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大學生心得300字
通過寫心得,人們可以總結自己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的經驗和教訓,從而更好地應對未來的困難和挑戰。最美大學生心得300字怎么寫,這里給大家分享最美大學生心得300字,供大家參考。
最美大學生心得300字篇1
奮斗的青春最美,拼搏的青春最昂揚,勇敢的青春最有力量。
近日,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聯合發布20__年“最美大學生”。趙東、倪杰、崔譯文等10名在校大學生被評為20__年“最美大學生”。讓我們走近他們,看看這10位大學生如何以最美的姿態擁抱青春,又如何以青春的名義迎接新時代的挑戰?
用無畏和擔當傳遞無私溫暖
20__年3月10日晚,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花江校區內,在讀學生崔譯文和同校的小梁晚自習結束后,一起結伴回宿舍。
沒想到兩人路遇歹徒持刀行兇,為讓同學躲避兇手,崔譯文為小梁勇擋八刀。甚至在自己大量失血時,仍然擔心小梁:“你們誰來幫她止一下血,我有些撐不住了。”
平時連打耳洞都會喊疼的姑娘,面對歹徒毫無畏懼:“我是軍人的孩子。我只知道,我不沖上去,她可能會死。”
重慶財經職業學院學生于婷婷,在逆境中擔起照顧患病養父、擔起一個家的重擔。
20__年,于婷婷收到學校錄取通知書后,決定帶著養父一起上學。以每月100元的房租租下了一間不到10平方米的出租屋后,于婷婷開始了學校、出租屋、醫院“三點一線”的生活。
別人入睡時,她還在看書,不僅學習不落下,于婷婷還參加學校公益社團和校外尚善義工愛心團隊,給留守兒童們輔導作業,傳遞愛心。
新冠疫情期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學院本科生余漢明在武漢,第一時間報名成為“志愿服務關愛行動”社區志愿者。記下居民的信息和需求,輾轉各點購買生活用品,送到居民樓下,他連軸奮戰到午夜。
從志愿者變成居民口中的“余師傅”,余漢明用責任擔當匯聚成溫暖的春光,溫暖武漢、溫暖每一個人。
在戰疫前線發揚拼搏精神
是走還是留?2020年1月22日,原定完成最后一個門診就返回家鄉的武漢大學第一臨床學院2018級博士生趙東,聽到新冠疫情具有“人傳人”的特點,退了火車票留漢,“危險時刻更應與病人在一起”!
趙東主動請戰去光谷院區與科室老師們一起接收、救治危重癥新冠疫情患者,120多個日日夜夜,趙東忘記了時間,奮戰一線。
其中一半的時間,趙東還為武漢市兩個小區的居家隔離群200多人提供在線醫療咨詢服務,社區居民線上親切地稱呼趙東為“小趙醫生”。
當趙東在一線全力以赴時,南京醫科大學2018級博士生倪杰隨著江蘇援湖北醫療隊在2月13日這天來到武漢。
“讓我來試試,給我一個學習的機會。”這是倪杰的口頭禪。重重口罩下頭暈胸悶,汗濕衣襟,雙手脫皮,護目鏡壓得眼眶周圍傷痕累累。
但“看著患者經過治療轉危為安,我心里會特別高興,我們來的目的就是讓患者健康地走出醫院,回歸平靜生活。”倪杰說。
倪杰和趙東在前線戰疫爭分奪秒,清華大學醫學院2015級博士生單思思在后方實驗室攻堅克難。她說:“早一秒拿到抗體,就能多一分戰勝新冠疫情的把握。”
生產抗體、檢測抗體功能、進行動物實驗,上千次的重復實驗操作,每天基本都是24小時連軸轉。在無數次的失敗后,單思思和團隊成員解析了病毒與蛋白結合的關鍵結構,成功分離和評估了200多株抗新冠病毒的單克隆抗體及其編碼基因,目前已經進行動物實驗,接下來將開展人體臨床試驗。
“我想讓更多的研究成果走出實驗室!”單思思仍然在為這個目標繼續拼搏奮斗。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貢獻力量
從小就喜歡海洋世界和船艦的李海超,把自己的興趣愛好轉變成事業,2017年留在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學院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他放棄了所有的周末和節假日,每天奮斗在實驗室十余個小時,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基于Jacobi-Rit2020年“最美大學生”學習心得體會法的回轉類結構振動聲輻射理論。
經過長期深入研究,李海超在導師指導下帶領團隊所研究的方法,已初步應用于方案設計階段我國某水下裝備振動噪聲快速仿真評估,為艦船裝備論證決策提供了一定支撐,用自主創新的力量助力國防。
李海超研究大海,聞健服役西藏。聞健來自武漢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軟件工程1701班,2014年入學,2015年就報名參軍,攜筆從戎,志愿去西藏服役。
那年,國際形勢突變,聞健所在的連接到命令趕赴邊境線,他接到的任務是到最前線護衛國旗。接到指令,寫好遺書,荷槍實彈,時刻準備上戰場。
30多個日夜,他和戰友沖在最前,在國境線上挺起脊梁,護衛國旗,保衛家國,他們寸土不讓。
高原上寒風凜冽,沙漠里酷熱難耐。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劉智卓曾在2016年夏天帶領八個同學來到沙漠,這里遠比想象中的荒涼、貧困。白天治沙,頂著烈日,提防沙暴,晚上卻只能住在臨時扎起的帳篷里。
五年治沙,腳步從未停歇。在治沙過程中,劉智卓還提出了梭梭樹嫁接經濟作物的治沙循環新模式,把肉蓯蓉種植和防風固沙結合在一起,既能防風固沙又可實現經濟效益。
不僅治沙,劉智卓還是上海交通大學第二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在云南洱海,劉智卓傳遞知識,幫助困難學生,被當地人稱為“板扎老師”(“板扎”當地語是“靠譜,能干”的意思)。
和劉智卓一樣,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9屆本科畢業生李莎也是一名支教團成員,生前在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龍勝小學支教。
“龍勝一對一”愛心助學項目中,她主動請纓,前往最偏遠的三門鎮。那里路途遙遠,從縣城到家訪學生家中,車程要一個半小時,加上徒步兩個小時的崎嶇山路,翻山越嶺。在學生和隊友眼中,她成為勇擔當甘奉獻的“莎姐”。
如今,李莎把寶貴的生命留在了她為之奮斗的土地上,但她的事跡卻鼓勵著更多青年學子參與這場“青春接力”,投身西部建設,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貢獻力量。
最美大學生心得300字篇2
停止奮斗,就意味著生命也就停止了。
奮斗的青春最美麗!現在的我們朝氣蓬勃,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不斷的追求、不斷的去拼搏,去奮斗。也許會失敗、會氣餒,但那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懷抱理想向未來奮斗。
奮斗的青春最美麗!青春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綠,像田野的麥苗一樣充滿了生命力,用弱小的身軀抵御著風雨;青春是燦爛的橙,暖洋洋的,就像二月的春風吹過大地;青春是潔凈的藍色,就像秋日里那明鏡般的天空,純凈得沒有一絲的瑕庇。
青年具有純真的激情與雄心壯志,為了實現理想而敢于拼搏。純真使你的青春有著美好的回憶,它使你的心靈沉浸在青春的世界里,當激情的火焰在舞動時,你的心便沸騰起來,青春給予了你奮斗的精神,它會使你走向成功。
趁我們現在還年輕,趕快奮斗吧,只有奮斗的青春最美麗。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成功,我們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青春就像初升的太陽,朝氣蓬勃,像翱翔的雄鷹,堅忍不拔。青春要勇于奮斗,如果青春只有自由和輕松,那么就會像斷了線風箏,最終自己受害。青春是短暫的,如果你感到青春已離你遠去。而你卻毫無作為。那么,你就浪費了人生中一段最寶貴的時光,失去了青春的財富,就等于失去了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青春是無悔的,它給予你的一切,你都應該充分利用,不管你的青春時代是否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只要你奮斗了,就有收獲。當青春真正逝去的時候,我們無怨無悔,沒有任何遺憾,那樣的青春,才是真正的充滿價值。青春的歲月里,我們可以舍棄一切,在這短暫的時光里奮斗,青春、激情是它的動力,它指引著我們向前沖去,去尋找人生的寶石,帶著我們遠航。
青春也有酸辛、也有勞累、也有困難、更有退縮,這時我們就要同困難作斗爭、同苦難搏擊、同自己拼意志,去戰勝它們,使我們的青春散發出誘人的光彩;在困難面前,我們不要害怕,不要氣餒,要勇于戰勝。
青春的花季中,我們將七彩的夢放飛在奮斗的天空之上,用燃燒的激情當做明燈指引我們前進的道路,在無悔的青春的歲月里,用奮斗燃燒生命,青春因奮斗而精彩!
最美大學生心得300字篇3
從小就喜歡海洋世界和船艦的李海超,把自己的興趣愛好轉變成事業,2017年留在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學院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他放棄了所有的周末和節假日,每天奮斗在實驗室十余個小時,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基于Jacobi-Ritz法的回轉類結構振動聲輻射理論。
經過長期深入研究,李海超在導師指導下帶領團隊所研究的方法,已初步應用于方案設計階段我國某水下裝備振動噪聲快速仿真評估,為艦船裝備論證決策提供了一定支撐,用自主創新的力量助力國防。
李海超研究大海,聞健服役西藏。聞健來自武漢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軟件工程1701班,2014年入學,2015年就報名參軍,攜筆從戎,志愿去西藏服役。
那年,國際形勢突變,聞健所在的連接到命令趕赴邊境線,他接到的任務是到最前線護衛國旗。接到指令,寫好遺書,荷槍實彈,時刻準備上戰場。
30多個日夜,他和戰友沖在最前,在國境線上挺起脊梁,護衛國旗,保衛家國,他們寸土不讓。
高原上寒風凜冽,沙漠里酷熱難耐。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劉智卓曾在2016年夏天帶領八個同學來到沙漠,這里遠比想象中的荒涼、貧困。白天治沙,頂著烈日,提防沙暴,晚上卻只能住在臨時扎起的帳篷里。
五年治沙,腳步從未停歇。在治沙過程中,劉智卓還提出了梭梭樹嫁接經濟作物的治沙循環新模式,把肉蓯蓉種植和防風固沙結合在一起,既能防風固沙又可實現經濟效益。
不僅治沙,劉智卓還是上海交通大學第二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在云南洱海,劉智卓傳遞知識,幫助困難學生,被當地人稱為“板扎老師”(“板扎”當地語是“靠譜,能干”的意思)。
和劉智卓一樣,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9屆本科畢業生李莎也是一名支教團成員,生前在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龍勝小學支教。
“龍勝一對一”愛心助學項目中,她主動請纓,前往最偏遠的三門鎮。那里路途遙遠,從縣城到家訪學生家中,車程要一個半小時,加上徒步兩個小時的崎嶇山路,翻山越嶺。在學生和隊友眼中,她成為勇擔當甘奉獻的“莎姐”。
如今,李莎把寶貴的生命留在了她為之奮斗的土地上,但她的事跡卻鼓勵著更多青年學子參與這場“青春接力”,投身西部建設,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貢獻力量。
最美大學生心得300字篇4
貓可以吃魚,也可以吃老鼠,甚至它去吃草都行,只要那是他費了力氣去捕的食,它都會覺得香甜。
席慕容曾說過:青春的美麗與珍貴,在于它的無邪與無暇,在于它的可遇而不可求,在于它的永不重回。然而,我認為,青春的美麗與珍貴,在于那時的我們是年輕的,有年輕的外表,年輕的心境,年輕的干勁,有對未來的期許,對夢想的執著。更重要的是,年輕的我們不怕失敗,我們勇于奮斗。
我對奮斗的解釋是:為自己想要獲得的事物或人努力打拼,不斷努力。
小時候,我會為了一顆糖果的獎賞而在中午乖乖午休;大一些,會為了向別人證明自己而努力考到一百分;再大點,我學會了為自己的夢想而奮斗。奮斗,即是奮力戰斗,在屬于自己的戰場上,全副武裝,廝殺吶喊,流血流汗都不算什么,因為心中裝著滿滿的夢想,那是美好的未來。
有一首歌唱道:得來不易,好好珍惜。旁人施舍的東西我們不會珍視,因為得到它并不困難。只有我們自己靠拼搏換取來的東西我們才會視若珍寶,因為我們得到的早已不僅僅是那東西,還有附加的努力和汗水。
因為年輕,我們奮斗,因為奮斗,我們永遠年輕。奮斗著,是吶喊的青春;奮斗著,就有不滅的希望;奮斗著,就是成功的可能。
我喜歡《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靜和盧嘉川,他們之所以可以走到一起是因為他們在革命年代里有共同的信仰和追求,他們在一起奮斗,為了新中國的未來奮斗,也為了他們的未來奮斗。書中最后一段這樣寫道:“無窮盡的人流,鮮明奪目的旗幟,嘶啞而又悲壯的口號,繼續沸騰在古老的故都街頭和上空,雄健的步伐也繼續在不停地前進——不停的前進……”不停地前進,永無止盡的奮斗。我想,這才是《青春之歌》的主旋律,也是青春之歌的基調。
奮斗的青春最綺麗。奮斗,就不后悔。
最美大學生心得300字篇5
為救同學,身中8刀——千鈞一發,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學生崔譯文做出的選擇,感動著千千萬萬的陌生人。這個平時連打耳洞都會喊疼的瘦弱姑娘,毫不猶豫地推開同學小梁、以身體阻擋歹徒行兇。
當人們驚嘆她的勇敢時,崔譯文只簡單地回答:“我只知道,我不沖上去,她可能會死。”
危難時刻,青春的選擇總是令人動容——
當疫情襲來,武漢大學第一臨床學院博士研究生趙東主動留守、參與臨床一線診治,累計參與接診并成功治愈新冠疫情確診病例130余例;南京醫科大學博士研究生倪杰第一時間加入江蘇援湖北醫療隊,剪短頭發,在武漢抗疫一線奮戰60余天;2015年進入清華大學醫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的單思思,日夜不眠、爭分奪秒,只為早一點拿出“硬核”的科研成果維護人民的生命安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學院學生余漢明報名成為一名防疫志愿者,為武漢市100多戶家庭提供買菜跑腿、上門送藥服務……
生活磨礪,青春在逆境中迸發奪目光彩。
照顧患病養父、假期打工掙錢、帶著養父一起踏上求學之路……自幼被親生父母遺棄的于婷婷,用稚嫩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擔。
難題一道道襲來,她卻沒有向命運低頭。考入重慶財經職業學院后,她在學校、出租屋、醫院“三點一線”的生活中,依然保持著優異的成績。
“越是痛苦的東西才會讓人更快地成長,堅韌是我最驕傲的品格。”這是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9屆本科畢業生、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李莎生前對自己的評價。
這是一個靠勤奮讀書從大巴山走出來的川妹子。在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龍勝小學支教期間,李莎的自立自強、樂觀向上,讓她很快成為學生們心愛的“莎姐姐”。
2020年5月,李莎在回支教學校途中遭遇意外事故,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支教路上。
當青春夢與中國夢同頻共振,年輕的生命會譜寫出怎樣激昂的旋律?
2014年考入武漢科技大學,2015年響應國家號召、積極報名參軍的聞健,主動申請去往西藏為祖國守邊疆、護國旗;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學院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專業2017級博士研究生李海超,自幼向往海洋世界,圍繞國家高端裝備及國防建設需求開展科研工作,將個人夢想與助力海洋強國建設緊密結合;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劉智卓,深入甘肅治沙一線,用所學知識守護祖國綠水青山……
“每個人都是一滴水,來自大地,匯聚于大海。”劉智卓的感受,正是所有青年一代的心聲——“去往祖國需要的地方,貢獻青春力量。
最美大學生心得300字篇6
四年前,他懷揣夢想和堅定的信念踏進__大學的校門,繼續他的追夢路。四年里,他用不懈的追求和努力讓夢想的種子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四年后,他已經是廣西__藝術劇院的主要演員,參演即將在全國巡回演出的舞劇《侗》,并出演主角。他,就是音樂舞蹈學院133班的仇__。
伯樂相馬璞玉打磨
仇__高二的時候才正式接觸舞蹈,相對于從小就有扎實的舞蹈基礎的同學,這個年紀已經是十分晚了。
說起自己的舞蹈之路,仇__心中也有些感慨。特長本是表演與唱歌的他,走向舞蹈之路是一種機緣巧合。“當時我的啟蒙老師——畢業于北京舞蹈學院的劉老師,為他的舞蹈班選人,我被他一眼相中了,老師覺得我的外形身高等都十分適合跳舞。放棄堅持多年的表演特長,一切從零開始,做出這個決定是十分艱難的。但仇__說:“既然有這樣一個機會又十分適合自己,我覺得我就應去嘗試一下,我是一個個性熱愛挑戰的人。”經過慎重的思考,仇__決定開始學習舞蹈。剛開始學習的時候是最痛苦的,十幾歲的年紀全身筋骨已經長成,重新開始拉伸是一個艱難痛苦的過程,但是仇__還是選取了堅持。
剛開始學習舞蹈的那幾年,身邊的朋友也總是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他,不理解一個男生為什么要去學舞蹈。談起那段時光,仇__似乎有很多的話要說。他表示,自己是那種一旦堅定了目標就不會再改變的人,會一步一步朝著既定的那個方向努力,雖然這一路很辛苦,卻從來沒有想過放棄。仇__說:“我只有一個堅定的念頭:要透過自己的努力,用舞蹈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用舞蹈證明自己的實力。”也正是這樣的信念,讓他以優異成績考入__大學。回想起過往,仇__十分感謝他的啟蒙老師劉老師,“因為有他的支持,才會有此刻的仇__。”仇__說,“我覺得舞蹈不僅僅能夠鍛煉身體,更重要的是十分磨練人的意志。如果能夠把舞蹈學好并堅持下來,我覺得以后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會有毅力和恒心。”
行程至遠砥礪前行
步入了大校園園,仇__對舞蹈的追求也一刻沒有松懈。除了上課,仇__也總會去練功房練習基本功,不斷增強自己的舞蹈潛力,讓自己的基礎更加扎實。由于舞蹈需要很大的體力支撐,仇__會在閑暇的時候和朋友一塊打籃球來增強體力。在練舞的過程中仇__受過很多傷,讓他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在上課跳舞的時候把腳崴了,當時站都沒法站起來,事后腳腫了一個多月。即便如此,他也從未缺席過任何一堂課。他說:“我熱愛舞蹈,那段時間腳真的很痛,但我還是期望能參與每一堂課,就算是見習我也是開心的。一個月后,用力跳舞腳還是會痛,我依然選取忍受,因為熱愛舞蹈,這點疼痛已經微不足道了。”
因為形象好,跳舞感覺好而且個性認真,老師們也個性喜歡仇__。音樂舞蹈學院史展老師說:“仇__是一個十分聰明的孩子,條件和形象個頭都不錯,在校期間代表校園出去參加了幾十場演出和比賽。唱歌也不錯,是一個多才多藝的學生。眼看要畢業了,自己主動找工作、面試,對自己的未來十分有規劃,也敢于創新和挑戰。另外這孩子也十分熱心仗義,自己聯系工作的同時,還幫忙同學聯系工作。”
仇__的這份熱心仗義,源于他對舞蹈專業的熱愛和對班群眾的職責。史展老師說:“大四上學期排練畢業晚會期間,仇__也會見縫插針地練功去準備藝術團的面試。期間他和我聊天的時候還告訴我,他期望自己能夠獲得這份工作,用事實證明自己的潛力,期望自己能夠在專業的道路上堅定地走下去,也想向大家證明,作為音133班的成員,我們都是一群努力而熱愛舞蹈的人,我們是十分優秀的群眾。”
談到幫忙同學找工作,仇__顯得個性云淡風輕:“只是不想聽到他們說畢業了以后就回家,找一個十分普通的工作。我覺得既然學了這個專業就要有所用,而且我覺得還有很多十分優秀有潛力的同學不該被埋沒。我在找工作的時候留意了四五個招聘的舞團,鼓勵他們去嘗試。”
“仇__是個個性好的人,挺開朗活潑的。雖然愛玩,但是干正事的時候一點也不含糊,練舞學習的時候個性認真。個性熱心,也很愛交朋友,是一個很用心向上的人。”同學們這樣評價他,他自己也說:“我是一個很陽光開朗的人,我覺得世界上沒有什么事情大不了的,我總是想著用心向上的那一面,我期望傳遞給大家的都是正能量。”
在校期間,仇__代表校園參加了眾多賽事,獲得了山東省第十屆青少年舞蹈大賽二等獎、山東省科技博覽會大賽一等獎、泰山文藝大賽一等獎等獎勵,也在校內作為領舞參演了舞劇“蓮花”,用汗水和努力向大家證明了他的實力。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仇__大四就開始留意各種舞團之類的招聘,最后選定了兩個舞團進行面試。所以在上學期期末準備畢業舞會的同時,他還要準備北京一個商業舞團和廣西__藝術劇院的面試,最后在眾多面試者里脫穎而出同時被兩個舞團錄取了。
仇__再次面臨選取:一個是北上廣大城市里的商業伴舞,雖然職業普通卻因為在繁華的大城市而有了更多向上的機會,一個是普通城市里自己十分仰慕的著名編導家張繼鋼老師編導的舞劇,讓他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藝術的魅力,深思熟慮下他選取了后者。仇__認為,善于積累經驗、追求藝術,才是一個專業舞者應有的素質。對于他的選取,仇__的啟蒙老師劉老師很認同。他說:“年輕人就就應多學習,不要太急功近利,要學會積累厚度,厚積薄發。”
三月中旬就要在全國巡回演出了,仇__的時間十分緊張。每一天都練習十幾個小時,有時候還要加班排練,但他很快樂。仇__說:“其實剛來的時候我也很多地方都跟不上,但是慢慢學,勤奮練習就基本能夠搞定,要想在舞劇中有突出的位置表演就是要這樣一步步慢慢來的。沒有誰能一步成功。”
問及初到南方的舞團工作是否不適應,他笑著說道:“大學期間我就獨自旅行了很多地方,北方大多數城市我都去過了,我喜歡嘗試不同的事物,所以這也是我選取廣西__藝術劇院的原因之一。剛開始進入舞團工作不適應是在所難免的,但是人生總有很多不適應,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中,需要的都不是它們去適應你,而是你去調整適應它。”
介紹起他即將表演的舞劇《侗》,仇__興致勃勃:“這個舞劇是由國家一級導演,中國當代著名編導家張繼鋼老師編導的,透過舞蹈來表現侗族人民的文化習俗,民族風情,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文化感受。”
“Nothingisimpossible。”仇__如是說,“我覺得人生就是需要去闖一闖,人生充滿了挑戰,而且我有很明確的目標。在藝術團這段時間邊排練邊學習,可能會準備考研,在積累了豐富的舞臺經驗以后,再去北上廣開始新的挑戰。學得越多,平臺就會越高。我相信我順著這個目標堅定地走下去,必須會越來越好。”
不畏困難,堅毅前行,朝著自己的目標一步一步邁進。“我期望此刻能夠對未來的自己說感謝你此刻的努力,所以我更要努力地去實現我的夢想。”仇__用堅定的信念、執著的斗志,在付出中,在汗水中,在堅韌中,逐漸接近夢想的彼岸!
最美大學生心得300字篇7
“早一秒拿到抗體,就能多一分戰勝新冠病毒的把握!”清華大學醫學院博士研究生單思思一直在科研戰疫一線爭分奪秒、攻堅克難。
單思思所在的張林琦教授課題組,在疫情暴發初期立刻組建了科研攻關團隊,剛放假回家一天的單思思第一個報名,趕回實驗室投入工作。“用成果降服病毒,維護人民的生命安全,青年科研工作者責無旁貸!”
加入團隊以來,單思思每天都“泡”在實驗室里,生產抗體、檢測抗體功能、進行動物實驗,上千次重復實驗操作,每天基本都是連軸轉。如今,單思思依然在努力工作,運用科學武器為戰勝新冠疫情繼續奮斗。
“我希望能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努力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來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祖國貢獻青春力量。”單思思說。
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李海超的志向,則與海洋強國夢緊緊相連。他在科研中緊密圍繞國家高端裝備及國防建設需求,依托學校船舶與海洋工程一流學科,深入開展艦船結構振動噪聲預報與控制研究。“我要堅定信念,攀登科學高峰,譜寫青春的樂章。”他說。
“西部需要我,基層需要我,那我就去往祖國需要的地方!”騰格里沙漠的綠意,見證著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劉智卓的理想。幾年來,他組織近800人參與治沙行動,共制作方格10萬余個,固定黃沙2000余畝,植樹3000余株,“交大林”開始在大漠扎根。劉智卓還推廣治沙新模式,把肉蓯蓉種植和防風固沙結合在一起,助力當地脫貧攻堅。
“我是駐守過西藏的軍人,西藏是我夢想開始的地方。”武漢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學生聞健動情地說。幾年前,他主動申請去西藏服役。退役復學后,志愿服務成為聞健新的“戰場”:軍運會賽場,他是志愿者;征兵入伍,他是宣傳員;到鄉村支教,他是好老師;無償獻血52次,他挽救生命……“我將時刻準備著,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
最美大學生心得300字篇8
是走還是留?20-年1月22日,原定完成最后一個門診就返回家鄉的武漢大學第一臨床學院2018級博士生趙東,聽到新冠疫情具有“人傳人”的特點,退了火車票留漢,“危險時刻更應與病人在一起”!
趙東主動請戰去光谷院區與科室老師們一起接收、救治危重癥新冠疫情患者,120多個日日夜夜,趙東忘記了時間,奮戰一線。
其中一半的時間,趙東還為武漢市兩個小區的居家隔離群200多人提供在線醫療咨詢服務,社區居民線上親切地稱呼趙東為“小趙醫生”。
當趙東在一線全力以赴時,南京醫科大學2018級博士生倪杰隨著江蘇援湖北醫療隊在2月13日這天來到武漢。
“讓我來試試,給我一個學習的機會。”這是倪杰的口頭禪。重重口罩下頭暈胸悶,汗濕衣襟,雙手脫皮,護目鏡壓得眼眶周圍傷痕累累。
但“看著患者經過治療轉危為安,我心里會特別高興,我們來的目的就是讓患者健康地走出醫院,回歸平靜生活。”倪杰說。
倪杰和趙東在前線戰疫爭分奪秒,清華大學醫學院2015級博士生單思思在后方實驗室攻堅克難。她說:“早一秒拿到抗體,就能多一分戰勝新冠疫情的把握。”
生產抗體、檢測抗體功能、進行動物實驗,上千次的重復實驗操作,每天基本都是24小時連軸轉。在無數次的失敗后,單思思和團隊成員解析了病毒與蛋白結合的關鍵結構,成功分離和評估了200多株抗新冠病毒的單克隆抗體及其編碼基因,目前已經進行動物實驗,接下來將開展人體臨床試驗。
“我想讓更多的研究成果走出實驗室!”單思思仍然在為這個目標繼續拼搏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