;同樣有民族情操,打贏了10個小日本,卻只拿走死去的武館師傅染血的一袋米給他家人;同樣是打日本人,同樣是有武術精神的日本人,同樣讓人振奮。《葉問》的小細節很人性化更真實,更有血有肉,更讓我感動,讓我思索。
《葉問》讓我懂得:
中國人不能跪下去,一旦跪下去,站起來很難!
中國人要團結,一個人再強大,可是救的了幾個人?
人要有夢想,一個人的夢想,可以大到喚醒其他人
人要有堅持,問問自己最后不肯放棄的到底是什么?
既然活下來,好好活下去!
葉問觀后感作文300字篇6
《葉問3》講述了1959年,葉問(甄子丹飾)與他的妻子張永成(熊黛林飾)、兒子葉正在香港的生活。在馬鯨笙(譚耀文飾)與其老板(邁克·泰森飾)所帶領的幫派意圖關掉小學得到地皮謀求利益時,葉問帶領著自己的.弟子保衛了小學,同時卻激起了壞勢力的不滿報復。在此期間,葉問結識了依靠拉車和在地下賭場斗武為生的張天志(張晉飾),張天志在葉問擊退壞勢力中也幫了大忙。后來,自稱“詠春正宗”的張天志向葉問公開宣戰,為自己和自己的新武館爭取名譽,可是張永成突然查出患了癌癥,讓葉問不得不肩負起照顧妻兒的責任而沒能應戰。面對家庭和武術,最后葉問應戰了張天志,奪回屬于他的“詠春正宗”的頭銜。在影片的結尾,葉問端坐在椅子上,畫面左下方打出一行字幕,介紹他的妻子張永成1960年因癌癥去世。
相比前兩部《葉問》,《葉問3》看起來沒有那么酣暢淋漓刺激過癮,但卻多了幾分市井生活的氣息,倒像是要塑造起一個可近可親的街坊葉問、丈夫葉問、父親葉問,接著才是偉大的武術家葉問。影片開頭,葉問坐在窗旁椅子上喝茶,窗外花花草草便已有了不同以往打打斗斗的生活基調。在這影片中,他是擁有向他抱怨他約會遲到的妻子的丈夫,是擁有等著自己去接放學的兒子的父親,是一位在需要幫忙時可以托付依靠的街坊。《葉問3》使這位大俠身上擁有的普通人的身份光環呈現了在觀眾面前。他變成了鄰里小學的“守護天使”,雖然被人戲稱“保安”也一笑而過。在自己的弟子想要送學校年輕女老師回家時,他會調皮地調侃。
在被氣急敗壞的壞勢力綁架他的兒子威脅他的時候,他會扔掉棍子跪下示弱。在妻子身患癌癥時,他如同普通丈夫一樣做飯,陪妻子看病,甚至為了能妻子開心而去學習舞步。在張天志向他宣戰要奪“詠春正宗”時,他放棄應戰而與妻子在舞館里跳起了舞。舞館里優雅音樂響起,舞館里嘈雜呼聲,鏡頭在武館與舞館間來回切換,背景聲是武館里的喧嘩,葉問與妻子面上浮現的是笑容,平靜溫馨在他們的舞步上散開。葉問沒去應戰,最后卻又可以說是為了完成妻子的心愿而去應戰,沒有公開,只是在一個雨夜,扶著妻子去到張天志的武館,妻子坐在屏風后的椅子上,他摸摸妻子的鬢角,便從容應戰,奪回“詠春正宗”。
“情”在這部影片中無所不在。一位大俠,一份解國家、民族危難的心外,他還有凡人之情。“情”使他的大俠形象更加真實高大,同時也披上了那一層柔光,他是可以讓普通人去欣賞去接近的。
葉問觀后感作文300字篇7
葉問始終保持著一位富家少爺的風范。他是一位有武德的大師,并不是出手就要傷人。大多數情況,他都是點到為止。當萬宗華的女兒當上啦啦隊隊長,引起美國女孩嫉妒而遭到霸凌時,葉問出手,基本是擰耳朵等教育性的手法,顯出他的大師風范不和小輩計較。
最精彩的打戲之一,我個人認為是葉問與萬宗華在唐人街中華總商會內的較量。萬宗華是太極宗師,以靜制動。葉問用的是詠春拳法,以快為攻。我不懂什么武術構圖,但是這場打戲讓人看得暢快淋漓。雖說看到后面能夠看出葉問占上風,但萬宗華的太極確實很賞心悅目。
最后一場打戲是甄子丹在葉問系列電影中的收官之戰:葉問對決美國巴頓上將。我觀影的時候,即使知道有主角光環護著葉問,但還是緊張地雙手交握。第四部,葉問已經換上癌癥,人也不在年輕。能夠從打斗中看書他有點力不從心。
熒幕中,我看到不常用的“救命”招數。“削眼”這一招,在詠春拳中是極少使用的,而在對決巴頓上將這一役中,葉問使用了至少兩次。我看到的是一位年老的父親,為了兒子而奔波到陌生的國度;看到的是一位身體不在硬朗的大師,為了華人尊嚴,奮力在場上打斗。
葉問觀后感作文300字篇8
《葉問》留給大家的不僅僅僅是武打動作的精彩,它帶給我們的,該是一個武者與一位宗師站在當時的社會之下的職責感!我們是新中國下健康快樂成長的新一代,應對這樣的電影,我們除了感慨于他帶給我們的視覺享受之外,還更就應能夠記得祖國與民族賦予我們的職責,他不要求我們都去做一名武者,但他卻能讓我們銘記這樣的話,無論何時,我們都要努力去做一個對自我,對他人,對我們的祖國與民族有職責感的人。
《葉問》除了給我們帶來詠春拳的精彩表演外,還拋給了我們存在主義式的嚴肅命題。我們的傳統武學,被好萊塢拿去用威亞和電腦締造了“功夫之王”,喜歡“拿來主義”國產導演又活學活用地制成了諸多燒錢大片。當武打成為特技和噱頭后,張徹時代以“武”打出男兒熱血和俠氣的電影匆忙退場。如今,《葉問》藝術地再造了一個熱愛武術如生命的一代宗師形象,并試圖喚醒我們對中華武學的真正回憶,喚起我們對歷史的記憶,喚起我們對中華民族強烈的職責心。
《葉問》我看了三遍,在每一次的觀看中,我都會從中得到不一樣的收獲,第一遍我為眼花繚亂的中國功夫而喝彩,第二遍我對功夫背后的蕓蕓武者那短暫而跌宕的人生而感慨,最后這一遍是我和同學們一齊坐在教室里看的,也是這一遍,讓我看到了不一樣時代之下一的中國人,該為這個時代,為自已的國家承擔起什么樣的職責。
中國人尚武是強身健體,修身養性。真正有本事的人從不顯山露水,所謂真人不露相。一些個營營役役、半瓶子水晃蕩的武館師傅上門來切磋,葉問從容應對,手下絕對留情。直到出現了外來“和尚”金山找想在佛山開武館,踢館傷人,來勢洶洶。在他的眼里佛山的師傅們似乎都是魚腩,不堪一擊。洋洋得意之時被人潑了冷水才明白自我戰勝的原先但是是些草臺班子,真正的主角還沒有登場。就這樣一場找上門的打斗就這樣開始了。一個架勢一擺,一句“詠春,葉問”,直接點題,好戲那里才剛剛開始。習慣了不進攻只防守,眼看漂亮的家破了花瓶,翻了桌子,兒子出來說了句“爸爸,媽媽說你再不出手家里就全爛了。”才讓葉問挽起袖子真正和他過招,這一出手不要緊,打得人家抄了家伙,一副拼老命的樣貌。你拿長刀,我一雞毛撣子就夠了,上下翻飛,左右逢源,不乖不聽話不服氣就只好被打屁股。
這一片段,讓我們眼前的葉問形像突然高大起來。歷史的變遷終究是自我選取不了的。就算大宅被占,淪落到出賣苦力。為了妻子和孩子一家人能夠在一齊始終選取不把拳頭緊握。在日本人開在中國的武館中,直到親眼看見同胞的血染紅了用自我的勝利換回的一小袋米時,看到自已的同胞慘死到敵人的槍下時,葉問最后拳頭緊握,應對人面獸心的日本人大叫一聲“我挑戰10個”。那一刻,我的心一下子被揪緊了,那招招致人死地的狠勁是為同胞報仇,那兩眼的憤怒之光是為中國人爭氣。那一刻,我記住了詠春,記住了葉問,記住了一位武者,一個奮起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