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祭掃活動心得精選
清明節在墓前行鞠躬或跪拜之禮,是把先人的恩澤謹記于心,懂得知恩感恩。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4清明節祭掃活動心得精選(實用15篇),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清明節祭掃活動心得精選篇1
清明節快到了,掃墓早已成為自古因襲至今的一大民間習俗。后人不忘故世先輩,墓前寄托哀思,當可算作中華民族的一大傳統美德。年年過清明,卻未必都“清明”,這與世風漸變不無關系。
縱觀近年來的節慶,十分明顯地不同于以往,尤其是今年的春節,鞭炮聲、猜拳碰杯聲和送禮風等大大減少,許多陋習舊俗少了很多,代之以更多的清新,時代氣息日濃。清明節也是一個大節,它應該如同近年來,尤其是今年的春節一樣,要體現我國人民的精神面貌和傳統美德。
在繼承與發展的前提下,搞好今天的祭掃,如在先人墓前,鞠幾個躬,獻上一束鮮花,說幾句心里話,再清理一下墳墓四周的泥土、石塊和雜草,這樣的方式就挺文明。如果條件許可,還可以在墳墓的周圍種幾棵樹,既寄托了哀思,又綠化了環境,一舉兩得,善莫大焉。總之,我們應該自覺地不搞封建迷信活動,戒除陋習舊俗,樹立新風,認認真真地把這個傳統節日過得愈來愈像個真正的.“清明節”,以慰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
按照傳統習俗,以掃墓的方式,緬懷一下先人,合情合理,無可厚非。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都會死,愿天下所有的人都厚養薄葬,做一個真正善待父母及老人的孝子。讓我們也像今年過春節少放鞭炮、不放鞭炮、不鋪張浪費一樣,過個“清明”的清明節。
清明節祭掃活動心得精選篇2
三月三十一日上午,我們胸前偑帶著鮮艷的紅領巾,懷著悲痛而沉重的心情來到南大山烈士陵園,緬懷為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寧而英勇犧牲的戰士,瞻仰他們的豐功偉績。
烈士陵園是那么莊嚴、肅穆,迎門兩側的松柏是那么挺拔、青翠。我們先排好了整齊的`隊伍,然后按要求站好隊。緩緩進入陵園的大門,首先看到的是一株株昂首挺立的松柏,象征著烈士們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 接著我們舉行了許多活動,使我最感動的是為烈士默哀,在那三分鐘里,我想了許多許多:我們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為我們創造出來的,也是血紅的鮮血換來的。于是,我的心中起了一個念頭:要繼承先烈遺志,發奮學習,努力成為建設國家的棟梁。
隨后,我們穿過松柏林,到了烈士墓前,我行了個隊禮,雙手把白花獻給了烈士,就在這一刻,我心里默默在說:“安息吧,先烈們。祖國和人民永遠懷念你。”
通過這次掃墓,讓我知道了許多烈士的故事,同時,我還懂得了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金色童年。
清明節祭掃活動心得精選篇3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獻給英雄和英雄。早上,在父母的帶領下,我和向革命烈士致敬的人群一起來到了鎮雄烈士陵園。
一進大門,我就看到矗立在公墓里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上面寫著“不朽的革命烈士”閃閃發光。大家邁著沉重的腳步沿著石階前行,只看到一排排隱藏在松柏間的烈士墓碑,靜靜地沉睡著。
我的心不禁突然變得沉重。正是這些先烈奠定了今天的美好景觀,他們用寶貴的生命換來了這么好的學習環境。我恭恭敬敬地給他們獻花,看墓碑,看碑文,聽父親給我講他們動人的故事。與此同時,他們保衛國家的豐功偉績不斷浮現在他們的腦海里:在陰霾與白色恐怖的時代,在重炮炮火與硝煙的時代,在槍林彈雨與鮮血的戰場,來自全國各地的先烈們,為了祖國與人民的.無限忠誠,為了祖國與人民的和平與幸福,為了全中國的解放,來到了貧瘠之地鎮雄,拋頭顱灑熱血。
這時,雖然太陽已經掛在地平線上,但我的.心像冰一樣。烈士們為了今天獻出了新的生命。人學習不好有什么原因嗎?如果烈士們知道我們沒有好好學習浪費時間,他們的心一定很痛!他們會不高興的!
安息吧!英雄!你平凡而動人的事跡,將成為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的無言的豐碑;你的英氣永存,激勵我們努力學習;你的精神將成為我們永恒的追求!忍不住在心里萌發一個夢想和信念,它會伴隨我行動,成為我自己永遠的信念和追求。這時候感覺無數紀念碑都很高,會長生不老!
清明節祭掃活動心得精選篇4
4月5日那天,我們四到六年級的全體師生進行的掃墓活動。這一天,我們胸前戴著白花,每個人的心情都無比沉重。
烈士們,我們這一代一代對你們的.敬仰比天還高,比水還深,比火燃燒的還要烈……總之,對你們的敬仰是永遠無法用語言表達的。
記得鄭板橋曾經說過:“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題畫詩。首二句說竹子扎根破巖中,基礎牢固。次二句說任憑各方來的風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擊打,它們仍然堅定強勁。作者在贊美竹石的這種堅定頑強精神中,隱寓了自己風骨的強勁。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常被用來形容革命者在斗爭中的堅定立場和受到敵人打擊決不動搖的品格。這句話就正好形容了你們的那種精神。你們用鮮血哺乳了萬物;你們用鮮血染紅了我們的紅領巾……在無數的戰役中,你們死傷無數,但是,你們卻沒有因為這樣而背叛我們的祖國,你們為了祖親和我們這一代一代做出了一切貢獻,你們的偉大事跡將永世流傳。
清明節祭掃活動心得精選篇5
當下,疫情尚未結束,戰斗還在繼續。目前,全國已有多省市對清明祭掃作出相關安排和規范。3月1日,天津首先發布通告稱,今年清明節期間,殯儀館、公墓等殯葬服務機構,暫停現場祭掃服務,暫停集體共祭、植樹區安葬等群體性活動。廣東、遼寧、北京、上海以及南京、無錫、溫州、錦州、鞍山、深圳等省市,也陸續發出通告,暫停組織公祭、江祭等群體性公祭活動。但網絡祭掃、云祭掃等新方式,為市民打開了另一扇窗。這些“因時而變”的舉措,就是為了有效避免人員聚集,阻止疫情的傳播,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這也體現了一種公共責任。
從某種意義上說,清明祭掃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親人的一種“剛需”,具有一定的儀式感,是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一種習俗,也是清明節得以傳承的原因之一。但我們在承認傳統儀式的同時,也不能拘泥于儀式,而應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尤其是進入新時代,更應“因時而變”,讓文明祭掃成為清明的主基調。傳統的“現場祭掃”,不僅對環境造成一定污染,還會帶來諸多安全隱患,而今又面臨疫情的風險,實行清明祭掃預約制,或暫停現場祭掃活動,更是確保安全的需要。特殊時期做好自我防護,也是對逝者的告慰。
近年來,各地通過移風易俗、大力倡導文明低碳祭掃,網絡祭掃等新方式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接受。現在,由于疫情的原因,各地政府部門推出的.代為祭掃、網上祭掃等新服務,更是為我們文明低碳祭掃創造了條件。疫情關不住思念,距離隔不斷親情。只要我們懷著真摯的情感,網絡祭掃、云祭掃同樣可以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悼念。
清明祭掃,未必需要讓煙灰飄散。將祭掃方式由線下轉為線上,不過是儀式上的變化與豐富,沒有改變清明祭奠已逝親人的精神內涵,所以也應是最值得推崇的一種方式。
清明節祭掃活動心得精選篇6
“清明時節雨水多,路上行人欲斷魂。”每當我讀這首詩,我總是想起許多革命烈士!想想劉胡蘭的堅定不屈,想想邱少云的勇敢堅強……想想很多革命先烈!親愛的革命烈士們,他們為我們的幸福生活獻出了生命!我們向你致敬!
是烈士!長城炸了一個洞,是烈士們用自己的血肉筑成了長城。日本人侵略中國的時候,是你們頑強地抗擊日本人。烈士們,你們雖然倒下了,但更多的“不想被奴役的人”站起來了!他們唱“志愿者進行曲”來完成你將要完成的使命。
烈士!是你們把對祖國的愛,對祖國眾多苦難同胞的`愛,變成了拼搏努力的精神。勇往直前,不畏犧牲,創造新中國!
烈士!為了祖國,你遠離親人,遠離祖國,遠離世界。你把寶貴的生命獻給了祖國,你的心中充滿了熱血!
烈士!你的輝煌成就!深深銘刻在歷史的記憶里,你的事跡會變成高聳的紀念碑!永不死亡!永遠站在后人的心中。你將與日月同輝!與河流共存,也與你共存,我們現在過得更好
美好的生活現在給我們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和學習環境,給了我們為祖國做出貢獻的精神。
為了祖國,我們必須努力!“為中國崛起而讀書!”
清明節祭掃活動心得精選篇7
“歡迎同學們來到《抗疫“云”課堂,走進清明,緬懷先烈》課堂直播,我們今天學習的主題是感受清明文化、緬懷革命先輩,首先我們先來講講清明節的由來……”連日來,以“清明”為課題,一場場別開生面的“云”課堂在廣安市廣安區東方小學校各中隊開課,教育青少年學生繼承英雄遺志,弘揚民族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烈士英雄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義勇軍進行曲’,向他們致敬!”在聽老師講述了英烈事跡后,該校三年級學生王麗揚感觸頗深。
課后,該校老師還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網上祭掃活動。點擊花籃向人民英雄紀念碑獻花、進入英烈紀念館發布留言、通過提供的陵園地圖祭掃烈士陵園……學生們通過登錄“中華英烈網”,進入“致敬清明祭英烈”活動,采用多種方式向英烈致敬,表達緬懷之情。
“不忘先烈拋忠骨,民族復興中華魂。是您的'奉獻才換來了我們祖國的繁榮昌盛,我要好好學習,立志成才,將來也報效祖國。”該校學生肖皓宇在“致敬·20__清明祭英烈”活動留言欄里如是寫道,向革命先烈表達誠摯的敬意。
不僅如此,廣安區東方小學校各中隊還開展了“我以我心記歷史”清明節線上主題隊會、“我以我心祭清明”網上祭英烈、“我以我心誦清明”詩歌朗誦、“我以我心繪清明”手抄報制作等一系列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引導青少年學生以革命先烈為榜樣,不忘過去、珍惜現在,讓民族精神薪火相傳。
據了解,清明將至,為充分發揮傳統節日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市文明辦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系列活動,以慎終追遠、緬懷先烈為主題,利用烈士陵園、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開展“祭奠革命先烈”活動,舉辦“網上祭英烈”、開展移風易俗文明祭掃等活動,引導人們紀念先烈、追憶先賢,常懷感恩之心,珍惜美好生活。
清明節祭掃活動心得精選篇8
望著屹立在太陽升起的革命烈士紀念碑,我心潮澎湃。革命烈士碑的上空是大興溝鎮的天空,大興溝鎮的藍水晶一般的天空。在那藍水晶一般的天空里,大興溝鎮的陽光永遠照耀著他。看著眼前的革命烈士碑,我的眼睛模糊了,仿佛又回到了當年那個血雨腥風的年代,仿佛又回到了中國人受盡屈辱的年代。在戰場上,革命烈士英勇殺敵,捍衛祖國的國土。
雖然先烈們已經長眠于地下,但是他們還和我們生活在一起,活在我們的心中,他們每天跟著太陽冉冉升起,見證了大興溝鎮翻天覆地的變化,見證了我們少年兒童的快樂成長。每年清明節都會有成千上萬的少年兒童和先進工作模范,潮水般的走到他面前,匯報自己的光輝成就,接受先烈們的檢閱,接受先烈們新的戰斗號令……接下來建設祖國的重任就落在了我們新世紀的兒童身上。
清明節祭掃活動心得精選篇9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殯葬與祭祀,自古就是一件大事。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我們會緬懷先人、祭祖思親。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祭掃方式也在與時俱進。我們發現,燒紙錢、燃鞭炮正逐漸被鮮花、網絡等祭祀方式所取代,這種綠色的方式讓傳統的清明節回歸“清靜”與“文明”。
血脈里的眷戀,鮮花祭祀成主流。每到清明,往往就有著如絲如縷的春雨綿綿。相比從前每到這時墓園的煙熏火燎,現在更多了幾許肅穆和清雅。白菊花、白百合、馬蹄蓮。.。.。.越老越多的人選擇用鮮花來表達對親人的思念。清明掃墓,意在追遠,一束菊花、一個鞠躬、幾許默哀、良久靜思,儀式肅穆而不敷衍,情感飽滿而不輕慢,反而比嘈雜而奢靡的'祭祀有意義的多。
到哪都是心意,社區公祭寄哀思。“其實心意到了,在哪里都一樣。”現在很多社區每到清明都辦起了社會公祭活動,為不能回鄉的人們提供了祭祀的平臺,為流血流汗的英烈們帶去一份哀思。社區公祭是大家的,是社會的,吟一首詩,頌一首歌,拉一首曲,便是對逝去的親友獻上最真誠的哀思,表達對先祖、先賢、先烈的懷念之情。這種活動易被大眾所接受的同時更加深了清明祭掃的意義。
借力“互聯網+”,網絡祭祀成風尚。“清明念故人,網上寄哀思”,如今清明祭祀也插上了網絡的“翅膀”,讓遠鄉游子也可以為親人獻上一份思念。全新概念的“云祭掃”可直接掃描二維碼進入鏈接,了解逝者生平,進行瞻仰、追思和祭拜;“網絡墓園”與各公墓實體墓園進行對接,園區還可以代為祭掃。這些方便、環保的祭掃方式已經成為一種新風尚,越來越深得人心。
清明,祭如在,倍思親。多元化的祭掃方式不僅給大家帶來了便捷,更讓文明祭掃蔚然成風。文明祭掃,需要我們每個人的身體力行,以“清明”的方式讓節日更添意義。
清明節祭掃活動心得精選篇10
逝去的是歲月是歷史,卻不是一種情懷,小學起就跟隨教師去北寧的烈士陵園掃墓,那時覺得高高的紀念碑有著說不出的巍峨和肅穆,一朵精致的白花別于胸前,一條紅領巾默默拭去紀念碑上的塵土,卻拭不去內心的疑問,我們來那里做什么,他們走了,我們來看他們,他們明白嗎,那高高的塔碑底下埋藏的又是什么。帶著疑問而來,又帶著疑問而歸。一年一年,掃墓變成了形式。
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紅旗。幾代人的夢想,幾代人無怨無悔的付出,換的我們今朝發展的機會。為了一個契機,為了創造一個環境,多少代人用他們的肩膀默默承擔。猶如當年紅軍過河攻占高地,沖鋒的戰士踩著水中戰友肩膀過河,不時有人倒下了,有人犧牲了,可這種奔跑卻沒有停止,因為他們明白僅有不停的往前沖才有勝的期望,戰友的犧牲才是值得的。而此刻我們有如那些沖鋒的戰士,我們也務必不停的.往前跑,往前沖,不住腳步的去發展和學習,僅有這樣才對得起為這天而倒下的先輩,我們站在他們的肩膀上去實現一個全民族共同的夢想---中華之崛起。
如今掃墓對我而言真的不只是一個形式,它是一個民族的血痛。掃墓是追憶,掃墓是心和心的交流,掃墓是靈魂與靈魂的碰撞。光輝的思想是不朽的,英雄的鮮血是不能白流的,歷史的長河里,閃耀著無比燦爛的精神光芒,繼承、發揚、廣大,是我們中華民族永不丟棄的遺產。有如鐫刻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致敬,向我們的英雄。
清明節祭掃活動心得精選篇1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看到這首詩不禁讓我想起了快到來的清明節,于是讓我感到對烈士無盡的懷念,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無數革命先烈為了祖國的解放、人民的幸福,在槍林彈雨中拋頭顱、灑熱血、救民于水深火熱之中;抗日寇、除漢奸,蘆葦蕩里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打蔣匪斗土豪,江河湖畔留下了多少驚天動地的壯舉;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邱少云烈火燒身,鐵窗之下的方志勇,江姐視死如歸,慷慨就義;十五歲的劉胡蘭面對敵人的刺刀,昂首挺胸,面不改色。他們血肉之軀筑起保衛祖國的鋼鐵長城。
時間的長河湍流不息,但它沖刷不了我們對革命烈士的.懷念,當年那硝煙彌漫的天空,今天已是碧玉如洗,紅旗飄揚,當年烈士們浴血奮戰的每一寸土地,如今已鮮花朵朵,綠草茵茵,在這特殊的節日里,鄭重的對先烈們說聲“一路走好”。
清明節祭掃活動心得精選篇12
古人說:“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節這一天細雨會下個不停。今天4月5日,是祭祖和踏青的日子。媽媽和姥姥商量回鎮平老家給她的爺爺奶奶掃墓。
早上起來,爸爸開車去把姥爺姥姥和舅舅舅媽哥哥接上。我們就開開心心的出發了。一路上,看到路上的車可真多呀!路邊的柳樹發出了嫩嫩的綠芽。
我們來到了祖宗的墓地,那里的油菜花開啦,金黃金黃的是多么的光彩耀眼。地里的麥苗已經出穗了,有一腿那么高。大人們虔誠地把帶來的供品擺好,燒著火紙放著鞭炮。我們在大人的帶領下給祖宗磕頭。趁大人不注意的時候,我和哥哥像出了籠子的鳥在野地里捉蟲捉蝴蝶,又愛憐的把它放掉。畢竟它們也是一個個生靈。
過了一會兒,姥爺說要回家了,我和哥哥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這里。
清明節祭掃活動心得精選篇13
這兩天,不少細心的市民會發現,在廣安城區,一輛“文明祭掃”LED宣傳車在巡街宣傳;在思源廣場、市民廣場等公共休閑場所,也設置了文明祭掃的宣傳展板、橫幅、標語等,倡導廣大群眾文明祭掃;在社區、小區,張貼有相關宣傳海報,重點宣傳綠色節地生態安葬、低碳文明祭祀方式和預約祭掃流程等內容。
“這是我們組織開展的清明節期間文明祭掃宣傳活動,旨在做好今年清明節期間廣大群眾祭掃安全管理和服務保障工作。”市民政局社會事務科科長陳余洲介紹道。
倡導節地生態安葬、綠色文明祭掃,引導公眾樹立綠色文明祭掃新理念;積極回應廣大群眾清明節祭掃訴求,確保群眾安全、有序、文明祭掃;提升殯葬管理服務水平,推進殯葬改革……此次文明祭掃宣傳活動以“仁孝四川·綠色殯葬·平安清明”為主題,突出引導惠民殯葬、綠色節地生態葬等重點內容,同時倡導移風易俗,推行“鮮花換紙錢”“絲帶寄哀思”“思念墻”及遠程視頻祭掃等綠色祭掃方式,以及通過預約祭掃,營造一個文明、綠色、平安的清明節氛圍。
“除此之外,我們還通過發放‘清明節祭掃倡議書’,強化廣大市民移風易俗、文明祭掃的意識。”陳余洲介紹說,“清明節祭掃倡議書”圍繞“節儉文明治喪、節地生態安葬、文明環保祭掃、安全有序出行”四個方面內容,倡議全市人民進一步樹立文明祭掃新風尚。
清明節祭掃活動心得精選篇14
清明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獨特的節日。這一天,人們帶著充足的食物去墓地緬懷他們所愛的人。然而,此時此刻,誰會想到那些為共和國的建立而光榮犧牲的烈士們呢?比如黃繼光,邱少云,董存瑞,趙一曼,劉胡蘭,還有抗日小英雄,王璞等等。他們都以自己年輕寶貴的生命為共和國的建立做出了貢獻。
中華民族是一個崇尚孝的民族。我們不應該如此小心眼,還要學會換位思考。這些烈士有的犧牲的時候才十一二歲,和我們這個年紀,和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差不多。但是,他們的做法遠遠好于成年人。為什么?那是因為他們有堅定的信念、意志和智慧來辨別是非。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
現在中華民族繁榮昌盛,不需要我們付出生命為祖國做貢獻。但是,我們仍然需要學習烈士的精神,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國家和人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保護環境和衛生,帶頭清理街道社區的垃圾。樂于助人,在校好好學習,主動幫助后進生。勤勞勇敢,在家幫父母做家務。這些都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充實,更美好!
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不僅要緬懷清明節的.烈士,還要弘揚他們的精神。明年的清明節,希望看到我們小學生和各界人士自發組織的紀念英雄豪杰的活動,希望我們在未來的社會發展過程中能為安慰烈士們做出更大的貢獻!
清明節祭掃活動心得精選篇1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是一個清明節,我們邁著無比沉重的腳步,懷著無比沉痛的情緒來到烈士墓前祭奠先烈的英魂,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
站在那莊嚴的烈士紀念碑前,我想了許多。我們這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用他們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為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幸福的生活,有多少仁人志士拋頭顱撒熱血毅然奔赴在抗日的最前線。他們用他們寶貴的青春和生命為我們譜寫了壯麗的詩篇,用他們不屈的靈魂為我們塑造了完美的生活的環境。小的時候以前聽媽媽說過我們身上所佩戴的紅領巾就是用先烈的鮮血所染紅的,小的時候我還不太懂,直到我漸漸長大,并上了中學我才深深的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正是烈士們用他們的生命和鮮血換取了我們這天的幸福生活。換取了我們此刻的和平與安定,也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們才得以在舒適的環境快樂地學習,健康的.成長。
在我們此刻這風和日麗的日子里,雖然離硝煙滾滾、戰火紛飛的年代很遠了,也許無法體會那時的艱辛,但我們已經明白了“幸福”的來之不易。先烈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他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因為有了他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他們的崇高,有了他們的無私才有了這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期望,肩負著祖國新時代建設的重任,雖然也有艱險和困難,但我們必須會秉承先烈們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完美明天!烈士們,安息吧!你們的精神將永垂不朽!你們的英名將萬古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