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然心得150字
人與自然心得150字篇1
總是有人吃狗肉,我覺得這是不對的。堅決反對他們吃狗肉,然而并沒有什么卵用。今天看到一則新聞,黑熊誤闖學校,最終被擊斃。電影里面的兇惡的.恐龍具有極高的智商,或許是為了證明為什么它能從銅墻鐵壁的牢籠里掙脫出去。或許自由對于它們來說,太奢侈了。前幾天帶孩子去了動物園,看到了老虎們,真的很震撼。即使我跟它隔著一層厚厚的玻璃,依然擔心它會跳出來。這讓我想起了葉公好龍的故事,我自己非常喜歡這些猛獸,但萬一真的讓它們從牢籠里掙脫出來就太可怕了。就像過去的那些農民奇藝,本來作為弱勢群體應該是受到地主們欺壓的。但是他們一旦得勢,就會造成非常可怕的災難。
作為人類,從古代就喜歡角斗士。讓奴隸和猛獸對殺,非常的殘忍血腥。現在又時常看到偷獵的新聞,動物真的挺慘的。人類簡直就成了他們最大的威脅。保護動物有錯嗎?為什么總有人跳出來說人命還是動物的命哪個寶貴。難道非要在人類的命和動物的命之間做一個選擇嗎。為什么人類和自然界不能和睦共處呢。真的很難,畢竟人類自身都時常自相殘殺。
人與自然心得150字篇2
最近這幾天,我每天下午都準時收看《人與自然》這個電視節目。雖然講得都是動物類的,但我從中還是明白了不少道理和啟示。
《人與自然》讓我增擴了對動物的了解,讓我長了不少見識,更讓我對大自然有了更深的一層認識。如果我沒有看過《人與自然》,根本就不知道這大千世界里,除了我們人類,還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動物,它們都有著各自不同的本領和不同的生活習性,讓我們知道了大自然中有很多奧妙。《人與自然》不僅是我們飽了眼福,同時也讓我們的大腦更加豐富,從中悟出了許多啟發。從而讓我們做起事來就會更棒、更出色!
《人與自然》里大部分講的都是野生動物,它們有很多種類,每一個種類都有他們自己獨特的性格和生存的本領,他們也就是靠這些才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來。 像狼吃羊、老鷹吃小雞、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等這些都是自然規律,也是人生規律,沒有人能夠違背這些規律。因此它們想生存下來就必須經過一場殊死拼搏的“戰爭”。要做到這一點它們必須具有自力更生的能力,這樣才能敢于敵人血戰到底。所以,在大自然中能生存下來的動物一定是自立能力很強的,同樣,我們人類也一樣。有許多的孩子在家里是小祖宗,是爸媽的心肝寶貝,真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長期下去,就會養成一種懶惰的習慣,無論做什么都得依賴自己的父母,長大了走入社會時,什么都干不成。為了生存,就會感覺活得很累,生活得很空虛,所以我們要做一個自立的人。
我們應該從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做起,然后養成一種獨立的好習慣。其實在生活中,我也有很多是依賴父母的,比如說早上起來總是忘了自己疊被子,衣服還要讓媽媽給我洗……但是,我在不斷地努力,學會自己整理書桌、自己疊被子……
自立對一個人來說非常的重要,如果我們從小就養成好習慣,做一個不依賴父母、自立的人,長大一定會成為一個有所作為的人、有成就的人。讓我們一起為我們的將來加油吧!
人與自然心得150字篇3
大約走了40分鐘,我們來到了龍山。5分鐘的準備,報社的薛主任給我們講了一些注意事項,我們開始向山上進發。很榮幸,我被選作了旗手,高舉著“魯中晨刊小記者團”的紅色旗幟,走在隊伍的前面。
我們的導游,是龍山風景區的投資建設者韓金來先生的兒子韓璐山叔叔,他首先帶我們參觀了龍山書畫院,讓我們欣賞了許多名人字畫。接著帶我們參觀了百畝茶園,向我們介紹茶葉因為時間不同而分為寶貝茶、姑娘茶、媳婦茶和婆婆茶。他還帶我們參觀了桂花園,但是很可惜,我們來得不是時候,桂花在八月份才會開花,這也為我們以后再來龍山留下了想頭。
參觀完桂花園,我們沿著蜿蜒的山路來到龍山動物園———“每一處風景都是大自然的杰作,美麗而富于哲理;每一種動物都是童話中的精靈,神秘而充滿幻想。”這是寫在動物園門口的一段話,這段話充滿了對自然的尊重。
進入動物園,順著山路向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頭大約兩米高的駱駝,只見它靈活的嘴巴,不停地咀嚼著食物,十分滑稽。順著鋪設好的臺階往上走,我們又見到了機敏的梅花鹿、高大的鴕鳥、美麗的孔雀,還有長得很奇怪的火雞。
隨后我們來到了猴山。聰明的小猴子,見有人來了,便跑到我們面前裝出乖巧可愛的樣子要吃的。有意思的是,當猴子們要到吃的之后,只有一個體型較大的猴子在吃,而其它的卻只能在一邊等著。韓璐山叔叔告訴我們,這只猴子是猴王,在它享用美餐的時候,別的猴子都不敢來打擾。原來在猴子之間也有等級之分啊。
山上還有許多的動物,兇猛的獅子怒吼著,百獸之王的老虎慵懶地打著哈欠,一副愜意的神態,狐貍眼中透出一絲狡詐的目光,還有兇惡的狼在籠中不停地叫著……
參觀完動物園,我們又采訪了在龍山老年公寓中生活的爺爺奶奶們。我們參觀了爺爺奶奶們住的房間,里面的日常設施可謂是非常齊全,每個房間大約有20平方米,每個房間里有兩位老人居住。一位姓襲的爺爺說:“這里的條件很好,平時韓書記會給我們發放營養品,在政府民政部門與韓書記的合作下每年還會給我們發新的衣服、被褥等等。”
走出老年公寓,我們看到老年公寓門前的老壽星雕塑,正笑容可掬地俯視整座大山。
美麗的風景,安逸幸福的老人們和各種各樣的動物共同快樂地生活在一個美麗而溫馨的地方——— 龍山,這應該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最好詮釋了。
人與自然心得150字篇4
人與自然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央視節目,講述了大自然中動物們的生存之道,人與自然觀后感想。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一篇關于獵豹專題。獵豹是自然界中最孤僻的最迅猛的完美獵手,獨自居住在樹上。在它的領地中不停的追逐著獵物,貪婪的撕咬著獵物的血肉,那深邃而又冷酷的雙眼,不停的注視著四周。豹的天性讓食物鏈永遠的為它留下“完美殺手“的稱號。不過這次卻讓我看到了豹的母性。一只雌性獵豹產下了兩只幼仔,母豹為自己的兩個孩子尋覓著獵物。這周圍也有著另外的一群獵手:獵狗 獵狗是群居動物,它們生性貪婪,陰險。
母豹不得不謹慎小心,決不能讓獵狗看到自己的幼仔,因為獵狗是很有耐心,一旦看到獵狗會一直糾纏著母豹,直到它們殺死并吃掉了,才肯罷休。夜晚來臨,母豹的獵食機會也來臨了,距離母豹幾十米有一只雄鹿,母豹小心的向前靠近,時機到了,母豹沖了過去,用前爪攻擊了鹿的要害轉身咬住了鹿的咽喉,鹿窒息了。母豹有了食物。就在這時幾只獵狗出現是為了爭奪食物,母豹放棄了食物離開了狗群,這次自己無法享用美餐了,起初我不解,豹的個頭和力量比獵狗大幾倍,。
為什么要放棄?后來我得知因為兩只幼仔還很小,需要母親的照顧,不能與獵狗周旋這樣代價太大。小豹子會無法生存。母豹離開了,去別的地方再次狩獵。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母豹在等待著。這時一只受傷的母獅走了進來,這只母獅也有著身孕,并且就要分娩了。母獅順利的產下了幼仔,母獅和整個獅群走散了。幼獅的哭喊聲引來了一群獵狗。母獅只能在一旁靜靜的看著自己的幼仔陷入危險,剛剛產下幼仔極度虛弱再加上受了傷,母獅無能為力。母獅只能低聲嗷叫,和最近的獅群取得聯系并求救。獵狗們打算進攻那只幼獅。此時在周圍的母豹,沖了進來,獵狗都退回了原地,母豹銜起了小獅子,打算帶走。可是母豹是無法養活小獅子的,母豹放棄了,離開了這個無奈的死亡之地。獵狗得逞了。母獅一旁的嗷叫喚回了兩只成年雄師,雄師來到一旁將母獅咬死。整個故事結束了。母性是最善良的,可是生存法則才是第一道理。
人與自然心得150字篇5
最近幾天,我一向都在每一天下午準時收看《人與自然》這個節目。雖然講的都是動物類的,但我還是從中明白了不少道理和啟示。讓我學會自立。
《人與自然》讓我增加了對動物的了解,其中有黑背變色龍。
《人與自然》里大部分講的都是野生動物,它們有很多種類,每一個種類都有它們自己的獨特生存本領,只有靠這些獨特的本領,它們才能在殘酷的自然界中生存下來。如:狼吃羊、老鷹吃小雞、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些都是大自然中的生存法則,也是人生的規律,強者勝,弱者敗,沒有人能夠違背這些規律。因此,它們想生存下來就務必經過一場血腥的殊死拼搏。要做到這一點,它們務必具有自己的生存本領這樣才能與敵人血戰到底,成為真正的王者。否則,就會成為它人口中的美食。
請大家養成自理的好習慣吧,這樣,在風險極大的社會上,才能夠更好的立足。
人與自然心得150字篇6
大自然與我們人類息息相關,人類離不開大自然,因為大自然可以供給給人們所需的新鮮空氣和一些重要的資源。人類同時也是依賴大自然生存的生物之一,并且由膜拜轉入深入認識,逐漸由淺入里地掌握大自然的規律,更好的造福人類自身。
但是隨著人類工業發展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大自然也不斷地還以顏色。不斷地帶給人類災難、災害,威脅人類生存。人類可以在在自然災害中得到認識,深知環境保護的重要。所以,發展與大自然的和諧關系成為全人類的共識。現在我們人類自以為是的呼喊不要傷害大自然,要保護環境,愛護我們唯一的大自然,可是,卻又有多少人是真正做到了呢?
現在電視上,網絡上,報紙上,隨處可見瀕臨動物正在陷入危機,不然,哪里會來了這么多的受法律保護動物,那不正是我們人類的濫捕亂殺造成的嗎?現在大街上隨處可見什么狗肉館、野味館……這些還不夠觸目驚心嗎?有一些人還滿不在乎的進去大吃大喝,吃不完就浪費,拜托,這些動物如果沒有被捕,那他們現在在森林里玩的不知道有多開心呢!我們人類有想過做這些后果嗎?
還有大自然的花草樹木,它們是可以茁長生長的,可是因為人們的濫砍亂伐,是那些植物失去了他們原有的生命與活力,我們不應該為這些好好反思嗎?
而我們人類要砍伐的那些樹木,卻只是用他們做木材或是造紙,要不然就是一些森林旁邊蓋起了工廠,使那些樹木受了環境污染,正是我們人類的種種做法,使大自然不得不對我們施以“報復”,那些沙塵暴、狂風就是最好的見證。
我們需要大自然!
春天嫩綠的草地、和碩的風;夏天那映日的荷花;秋天那火紅的楓葉、果實的豐收;冬天那不畏嚴寒的臘梅與雪松、晶瑩剔透的雪花……這些都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當然,大自然賦予我們的也還不止這些,我們身邊的一切都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我們有什么理由去破壞他們呢?
讓我們一起攜手,做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一起來保護我們這一片共有的和諧家園吧!
人與自然心得150字篇7
今年寒假里,我看了許多電視節目。有電視劇,有動畫片,也有新聞,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人與自然》這個節目了。
《人與自然》很有趣,大部分講的都是野生動物,它們有很多種類,每一個種類都有他們自己獨特的性格和生存的本領,他們也就是靠這些才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來……
大海里,一群魚兒在自由自在地遨游……魚兒們擠在一起,步調是那么一致。原來它們是通過與身旁的相互感應,所以上萬條魚都能做到整體化一。團結就是力量,所以捕食者要想從中挑出一條小魚,幾乎是不可能的。
美麗的珊瑚礁生活著許多魚類。看,那邊一條條“隆頭魚”游了過來,它們是專門為其它魚類清除身上的寄生蟲的。“六帶鲹”游過來了,它可以一口吞下一條小的“隆頭魚”,可它們又離不開“隆頭魚”,所以它們有著特定的游戲規則。由于“六帶鲹”的數量多,所以不是所有的魚都能得到清理。眾多的魚兒也引來了掠食者——銀鯊。珊瑚礁可以為小魚提供庇護,而“六帶鲹”卻無處可逃。有趣的是,當“六帶鲹”從殺魚弟側身蹭過去,鯊魚如同砂紙一樣粗糙的皮可以把“六帶鲹”身上的寄生蟲和死皮清除掉。于是“六帶鲹”就一直蹭啊蹭,這種行為讓鯊魚不堪其煩,于是掉頭游走了。珊瑚礁的居民們有恢復了往日平靜的生活。
《人與自然》是不是很有意思?它讓我增加了對動物的了解,讓我長了不少見識,更讓我對大自然有了更深的一層認識。看過《人與自然》,我知道了這大千世界里,除了我們人類,還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動物,它們都有著各自不同的本領和不同的生活習性,讓我知道了大自然中有很多奧妙。《人與自然》不僅是我飽了眼福,同時也讓我的課外知識更加豐富,讓從中受到了許多啟發。
人與自然心得150字篇8
今天,我們擁有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好的生活,但也面臨著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嚴重的生態和環境問題。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酸雨蔓延森林銳減土地荒漠化大氣污染水污染
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大量的水被污染――浪費,大量的野生動物被獵殺……頭頂的天空不像以前那么蔚藍了,腳下也再不是一方凈土了。水龍頭里那清澈的水再流多久就會干?多少瀕臨滅絕的動物朋友還正在掙扎?人類究竟是聰明還是愚蠢?
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人類已處于主動地位。當人的行為違背自然規律、資源消耗超過自然承載能力、污染排放超過環境容量時,就將導致人與自然關系的失衡,造成人與自然的不和諧。
自然媽媽她太慷慨了!我們習慣了索取,一旦這位慷慨的媽媽無法提供給我們生活的資源,或者我們的行為激怒了她,她要給我們顏色瞧瞧!那我們的下場只有是滅亡!如果人類不及時改變發展模式,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長此下去,地球也有可能成為不再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人類的生存須要依賴自然,我們是否該給她多一點關心,愛護呢?我們和自然必須平等對待,必須和自然結成一體!馬克思說過:“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復活”。
說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打個比方,我們砍一棵樹就栽一棵樹。要盡我們一切力量來補償以前的過失。善待身邊的一草一木,不傷害我們的好朋友―動物……
有人說“人類創造和發現科學,最終毀于科學”!這句話說的也不無道理,想一想,我們天天想者要怎么來更好的利用自然,拿自然來做實驗,這樣是生活的好了,那――咱們的子孫后代怎么辦呢?
要想長久地生存在這美麗的地球,就得和身邊的朋友打好關系,以前欠別人的,要趕緊還一還。而這種事情光靠一人是絕對不夠的,這是你我的責任。最后,還是記住世界地球日的主題吧:“善待地球――科學發展,構建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