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心得體會和感受
國學心得體會和感受篇1
本學期我參加了教育局舉辦的國學講座,感覺受益匪淺。讓我深刻了解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和繁榮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動力,中國人民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豐富的傳統文化瑰寶,傳承國學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質,使人們共享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
學習國學可以提高自己的素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目標。從求學、立身、明德和思想境界的不斷提升,不難看出孔子也非天生的圣人,自己的知識和修養在學習中提高,良好道德的養成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從自我約束到隨心所欲不逾矩,思想和言行的高度統一,已經達到了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此所謂“慎獨”,就是一個人獨處時候也能做到只做好事,不做壞事。這也使我們懂得了偉大來自于平凡的道理。人的一生是從學習開始的。在一個人的生命歷程中,有很多不可知部分,但是知識可以增長才干,智慧可以改變命運,因此,經常學習新知識,溫習老知識是一件讓我們感覺愉快的事情,我們要養成時時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學問從學習中來,能力從實踐中來。人生困頓,皆因不學無術,其實學習和實踐就構成了人生的兩大主題??鬃拥囊簧菍W習的一生,修煉的一生,境界越高越注意學習修煉。
國學讓我學會感恩,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說:"學生,在家里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典。"通過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于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可以說,國學知識里面對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國學知道德行天下的道理,“俗云: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無才,是次品;德才兼無,是廢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笨梢?,德行的重要性.“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要怎樣才能得人心,就是以他人之心為心。以兒女之心為心,就是“父慈”,以父母之心為心就是“子孝”,以弟妹之心為心,就是“兄友”,以哥姐之心為心,就是“弟恭”,以妻子之心為心,就是“夫和”,以丈夫之心為心,就是“婦順”,以人民之心為心,就是“君仁”,以領導之心為心,就是“臣忠”,以朋友之心為心,就是講信任;以學生之心為心,就是講師德。以他人之心為心,就是道心,就是天理,就是德。修德的功夫深入一分,愛世人的情感就誠懇一分,心心相印的境界就升華一分。唯德能感動人,能得人心。感動一家而家齊,感動一國而國治,感動天下而天下平。中國圣賢經典究天地自然之道,旨在凈化人的心靈,啟發人的道心,匡正人的欲念。所謂正心誠意慎獨修己,歸根結底,就是造就優秀的個人品質,至善的品德。以德率人,則好的精神產品和好的物質產品也就不勞督促,自然產生了。
在當今這個日益浮躁的社會中,我們深入開展“學國學、思先賢、樹正氣、揚美德”活動是非常及時、非常有必要的。通過讀《國學》,使我們的心靈有所啟迪,有所受益,也是就說要對照一下我們是如何做人的,如何交友的,我們的心地是不是夠善良,我們有哪些是君子行為,又有哪些是小人之舉,我們對待學習的態度怎樣??我們要用心去讀,認真品味,才能夠蕩滌內心深處的污垢,凈化我們的心靈,提升我們的道德水準,做一個實實在在的好人。
作為一名中國人,我以我們中國人特有的五千多年的方化內涵為驕傲,作為一名教師我更深刻的體會到我所擔負的責任,我會盡可能的將自己所領悟到的道理傳播給孩子們。
國學心得體會和感受篇2
當代管理者要學習國學的智慧。國學智慧的主干是易學,易學包含了宇宙、社會、人生運動變化的大規律,以及測變、知變、應變的大法則,應當承擔起國學管理智慧源泉的角色。再以易學為主干串起儒、道、釋、兵、醫等國學支脈,共同組成國學管理的宏大體系。這個體系的外圍,是國學智慧之“道”統馭下的西方管理之“術”,道之馭術就像大腦支配四肢,兩者在體系中相得益彰。
有人說: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也有人說:儒家講倫理,道家講生理,佛家講心理。這些說法雖有一定道理,但分別得太清楚了,所以是不對的。其實三家雖有各自的學說,但在核心觀念上卻是一致的。按《周易》的話來說叫著“同歸而殊途”。
管理的創新首先是思想觀念的創新,儒家德治和道家道治是亙古而彌新的思想,是柔性管理的典范,所以也必將是管理創新的思想資源。當代企業家應該學習儒家德治和道家道治。從而達到老子《道德經》所提出的無為而治的最高管理境界。
國學心得體會和感受篇3
最近。我看了一部電視類經典誦讀大賽——《國學小名士》,這個比賽從17市挑選出20個優秀選手,他們不僅不僅在國學上苦苦學習,還參加、組織過許多公益活動,他們當中,有人獲得了20__年感動淄博年度人物,有人曾經去過敬老院去幫助老人,當然,還有很多很多……
這個比賽分三個環節,第一個是我愛記詩詞,對弈中華古詩詞。在題中,會指定1-2個字,要打出哈有這個字的詩詞。選手們個個倒背如流。就像是有準備一樣。
第二個環節是名家對對碰,有身著古裝的小朋友出題,提問了一些古代的成語和嘗試,選手們對答如流,有些我好歹能答出幾個,有些我完全不知道。
第三個環節是美德大考驗,這是比賽的重要環節,這就可以真實的顯示出選手平常是不是可以真正做到與人為善。有些,我有的時候還可以,而有些我確是做不到。
最終,濰坊選手劉康寧成功奪冠,他的國學知識,和他的中國傳統美德值得我們敬佩。
國學心得體會和感受篇4
所謂經典是指傳統的,對后人影響深遠的文化珍品。精美的詞句,警示的格言,都給人以文化的陶冶和知識的拓展。對傳統經典做到耳熟能詳,無疑是讓我們在享用傳統文化精華的精神盛宴,可是我們呢?每天都在浪費時間,不學無術,每天昏昏的度日,所以我非常慚愧--對不起老師和父母。
這個誦讀大賽的的內容分為三個單元,每個單元都有兩個部分。古代文人,穿越時空,為國學小名士出題。這些身著古裝的孩子,分別扮演小李白、小杜甫、小白居易、小李清照、小蔡文姬、小蘇軾,他們為國學小名士現場表演出題,讓節目增添了更多童真童趣。
真人秀外景短片,體現選手"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理解。在初賽結束時,大賽組委會專門拍攝了60強選手的外景短片,在拍攝中通過對參賽選手設置障礙,考察參賽選手在實踐中的想法和做法,體現知行合一、學以致用。這一環節的設置,在于通過對經典的誦讀,傳承中國傳統美德。
當我看到那些選手們激情洋溢的演講,我的內心備受鼓舞,他們就是我的榜樣,我要努力學習。以后我要多看書,讀報紙,來豐富我的知。
看完后我有了深刻的醒悟:應未雨綢繆--提醒我無論做何事都要首先做好充分的準備。經典誦讀是對廣大中小學生進行愛國和民族傳統教育的最佳教材,是弘揚民族精神,弘揚中華文化魅力的法寶。經典誦讀中所含的國學文化須牢記。
《經典誦讀》中有許多優美的詩詞,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在《國學小名士》上有評委說:"松,在古人筆下是一個備受贊揚的一種植物,出了他的本意外還有--高直,堅強,正直等很多美的象征在他身上。另外還暗含著堅持不懈,認真對待事物的精神。這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
通過觀看,千古美文的神韻,華夏禮儀的儒雅,仿佛在這次誦讀中悠然再現。在瑯瑯的誦讀聲中,不僅讓我了解了歷史,體味了人生,豐富了文化知識,領略了祖國的大好河山,更主要的是讓我深深地喜歡上了祖國的傳統文化,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懂得了如何做一個新時代的美德少年。
國學心得體會和感受篇5
由于沒有從一開始看《國學小名士·青少年經典誦讀大賽》,我便從網上搜找出來了,便開始看了起來。
首先是主持人宋磊介紹蒞臨本次大賽的幾位重量級評審——石玲、劉悅坦、魏新、楊波、董姝。緊接著,選手們個個登場:一號選手王夢憶、二號選手孫榮憶、三號選手任家豪、四號選手周子靖、五號選手于皓凡。他們的介紹各不相同,都富有詩意。而且,他們的形象也是彬彬有禮、不拘小節。
進行第一輪比賽:我愛記詩詞。規則為:根據大屏幕顯示的關鍵詞,選手依次背誦包含關鍵詞的古典詩詞、名句。每次答題限時五秒,答錯即出局,依照出局順序,5位選手分別得到5分、10分、15分、20分、25分,本環節共兩回合。關鍵詞為“風雨”,選手們滾瓜爛熟、倒背如流的好記性呈現在我眼前??刹恍页霈F了,一號選手王夢億因重復了而沒有及時作答,Out。緊接著,三號選手任家豪也因為這個原因Out。剩下的3位選手出拼搏著。然而,五號選手暫時想不出來,也被out。只剩下2位選手了,二號選手差一點沒有答上,但還是作答了,但4號選手重復作答,out了。第一輪堅持到最后的是——二號選手孫榮憶!
之后,石玲老師給五位選手解釋了“風雨”的意思,評委董姝非常欣賞二號選手,因為她在差一點點就被Out的時刻中回答了,她的心理素質不是一般的好。
下一組關鍵詞:江湖。先Out的是三號選手任家豪,然后是一號選手王夢憶out,再然后是五號選手out,又剩下兩個人了。最后,四號選手失敗,二號選手獲勝。
第二輪:名家對對碰。
一號選手開始作答,然后答對了。接著,三號選手也答對了,可是五號選手卻不幸的out了,四、二號選手也不幸out。
第三輪:美德大考驗。
“漢寶”哥哥介紹完之后,五名小選手與導演一塊吃飯,在這個房間里有不少“眼線”,究竟哪個小選手會禮讓出自己的那一份食物呢?
考研開始,還沒入座,周子靖、孫榮憶就表現出互相謙讓的舉動。然后,于皓凡子大家都坐定以后,主動給每一個同學倒上一杯水。大蝦端上來后,王夢憶發現只有五只大蝦,而有六個人。周子靖與孫榮憶相后謙讓,之后大家都開始謙讓了。之后,開始分雞蛋,五個人開始謙讓,侯磊導演表揚了他們。吃飯結束后,每個人的碗里都有剩菜。最終,大家總結了一下今天的表現,自己要努力去改正缺點。
《國學小名士》給了我很多道理,比如我們要節約糧食、要注意餐桌上的禮儀、懂得謙讓......而且,我們要多記一些古詩詞、名言名句等等,要遵守著中華傳統美德,不能只說,要去做,繼承著中華的傳統美德,做一個美德好少年!
國學心得體會和感受篇6
學習國學,讓我受益匪淺。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國學不僅是中國悠久傳統文化的證明,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下面根據個人學習情況談幾點體會:
一、國學使人提高素養
傳統精神的力量震撼人心,啟迪思想,開闊文化視野。國學是關于道德的學問。學習如何把自己修煉成一個奉公守法、恪守信用、遵循規則、奉獻社會的人?!墩撜Z》把人生的追求分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人要有“為萬世開太平”的恢弘志向,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博大情懷。其進取意識和向上精神值得我們汲取?!靶奚?、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讓人知道自身的不足從而去改善。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應注重自己的表率作用,帶頭學習國學,加深傳統文化的熏陶,更加明理和睿智,拓寬看問題的視野和知識面,提高對道德修養認知的水平,使自己懂得更多為人處事的道理。
二、國學為人指明方向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边@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說:“學生,在家里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典?!蓖ㄟ^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于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可以說,國學知識里面對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明正確的方向。
三、國學教人學會做人做事
中共中央提出的以德治國方略、都可以從博大精深的國學中找到傳承基因和歷史淵源。儒家學說倡導“禮義廉恥”、“忠孝仁愛” 等等,構成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而傳承至今。我們在學習國學知識的過程中,要注重它對當前工作的重要借鑒意義。比如對于“禮義廉恥”,“治國就是治吏,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將不國”。我們要深刻理解其廣博的內含,融會貫通于當前的廉政建設之中。又如“忠孝仁愛”,“忠”就是要忠于國家、忠于黨;“孝”,就是要孝敬長輩,試想,如果連自己父母都不孝敬的干部,怎么可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仁”,就是要廣施仁政,以人為本;“愛”就是要愛國、愛黨、愛人民、愛家庭。尤其對國學中以孔子思想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學習,要努力發掘其中的人文智慧,領悟其中做人做事的原則、為人處世的哲理、生產生活的奧秘,以求得人與人關系的和諧、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人與社會關系的和諧。
古為今用,是我們學習國學的唯一目的。學習國學讓我們了解了中華優秀文化傳統,豐富了知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養。
國學心得體會和感受篇7
頓挫抑揚的詩韻,優美又帶有靈性的詩句,悠久而又璀璨的國學文化。這是讓我們后人為之感嘆,欽佩不已。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薄皟砂肚嗌较鄬Τ觯?孤帆一片日邊來?!边@兩句詩分別出現了兩個重要的字——日,月。國學文化博大精深,里面記載了許多關于日和月的詩句和詞。古人們總是借皎皎月光來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關于月亮的詩句總是透著悲傷,凄涼的情感。
我很喜歡描寫月亮的詩句,因為這樣的詩句會讓我身臨其境,去體會作者的心情。
《國學小名士》這個節目讓我懂得了許多知識,增長了許多見識,還真正理解了古詩中的詩句所表現的意境。
其中有一項環節是“美德大考驗”,我很喜歡,在我的理解中,即使沒有文化,也要有正能量。知識量再大也不能溫暖人心,可是,正能量多起來卻可以把冷卻的心溫暖的融化掉,這是一種多么神奇的力量啊!
在“美德大考驗”里,有些選手沒有通過“美德大考驗”,卻靠自己真心的懺悔和積累的國學知識, 以及口齒清晰的表達能力贏得了老師們的心。可有一些選手通過了“美德大考驗”卻因為表達能力不好,而且又沒有使用一些國學知識,這個問題讓評委老師們起了爭議。
我感覺不管怎樣,只要做好自己,認真回答問題,保持自然狀態就好,就像我們平??荚囈粯?。
以后,我們一定要做一個美德好少年,學習國學中的知識,弘揚國學璀璨耀眼的文化。
國學心得體會和感受篇8
《經典誦讀》是我們學生必背的,可對于我們來說只是死記硬背,根本不理解其中的含義,這兩天我看了一個節目《國學小名士》,讓我感悟頗深,受益匪淺!
國學小名士電視誦讀大賽以“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為主題,讓青少年通過對國學經典的誦讀,把傳統經典中的正能量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經典誦讀》是我們必須牢記的國學文化,所謂經典是指傳統的,對后人影響深遠的文化珍品。精美的詞句,警示的格言,都給人以文化的陶冶和知識的拓展。對傳統經典做到耳熟能詳,無疑是讓我們享用傳統文化精華的精神盛宴。
當我看到那些選手們激情洋溢的演講,我的內心倍受鼓舞,他們就是我的榜樣,我要努力學習。我要多看書讀報,來豐富我的知識。看完后我有了深刻的領悟:應未雨綢繆――我無論做何事都要先做好充分的準備。經典誦讀是對廣大中小學生進行愛國和民族傳統教育的最佳教材,是弘揚民族精神,弘揚中華文化魅力的法寶。經典誦讀中所含的國學文化須牢記。
這個節目使我受益匪淺,讓我學到了不少知識。 我希望讓我們這五千年悠久的燦爛文化發揚到全世界,讓世界關注中國文化,因為她就是民族傳統與民族 精神的化身。
國學心得體會和感受篇9
一年一度暑期師德培訓學習。昨天本人聆聽我校校長組織全體老師學習國學經典的講座,從我個人來說,有不少的收獲和體會,現在外國人都學習我們的國學經典,創辦了不少孔子學校。我們國人有什么理由不學 國學經典。學習國學經典:一:提高自身素養,為教育教學工作打好良好基礎。我從國學與經典中學習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學以致用。二:從國學經典中學到做人的道理,處世的哲學。
現代社會知識更新快,自己在學校里學到的知識太有限,根本趕不上時代的變化。要做好新時代的教師,能適應時代的需求,現代教師必須有活到老學到老的觀念。而學習,應該海納百川,應該博而精。新時代的知識技能固然要學。而我國古文化博大精深,更應該是學習的寶庫,知識的海洋經典
一、學習國學可以提高自身素養
經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啟迪思想,開闊文化視野。“修身、養性齊家等等。”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自己知道自身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作為教師,我們除了在能力、知識方面外,還應注重自己的表率作用。 說到底就是"業務+人格"。盡管教師不是官,是教育人家,是學者,但是教師要想管理好學生,就要真正地為學校。家長學生辦實事,善于聽取來自各方面的不同意見和建議,集思廣益。
二、學習國學可以提升班級及其他各方面的管理水平
“入則孝,出則弟”。孝敬父母,尊重兄長對的孩子來說是首先應該具備的品質。為此,我學校老師應該經常組織了對學生進行愛心、孝心教育的活動。包括聽父母的話,尊敬父母和其他長輩,關心體貼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勞動,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熱愛學習,與家人共同創造和諧快樂的生活。
學習了國學經典后,我認為還可以在我們的今后各項活動及班隊課中,加入經典誦讀,如《弟子規》《唐宋詩詞》《三字經》等適合孩子誦讀的經典;其次讓我們的環境與經典對話,收集有關宣傳資料、圖片、布置校園的環境、氛圍;利用傳統節日對學生進行滲透教育。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每個節日的由來、慶祝方式、利用海安古城風俗習慣等內容,讓學生在接受傳統文化知識的同時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及個性品質。
古為今用,是我們學習古代文學的唯一目的。學習國學,讓我們了解了中華優秀文化傳統,豐富了知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養。
國學心得體會和感受篇10
詩詞就是中國歷史上一顆顆寶貴的珍珠,它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它是我們中國獨有的文化,還是抒發情感、飽含歷史的珍貴文物。
在觀看“國學小名士”電視選拔大賽中,我不禁感嘆選手個個都是精英。
看選手們一個個自信地站在那里,他們一定做好了賽前的準備,肯定讀了很多古書、詩文。不過,我還是在心里替他們捏了把汗——他們還不知道會面臨什么樣的難題呢。而當他們卡殼的時候,我的心就像被手攥住了。當他們思索了一秒鐘后,就說出了一句句詩詞,我緊揪的心才放下來,同時也暗暗的佩服他們的詩詞量之大。
通過觀看“國學小名士”電視大賽,使我對經典詩詞有了新的理解,我發現詩詞中還有好多奧秘等著我們去探索。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詩強烈地表現了文天祥愛國的情感;“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則向我們點明了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的道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足,每個人也有自己的長處,要互相取長補短……每一首古詩都有它自己的意境、韻味,需要我們仔仔細細地品味。我認為,我們中小學生更加應該學會這些詩詞名句、傳統禮儀。國學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載體,接續國學薪火能更好地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國學是中國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蘊。作為中國人應該以此為傲。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中華文化,把中華文化、藝術繼續發揚光大!
最后我衷心地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國學學習的行列中,繼承國學經典,發揚國學經典,讓我們在古詩詞文學的海洋里遨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