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讀書心得體會450字
水滸傳讀書心得體會450字篇1
我這個假期里讀了《水滸傳》一書。書中的好漢都被作者描寫的很細致。比如說張順,他全身都是白肉,在水里可以潛七天七夜,在水里游時就像一根白條,在水里穿行。
我讀這本書的時候感覺那些好漢這是有膽有識,給別人打抱不平、為民除害、尤其是拼命三郎石秀,在刑場救盧員外,在村里為別人打抱不平。真稱得上是好漢。
還有花和尚魯智深,他雖然有時出手太重打死了人,但他打的是欺壓百姓的貪官,逍遙法外這樣的壞人,從沒有打過好人。也稱得上好漢中的好漢。
他們雖然是好漢但說白了,有點沒腦子。比如說魯智深在打鎮關西的時候,都把人家的眼珠子打出來了,還打的七竅流瀉,人家求饒了也就算了,干嘛還要打死他呢?這是第一點。
在武松醉打蔣門神里,難道,就因為武松與金眼彪施恩拜了把子,施恩讓武松打蔣門神,難道武松就去打蔣門神了么?這也太沒腦子了。
在這里我最想不通地就是為什么晁蓋死了,就讓宋江,來當山寨之主,宋江雖然有智慧但沒有武力,稍遜風騷,正如毛澤東詩中所說:唐宗宋祖稍遜風騷。讓這樣沒有武力,光有文學的書生來當山寨之主也太荒.唐了。
還有,這么多有武力的人都有學問,為什么不讓他們當山寨之主,而讓宋江當呢?
我認為,這樣子寫好漢有點缺點。所以我再次說名這一點。
水滸傳讀書心得體會450字篇2
讀了《水滸傳》,一百零八個栩栩如生的英雄好漢形象在我的心目中不斷高大起來……
《水滸傳》以農民斗爭宋江起義為線索,藝術地再現了中國古代官逼民反的悲壯畫卷,揭露了封建社會尖銳的階級矛盾,同時向我們展示了宋代的政治文化、民情風物等社會景觀,并成功塑造了宋江、林沖、魯智深、李逵、武松等一大批鮮明的梁山好漢形象,是一部氣吞山河的英雄傳奇,具有極高的藝術成就。
讀了《水滸傳》,我深深地感到:一個具有強烈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舍生取義。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么是不該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奮斗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要做到是非分明,積極伸張正義,在自己努力做好事的同時,盡力勸阻別人的不良行為,從點滴做起,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精神高尚的人!
水滸傳讀書心得體會450字篇3
《水滸傳》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與世聞名。
今日我閱讀了這本書,飽覽了中國古代各位梁山好漢的英雄事跡,了解了“一百零八將”是如何相遇,如何結拜的全過程。
我敬佩他們的為人;敬佩他們的武功;敬佩他們的英雄氣概。《水滸傳》令我受益匪淺,我從中學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感想很多,體會很深。
《水滸傳》中令我難忘的一段是婦孺皆知的“武松打虎”。武松年輕力壯,機智勇敢。當他聽說景陽岡時常有老虎出沒,隔三差五有人被老虎吃掉,給老百姓帶來了極大的災難時,他便自告奮勇,決定除掉這只老虎。一天晚上,他喝了十碗酒壯膽,然后徑直上山。那只兇猛的老虎聽到了動靜,以為又來了一個獵物,猛地朝武松撲去。說時遲,那時快,武松掙開了老虎的血盆大口,打得老虎趴在地上一動不動。老百姓十分感激這位蓋世英雄。
《水滸傳》中類似這樣的故事很多,我覺得這些好漢都十分勇敢,為老百姓除暴安良,這樣的英雄也被污吏所陷害,這些人簡直是喪盡天良。我十分同情這些好漢的遭遇,我真不明白這世上為什么會有好壞人之分!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如果多一些這樣的“梁山好漢”,我們的生活將更加安寧,世界將更加完美!
我喜歡《水滸傳》;我喜歡“一百零八將”;我喜歡《水滸傳》中所有的故事。
水滸傳讀書心得體會450字篇4
將《水滸傳》細細地品味了一遍,只覺得心中有一種澎湃又含一點悲傷的情感。看完最后一章,我嘆了一口氣,只為那讓人悲傷的結局。人說“亂世出英雄”,在那個貪官橫行,腐敗無比的朝代中,這些苦難的人們就聚集梁山,結合成了與朝廷抗衡的力量。殺了無數貪宮,最后卻被朝廷招安。后來有的死了,有的散了。
宋江,這位農民起義軍領袖,他是一位忠義之人,可他受古代那種迂腐的思想所影響,居然把辛辛苦苦經營的梁山交給朝廷,使起義不戰而敗。他是不是太“忠義”了呢?才使最后的結局如此悲慘。
吳用,想起他的名字就想笑,名字吳用,人卻很有用,他可是一位足智多謀的大人物。他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走了梁中書送給蔡太師慶祝生辰的十萬貫金銀財寶,大快人心了一把。而在宋江鬧華州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宿太尉金鈴吊掛,救出了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吳用一生屢出奇謀,可以說沒有他,梁山也不能立足于亂世之中。
武松,這個人物大家不會陌生,武松打虎的故事也一直為世人流傳。在鴛鴦樓中殺死張團練,蔣門神,并書“殺人者打虎武松也”。可見武松敢作敢當,剛勇豪爽,毫無畏懼的英雄氣概。
除了他們,《水滸傳》中還有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武藝高強的林沖,精明能干的楊志,俠肝義膽的魯智深等。在那個時代創造了他們的故事,可結局卻不如人意。
水滸傳讀書心得體會450字篇5
前些天,我讀了《水滸傳》,水泊梁山那替天行道的大旗,那一百零八將栩栩如生的性格長久的留在我的腦海里,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林沖,最可憐的就是宋江。
林沖這個人有兩個特點:一是忍;二是狠。高衙內欺辱他的妻子,他忍了;誘他進白虎堂,判他去充軍,他忍了;解差用開水燙他,甚至要殺他,他忍了;從八十萬禁軍教頭到看守草料場,他忍了。他忍,是因為他對朝廷還存有幻想。當到了“風雪山神廟”時,幻想破滅了,他忍無可忍了,大開殺戒,一口氣殺了六個人。投奔梁山,王倫不肯收留,他忍了,寄人籬下,當晁蓋上山時,他又忍無可忍了,殺了王倫,體現了一個“狠”字。
在說宋江,他從來就是腳踩兩只船,對朝廷充滿幻想,總以“給兄弟們一個好的出路”給自己留條后路,于是,聚義廳變成忠義堂,人人得而誅之奸臣高俅倒成了座上客,導致林沖氣的吐血,他接受招安的日子,也是林沖吐血身亡的日子。接著,他又征討同樣是起義軍的方臘,結果兄弟們是死的死、亡的亡。最后朝廷對他還是不放心,賜他自盡,他臨死還帶上李逵。可謂可憐、可悲,令人心生厭惡。因此,我喜歡豪爽、仗義、百折不回的武松、魯達,以及對朝廷徹底死心的林沖。討厭和宋江一路貨色的吳用,盧俊義。
總之,我喜歡著本書,那栩栩如生的一百零八人將伴我同行,這就是我讀《水滸傳》后的一點感受!
水滸傳讀書心得體會450字篇6
《水滸傳》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婦孺皆知。其中的108位梁山泊好漢,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及時雨”宋江,“黑旋風”李逵,“九紋龍”史進,“智多星”吳用等人的英雄故事,膾炙人口,千古流傳。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宋朝108個好漢被官人逼上梁山,落草為寇。然后,劫富濟貧,替天行道,最后因為宋江的緣故被朝廷招安的故事。
在這108位大將軍中,我最喜愛的莫過于武松了,他不但武藝高超,而且助人為樂。一次,一個叫蔣門神的人奪了施恩的店鋪,打傷施恩。蔣門神生得五大三粗,掄開拳腳,四五人不能近身。武松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一個“玉環步”,一個“鴛鴦腿”就把蔣門神打倒在地,連連求饒,為施恩奪回了快活林。
在這本書中,高太尉高俅實在令人討厭。他無才無德,自私自利。排擠有才之人,搞得整個朝廷烏煙瘴氣。整個朝廷有才能的,正直的人,寥寥無幾,而阿諛奉承,天天拍馬,見錢眼開的小人成千上萬。我真想穿越時空,當一回梁山泊好漢,狠狠地,用勁地揍他幾拳,踢他幾腳,為死去的宋江、盧俊義報仇!
梁山好漢們拳打鎮關西,醉打蔣門神,大鬧大名府,哪一件,不是為了老百姓?那一次打勝仗所得財物,不是分給老百姓?他們重情重義,替天行道,成為千古年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
我合上這本書,為他們的故事所感動,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水滸傳讀書心得體會450字篇7
說到《水滸傳》,你們肯定都會不由自主的想到武松、宋江、吳用、花榮這些鮮明的人物形象。《水滸傳》是施耐庵根據自己的生活和北宋農民大起義而寫成的一部著作。《水滸傳》這本書中有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比
如說性格剛烈的武松、逆來順受的林沖、反抗精神的李逵等等,他們都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水滸傳》里的故事引人入勝。就光看題目吧:王教頭私走延安府、九紋龍大鬧史家村、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怎么也看不夠。先來看看《花和尚倒拔垂楊柳》,里面的主人公魯智深趁著酒興為了把
烏鴉趕走把一棵綠楊樹都連根拔起了!再來看看這篇《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在這篇故事里,魯達他竟然三拳打死了鎮屠鎮關西!他不要命啦!
在這本《水滸傳》中,大大小小的故事深深地吸引著我們。正是這些藝術成就,使《水滸傳》成為了我國古代四大文學名著之一。
讀了《水滸傳》,我長了不少見識,懂得了許多道理。《水滸傳》我愛你!!!
水滸傳讀書心得體會450字篇8
讀了水滸傳給我影響最深的是‘忠'’義‘倆個字。
忠。忠于自己的國家,忠于自己的親人,忠于自己的朋友。在現在這個社會,說忠容易,可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呢?為了自己的利益,不信殘害自己的朋友,損害國家的利益。上次在新聞中就有人報道,某大學生用刀砍了自己的父母,大學生是社會上的高素質人才,連他都做出了這樣的事,對于這個社會,還有什么忠孝可言?
義。看似簡單的三筆,然而在水滸傳中,又有多少人為了’義‘而去奮不顧生。他們為了一個義字,除暴安良,為了一個義字,為朋友倆肋插刀。這就是義,一個簡單的字塑造了水滸中那有血有肉的108將。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舍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么是不該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奮斗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斗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丑惡的東西同化。
水滸之所以能成為金典,是因為他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水滸傳讀書心得體會450字篇9
水滸傳是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而且有很大成就的長篇小說。在中國和世界文學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它的作者分別是施耐淹和羅貫中。
這洪太尉獨自一個,行了一回,盤坡轉徑,攬葛攀藤,大約走了數十個山頭,三二多里路,腳酸腿軟,正走不動,口里不說,心里卻在想道:“我是朝廷貴官公子,在京師時重茵而臥,列鼎而食,何來穿草鞋,走這般山路!只他天師在那里,卻叫下官受這般苦!”又過了一會,只見山凹里起一陣風,風過處,想那松樹背后奔雷也似吼一聲, 撲地跳出一個吊睛白額錦毛大蟲來,只見大蟲望著洪太尉左盤右旋咆哮了一回,就往山下跑去了,這時洪太尉叫到:“皇帝御限,差俺來這里,叫我受這般驚恐!” 當我看完這一回的時候,我感覺到洪太尉的性格,就在這一段被作者表達的如此完美,洪太尉他的性格暴躁,沒有耐心。
在我看來沒有耐心是成不了事的,反而還會惹禍,在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耐心和平靜。耐心會讓人覺得你這個人非常地會去包容別人,體諒別人!平靜會讓人覺的你是一個鎮靜的人,在最慌亂的時候不會慌忙,是一個讓人感覺很有安全感的人。反而洪太尉在這個故事中給人的感覺恰恰相反。
讀了水滸傳第一回我知道了,做人千萬不要急切,太過于急切反而無事可成!
水滸傳讀書心得體會450字篇10
去年春節期間,中央一套上演了電視連續劇《水滸傳》。為了更多的了解《水滸傳》,我特別到書店買來了原著,并且對其反復研讀了多遍。
在梁山的108將中,我覺得最不完美的要數宋江了。他接受招安,雖然處于好意,一來為兄弟們找個歸宿,二來可以名正言順地去精忠報國,鏟除奸臣。可是皇帝卻還是把宋江一伙人視為草寇看待,招安只不過是皇帝想利用宋江等108將為工具,去撲滅各地區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其中在攻打方臘時,梁山眾人損兵折將。兩頭蛇解珍、中箭虎丁得孫等正偏59員將領戰死沙場。船火兒張橫、青面獸楊志等正偏10員將領半路病亡。燕青、武松2人不愿要什么封賞,各自奔東西去了!最后只有27人如期返朝。而宋江、盧俊義等5員頭領又先后被四大奸臣所害死,上演了一出遺恨千古的悲劇!
讀完這本《水滸傳》后,我的感想很深。如果宋江不去謀什么招安,而是去聯合江南人馬一起反抗昏帝,那么我相信,最后的結果一定是天下的百姓都過上了幸福的日子。在方臘與兒子方天定入刑場時,我都覺得方臘和梁山坡都是英雄好漢,可比自相殘殺呢?肯定是宋江上了奸臣賊子的陰謀詭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