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格列佛游記心得體會
關于格列佛游記心得體會篇1
寒假期間,我讀了一本書,叫《格列佛游記》。
這本書講的是:格列佛出去航海,因為海上輪船失事,他偶然登陸小人國,格列佛并不放棄回家的念頭,他又經歷了許多磨難,才回到了家鄉。但格列佛不甘心過安逸的生活,他又去航海了,不料在途中遇到了大風暴,他又來到了大人國,那里的東西都非常大,格列佛學習了他們的語言,告訴國王他要回自己的國家,國王同意了,格列佛回到了自己的家,他和家人團聚了。格列佛又出去航海了,他來到飛島國,來到巫魔島國,來到日本,最后又來到“慧骃”國,他又經歷了千辛萬苦終于回到家了!
我要學習格列佛的勇敢,自信和永不放棄的精神。
關于格列佛游記心得體會篇2
前兩天,我和媽媽一起閱讀了一本名為《格列佛游記》的書,書中一個個離奇、荒誕而又滑稽的故事讓我們愛不釋手,我相信全世界的孩子都會非常喜歡它,沒有幾個孩子不知道小人國和大人國的傳奇故事。英國外科醫生格列佛航海遇險,淪為小人國的俘虜,被當成“巨人山”,成為戰爭的工具;后來他又誤闖飛島國,聽到許多當地居民異想天開的發明,經歷了種.種奇異的冒險。
古人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例如我國古代的《徐霞客游記》、英國的`《魯賓遜漂流記》都充分證明了這個道理。
一本好書,就是一輪太陽。一千本好書,就是一千太陽。燦爛千陽,會照亮我們前進的方向,也會讓這個世界所有的秘密在我們面前一覽無余地展開。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會讓人受益終身。
關于格列佛游記心得體會篇3
在經歷了“小人國”的一番奇遇后,格列佛隨“冒險號”再次出海了,不幸又遇上風暴,船被掛到布羅卜丁奈格(巨人國)。格列佛躲在一塊巨型麥地里,但最終被一位高達20米的農民捉住,農民將他帶回家交給九歲的女兒照管。之后,農民把格列佛裝在一個箱子里,帶著他到全國各地展覽,最之后到首都將其獻給了國王。由于小巧伶俐,格列佛在宮廷中十分受寵。格列夫沾沾自喜地向國王介紹了英國各方面的情景和一些歷史事件,但都被國王一一否定并受到了批評。之后,在巨人國的第三年,格列佛陪同國王去邊疆巡行,不料卻被一只老鷹將裝有格列佛的箱子錯當成了烏龜叼了起來,幾只鷹在空中爭奪,結果箱子掉入海里,被一艘經過的英國海輪搭救,于1706年,格列佛回到了倫敦。
最初撿到格列佛的那個農民由于發財心切,要求格列佛每一天表演10場,把格列佛累得奄奄一息。而當這個農民認為再無利可圖時,便把格列佛賣給了皇后。活脫脫的一副商人自私自利和唯利是圖的丑惡嘴臉。讓人在享受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之余多了一份對善惡的思考,尤其是對惡毒商人的鄙夷、唾棄以及對“善行”的呼喚和渴望。
而巨人國國王拒絕了格列佛幫他制造槍炮、火藥以加強國防的請求,認為這過于殘暴,期望憑借自我的理智和仁愛和治理國家。作者借“巨人國”在內心里塑造出一個禮貌的、有教化的、夢想的君主政治和社會制度。國王充滿正義和智慧,他對英國現狀的看法、批評和自我提出的意見無不反襯了英國社會制度的缺陷,并借由國王的拒絕槍炮的制造,表達了對當時英國好戰的不滿。
通篇故事,雖然荒誕離奇,但卻處處切中時弊、抑惡揚善。真是發人深省,不忍釋卷。
關于格列佛游記心得體會篇4
在這中間,我最喜歡的要數小人國的奇幻之旅了。外科醫生格列佛在第一次出海中不幸漂流到了小人國。他剛醒來時,自己被幾十個村民綁了起來,動彈不得。但是,他并沒有想法設法的逃跑,而是順從的躺在地上,過了一會,村民才放松了警惕。在生活中,我們要向格列佛一樣表現出善良的一面。
很快,格列佛就被國王安置在了皇宮里生活。不久,格列佛就幫國王打敗了一只艦隊,國王看見格列佛有這么強大的力量,于是就暴露了野心,竟讓格列佛毀了敵國!雖然是國王救了他,但格列佛還是有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的,并沒有答應國王貪婪的要求。對呀!我們不能只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分黑白對錯。
不久,因為格列佛背地里知道有人害他,所以便離開了小人國。
格列佛之所以能平安離開小人國,就是靠他的善良,勇氣和智慧!最重要的是,他會報答與幫助弱小,要知道,格列佛一口可以吃掉一頭牛啊!想想他一天要消耗多少物資!但就是因為他會知恩圖報,國王才留著他的性命。再說,格列佛用力跺幾腳就可以引發小人們的十幾級地震,但他卻沒有這么做才得以平安離開小人國!
想了想,我覺得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也決定,向書中的主人公學習,而且,我也確定,一個人獲得別人的幫助是很正常的,我們一定要懂得知恩圖報,即使沒有報答的機會,我們也要懂得去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我想,這應該也是我最需要學習的地方吧!
關于格列佛游記心得體會篇5
當我翻開《格列佛游記》時,我立刻就被它的目錄吸引了:小人國歷險、大人國歷險、會飛的國家……這些字眼仿佛帶著魔力,勾出了我的好奇心。《格列佛游記》書如其名,講的是主人公里梅爾·格列佛以海上醫生的身份隨同一艘船出海航行,后因遭遇風暴,孤身一人游歷了一些神奇的地方,最終平安回到英國的故事。它的情節曲折、玄妙,又不乏幽默。把格列佛的歷險寫的栩栩如生,讓我感覺,我是在讀自我寫的日志《我與格列佛的游記》,而不是喬納森·斯威夫特寫的《格列佛游記》呢!
書中小人國、大人國里光怪陸離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格列佛在一次旅行中流落到的慧因國。在慧因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和“欺騙”這類字眼,一切都是真實的、透明的。作為統治者的“慧因”是我們平常見到的“馬”,在它們的國度,奴隸竟是人類!那里的“人”粗魯、愚蠢,有著難聽的名字:野胡。我很羨慕格列佛能到慧因國,它是所有人追求和向往的世外桃源,在那里你不用顧慮別人說話的真假,而在現實世界,有太多我們不愿看到的事:有人用花言巧語騙取別人的血汗錢、有人拐賣兒童謀取暴利、有人為了金錢拋棄親身父母。雖然,我們的師長從小教育我們要提高警惕,不要……不要……,但這與他們同時提倡的幫忙他人、愛護他人是很難統一的。
當我遇到有困難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時,我遲疑;當有人替我解圍時,我不敢理解。這些都讓我內心感到矛盾,無所適從。既妨礙了我去“愛”別人,同時也錯過了別人的“愛”,在難道不是一種悲哀嗎?我期盼著有一天我們的社會也像慧因國,像陶淵明先生描繪的那個世外桃源。我愿為此付出努力,也期望大家與我一道,從自我做起,讓這個社會多一點真誠、少一點虛偽。
關于格列佛游記心得體會篇6
“小豬”是實心球?終于,我跨進了烏牛中心小學的大門,不久,激動人心的時刻就要來臨了,我也要加入光榮的中國少年先鋒隊了。神奇的游記--神奇的游記--讀《格列佛游記》有感作文結果手上沾滿了桃子毛自己也不知道。接著,也是一群螞蟻跑過來,把它抬走了?”巨大的抽油煙機聲和噼噼啪啪的炒菜聲,使他聽不見我的問話。
《格列佛游記》是以格列佛自敘的方法寫成的,主要敘述格列佛船長在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慧骃國的奇妙經歷。在小人國里格列佛感受到了社會的那些無聊的爭斗,在大人國里感受到社會的`種.種弊端,在飛島國里感受到科學家的荒誕不經,最后在慧骃國當“慧骃”清除“野胡”時候,也讓格列佛離開了。
《格列佛游記》看上去雖像一篇篇神奇的游記,但處處表現出作者對統治集團的極端痛恨。作者在作品中還表達了他的反戰思想,他借巨人國王之口表達他對戰爭的痛恨。在這本書中作者以不同的角度來透析人類的特點,在小人國里作者采用居高臨下的視角用巨人的視角俯視人類的荒.唐渺小,在大人國里作者又采用以小矮人的角度仰視人類的粗俗和鐵石心腸,在飛島國里作者以平常心態平視人類的瘋狂和邪惡的本性,在“慧骃”國里作者則以理性的角度審視人類。
看著這本書,主人公格列佛總是讓我回想起一個魯濱孫,因為他和魯濱孫都是天生愛冒險,不甘寂寞與無聊的人。通過這本書的作者斯威夫特讓我想到我國的著名作家魯迅先生,他們都是用筆為武器,諷刺當時社會的黑暗。
關于格列佛游記心得體會篇7
這幾個月,我讀了一本名叫《格列佛游記》的書。它的主人公是格列佛,主要寫格列佛先后4次旅行的情景。
格列佛在一次航海中遇到風暴,船被打翻了,他漂流到了小人國,在小人國里,小人國的居民把他當作一個高大威猛的巨人,格列佛以至于稍不留神就能踩死幾個小人國臣民,甚至他的小便就輕易撲滅王宮大火。一頓飯要數百個小人才可以做。他可以讓小人國臣民在他的手掌上跳舞,輕而易舉地打敗小人國強大的軍隊。
在大人國,他卻顯得非常渺小,以至于成了大人國兒童的玩具,那里的東西對他來說都顯得非常龐大,就連彈鋼琴也要站在非常高的凳子上,并且不斷地來回跑動,用拳頭狠狠的砸琴鍵,才能彈出聲音來。一個大人國居民差點把他當成食物吃了。在那里,蒼蠅蚊子是他的大天敵,冰雹暴風雨好像槍林彈雨……
而飛島國的統治對下方城市而言非常的霸道。要是誰敢反抗飛島國,他們就移動飛島到反抗他們的城市上空,不讓他們享受陽光權和雨水權。不過,自打下方城市居民準備了尖頂金剛石建筑和燃燒液體后,一向霸道的飛島國屈服了。
在慧馬國,馬有了人擁有的理性和與人交流的能力,也比人高明。那里的人就好像成了沒思想,沒感情的牲畜!
讀了這本名叫《格列佛游記》的書,我感到了當時18世紀英國的黑暗。但格列佛堅持不懈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學習,記得小時候,我總是遇到困難就放棄了,可格列佛卻不同,他遇到困難堅持不懈,沉著面對,真的非常值得我學習。
關于格列佛游記心得體會篇8
《格列佛游記》是一本著名的小說,做諷刺來說,十分的巧妙,做童話來說,也是一本想象力十分豐富的童話。
但《格列佛游記》通常被人當成一本諷刺小說。首先是因為通過寫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慧骃國,這四國的ZZ,例如,小人國的官員選拔方法——不是看才華、知識,而是看誰跳繩跳的好,誰跳得好,誰的官就高。其次就是作者所生活的那個年代,作者將英國的特點寫入了這本書,政界腐敗,黨爭激烈……都是英國的特點,這兩點合起來看,作為一個諷刺的書,再合適不過了。
最讓我感到諷刺的是第四卷——“慧骃國游記”,這個國家是由一匹又一匹的馬組成,這些馬忠實又善良,但他們的敵人耶胡卻相反,他們好吃懶做,貪得無厭。有人說這有什么諷刺的,就是馬與耶胡的戰爭,但我們仔細想想,格列佛就是因為耶胡被趕走的,這說明什么,耶胡就是人類呀!煙湖雨馬正是當時英國社會邪惡的人與正義的人,這一品讀諷刺的意味就自然而然的出來了。
當作一本童話來品讀這篇文章,文章寫格列佛在四國的機遇,每到一個國家地位,就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樣格列佛在每一個國家地位不同,故事繪聲繪色,毫無破綻,又是一篇好童話。
《格列佛游記》這本書可以讓人反復品讀,每讀一次就換一個角度思考,讀一次就有一次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