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工作心得
家長的工作心得篇1
通過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家長學校的課程,作為一名一年級學生的家長,我認為學校能夠在孩子剛上學的時間里,在繁忙的教學外,開展這次活動可謂是用心良苦,為我們這些家長們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在孩子剛上學的這段時期,只有家校攜手,共促發展,才能為孩子創造更加美好、更加燦爛的明天。現就自己聽課后的感受談一點體會。
一、家校合力,才能有效的培養好孩子。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里全是大人,因此,她所接觸的家庭環境其實是一個成人的環境,而學校的學習環境又和家庭環境有著天壤之別。在這中間,家長和老師就承擔了橋梁作用,只有家長和老師充分的溝通,共同探討孩子教育問題,達成共識,才能全方位的幫助孩子成長。家長不能完全依賴老師,要配合老師共同完成對孩子的教育工作。
二、培養良好的習慣,受益終身。
習慣是人的思維定勢,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正如智者所言:成功是一種習慣,失敗也是種習慣。家長學校老師就講到:“與其讓孩子改掉壞習慣不如讓孩子養成好習慣。”我從聽完課那天起,根據自己家庭實際情況,盡量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進行家庭教育。從孩子的書寫習慣、做作業的習慣以及生活習慣等方面進行著手,從一些不經意的小事中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
三、家長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正確看待自己的孩子。
俗話說“孩子是自己的乖”,大多數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什么都好,受不得半點委屈。對于老師的批評有時不能正確看待。其實,老師批評孩子,正說明老師關注自己的孩子,如果我們家長、老師保持一致意見,會更有利于孩子改正缺點;另一方面,我們也應看到孩子的優點,對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小小的進步,也要給予肯定,使孩子建立起自信。同時,要淡化成績觀,注重孩子的綜合素質、各方面學習能力的培養。
四、理解、尊重孩子的選擇,信任孩子,與孩子平等相處。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就像找不到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世界上也絕對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孩子。所以,我覺得對孩子的正當要求和理由需要家長站在她的角度去分析利弊,只要是有道理的一般都應該同意。同時,這也能更有助于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也能使孩子更信任你。
希望學校能繼續搭建家校溝通的良好方式,形成合力,共同實現孩子全面健康的成長。也請老師們放心,在孩子家庭教育方面我們將盡自己所能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孩子。我作為學生的家長對你們給予學生們無微不至的關懷表示感謝!
家長的工作心得篇2
說實在話,這次開家長會之前我很害怕,因為期中考試我數學沒考好,只得了87分,因為這個緣故,我很害怕爸爸去參加家長會,還好,是媽媽去參加的。我沒地方可去,就帶著心愛的滑板跟著媽媽一塊來到了學校。
開完家長會,我一見到媽媽就問:“老師批評還是表揚我了”,媽媽說,老師不僅沒有批評我,還因為博客表揚我了呢?我一聽可開心了,一路上不停地跟媽媽說笑。
媽媽說,這次家長會收獲很大。根據老師講的,媽媽說具體到我的情況,我以后重點應該做好三件事,就是:閱讀、作文、寫字。
閱讀:一定要多讀多背,每天至少要保證半個小時的閱讀時間,要準備一個采集本,摘抄閱讀中的好詞好句,寫作文的時候,能用上這些好詞好句,早晨7點40之前到校,然后讀20分鐘的書。
作文:我寫作文時之所以無話可說,是因為閱讀量少,積累的詞匯不多的.緣故,還有就是我太懶。
寫字:每次寫字的時候,都要像在寫字貼那樣認真地寫,不準用改正紙和改正帶。
再就是上課聽講,我不是太專心,老有小動作,尤其是數學課,就拿這次期中考試來說,其中畫長方形的題老師都講過,但我還是錯了。
聽了這些,我很不好意思,因為這些事情我都沒有堅持做到過。我以后要好好努力,爭取把閱讀、作文、寫字都搞好。
家長的工作心得篇3
寒假里,與碩碩一起開展讀書比賽活動。每天中午、晚上,都可以看到娘倆或坐或臥于床上看書的身影,那一刻,家里安安靜靜地,心中卻是滿滿的踏實。我喜歡讀書,碩碩也喜歡,也可以說,碩碩愛讀書,給了我讀書的動力,讓我每天可以把讀書當做一件大事來看待,每一天不放棄。能夠從每天的繁忙工作、日常瑣事中抽出時間,沉浸在書的世界里,品味著那一句句充滿著愛的文字,或者思索著一段段人生的體驗,實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有時候想想,覺得媽媽真是一個非常偉大的職業,她不僅僅需要愛心、耐心、健康的身體,還需要智慧的大腦,唯有此,才可以震住那個雖然屬于自己制造卻讓自己大吃一驚的孩子,才可以保護那個如小牛犢般尥蹶子卻傷人傷己的寶貝,才可以在眾人都將他拒之門外的時候,充滿微笑地對他說:來,到我身邊來。
《淘氣包埃米爾》這本書是我和碩碩在寒假中完成共讀的'一本書,文中埃米爾的媽媽就是這樣一位讓人值得尊敬的母親。在整本書中,埃米爾是當之無愧的主角,他用一次次變本加厲的淘氣,成功地讓周圍的人討厭自己,而喜歡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爸爸因為他的淘氣幾次發飆,莊園里的人們因為他的惡作劇而對著他連連感慨:天哪,天哪,似乎他做了什么了不得的壞事,女仆麗娜也希望他可以早點消失。只有媽媽始終認為埃米爾以后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媽媽每天為他記日記,哪怕是那些淘氣的事情,媽媽記住的是孩子受到的懲罰會不會感到委屈。雖然文中對媽媽的筆墨不多,但每一個小細節都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媽媽對埃米爾的愛。
媽媽的愛就是黑暗中的那縷陽光,它讓埃米爾保持著善良的心,它讓埃米爾成為一個雖然淘氣,卻努力幫助身邊人的孩子。面對別人的嘲笑、厭惡,埃米爾始終是陽光的、快樂的。因為他有一個在他受懲罰時,將他藏在木工房里的媽媽,堅信他長大成人后可以很厲害的媽媽。
我希望自己可以成為這樣的母親,不論自己的孩子變成什么樣,始終對他抱有信心,始終用堅定的語氣對他說:孩子,你很棒,我相信你!
如果一個孩子能夠擁有這樣的一位母親,該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呀!
【家長親子讀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家長的工作心得篇4
孩子成為南外大沖學校的一員轉眼已經快兩個月了,在這短短的時間里,學校已經組織了兩次家長會,可見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周到用心,領導老師們的盡心盡責。
跟科任老師們的初次見面,讓我更加深信,我們給孩子選對了學校,孩子能進到這所學校,遇到這么多優秀的老師是何其幸運。
跟老師們的交流,我學到了很多跟青春期孩子交流的方法和技巧,我更加清楚孩子需要從哪些方面做提升,例如每天整理筆記、作業及時訂正等等。
初中三年,相信在家校緊密配合努力下,孩子必定茁壯成才,像樹一樣成長!
家長的工作心得篇5
觀看了鄭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鄭州市精神衛生中心孔德榮老師的《疫情期間兒童青少年常見心理問題的識別和干預》這節課。我從中學到很多知識,明白很多道理。知道在育人道路上家長應做好孩子的引領、示范、榜樣作用。父母應用娟娟細流滋潤孩子的心靈,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一、溫柔接納,耐心溝通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父母對孩子潤物無聲的愛更能滋潤孩子的心田。澆灌孩子的心靈。當孩子出現煩躁情緒,易怒,沮喪時,父母需要反復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告訴他這段時間確實艱難,煩躁是正常反應,要正確面對。您的接納會像一面鏡子一樣幫助孩子接納自己的情緒,逐漸恢復平靜。如果父母不能耐心傾聽,而是急于去反駁、講道理、甚至訓斥,這樣只會升級孩子的負面情緒。例如,小明因為不能出門感到煩躁,跟媽媽抱怨,媽媽耐心傾聽他的抱怨后,這樣反問:“你感覺很心煩對嗎?(理解對方的感受〉這段特殊時期,一直不能出門是挺讓人心煩難受的接納對方的感受),媽媽能做點什么幫到你嗎?一起討論解決方案)”,在媽媽的溫柔話語下,孩子敞開了心扉v疏解了不能出門的煩躁情緒,孩子性格開朗起來,安心呆在家里,與父母的關系也親近起來。
二、識別心理,合理干預
家長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當你發現孩子全身不適,出現模糊的恐懼感,莫名的緊張和擔憂,這就是孩子出現了焦慮障礙。這時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觀看一些孩子喜歡的電視節目,在和孩子溝通交流中,不再緊張而是開心起來。如果孩子心情低沉、擔心恐慌、無緣無故對家人發脾氣,這就是孩子出現了抑郁障礙。這時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參加些孩子喜歡的體育運動,出出汗,排排毒,從而緩解孩子低沉的心情。家長在和孩子-起活動中鼓勵孩子表達內心真實的感受,通過交流幫孩子宣泄內心的壓力。同時明確孩子需求,引導孩子多流露正性情緒,并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緒。情緒管理不是簡單地壓抑,而是要在正確理解情緒、體察接納自身真實情緒的基礎上,掌握調適不良情緒的有效方法與技巧,讓自己成為情緒的主人。管理情滿分/緒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能識別出自己的各種情緒,給每一個情緒準確地貼上標簽。孩子能識別出的情緒越多,他就越是能清晰地表達出來,而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這就是處理情緒的開端。能表達,他才能溝通,才能想辦法。有時,只需表達出來,情緒就解決了。家長要給孩子-些情感上的支持,告訴孩子適度的緊張有助于防御,而過度'緊張就需要通過運動減壓。承認合理性,表達出你認為孩子的想法,感受和動作的合理性,平等對待孩子,不要把孩子當作脆弱的或者無能的。而是和孩子-起打掃衛生,讓孩子用最喜歡的裝飾裝扮自己的臥室,一起看日出日落,和孩子關注大自然的各種聲音,感受其進出耳朵的過程。唱自己最喜歡的歌曲分享給父母聽。
三、規律生活,制定方法
百川歸大海,何日復西歸。危機事件讓人恐慌的重要原因是它堿壞了人們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也就是堿壞了人的安全感。李元媛建議,首要保證安全,如少出門,或者不出門,勤洗手,戴口罩等。在安全的前提下,做好這些防護之后,就不要繼續沉溺于疫情之中了。家長盡里保留孩子們熟悉的日常生活,如飲食、運動、看書、游戲等,都可以有效放松心情和大腦。疾病帶來的恐慌源于它未知、不可預測的部分,但目前的信息中,我們對疾病的了解和預防知識遠多于那些未知的部分。根據已有的科學信息,和孩子一起列出“預防疾病”的具體做法,可以詳細至什么情況下需要洗手,外出后如何消毒,每天運動多久、喝水吃飯情況……這個過程可以讓家長和孩子發現自己已經做了很多,也還能做很多更具體的預防疾病的事情,讓孩子們知道自己是安全的,增加他們自我效能感的同時大大減少了無謂的恐慌。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和未來。父母應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發現孩子的問題及時解決。愿每一個發脾氣的孩子y都能得到父母的指引,堅定平和的成長。愛自己、愛他人、愛世界,伏爾泰說,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抗擊疫情人人有責,讓我們一起守護我們祖國的未來—一孩子!讓我們一起守護這顆美麗的星球吧!
小編精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