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感想感悟心得
活著感想感悟心得篇1
我從來都堅信自己是一個不容易感動的人,但讀完《活著》,我還是感覺到一種難言的苦悶和震撼。
有人說閱讀是一次心理的恐懼經歷,也許正因為此,我格外不喜歡看悲劇。從情節的角度來講,《活著》就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悲劇。主人公福貴青年時嗜賭成性,終于輸光家業,父親因此活活氣死,母親則在窮困中患了重病。福貴為母前去求醫,卻在半途上被__抓了壯丁。兩年后幾經波折回到家的他,發現母親早已離世,女兒鳳霞也因病成了聾啞人。此后,厄運的陰影一直籠罩著這個家庭。縣長的老婆難產需要輸血,結果兒子有慶被抽血過量而死,后來發現縣長竟然是曾經的戰友春生,春生在轟轟烈烈的__中遭受迫害,最終懸梁自盡;鳳霞終于找到良人──二喜,可不久就死于產后大出血;有慶和鳳霞走后,妻子家珍也撒手人寰;沒過幾年二喜因為一次建筑事故慘死,留下兒子苦根和福貴相依為命;然而幾年后,苦根也因吃豆子撐死了,剩下孤苦伶仃的福貴買了一頭待宰的老牛作伴……
整個閱讀過程中,我一度對余華十分痛恨,也許作家都是冷血的,就像余華用他平實得近乎冷漠的筆調敘述著殘酷一樣,一次又一次將我對可能存在的美好幻想徹底打破。也許,正是要不斷見證離別,見證死亡,見證各種苦難,才能看到生命的厚重和沉痛,才能體會平靜背后的蒼涼,才能思索活著的意義。
想一想,人的一生究竟要經歷多少起伏,才能真正做到往事如煙,去留無意?究竟要看過多少離合,才能真正做到云淡風輕,波瀾不驚?究竟要承受多少不幸,才能真正煉就一顆強大的心臟,在若干年后,上揚嘴角,將曾經的傷痛娓娓道來,說一聲現世安好?
人生一夢,白云蒼狗。為名?為利?為情?為義?命運對福貴也許特別眷戀,也許特別殘酷,歲月帶走了他身邊一個又一個親人,只有他活了下來。經歷了那么多苦難,他學會了忍受,忍受生命賦予的責任,忍受現實給予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文章最后,福貴和老牛漸漸遠去,福貴粗啞的令人感動的嗓音從遠處傳來,在空曠的`傍晚像風一樣飄揚。那一刻,看著他們的背影,我們一定無話可說,仿佛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一切都毫無意義。縱三千里河山,亦四十年蓬萊,曾經我們苦苦追求的忽然顯得極其可笑。人就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活著。我們曾如此渴望生命的波瀾,到最后才發現,起起落落,浮浮沉沉,恩恩怨怨,終不過雁過無痕,水過無聲。
活著感想感悟心得篇2
暑假里,我在媽媽的推薦下,讀了余華的《活著》。
小說以“我”一位旁聽者聽一位老人講述他過去經歷的形式展開,老人用平靜的口吻講述了他自己充滿悲劇色彩的一生。老人叫富貴,年輕時是一個地主少爺,經常在城里吃喝嫖賭,無所顧忌的胡鬧很快讓他傾家蕩產,變成了一文不值的窮光蛋。他從此一蹶不振,日子越過越窮苦,但厄運總是追隨著他的腳步。他的父親在從老宅遷到茅屋的當天一頭栽入了糞坑;為生病的母親到城里買藥時,他自己被抓壯丁,飽嘗顛沛流離、飄無定所之苦之后,終于死里逃生,回到了家,但母親已病故;兒子在一次意外的采血事故中被冷漠的醫生奪去了生命;女兒鳳霞因為一次高燒,失去了說話的能力終于長大成人卻死于了難產;妻子家珍死于軟骨病;女婿二喜死于工地的事故;死神連他年僅7歲的外孫苦根都不肯放過。身邊的親人一個一個相繼死去,他親手埋葬了父親,兒子、女兒、妻子、女婿和外孫。四十年后,他仍然活著!并買了一頭老牛,取名“福貴”,與它相依為命。
看完后,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換著是我,我會不會繼續活下去。想起初一時我們學過一篇寓言《落難的王子》,王子說:“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著,而且都受得了。”在這個世界上,的確每天都在發生著災難。當災難沒有落到我們自己頭上時,作為旁觀者,我們往往不敢設想這災難落在自己頭上怎么辦。但事實上,一旦這種情形發生,你就必須承受,往往也就能夠承受。
在我們老家對面有一個老公公,已經風燭殘年了。每次我回老家,總能看到他一個人坐在墻角曬太陽,安靜平和。媽媽曾告訴我,這個公公苦難的一生,他的父親在他小時候被抽壯丁就再也沒有回來;他的弟弟在剛好成年時因受不了生活的痛苦上吊而死;他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小兒子在一次晚自習回家時不慎掉到萬蒼初中前的溪里淹死了;大兒子兒媳雷雨天氣時在野外割麥被電死,留給他們一個10歲的孫子;他的媽媽傷心絕望一病不起,離開了他;后來妻子也因痛風去世。兩個女兒遠嫁他人,這個公公歷經磨難,帶大了他的孫子。聽完后,我想這簡直就是現實版的《活著》,看著祥和的老公公,我肅然起敬。活著,才是道理。活著,才有希望。
記得中國達人秀里的無臂鋼琴師劉偉也曾經說過“要么趕緊死,要么精彩的活”,表達了他對生命的深刻感悟。無臂的他16歲學習打字;19歲學習鋼琴,一年后通過了七級鋼琴考試;22歲挑戰吉尼斯世界記錄,一分鐘打出了233個字母,成為世界用腳打字最快的人;23歲不僅成為中國第一個達人,而且還登上了維也納金色大廳舞臺,讓世界見證了中國男孩的奇跡。他還用雙腳敲打出來的自述傳記《活著已值得慶祝》,詮釋了精彩的活著。活著才是硬道理,并且要有尊嚴地活著、要有價值地活著……
人生在世,活著,才有希望。
活著感想感悟心得篇3
終是不敢再看一遍《活著》,苦難的經典,卻不存一絲希望,我想余華先生根本是不打算往好的方向寫!
主人公富貴,亦是一個悲慘的人。年少好賭,敗光家財,又氣死父親;后又陰差陽錯被征兵,未見母親最后一面;妻子無怨無悔,默默陪伴,也是勞苦一生;兒子有慶,未救他人而死,卻也不是自己心甘情愿的;女兒風霞,難產而死;女婿兒喜也是一個苦命的人,一場事故而造成的人命;孫子苦根,竟是被活活噎死……勞累了半生,富貴終還是落得孤家一人!
整本書中只有幾處希望的存在,余華先生的文筆平淡,他著力刻畫了許許多多的悲慘生活,但又讓書中的富貴放不下活著的希望。通篇如此,也正是這樣,我看到上世紀千千萬萬的農民的縮影,那是怎樣的影子?是畸形的。是什么壓垮了他們的脊梁?,是災荒,是農民活著的困難!潦潦幾十頁,卻是中國自開國以來的歷史的濃縮,我們看到的,也絕非只是悲慘而已,還有的,是一個人活著的困難啊!
我不禁聯想的我的父母,他們生活在社會基層,沒學歷,沒文化,只能依靠自己的力氣掙錢,養家糊口,解決溫飽問題。但是他們從來都沒有放下活著的希望,為什么?不只是因為我,更是因為活著本不易!
佛講輪回,人生就是渡過苦海,我們每個人在苦海中掙扎,希望到達彼岸。那濤濤江水,不就是一道又一道苦難嗎?不經歷風雨,怎么能看見彩虹?
活著就有壓力,但正是壓力,才讓我們感到自己還活著,心臟任然跳動,而并非是棺材中的枯尸,死氣沉沉。
我想富貴經歷了那么多苦難之后也明白了,人生老病死都是注定,這也是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的,既然如此,活好當下,不必糾結,畢竟新的一天太陽照常升起,地球依然在轉!
活著本就是一場不易的修行,何談容易?
活著感想感悟心得篇4
這故事講述了福貴的一生。他是地主的兒子,娶了城里一個有錢人的女兒,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每天都進城里的賭館賭錢。賺得不多,輸了的不少。終于有一天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一次福貴爸上茅廁時死了。也許這是報應,他是地主,是敗家子。地主位置被一個以前經常借錢給福貴賭博的人龍兒坐了。一貧如洗的福貴因為為救母病去城里抓藥,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拉去當兵。在戰場上九死一生,當他幸運歸家時,女兒卻已經成了啞巴,母親死了,家里一窮二白。福貴的兒子意外身亡;后來女兒好不容易嫁了出去卻因產后失血過多而亡;妻子中年病死;女婿二喜做工時被板車壓死了;外孫子吃豆子時死了。到了最后福貴也老了。
福貴經歷了人生最大的痛苦,當他看著親人離自己而去時,心底那時就像在被刀割般地痛,割得很深,很痛……但他卻奇跡般地挺了過來,依然樂觀豁達地面對人生。到風燭殘年之時,依然牽著一頭老牛做伴過日子。
他沒有因為親人的離去而結束自己的生命,因為活著是為了讓死去的人安心。其實福貴并不知道什么是活著,他只知道人活著就是這樣,經歷一下酸甜苦辣,有錢就賭一賭,沒錢就種.種田。活著就是這么簡單。
人活著為了什么?人活著不為什么,只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而世上卻有成千上萬的人始終不明白,他們總以為活著只是為了幸福,只為了愛情,只為了養家,只為了金錢,只為了做官,只為了別人。當他們達不到目的時就跑去結束自己的生命。
有些人覺得自己的命不好,自己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對自己前途不懷有任何希望,于是他們也選擇了在這個世界上消失。
也有些人,在碰到一點困難時,選擇了后退,后來他們覺得退縮也不是解決方法時,于是他們也與世界說了聲再見,然后揮手而去了。
童鞋們.相信吧、沒有比活著更好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難的事!
活著感想感悟心得篇5
《活著》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福貴的故事。文章敘述了福貴從富家少爺因為賭博而輸光家產變成窮人,有外出謀生遇到春生等人,后回家的故事。
故事結尾只剩下富貴和他的老牛,他們仍會繼續活下去。因為他經歷了這么多事,對許多事情已經看淡了。文章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春生開車撞死了富貴的兒子,家珍不愿見他,后春生被組織調查,家珍知道春生過的也不好,在春生離開富貴家時,家珍對他說:“一定要活著,活著。”
人生固然會遇到一些困難,但是因為有了這些困難,我們活得才更加精彩。如果人生總是一帆風順,那這樣的人生必然是無味的,人也會因此而懈怠。只有在困難中,才會使人不斷磨礪,不斷進步。
文中的龍二因為贏了富貴的家產而富裕,但是好日子沒過多久,就因為割資本主義的尾巴而被槍斃。富貴知道龍二被殺后,心中害怕極了,幸好把家產輸給了龍二,不然被槍斃的可就是自己了。
有時,失去一些東西未嘗不是一件幸運的事,富貴正是因為失去了家產,才撿回一條命。失去,是為了更好地獲得。我們不必因為失去了什么東西而悲痛不已,也不必為了得到了什么東西而洋洋得意,得與失都應以平常心來對待,這樣我們才會更好地生活,更好地活著。
活著,就應該勇敢地去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活著,就應該不為了得失而大喜大悲;活著,就要以平常心對待生活中的人或事;活著,就要充滿對生活的信心,腳踏實地地走好生活中的每一步。
活著感想感悟心得篇6
在老師的推薦下,我讀了《活著》這本書。讀之前我聽同學說,故事很悲慘。以至于在一段時間內,我以為它是一本普通的寫農民悲慘生活的小說,講述活著的不易。然而在我讀了它之后,我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感悟。
故事是以一個叫福貴的老人展開的,用第一人稱的方式給別人講述了自己的大半生。從他身邊的人一個一個多起來,再到一個一個地離去,我感到難過,同時又覺得這樣的生活真實又不可思議。真的會那么巧嗎,身旁的親人怎么會一個不剩地全部離去?然而,未來,是我們無論如何也不能掌握和確定的。
雖然生活很困苦,但是我能體會到他們有時的幸福感。正如作者余華在序中說:“我說在旁人眼中福貴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可是對于富貴自己我相信他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和賀拉斯:“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死前,無人有權說他幸福。”幸福到底算是種什么?它不是一些物質,而是一種滿足的,用心的感覺。在一生當中,在一生的暮年,怎樣才能做到擁有福貴那樣的真心與坦誠,無悔?
在余華日文版自序中,提到關于“生活”與“幸存”的辯解,面對問題:“為什么在如此極端的環境中,還要講生活而不是幸存?它們之間的輕微分界在哪里?”答道:“在中國社會底層的人來說,它們就是一枚硬幣的兩面,代表了方向的不同。對《活著》而言,福貴經歷了苦難,但是他在講述自己的故事。只需要他自己的感受,所以他講述的是生活。”
無論怎樣,日子都會過下去,明天總會到來,也總會離開。它從來不會因為某些事而停下腳步,它永遠均勻地前行著。就像現在的我剛考完期中,就像當初考完兩天半的中考一樣,惶惶恐恐地訝異著,十天前還發愁的考試,現在竟都過來了!何止一場考試,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
福貴倚在樹下,慈愛地看著他的老牛,向傾聽者訴說自己的一生——應該也是歷歷在目,恍惚之間就在眼前。活著,是那么不易,又是那么簡單。它需要用心經營,用愛來呵護。我正活著,我感受著。
活著感想感悟心得篇7
第一次讀完《活著》這本書,我只覺得壓抑充斥了自我的整個心靈。同時也覺得余華太過殘忍,讓故事中的人物一個又一個的死去,卻惟獨剩下主人公孤獨地活在這個世界上在我生病的那段日子。于是那本《活著》被我一氣之下壓在了書堆底下,因為我厭惡于華,厭惡他的殘酷。
第二次看《活著》,是在今年的四月。那是個黑色的四月,在我滿懷憧憬著自我的幸福未來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噩夢徹底打碎了我所有的夢。我沒有辦法理解那樣殘酷的一個事實。我覺得整個世界都崩潰了。不清楚,自我流掉了多少淚。我開始自暴自棄,甚至有了萬念懼灰的地步,我深深感受到了活著的艱辛,活著的痛苦。"我該為誰而活,我為什么要活著。"那幾天我想的僅有這樣的一個問題。于是我開始發泄,開始焚燒我所有以往喜歡的東西。因為我想燒掉過去,燒掉病痛。
我又看到了那本《活著》,鮮紅的封面深深地刺激著我。我留下了這唯一的一本,開始重新去體味活著的含義。我總認為人生最大的悲哀的莫過于地靜靜地等待著死亡的那一刻,可當我再讀《活著》,我才明白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是你眼睜睜看著身邊的一個個親人慢慢死去,你卻毫無辦法,直到只留下你孤單的一個人!這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換成是我,我會不會繼續生存下去,可是他卻依然友好地對待世界,這種對苦難的承受本事和對世界的樂觀態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也更是我所需要的。我的心靈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當這個貫穿全文的引子讓我捫心自問時,我卻無從答起。當我生病的那一刻起,我變得開始暴躁不安,怨天尤人。我開始挑剔身邊的人,無理取鬧,而身邊的人一次次的包容我,無怨無悔。在傷害深深愛我的人同時,我也深深地傷害了自我。其實我比余華更殘忍,我親手在傷害身邊一個個愛我的人。我的病不是他們造成的,可是我卻讓他們左右為難。為什么我要把自我的痛苦強加在愛我的人身上呢
活著,就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千萬別為自我找什么借口,因為"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在艱難中活著,在活著中享受艱難!
活著感想感悟心得篇8
最初接觸余華的小說《活著》,是因為導演張藝謀的電影《活著》,當時那部電影可謂紅遍全中國。之后讀過作家出版社的原著,現在又重讀新經典文化25周年紀念版,讓我感受到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命運的不可抗拒。
福貴再努力、再悔改,也無法逆天。經歷了內戰、大躍進、三年自然災害、_時期的每一段歷史,活生生地刻畫出歷史背景下小人物的命運,機智的諷刺、辛辣的幽默,暗示著歷史的復雜性和殘酷性。看似平凡沉重的文字,實際上卻是字字見血,讓人內心很難平靜。
當年那個年代像福貴式的悲劇小人物多如牛毛,他們無法活得體面、活出尊嚴,甚至連生命也失去了原有的厚重。作為那個時代的主角,他們不可免俗地成為精神的空殼,被時代的洪流裹挾著無法喘息,即使面對著悲慘的命運,也只能勉強地活下去、努力地活下去。
活著感想感悟心得篇9
剛拿到這本書時,便不由得為“活著”這個詞語的沉重與力量所唏噓,甚至以為這是一本被深奧難懂的語言所充斥的哲理書。但真正讀進去,才發現恰恰相反。作者的筆觸樸素粗糲,以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平緩語調,沒有議論,沒有抒情,僅僅是貌似冷漠的人物描寫,就簡單的織就了一個簡單的故事。這個故事里,有動蕩的歷史,有無奈的生離,心酸的死別,更有單純的快樂,與平淡的幸福。在這樣一個坎坷而真實的命運面前,其實根本無需煽情,字里行間便自有感動的力量。也許是將小鳳霞送人時留下的兩行淚水,也許是有慶為了剩鞋在雪地上光著的雙腳,也許是矮矮的墳墓旁被月光照亮的蓬蒿,無不刺痛內心深處最柔弱的地方,讓人也隨著富貴的起起落落而或喜或悲。又或許,正是這樣沒有抒情的單純描寫,才使讀者自己去窺探那些生活與我們如此不同的小人物的心靈,去主動問問自己:“何為活著?”
活著,可以是以云卷云舒的慢節奏做著自己喜歡的事,也可以是以充實忙碌的步伐向自己的目標邁進,但它絕不碌碌無為,蕓蕓眾生;活著,也許是一夜醒來便可以看見陽光飛濺的滿足,也許是勞累一天嘴邊可口的飯菜,它可以不驚天動地,但它足夠美好幸福;活著,也許是昂揚前行去實現遠方的夢,也許歷盡風雨起落但未來依舊迷茫,它可以無奈,不滿,悲傷,但它絕對有一個在等你滿身風塵前來認取的夢想。活著,可以不偉大,但一定要有意義。渾渾噩噩不是活著,行尸走肉更不是活著,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所追求的喜歡的生活,余華也說過:“生活是屬于每個人的感受,不屬于任何別人的看法。”生活正需要我們為自己而活,去享受內心的悲喜,感受那屬于每個人自己的歡樂與痛苦,活出自己的的意義。
《活著》是一次殘忍的閱讀,每個沉重的悲劇都是痛苦的。我們活著在幸福快樂的同時,也要學會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坎坷,也許正是這些大大小小的困難與逆境,才讓我們的生命在磨礪中變得更有意義。在《活著》這本書中,有著時間的漫長與短暫,生命的動蕩與寧靜。在短暫的一生中,我們也曾在黑暗的角落用淚水浸濕一個人的夜晚,我們也曾被一抔黃土與那布滿皺紋但卻溫暖的手掌隔絕,我們也曾在困難的荊棘叢中畏懼退縮,但是,我們是否也能堅持下去,像富貴一樣,有著無法被剝奪的活著的意志與戰勝困難的勇氣?
活著感想感悟心得篇10
我得為余華的《活著》寫一篇讀后感。有哪本書比《活著》更有意義,能更好地有感而發呢?是《青春之歌》,是《兄弟》還是《冷山》?《活著》,一個悲慘的故事。雖然不會像看郭敬明的《夢里花落知多少》時哭得稀里嘩啦的,但看《活著》會讓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一種不膚淺的感覺,一種看了讓人深感悲涼凄慘的感覺。這書看過很久了,但余華那淡淡的文字,平凡的故事,還是令我難忘:一個小村,一座小城。還有主人公福貴。
這故事講述了福貴的一生。他是地主的兒子,娶了城里一個有錢人的女兒,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每天都進城里的賭館賭錢。賺得不多,輸了的不少。終于有一天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一次福貴爸上茅廁時死了。也許這是報應,他是地主,是敗家子。地主位置被一個以前經常借錢給福貴賭博的人坐了。一貧如洗的福貴因為為救母病去城里抓藥,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拉去當兵。在戰場上九死一生,當他幸運歸家時,女兒卻已經成了啞巴,母親死了,家里一窮二白。福貴的兒子意外身亡;后來女兒好不容易嫁了出去卻因產后失血過多而亡;妻子中年病死;女婿二喜做工時被板車壓死了;外孫子吃豆子時死了。福貴老了,故事結束了。
福貴經歷了人生最大的痛苦,當他看著親人離自己而去時,心底那時就像在被刀割般地痛,割得很深,痛在全身,鮮血都流出來了……但他卻奇跡般地挺了過來,依然樂觀豁達地面對人生。到風燭殘年之時,依然牽著一頭老牛做伴過日子。
他沒有因為親人的離去而結束自己的生命,因為活著是為了讓死去的人安心。其實福貴并不知道什么是活著,他只知道人活著就是這樣,經歷一下酸甜苦辣,有錢就賭一賭,沒錢就種.種田。活著就是這么簡單。
人活著為了什么?人活著不為什么,只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而世上卻有成千上萬的人始終不明白,他們總以為活著只是為了幸福,只為了愛情,只為了養家,只為了金錢,只為了做官,只為了別人。當他們達不到目的時就跑去結束自己的生命。
有些人覺得自己的命不好,自己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對自己前途不懷有任何希望,于是他們也選擇了在這個世界上消失。
亦有些人,在碰到丁點兒大的困難時,選擇了后退,后來他們覺得退縮也不是解決方法時,于是他們也與世界說了聲再見,然后揮手而去了。
小時候,我曾想過自殺。自殺,現在一想,咳!一個驚心動魄的詞語!
那是小學時,我的數學糟透了,每天都要被數學老師罰留堂。我寫的作文在語文老師的眼里永遠都是次等貨。那段日子真令我活得心驚膽戰的,每天都期待著可愛的老師們不要當著全班五十多位同學的面對我一個人實行鞭策,但老師們還是這樣做了。我沒了面子,沒了自信心,沒了立足之地,沒了表現自己的機會,沒了一切。世界沒有了任何色彩。但我還有一條生命,活生生的。我想結束她,結束了她我就可以逃開一切。但當我站在家里陽臺向下望時,當我一步一步爬上長城時,我突然發覺,我并不想死。
若我想死,我早就可以跨出陽臺上的欄桿一躍而下,在長城上可以將扶緊欄桿的兩手松開,往后一躺……那是多么觸目驚心哪!我不想死了。
后來我找回了自信心,找回了面子,有了立足之地,大家對我有了幾分羨慕,自然有了表現自我的機會。我的心情如同擁有了一切一樣興奮。慶幸當初我沒有做愚蠢事兒啊!
是啊,人只要活著,就有希望。人只要活著就是一種勝利。沒有比活著更好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難的事!生不可選,死不該選,惟有硬著頭皮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