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誠信心得體會
讀誠信心得體會篇1
“人不信于一時,則不信于一世”。誠信對一個人而言,有時候與眼前利益相斥,很多人缺失一種長遠的眼光來看待誠信,實際上,誠信只有一次,只要你有一次喪失了誠信,你的信任度就會下降,甚至還會出現信任危機。
許諾一定要承擔兌現,守信是取信于人的第一要素,是立身處世之道,是一種高尚的品質和情操,它既體現了對他人的尊敬,也表現了對自己的尊重。講信用是忠誠的外在表現,具有魅力的人,首先應該是守信的人,誠實的人,靠得住的人。
“無誠則無德,無信事難成”。在社會主義文明高度發展、人與人相處難見真情的今天,誠信品質尤為重要!
“小信成則大信立”,治國也好,理家也好,做生意也好,都需要講信用。我國古代的大教育家、哲學家、思想家孔子曾經以言警世:“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明代學者也有這樣的表述:“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誠,不足以動。”就是說,行為不正的人,不被人信服;言語不誠實的人,不必與他人共事。一個講信用的人,能夠實踐他們的說教,人們可以根據他的言論去判斷他的行為,進行正常的交往。如果一個人不講信用,說話前后矛盾,做一件事,我們不能確定他的行為的趨勢,對于這種人是無法進行正常交往的,更沒有什么魅力而言。
“人不信于一時,則不信于一世”。誠信對一個人而言,有時候與眼前利益相斥,很多人缺失一種長遠的眼光來看待誠信,實際上,誠信只有一次,只要你有一次喪失了誠信,你的信任度就會下降,甚至還會出現信任危機。答應了別人什么事情,對方自然會指望著你,一旦別人發現你開的是“空頭支票”,對方將強烈反感。“空頭支票”會給人添麻煩,也會使自己名譽受損。在古人眼里的“一諾千金”可以說價值連城。缺少了誠信這種寶貴的資源,人們的能力、智慧、正直、善良之心就難以維護,這個社會,這個人也就缺少了存在的依據和發展的空間。
“重諾守信,人必近之;狡詐欺蒙,人必遠之”。我們應該遠離而虞我詐,圓滑世故,多一份真誠,多一點信任,腳踏一方誠信的凈土,澆灌出人生最美麗的花朵。
愿我們所有的人都把誠信之心攜帶在人生的道路上,讓誠信的人生散發出金子般的人格光芒,夯筑起人生堅不可摧的銅墻鐵壁!
讀誠信心得體會篇2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這是李白《俠客行》的詩句,形容承諾的分量比大山還重,極言誠信的重要。中國是個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誠信一向是中國人引以為豪的美德,“人無信而不立”。
誠實守信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中國,崇尚"誠信"的文明源源流長,早在幾千年前,孔子就說過:“人而無信不只其可”,延伸之意就是:“信,則知其可”。千百年來,人們講求誠信,推崇誠信。誠信之風質樸淳厚。遠在三國時期,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每個人可能都聽說過:諸葛亮輔佐劉備并受托孤之重任,正如《出師表》所言:“追先帝之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一心為漢,七出祁山,耗盡畢生心血,留下千古美名。什么是誠信?諸葛亮就是誠信。誠實守信,能夠履行承諾而取得他人信任。誠信也是道德建設的根本,是一種非常寶貴的素質。
我國素有“一諾千金”之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但在現在的社會,有些人受西方思潮的影響,“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在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圖一時之快,置后生于不顧,拼命透支自己已經不多的誠信,可想而知,這種行為的后果就是淪為成克杰之流:遺臭萬年!在中華幾千年歷史中,有許多關于誠信的論述,也流傳著許多誠信的故事。這些寶貴的論述,在今天也能給我們深刻的啟示。誠信是一切道德賴以維系的前提。失信于人,什么工作也就開展不起來。古語曰: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當世者,莫良于誠。也就是說最好借助于光亮在黑暗中取物;而只有誠信,才能取信于天下。“得道多助”古人尚能如此明白,而作為我們,當代的中學生,更應該誠信做人!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的黃金時期,是人生中至真至純至美的時期。而誠信又是最容易而又最不應該讓人忽視的美德,我們應該把誠信作為人生中的一個坐標,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誠信對人,誠信對己,誠信就像一輪圓月,惟有與高出的皎潔相伴,才能襯托出對待生命的態度;誠信就像一個砝碼,在生命的天平上,放上他,搖擺不定的天平就會穩穩地傾向他;誠信更像是高山之水,能夠在浮動的社會里,洗盡鉛華,洗盡虛偽,露出真誠。所以我們應該在全社會大力提倡誠信,為社會風氣的凈化,盡一份自己的責任!
讀誠信心得體會篇3
在我小的時候,爸媽對我說:中國人要誠實守信,在中國每一個人都要做一個守信用、不欺騙別人的人。這樣才配做一個中國人。那時候我很小所以不懂這句話的意思,直到現在,我終于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
有一天,媽媽帶我去菜市場里買蔬菜。我看見了有位大媽在賣冰糖葫蘆。我一看,就非常想吃。我就對媽媽說:“媽媽,我想吃冰糖葫蘆。”媽媽聽后微笑著帶我去買冰糖葫蘆,我過去問那位大媽“大媽,一根冰糖葫蘆多少錢?”大媽說:“一根是一塊五。”我笑著說:“那么給我來上一根吧。”我開心的拿著冰糖葫蘆在吃。沒走多遠一位阿姨和一位叔叔走到大媽跟前對著大媽說:“給我來倆根冰糖葫蘆”大媽微笑著包好了糖葫蘆交給他們。叔叔給了五塊扭頭就走,我看了心想:“大媽一定不會喊他們找錢了。”我剛想過去叫那位叔叔,這時只見大媽從攤位上跑了過去把他們忘了沒拿的倆快錢塞到叔叔的手里,那位叔叔很驚訝,想了想似乎想到了忘了拿找的錢連忙給大媽豎起大拇指。從這小小的一件事上我覺得大媽是一個講誠信的人。
還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去公園玩。公園里有很多好玩的還有各種各樣的美食。我和媽媽走到樓梯上,看到一位阿姨帶著自己的孩子去玩,小女孩非常想玩旋轉木馬,她的媽媽就帶她去買票。一張票十五元可是小女孩迫不及待的去玩,她媽媽隨便給了一張還沒等找錢就被小女孩拉走,這時售票阿姨拿著沒找的錢跑去還給哪位阿姨。我心理想著:這位售票員阿姨真是個講誠信的人啊。
我還記得有一次,在商店剛買完東西走出店門,就看見一位老奶奶拿著買的菜慢慢的走著,忽然老奶奶的錢從口袋里掉了出來,我剛想過去撿起錢還給老奶奶。這時一位大哥哥沖在了我的前面,我還以為這位大哥哥撿起錢要自己拿去,但是這位大哥哥沒有這樣做,他跑到了老奶奶身邊把錢換給了老奶奶,老奶奶就一直夸它是個好孩子。這個大哥哥也是個講誠信的人。
這發生在生活中簡簡單單的三件小事體現出了倆個字誠信。做一個人要懂誠信,要做到誠信,這樣才配做一個人。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許多這樣誠信的人,他們心中都有誠實、守信的態度。這樣的人才配做一個中國人,也希望所有的人心中都有誠信都會守信用,去幫助別人。而我也一定會努力去做一個誠信的中國人。
讀誠信心得體會篇4
天使的翅膀碎了,落到人間,成了我們的憂傷;誠信的背囊拋了,散到世上,成了撒旦的魔杖。
人生之舟,不堪重負,有棄有取,有失有得。失去了美貌,有健康陪伴;失去了健康,有才學追隨;失去了才學,有機敏相跟。但失去了誠信呢?失去誠信,你所擁有一切:金錢、榮譽、才學、機敏……就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如過眼云煙,終會隨風而逝。
不欺騙,不隱瞞,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遠離爾虞我詐,圓滑世故,多一份真誠的感情,多一點信任的目光,腳踏一方誠信的凈土,就可澆灌出人生最美麗的花朵,夯筑起人生堅不可摧的銅墻鐵壁。
擁有誠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擁有誠信,一片小小的綠葉,可以傾倒一個季節;擁有誠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飛濺起整個海洋……
相信誠信的力量,它可以點石成金,觸木為玉。我們崇尚這樣一種誠信:仰起希冀的臉龐,拍拍嬌嫩的手,歪歪頭,說:“相信你!”此時此刻,難道你的心底能不涌起一股激動的熱潮?我們向往這樣一種誠信;舒開緊蹙的眉,露出笑靨,快步走到朋友面前,說:“真誠地祝賀你!”此景此境,難道你的頭腦沒有閃爍過一片快樂的彩云?播種誠信,你收獲的就不僅僅是朋友的信任,還有———可以信任的世界。
拋棄誠信,虛偽的面具將充斥生活的每個角落,生命變得生氣全無,友誼之花在凋謝,親情之果在隕落;撩起人們面前的五彩面紗,露出的是“君子”們道貌岸然的臉,變了形的丑陋的臉。這樣的世界,流淌著惡濁的血液,飄浮著腐朽的氣息,太可怕了!
誠信的云翳被拋棄,再也映不出夕陽西下彩霞的絢爛。我向往真誠,渴望信任,希望曠野望天時,天藍草碧,云白風清。
背好誠信的行囊,抓牢誠信的行囊,人生路上的步履才更平穩,足音才會更堅實!
天使用誠信作繃帶,醫好了飛翔的翅膀。我知道,撒旦的`謊言會被揭穿,他的魔杖會失靈。誠信不可拋,它是法寶!
身披一襲燦爛,心系一份執著,帶著誠信上路,將踏出一路風光!
讀誠信心得體會篇5
近年來,人們對誠信的呼吁越來越強烈,這也許并不是中國古人的誠信記錄比現在好得多,而是現在人們的誠信意識在緩慢地蘇醒。這恰如分蛋糕一樣,早些時候,我們的面前其實沒有蛋糕,所以大家一團和氣,沒有什么可以爭執的東西。現在我們所處的時代,大概是有了一個蛋糕可供眾人分配,但蛋糕不夠大,并不能保證每一個人可分得心滿意足的一塊,況且又沒有特別清晰可信的分蛋糕的規則,結果眾生你爭我奪甚至爾虞我詐,無非是想讓自己的那一塊做得大一些,自然,別人的蛋糕就少了,這個時期,人們對誠信的呼喚最為迫切。隨著社會的逐漸富足,蛋糕做大了,分蛋糕的規則也明確了,社會誠信就會好得多。因此,中國人現在如此迫切地呼喚誠信,并非倒退,而是我們正在爬坡。
古時候杜甫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時,他作為寒士之一是有切膚之痛的;而白居易吟唱“地不知寒人要暖,少把人衣作地衣”時,我相信他盡管位高爵厚,但也是出自真誠的。因為我們曾經太貧苦,所以誠信可能總是一種在夢中浮現的奢侈品。
現在中國漸漸地走向富裕了,因此誠信問題一下子就凸現出來,我們身邊幾乎充斥了各種不誠信的企業和個人,各種極其富有想象力的欺騙,例如給饅頭里放點洗衣粉;給豬喂點瘦肉精或多多注水;給甲魚鱔魚喂點避孕藥等等,讓人嘆為觀止。各種企業的虛假廣告、產品和利潤,更是層出不窮,以至于有人發起尋找中國股市中令人尊敬的上市公司這樣的事。為什么誠信突然缺失而我們如此迫切地呼喚誠信?
現時人們對誠信的渴望,實際上具有某種預言的性質。如果我們仍然一無所有或者要斗私批修,那么我們自身尊重生命、財產和自由的意識就仍然沉睡未醒,恰恰是改革開放20年,喚醒了人們內心沉睡的意識,而在醒來時我們又處于蛋糕尚不夠大的年代,所以就有了各種不誠信的紛爭,其實背后,不過是個利字也!但這依然是一種進步而不是倒退。我們常常說美國等過國民誠信到比較傻的程度,但百年前美國人也并非現在這樣有誠信,以前美國的汽車旅館中,手紙、茶杯乃至毛巾的不翼而飛,幾乎是家常便飯,在物質財富很豐裕后,這樣盜竊細小財物的行為就少得多了。中國許多地方也是一樣,像福建晉江、浙江溫州等等,其地方產品都曾經是假冒偽劣的代名詞,但現在地方經濟和法治發展到一定階段,他們自己就起來要講究誠信,并且已經和當年之吳下阿蒙有了天壤之別。這大概就是我們所說的衣食足然后知榮辱,倉廩實然后知禮節的意思吧!
如何呼喚誠信回歸?有兩手政策,一手當然是做大蛋糕,讓每個國民至少有能維持溫飽的一份,這大約就是“發展才是硬道理”吧!另一手是要確立分蛋糕的規則,否則朝令夕改,個人和企業就難以有講誠信的基礎。一個蛋糕如何才能分得公平?這需要權力的制衡機制,例如一個人擁有先切蛋糕的權力時另一個人相應地應擁有先挑蛋糕的權力,這樣一塊蛋糕才能分割得均勻。沒有制衡的權力,我們就不能期望權力擁有者會卑微謹慎地使用權力,而多半會以權謀私。這樣分蛋糕過程中,如果立規矩者沒有規矩,那么社會誠信的基石就非常不穩固,并且最終影響到國民們努力做大蛋糕的辛苦勞作。
所以,中國呼喚誠信,就需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沒有誠信規則,社會就會蛻變為水泊梁山的狀態,即使是君子,也只能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否則其他人就要對其實施“君子可欺之以方”;有了誠信規則,大家才能無論內心愿意或不愿意,至少行為上要可信。兩手硬就是說發展經濟要硬,完善市場經濟框架也要硬,政府誠信的蝕空或缺失,始終是一個社會現代化和文明化的致命軟肋。
讀誠信心得體會篇6
1月30日,據新華社消息,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向社會發布了20_年“誠信之星”,包括3個集體和9名個人,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區宗富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裴忠富是四川省入選的唯一個人。
當日下午,記者致電裴忠富的時候,他正在前往內江威遠縣的路上,去給當地一位個體戶指導桃子的冬管技術。談及獲得全國“誠信之星”的感想,裴宗富把榮譽視為責任。“榮譽是責任也是壓力,以后還將帶領更多農民兄弟種果樹增收致富,同時帶動身邊更多人堅守誠信。”
今年50歲的裴忠富出生于地地道道的農民家庭。小時候,因家境貧寒,初中還沒念完他便輟學回家種植水果,自己嘗道甜頭,就以一句“跟著宗富干,保證有錢賺”的承諾動員鄉親們一起種植水果。30多年來,他先后在四川、貴州、云南等地的60多個市、200多個鄉鎮推廣優質果樹,經他手推廣種植的水果面積約300萬畝,他和團隊長期進行技術跟蹤服務,成為諸多果農心中的“農民教授”。
經他帶路扶助,一批批地道的普通農民成功脫貧致富。眉山市陳溝村、德昌縣陳所村等水果種植基地,年人均增收1.2萬元以上,成都天府新區的水果種植戶們多數年收入10萬元以上……由他帶動發展的諸多水果種植基地,被列為當地縣(區)、市、省級實施精準扶貧開發、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民增收的產業樣板示范基地。一批批普通農民因為他成功脫貧致富,他也先后獲得“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敬業奉獻類“中國好人榜”“全省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四川省勞動模范”、四川省誠實守信道德模范、等國家、省、市及區(縣)60多項榮譽。
獲得這次全國“誠信之星”榮譽,裴忠富本來要出發去北京領取證書和獎杯的,因為疫情原因而取消。接到取消通知的時候,裴忠富正在雙流機場準備出發。當天,裴忠富就馬上回到天府新區的基地。“這兩天是基地最忙的時候,要嫁接、除草,修枝,還要出新的苗圃。”
就在今天上午,他還在天府新區的基地忙,下午出發內江威遠,是裴忠富主動去的。“他沒給我打電話,這是他第二年種果樹,冬天是管護的關鍵階段,我不放心就過去看看。”
50歲的裴忠富一直在路上。一年之中,他有三分之二時間是在外給農戶做果樹技術巡回指導。為了方便大家求知請教時找到自己,他從買第一部手機開始,手機號碼用了20多年從未換過。他的手機24小時開機,經常一天需要接聽100多個電話。
除此之外,30年來,他在四川開辦培訓班多達1500余場次,累計培訓18萬余人次,向全國20多個省、市回信8000余封,免費提供資料15萬余份。裴忠富說,“鄉親發展產業致富,選項目要準確,沒有技術也不行,所以一定要提供技術服務。”30多年來,裴忠富給采購果苗的果農們提供不低于3年的技術服務,并且幫助村民協助果品銷售。
在這條助農扶貧路上,裴忠富也持正不阿。2014年,在指導資陽市樂至縣村民過程中,發現當地采購的果苗質量90%以上不達標,裴忠富實名舉報當地扶貧辦違規違紀,天價采購假冒偽劣梨苗,套取國家扶貧資金,造成果苗大面積死亡。2天后,相關負責人即被免職。
與土地打了30多年交道,這份甜蜜事業讓很多大山里的鄉親們有了新生活的希望。“我就是想要更多的人種植水果,增收致富。”裴忠富說。
讀誠信心得體會篇7
“誠信”這個詞,誠,真實,誠懇;信,信任,證據。意思是說人說的話就要在行動上履行,不能言行不一,更不能出爾反爾。一個人是否講究誠信,可以直接看出一個人的品質。
帶著父親教育的“言必信、行必果”六個字來到社會“闖蕩”,我卻一片茫然……難道是父親錯了,還是我根本不認識這個社會?
到處亮著誠信危機的紅燈。人與人之間交往不再單純,別人隨意的一句話也要琢磨半天,不知道還有沒有別的意思。見面一句“您好”,本是處于禮貌問候,而有些人卻理解為搭訕巴結有什么企圖。這樣活著多累啊!但這不能完全怪誰,是這個社會出了問題,讓人與人之間有了一種隔閡,讓人不得不處處設防。
還有那讓多少人聞之驚心的“三鹿事件”,在金錢利益的驅動下,一個個幼小的生命被奪去,一個個新婚家庭沒有了孩子的笑聲。這一切都是為什么?因為世上缺少了誠信,奶業質檢部門的人心都黑了!“三鹿”老總被抓時卻一口咬定自己根本不知情,那么請問你在其位不謀其政,老百姓推舉你做這么大的總裁,只是讓你看見往奶里兌過量的水都一言不發,往奶粉里加過量的三聚氰胺都視而不見嗎?在以往網絡的新聞報道里,我看到浙江和陜西有些廠家還在繼續生產三聚氰胺嚴重超標的奶制品,流向市場。請問這些人的誠信和良心何在?誠信的缺失像瘟疫像病毒像惡魔,最終遭殃的是我們每一個人。
如果一個國家缺乏了誠信那必定是給百姓帶來災難。就拿美國來說吧,世界性經濟危機,正是因為有人從銀行貸款后再放高利貸,最后使許多人無力償還,造成次貸危機。這種變相高利貸,不也是誠心缺乏的表現嗎?
其實父親的教導沒有錯,是這個社會變了。誠信——每個炎黃子孫的傳統品德,就要在這個急劇變化追逐物質的社會中慢慢消失。該醒醒了,有良知的人們請將埋在心底的誠信釋放出來,這定會是股強大的力量,挽救自己,挽救社會,挽救明天。
酒席可以推掉,但已定好的約定要珍惜。誠實守信——是每個人人生的第一課。
敢問誠信在何方?誠信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靈深處!
讀誠信心得體會篇8
“誠”這個字就是“言”和“成”,所謂的“言”就是語言的意思,“成”字的意思在詞義上是成功,要算數。而“信”拆開是“人”和“言”說明這個字的意思是:人要會說。這誠信二字的意思加起來就是:說出來的就要徹底做到。這就是誠信。
我讀過一篇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一諾千金》,故事是這樣說的: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有個叫季布的人,他生性耿直,樂觀好施,特別是他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做到,無論困難再大,他一定設法辦到,所以深厚當時人們的贊賞。因此在楚國秋風縣里有個縣官,他聽說了季布的名聲,便親自登門拜訪,季布與縣官交談融洽,在與縣官的交談中,縣官突然不好聲息地對季布說:“別人都說你很講信用,就算千兩黃金也不值你的名聲,你答應我一件事,你從秋風縣到都城給我帶一幅字畫,一周之內必須完成,可否?”季布連連點頭,并毫不猶豫的答應了。秋風縣離都城有上百里的路程,季布不怕路途遙遠,一日行五十里,只休息五時辰,在不懈的努力下,終于完成了縣官所交代任務,也證實了“季布一諾,一諾千金”的千古佳話。
“言必行,行必果”。所說字句,字字落實,得到民眾的認可,從實際出發,不妄語,不夸大其詞,所換來的必定是千金般的信任,沒有信任,就沒有感情。所以誠信就等于信任。人與人之間多有點信任,世界那該多美好啊!人與人之間多點誠信,那么,世界將會更美好!
就在昨天,一條新聞成了一個焦點,說在某省市區有一起“民眾造反”的消息。據說在市區公告上寫著:“在今天下午,要把本市區的舊樓全部拆掉,請居住在舊樓里的居民將把一切個人財產收好搬走,謝謝配合!”那里的居民看到這突如其來的消息給僵住了。有人大聲起哄:“這個市區太不同情我們老百姓啦!”“這是強拆!”許多人附和的喊著。喊著也沒用啊!誰來聽呢!沒辦法,只能聽市區說的。居民們把東西都搬出來,這可把那些居民累壞了。直到晚上拆遷隊還沒來,居民終于忍不住了,成群結隊的向市局的方向去,他們在市局大鬧,工作人員勸說幾次也無濟于事。居民們鬧的更兇了,武警出動了將這些“刁民”驅趕散了。最終這不講誠信的市局受到了民眾的懲罰。
所以,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以誠相待,信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