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假期實踐心得感悟
__年1月25號是正月初三,正當年味濃濃之時,我收拾好生活用品,穿上嶄新的皮鞋。與家人一一話語后,我坐上了去南昌的大巴。雖然是大年初三出來執勤,但我并沒有覺得很難受。人大了,自己就不再會像小時候那樣對家的依賴性那么強烈。這次執勤任務是我自己樂意參與的。在大巴車上,我的情緒還好。看著車窗外時時冒出的爆竹聲,我也跟著樂樂。人的成長需要經歷很多很多。拿這次執勤來說,來執勤的同學們無不都放棄了在家多休息二十多天的機會,但我們也會收獲了別一番滋味的東西。我們一直在成長,很多道理、真理在課堂上學到的只是表面,而非本質。而本質則需要我們自己去實踐中體會。實踐出真知。
第一天很新鮮,我們也很畏懼。我們六個人標準地軍姿站在進站口的兩邊。我們負責的任務是引導旅客進站的秩序,不知覺中還成了百事通一樣的人物。嘿嘿……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很多旅客問我們關于怎樣買票、怎樣坐公交、怎樣進站、哪有洗手間、某某酒店在哪、某某銀行在哪……第一天我被問的暈頭轉向的,但是我還是很耐心地一一盡力幫忙那些旅客。
旅客們實在是太可愛了。尤其是稱呼我們老板的旅客們。第一次在穿警服的狀況下聽到人稱呼我為老板,直接讓我微笑的暈暈的,而那些隊友直接噴笑。嘿嘿……生活原來是這么的有魅力。
關于假期實踐心得感悟篇2
今年的寒假社會實踐已經不是我第一次打工了。去年暑假的時候我就已經在__超市打了一個月的工。
當時打完工后我就有了很多感觸,當時想寫下來,但是由于懶,最終這一想法沒有轉化成為行動。就在前幾天大掃除的時候,我突然從抽屜里翻出了一份打工報告來,這份報告是超市門店的左姐姐要求我寫的,但是不知之后是什么原因,她一直沒向我要。于是這份報告就留在了自己手里,此刻看看都還是覺得是那么的受益匪淺。這份報告分為兩部分,一是我打工的感受,第二是我對__超市的一些意見和推薦。當然,對于大家來說,還是會對第一部分比較感興趣吧!我在__打工的感想大概有以下幾點:
1文憑只是一塊敲門磚。你能夠在敲門的時候拿著這塊磚而洋洋自得,但是當進入著扇門后,就不要再把它當做是一種必勝的資本了。因為你會發現,進入這扇門后大家就又一樣了,甚至有文憑的比不上那些德高望重的。的確就是如此,相對于文憑來講,社會更看重的是資歷和經驗。
2公司不是家。公司就是公司,它永遠也不會成為我們的家。因為維持公司運轉的是交易,是合同。只有當你能夠給公司帶來利潤的時候,公司才會讓你成為其中的一員。如果當你對公司沒有絲毫的利用價值,那么即使你對公司是十分忠誠、十分熱愛,我想最終還是會被公司“遺憾”的辭退。我說這點的目的并不是讓大家在工作上偷工減料。盡職盡責地工作是天經地義的,這就如同公司要發給工人工資一般。我的意思是,當大家不幸的被某家公司辭退的時候,不要覺得心寒。你要清楚的是,公司之所以辭退你,不是因為他們懷疑你的衷心,而是因為你對他們來講不再有利用價值了。在那里,期望那些過于投入工作并且過于信任公司的的人們有個心理準備。當然公司是自己的除外。
3利益是維持同事關系的關鍵。這點其實類似于上面一點,但是這點的范圍運用的更廣。在打工的時候我更是對這句話頗有感觸。其實我從來不認為被人利用是一種貶義的說法。我很同意哥哥說過的一句話:當你被人利用的時候,你就會體現出自己的價值。當沒有人利用你的時候,就說明是真的沒用了。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也確實按照這一規律進行著。仔細想想,在別人需要幫忙的時候想到你,這何嘗不是一種能力的體現呢?看來要想“朋友”遍天下的話,自己首先要有能力;換一個角度來說,有能力后就會有更多的“朋友”。這是一個良性循環,何樂而不為呢。
關于假期實踐心得感悟篇3
進入大學一個學期之后,難得又一次遇上了寒假的假期。但在如今,經歷了大學的生活和體驗之后,作為大一新生的我還充斥著對大學活動的向往和熱情!為此,即使是這次的假期時間,我也積極的利用了起來,充分利用自己大學生身份的便利,并在這次的寒假期間找到了一份適合自己的假期實踐工作。
雖說實踐的工作僅僅只是最基礎的餐廳臨時員工工作,但在這短短幾周的時間里,我卻的充分體會過了在學校中所沒有經歷過的辛苦和成長!并讓自身的能力在此次的經歷中取得了極大的進步!
還記得過去的寒假中,我的時間總是被消耗在游戲或是在學習上。這次在大學中進行這次的社會實踐還是我第一次獨自來到社會進行工作體會。
通過這份工作我也大大的鍛煉了自己的交流能力!作為服務員,在工作中經常要和一些不認識的顧客交流。起初我還不算熟練,說話支支吾吾的,但在適應了這份崗位之后,我不僅在與新顧客的交流服務上能做好,還認識了許多老顧客,更深入的體會了這次的實踐。
這次的社會實習雖然沒有給我的專業帶來太多的建議,但卻讓我對社會的環境有了很大的認識。在今后大學的發展道路上,我也逐漸能明確自己的想法和道路了,相信這次的經驗能幫助我選擇出最適合自己的道路,并塑造出一個積極的自我!
關于假期實踐心得感悟篇4
一路的艱辛與微笑,雖有所收獲,然所學是開始,新的考驗和抉擇要奮斗不息,請不要讓我們年輕的時光留下太多遺憾!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內容吧!
“社會實踐”這個詞我早有耳聞,無疑就是學生體驗生活的一種方式,可是當我真正經歷過一次時,我才發現之前那種想法很幼稚、可笑,因為它并不像我們想像的那么容易。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使我逐步了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干,并在社會實踐中認清自己的位置,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對自身價值能夠進行客觀評價。這在無形中使我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增強了我努力學習的信心和毅力。其實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實踐也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途徑,這是馬克思主義原理所堅信的。在實踐中我們還可以檢驗自己學習的成效、檢測自己的所缺,以便我們日后學習有個側重點。另外,校園與社會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也不大相同,所以我們還可以在社會實踐中學到許多在校園里學不到的知識。這就形成了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的良性循環。
作為大三的.學生,我有幸能夠參與到這次的寒假帶薪實踐活動中,對老師和企業充滿了感激!實踐的日子是漫長的卻又是令人懷念的。在重慶藥交所的短短一個月,我學到了很多體驗了很多。作為審核人員第六組,我們圓滿的完成了對抗生素類藥品的資質審核及與會員單位的溝通!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走上工作崗位,走進社會!心情也無比激動。在藥交所的實踐中,我滿懷激情,看到了一片未曾接觸的新天地,我把做好每件事作為我的信念,把完成每一項任務,作為我的執著,我努力思考,認真品味,找尋每一份感動,每一次領悟,衡量著自己的得與失,進行著成長自我的每一天……細細回想,在這里,我學會了幾點:
一是守時觀念
我是一個很守時的人,所以養成了一個我不遲到的習慣,在工作中,我看到了許多許多的遲到,我深知,守時,既是對工作的負責,對企業的負責更是對自己的負責。而且,是一個人對待事情的態度。所以,不管別人怎么樣,我從來沒有遲到早退,我很欣慰,而且,我會長此以往的堅持下去!這也會給別人留下一個好的印象。
二是責任意識
責任二字的意義很深遠,在我看來,能夠承擔責任方能成就事業。在藥交所,我既要審資料,還得負責與企業溝通,打電話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可是,需要你有責任感。當你與企業溝通的時候,態度要友好,不管對方怎樣,你必須把事情準確無誤的表達,遇到人家不懂的必須耐心解釋。這就是我所說的責任意識!
三是團隊意識
眾所周知,當今社會離不開團隊協作,在學?;蚨嗷蛏俚捏w驗過,知道其重要性!在藥交所,審核人員被分為多個小組,而每個小組有2個人。在審核過程中,2個人必須齊心協力,才能高效率的完成任務,任何一方出問題都會影響工作的進程!所以,彼此和諧才行。分工有序是團對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各司其職是重點,團隊之間協作融洽是工作圓滿完成、團隊強大的精神制劑!
四是好學多問
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實踐期間,初來咋到的我們,對工作和環境都很陌生,茫茫然而知之甚少。虛心求問是唯一的途徑。好問是思維的開啟,也是知識融會貫通的產物。未知是令人恐懼的,但是,詢問之后,仿佛一切都可掌控,那份辦事自如的自信便會重回心頭。與此同時,也學到了知識。所以,好學多問受益良多!
五是人際關系要搞好
以前記得老師說過,大學就相當于一個小型的社會,可我覺得,在大學里,至少還存在著學生的那一份純真和真實,可是到了工作崗位,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同事,企業,上司等等。關系很復雜,而且,你又不得不去面對這一切。在實踐中,我學會了忍耐,即使受了再大的委屈,也只能選擇恰當的方式去解決,不能與同事或是領導起沖突。這就是為什么大家要一直強調人際關系很重要,確實很重要!
然后就是一些意見:
我認為,企業還不夠重視紀律問題,在藥交所的第一天,領導對我們說,雖然我們只是實踐,但是會把我們當正式員工來對待,然而,經常都有人遲到卻沒有人管,簽到表也從沒認真對待,經常有代簽和補簽的情況,甚至員工也有這種情況。我覺得他們應該加大管理的力度,好讓我們感受到一些壓力,才能激發我們的動力!
一路的艱辛與微笑,雖有所收獲,然所學是開始,新的考驗和抉擇要奮斗不息,請不要讓我們年輕的時光留下太多遺憾!在這短短的暑假實踐我碰過壁,受過累,流過汗,但是我卻成長了,這次親身體驗讓我有了深刻感觸,這不僅是一次實踐,還是一次人生經歷,是一生寶貴的財富。此次社會實踐告訴我:“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它現時的明艷,而當初的芽,卻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成功,那么我們就應該在剛剛起步的時候,用我們充分的準備,去面對不知的過程,迎接滿意的結果。
關于假期實踐心得感悟篇5
寒假,學校布置了一項作業“進行社會實踐”,我也就趁這時,體驗體驗低碳的生活。為此,我查閱了相關資料,并準備開始行動。
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在生活的細節上注重節能減耗,要低能量的生活,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然而我們應該要:愛自己、愛家人、更要愛地球、不用塑料袋、不穿皮草、廢物回收循環利用、不崇尚奢靡之風、享受低碳的生活。
俗話說得好,“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有一種東西比化妝品更好、更健康。下面請聽我來列舉:每天的淘米水,用它來洗臉或洗手絕對是天然的美白產品;每天清早我們也許會自己磨豆漿,而有時豆漿喝不完,時間一長就會發酸,那也沒關系,直接涂抹到臉上或充當護發素,美容的功能也是相當厲害的。大人們用過的面膜紙也不要扔掉,可以用它來擦首飾、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帶,不僅擦得清亮還能留下面膜紙的香氣;喝過的茶葉渣,也可以把它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又舒適,又能幫助改善睡眠;將用完的香皂盒、花露水瓶、洗發水和沐浴露的瓶子全部敞開口,任意地放在家的角落里,也可以放在衣櫥里,每到回家或者打開衣櫥都會有自然的芬芳撲鼻而來;用冰激凌盒做煙灰缸,省事且方便,隨用隨扔,也是廢物利用的好方法。這些不起眼的廢物,經過仔細包裝,就會發現廢物也是寶。這樣的家居環境不僅健康且充滿了創意的小歡樂。
另外,在塑料袋的問題上,我們可以購置一個菜籃子。在去購買蔬菜等食品時,就可以提著菜籃子。這樣就可以減少塑料袋的使用、避免因塑料袋帶來的“白色污染”,而家里也不會因塑料袋太多顯得太亂。
低碳的生活方式還有很多,但低碳的行動并不會停止。希望會有更多人過低碳生活,也祝愿我們的地球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