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春節心得體會
關于春節心得體會篇1
微笑是人類最美麗的表情,她是以自信架起的希望燈塔,是弱小者手心里的一片愛的陽光,是乞食者心中的一塊甜美的奶酪,是冷淡者融化冰山的熊熊烈火,無論你是經受著風吹雨打還是沐浴著陽光雨露;無論你是已攀上了頂峰,還是被困于巨谷深淵,生命的微笑都能感化潮濕的心情,抹去不悅的色彩。
還記得海倫·凱勒嗎?當她的生命在黑暗里碰壁時,正是沙莉文老師那微微的一笑,使她感悟到了陽光般的溫暖。她說:“溫暖的陽光照在我的臉上,我的手指觸到了鮮花和葉子,我意識到春天來臨了”。
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說:“微笑是一種神奇的電波,它會使別人在不知不覺中同意你。”在一次盛大的宴會上,一個平日對卡耐基很有意見的商人在背地里大肆抨擊卡耐基,當卡耐基站人人群中聽到他高談闊論的時候,他還不知道,這使得宴會的主人非常尷尬,而卡耐基卻安詳地站在那里臉上掛著微笑,等到抨擊他的人發現他的進修,那人感到非常難堪,正想從人叢中鉆出去,卡耐基的臉上依然掛著笑容,走上去親熱的跟他握手,好像完全沒有聽見他講自己的壞話一樣。后來,此人成了卡耐基的好朋友。正如雨果所說:“微笑就是陽光,它能消除人們臉上的冬色。”
微笑不僅能讓人驅走心靈的陰霾,還會讓人變得友善,有一次,一位窘困不堪的乞食者將手伸到了屠格涅夫面前,但是屠格涅夫找遍了身上的每一個角落,什么也沒有。于是他緊緊握住乞食者的手,微笑地說:“兄弟,很抱歉今天我忘記帶了。”乞食者眼里蕩漾著異樣的光芒,感動地說:“這個手心,這個微笑就是周濟!”
陽光總在風雨后,不管失敗還是痛苦,我們如果能帶著微笑出發,笑對人生,笑對生活,你會發現,天空是那么藍,云彩是那么嫵媚……那我們就會獲得微笑的幸福,甚至能擁有金燦燦的碩果。朋友,讓我們帶著微笑出發吧!
這就是我的新年新感悟: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微笑,它也會對你微笑。微笑是一縷陽光能溫暖自己也能溫暖別人,別人能微笑著面對生活,我們也應該能呀!即使我們是一棵棵無人知道的小草,也要微笑著迎接風雪的洗禮,用自己堅強染綠人們的心靈。雖然淡淡的一笑微不足道,但卻令我每天都心情舒暢的笑走在城市中,也仿佛感受到了每位擦肩者的微笑人們,讓我們帶著微笑出發吧!
關于春節心得體會篇2
杜絕“亂加碼”共享“幸福年”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今日就人民群眾就地過年服務保障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在發布會上強調,對返鄉群眾“亂加碼”就是“亂作為”,就是懶政。
“以前,鄉愁是一張張飛機票;現在,鄉愁是一張張核酸檢測證明。”連日來網絡上流傳的調侃段子,流露了群眾對回鄉的期盼與擔憂。
當新冠疫情防控的壓力,邂逅大規模人口流動的春運,讓今年的春節格外不一般。為了讓全國人民過上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國家發出了“就地過年”的倡議,鼓勵大家在工作地過年,盡可能減少人員流動,奏響溫暖的新春序曲。
為了讓群眾留下來“就地過年”,各地紛紛出實招、亮誠意,發紅包,給補貼,發消費券,還有免費流量和門票、免費乘坐公交車等福利,甚至還有流動人口積分獎勵、子女積分制入學加分、舉辦豐富多彩的各類活動,讓“就地過年”成為了今年的“新時尚”。
然而,受“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傳統習俗影響,回家過年始終是部分群眾揮之不去的心愿。強制隔離和居住健康監測、亂貼封條等疫情防控“亂加碼”,讓返鄉群眾很扎心。歸根結底,疫情防控“層層加碼”就是一封作風的“舉報信”,不僅增加了疫情防控成本,更給返鄉群眾添堵。
而今,如何在杜絕疫情防控“層層加碼”的同時,又能達到疫情防控的效果,是擺在各級領導干部面前的“思考題”,更是對基層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要想過好年,就離不開科學統籌和周密部署。既要結合實際制定細則規則,更要提高精細化治理能力和水平。要對返鄉群眾在哪里工作從哪里回來、行程路徑車票、行程碼健康碼、核酸檢測證明等信息進行詳細摸排核查登記,更要做好日常監測,強化宣傳教育,引導返鄉群眾減少聚集性活動,強化服務讓返鄉群眾真正感受到回家的安全與溫暖。
其實,不論就地過年也好,返鄉過年也罷,都是群眾的一種選擇,無所謂對錯。黨員干部身為“人民公仆”,既要做好“就地過年”的行為示范,更要全身心開展好各項工作,切實為返鄉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我們深信,只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眾志成城,同心戰疫,今年春節,不論在身在哪里,以何種方式團聚,都必將是一個歡樂祥和、健康安全的“幸福年”。
關于春節心得體會篇3
紛飛的雪花在不知不覺中帶走了過去的種.種,嶄新的20--正在向我們揮手,3、2、1,新年的腳步在倒計時中姍姍來遲了。空中斑斕的盛開的煙花,一次又一次綻放著美麗,五彩的煙花是在預示著20--么?是在預示著20--中,我們的日子也會如煙花般多姿多彩么?太多的憧憬,太多的遐想浮現在我腦中,莫名的興奮在心中涌動。
過去的20--,雖說不是特別的有滋有味,但細細回想起來,還是如此的令人回味無窮。酸、甜、苦、辣,各樣的滋味都在20--里嘗到了;挫折、傷痛、曲折,各樣的磨難我也一一克服了。過去的日子,帶給我的更多的則是迷戀。對于這嶄新的一年,我更是抱有無限的期待,期待著20--的輝煌,期待著20--的璀璨。過去的始終將成為過去,過去的20--早已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新年才是新的起點,新的開始,我又將在這未來嶄新的一年里開始自己新的旅程
冬天的寒冽早在初春的暖陽中消消逝了;那清一色的白色中已然是大片的繽紛色彩,無不洋溢著勃勃生機;那禿樹上的一片綠葉不僅僅是代表著生命,更是希望,更是一個新的端點;草地上的一抹綠也是20--這新一年的見證!
我凝望著這深藍色的天空,如此的深邃,就如這嶄新的20--,其間會有多少事情發生誰也無法預料,在這新的篇章的,我們又會譜寫一段怎樣的樂曲呢?我仰望藍天,眼前浮現著新年為我們打開的新的道路,我們將在不斷的驚喜中大步邁向人生的輝煌!
在這新的一年中,我將倍加努力,創造一個嶄新的自我,讓自己在新的一年中有新的突破。全都是嶄新的哇!還有許多許多的嶄新的篇章等著我去翻開。我要在這新的一年中彌補自己從前的遺憾,讓自己在今年中活得多姿多彩!
關于春節心得體會篇4
春節收假,鎮黨委、政府在全鎮開展機關干部收心收腦春訓暨“強化兩力上水平,爭先創優促發展”學習活動,通過開展機關干部思想作風整頓學習活動,使我鎮干部隊伍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作風上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必將有力地促進我鎮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特別是旅游產業的發展。開展機關干部思想作風整頓學習活動,是加強我鎮干部隊伍建設、永葆黨的生機與活力的迫切需要。
通過聽了“開展機關干部思想作風整頓學習活動”動員報告、鎮機關組織學習的會議精神,并經過三天時間的學習活動,我認識到要想當一個一心為民的好干部,就必須遵守鎮機關作風建設相關規定,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強化進取意識、為人民服務意識,要解放思想,緊緊圍繞我鎮的中心工作,牢記使命,在本職崗位上釋放出自己的最大能量,以追求一流的豪情壯志和責任感,用最大的努力去爭取最好的業績。`
二、樹立干部形象,發揮干部作用。一是要做到平時工作看得出來。不管你在哪個行業、哪個崗位,都要成為群眾的榜樣切實把干部作風體現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二要樹立為民形象,多做加快發展的事。弄清楚群眾到底想什么、盼什么、爭什么,真正把群眾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把群眾最需要、最急迫的事抓在手上,一件一件去落實。要體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三要樹立務實形象。切實做到講實話、知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到工作的落實上去。在各項工作的落實中,發揮表率作用,要求群眾做到的,黨員先做到;要求下級做到的,上級先做到,形成黨員干給群眾看,領導干給職工看,一級帶著一級抓的良好局面。四要樹立清廉形象。這不僅是對黨員領導干部的要求,也是對每一名工作人員的基本要求。我們要必須明白,我們手中的權力來自于人民,決不能把權力當作向組織伸手的資本,更不能把權力當作謀取私利的工具,只能把權力當作為人民服務的責任和義務。
三、要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我們萬萬不能忘記:我們整個社會的根本政治制度沒有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仍然是我們黨的宗旨。在實際工作中,要文明用語,尊重群眾,注意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對來訪群眾要熱情周到、態度溫和、耐心細致的為他們提供服務,讓他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我們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努力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行能力,爭先創優促發展。
在新的年度,我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要腳踏實地地做好本職工作,模范地履行一個干部的職責。無論自己從事什么工作,都要樹立高度的責任和敬業精神,盡心盡力把工作做好。一切都要以黨和人民利益為出發點,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計較個人得失。要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對工作勤勤懇懇,求真務實。
第二,要善于學習,掌握工作的本領。我們從事的工作,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面臨許多新問題,新矛盾,新內容,沒有雄厚的文化知識,管理知識,現代科技知識,盡管有再好的愿望,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在任何時候都必須不斷地更新知識,豐富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實踐本領,善于在工作中開拓創新,提出新的思路和見解,這樣才能把良好的愿望和實際工作效果結合起來,實現動機與效果的統一。要做到堅持學習,特別是黨和政府關于農業農村工作的相關法律、政策、法規、制度,樹立正確人生觀。
第三、要克勤克儉,生活上嚴要求。每個干部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個人與國家的關系,用黨紀國法管好自己的頭腦,管好自己的手和嘴。
第四、生活中應該做到“三不”:生活待遇上不攀比、非分之想不可有、艱苦奮斗的作風不可丟。
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時期里,我們每個干部都要把握時代的脈搏,結合實際,時刻牢記強化“兩力”上水平,爭先創優促發展,做我鎮經濟發展的帶頭人。
關于春節心得體會篇5
為了貫徹落實中央文明辦、省文明辦《關于開展“我們的節日春節”主題活動的通知》精神,圍繞“溫暖、祥和、歡樂、喜慶”的節日主題,蘭州市文明辦在全市范圍廣泛開展了“我們的節日春節”主題活動。現將開展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精心策劃,豐富春節文化活動的形式和內容
為了開展好本次活動,蘭州市下發了《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蘭州市20_年元旦、春節期間文化活動方案的通知》(蘭政辦發〔20_〕9號),市文明委制定了《關于開展“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節”主題活動的的通知》(蘭文明委〔20_〕1號),以“我們的節日春節”為主題,以舞臺藝術、書畫藝術為表現形式,以舉辦晚會、書畫展、群眾性文化活動等為內容,緊貼群眾生活,弘揚時代主旋律,讓廣大群眾過上一個美好幸福的春節。
二、加強宣傳,著力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
春節作為中華民族第一傳統大節,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市屬新聞媒體對春節期間的活動安排和節慶文化活動進行了大張旗鼓的宣傳報道,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各縣區、各部門依托社區文體隊伍,充分利用宣傳欄、板報、宣傳標語,積極開展春節文化宣傳,弘揚春節民俗傳統,倡導文明過節、勤儉過節。各學校也利用開學典禮等時機開展了春節傳統習俗掃塵、祭祖、貼春聯、吃年夜飯、守歲、放鞭炮等春節文化內涵宣傳,增進了廣大中小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
三、全民參與,廣泛開展各種文化活動
春節期間,全市各縣區、各部門組織開展了一系列迎慶新春主題文化活動,在各大小廣場開展了“迎新春大拜年”文藝演出、威風鑼鼓表演、舞龍耍師活動、廣場電影晚會、焰火晚會、燈會等活動。充分展示了民間藝術和群眾文化的水平,為市民搭建了一個節日聯歡的舞臺,讓居民群眾感受了春節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市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局在春節期間舉辦了蘭州市第八屆春節文化廟會,文化廟會由100多場次各類文藝演出及社火表演、秦腔、武術、雜技、燈謎有獎競猜、少兒游藝等內容組成。本屆文化廟會將弘揚民族民間的優秀文化,滿足廣大群眾的文化享有,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營造花了香河、健康文明、和諧和睦得人節日氛圍,使廣大市民在喜慶、熱烈的氣氛中歡度節日,為構建和諧社會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2月6日城關區舉行了“春節燈飾亮化工程”開燈儀式,據悉累計150萬人次觀看燈展。2月28日城關區20_年元宵節音樂焰火晚會在水車博覽園舉行,省、市、區領導和各界群眾代表一起觀看了焰火晚會。西固區2月份號召全區廣大干部和市民開展“祭祖盡孝、關愛老人、鄰里互拜、我愛我家”關愛空巢老人活動。并在春節期間向全區發放主題明信片2000份,發送手機短信10000條,同時制作大型公益廣告牌6快,拍攝專題片2部,向全區進行了宣傳。安寧區組織春節民俗文化活動“和諧之春”社區文藝匯演,同時舉辦大型謎語精彩活動。七里河區在西湖公園舉辦了秦腔和蘭州鼓子系列展演活動,廣大愛好者積極參與,展現了濃厚的文化藝術。
四、豐富載體,深入開展“三下鄉”、“四進社區”活動
春節前夕,為進一步滿足村(居)民增長知識、崇尚文明的需求,市、縣(區)兩級宣傳文化部門牽頭,在全市部分鄉鎮和社區開展了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及科教、文體、法律、衛生“四進社區”活動,為城鄉群眾送去了科技、文化、健康知識和致富信息,開展了免費健康檢查、法律宣傳和真假藥品識別、咨詢活動。紅古區在“三下鄉”活動中共書寫贈送春聯1萬余幅,咨詢、義診3000多人次,發放科普法律法規、醫務及衛生、計生等有關宣傳資料5萬多份,為群眾贈送圖書3500余冊。永登縣組織“文化下鄉”在中川鎮西槽村進行了演出和送春聯活動,到場觀眾3000多人,送春聯和字畫約1000多幅。永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高高蹺、皮影戲、木偶戲和鐵芯子參加了蘭州市舉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得到了市民的好評。皋蘭縣組織了“國學3000條”燈謎競猜活動,榆中縣開展了春節社火調演等一系列文化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在春節期間參加各類文化活動的群眾累計近200萬人次。
五、結合實際,組織開展社區志愿服務活動
春節期間,市文明辦制定了《關于春節期間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的通知》(蘭文明辦〔20_〕3號),組織全市各縣區文明辦、各志愿者服務隊開展了以扶老助殘、社會治安、文化服務、環境衛生為重點的社區志愿服務活動。各社區結合實際,組織志愿者為殘疾困難戶、貧困戶及敬老院、福利院提供幫助、進行慰問;參加社區治安巡邏、禁賭禁毒和防范違法犯罪行為等工作,完善群防群治網絡,維護社會穩定;結合春節“掃塵”習俗,組織居民整治衛生死角,維護社區公共環境;組織民間藝人義務開展旱船、秧歌等表演,豐富社區文化生活。
六、真情助困,積極開展春節送溫暖活動
今年春節前夕,市直各部門對全市對口幫扶鄉鎮的貧困戶進行走訪慰問,并送去了慰問金及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城關區開展“一幫一”包干幫扶活動,還召開了“情滿城關愛涌首善”城關區20_年慰問大會。開展了送醫送藥、送溫暖獻愛心大拜年活動,為貧困群眾送去了優質大米、棉被、食用油、春聯等年貨和慰問金,讓他們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七里河區為了及時地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進千家萬戶,讓全區人民過一個歡樂、祥和、愉快的春節,開展了“百萬資金送溫暖”活動,籌措資金300萬元,繼續對城市“三無”戶、農村“五保”戶、城鄉重點優撫對象、殘疾人、困難在校中小學生、困難綜治員、困難婦女、困難黨員、困難老模范、困難教師、困難計生戶代表、區屬企業困難職工、困難統戰對象、民政福利企業困難職工等2500戶困難群眾每戶給予400元的春節慰問金,并對城市特困家庭給予500元的醫療救助。其他縣區也開展了各種形式的送溫暖活動。
為了對全市各縣區“我們的節日春節”活動進行宣傳,市文明辦協調省廣播電視總臺拍攝制作了以各縣區開展“我們的節日春節”活動為主要內容的電視專題片《蘭州市“我們的節日春節”活動”》,即將在甘肅省電視臺和蘭州市電視臺進行播放,同時還要通過中國蘭州網與中國文明網進行鏈接,擴大宣傳的影響面。
關于春節心得體會篇6
致敬每一個“就地過年”的你
寒冷冬季,適宜病毒傳播。河北、吉林、黑龍江、北京、遼寧……截止1月19日,全國共有疫情高風險區4個,中風險區60個;上海、廣東、陜西、天津、福建、浙江、內蒙古、四川、河南、湖南、江蘇、云南、山西、山東、廣西、重慶……各地零星出現新增確診病例,疫情防控形勢日漸嚴峻。加之春節將近,為減少人員流動,斬斷疫情大范圍傳播,連日來多個省市發出倡議——“非必要不返鄉、就地過年”。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回家過年”是每個中國人心中抹不去的情結。但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結合2020年春節期間的經驗教訓,“非必要不返鄉、就地過年”的倡議十分必要,也十分可行。而進一步來講,“非必要不返鄉、就地過年”不應該僅成為一個倡議,更應該成為我們所有人的共同選擇、自覺行為。如同2020年春節期間,我們呆在家中,不聚集、不走親訪友、不到人員密集場所,“宅在家中”就是為疫情防控做貢獻一樣,今年春節我們“非必要不返鄉、就地過年”,“呆在原地”同樣是盡己所能,為全國疫情防控大局付出和貢獻。作為黨員干部,我們更應該帶頭踐行“非必要不返鄉、就地過年”的倡議,發揮好示范帶頭作用,同大家一起就地過年、共同抗疫,阻斷疫情傳播擴散。
而為了消除外地員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愁緒”,挽留外地員工就地過年,各地也紛紛出臺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政策紅包”——免費乘坐公交車,景區門票免費送,發放春節消費券、體育場館消費抵扣券,2月工資雙倍,發放壓歲紅包、新年紅包,食宿全免,安排文娛活動……真金白銀、誠意滿滿,彌補大家春節期間無法返鄉團圓的缺憾,最大限度提升“就地過節”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時,諸如“免費郵寄年貨回家”“關懷慰問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節日生活情況”等便民為民措施,也讓留在外就地過年的“打工人”不再擔心家中親人,解除了他們就地過年的后顧之憂。
最后需要說明一點,“就地過年”是倡議而非強制,能夠做到“就地過年”最好,有突發情況或必須回家過年的,也不強求,更不苛責。但無論是選擇“就地過年”,還是“回家過年”,都要提高防疫意識,按照防疫要求流動并做好自身防護,不給自己找麻煩,不給別人添堵。特殊時期,親人異地,各自保平安就是最深情的祝福。人安心安,平安才是最大的幸福。
關于春節心得體會篇7
盼著盼著,春節的腳步近了,大家穿上了羽絨服,盼著春節的到來!
說起春節,我的語氣里總是充滿了向往。春節對于我們全家的意義都十分重大。因為過春節不僅能收到奶奶給我的大紅包,還能和家人團聚,一起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春節聯歡晚會”。每當聽到那熟悉的樂曲想起時,我的心里總會沸騰起來,雖然這些都令我興奮不已,但我最期待的,還是奶奶做的一手好菜了。
我的奶奶,可正所謂是“出得廳堂,下得廚房”,她做的菜可不是一般二般的好吃,而是堪比酒店大廚。知道我家為什么很少去飯店嗎?就是因為有奶奶。每每有客人來時,奶奶便會拿出她的看家本領去招待客人,什么“紅燒獅子頭”啊,“清蒸魚”呀,“糖醋排骨”啊,“涼拌黃瓜”啊,“土豆燒牛肉”啊,“排骨湯”啊,通通不在話下。這其中我最喜歡吃的是奶奶做的土豆燒牛肉,土豆的表皮稍微有一點脆,土豆里面卻很軟,入口即化,牛肉也是經過奶奶再三挑選用的,都是最新鮮最嫩的,就是因為食材好,所以做出來的牛肉也很嫩。牛肉吸收了菜里的湯汁,嚼起來味很足,也很勁道。
奶奶不光菜燒的好吃,還會腌制小菜。就比如說“蘿卜干”吧!奶奶腌的蘿卜干清脆爽口,微微有點辣,是我的最愛。有了它,我的早飯小菜就解決了。
奶奶包的包子和餃子也很不錯哦!包子外形美觀,嬌小玲瓏,只有小半個巴掌這么大,咬開薄薄的外皮,里面的餡也別有用心,香菇和肉切成丁,胡蘿卜切成細條,葷素搭配,健康美味!再看看餃子,一排排放得多整齊,好似小哨兵一樣守護著我家的安全。咬開以后,湯汁流了出來,很鮮,很香!
奶奶做的美食數不勝數,每一種都是我的最愛,所以春節即將來臨,身為“小吃貨”的我最期待的,還是奶奶做的“絕世美味”哦!
盼著盼著,春節的腳步近了,盼著,盼著,春節要到了……
關于春節心得體會篇8
扳著手指,數著日歷,20_年春節正向我們緩緩走來。
這不,離春節還有幾個月呢,我們全家就圍坐在一起,圍繞“春節”話題展開了討論。爸爸首先發話:“真希望春節快點來啊!年底單位獎金一發,我就想買輛SUV新車!現在我們家人口壯大了,原來的車小嘍!有了大車,春節帶你們走親訪友,就再也不擁擠了。趁著寒假,還可以帶你們出去自駕游呢!”
“不行不行!”掌管經濟大權的媽媽皺了皺眉,開口說道:“我們家剛買了房子,開銷那么大,還要還房貸,我不同意!”爸爸趕緊解釋:“這你就不懂了,現在的車貨不像是房貸,兩年內是免息的,你落伍了吧!”媽媽瞪了爸爸一眼,又接過話來:“我說啊,咱們搬進了新房子,春節前,我們應該多買一些花草植物,凈化凈化空氣,客人來了看得也賞心說目呀!過年可不止是物質上的追求,精神上也要享受呢!”
“你倆說的都很有道理!大家都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就盼著今年的春節,可以多讀一讀課外書,還盼望能再次去溫暖如春的海南游覽一番:碧藍的大海、金黃的沙灘、豪華的套房,哇!我太期待啦!來,小寶,你想不想過年?”
三歲的妹妹也不甘示弱,開心地跳著:“我要過年,我想要壓歲錢,我想要好吃的、好玩的,我還要看很多很多的煙花!”我們全家哄堂大笑,妹妹的“懶人”本性完全顯露了!奶奶拉著妹林的手邊笑邊說:“傻寶貝,等今年過年,咱們句容就禁止放煙花啦!”真好,時代在進步,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環保,全市禁放煙花爆竹真是一個大快人心的好舉措!奶奶拉著妹妹的手:“奶奶盼過年,就是盼著你和姐姐快快長大,盼著我們全家幸福、安康!”
是啊,每個人都盼望著春節,但更多的是盼望一份團聚,我則盼望著一份快樂!
關于春節心得體會篇9
初一下午,我們一行七人出發,因為是大年初一,火車上出行的人很少,幾乎可以睡覺。在臨潼下車已是傍晚,找了半天才找到一家農家樂旅社,每人10元。
第二天,起了個大早,我們第一批來到了秦始皇陵。秦始皇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他經過努力統一了全國。為了統治全國,秦始皇推行了統一的文字、貨幣和度量衡,秦國更強大了。我們在“半兩”的銅錢標志前還拍了照。據說,秦始皇死后就埋在這個地方,由于現在我們還沒有掌握保護文物的技術,所以還不能發掘。
我們從秦陵步行了大約3公里,來到了秦始皇兵馬俑紀念館,據說秦俑是一個姓楊的爺爺發現的,我們還和楊爺爺合了影。秦俑館一共有3個坑,我們逐一游覽,秦俑姿態各異,栩栩如生,排列有致,體現了當時秦國的強大。通過觀看電影短片,我們了解了秦俑館的修建、被破壞以及在地下沉睡了近兩千年后被發現和發掘的整個過程。我發現我國古代已有先進發達的科學技術。
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我們離開了臨潼。晚上住在西安。初三上午,坐公交車到了大雁塔,大雁塔是玄奘法師翻譯古代佛教經文的地方。我特別喜歡看電視劇《西游記》,知道唐僧克服各種艱難困苦,經過17年的爬山涉水,終于到達西方天竺國,取得了真經,返回了長安城。回來后他就在大雁塔慈恩寺潛心研究佛學,翻譯經文,為佛教在我國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我要學習玄奘法師持之以恒的精神。
最后一個景點是西安交通大學,交大的校園很大,很美,一棟棟教學樓井然有序,錯落有致,同學們都回家過年去了,校園顯得很靜。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做個有用的人。
我坐在返程的列車上,雖然感覺時間緊張,身上有點累,但是,通過這一次旅游,我積累了不少課本上沒有的知識,而且懂得養成節約習慣的重要性。我認為這一次旅游是有意義的。
關于春節心得體會篇10
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還有一個我最喜歡的春節,從我記事起到現在,我們都是伴隨著這些年年依舊的傳統節日,和親人們一起度過一年又一年的節日。
照德化的老規矩,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被視為春節的彩排。天一亮,我家就開始祭灶。聽媽媽說,這天,各家的灶王爺要向上天的玉皇大帝匯報這家人的善惡,讓他賞罰。我疑惑媽媽在灶王爺的嘴上涂了什么?媽媽告訴我:“在灶王爺的嘴上涂的是關東糖,讓他不在玉帝前說壞話,祈求來年我們合家平安。”
過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須里里外外大掃除一次。爸爸媽媽還要把肉、雞、鴨、魚、青菜、香腸、年糕什么的都預備充足。
除夕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下午,爸爸會在老家的大門掛上大紅燈籠,貼上喜慶的對聯。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全家人在一起快快樂樂地吃團圓飯,也就是年夜飯。我家的飯桌上少不了年糕,年糕音似“年高”,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豬蹄肉燉香菇、魔芋、芥菜根(也叫長命菜)這道菜是媽媽的拿手好菜。炸帶魚媽媽不準我們全部吃完,因為“年年有余”。飯桌上大人們互相敬酒,互相祝福。吃完年夜飯,全家團聚守歲,又稱“熬福”。即越晚睡代表來年越有福氣。十二點前,大人們坐在沙發觀看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淘氣的小孩就忙著吃瓜果、糖品。當然吃不是最重要的,我們最期待的是長輩發壓歲錢!過年收到紅包讓我們心里樂開了花。大家有說有笑感到很幸福。終于熬到了十二點,“轟轟轟”的煙花爆竹聲準時響起,我們馬上許愿。雖然我們家只燃放很少的煙花,但是我周圍的天空到處綻放著五顏六色的煙花,“噼哩啪啦”的鞭炮聲不絕于耳,空氣中彌漫著煙火的氣息。熱鬧非凡,煙花璀璨,好看極了!隨著“嗖——”煙花飛上天空炸開了的一陣陣聲響,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又開始了。我們興高采烈地喊著,歡笑著……
正月初一,為一歲之首,俗稱“過年”。這天各家各戶燃放鞭炮、煙花。家家戶戶門前堆著燃放過的爆竹紅紙皮、煙花箱。到處是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景象。全家男女老少換上喜慶的新衣服、新鞋子,顯得精神煥發!早飯是媽媽包的香噴噴的餃子,聽奶奶說,過年吃餃子是我們村的老傳統。爺爺呢,一吃餃子就要說那耳熟能詳的典故: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之意。難怪每年的餃子宴是我家必不可少的。中午擺家宴:糖醋魚、紅燒肉、紅酒雞、炒白果、清蒸排骨、苦菜湯、苦筍炒肉片、豆芽魷魚等數之不盡的美味佳肴全部端上桌。晚上便吃一些甜食,如甜果、米果、年糕、湯圓、豆腐花等一些美味。媽媽教育我們初一一整天不準吵嘴、打架,要和和美美的。如果摔破了碗碟,要補一句“歲歲平安”,以兆來年萬事如意,合家歡樂。大街小巷人們見面,都會互相道一句“新年快樂!”、“恭喜發財”之類的吉祥話。
大年初二是“女婿日”,我們全家人帶上禮物和祝福去拜訪外公、外婆。初三、初四、初五這幾天人們都會到親戚家、朋友家串門、拜年。正月期間,村里的祖厝也經常有祭祀祖先,宗親們鬧元宵的隆重儀式。虔誠的村民們用心地擺供品(全豬、雞、鴨、香菇、水果、甜果、白果、糖果、魚等),請來舞獅隊、木偶戲、高甲戲來祖厝表演,讓年味更濃!村民輪流放鞭炮,架起一個個喜慶的氣球拱門,祭祀活動后還要邀請尊貴的客人到家中擺宴席吃甜果等等美食。
以上幾點就是我家的春節習俗。一眨眼,我們就要開學了,爸爸媽媽也要去上班了。我期待著2016年紅紅火火的春節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