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心得范文
備考心得范文篇1
一輩子都會很順利,反之亦然。高考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人生中第一個很關鍵的一步。對每一個經歷過的人來說,都是一輩子不可能忘記的。雖然我的高考已經過去多年了,但每次回想起來,卻仍然歷歷在目……
至今,我仍然保存著我當年的準考證,甚至當年的一些考試題目,我都能記著。雖然那已經成為歷史,但是作為我人生經歷的一部分,同時也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一個新的起點,我永遠都不能忘記。
作為一個經歷過高考的人,我始終認為,參與高考就像一次煉獄的洗禮,你才能從一個孩子成長為一個大人。因為你身上背負的不僅僅是你自己的命運,甚至有父母的企盼,家庭的希望。對于以前的孩子來說,只要你考上了大學,就相當于你一輩子進了保險箱,不僅你以后的生活有了著落,你的父母、兄弟姐妹等他們的命運可能因此而改變。所以有人說:高考不僅僅是一次考試,也不僅僅是考孩子,同樣是在考父母。
當然,我不是無限制的拔高高考的作用,但是由于它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太大,你不能孤立的、簡單的把它看作僅僅只是一次考試。
今年的高考已經結束了,幾家歡喜幾家愁,雖然現在上大學已經不再包分配工作了,但是它在人們的心中仍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今年高考結束的時候,我還饒有興趣的買了份高考試題和答案,不過說實話,現在試題的靈活性和難度與以前的確不可同日而語,好多題我都不會做了,即便看著答案也很吃力。我明白,作為我曾經經歷過的一個時代,高考從我的人生中無可挽回的逝去了,即便現在讓我重新回到課堂,重新學習那些已經忘記的差不多的知識,我已不可能靜下心來。我明白,我的高考時代已經結束、無可挽回了。
但是,我覺得,其實人生的每一次重大選擇都是一次高考,就看你能不能做對題目,選擇正確答案,能否走正確的路。
所以,我們的高考還沒有結束!
備考心得范文篇2
走過高中三年,尤其是高三這一年,我發現,高中學習中有許多方面盡管細小,卻需要堅持長期花功夫。當你把這些細節慢慢化為一種習慣時,你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學語文兼顧“輸入”和“輸出”
語文中大家最頭痛的300實詞,其實大部分都分散在三年的語文學習中,要勤背誦。在此基礎上選擇附有翻譯的課外文言練習,自己一字一句翻譯、理解后進行對照,這樣便事半功倍;再比如,到了高三,語文作文幾乎是廣大學生的痛。大家常常覺得自己的文章缺乏觀點,或者觀點沒有深度、不能層進。其實,你可以早一些開始關注社會現象。這包括兩個方面——一則有輸入:去品讀報紙期刊中職業評論家對于各社會現象的評說,學習他們的角度,但不是簡單抄襲別人的思想;二則有輸出:慢慢開始以書面、片段的形式表達你對社會問題的思考。重點在于一切思想都要成文,而非簡單在腦海中構想。尤其,你從微觀、個案著手,看出較宏觀、普遍的問題。最后,在沖刺階段,你可以著手研究歷年的春考、秋考語文試題,嘗試歸納??疾斓念}型及相應的處理方案,如:信息篩選型、印證觀點型等。
在英語學科中,值得你去關注的是閱讀和寫作。建議有能力的同學以四級閱讀作為自己平時訓練的基準,把這個細節抓好,到時看到相對簡單的閱讀,還不手到擒來?也可去研究四級寫作,模仿作文的結構以及能成為亮點的用法等。
歸納題目和規律
大家常常簡單地把理科歸于題海戰,其實做了一定量的題目后要多歸類多總結,方能“見一葉而知秋”。以我加的物理科目為例,大家時常會自覺對題目和規律進行歸納。這種總結性的行為其實高于做題本身。比如,電路的動態變化是??疾斓膬热?,你做了一定量該類型的題目后,就要去總結類似問題的解決方案:是整體分析還是“串反并同”。再比如圓周運動里是桿子模型還是繩子模型,這些模型背后有哪些物理規律,你如果細心做好總結歸納,下次碰到的時候就不會舉手無措。又比如,電、磁場中,各個物理量如何變化,如何取到極值,都是需要總結的。有時候老師會幫助同學歸納,但如果是你自己得出的結論,相信印象會更加深刻。
相信大家最不能接受的是錯過的題目又錯了一次,甚至長此以往錯下去。做錯題集的重點不在于把錯的題目抄下來重新做一次,我個人比較看重對錯題的歸納。比方就物理,一來,從錯題中你會漸漸發現自己在哪些方面比較薄弱,是電磁感應、力矩,還是基本的受力分析?再者,通過錯題來總結自己容易犯錯的地方,是考察對象不明、減速陷阱,還是哪種模型沒有分清?這樣一來你就能整理出一張自己的TIPS,每次考前翻開錯題集的首頁,看自己一一列舉的易錯點。如果你能及時整理出自己的TIPS,看清楚自己的弱勢,就能早點解決問題。
“刷題”也有技巧
數理化要學好,其實一開始還是要靠“刷題”。只不過,刷題也有技巧。有的同學買了很多參考書一本一本做,真是辛苦,到頭來卻沒有效果。其實,重點是要從每次考試、練習中發現自己的弱項,不要一股腦兒“盲刷”,必要時可以請老師幫忙“找茬”。另外,數學方面要注意效率,對于有些內容不要過于糾葛,比如說排列組合,只要弄清楚公式和幾種類型即可。
備考心得范文篇3
我當了三年物理課代表,對物理的學習深有感觸,也經歷了從疑惑迷茫到豁然開朗的過程,高考中我物理考了143分,雖然離分還有差距,但我愿意跟同學分享我學習物理的幾點心得:
1、觀察生活。物理研究物體的運動規律,很多最基本的認識可以通過自己平時對生活的細致觀察逐漸積累起來,而這些生活中的常識、現象會經常在題目中出現,豐富的生活經驗會在你不經意間發揮作用。比如,你仔細體會過坐電梯在加速減速時的壓力變化嗎?這對你理解視重、超重、失重這些概念很有幫助。你考慮過自行車的主動輪和從動輪的區別嗎?你觀察過發廊門口的旋轉燈柱嗎?你嘗試過把杯子倒扣在水里觀察杯內外水面的變化嗎?我覺得物理學習也需要一種感覺,這就是憑經驗積累起的直覺。
2、模型歸類。做過一定量的物理題目之后,會發現很多題目其實思考方法是一樣的,我們需要按物理模型進行分類,用一套方法解一類題目。例如宏觀的行星運動和微觀的電荷在磁場中的偏轉都屬于勻速圓周運動,關鍵都是找出什么力提供了向心力;此外還有杠桿類的題目,要想象出力矩平衡的特殊情況,還有關于汽車啟動問題的考慮方法其實同樣適用于起重機吊重物等等。物理不需要做很多題目,能夠判斷出物理模型,將方法對號入座,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3、解題規范。高考越來越重視解題規范,體現在物理學科中就是文字說明。解一道題不是列出公式,得出答案就可以的,必須標明步驟,說明用的是什么定理,為什么能用這個定理,有時還需要說明物體在特殊時刻的特殊狀態。這樣既讓老師一目了然,又有利于理清自己的思路,還方便檢查,最重要的是能幫助我們在分步驟評分的評分標準中少丟幾分。
4、知識分層。通常進入高三后,老師一定會幫我們梳理知識結構,物理的知識不單純是按板塊分的,更重要是按層次分的。比如,力學知識從基礎到級可以這樣分:物體的受力分析和運動公式,牛頓三大定律(尤其是牛頓第二定律),動能定理和動量定理,機械能守恒定律和動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越高級的知識越具有一般性,通常高考中關于力學、電學、能量轉化的綜合性問題,需要用到各個層次的知識。這也提醒我們,當遇到一道大題做不出或過程繁雜時,不妨換個層次考慮問題。
5、大膽猜想。物理題目常常是假想出的理想情況,幾乎都可以用我們學過的知識來解釋,所以當看到一道題目的背景很陌生時,就像今年高考物理的壓軸題,不要慌了手腳。在最后的20分鐘左右的時間里要保持沉著冷靜,根據給出的物理量和物理關系,把有關的公式都列出來,大膽地猜想磁場的勢能與重力場的勢能是怎樣復合的,取最值的情況是怎樣的,充分利用圖像提供的變化規律和數據,在沒有完全理解題目的情況下多得幾分是完全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