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故宮心得
關于故宮心得篇1
北京故宮是聞名于世的中式傳統建筑皇宮,也是迄今保存最為完整的皇家宮殿。去北京游覽的人大多要去這座深宮禁城里參觀一番,以了解封建時代皇帝的生活環境及豪華建筑的容貌。
舊稱紫禁城。于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兩代24位皇帝在此處理政務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它是漢族宮殿建筑之精華,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筑群。故宮全部建筑由“前朝”與“內廷”兩部分組成,四周有城墻圍繞。四面由筒子河環抱。城四角有角樓。四面各有一門,正南是午門,為故宮的正門。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
故宮占地很大,所以我想介紹一下故宮的布局。故宮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的,三大殿、后三宮、御花園都位于這條中軸線上,并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在中軸宮殿兩旁,還對稱分布著許多殿宇,也都宏偉華麗。這些宮殿可分為外朝和內廷兩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殿為兩翼。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六宮為兩翼,布局嚴謹有序。
我們隨著參觀人流,沿著中軸線向前觀賞著,游覽著,看著金碧輝煌的高大殿宇,品味欣賞著建筑物的優美設計,合理的布局,精巧的工藝制作,可以說故宮里面的東西都是藝術精品,每件器物上都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高超的勞動成果,充分展示著中華民族的優秀才華所在。從最為簡單的排水處理上看,就彰顯出一種環境理念的運用與卓越的藝術才華。若大的宮殿,庭院保持在平整潔凈的水平上,防止積水,而且排水設置是那樣的完美,那樣的巧妙,把排水口設計成藝術品,不影響整體形象,而且變成了一種裝飾,烘托起高大建筑物的秀美,這足以證明了故宮整座建筑物的絕倫之處。先人已經隨著年輪遠離我們而去,但這精美的藝術佳作則是變成了會說話的藝術品,向后人述說著那段歷史的容貌。我們欽佩藝術家們,勞動者們,是他們造就了中國的輝煌歷史,開創了歷史文化的長河,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遺產,讓我們有幸目睹了這座神奇的紫禁城容貌。可以斷言,來此游覽的人,無不為故宮的高超建筑物,合理布局而喝彩。
關于故宮的三殿,我不得不提的是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它是紫禁城宮殿之中最大的一座,寓意“九五之尊”,但是這次參觀中最可惜的就是這個故宮最大的一個宮殿太和殿在修護沒能開放。
但是故宮里面的導游也給我們介紹一下里面的情況了,太和殿的匾額是“建極綏猷”匾,為乾隆皇帝御筆,殿中間是封建皇權的象征—金漆雕龍寶座,看上去真的很有威嚴。殿前設有廣場,可容納上萬人朝拜慶賀,這也使整個宮殿的氣勢更加恢宏。太和殿是皇帝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即皇帝即位、生日、婚禮、元旦等都在這里慶祝。
后三宮不得不提的是乾清宮、坤寧宮。乾清宮是封建皇帝的寢宮。清康熙前此處為皇帝居住和處理政務之處。清雍正后皇帝移居養心殿但仍在此批閱奏報,選派官吏和召見臣下。殿的正中有寶座,墻上高懸這“正大光明”的匾,還有擺放整齊的供休息的床和椅。
坤寧宮在故宮“內庭”最后面。坤寧宮是明朝皇后寢宮,兩頭有暖閣。清代改為祭神場所,雍正后,西暖閣為薩滿的祭祀地。其中東暖閣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緒三帝,均在此舉行婚禮。坤寧宮和乾清宮距離之近充分體現出了古代皇后的地位之高,等級分明。
看到御花園、以紅黃色調為主的宮殿,而且宮殿屋頂的形態各異,真的很宏偉壯觀,不由的想象著在我腳下的路曾經是皇帝必經的路,眼前的景是曾經尋常百姓所不能見得,心中對故宮的敬畏油然而生。使我想到100多年前,一個名叫赫德蘭的美國人曾經在參觀故宮后,寫下這樣的文字:“不知為什么,在這里你會被你所見到的一切所打動。這里有一種獨特的、令人震撼的美,然而這又是一種讓你感到親切的美。”也許外國人并不能像中國人那么感同身受,但是從他的文字中我找到了和我們相通的感受,故宮給人的是尊貴的美,震撼的感覺。
我們沿著天安門這條中軸線一直穿過神武門,在擁擠的人流中隨意地觀看著,拍攝著藝術的精華品,留下深刻的記憶。我們欣賞著故宮的神韻,感悟其雄偉壯麗的氣魄,為故宮的宏偉壯觀而贊嘆!同時,也為那些朝代興衰而感嘆,歷史留給了我們無限的感慨,啟迪著我們不要忘記歷史教訓,汲取先進精華成分,化作精神食糧,起到古為今用的目的。
由于故宮很大,可以相當于一個小城鎮了,所以要都參觀過來需要一天的時間,如果沒有一定的體力的話,整個故宮參觀下來是很累的,但是從此也看出古代皇帝的家族之龐大,真的和現在我們的生活狀況大相徑庭,有玩有辦公有舉行慶典有居住有修養甚至有“冷宮”,如此的齊全,充分體現皇族的地位,再到每一處的建筑寓意等等,讓我又深刻體會到了古代皇權的至尊威嚴,皇帝乃天子的九五之尊。。偌大的故宮,建筑的形態,恢弘的氣勢也讓人感嘆古代勞動人民的無限創造力,真正體味到什么是智慧的結晶。
總之這次故宮之行,讓我覺得特別有意義,不僅讓我了解了我們中國明清兩個封建王朝的杰出的宮廷建筑,更讓我動容的是里面的每一件建筑都有其背后傳奇的故事,讓我對歷史又有了一些更深層次的認識。
關于故宮心得篇2
今年暑假,我有去了北京,并且去了故宮。
這次去故宮的成員有:我、我奶奶、爸媽、弟弟,我二叔、二嬸、妹妹,還有我的姑父。
去故宮就必須先經過天安門,所以我們在天安門門前拍了好幾張照片。我最喜歡這兩句話啦!因為這兩句話寫出了我國的強大!我們又接著向前走,走進天安門,我抬頭一看:哇!好多人啊!簡直是人山人海、人頭攢動,還有不少外國人呢!爸爸帶我到售票處買了票,又買了張地圖,我們的“故宮之旅”就開始啦!
進入午門,走過金水橋,就來到了太和門前。再走過太和門,就是太和殿了。不愧是古代的皇家宮殿,殿外的欄桿都是用漢白玉雕刻的,殿內的椅子、扶手、柱子和屋頂,竟然都是用金子做的。皇帝上朝時坐的椅子上面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正大光明”,我覺得這應該是告誡人們:做人做事一定要光明磊落,不能偷偷摸摸。太和殿是故宮里最中央的一個宮殿也是皇上行政的地方,所以,太和殿是所有宮殿閣樓中最壯觀、最精致的。
走出太和殿,走過中和殿、保和殿和乾清門,就來到了乾清宮。這是皇帝的寢宮,是皇帝休息的地方。乾清宮既然是皇帝休息的地方,就不可能比其他的宮殿差了。乾清宮為黃琉璃重檐廡殿頂,坐落在單層漢白玉石臺基之上,殿內也鋪滿了金磚,讓殿內顯得更加金碧輝煌。在殿內的正中央,有一個金色的寶座,寶座后面有屏,而在屏的兩邊,設有兩根粗粗的金柱,寶座兩頭還有暖閣。乾清宮的確很不錯吧?
再往前走,就來到了御花園。御花園就是美啊!精美的亭臺、芬芳的鮮花,嫩綠的小草、高大的樹木,還有那清清的湖水,都讓我深深的陶醉了......
走了這么長的路,我們大家都已經累的精疲力竭了,所以我們就返回去,回家了。
故宮博物院已經打開了塵封已久的門窗,讓我們來觀看她壯麗的色彩,來傾聽紫禁城的聲音來呼吸歷史的氣息,來感知中華文化的底蘊!我為我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自豪!愿我們的祖國今后會更加繁榮富強!
關于故宮心得篇3
這里,雄偉壯觀、金碧輝煌;這里,是古代帝王生活的地方;這里,就是世界聞名的故宮。
暑假里的一個星期天,我和媽媽來到了故宮。一路上,我像一只快樂的小麻雀,嘰嘰喳喳地問了媽媽很多問題。
走過金水橋,穿過天安門的大門往里走,一座氣勢恢宏的宮殿巍然地“坐”在我的前方,那就是太和殿。太和殿可是皇上參加大型典禮的地方。我興奮地跑了過去,站在門口往里瞧去,一把金燦燦的龍椅映入我的眼簾,龍椅上刻著雙龍戲珠的圖案,顯得那么威嚴,我的腦海里立刻浮現出皇帝坐在那里的樣子,真是威武極了!
媽媽一邊給我講著古代皇帝的有趣故事一邊拉著我的往前走去。這時,一面特殊的墻壁吸引了我的目光,我跑過去定睛一看,啊,上面刻著九條形態各異的神龍!它們一個個活靈活現,似乎要從墻壁上飛出來了!我驚嘆連連,佩服不已,真想知道是哪位能工巧匠造了這面墻壁。
我和媽媽一邊興致勃勃地討論著,一邊走著,沒一會兒就來到了御花園。各種各樣的花朵正在御花園里爭芳斗艷。突然,一棵長得奇形怪狀的樹映入了我的眼簾:兩根枝條的中間有一個小小的洞,樣子真奇怪,我一看到它,立刻被逗得哈哈大笑。御花園里有一個小屋,我和媽媽走了進去,這里有許多故宮紀念品:閃閃發光的書簽上印著皇帝的卡通畫像,金光燦燦的鑰匙鏈上掛著皇子、格格的圖案,真是精致極了!
從御花園出來,我們來到了玄武門。我登上玄武門,看到了整個故宮的景象:紅墻、黃瓦,一排排的宮殿……可真壯觀呀!
故宮,是壯觀的,是神秘的,它讓我時時驚嘆著古人的智慧。故宮,以它獨特的風姿,吸引著中外游客。
關于故宮心得篇4
今天我們驅車趕往故宮。
經過導游的講解,我知道了故宮也叫紫禁城,現在人們都叫他故宮博物院。我們站的地方(午門前)就是故宮的南北軸線,這條線就好像是我們學的對稱軸,把故宮分成左右相等的兩部分,左右的建筑都是對稱的。我們在老師講完所有的注意事項后,就向著故宮那輝煌的建筑出發了!我們游覽了很多地方,哪里的建筑藝術都很精湛。但是其中御花園讓我最為震撼。皇上的御花園都是那時的工人們一點一點人工建造成的。那里的山是假山,但比真山還要美麗、壯觀,有一種人造的美感,讓人沉醉其中。那里的'樹是人工種上的,但在差不多600年后還依然挺立在那里,任憑風吹雨打它都屹立不動,是自然生長的樹又能怎樣,它們記載了多少年的故事,多少的歡樂與悲哀,是自然生長的樹又能怎樣!這時,走了這么多路了我們感到了疲乏,于是我們便坐在那矮一些的石頭上。在這時我仿佛嗅到了古時的書香;仿佛聽到了古人的話語;仿佛看到了古人在努力耕耘,為我們后人留下這么美好的未來;仿佛和它融為一體,感受經歷了著風吹雨打數百年的故宮。徜徉在著古老的歷史之中,誰能不陶醉,誰能不贊美,誰又能不被震撼!御花園的美雖然是人工打造成的,但它的美是與別的花草樹木、山山水水不同的的,著就是一種獨一無二的美。在這種獨一無二的美中暢游,酣暢地吸收著這種美,讓這種美淋漓盡致地在我們腦海中舒展是一種多么難以形容的感受啊!
光是故宮的御花園就這么讓人陶醉在其中,別的建筑也有它獨有的特點,整個故宮就是一個完美的藝術作品。就像古羅馬的廢墟一樣,看到了故宮的各個宮殿仿佛歷史的事件就發生在眼前就會想象到這里曾經有多么輝煌、壯麗!
故宮,你是讓我記憶最深的建筑,在緊緊銘記你的同時,我也看到了中國的輝煌!
關于故宮心得篇5
紫禁城,又稱故宮,外形像一座古代的城市,有城門、角樓,被稱作“城中之城”。故宮坐落在北京,一條貫穿北京的中軸線穿宮而過,象征古代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皇土”,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
穿過天安門,我來到午門。從電視劇中聽到的那句:“來人啊,把他拖出午門斬了!”其實,午門并不怎么陰森,古代常作為慶典的場所。皇帝欽定的狀元、榜眼和探花,殿試以后,才有資格從這里出去。我望著午門,心中充滿對這飽經風霜的宮殿的崇敬,也隱隱的有一種酸溜溜的感覺。
過了內金水橋,參觀了東六宮,就到了養心殿。養心殿是清朝末代皇帝居住之地,它的面積不及一座普通王府。養心殿是十幾間房間圍成的正宗的四合院,一進正門有一道影壁,正殿西間是歷代皇帝收藏奇珍異寶、字畫古玩的所在地,東邊一間就是當年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之處。我從積滿灰塵的窗戶朝里張望,靠西邊有一張金制寶座,慈安和慈禧太后則在這里聽政,而東面的寶座卻沒這般華麗,甚至扶手也沒有,也許當年同治、光緒就在這里聽命西太后操控。兩個寶座之間隔著一條薄薄的黃布,這可是舉世聞名的那一條簾子哦!面對眼前這些物品,我不由得萬分感慨,它記錄了垂簾聽政的歷史,記錄著慈禧太后的無道,記錄著不堪回首的往事。
長春宮后的御花園,也是一處別致的景觀,它雖不十分精致,但卻顯露出一種大氣。我踏進了御花園,就見到莊士傅先生的住宅,系英國風格的建筑,在古代建筑中顯得十分搶眼。莊士傅先生是清朝末代皇帝傅儀的家庭教師,享有特權住在這座宮殿里。御花園里的春秋亭,顯得十分華麗,這里用于儲放佛像,歷代皇帝都相信佛教,這現象也特別有趣!
關于故宮心得篇6
故宮,一個神秘的地方,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的歷史源遠流長,他的景致令人流連忘返。如果有機會,我會再次重游。
8月26日,我和爸爸媽媽來到天安門廣場,我老遠就看到一座高大宏偉的紅色建筑,上面最顯眼的就是正中間掛著的---畫像,畫像兩邊是宋體的黃色大字: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1949年10月1日,---在開國大典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當時,城樓下面是三個巨型的門洞,踏過門洞前方的漢白玉石階,我們從正門走進了故宮。
我感覺最宏偉的建筑是太和殿。太和殿真大呀!金碧輝煌,氣勢非凡。據資料顯示,北京故宮太和殿是東方三大殿之一,俗稱金鑾殿。它的功能也不小,它不是用來上朝的,而是用來舉行各種典禮或重大會議的。
我印象最深的是故宮的文物展覽館。里面有許許多多的文物,讓我大開眼界,贊不絕口。最精美的是官窯制作的長頸瓶,色彩艷麗,體態優美,高貴典雅。最有趣的是佛像,好多佛像不止一個頭,渾身上下長滿了手和腳,不可思議。最吃驚地是官員們的奏折,都是用毛筆寫的,字都很漂亮,難道他們也像我一樣堅持練字嗎?
午后,我們走出神武門,離開了故宮。故宮里的一景一物仍在我眼前閃現,我感慨萬千:感嘆皇家的威嚴,感嘆我們祖先的勤勞和智慧,感嘆祖國幾千年的文明源遠流長,是多么的寶貴。我為我的祖國感到驕傲,我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感到驕傲。
關于故宮心得篇7
盼星星,盼月亮,我終于盼來了暑假。這個暑假,我和媽媽去了北京旅游,其中最令我難忘的便是游覽故宮了。
故宮又名紫禁城,過去是明清兩代皇帝生活起居,怡情養性,上朝覽政的寶地。傳說有九超技藝和智慧,經歷數百年風雨,現在依舊煥發著別樣的風采。
走近太和門,故宮千五百九十九間房子,精調瑰寶處處可見,展示了中國古代的燦爛歷史和古代人民的高的宏偉建筑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紅墻黃瓦,畫棟雕梁,金壁輝煌。殿宇樓臺高低錯落,壯觀雄偉。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間仙境。劉導告訴我們:故宮是世界最大的宮殿,總面積78000平方米,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
要想飽覽這萬屋之城的壯麗景象,可真是不容易。隨意走進其中的幾間小屋,那里面的珍貴的文物就讓我們大開眼界,什么古代的戰袍,各種冷兵器,文房四寶,圖書茶具,無所不有。然而,最讓我驚嘆的.便是那件古代工藝品象牙球了,別以為它只是小小的一顆,沒什么特別。仔細一看,你便會為它那精細的雕刻,玲瓏小巧的造型而大為贊嘆。看那玉龍金鳳相依相伴,翩翩起舞,不僅是球的表面到處是錦繡圖章,而且一層包裹著一層。我想,恐怕是用上現代最先進的儀器也不見得做得如此精妙絕倫吧。
向故宮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走去。那種氣派就更不用說了,走上那寬大的臺階,看到精美的龍壁,看到那透亮的地板,威嚴金黃的龍椅,看到那六根高大的纏龍金柱真讓人感到震感。
劉導又告訴我們:殿中就連一塊地板都可以稱為無價之寶,它運用材料之珍貴是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首先是選土,工匠們將泥用水浸透,再反復摔打,讓它變得結實,這道工序叫“練泥”。泥練好后,裝入模具,還要進一步踩實,才能制成磚坯。剛制成的磚坯還不能放入窯中,需慢慢地陰干,再入窯燒制。一燒就是130天,燒出磚,還要用桐浸泡49天。經過這么復雜的工藝燒成的磚,還要經過嚴格的檢查,要達到“敲之有聲,斷之無孔”的程度才能使用。
今天,我不僅游玩了故宮,還了解到了許許多多的知識,我覺得我更愛我的祖國,更自豪我是龍的傳人了。
關于故宮心得篇8
北京故宮,是明清兩朝的皇宮。清、明朝時稱紫禁城,1925年開始稱作故宮,是全世界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宮建筑群,今天,我們就來到了這里。
故宮不愧是聞名天下的名勝古跡,雖然烈日炎炎,但是前來參加的人依然是人山人海,我們沿著故宮的中軸線開始游覽,故宮真大啊!聽說它占地72萬平方米,光屋子就有9999間半,一個接一個的雄偉大氣的宮殿令我目不暇接,但美中不足的很多都是關閉的,真是有些遺憾。
不過有個地方讓我大開眼界,那就是故宮游覽必去的珍寶館,里面陳列著一個又一個做工精致,價值連城的皇家寶貝,金的、銀的、瑪瑙、青銅、白玉、水晶……,我還第一次看到了皇上用的印章,每個上面都雕刻著飛舞的龍,這些一個個都是能工巧匠用上等的材料制作而成的。
望著眼前的一切,我想:皇帝不愁吃、不愁穿,有那么多的宮殿和財寶,還有龐大的權力,他們一定會很開心、很自由。可是我想錯了,媽媽告訴我:“皇帝雖然在萬人之上,擁有國家的最高權力,可是他們并沒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快樂,比如光緒皇帝,4歲的孩子都還在父母身邊撒嬌,但是他卻犧牲了童年的快樂,入宮繼承皇位,年幼的他還沒有桌子高,所以一大桌子的菜,他每次都只能吃面前的幾道菜,而其它地方基本上每餐都沒有變化,有些放了都發霉了,他不能跑、不能跳、不能大叫,不能和自己的親生父母相認,你覺得當皇帝快樂嗎?”聽完媽媽的話,我不再羨慕皇帝的生活了,因為有什么能比快樂和自由更好呢?所以我們要一定要珍惜現在幸福美好的生活。
關于故宮心得篇9
金秋的一個周末,陽光明媚,秋風送爽。媽媽和我來到了位于市中心的故宮博物院參觀游覽,我高興極了。
走進故宮的大門,“哇!這里真大啊!”我情不自禁的說。媽媽說:“最壯觀的還在后面哪!”我們首先參觀了故宮的建筑模型和它的建筑構建。我知道了故宮占地72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9000多間,全部木質結構,而且所有的木質構架沒有一個釘子。宮殿為青白石底座,高大的屋脊,黃色的琉璃瓦,到處是龍的圖案,并飾以金壁輝煌的色彩。我觀察了所有的宮殿,發現這些宮殿都是沿著南北向中軸線排列,并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我把我的發現告訴了媽媽,媽媽聽了微笑地點點頭,說:“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幾乎貫穿了整個市區。它的氣勢宏偉,規劃嚴整,極為壯觀”。
我們從御花園一直游覽到太和殿,真是嘆為觀止呀!在故宮里,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三大殿”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它們都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臺基上,遠遠望去猶如神話中的瓊樓玉宇。第一座太和殿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筑,人們稱它為“金鑾殿”,這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還
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子撐著樓頂。其中,圍繞在御座的6根直徑為1米的大柱子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御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臺基上,前有造型優美的仙鶴、爐鼎,后面是精雕細刻的圍屏,整個大殿裝飾得金壁輝煌,既莊嚴又富麗堂皇;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時,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這僅僅是故宮的建筑,而殿中所擺設的稀世珍寶又是數不勝數,媽媽說:“這些珍寶僅僅是一部分,蔣介石逃到臺灣時掠走了宮中的許多珍寶,還有一些流失在國外”。聽到這里我的心一陣陣疼痛,我為這些寶物的流失而感到難過。什么時候這些失去的珍寶能回歸到祖國的懷抱?我更期盼著,期盼著臺灣和大陸盡快團圓,寶物盡快回到家園。
故宮一游使我流連忘返。故宮的建筑實在是無以倫比的杰作,它真是一個奇跡。我們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們應該為古人建造這么宏偉壯麗的宮殿感到驕傲和自豪。同時,我們也有責任保護這些文物古跡不受到破壞,讓祖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萬古流傳。
關于故宮心得篇10
北京有一座城中之城,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紫禁城,現在人們叫它故宮。故宮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皇帝居住的地方,有五百多年歷史。
經過了幾小時顛簸,我們終于來到了故宮。抬頭一看,那高高的城墻把故宮緊緊圍住,為這座雍容華貴的宮殿增添了幾分別致。我們來到故宮的第一個門――端門。聽說清代時候,文武大臣上朝覲見皇帝時,就要在端門前,把自己的官服整理端正,然后才可進見皇上。所以我很自然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和帽子。
一座高高的城墻出現在我們面前,我抬起頭仰望,這城墻大概有二十多米高吧,城門上寫著兩個大字“午門”。據說這是以前人們把犯人拉出午門斬首指的就是這個門,我看著午門兩個字心里有點發毛。
我們到了故宮的三大殿第一殿:太和殿,這是當時皇上面見文武大臣的殿。
故宮第二殿是:保和殿,這是皇上親自監考的地方,誰中了狀元就能從這里騎馬掛花去游北京長安大街。
最后一個大殿是中和殿,那里是皇上休息的地方。
你們知道整個皇宮有多少間房子嗎?然我來告訴你們吧整個故宮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房子。為什么會出現半間房子呢?天上一萬間房子,皇帝不敢冒犯,就建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房子。其實,有八千七百零七間,如果每天住一間,住到25歲才能住完。
我們就這樣興趣盎然地沿著故宮中軸線游覽著,等走出故宮北門時已是中午了,故宮真大啊!
故宮博物院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有機會你去細細賞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