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簡短演講稿
端午簡短演講稿篇1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端午節讓我不由想起了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戰國時期楚國政治家,詩人。他仗義直言,主張改革政治,任用賢才,卻被革職流放。秦國趁此機會進攻楚國,楚國千里疆域毀于一旦。看到國破家亡,百姓流離失所,屈原有心報國,無力回天。悲憤之下,他抱著一塊巨石投汩羅江而去。這一天正好是農歷五月初五。后來,每到這一天,人們就在江河上賽龍舟,懷念屈原。人們還把粽子投入水中,只為了喂飽魚龍蝦蟹,保全屈原的尸體不被吞噬。
兩千年之后的今天,我們談論屈原更能感受到屈原對于國家人民的深厚感情,面對強權寧折不屈的愛國主義精神。
和屈原不同,我們身處的時代是盛世的中國。國家富強、民眾和諧。在這一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學會愛國,學會珍惜我們看似應得的寬敞明亮的教室,學會珍惜我們的學習的機會、甚至我們的衣食。這都是我們的父輩甚至我們的祖輩懷持愛國的理念,對幸福和平生活的向往,掃凈了自鴉片戰爭之后彌漫在中國人民頭上的陰霾,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拼搏來的。
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話送給所有的同學“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奮發圖強,能為祖國建設貢獻心智的人,能為自己的將來鋪墊繁花似錦的人,能回報呵護自己的父母師長,無愧于炎黃子孫的人。
端午簡短演講稿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
在我們的家鄉,首先,家家戶戶都要先打算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葉,然后,全家人用這盆水洗澡或洗臉。據說這樣可以洗去晦氣,還有辟邪的作用。所以大家用這水洗過后,心里總是有種安全感,預示著以后的日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之后,媽媽又用艾葉和雞蛋一起煮,煮熟后的雞蛋會變成淡青色,聞聞,淡淡的清香,令人精神抖擻;嘗嘗,營養又美味。
最后,當然是和親朋好友一起去看刺激的賽龍舟啦!哇!人真多呀!里三層外三層。紅色的信號彈一下子飛上了天。十幾條顏色各異栩栩如生的龍舟一起沖鋒陷陣,你追我趕。龍舟健兒們高喊著整潔的口號,大家的心情也被他們感染了,都在為他們打氣。我也情不自禁地大聲喝彩著。比賽持續了很久,最終有一支龍舟一馬當先,得到了第一名!大家掌聲雷動。
這就是我最喜愛的家鄉的端午節!真期望下個端午節快點到來。
端午簡短演講稿篇3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
昨天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了,關于端午節的由來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它是紀念我國著名的詩人、愛國主義者屈原的節日。
屈原是距今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人。他所在的時代是一個戰亂頻繁、弱肉強食的時代。當時在列強環視的狀況下,卻不能及時的發現自己的錯誤,依舊墨守陳規,沒有改革的銳志,在國力方面遠遠地被倡導地主階級政治改革的國家拋在了后面。面對連年的戰爭失敗,割地求和,統治階級采取的辦法是偏安一隅,置國家存亡不顧,依舊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
屈原就生活在這樣的時代環境里,他對當前的形勢有著清醒的認識,于是在國內倡導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由此得罪了舊貴族遭到了詆毀攻擊。面對壓力,屈原秉持寧折不彎,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思想,在與保守勢力的斗爭中顯示了自己的高尚節操,赤誠的愛國之心。
這一片冰心,穿透了兩千年的時空,依然光耀在中華大地。
兩千年之后的今天,我們談論屈原的愛國主義,倡導的是什么呢?我們倡導的是屈原熱愛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對危機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度的責任感,是面對強權寧折不彎的精神,要體會到屈原對于國家人民的深厚感情,體會到屈原對于這片土地,也就是我們腳下這片廣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和屈原不同,我們身處的時代是盛世的中國。國家富強、民眾和諧。在這一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學會愛國,學會珍惜我們看似應得的寬敞明亮的教室,學會珍惜我們的學習的機會、甚至我們的衣食。這都是我們的父輩甚至我們的祖輩懷持愛國的理念,對幸福和平生活的向往,掃凈了自鴉片戰爭之后彌漫在中國人民頭上的陰霾,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拼搏來的。
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話送給所有的同學“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奮發圖強,能為祖國建設貢獻心智的人,能為自己的將來鋪墊繁花似錦的人,能回報呵護自己的父母師長,無愧于炎黃子孫的人。
端午簡短演講稿篇4
男: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家長
女:各位同學們,
合:大家好!
男:六月,是童年的搖籃,是童年的夢鄉。
女:六月,有童年的沃土,有童年的太陽。
男:六月,是一支歌,一支幸福的歌
女:踏著六月的鮮花,迎著初升的朝陽,今天,讓我們歡聚在這里,共同擁抱美麗的六月,慶祝屬于我們的美好節日。
合:“六一”兒童節、端午節!
男:盡管我們只是一棵幼苗,但我們驕傲地生活在父母的懷抱。
女:盡管我們只是一顆小星星,但我們幸福地閃亮在老師的身邊。
男:在這美好的節日里,讓我們滿懷感激之情地說一聲——
合:謝謝你們,爸爸媽媽!謝謝你們,辛勤的老師!
男:今天,老師和家長們帶著節日的問候,帶著對我們的殷切期望來看望我們啦! 女: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的到來!(同學鼓掌)
男:我們的六一,是那么開心難忘;我們的六一,是那么激動幸福,下面有請___為我們表演節目___。請欣賞(鼓掌)。
女:溫暖的陽光,誘人的花香,喜悅的笑臉,激動的臉龐,連小草都在歡樂的歌唱。
男:輕輕地屏住呼吸,啊,這是夏的氣息,夏天來啦。請欣賞節目:《___》(鼓掌)
女:感謝___和___為我們帶來的精彩節目,為了對各位同學節日的問候和祝福 男:我們的爸爸媽媽們為我們準備了特別的禮物-----現場做水果拼盤,有請家長代表
(拼盤做好后,一名主持人將水果拼盤分發給小朋友們分享)
女:謝謝爸爸、媽媽、老師們給我們帶來的節日禮物和祝福
男:古往今來,端午節紀念屈原,弘揚民族精神,抒發愛國情懷,已經成為中華兒女的共識。
女:飄香的端午粽子和詩人屈原不朽的精神一路相伴,他那種愛國情懷、浪漫詩篇,已經化為民族的文化,深深地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
男:每年的端午,我們中國人都會包粽子紀念詩人屈原。那同學們會包粽子嗎?下面有請___的家長為我們展示粽子的制作過程(鼓掌)
展示完成后
男:同學們都學會了嗎?別忘了端午前幫媽媽包粽子,好不好?
女:在媽媽的親吻里,我們是幸福的
男:在爸爸的擁抱里,我們是幸福的
女:在老師無微不至的關懷下,我們是幸福的。
男:好想就這樣,沉靜在幸福中,永遠也不要長大。歡迎__為我們帶來的節目___。(鼓掌)
女:風的輕柔道不盡人間深深的愛,我們的世界是一個愛的世界
男:感謝爸爸、媽媽、感謝老師、感謝所有關心我們的人,我們真的長大了 女:今天我們在這里踏歌起舞
男:明天我們從這里揚帆起航
女:托起夢想,讓她閃亮在未來的天空。
男:踏響大地,讓童心乘著春風翱(ao)翔(_iang)。
女:成長在祖國的懷抱里,我們格外幸福,
男:成長在黨的陽光下,我們朝氣蓬(peng)勃(bo)。
合:我們是祖國的春天,我們是祖國的希望。衷心感謝老師和的辛勤教育和培養! 男:幸福的時光卻總是太短暫。
女:快樂的日子總是那樣匆忙!
合:最后祝大家:學習進步!六一、端午“雙節”快樂!
下面請輔導員老師講話,大家掌聲歡迎。
退旗:敬禮
中隊長宣布隊會宣布結束。
端午簡短演講稿篇5
大家好!
不知道同學們有哪些能列舉出我國的傳統節日的?
也許,你們早已經習慣了圣誕節的狂歡,習慣了在“父親節”送給爸爸小禮物,習慣了在“母親節”向媽媽表達感激之情。其實,一年365天,還有許多印有“中國”標簽的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折射著古老的中國文化,象征著豐富的華夏文明,閃耀著龍的傳人無窮的智慧。
6月23日(農歷五月初五)是今年的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的代表,它的歷史可追溯到端陽,午日節,重五節,女兒節,天中節,龍日等。民間紀念端午節的習俗很豐富,較普遍的慶祝形式有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還有懸鐘道像以驅邪,掛艾草以避邪驅瘴,佩香包驅瘟等。每一項端午習俗背后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留存著獨特的文化記憶。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首出自當代詩人文秀筆下的《端午》,道出了端午節與屈原的淵源。
傳統節日是一個民族的身份證和文化標簽。然而今天,當我們的生活被高科技元素充斥時,人們也多多少少冷落了傳統節日,丟失了對文化傳統的記憶。
同學們,再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了。你們想用什么方式紀念這個綿延兩千年的傳統節日呢讓我們從今年端午節開始,重新拾起對中國傳統節日的關注,賦予中國傳統文化更多的新元素,用自己的力量,拯救傳統節日習俗,讓中國文化逐漸被世界上更多的人認識和接受,畢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端午簡短演講稿篇6
國旗下講話:端午節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保護我們的傳統節日》。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端午時節千家品粽,萬戶懸囊,人們紛紛掛艾草、賽龍舟、辦詩會。
關于端午節起源的傳說可多了,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因為他不愿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歷五月五日,懷抱石塊,跳進了淚羅江。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劃著船到江邊,悼念屈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
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們將如何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傳統節日呢?
讓我們把粽葉輕輕展開,將愛國情包入。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每到這天人們便把用五色絲線包裹的粽子投到水中,表達悼念之情。
讓我們把粽葉輕輕展開,將文明包入。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和延續基因。作為新時期的少年兒童,我們要傳承中華文明,并將它發揚光大。
同學們,在這個綿延兩千年的傳統佳節里,讓我們把粽葉輕輕展開,包住所有的感恩與祝福,送給我們偉大的祖國。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端午簡短演講稿篇7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端午節,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這些,都是曾經端午節上最熱鬧的活動,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節奏的加快,外來文化的大舉入侵,中國人不再眷顧流傳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而是將目光轉向了圣誕節愚人節這樣的節日,面對這種現狀,我們不得不感到悲哀,發出端午節是否不再姓中這樣的疑問。
無庸諱言,這些年來,我國的傳統節日,似乎總離不開吃。端午節吃粽子,清明節吃青團,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春節更不在話下——大魚大肉讓你吃到不想吃。農耕社會對饑餓的恐懼,形成了我國傳統節日最鮮明的風俗——吃。如今,滿足了溫飽需求的人們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時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傳統節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繼承傳統文化方面,我們守著聚寶盆卻不善于保護和挖掘。比如文字,當代青年有幾個熟識并能運用繁體字?連文字都不認識又如何了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紙,我國造紙工業化生產的結果是傳統手工業的流失,許多高質量的宣紙要到日本或韓國才能買到,他們不但繼承了我們的傳統造紙技術,還有新的發展。就拿端午節來說,它已融入各個臨近國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獨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節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聞名于世;在韓國,端午節被稱為車輪節,是插秧結束后祈求豐年的日子。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人著眼于創新,卻往往容易忽視對傳統的堅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導致精神斷層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斷層又將帶來什么?有句話說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在面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該如何保護與繼承我們的傳統文化,顯然已是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而現時的洋節興盛與傳統節日衰弱間的反差,更凸顯了這個問題的迫切性。
其實,不光是傳統節日,整個中國民族民間文化的生存環境如今都面臨著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的挑戰。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憑借強大的綜合國力,先進的科技手段和發達的文化傳播手段,積極傳播西方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生態造成了一定的沖擊。
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豐厚,留存著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對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存,必須懷有敬畏之心,必須高度重視。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棟梁之才,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同學們,不要冷落了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讓華夏文明在中國徹徹底底的紅火起來吧!
端午簡短演講稿篇8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舊俗方儲藥,贏軀亦點舟。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這首詩描寫了南宋詩人陸游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慣。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儲藥、配藥方、祈禱這一年能平安無事。從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節的風俗。
作為中國古老文化節日之一,端午節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過去,我對端午節的知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里,我讀了《我們的節日》這本書,才知道原來端午節有著很深厚的文化內涵。從這本書當中得知,端午節是在中國這么多的節日中,名稱最多的:端午節、端陽、重五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詩人節等。端午節的來源也有很多種,有紀念屈原說、龍說、紀念伍員說等20多種。
其中,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說。據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涌到江邊去憑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后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著我們。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端午節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們德清,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據說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戶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著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們還會佩帶著香袋,姑娘們以這五彩繽紛的香袋做飾物,既香味裊裊,又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來了不少小伙們留連的目光。
偶然間,我從網上看到很多年前,韓國打算向聯合國申報端午節為他們國家的遺產,我非常驚奇,覺得這是對我們中國人的羞辱,端午節是中國人的,怎么可以讓給別的國家去申報呢!這可能跟有些人喜歡過洋人的節日有關吧!我想,我們應該行動起來,為保護宏揚我們中國自己的傳統文化,盡自己的一份力吧!
看了《我們的節日》,那一個個傳統、有趣的節日,正款款地向我們走來,《我們的節日》一書,為我們打開了另一扇門,讓我們通過另一個角度,去審視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我們更有理由為中華文化而自豪!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