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工作實踐心得
寒假工作實踐心得篇1
從小學一年級至今,我的每一次假期都是悠閑自在,一覺睡到自然醒。然而這次寒假卻和以往過的都有所不同,我利用這次寒假進行了一次為期3星期的社會實踐,這是我人生第一次社會實踐。在這短短的三周里我過的很充實,學習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也積累了些許經驗。
每年年底,總是會計事務所最忙碌的時候。這時候去幫忙,總能學到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和實際操作的技能。記得,我剛到會計所時,他們正忙著整理各個公司__年的賬本,有總帳、明細帳、現金日記帳和銀行日記帳。于是我的第一個工作任務就是幫著一起訂帳本,打印頁碼,公司名稱等。其實這些事情做起來都很簡單,沒學過會計專業的人只要看一遍也能上手,但要一遍一遍重復著做,就顯得枯燥乏味。然而就是這些我認為“簡單、容易”的工作,我也時常犯錯。例如:我把帳頁撕破了;頁碼順序顛倒了等等。錯誤犯多了,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便深刻、仔細的反省了一下。我覺得越是簡單、容易的事,越是不引起注意,就以馬馬虎虎、漫不經心的態度對待,才導致了工作上出現差錯。所以,越簡單的事,越要認真對待。
隨后幾天,會計所里的那些老會計讓我試著做了一些簡單的會計憑證。我憑著對書本上所學知識的印象開始做了起來,在做的時候,我常常不確定什么情況下該用什么會計科目。這才覺得自己對有些基礎理論知識已經忘記了,有些則是沒有完全掌握好,也意識到回家后,在工作中所運用的知識是課本上最基本,不管現實際情況發生怎樣變化,抓住了最基本知識點的就能以不變應萬變。所以,我決定回家后要好好溫習一下書本上的知識。
在會計所里是實行會計電算化的,雖然我已經考出了會計電算化的資格證書,但由于平日里根本就不操作。因此,對于怎樣運用電腦操作會計程序已經有點模糊了,需要別人時不時的提醒或教我下步該怎么做。這才使我明白,自己所學的知識是要經常運用,復習的。
這次實踐,的確讓我學到了許多東西,讓我覺得自己成長了不少,但是相對我今后真正踏入社會所需要的則是少之又少。例如:怎樣網上報稅,怎樣做會計報表,還有出納之類的工作等等,有許多都是我這次還沒有學習到的,希望在下次實踐活動中,我能學到更多有用的知識、道理。此外,這次實踐也使我明白自己已經不再是個孩子,而是個要勇于脫離父母保護、對自己、對別人都有著一份責任的大人了。
寒假工作實踐心得篇2
今天是我見到學生的第一天,有點緊張,昨晚1點鐘才睡著,我腦子里始終在想著明天對學生講的第一番話。早上被嫂子叫醒,吃了很美味的粥就坐公車去學校了。我是第二個到辦公室的,最先到的是一位小女孩,原來她是李老師的女兒,我問了一下,很巧她是六一班的,這是我第一個見到的學生,她幫我剪了一下紙,也順便聊了聊班里的情況。
到了9點鐘,學生陸陸續續上來了,嬉戲追逐,同學間在講述著自己的暑假見聞,可熱鬧了。李主任上來了,她和我一起到班上,這時候來了差不多10個學生,主任讓我組織大家大掃除,我心想:大家又不認識我,我就開始組織會不會沒有效力?果然,同學們依然興奮地講著,課室里沒有麥克風,我想當時的分貝的確是讓人難以承受的,我只好找身邊的同學去做,我先詢問他們的名字,然后布置他們去做一些簡單的活兒,比如掃地,擦桌子的。李主任因為有事不能在班級,這個班級就交給我管了,又到了一些同學,有少數同學在做值日,大部分同學都是在桌位上聊天,完全當我沒到,我走上講臺,希望大家安靜,我喊出了我最大的聲音,大家的聲音還是把我的聲音給淹沒掉。沒有辦法,我又找了班長去分工,效果還是不好,有點想泄氣了,于是自己干起活來,希望學生看到以后會反省,可這些學生在家里應該做慣了少爺小姐,看到老師在做自己也一點反應都沒有,繼續在講話。這時我被六三班的班主任叫下去打印了,力所能及的都要去做,反正班級這么亂,我也管不了。想不到第一天就碰到這樣的問題。
在我打印完上來后,見到李主任站到了講臺上,沒有笑容,也沒有出聲,大家開始安靜了,原來沉默的力量是如此的巨大,喊破喉嚨也敵不過它,我又學到了。李主任平時對我說話都是笑容滿面的,但今天的李主任確實讓我感到有威懾的力量所在。她也是首次接管這個班級,對班上的同學也很不熟悉,她詢問了幾個安靜的同學的名字,并表揚了他們,然后她開始慢慢地說話了,聲音不大,但全場安靜地聽就變得很清楚了,這也是老師保護嗓子的做法。
李主任開場說的一番話實在太深刻了,她才點了一次名,就記住了大部分學生的名字,而我呢,才零星地記得幾個,實在慚愧,作為一個老師,一開始就盡快記住學生的名字是對學生的一種重視,給與學生一種良好的信任感,所以我讓班長今晚去把學生的座位表給我弄出來,我要用最快的時間記住全班同學的名字。
說好第一句話是昨天班主任會議上副校長給我們提出的要求,我昨晚也想了一下該說些什么,說太深了,怕學生不懂,說得嬉皮笑臉的又擔心學生日后欺負我,所以我采取了與學生互動的方式,先小考察他們,然后給與適當的鼓勵,再引出我要講的話,將心比心,既然學生和我親近,也讓學生從心底佩服我,我不是一個隨隨便便容易受欺負的實習老師,在學校一切我都會嚴格要求他們,我認為我的開場是成功的,因為學生在最后都很大聲并整齊地回答我“好”。
李主任繼續講一些關于訂餐訂報,升旗儀式的著裝問題,第一組有四個女生仍然在肆無忌憚地講話,李主任盯了她們一段時間,后來她讓那幾個女生陸續站起來,說出自己的名字,并且嚴厲地批評了她們,有個學生臉馬上就紅了,有個女同學在坐下去的時候朝老師翻了個白眼很不屑,原來講臺上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當年我們也是朝老師做過一些小動作,自己還以為老師注意不到,原來只是自欺欺人罷了。
接下來就是發書,這時候很多同學對李主任開始有點敬畏了,相比剛才無人做值日,現在大家爭著舉手發書,一切都順利進行中,我在她們發書的時候布置了一下后面的墻報,順便貼了一下課程表。
最后我和李主任一起整理圖書角,把原來五2班和六1班的書都和在一起整理好,第一小組的同學被流下來做值日,班主任在大家裝也要裝得認真些,這是學生的心態,我發現了那個勤勞的班長,無論什么時候,他都是很認真地在做每一件事,我很慶幸這個班有位這么負責人的班長,我和李主任都認為他很能干,的確以前的班主任張老師也跟我們講了她班有個很負責任的班長,還說了幾個問題學生,李主任也在張老師說以前都已經觀察到了,這也是我要學習的地方,從學生的言行中發現并且要注意和老師間的交流溝通,這樣才能全面去了解一個學生。成長記錄袋所能留下的資料是有限的,我們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留心觀察多點交流。
中午我是最后一個離開課室的,我在整理關于收費的資料,學生們都填得很亂,我要逐張整理好,然后填寫好每張繳費,這是長命功夫,做不完只好帶回家了,去食堂吃飯,才發現自己又是最后一個,只剩下一個菜了,隨便吃點吧,下午還要去看醫生,該死的,我的脖子又腫了一片,估計是過敏了,我摘下了項鏈,去金光華逛了一下,等到了坤仔,然后我們倆就去學生對面的羅湖醫院看病,10分鐘之內全部搞掂,是效率最高的一次看病,醫生說是過敏性皮炎,擦點藥就好。我們倆又回到金光華,坤提議去看電影,也好,反正還早,沒想到現在可以用異地學生證了,28塊看了《非常完美》,全場爆笑,其實故事沒有多么深刻,就是純粹娛樂一下。
晚上坤仔要上課,我也回家了,我很喜歡回家的感覺,在哥哥家里,總能得到最好的照顧,我喜歡拖著嫂子去逛吉之島,逛花園,也喜歡帶著侄子上網讀書,晚餐也非常之合口味,反正就是家一般的待遇。我很慶幸自己沒有住進學校的宿舍,不然我會悶死的,我還是喜歡家庭的感覺。
現在大家都睡了,我留在房間里,開著空調,靜靜地思考著,很愜意。
寒假工作實踐心得篇3
作為一個大學生有別于中學生就在于他更重視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尤其在注重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實踐活動一直被視為高校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世紀優秀人才的重要途徑。寒假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教育向課堂外的一種延伸,也是推進素質教育進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當代大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同時社會實踐也是大學生學習知識,鍛煉才干的有效途徑,更是大學生服務社區,回報社會的一種良好形式。因此在朋友幫助下,我找到了一份服務員的工作作為我的寒假社會實踐內容,在這次實踐中,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東西,接觸了之前從未接觸的事物,而這一切對于我來說都是值得珍惜和學習的。
一、待人要有耐心。在這一個月的工作中,我接觸了各式各樣的客人,自然也漸漸學會了一些待人接物的方法。例如:在給客人點單的時候,會有一些客人看著菜單卻遲遲不點菜,這就是考驗我們的耐心的時候了,客人遲遲不點單,我們內心難免會有一些煩躁,但是我們絕不能對客人亂發脾氣,作為服務員最重要的就是堅持顧客至上,尊重客人。另外,就算是同一桌人吃飯,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喜好,在點菜的時候有人會說要這個,也有人說不要這個,我們會被他們弄得頭昏腦脹,可是我們不能大聲抱怨,而是要恭敬地對他們說,只有尊敬客人,滿足客人的各種要求,餐廳才會經營得更好,老板也會滿意。
二、要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無論是什么工作,團隊合作精神都是少不了的。而在這次實踐中,我學會了如何跟其他服務員進行溝通與合作。例如有時候需要上菜的時候,看見其他服務員不夠人手幫忙時,我會主動走上前幫忙上菜。而在平時的餐廳打掃工作中,我會與其他服務員分工合作,讓清潔工作進行得整齊有序。工作完后,我們會一起聊天,討論一下今天的工作那個地方合作得不夠,明天改善等等的話題。當然,與上司的溝通也是需要我們學習的。所以在工作期間我們一定不能與上司產生任何言語沖突,因為社會與學校有很大的區別,在學校里教師有時出錯我們會立刻當場指出,可是在社會中,上司雖然也會犯錯,不過我們不能像在學校那樣當面指出,而是要在合適的時候與他講,否則不但會遭到上司的不解,而且也會傷了和氣。
三、上班一定要守時。工作和上學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上學不遲到很多時候是因為懼怕老師的責怪,而當你走上了工作崗位,不遲到更多的是出于自己內心的一種責任。這種責任讓我學會刻服自己的惰性,準時走上自己的崗位。這對我以后的學習生活也是一種鞭策,讓我時刻牢記自己的責任,并努力加強自己的時間觀念。做一個守時有禮的大學生。
四、賺錢不易,要學會節儉。當服務員的工作,每天要面對著搞衛生,開單,打水,打飯,點菜,洗餐具等繁雜的工作,回家后都是覺得疲憊不堪的。尤其過年前有幾天天氣轉冷,早上早起的時候更是艱難。不過,通過這些考驗,我體會到了父母賺錢是多么的不容易,每天不僅要早起工作,還要照顧我們,這都是我在當服務員之前體會不到的。所以我也倡議其他同學可以在課余時間打份工,體會一下工作的艱辛,體諒一下父母的苦心。
五、這次的打工經歷也讓我的心理更加趨于成熟。在餐廳里每天面對形形色色的客人,重復著單調的工作。讓從未涉世的我還是有那么一點點不太適應的,但是堅持就是勝利。打工畢竟和在家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我們學會需要忍耐,需要學會承受,需要學會堅持。真的是不干不曉得,原來當服務員真的很累。而且在社會上,沒有人再會對等的對待你,對于老手來說,他們會覺得你礙手礙腳,而一個人在那打工更是飽受孤單的味道。因此,社會實踐真的是十分必要,只有經過社會實踐,才能獲得書本上得不到的經驗,在這個社會中,經驗是必不可少的。
雖然這次社會實踐活動占用了我不少的私人時間,不過這也是我過得最有意義的一次假期。在工作中我不僅學會了很多社會交際的方法,還讓我明白了作為一個學生不能只顧學習而忽略了生活實踐,只有當你投入到實踐中,才能更深刻地體會到社會的復雜與精彩。社會實踐就像是一個課堂以外的教師,教會了我們更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而這些知識也是終身受用,值得我們不斷學習與體會的。
寒假工作實踐心得篇4
走進大學的生活,我在這里經歷并體會到了一場完全不同于過去的學習經歷。看著的身邊來自不同地方的同學,他們有不同的經歷、能力……太多優秀的人讓我不自覺的也想要更進一步的去提升自己,在大學的階段去改變自己!
為此,我積極利用了這在大學的第一個寒假,通過在社會工作體會來增加自己的經驗,并以此為自己制定今后更好的計劃和目標。
一、對工作的心得
假期工作,這對而言算不得陌生的詞,但在的親身來到社會實踐這個行動卻又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不過作為一名大學生,我還是依靠身邊的老師和學長的建議,在這個寒假前找到了一份簡單的工作目標,并在__超市的促銷崗位開始了第一次的社會實踐。
初期,作為一名大學生來到這個崗位,我也感到有些不符合自己的想法,認為促銷這種事情并不是我今后未來的目標,更不是我想學習的對象。
但是,當我真正經歷了這場社會實踐之后,我才明白,在這次實踐中,工作盡管是要做好的,但我真正的目標應該是這次的體驗,這次在社會中體驗!
還記得在最初工作的時候,我站在自己的崗位前卻不敢多做聲,生怕自己工作中犯下什么錯誤。但到了后來,在領導批評加教育的雙重鍛煉下,還有同事們不斷的鼓勵,我在工作中也終于漸漸的放開了。不僅在工作中放開了自己,積極的開始招呼客人,更能主動的去改變自己,去適應工作的環境!
二、對社會的體會
大家都說大學是一個小社會,但真正在社會中體會過后,盡管知識邊緣的一角但我也感到和過去有很大的不同!在大學中,我們是學著和別人交流,學會團體的活動。但在社會里,我們必須主動去適應!積極、熱情、主動,這正是我在這次社會實踐中學會的精神。
無論是在任何崗位上,客人不會自己無緣故的走過來,機會也不會自己來到你的手心,為此,在工作中我們必須主動,主動的去改變自己,加強自己,并去抓住機會,在這人才濟濟的社會中去競爭,這樣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短暫的寒假社會的實踐雖然已經結束,但我卻已經得到了改變。相信在未來的大學生活中也會變得更加不一樣!
寒假工作實踐心得篇5
大學生的第一個寒假,當然,也是我第一次經歷社會實踐。對于一個大學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戰是一種基本的素質。于是我毅然踏上了社會實踐的道路。想通過親身體驗社會實踐讓自己更進一步了解社會,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煉自己的才干,培養自己的韌性;想通過社會實踐,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有人這樣形容現在的大學生打工族:中文專業投筆從“融”,外文專業西游取“金”,歷史專業談“股”論“金”,醫學專業精益求“金”。其實并不是我們有嚴重的拜金主義傾向,只不過我們在這個現實的社會中懂得了該怎樣學習生存。自從走進了大學,就業問題就似乎總是圍繞在我們的身邊,成了說不完的話題。在現今社會,招聘會上的__都總寫著“有經驗者優先”,可還在校園里面的我們這班學子社會經驗又會擁有多少呢?
為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煉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畢業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會,能夠適應國內外的經濟形勢的變化,并且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處理各方面的問題,我走進了一家民營企業,開始了我這個假期的社會實踐。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只學不實踐,那么所學的就等于零。理論應該與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實踐可為以后找工作打基礎。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學到一些在學校里學不到的東西。因為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不同,從中所學的東西自然就不一樣了。要學會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而且在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國內外經濟日趨變化,每天都不斷有新的東西涌現,在擁有了越來越多的機會的同時,也有了更多的挑戰,前天才剛學到的知識可能在今天就已經被淘汰掉了,中國的經濟越和外面接軌,對于人才的要求就會越來越高,我們不只要學好學校里所學到的知識,還要不斷從生活中,實踐中學其他知識,不斷地從各方面武裝自已,才能在競爭中突出自已,表現自已。
在實踐的這段時間內,我幫忙接電話,復印資料,整理文件等,感受著工作的氛圍,這些都是在學校里無法感受到的,而且很多時候,我不時要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有時要做一些清潔的工作,在學校里也許有老師分配說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這里,不一定有人會告訴你這些,你必須自覺地去做,而且要盡自已的努力做到,一件工作的效率就會得到別人不同的評價。在學校,只有學習的氛圍,畢竟學校是學習的場所,每一個學生都在為取得更高的成績而努力。
而這里是工作的場所,每個人都會為了獲得更多的報酬而努力,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存在著競爭,在競爭中就要不斷學習別人先進的地方,也要不斷學習別人怎樣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記得老師曾經說過大學是一個小社會,但我總覺得校園里總少不了那份純真,那份真誠,盡管是大學高校,學生還終歸保持著學生的身份。而走進企業,接觸各種各樣的客戶、同事、上司等等,關系復雜,但我得去面對我從未面對過的一切。在這次實踐中,我感受很深的一點是,在學校,理論的學習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幾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實際工作中,可能會遇到書本上沒學到的,又可能是書本上的知識一點都用不上的情況。或許工作中運用到的只是很簡單的問題,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項任務。
有時候我會埋怨,實際操作這么簡單,但為什么書本上的知識讓人學得這么吃力呢?這是社會與學校脫軌了嗎?也許老師是正確的,雖然大學生生活不像踏入社會,但是總算是社會的一個部分,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是有時也要感謝老師孜孜不倦地教導,有些問題有了有課堂上地認真消化,有平時作業作補充,我比一小部分人具有更高的起點,有了更多的知識層面去應付各種工作上的問題,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大學生,應該懂得與社會上各方面的人交往,處理社會上所發生的各方面的事情,這就意味著大學生要注意到社會實踐,社會實踐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