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的個人心得
榜樣的個人心得篇1
中央組織部、中央電視臺聯合錄制的“兩優一先”“兩學一做”特別節目《榜樣》一經播出,就收獲了廣泛好評。節目邀請10位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基層黨組織代表,詮釋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為民實干擔當、勤勉敬業奉獻的精神風采。
《論語·里仁》有言:“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榜樣》在反腐紀錄片《永遠在路上》結束后迅速播出,看起來是巧合,實則不然。這兩部“活教材”,從正反兩方面形成鮮明對比,給人以強烈震撼。
毛澤東同志說過:“典型本身就是一種政治力量。”“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如果只是停留于會議上動員、口頭上說教,“正確的大道理”凌空蹈虛,如何讓黨員干部感同身受?《榜樣》中的很多人都是普通黨員,他們就生活在你我身邊。
透過身邊事觀“標桿片”“反腐片”,不得不承認,當下依然有部分黨員干部安于現狀、不思進取,見“賢”卻不思“齊”,口上喊著“向榜樣學習”,但私底下依然我行我素;也有部分黨員干部仍見“權”思齊、見“名”思齊,全然淡忘了何為“四講四有”標準,淡忘了爭做合格黨員的初心。
《榜樣》中的黨員來自基層,來自平凡崗位,能讓眾多黨員可對比、可學習:作為公職人員,就應以婁底“警界之花”李貝為標桿,思清正廉潔、一心為民之齊;作為工人,就應以“工人院士”李萬君為標桿,思兢兢業業、踏實肯干之齊;作為基層黨組織,就應以海南省三沙市瓊沙3號輪黨支部為標桿,思創先爭優之齊……與榜樣越近,心靈共鳴越響亮;對照楷模越多,行事作風越正派。
“春秋有序人民不虧時彥,宇宙無極偉業尚待后賢。”這是寫在開封包公祠大門上的一副對聯。鑒古照今,偉大的事業,呼喚榜樣輩出。從堅決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到盡心竭力踐行黨的優良作風,再到困難和考驗面前的躬身擔當、堅守本色,只有真正把黨擺在心頭正中的位置,時時處處以黨員標準要求自己,共產黨員才能成為標桿、榜樣。
榜樣的個人心得篇2
近日,中央組織部、中央電視臺聯合錄制的《榜樣》播出,黔東南錦屏縣委政法委黨支部及時將其納入學習內容,以典型榜樣引領自身,強化責任擔當意識與宗旨意識,明確措施要求深化學習實踐,成效凸顯。
一是明確節目觀看任務。該黨支部及時將《榜樣》專題節目訊息,將其納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范疇內容,明確學習收看要求,讓每個黨員干部通過一次全程(集中)觀看、寫一篇心得體會、參與一次共產黨網《榜樣》專題學習互動等形式,不斷豐富學習內涵內容。
二是強化學習延伸拓展。通過參與共產黨員網《榜樣》專題學習互動,不斷提升黨員干部自身宗旨意識、責任意識、理想信念,通過典型榜樣力量熏陶引領,樹立為民實干擔當、勤勉敬業奉獻的精神風貌,通過談感受、寫心得、主題座談會及通過尋找身邊榜樣典型等形式,延伸拓展黨員教育與學習,牢記保持黨的先進性,讓黨員干部在收看過場中體驗感悟榜樣力量,在抒發書寫觀后感觀后感過程中豐富提升升華《榜樣》內涵,延伸拓展榜樣外延。
三是深化學習實踐監督。該黨支部結合當前工作重點與日程,深化學習內容實踐,強化學習實踐與監督,將《榜樣》節目專題學習情況納入鑄勤行動計劃性任務范疇,及時對《榜樣》學習內容及相關要求進行專題督查,并要求全體黨員干部,不斷汲取榜樣力量,結合實際實踐,牢記保持黨的先進性,做一名合格黨員。
截止目前,該黨支部組織集中收看1次,參與黨員27人次,參與共產黨員網《榜樣》專題節目觀看互動(觀后感)刊出信息12條次。(龍見鋒)
榜樣的個人心得篇3
看完《榜樣3》,感觸很深。
榜樣就是標桿。《小窗幽記》里說:身先足以率人。看《榜樣3》里的人物,他們或是一個集體的領頭人、一個學科的負責人,甚至一個行業的先行者,不管是遠離大眾視線的科學家、翻譯家,還是走家串戶與群眾打成一片的村支書,或者頂著寒冬酷暑在戶外測繪、行醫、辦案的普通干部、個體戶,他們所從事的事業,都是需要引領一群人、或是和一群人打交道、為一群人服務的。在短片中,我看到了他們身先士卒的拼搏精神,感受到敢為人先、甚至敢碰硬較真的勇氣。
整部片子,沒有喧嘩的口號,沒有擺拍的鏡頭,只有平實的語言、生動的家常里短。但就是這些看似瑣碎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因為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終于成就了事業,也使他們成為了我們的榜樣。支撐著那些感人事跡的,不是大道理,只有一個詞:初心。不論他們從事怎樣的工作、取得怎樣的成績,我們看到,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初心,那就是在入黨志愿書里的承諾、在宣誓儀式上的莊嚴誓詞。看到他們在初心臺上淚花閃爍再次宣誓的時刻,我也禁不住潮濕了眼眶。
古語說,知易行難。承諾容易,宣誓容易,但要堅守,不僅需要毅力,更需要堅強的'信念。信念在哪里?不在書里,不停留在黨章里,它其實來自我們的心。《詩經》說: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意思是:很多人、很多事,開頭都很好,但是結局好的卻很少。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漸行漸遠,忘卻了初心,慢慢偏離了預定的航線。
每個人來人世間的一遭很短,放在歷史的長河里幾乎如塵埃般可以忽略不計;但一百年的光陰也很長,一晝夜就有無數的花開花落,一個念頭,也許就毀滅了一車乘客、幾十個家庭。如此漫長的人生路,引領我們不斷前行的,除了方向的指引和榜樣的標桿,更需要我們自己堅定的人生追求。我們生而有幸在這個太平的世界里,享受著現代高科技的種.種成果,但身處在信息爆炸式的包圍中,稍不留神,也很容易迷失自己的方向。在這樣的一個世界里,作為一名黨員,要想時刻保持清醒,就必須時刻緊盯著榜樣,以他們的精神激勵自己,讓他們的事跡成為行動的標桿。
《老子》說: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想要戰勝自己,就必須從一點一滴做起,哪怕那些事看起來很容易、很平凡、很瑣碎。一個人,如果能始終保持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狀態,我想,那就離初心的方向不遠了。
榜樣的個人心得篇4
“觀看《榜樣》學榜樣,先進傳遞正能量,對照先進找差距,立足財政要爭光。”這是10 月26日晚上8點多鐘,鐵爐財政所一位財政專管員觀看《榜樣》電視專題片后發出的感慨。
當天晚上,鐵爐財政所干部職工都在8點鐘之前,就齊聚在財政小會議室集中觀看中央電視臺播出的電視專題片《榜樣》。大家從堅守信念的羅官章、樂于奉獻的支月英、勇于擔當的李貝、開拓創新的王恩東等優秀共產黨員的身上,不僅看到了榜樣無窮的力量,還看到了他們用無私的行動,充分展示共產黨員的本色和詮釋為人民服務的內涵。讓財政干部職工一個個深受教育和鼓舞。大家紛紛表示,要向“榜樣”看齊,爭做合格黨員;干好本職工作,爭當財政標兵。
榜樣的個人心得篇5
古語有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只有始終堅持學習優秀人物身上的閃光點和可貴品質,個人才能在不斷對比、不斷反省、不斷追求中汲取向上的正能量,并獲得真正的成長。普通人尚且追求進步,黨員干部更應該爭當先進,時值我黨成立95年之際,各地表彰優秀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正如一面面熠熠生輝的銅鏡,吾輩當以此為榜樣,攬鏡自照,知吾之不足、更當砥礪前行。
每一名優秀共產黨員都是一面旗幟,每一個先進基層黨組織都是一座燈塔,激蕩人心、照亮前路,引領著人們前進的方向。“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革命戰爭時期,江竹筠、向警予等一批批共產黨員大義凜然、舍生忘我,為共產主義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用年輕的生命實現了“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錚錚誓言;“松柏耐歲寒,冰雪心可剖”,新中國建設時期,焦裕祿、王進喜、孔繁森等優秀共產黨員前仆后繼、接棒前行,為振興國家、帶領群眾創業致富,廢寢忘食、忘我工作,將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到為人民服務的無限事業中;時光流轉到全面深化改革的當下,百名優秀縣委書記、百名優秀黨員、百名優秀黨務工作者,結合時代使命、發揮先輩的優良傳統,站立在各行各業奮力拼搏的第一線,充當火車頭、爭為排頭兵、甘做鋪路人,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兌現著“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莊嚴承諾。
不同的時代,一樣的奉獻精神,各個時代的優秀共產黨員都始終維護著群眾利益這個根本宗旨,都始終保持著時代先進性的優秀品質。這樣一個個群體,是每一個時代也是共產黨人的驕傲,這樣一群群先進,是人民群眾真心愛戴更是我們每一名共產黨員應當爭相學習的榜樣。學習先進,就應該學習他們共同的高尚品質,經過歲月長河的洗禮、經過歷史時光的沉淀,優秀黨員身上共同綻放著“信仰堅定、沖鋒在前、默默奉獻”的熠熠光輝。
向榜樣看齊,就是要學習他們“信仰堅定”的可貴品質。無論是戰爭年代的烽火連天,還是新中國建設時期的百廢待興,抑或是進入新世紀后面對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塊又一塊硬骨頭,優秀共產黨人之所以能夠克服不同歷史年代下的層層難關,正在于他們擁有鐵一般牢不可破的堅定信仰。在“兩學一做”活動正如火如荼推進之際,我們當代黨員首先應當夯實加基的就是通過學習教育活動,進一步筑牢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堅定信仰。心中之火,唯祖國與信仰不可辜負,有國才有家、有家才有我,當我們在黨旗下舉起右手,莊嚴宣誓之際,共產黨人已是我們終生的標志,為人民服務成為們一生努力的方向,共產主義更是我們畢生奮斗的目標,只有時時刻刻繃緊信仰之弦,時刻牢記為民奮斗的宗旨,才不會偏離航向,個人的人生價值也才能在為民服務中得以實現。
向榜樣看齊,就是要學習他們“沖鋒在前”的一馬當先。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的時代特征,正視當下,我國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區、全力推進精準扶貧的攻堅期、也正面臨爬坡上坎、負重前行的經濟結構轉型期,要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最終勝利,我們每一位共產黨員都必須要有各項工作沖鋒在前的拼搏精神,尤其是我們的黨員領導干部,要帶頭創新思路、搶灘在前、敢闖敢拼,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為深化改革夯基壘石,以舍我其誰的拼搏勁頭為全面小康保駕護航。
向榜樣看齊,就是要學習他們“默默奉獻”的為民情懷。魯迅先生筆下“俯首甘為孺子牛”正是為民之利益、默默奉獻者的生動寫照。干工作做事業,永遠不可能一蹴而就,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公共事業更需要我們堅持不懈、默默付出的細水長流。百名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百名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正是在本領域扎下根來、立足崗位、默默奉獻的優秀代表,面對取得的成績不驕縱、面對一時的困境不氣餒,共產黨人在干事創業上永遠要保持一顆戒驕戒躁之心,只有沉下心來、認真研究、埋頭苦干,始終堅持“為民務實清廉” 的工作原則,在自己的崗位上精心耕耘、奮發進取,才能不愧于黨員的稱號,只有堅持將“做人民一顆螺絲釘”的精神一以貫之,才能在有意義的工作中不斷拓展生命的寬度,讓個體生命在為人民服務的事業中發光發熱。
榜樣的個人心得篇6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能飄進人的心里,凈化人的心靈。不信?聽我講個身邊真實的故事。
一天傍晚,我佇立在窗前,注視著美麗的晚霞景色。眼看著鋪蓋在每一個小城角落的金沙剛要消失,我向離家不遠的小橋處瞥了一眼,我的目光就被那位拉車的老伯吸引住了。那位老伯黑黝黝的體膚,瘦得皮包骨。看著他拉著后面的“超級重型三輪車”,他該怎樣對會他身后的大怪物啊!突然,有一個穿著時髦的婦人向橋頭走去,我卻在想:這會與電影中的一樣嗎?一個美貌女子在經過乞丐一個面前時,并對他大吼一聲:“嘿,乞丐那么多錢有什么用?全給我吧!”當小婦人逐漸地靠近那個老伯,出乎我意料的是,那位小婦人悄悄地在后面幫著那位老人推車!我看到:那位老伯的衣衫濕透了,那位小婦人的衣衫也濕透了。可是,她全然不顧.幫著老伯推車,形成一道很美的風景線。過了一會兒,他們終于都到達了橋頂。正當小婦人悄悄地離開時,那位老伯轉了過頭,微笑地說:“我就知道是你在后面幫我了,換了平時,我才不會這么快就到達橋頂呢。你是一個好人。”“我是很樂意的。”那位婦人說完轉身就走了。在風中,她那被掛破了口的小裙在自豪地搖曳著。
原來,榜樣,其實就在我身邊。只要本著一顆明亮的心,我們將會發現更多身邊的榜樣……
榜樣的個人心得篇7
男兒有淚不輕彈。可是,聆聽劉家明的先進事跡報告會,筆者熱淚止不住留下來。劉家明用生命書寫輝煌,折射出一種精神令人動容。他用生命告訴我們什么是愛崗敬業,什么是腳踏實地的工作。
劉家明的同事、女兒為我們講述劉家明矢志創新、追求卓越的經歷,嚴細認真、精益求精的作風,清正廉潔、淡泊名利的可貴品質,心系群眾、關愛員工的熾熱情懷。他把“仰望星空 腳踏實地”作為工作的座右銘,傳授給年輕人。工作是一種人生方式,既然選擇了石化就要把人生的豪邁鐫刻在這里。劉家明的身影總會在項目最困難的時候,工程最危險的地方出現。工作是他最大的追求,把工作做得細一點是他對別人的要求,也是他多年來的工作方式。
在記者的眼里劉家明是一個不平凡的人,他具有超常的眼光,超前的氣魄。在女兒眼里父親劉家明是一個簡單執著的人,在他生命的盡頭,劉家明還是掛念著工作。與女兒別離之際,劉家明囑咐女兒做事不要急功近利;轉告同事們做事不要急功近利。他輕輕地走了,他留下事業和奮斗;他輕輕地走了,他帶走了所有的祝愿和思念;他輕輕的走了,他留下無私,低調、頑強;他輕輕地走了,留下未盡的事業和曾經的夢想,將激勵后人繼續前行。
作為生產一線的員工,學習劉家明愛崗敬業的精神,就要腳踏實地的工作,把工作當做一種責任,一種追求,甘于奉獻,自我加壓,自我從嚴,為企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有感而發的是:仰望星空志滿懷,腳踏實地灑熱血,矢志報國信念強,續寫輝煌后來人,春蠶到死絲方盡,脊梁精神思家明。
榜樣的個人心得篇8
焦裕祿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樣。焦裕祿同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塑造了一個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縣委書記的光輝形象,鑄就了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我們今天加強作風建設、改進干部作風,就要深入學習、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結合新的實際把焦裕祿精神發揚光大。
1.以焦裕祿為鏡,就要像焦裕祿那樣一切為了人民,真正把老百姓放在心上
黨與人民的關系是共產黨始終要認識和處理的根本的關系,這個關系決定著黨的興衰成敗與生死存亡。共產黨對這個關系的回答其實非常簡單,就是為人民服務,簡稱“為民”。
“為民”就要堅持一切為了群眾的立場。立場問題是一個根本問題,它決定著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做決策的出發點。焦裕祿認為,共產黨的干部不是老百姓的父母,而是老百姓的兒子,不僅如此,還要做聽人民話的孝子。他心里裝著群眾,一心為了群眾,忍受病痛的折磨,風里來、雨里去,真正把老百姓當做親人,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竭盡全力解決老百姓遇到的生產生活難題。
“為民”就要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動力,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群眾是真正的英雄,群眾中蘊藏著巨大的創造精神。焦裕祿在治理“三害”的過程中,緊緊依靠群眾,從群眾那里學習經驗,然后在全縣加以推廣。實踐反復證明:只有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到人民中去,虛心拜人民為師,從人民的偉大實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更好地為人民謀利益、謀幸福。
“為民”就要把人民是否滿意作為評價和檢驗工作得失的標準。任何人都會非常在意人們對自己人品和行為的評價,干部更是如此。如何衡量、考核干部的政績?不能是上級說了算,也不能僅看數字,而是要傾聽老百姓的意見,這樣就不會出現只對上邊負責而不對老百姓負責的現象。焦裕祿在蘭考只有475天,在他去世49年后,老百姓仍然懷念他,這足以說明,焦裕祿是人民的兒子,他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人民的利益。實踐反復證明: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只有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的問題基本上是一個為群眾的問題和一個如何為群眾的問題。”如何解決好這兩個問題,仍然是我們今天黨的建設面臨的重要任務。
2.以焦裕祿為鏡,就要像焦裕祿那樣求真務實,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
“務實”是“為民”的基本要求。要真正為人民服務,必須堅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作風。
“務實”就要像焦裕祿那樣在“求真”上下工夫。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要真正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就必須在“求真”上下工夫,不求真,不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不求真,不知道事物發展的規律,就會陷入盲目決策,就難以真正務實。焦裕祿有一句名言: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只有深入實際,掌握第一手資料,自己心里才踏實。為了摸清蘭考“三害”的規律,他走了120多個大隊,查風向、探水流,終于找到了治理“三害”的辦法。這與現在一些干部坐著汽車轉、隔著玻璃看,形成鮮明的對比。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弄虛作假一害自己,二害群眾。老百姓對弄虛作假深惡痛絕,學習焦裕祿精神,要同假冒偽劣現象作堅決的斗爭。
“務實”就要像焦裕祿那樣為老百姓辦實事、求實效。當前妨礙務實的主要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四風”的要害是價值觀錯位,違背了黨的性質和宗旨。焦裕祿是務實的典范,為了讓縣委們了解災情,他在蘭考火車站召開會,為了摸清“三害”災情,他帶領干部下鄉,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正是因為他深入第一線,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才找到了治理“三害”的正確對策。
“務實”就要像焦裕祿那樣敢于負責、敢于擔當。干部意味著責任,意味著擔當。老百姓把權力賦予我們,就是讓我們承擔責任。焦裕祿具有為人民利益敢于負責、敢于擔當的品質,只要是為了人民的利益,他都敢于站出來,敢于明確表態:出了問題我負責!這與那些相互推諉、久拖不決的作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共產黨人的精、氣、神來自高尚的責任,沒有了責任心,就難以克服求真務實遇到的困難和風險。
3.以焦裕祿為鏡,就要像焦裕祿那樣清正廉潔,一身正氣清白做人
權力具有為公與為私兩重屬性。清正廉潔是共產黨人權力觀的基本特征。
“清廉”就要像焦裕祿那樣正確處理“公”與“私”的關系。很多腐敗分子往往把公共權力當做謀取私利的工具,這種權力觀的顛倒,就是混淆了公與私的邊界。有些干部錯誤地認為,我是這個地方、這個單位的官員,那么這個地方、這個單位的一切都是我的,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這種顛倒是最根本的顛倒。公與私是絕對不能混淆的,在這方面,焦裕祿要求自己非常嚴格。他的女兒焦守鳳要找工作,很多單位把招工表送到家里,焦裕祿都把表一一送了回去,后來守鳳自己到郵電局報了名,被錄用了,焦裕祿卻讓守鳳到醬菜廠工作,并親自幫助守鳳挑著擔子送醬油;他的兒子看戲沒有買票,說是焦裕祿的兒子,工作人員就讓進去看了,焦裕祿對這種“看戲不拿錢”的行為進行了嚴肅的批評。在焦裕祿看來,當干部不僅不能占公家的便宜,而且還要有甘于吃虧的精神,能吃虧、常吃虧、善吃虧,群眾才能跟隨我們,如果自己處處占便宜,那就會失去群眾。古人云: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似水,不遏則滔天。現在一些貪官,動輒貪污幾十萬、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就在于心中只有私利,貪欲使他們走上了不歸路。
“清廉”就要像焦裕祿那樣正確認識“義”與“利”的關系。在發展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處理“義”與“利”的關系,是每個黨員干部必須面對的問題。這里所說的“義”,就是共產黨人的理想、奮斗目標,以人為本的價值觀,這里的“利”就是個人的利益。共產黨人應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反對見利忘義。焦裕祿是正確處理“義”與“利”關系的楷模,他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他家庭困難,組織上要給他補助,被他堅決退回;他多次資助困難群眾,正是他的“大義”贏得了群眾的愛戴。
“清廉”就要像焦裕祿那樣正確認識“主”與“仆”的關系。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而公仆的本質就是為主人——人民服務。焦裕祿身為縣委書記,卻絲毫沒有書記的“架子”。正是公仆的情懷、公仆的責任使他擺正了自己的位置,正確地使用手中的權力,撲下身子,廢寢忘食地為群眾服務。他常說,共產黨員應該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在群眾的面前;在群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去關心群眾、幫助群眾。焦裕祿患肝癌,肝區痛得直不起腰,即使這樣,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頂住肝部,堅持工作、下鄉,直至被縣委強行送進醫院。焦裕祿的事跡告訴我們:對廣大干部來說,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必須通過正確行使權力得到體現。干部手中的權力屬于人民,而不屬于自己。現在有少數干部把公權視為私權,高高在上,脫離群眾,濫用職權、以權謀私。鐵的事實證明:主仆關系一旦顛倒,必然迷失自我,失去方向,跌入腐敗的泥潭,斷送自己的政治生命。為了避免權力的異化和變質,對掌握各級權力的領導干部來說,就應當像焦裕祿那樣,自覺做人民的公仆,抵制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條件下的各種誘惑,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只有牢固樹立正確的公仆觀,才能真誠傾聽群眾的呼聲,真實反映群眾的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的疾苦,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得到群眾的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