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實踐心得600字
三下鄉實踐心得600字篇1
維持了三天左右的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結束了,辛苦而充實,沉重卻又充滿欣慰。幾天的奔走,受益匪淺。我們團隊十二人前往坐落在北郫縣縣城西南部的望叢祠,盡情享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熏陶,盡情去感受了屬于這個夏天的一份充滿繾綣書香氣息的三天。
望叢祠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內蘊。據遠古的傳說,在古蜀郫縣,望帝教民務農,叢帝鑿山治水,為成都平原的早期開發作出了突出貢獻。二帝遺愛于民,后人尊祀。原來二帝分祠,北宋仁宗康定二年,邑令趙可度將望帝與叢帝合祀,建望叢祠。下車的那一刻我們立馬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文化氣息。
亭臺小榭,蜿蜒的石子路,幽謐的樹林,無一不向我們彰顯著這座古老的建筑的深厚內涵底蘊。我們去的時候天氣并不是很好,下著淅瀝瀝的小雨,在這迷迷蒙蒙的雨簾之中,望叢祠就像一個帶著面紗的江南女子,一雙笑意盈盈的眼睛吸引著你去揭開她神秘的面紗。
短短三天,我們領略了望叢祠的美麗、莊重、神秘、溫婉,因為時間的緣故,我們去的時候名滿成都的荷塘的荷花已經謝了,只留下一片青翠的荷葉,仍能看出滿池荷花盛開是美麗。
美景固然吸引人,但在那里的三天,和當地的居民進行深入交流之后,我們更覺得望叢祠以及他背后所代表的傳統文化的魅力有多么的美好。打太極的老人,充滿活力的小孩,隨手給你來一段文化故事的叔叔,這一切給望叢祠增添了更美的標簽,也更讓人覺得其可愛。
三下鄉實踐心得600字篇2
今天是三下鄉的第一天,對接下來的十天生活很期待。昨天在去那里的道路上,已經能夠看到公路兩旁那連綿的香蕉林,菠蘿樹,還有那些辛勤勞作的農民。到了外羅中學接待我們的是校長,見面后出乎意料的親切,親力親為的安頓了我們的住宿,介紹了一些狀況,沒有他們的幫忙,我們的活動也難以順利開展。
本次下鄉開展的活動包括了探訪鄉村、擺咨詢點、派發新種子、開設見面會和為當地農民放農業技術的相關影片,透過這一個個的活動,讓我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當地的文化,也給予我們機會把我們所學到的知識教給他們。透過走訪鄉村,派發相關資料,我們真正的走進了農村,也了解了農村。
昨天我們調研組去了外羅港,由于休漁期在那里我們看到了一排排的漁船停在岸邊,一句傻妞討論了很多的調研方案,最后我們決定做好方言的傳承以及現狀這個方案。
今天早上學我們和同學一起進行了開班儀式,還有留影留念了,最后我們一起進行了創衛活動,對校園進行了整潔。總之今天的收獲也是頗深的。今天下午我們和同學們一起進行了班會活動,真正認識到了很多的面孔,希望我可以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幫助那些孩子們,盡一份力去改變他們的教育現狀,哪怕會對他們以后的道路有那么一點點的幫助都是很值得的,很有意義的,期待接下來在外羅中學的故事。
還有真真真的感謝后勤組的大佬們做的飯真的好好吃,而且也覺得很不容易,每次都是最后一個吃飯的,謝謝他們,比心比心。哪怕每天都吃榨菜雞蛋配粥也好好了。
三下鄉實踐心得600字篇3
90后的我們離開象牙塔,接觸社會,適應社會,在社會競爭中發揮我們的優勢,是我們每個大學生所夢寐以求的。90后大學生,在許多人眼中是吃不了苦、受不了累的一代,從小就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調皮、叛逆成了我們身上深深的烙印。然而,實際卻與人們想象的相反。正因為我們是90后,所以我們有著不羈的精神和源源不斷的創意,面對挫折時,我們會迎難而上;迎接挑戰時,我們會考慮周全果斷突破。90后的我們既繼承著先輩們的優良傳統,同時,又有著我們新一代的新生血液。
本次社會實踐,我們將去湘鄉市龍洞鄉,深入農村,了解農機使用情況。今天查資料的過程中,我了解到了龍洞鄉的地理位置與風土人情,透過一張張圖片,我看到了那里青翠的山,彎彎的溪,還有大片大片的、齊整的稻田里,滿是顆粒飽滿的谷穗,映襯著農民們喜悅的笑容,顯得和諧而美好。它展現出了一個現代化農機改革下,新農村的新面貌,這讓我對下鄉滿懷無限的憧憬。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本次的社會實踐需要每個成員自帶涼席。當時聽了有些許驚訝,同時又有著半點好奇,沒有經歷過自帶涼席下鄉的我們,能適應這么艱苦的環境嗎?也許,本次暑期社會實踐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雖然,我們這群90后的孩子還沒有真正登上社會的舞臺,但我們有勇氣、能擔當。因為被呵護著,所以我們寬容善待身邊的人;因為被愛著,所以我們心懷感恩;因為被關注著,所以我們勇敢拼搏、自強不息,我們不是垮掉的一代。
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驕陽下的我們,將化新鮮感和好奇心為動力,共同努力,迎難而上,為我們本次的暑期社會實踐畫上精彩的一筆。
三下鄉實踐心得600字篇4
7月7日,廣東醫科大學銀齡志愿服務隊終于迎來了第一天的暑期三下鄉活動。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終于來到了信宜市俊昌村俊昌小學。我帶著無比激動地心情,期待著我能夠為這個小鎮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再出發之前,我們已經知曉,我們住宿在小學教室里面,但令我感到驚訝的是,似乎早已有人把課桌椅子給整理好放在一旁,給我們騰出位置,而且似乎地板也已經被打掃干凈。看完幾間教室,皆是如此,我已經被這種東道主的熱情給感染了。庭院花開且欲燃,時有微涼不是風。醉人的花,芳香四溢,沁人心脾。我相信孩子們能在這種樸素自然的環境下學習,一定能收獲許多歡樂與成長。
不一會兒,蚊蟲大軍似乎已經見到了我這個“入侵者”,忙不迭的往我大腿咬上幾個包。“這間是課室,那間也是,里面的空調你們自己開,這間是吃飯的地方,洗手間在那邊,做飯的地方在······這里晚上挺涼快的,就是蚊子多,你們被子帶得夠不夠啊,上面也有被子。”一位當地的老師帶我們逛教室,語氣中透露出對我們的關心。
我們覺得可以把教室打掃得干凈一些,于是大伙兒就動起手來,掃掃拖拖。
不一會兒,我們就把全部課室打掃完畢,也把行李停置妥當。
忙碌了半天,此刻也正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刻——晌午。就讓我保留這份熱忱,好好休憩一會兒,再來為我的三下鄉生活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