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學生心得體會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么做可以讓思考不斷進步。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小編帶來最新的學生心得體會7篇,希望大家喜歡。
最新的學生心得體會篇1
快樂像陽光,溫暖人們的心田;快樂像雨露,滋潤人們的微笑之花;快樂像清風,吹拂人們的心房。每個人都有快樂,我也不例外。寒假里,我最快樂的事是在除夕夜放煙花,看煙花。
晚上,我早早吃過晚飯,抱著大包小包的煙花出了門,我來到事先與伙伴們約好的水泥坪上,放下煙花,耐心等待小伙伴們。不一會兒,小伙伴們陸陸續續的來了,我們開始清點煙花。在我們全神貫注的清點時,調皮鬼“胖胖”在我們身后點燃了一個小鞭炮,“啪”的一聲爆炸了,嚇了我們一大跳,我嚇得渾身一抖,差點摔了個跟頭。這一驚嚇,可惹怒了我們眾多的“女漢子”,可憐的“胖胖”免不了一頓群毆。
煙花清點完畢后,我們準備燃放了。我們人手一根煙花棒,點燃后噴出了五彩的焰火,可漂亮了。我們揮舞著煙花棒,在空中繪出各式的圖案,整個院里到處都有我們銀鈴兒似的笑聲。在我們揮得起勁時,“胖胖”在地上點燃了個“小陀螺”,“小陀螺”瘋轉著,迸濺出絢麗的煙花,引起了我們的驚嘆。
手中的煙花棒燃盡了,我們又點燃了“許愿樹”,圓錐形筒里噴出銀色的火花,越噴越高,仿佛照亮了半邊天。不少的小朋友雙手合十,虔誠的許愿,我合起手掌,默默地許下心愿。四周不知咋的紛紛靜了下來,只剩下“哧哧”往外冒的火花跟虔誠的我們。我睜開眼,看見在火光的映照下,伙伴們的臉紅彤彤的,嘴角帶著一抹微笑,都顯得那么可愛、美麗。
很快,小巧的煙花都放完了,我放起了大點兒的,我手拿沖天炮,心里默念:千萬炸傷我,千萬……“嘩――噼啪”沖天炮像一條金龍,呼嘯著從煙花筒里沖出,沖上天空,響了幾聲便消失得無影蹤了,真是來的快去的也快,有了第一條“龍”打頭陣,剩下的“龍”都迫不及待的沖了出來,瞧,那條紫龍多么神氣!只見它拖著長長的紫“尾巴”,在空中打了個轉兒,“啪”的一聲消失在天際,再看那條黃“龍”,婀娜多姿,宛如仙女下凡,扭著“腰”在遠處消失了……
除夕雖然已過去多日,但那晚煙花漫天飛舞的景象跟伙伴們洋溢幸福與歡笑的臉頰,早已烙在我心里,永遠不能抹去。
最新的學生心得體會篇2
從主觀方面來說,我覺得學生厭學主要有以下原因:有的學生紀律觀念淡薄,沒有正確的學習目標,缺乏遠大的理想;有的學生智商比較低,對問題反應慢,學習跟不上去;有的學生是因為學習基礎差,對老師所講述的問題理解不了,學習甚感吃力;還有的學生是由于對某些學科或者某些老師的好惡程度不同。
從客觀方面來說。學生厭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受當今社會上所流行的新的“知識無用論”的影響;第二、家庭管教失誤,對學生過于放縱或過于嚴厲;第三、受當今社會上某些不良思潮的影響;第四、某些教師教育方法的失誤。
要想遏制厭學現象的發生,及時挽救厭學的學生,我覺得可以嘗試這樣做:
根據厭學者的實際情況和具體表現,幫助其制定經過努力可以實現的目標。但要注意目標不可定得過高,不能讓學生感到可望而不可及。在使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達到該階段目標后,學生在享受勝利歡樂的同時,再制定下一個目標,經過若干階段的努力和練習,可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家庭與學校配合法。教師經常與學生家長保持聯系,互相通報學生的情況。針對學生的不良習慣,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管教。通過家庭與學校的配合,才能形成一股合力,從而發揮最佳的教育效果。
i即讓厭學者充當新的角色,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和學生的信任,接受新的習慣,改掉不良的風氣。比如讓對某一學科厭惡的學生充當該科的課代表,迫使其培養對該學科的興趣。
要求教師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使自己能夠成為學生的心理醫生。要看到,學生厭學,并非都是不喜歡學習,而是由各種各樣的主客觀原因造成的,教師應抓住學生想學又學不好的心理矛盾,及時找學生談話,對學生產生厭學現象的心理原因加以分析,使學生理解到學習成績并非判斷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只要在學習上盡了最大的努力,遵守校紀班規,就是好學生。從而端正學生的思想態度,鼓勵其向好的方面進行努力。
抓閃光點,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即使厭學者也不例外。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并及時給予鼓勵,讓學生的優點得到充分地發揮,從而使學生實現徹底的轉變。
總之對這些特殊人群的學生一定要有耐心。
最新的學生心得體會篇3
我是國防學院_級的大學生,去年九月份我們新生也陸陸續續地開始報名,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他日“龍門”一躍,但是由于好多學生的家庭情況正處于困難時期,而且大多數學生都來自農村,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學習和生活,為此,學校給我們建立了“綠色通道”的補助路徑,而我們新生可以享受國家的無利息貸款、貧困補助金等等補貼。幫助我們貧困生減緩家庭經濟的窘迫帶來的壓力。
現在我校不斷完善“資助體系”,并以此為平臺,幫助越來越多的品學兼優的學子送去了初春溫暖的陽光。雖然說國家助學貸款存在還款的壓力,但是我們更愿意把它當作成長的壓力。
這筆重大的資金,是國家投入給我們的,是國家為了讓我們正確合理的使用這筆資金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成為那社會的有用人才。不僅讓我們順利完成了學業,而且能激勵我們發奮學習實現“物質資助”與“精神支柱”的雙贏。
當我第一次領到國家資助的那筆款時,心里的喜悅、感激、壓力等種。種情感油然而生。這也同時激勵了我的學習勁頭,但是仔細想想,國家助學金是對我們的幫助和關愛,我有幸能夠獲得此助學金真是倍感榮幸!“知識改變命運”我深知只有不斷完善自己,增長知識才能改善家庭情況,所以我就給自己制定了目標,本著“勤能補拙,
一份耕耘一分收獲”主動明確學習目標,不斷培養專業興趣,使取得優異成績,我也知道求知的路途充滿艱辛,然而成功的花朵散發著芬芳。國家助學金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我們這些貧困學生,于此同時也體現了國家對貧困生的關注,對國家教育事業的關注和投入是非常大的。
總之,我這次獲得助學金除了要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以外,還要特別感謝我們的學校助學工作的老師們,是他們給了我們這次機會。得到了這次助學金,我要更加努力學習。要對得起這助學金,絕不負黨和國家,不負學校及老師對我們期望,不負青春的誓言,本著自強、自立、自信的人生信條,有一個好的精神面貌,充滿信心的通過每一天。在國防學院這片沃土上感受不同的關愛,讓曾經的夢想、曾經的奢望、曾經的意氣奮發、曾經的滿腹激情將從大學這個新的起點揚帆起航!
最新的學生心得體會篇4
不知不覺中,冬天的寒冷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迎接我們的是暖和的春日。小草鉆出了地面,柳樹長出了芽孢,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何不去踏青?
踏青的好時候一般在清明節前后,俗話說“清明難得晴,谷雨難得雨”,在清明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就是要祭祀,緬懷逝去的先人。
——是誰為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打下了上奠基?你一定會想起英烈們。是啊,多少革命烈士的鮮血——才染紅了五星紅旗!多少革命先烈魁梧的身軀——才筑成了中華民族的今天!
劉胡蘭——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在敵人的槍口下,堅貞不屈,譜寫了一曲女英雄的贊歌。
邱少云——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視死如歸,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整場戰斗的勝力。
趙一曼——抗日巾幗英雄,在與日寇殊死搏斗中為國捐軀。
······
如今,仍有不少人時常回顧歷史,不忘為國捐軀的英烈們。
我們的先烈,經過多少磨難,就只為見到祖國的復興——而今天,祖國能立足于世界之林,我們應該好好珍惜。
我們首先應該學習先烈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的精神。
在學習生活中,我們時常遇到小困難:復雜的數學題、艱難的一個任務、老師的批評——遇到這些困難時,想一想我們有沒有退縮呢?又有什么理由退縮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少不了絆腳石和攔路虎,但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敗的原因就是能否勇于戰勝它,夸過它,其實與困難作斗爭,成功后的喜悅是更珍貴的。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還應該學會珍惜。珍惜分分秒秒,珍惜每一粒米,珍惜每一天。現在‘浪費’現象并不少見,在革命先烈生活的那個年代,糧食是多么寶貴啊!所以我們要杜絕浪費,“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珍惜生活的一點一滴,才能發現生活中小事的‘美’之處。
我們的緬懷,緬懷的是先烈,是先烈的千古絕唱,是先烈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清明節,讓我們在緬懷的同時,反思自己,多加學習:學習先烈的愛國精神、為人民服務。
讓我們走近先烈,回顧歷史,傾聽英烈譜寫的復興之歌;讓我們走向美好生活,發現美麗,續寫新時代的美好愿望!
最新的學生心得體會篇5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從生活與教育的關系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更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 教育承擔了使每一個社會成員社會化的重任,對中學生的法制教育在其中的意義更是毋庸置疑。
多數中學生都希望獲得相關法律知識,對法律問題感興趣,但卻對法制教育感到困惑。對本班級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所有學生都希望學法、懂法、用法,但普遍對法制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惑。譬如,學生考試沒能達到父母所要求的分數,家長對孩子進行體罰算不算違法?學生可否為了維護自身權利而去控告父母?同學之間的矛盾怎樣合理的解決?假如別人強行索要錢物,學生用刀子捅他算不算正當防衛?中學生被禁止進網吧、游戲機廳等場所,是不是遭到了消費歧視?再有,中學生學習壓力大、考試競爭激烈、家長望子成龍而提出過高要求,而他們的世界觀、心理尚未成熟,很容易走極端。特別是眼下不少所謂“好孩子”犯罪現象增多,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趨勢,犯罪年齡也向低齡化發展。這些都是中學生們經常遇到的現實問題,說明加強中學生法制道德教育,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要解決這些問題,要從培養和造就社會主義“四有”新人的戰略高度,將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引入課堂。法制教育進課堂,不是簡簡單單地增加一門課,要堅持理論教育與實際相結合、教師主導與學生參與相結合、課堂法制教育與課外法制教育相結合。在教學中,老師既講清法制課中的基本原理和法律知識,又結合學生思想行為和學校德育工作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以案說法、以例釋法、以法育人。既注重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盡量組織學生討論、研究問題,又重視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讓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中加深對有關法律知識的理解。既注重法制課的教學,又注重課外法制教育活動的開展。如開展“預防違法犯罪、做世紀新人”主題班會活動;成立 “中學生自律仲裁庭”,運用法律知識自己管理自己;開展了以“珍惜生命、拒絕毒品”為主題的簽名活動,組織學生接受法制教育。
最新的學生心得體會篇6
軍訓三天已經結束了,莫名的有些不舍。天氣晴的就像剛來一樣,但是心情卻低落的猶如這幾日的陰雨天氣。
這三天,我們苦苦訓練,認真的完成教官的指令,雖然是簡單的指令、簡單的動作,但要做到完美和標準卻是那么的困難,尤其是遇上了雨天,幾百號人擠在一個小小的封閉場地訓練,汗味、雨味各種混雜,充斥著大腦,有些覺得頭暈目眩,似乎要堅持不住了,但我卻仍然堅持著,實在令人難以想象。
來軍訓以前,我一直是一個懶散的讓人一看就覺得很欠揍的家伙,但是,軍訓這幾天的我,卻煥發了不一樣的光彩,無論多么累、無論多么痛都不愿意喊報告到一旁休息,依然像一顆勁松一般筆挺堅韌,雖然回到宿舍后會累的腦子一片空白,累的沾枕就睡,但依然能夠堅持完成每個任務,真的是令人無法想象的改變。
軍訓三天,深深的深深的被軍隊吸引了,被軍人們身上那一種專屬于軍人的魔力吸引了,雖然從前軍訓了很多次,但是都沒有這一次,那么深刻的感受到了軍訓的精魂所在。或許是因為從前教我的不是真正的軍人吧!
軍訓三天,我是獨立的。沒有父母在身邊的我,其實也沒有那么惶恐不安的,也沒有那么手足無措的。就是當自己洗衣服時有點覺得累、有點麻煩而已。這三個晚上的軍訓生活讓我有自信在將來的大學的寢室生活一樣可以過得很好,很充實;也讓我燃起了對未來大學生活的向往,讓我更堅定了對高考目標的信心和沖刺的勇氣。
就像是教官教我們唱的歌一樣:“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比鐵還硬!!比鋼還強!!”有了軍訓這三天的磨煉,我相信我會在未來的高考路上走得更堅定,走得更有力!
在這三天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以前就明白卻沒什么感覺的淺顯的道理:“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是的,有鴻鵠之志,更要有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走,一步一步地前進,無論前方多么黑暗,多么找不著方向;無論是否看得到自己的進步的程度,是否累得快要趴下,都要堅信,下一個路標就在腳下,下一個臺階就在眼前。堅持就是勝利啊!
明年就要十八歲了,我將獲得法律上的成年人認可,我將不再是父母身邊撒嬌的孩童了,我是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成年人了!我所選擇的每一條路,每一個答案,都將決定我未來的人生走向,在還沒有喪失斗志前,在還沒有垂垂老矣前,我要像蠟燭一樣燃盡自己的激情,去為自己在這個世界留下深深的腳印,在青史長河中舞出自己的精彩人生。這就是我在軍訓三天里學到的最大的東西!!
找到,我人生的,最偉大的,目標;向著它,一步一步地堅實踏去,將每一滴熱血都沸騰起來,去為了我的夢想————飛蛾撲火,在所不惜!
最新的學生心得體會篇7
素質教育即全面發展素質,因此,我們家長以往所提倡的發展德 智 體 美 勞就可以發展素質教育的核心與途徑。我們居住比較落后的縣城,周邊環境相對較亂,居住人群較復雜,文化水平較低,平時為生計忙碌,根本無暇顧及孩子,因此,學校將德育教育放在首位。中國傳統文化《弟子規》,它是一本教導學生如何做人的一些基礎規范。
在古時候,古人非常重視兒童教育。為什么他們這么重視? 因為小孩一生出來,他沒有受到社會的污染,他很純潔。在這個時候就要好好的教育他,你教他善,他就是善;你教他惡,他就變成惡。你教他讀書,他就會瑯瑯上口;你教他跟兄弟姐妹友愛,他就會友愛。你講故事給他聽,他能牢牢記住。所以如果小孩錯過學習得這個時段,就非常的可惜。
在學校老師的帶領下,《弟子規》作為學校的校本課程,德育教育重在點滴滲透,同時,又為了不耽誤原有的教學進度,又進行了德育教育。聽到的是孩子吟誦《弟子規》的瑯瑯的讀書聲。《弟子規》中的內容是來要求自己的言行。處處為孩子做表率。“凡是人,皆須愛”只要充滿愛那個孩子不可愛。所以作為家長教育孩子要有耐心,愛心和細心,對待孩子要少諷刺和輕視,多一份尊重和寬容,少說傷害孩子的話,多說關懷的話,少用命令和批評的話,多用商量和鼓勵的話。
中國傳統文化“貴在力行”《弟子規》不是背出來的,是做出來的,我們要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落實《弟子規》。想要教好《弟子規》就要善于抓住機會教育,尤其是在孩子犯錯時更是機會的教育點。比如見到孩子讀書時心神恍惚,到處張望時,我會提醒孩子“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當孩子講粗口時,我也會教育他們“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當孩子有了不良行為習慣,如坐姿站姿和走姿不文雅時,我也會教他要有禮節,做到“步從容,立端正”《弟子規》貴在“學以致用”,我們不要照搬,要活學活用,唯我所用。
《弟子規》教學已開展一學期了,作為我們家長,我們不是在教授《弟子規》,而是和孩子一起學習《弟子規》。這是一個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提高自我修養和思想升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充分感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我將和我的孩子不斷提高思想修養和道德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