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旅游感受心得感悟
廈門旅游感受心得感悟篇1
在暑假快結束的時候,媽媽帶著我和妹妹跟著旅游團一起去了廈門游玩。
坐了長長六個多小時的動車,在動車上我一路上欣賞著窗外的風景,只見窗外有城市里看不到的田野、山巒,還有那一看看的海灘。隨著一路的風景,我終于來到了廈門。
一出車站,就看到當地的導游——倪導。只聽倪導對我們大家說道:我先帶大家去集美村看看。
緊接著我們一起隨大客車來到集美村!“瞧!那個房頂,是燕尾旗,只有貴族家庭才能造的哦,一般平民的房項只能是馬背旗。”聽著導游的一翻話,我才解開了一路上在車窗外看到的謎團。
第二天,倪導帶我們坐車來到了廈門碼頭,準備坐渡船去鼓浪嶼。
渡船一靠岸,倪導就帶著我們進了島上的海底世界,看到里面有淡水魚、深海魚、水母等許多奇形怪異的魚兒。走完海底隧道,與鯊魚的親密接觸后,又看了海獅大美女娜娜的精彩表演。
一路上,倪導向我們介紹了萬嬰之母林巧稚和陳家根等名人,還有雞蛋花樹、龍須樹、大王椰樹等一系列在我們這兒見不到的花和樹。
最可惜的是倪導把我們帶到了鼓浪嶼最大的海灘上時,正在漲潮,沙灘上盡是些垃圾。
晚上又乘渡船回到廈門,倪導又帶我們來到廈門最熱鬧繁華的步行街——中山路,在那里我們大家購買了廈門的特產和吃了廈門的各種特色小吃,真是飽了眼福和口福。
第三天上午我們來到了著名的南普陀和胡里山炮臺。看到了世界上著名的遺產——滿清時購買的大炮。中等時分倪導帶著我們來到環島路上的沙灘,在那兒我見到了比鼓浪嶼沙灘大好幾倍的大沙灘,結果大家終究受不了大海的召喚,將自己與大海來了個親密接觸。結果可想而知,弄得全身都濕透了,還沒地方換衣裳。
下午我們坐著動車直接回到了紹興,結束了愉快的廈門之旅!
廈門旅游感受心得感悟篇2
今天,我們要去輪渡坐船,去廈門最最著名的景點游玩——鼓浪嶼。
早上,早早地起床,做游輪去鼓浪嶼,這是我第一次做游輪,所以非常期待。“叮鈴鈴”開船了!船在海面上緩緩航行,推動水浪,形成兩排浪花,好看極了!
我們到達了目的地,從內厝澳碼頭登陸,沿著海岸線走,非常漂亮,不愧被譽為“女王皇冠上的寶石”。除此之外,鼓浪嶼的美譽還有“萬國建筑博苑”“鋼琴之島”“音樂之鄉”……鼓浪嶼還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了呢!
我們去了著名的日光巖、鼓浪石和菽莊花園。你知道嗎?鼓浪嶼的由來是因為鼓浪石,鼓浪嶼曾經是一座荒島,偶然一次,漁民捕魚的時候遇到風浪,到這石頭下避雨,而海礁石受到海浪的沖擊聲,如擂鼓,明代時改稱“鼓浪”嶼。
島上面有各國的建筑風格,日本的、英國的、美國的、德國的…… 因為他們曾經是許多公館、公司的舊址,還有的是留學歸來的大戶人家建造的房屋,聽說每個房子都有一段離奇的故事呢?街這邊,一層層樓拔地而起,每家都有一個小院子,顯露人們的樸實、純潔。街那邊,非常的熱鬧,完全商業化,顯露出城市的繁華、美麗。
菽莊花園里面的鋼琴博物館,有許多古老的鋼琴,大的、小的、花的、長的、矮的……產地是不同國家的,各式各樣的。有的鋼琴鍵白如雪,黑如發,有的還是雙排鍵的……悠揚的鋼琴聲,伴隨著海浪擊打巖石的聲音構成一首交響樂,讓人流連忘返。
還有許多景點:風琴博物館,皓月園、毓園、鄭成功紀念館、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濱大浴場……由于體力和時間有限,我不能逛遍鼓浪嶼的每個角落,只好帶著遺憾離開,期待下一次再次來到這個城市。
明日即將返程,有些舍不得這個城市,懷念去過的每一個地方,回味它們帶給我不同的感受。我發現,我深深的愛上這個地方。畢竟,它是那么樸實、純潔、繁華、美麗。
廈門旅游感受心得感悟篇3
感受新速度——BRT
今天真是好,天空白云飄,地上車子跑,我們來到繁華富強的濱海城市——廈門。
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長著矯健的腿,身穿淡藍色襯衫,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這就是“新速度”——BRT的高架橋,宛如一條巨龍騰空而起,飛向遠方;又像一道七色彩虹橋,緊緊連接著廈門和同安。
來到同安樞紐站,兩個迷你式站臺展現我們眼前。我們小手拉大手哼著歌跑過去買票。這票可與眾不同了,一個圓形藍色塑料,差不多一塊錢硬幣大。只要把這圓形塑料放在機器上一刷,安全門就自動打開,讓旅客安全通過,真是見證奇跡的時候。
坐上BRT的“懷抱”中是一件多么愜意的事啊!快速公交車寬大舒適,車內走道十分寬敞,底盤和站臺一樣高,人性化設計凸顯人文關懷。這車處處呈現高科技,實現自動化控制,當車輛準確抵達島式站臺后,車門才能自動打開;車上還配有GPS系統,聽說通過GPS定位衛星知道車輛所處方位;強制限速器控制車速,只要車速接近限制的最高時速,限速器就會發出鈴聲報警,給我們安全出行帶來保障……
沿途的風景可真美呀。眼前的橋和天空交織在一起組成一幅美麗的畫面。車行走在橋上望著下面,我們居高臨下,下面車水馬龍,川流不息。來到集美大橋,湛藍色的海面上,白鷺展翅飛翔,機場十分繁忙,只見一架架飛機載著八方旅客騰空而起。遠眺著那山在霧姐姐的懷抱中若隱若現,朦朦朧朧,仿佛置身在夢幻的仙境之中!
地下商城奇遇
不一會兒快速公交車平穩地來到火車站。下了BRT,我們走進了火車站的“地下商城”。這地下商城商品豐富多彩,琳瑯滿目,游客車水馬龍。
我的目光掃視著每一個角落,一臺機器吸引著我的眼球。它體形長方,身上顏色是多么通紅,上面寫著“為世界杯喝彩”。只見在里面放著各種飲料,而且明碼標價:活森林礦泉水一塊五元,冰紅茶三塊五元……右邊寫著使用說明,說明下面是幾個小窗口,像是銀行取款機。看著里面冰涼的飲料,這時我的心癢癢的,爸爸仿佛知道我的心事,從口袋里拿出幾個硬幣,讓我嘗試嘗試。
面對著眼前全自動的售水機,我一下子懵了,不知從何處下手。還好在爸爸的提醒下,詳細讀了說明,才知道怎樣購買?我把四個一塊錢的硬幣投進了入口,然后再放冰紅茶下面標價出用力一按,只聽見“啪”一聲,在下面取水口滾出了一瓶帶冰的冰紅茶,同時在退幣處還掉下五角錢。這世界神奇,投入小硬幣,輕按下開關,一瓶冰紅茶就“獻身”了,真是不可思議呀……
太陽偏西了,我戀戀不舍地離開美麗的廈門,我是多么希望重游廈門!
廈門旅游感受心得感悟篇4
廈門之旅,在這燦爛陽光的早晨我們出發了。聽說,去廈門要坐動車,這是我第一次坐動車,也是我第一次與媽媽一起旅游,這么多的第一次,心里就特別激動。
在動車上一覺醒來,已經到了廈門。要說廈門最著名的大學,肯定非廈大莫屬了。我連忙拉上媽媽和阿姨,“快點去看廈大吧,不看就要遺憾終身啦!”此時的廈大剛被大雨洗禮過,渾身散發著泥土的芳香,抬頭一望,一座巨大的金色書本雕像映入眼簾。那充滿神圣的感覺,讓人無法抵抗。再往里走,身邊都是古典式的建筑,到處充滿了中華的氣息。每座教學樓上都刻著富有深意的句子,如,某座教學樓上就刻著“有德的人,比聰明的人更有用。”還有的教學樓上刻著“聰明在于學習,天才在于積累。”等等。校園有座小西湖,叫做“芙蓉湖”,湖面上倒映著周圍的樹林,顯出了勃勃生機;湖面上不時游來幾只黑天鵝和白天鵝,它們在湖水中嬉戲,與周圍的景物是那樣的融洽,簡直杭州的小西湖,美極了。廈大的操場更是大的驚人,他們正打著羽毛球,讓人眼花繚亂……微風輕輕撫摸我們的臉頰,感到很涼爽。
第二天,我們的目的地是客家民居,也就是著名世界文物——土樓。我早早的起了床,洗漱完畢后,跟著媽媽和阿姨出發了。
做了三個小時的車,終于到了。遠遠望去,只看見一個個圓寨、圍龍屋、走馬樓、四角樓等。土樓外圍是用石灰、竹片作材料,用糯米飯、泥巴、雞蛋清做粘合劑。夯筑起墻厚一米,高十五米的土樓,土樓分為三層,底層是廚房兼飯堂,二層當貯倉,三層以上做臥室。三百多人居于一樓,毫不擁擠。它們大多為3至6層樓,一百至二百多間房屋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雄偉壯觀。大部分土樓有兩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歷史,經受無數次的地震撼動,風雨侵蜍以及炮火攻擊而安然無恙,顯示了傳統建筑文化的魅力。
客家先民崇尚圓形,認為圓是吉祥,幸福和安寧的象征。土樓圍成圓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與卦之間設有防火墻,整齊劃一。
在客家人的村子小巷里走著,只覺清風襲來,非常涼爽。他們家里的家具絕大多數是用木頭做成的,到處散發著一股濃濃的木香,讓人深感舒適。
導游也是客家人,她特意帶我們去她家參觀。她們家的桌子成方形,沒有凳子,家里人都蹲在地毯上。家家戶戶都有種鐵觀音,泡出來的茶,比西湖的龍井還香醇。讓人心曠神怡。客家人的熱情好客,更是難以用文字來描述。我們每走過一戶人家的門口,他們總會把我們拉到家里做客。給我們每個人泡上一杯香茶,與我們講述發生在他們身邊的故事。我們一邊喝著茶,不知不覺中就過去了幾小時。望了望漸漸暗下的天色,我們依依不舍地和導游揮手告別了。土樓之旅讓我更珍惜是客家人的好客真是讓我流連忘返啊!
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
天剛蒙蒙亮,我們便坐上了車,出發去鼓浪嶼。
鼓浪嶼雖沒有三亞的澎湃,卻有它獨特的“溫柔”;這里雖沒有青島的壯觀,卻也有它小家碧玉的韻味。它就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靜靜地坐落在那兒,顯得那么迷人,那么嬌艷。
觀看朝霞照耀下的日光巖。剛到龍頭山,只見兩塊巨石一豎一橫相倚而立,成為龍頭山的頂峰,在那巨巖峭壁上,刻著兩行大字,右側為“鼓浪洞天”,左側為“鷺江第一”每個字上都泛著金光。進入山門,便是日光巖寺,重修于明萬歷年間,至今有400多年的歷史。日光巖寺是一塊巨巖覆蓋的山洞,稱“一片瓦”,因每天凌晨,朝陽從廈門五老峰冉冉升起,該寺首先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下,因而得名,后來日光寺又改名為“蓮花庵”。這是明正德年間建尼姑庵而更名的。在朝霞下的日光巖,顯得更加美麗。
看完了日光巖,接下來的目標是“鋼琴博物館”了。
剛走到大門口,一曲優美的音樂傳入耳中。走進大廳,每一處都散發著音樂的氣息。隨處可見古老的鋼琴,身邊仿佛有音符在跳動,瞧!這一座鋼琴身上有許多裂痕,想必它已是飽經風霜;再看那一座鋼琴,三角支撐架已經掉了一角了,可見它有一定的歲數了。喏,那一架鋼琴已經掉了好幾個琴鍵了,一看就知道它很有年頭了。
來到鼓浪嶼,怎能不去看海?我們一行人,坐上了游艇,準備去看海。
遙望遠處的海,是那樣藍,藍的深邃而讓人迷戀。一望無垠的大海,仿佛水天相接的地方才是盡頭。白云在湛藍的天空中飄動,海鷗貼近水面自由飛翔,海風陣陣襲來,給人帶來絲絲涼意,海浪沖向海灘,歡快地拍打著礁石,在沙灘上留下了一道道銀色的浪花。許許多多前來旅游的人們,身著艷麗的服裝,在大海的懷抱中盡情地玩耍著,嬉戲著,到處是一片歡聲笑語。我帶上救生圈,迫不及待地跳入大海,一個浪打過,將我沖上岸,咸咸的海水灌進了我的嘴巴,又苦又澀。游到離岸稍遠的地方,感受著大海的力量,隨著海浪的起伏,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興奮與激動。回到海灘,坐在沙地上,堆堆城堡,撿撿貝殼,那滋味,那感覺,妙不可言!
就這樣不知不覺中,我那為期3天的廈門之行已經結束了。那里的美景、那里的悠閑、那里的鮮花、那里的肥貓……真讓我難忘。我這一次的廈門之游將會成為我生命中永遠的記憶!
廈門旅游感受心得感悟篇5
今天,我們區游玩廈門有名的園博苑,去之前得知這個園子很大,我特意在百度上做足了“功課”,這樣在游覽的時候也能挑重點的游玩。
園博苑是一個集園林、文化娛樂、教育和休閑度假為一體的主題公園,陸地面積5.55平方公里,水域面積5.27平方公里,一看到這,我不禁張大了嘴巴,這么大的地方就憑我的兩條腿怎么可能走完呢?
一進門,拿到免費的園林地圖,然后規劃路線,這樣才在一天的時間游覽更多的景區,所以我們選擇了幾個重點景點,坐觀光車直達。
最先來到的是木化石園,之所以稱為木化石,是里面有一棵上億年的樹干,經過長年的風化,木質的樹干已經變成了石頭,外形看上去是一段樹干,但摸上去堅硬、光滑,和真正的石頭沒有兩樣。
接下來,我們游覽了北方園、江南園、嶺南園、民族風情園、閩臺園,每個景區都有非常鮮明的特點,突出我國多民族和各地區建筑的不同特點,讓你身臨其境,好像在一天就穿梭全國各地似的,這種難以表達的心情,只有你親自去體會才能感受得到的。
園博苑讓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其中的中華教育園。進入園區,看到有許多毛筆連接起來鏤空墻面,寫著:“中華教育園”,下面堆滿了竹簡似的書籍,很有文化氣息。然后看到許多鐵質象形文字,好像要表現出人類文字大發展史。接下來看到祖先的銅像,有鉆木取火的,有馴服猛獸的,有孔子教學的,有私塾的,直到后來的學校。在這里可以清晰的看到我們人類的文明時代所經歷的歷程,讓我十分敬佩。我們人類,從鉆木取火,到孔子,到私塾,到現在的大學,我們不是一直在努力,向成功進發嗎?從中山大學,到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這不正是我們心中向往的高校嗎?在園區,隨處可見的是一個個歷史故事,鉆木取火、曹沖稱象、完璧歸趙、紙上談兵、望梅止渴、鑿壁偷光……這些足以顯示人類的智慧與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嗎?
路,是人走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人的每一步都在寫著自己不同的歷史。
今天,我領略了園博苑的文化與風光,也讓我更深一步了解人類文明的進程。園博苑是許多省份著名景點的簡縮,承載了許多城市的風光與歷史,又讓我對廈門多了一層印象——美。
廈門旅游感受心得感悟篇6
廈門大學不只是一所學校,它還是一個著名的旅游景點。
進了廈門大學的正門,就到了魯迅先生紀念館。走進里面,可以看見一塊塊展覽板和歷史文物,講述著魯迅先生在廈門大學任教的故事,鮮活而有趣。
從魯迅先生紀念館出來,就可以看到芙蓉湖。芙蓉湖里面有幾只美麗俊俏的黑天鵝,在那如鏡子般光滑的水面上游動,身后留下一絲痕跡,隨即又合上。
繞過芙蓉湖,路旁有一家書店,奇怪的是書店前后門的名字不同。前門寫著“不止書店”,后門則掛著“曉風書屋”的牌匾。書店的原名是“曉風書屋”,之所以有“不止書店”的名字是因為該店是“曉風書屋”在廈門大學的分店。這個書店不僅僅賣書,它還出售飲品、小玩具、裝飾品和刻印。我很喜歡這個地方。
來到建南大禮堂,往下看,你會看見一個很大很大的運動場,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上弦場。因為運動場與看臺都呈弧形,恰似上弦月,故稱之為上弦場。建南大禮堂平時是關閉的,只有到節慶演出時才開放。廈門大學最近幾年的校慶典禮就是在這兒舉行的,大學生原創的大型話劇也在這里公演,有機會可以去看一下哦。對于廈門大學的學子來說,這里也是他們大學最后一課——畢業典禮的地方。往前走,有一家小咖啡館,走累了,可以到里面歇歇。
廈門大學里最為網紅的當屬芙蓉隧道了。芙蓉隧道全長1.1公里,有很多學生的涂鴉作品。這里面最著名的涂鴉是“我愛你,再見!”這個涂鴉源于2008屆畢業生推出的《我愛你,再見》原創畢業影像志。
廈門大學是個值得一去的地方,希望你有時間去那里走一走、看一看。
廈門旅游感受心得感悟篇7
今天,我們去了廈門的植物園。
廈門的植物園里真是什么稀奇古怪的植物都有,樹木的種類繁多,好多我都沒見過呢!
這里最多的就是樹,棕樹的品種就有幾十種,有的特別高,葉子不是很茂盛;有的不那么高,卻枝繁葉茂;有的還結了果子;還看到我喜歡吃的菠蘿蜜樹,上面結滿了果實。
我最喜歡的是“臘腸樹”,樹上結了一竄竄的“小臘腸”,和香腸很相近,就是不能吃哦!還有“灑樹”,把它的樹枝折下來,便會流出很多的汁,這些汁是可以喝的,可以食用的。花的種類也很多,有些花我們精心的養在花盆里,都不那么“精神”,可在這隨處可見,長在道路兩旁,都沒有人管,卻枝繁葉茂,密密實實。
還有雨林區,走進這個地方真的感覺走進了熱帶雨林,我去的時候,正好趕上噴霧。透過陽光的照射,霧蒙蒙的感覺,一切都變得朦朧了,景色美麗極了!
還有仙人掌區,里面有著各個品種的仙人掌,上面都長滿了長刺,一不小心就會讓你遍體鱗傷,人們穿梭在其中,和各種仙人掌合影。讓我印象最深的一種仙人掌名叫“猴尾柱”,那上面的刺不但不扎手,而且還很軟,真的很像猴子的尾巴呢!這里的仙人掌有的高如二三層樓房那么高,有的大的好像一個屋子都裝不下,還有的小的還沒有巴掌大……
仙人掌科植物多生長在干旱的沙漠地區,耐高溫,耐干旱,還耐嚴寒,無論環境多么惡劣,它都能無所畏懼的生長,讓我對它產生了由衷的敬意!想想人要是能有它的精神,那將會無所不能了吧?
今天,又讓我對廈門多了一層印象——奇。那些植物稀奇古怪,古怪精靈的,都是我沒有見過的,讓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雖然太陽狠毒,但是大樹也不是“吃素”的,讓我在太陽底下感受到一絲陰涼。南方的樹木都很高大,可能是因為陽光充足吧!
廈門的植物園讓我增多了許多的知識,使我更加熱愛這個城市,對它充滿了好奇與向往。
廈門旅游感受心得感悟篇8
在寒假里,我們一家來到了廈門的鼓浪嶼游玩。鼓浪嶼的景色很美,使人流連忘返。
鼓浪嶼被稱為“海上花園”,聽說島上的日光巖素有“不登日光巖,不算到廈門”的美譽,我們特地領略了它的風景。在日光巖景區入口,有一本以大理石做的書,上面說日光巖的海拔有92.7米高,那為何要叫日光巖呢?因為日光巖原叫晃巖,相傳1641年鄭成功來此游玩,覺得“晃巖”不比日本的日光山遜色,便將“晃”字拆開來,就成了日光巖。看完簡介,我們便向日光巖頂上走去。為了能飽覽美景,我登上日光巖最頂端的一個站臺,我趴在防護欄上,鼓浪嶼島上的景色盡收眼底。我眺望遠方,看見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有綿延不斷的群山,一片片樹林就像一雙雙手,托著日光巖,那樹葉墨綠中帶翠綠,翠綠中帶嫩綠。看了此景,讓人陶醉在其中。環顧四周,我看見鄭成功的雕塑昂首挺胸,屹立在山崖上,仿佛在凝視從荷蘭侵略者手中所奪回來的臺灣寶島。
聽——海水拍打礁石的聲音,“啪——啪——”聽——海水滾滾而來的聲音“嘩——嘩——”聽——海鷗拍打羽翅的聲音和叫聲……這聲音是多么美妙!在迷人的海灘上站著很多游客,有的在玩沙,有的在拍照,還有的在冬泳……幾艘游輪輕輕地從海上開過,幾艘小小的白色快艇在海面上盡情地開著,濺起一朵朵雪白的浪花,還在開過的地方留下了一條長長的“尾巴”。再往遠處看,海天一色的地方有一座跨海大橋,就像一條長龍靜靜地臥在海面上,鼓浪嶼真不愧被譽為“海上花園”。
鼓浪嶼是個美麗、迷人的地方,可有了日光巖的點綴,那就是錦上添花啊!
廈門旅游感受心得感悟篇9
今年暑假,我和媽媽乘飛機游覽了美麗的海濱之城——廈門。
第一次坐飛機,非常興奮。飛機在云層中穿梭,云團觸手可及,像一簇簇各種各樣的棉花糖,讓人真想捏一把。很快我們就下了飛機,看到了這座期待已久的海濱城市。這里空氣清新,天很高也很藍。大樓鱗次櫛比,隨處可見。一陣海風吹來,我馬上就聞到了大海的味道。
當天下午,我們參觀了著名的廈門大學。大學依山傍水,處處彰顯靈氣,能在這樣的大學上課是很多學子的夢想。中午我在校園的芙蓉餐廳吃過午飯,就走上芙蓉隧道游覽。隧道兩側有濃厚的藝術氣息,有許多我喜歡的卡通人物。對面就是南普陀寺,那里風景優美,樹木繁茂。
第二天上午,我坐上游船眺望著無邊無際的大海。海天一色,我分不清哪兒是天,哪兒是海。遠遠向海岸望去,依稀能看見民族英雄鄭成功的雕像矗立在海邊。下午來到最有名氣的景點鼓浪嶼。登上鼓浪嶼,我和小伙伴迫不及待地脫了鞋子,光著腳丫,踩在松軟的沙灘上,盡情地在淺海處嬉戲著,我沉浸在大海的撫摸中,根本顧不上褲子已經濕了。走在島上的小路上,看不到任何車輛,也不見吸煙的人,鼓浪嶼是名副其實的無煙島。天漸漸黑了,鼓浪嶼亮了起來,整個小島變成了光的世界,燈的海洋。海邊的別墅燈火通明,和海邊燈光交相輝映。霓虹燈下的廈門真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祖國的大地上。
第三天,我們坐大巴車來到附近永定縣的土樓。一座座用泥土、碎石和樹枝建成的土樓,有圓形的、方形的、樓中樓、圈中圈,它具有防水、防火和防盜的作用。土樓最年輕的有50多歲,最古老的也有300多年的歷史。土樓歷史悠久,大多數經過3代人的努力,歷經80多年才建造而成,這不禁讓我感嘆古代人的聰明才智。
這次廈門之旅讓我難忘,更讓我收獲甚多,回味無窮。
廈門旅游感受心得感悟篇10
大年初二,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廈門玩,計劃初七回來。
廈門有一個“水往高處流”的怪坡。它的怪處在于:當你把汽車開到坡底時會驚奇地發現車在自動向坡頂滑行,而從坡頂到坡底則要加大油門往前沖。我把一個又細又長的槽放在坡上,往里面倒水,水竟然往高處流了,真奇怪! 估計過不了多久,廈門怪坡將會成為一個著名的景點。
胡里山炮臺上有幾十至幾百門大炮,最大的克虜伯大炮有幾十噸,最小的也有幾噸。這里離臺灣很近,輕輕一打炮彈就飛出廈門到臺灣了。
廈門大學里的房子很多,有體育館、科學館、化學館、人類博物館等。大學生的活動范圍可比我們小學大多了。搞笑的是:“廈大”容易聽成“嚇大”。
鼓浪嶼是廈門最著名的島,它被黃金似的沙灘包圍著。它也是個鋼琴島,1.5萬人的小島擁有500余架鋼琴,鋼琴密度為世界之最。小島上有一座鋼琴博物館,博物館里有許許多多的鋼琴有的是一百多年前的鋼琴,還有三腳鋼琴、自動鋼琴、四腳鋼琴、巨型鋼琴,還有鋼琴表演<<鼓浪嶼之波>>淑莊花園是中國人建造的,當時鼓浪嶼上大部分是外國建筑,花園主人為了替中國人爭口氣,就建造了島上最大的淑莊花園。
福建南靖的客家土樓有一萬多座,有圓的也有方的。“東歪西斜樓”直徑50多米,第2層到第5層利用了三腳型具有穩定性歪而不倒。“四菜一湯樓”讓我看了就流口水。建在沼澤地上的樓,人踩在地上搖搖晃晃的,但不會陷下去,真奇怪!
這次旅游真快樂,鍛煉了我的體質,還增長了不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