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成長勵志范文
經過一段時期的學習教育,我對于“什么是黨員先進性”和“怎樣保持黨員先進性”這兩個問題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我覺得新時期的共產黨員應該是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有用的人,一個快樂的人。
善良,是一個共產黨人品質修養的道德基石
《三字經》開篇就講:“人之初,性本善。” 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三國時劉備臨終前叮囑兒子“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正是這些與人為善的思想和理論,教育、熏陶、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鑄就了我們炎黃子孫的可貴品格和美德。
善良,更是共產黨人不可缺少的品質修養。重慶市市長王鴻舉在黨員先進性教育報告會上提出過這樣的要求:要做一個好黨員、好干部,必須做一個有善良之心的好人。要講良心,富于同情心,樂于助人,不整人害人,并在此基礎上升華為共產黨人“情為民所系”的先進性。王鴻舉市長對黨員干部提出的這個要求聽起來似乎太普通,標準不高,然而,我覺得這個要求非常實在。
因為,只有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我們才能感受______大年三十走進貴州貧困山村與少數民族同胞過新年的那一片真情;只有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我們才能懂得______在死難礦工家屬面前奪眶而出的那一腔熱淚。只有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我們才會明白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將焦灼的目光集中在“就業、住房、教育、醫療、食品安全” 五大民生熱點上;只有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我們才能真正理解舟山市委實施“暖人心,促發展”工程和建設新型農村社區決策的果敢。同樣的,有了一顆善良的心,我們才會對我們的服務對象態度再熱情一些、服務再周到一些,才會對我們基層學校的老師再關心一些、愛護一些,才會發自肺腑地去幫助、解決那些弱勢群體的子女教育問題。
有用,是一個共產黨人奉獻社會的價值所在
曾經懵懂年少時,仰望歷史的天空星漢璀璨,多么希望自已也能成為一顆永恒的光亮。而今年近不惑,遙不可及的英雄偉人夢早已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消失,而自己的人生價值觀也逐漸清晰,那就是: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干事,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實踐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體現黨的先進性。
許久以來,在我的心中一直矗立著兩座豐碑,一座是張思德,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在燒炭時因炭窯崩塌光榮地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張思德沒有創造過驚天動地的英雄業績,他為人憨厚老實,工作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為了革命的利益默默地奉獻。另一座豐碑就是雷鋒,他短暫的一生也沒有干過驚天動地的大事,也只是默默無聞地為人民做著點點滴滴的小事,但就是這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雷鋒精神”卻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連美國的西典軍校也掛著雷鋒同志的巨幅畫像,成為美國軍人的典范。
作為教育局的一名普通公務員,幾年來我一直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普通的工作,每到歲末年初,也實在總結不出多少成就或收獲。但我覺得,只要我能夠像張思德、雷鋒那樣,立足崗位,認真工作,把簡單的事情做到不簡單,把平凡的事情做到不平凡,對舟山的教育事業做出一點貢獻,這何嘗不是人生價值的一種體現。
快樂,是一個共產黨人精彩人生的風采展示
生命的真諦,在于微笑著面對生活。讓自己快樂,讓別人快樂,讓全人類都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是我們共產黨人的最高理想。
一個快樂的人,心中首先要有一份美好的憧憬。在過去戰爭年代,我們的革命先輩無論面對的環境怎樣險惡,面臨的困難多么嚴重,他們始終懷著革命樂觀主義的精神進行頑強的戰斗,因為他們堅信《國際歌》中的那句話,鮮紅的太陽必將照遍全球,英特耐尋耐爾一定會實現。現在是和平建設年代,不需要我們去沖鋒陷陣,血戰沙場,但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樣讓我們熱血沸騰。
一個快樂的人,還要有一份寬闊的胸懷。嚴于律已,寬以待人。放下自己的名利,想著大家的利益,把自己的事業與大眾的利益聯系在一起,這樣,我們就會心胸開闊,豁然開朗。就會覺得陽光原來這么溫暖,空氣原來這么清新,世界原來這么美好,人們原來這么可愛。
一個快樂的人,還要有一種戰勝困難和挫折的方法。一個人一生中總會遇到一些挫折和失敗。當我遇到挫折,感到壓力,產生痛苦、無奈的情緒時,我的解脫方法很簡單,也很管用,那就是背誦一遍普希金的短詩:“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憂郁,也不要憤慨!不順心時暫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樂之日就會到來。我們的心兒憧憬著未來,現今總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暫時的,轉瞬既逝,而那逝去的將變為可愛?!币髟亷妆楹?,煩惱消逝了,就振作起來,反省自己,總結經驗,改進工作,繼續微笑著面對工作和生活。
“善良、有用、快樂”這三個關鍵詞看起來很普通,但內涵卻很深,我想足夠讓我這個普通的共產黨員追求一輩子。
演講稿成長勵志范文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成長。
成長,一個毫不起眼的字眼。但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會使我們成長。我們的成長總要包含著歡樂,爭吵淚水與無奈,等到你真的經歷過了這個漫長的過程,你才算真的成長了。
那些成長的故事或許會被你在某一個不經意的瞬間折進書頁中的某一個章節,而在某一次你翻動書頁是悄然滑落,那些刻骨銘心的.記憶提醒你,不要忘記,而你只需要將他們重新折回書頁當中就可以了。然后,抬頭,微笑。
如果挫折就是讓我們學會堅強,那么微笑就是堅強的保護傘。
有人說成長就如同剝洋蔥,每剝掉一層就會流一次淚;也有人說成長是一次次的蛻皮,痛苦,是流血,有風險,有失敗,但也讓我們在堅強中學會成長,在失敗的暗角下享受成功的光輝。
你要學會承受,因為很多痛苦,所承受的只有你自己。
小學你哭了,老師同學來安慰你;中學你難過同學們都問你怎么了;大學沒有人管你怎么樣,更多的是嘲笑;工作了,人家只會覺得你的演技很棒!
生活就是這樣,讓我們從那些慘無人道的現實中學會逐漸成長。
有時候我在想,時間到底給了我們什么?是一抹易懂的淡然,還是化解不開的悲傷。
最后,我們把這些悲傷通通歸結為成長。
演講稿成長勵志范文篇3
尊敬的:
大家好,我叫,在學校這個大舞臺上,我們和學生一起演繹人生的大戲。在學校這艘航船上,我們和學生一起長風破浪。因為我們知道:只有與學校共同發展,我們才能贏得更多的喝彩和掌聲。只有與學校共同發展,我們才能直掛云帆濟滄海。只有和學校共同發展,我們才能駛向充滿生機的綠洲。
懷著夢想我走進了師范,走進了學校,走進了課堂,和倪邱中學這艘航母一起遠航。而今,站上這三尺講臺已經幾年了。在這幾年里,我們倪中人熱愛自己的學校,熱愛自己的崗位,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提高自身素質,從身邊每一件事做起。把學校的發展、成就看成是自己的發展成就。為學校的發展規劃獻計獻策。加強各方面的學習,提高業務知識。工作中講熱心,講熱情,講奉獻精神。有了學校的依托,倪中人在各方面嶄露鋒芒。有了我們的努力,學校也正以昂揚的氣勢邁向遠方。幾年的風雨兼程,她一步一個腳印,描繪了一幅又一幅精美畫卷,伴隨多少莘莘學子快樂成長。幾載的奮斗拼搏,她一天一個新姿態,譜寫著一頁又一頁的華麗篇章,帶給我們多少自豪和榮光。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為學校的主動發展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機遇。學校對我們青年教師進行多種形式培養。讓我們做自我發展的主人,讓我們直面各種較量:加強理論學習,進行教改科研,開發校本課程,積極撰寫論文,參與課題研究,參加教學比賽。通過一次次實力的較量,我們做到了教與研的結合、思與行的統一。
記得有句名言:學校的榮譽,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數,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質量。那么,我們每個倪中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去完善自己,去詮釋自己,去施展才華,去綻放青春,去燃燒生命!行動起來,閃亮起來吧!跨出去的動作是瞬間,而跨出去的是永恒。這,正是倪中人的氣魄,倪中人的灑脫,是倪中人的執著!如果沒有了學校這片藍天,那么我們將無法自由翱翔。幾年來,我們在這片藍天下揮灑汗水,張揚青春。我們在這片藍天下揚帆起航,激流勇進。一路走來,我們不斷迎接新的生活與挑戰,一同經歷歡笑與淚水。和學校一起成長,她教會了我們享受生活的陽光,感悟生命的力量。我們風華正茂,我們攜手同行,我們拼搏奮斗。我們并肩作戰,我們展翅高飛。如果這樣,我們心中便充滿寧靜;如果這樣,我們便可得一日安眠;如果這樣,我們方能在風雨的早晨中得到一絲坦然。
學校的興衰和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學校有序發展對我們意義重大。千斤重擔壓在肩上,我們“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因為我們有出色的教師隊伍,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有完備的教學設施,還有無數的學子渴望在這片土地上放飛理想的熱望。
也許一個人的努力對于整個學校的發展來說如滄海一粟,但是如果把每顆愛校之心聚集起來,力量將無窮。我們堅信:擰在一起,我們就是一束火繩,一道閃電;聚在一塊,我們就是整個太陽,整個星空!是雄鷹就要翱翔天空,是海燕就要搏擊風浪。讓我們加倍努力工作,和我們美麗的學校共同成長,用我們的青春和智慧,譜寫人生最美好的篇章。我們當與時俱進,繼往開來,與學校共同發展,共創輝煌。
謝謝大家!
演講稿成長勵志范文篇4
幸福是一杯濃烈的酒,幸福是一杯芬芳的茶,幸福是兩情相許,心心相印。追求理想的人,幸福是實現理想。幸福之于莘莘學子,就是考上名牌大學;幸福之于科學家就是科研成果之問世;幸福之于農民就是多打糧食。
人人都在追求幸福,又似乎都在經歷不幸。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即使擁有更多的物質與金錢,并不能保證因此獲得更多的幸福。近幾年,我們經常聽到一個詞“幸福指數”。經濟在快速增長,幸福也跟著在增長嗎?
長期以來,人們總希望能夠找到打開幸福之門的鑰匙。關于什么是幸福的問題,從古到今,人們一直爭論不休。
我想:做為一介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最大之幸福莫過于桃李滿天下,為社會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備,素質高,能力強的頂尖人才。
教師的幸福也稱教育幸福。
教師的幸福有其自身的特點:精神性、關系性、集體性、無限性。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與“父母俱存、兄弟無故”的天倫之樂、“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德性生活之樂相并列,而稱之謂“三樂”,明顯含有對教育勞動的精神審美意蘊。教師只有擺脫了職業感的束縛,不把教當成謀生的手段,而是出乎自己的需要,像孟子那樣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為樂,那么他才能在教的活動中自由地、有創造性地發揮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力量,達到‘孔顏樂處’的境界。”
一教師的幸福能力及其培養實際上就是教師幸福的實現問題。
幸福不是物質欲望得到滿足的自然性、即時性的快感。幸福是人之為人意義實現所給予主體的精神性愉悅。
幸福能力需要培養另外一個理由是大量幸福病態的存在。
日本社會學家千右保曾經在一些國家作對比調查,問題為:如果有足夠的錢供你一生享樂而無須工作,那么你是去享樂還是去工作?1987年千右保說“根據大約二十年以前的調查,基本上沒有人回答靠玩過日子。美國的比率為2—3%,日本竟不到1%。然而近年來,‘玩派’驟然增多”?!案鶕?983年世界青年意識調查對11個國家提問的結果,‘玩派’比率最高的是瑞士,占39.8%;日本為19.8%,美國為21.8%”?!暗搅?987年,日本的玩派占到26.9%,四年時間增加了7.1個百分點”。至于中國,千右保寫道:“令人難以掩飾驚訝的是中國的數字。玩派著著實實接近半數,占49.8%,創世界最高記錄”。
在這樣的狀態之下,幸福等同于俗福。俗人很難體會真正的幸福。
二幸福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具有良好的精神品位和德性。但是創造幸福的能力卻不僅取決于精神品位和德性,它還要求創造或實現幸福的其他條件,幸福能力就是主體實現目的和自由所需的主觀條件。
首先,教師應當具有良好的知識結構。包括本體性知識、背景性知識和條件性知識三類。本體性知識是指教師所教科目的學科專業知識。背景性知識實際上是教師應有的綜合性的文化涵養。條件性知識是指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包括對教學過程規律性的認識,對教育對象的了解等等。教師的知識不僅是“心理學化”了的學科知識,而且必須是“文化化”、“生活化”的知識。沒有對學生及其學習機制的切實了解,沒有民族和世界文化的整體支撐,不能將學術語言生活化,一個教師即便能夠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他也是一個枯燥乏味、沒有成效的教師。這樣的教師“學生聽其課味同嚼蠟,躲其課不以為害,評其課嗤之以鼻”。失敗的教師當然是不能收獲教育幸福的。
其次,教師必須具有高超的教育能力。這里的教育能力是教育勞動的實踐能力。韓進之教授認為包括教學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教育觀察能力,注意分配能力,思維的系統性、邏輯性和創造性、教育想象能力和教育機智。林崇德教授概括為“教師的自我監控能力”,包括對教育活動的計劃安排,對這一活動的監察、評價、反饋,以及對教育過程的調節和校正能力。林崇德教授還認為,“優秀教師=教育過程+反思”。我們知道,教育活動的特點是一種心心相印的主體際性的交流活動。教育過程中充滿變數。因此教育不僅是一個嚴謹的知識授受過程,也是一個充滿靈活性、創造性的藝術過程。沒有包括自我監控能力在內的實際工作能力的教師就不會收獲教育的成功,更不會體驗教育幸福。
最后,教師還應當具有審美的素養。幸福能力從某種程度上講就是一種對主體自由的審美能力。幸福感就是一種生活的美感。因此缺乏美感的人也一定缺乏幸福感。要收獲教育幸福,教師既要有較高的精神境界,創造性的教育能力,還應當具有對教育活動過程以及教、學雙方的審美能力。這一審美能力既是樂教、樂學的中介環節,也是激發進一步創造性的重要因素。教師應當自覺掌握教育的審美評價尺度,學會以審美的心態看教育、看學生、看自己。審美是發現幸福、創造幸福的重要法寶。這一點,正是作者本人近年來不斷呼吁建立教育活動第三標準的重要原因。
幸福需要靠似乎與幸福無關的能力去獲得,這是一個悖論。但是這正是幸福和幸福能力的辯證法。教師的幸福實現與否取決于作為教育主體的教師在多大程度上成為一個真正大寫和全面發展的人。
其實一個人想要生活得更好,只要獲得幾種能力就行,教師也不例外:一是自然能力,二是技術能力,三是知識能力,四是與社會和人打交道的能力,五是人的生理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演講稿成長勵志范文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曾聞見過花朵的清香,看見過月光的空靈。當天從藍變得昏暗時,一切都顯得寡淡,走過的路漫漫,風景不停輪轉,盡頭還很遠。我一路悄然成長。一路徒步在山河風光。
我看著這一路風景,一路成長。時光清淺,有如一條河流從我的指尖靜靜淌過,帶著彼時的稚嫩與青澀一去不復返;歲月如歌,恰似一串音符伴隨者琴鍵的起落,攜著最初的悸動與憧憬經久不息。
一路童稚到純真;一路桃花灼灼,枝葉蓁蓁。
從最初的呱呱墜地到后來生命的延續,我帶著對生活的好奇慢慢摸索著成長的足跡。那會兒走路還總是小心翼翼,縈繞著童稚的氣息前進。長大一點兒了,又帶著純真的幻想,總是趴在窗臺上看著外面的事物。那漫山的一片桃林映入眼簾,和煦的陽光斜透過樹椏。青蔥的枝葉襯托著燦漫的桃花,灼灼其華,芬芳遍野。只一眼,便是萬年。
一路懵懂到憂愁;一路青山隱隱,碧水悠悠。
晨風拂曉,薄薄的煙霧繚繞著整座山,“綠”的身影總是若隱若現。懵懂地賞起這如夢如幻的景色,不懂霧遮住了青山的身姿卻更別具一格。霧散,彼時倒映在水面的青山迎著水波悠悠蕩漾,心中不勉多了幾分惆悵,如今已是深刻地明了:霧走了,還了青山的光彩,卻反而遺失了往時的悠長韻味。這一路風景的成長,初心已不再。昔日的懵懂送來如今的憂愁,驀然回首,早不是當初。
一路年少到青春,一路花開花落,云卷云舒。
秋風蕭瑟,春日里開得絢麗的花朵此時已是有幾分敗落。再是一陣小雨疏落,濃密的花朵都紛紛凋零。有人管這個過程叫青春。其實是不確切的,花朵開放芳香橫溢,引來了無數蜜蜂輕吟,蝴蝶翩舞。它盡情展現自己,毫不保留,它這是足夠狂妄。然而我們的青春不是這樣的,這是年少。青春其實是花落后,天邊的云朵自由飄流,盡管千姿萬態,卻最質樸淡雅。我們都是走過年少的路。踏上了青春的旅途。年少時的風風火火,換來了太多淚水和惶恐;如今青春的沉穩灑脫,換來無盡自信與快樂。都看過花開和云涌,走過才發現,曾一度追求的事物原來并不是執著。
一路今朝到明朝,一路閑庭信步,細水長流。
勿勿已是十幾載,成長的路才走過一小段,中途的風景輪轉。春晨夏夜里,閑暇時獨自漫步在幽冷的庭院,看盡了花兒凋謝,枝葉又茂盛起來??幢榱藰涞氖挆l枯折到重生,春又復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河流的水依舊在流,太多的事情都沒有盡頭。很難相信,昔日里那個幼小的孩童,在悄然無息間已是“聘聘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原來啊,成長和這些風景一樣美好。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倍颊f四季更迭,時光如水,可誰又曾好好感嘆過成長的歡快,風景的迷人?在如水的時光里走過漫漫成長之路,到達最后的歸途。駐足回首,憶起的只有那斑駁的樹影,別具一格的城樓,以及那一路走過的風景。
該用多少歲月來描繪這條路途的遠近,該用怎樣的口唇敘述這條路的路程?我所期盼的永恒是不是就是此刻的悸動?
一路成長一路風景;一路天涯,一路詩畫。
演講稿成長勵志范文篇6
成長是什么?是在生理上的改變嗎?也許是吧。成長是什么?是孤單的內心需要傾訴嗎?也許是吧。成長是什么?是態度和精神上的不同嗎?也許是吧。
十二歲的我,對于一個牙牙學語的孩子而言是“大姐姐”;對于一個成年的青年女生而言是“小妹妹”。成長是多么微妙,人稱的變化便隨這成長而逐漸改變,而自己的心也開始變了,變的警惕,孤單,也許這時候就會渴望幾個知己吧!
小學畢業,所謂的朋友在我的心上刻了一刀。我們因為某件小事而吵架絕交了。很荒.唐,卻很真實。那時的我似乎對什么都看透了——學校找不到朋友,只有同學。那時候,在成長的道路上,我驀然回首,只是發現那幾個從小在一起的朋友還在原地等我,是的,我更應該去珍惜她們。
十二歲的我,像是一道彩虹,幾乎很少遇見黑色,永遠都是那么繽紛,活躍。是呀,因為我有知已,有三個知已,是她們讓我那么開心快樂,讓我可以得最開心,讓我可以傻傻地哭泣,讓我可以傾盡所以地訴說
成長是這么幸福,朋友們沒身處地的為我著想,也因此,自己在默默不語的環境中改變了。
以前自己雖然也算開朗,但跟別人初次認識,總會展現淑女作風,多聽多看少說。以前的自己在別人眼里是乖乖女,文靜乖巧討人喜歡,但在朋友群里擺脫束縛,活生生的女漢子一個,人也兩面嘛。
改變,在慢慢改變,學會主動交朋友,敢作敢當,敢在別人面前展現自己,炫耀也是有的,但也在慢慢學會忍耐,自己有時還不夠有耐心,容易生氣,也許成長的人是會變的。
成長是這么復雜,雖然才十二歲,相比曾經的自己已改變了不少。的確,從前的我和現在的我有差異了。
小時候哭著哭著就笑了,長大后笑著笑著就哭了,差異就是在成長中產生的。
如果,成長就代表失去童年,我們還會選擇成長嗎?
讓我們一起照顧成長這棵神圣的樹吧!
演講稿成長勵志范文篇7
成長,有著如未成熟的青果般酸酸的味道;有著如剛摘下的蜜桃般甜甜的味道;有著如曬干了的橘子皮般苦澀的味道;有著如加工過的檳榔般微辣的味道。成長中。我們經歷了如酸甜苦辣般的心酸,快樂,失望與奮進。收獲了一次次或長或短的有著豐富經歷的成長。
成長,如同一盤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不用深深的沉醉其中,只需點點回味,記憶的狂潮將會把你瞬間淹沒在回憶之中。請細細的回想,當初鼓勵支持你的人,可還在身邊繼續為你保駕護航,請細細的品味,當初猶如散不去般的陰霾,可還在心頭纏繞。
成長的路上,充滿著淚水與汗水。微微咸苦的味道,不知道有多少次從嘴邊流過,輕伸舌頭,將那咸苦的味道。保存在味蕾的記憶中,使我深深的銘記。成長的路上,不知道心里產生過多少興奮愉悅的心情,內心盈滿了喜悅的時候。我只知道,我們將迎著驕陽,綻放自信的微笑,邁出更加堅定的步伐,向下一個目標出發。我只知道,這又將會是一次撒滿淚水與汗水,卻會是又一次收獲頗豐的經歷。
成長的道路,并不順暢,猶記得,小時候的我,軟弱、依賴心重、任性并且不聽話。不舍得父母出去工作,追著他們園區的身影,喊鬧著,哭泣著,希望他們能在我的鬧騰中停下他們離去的步伐。那一天,對我來說,可以算得上是童年中少有的陰天把。
那次,尚處孩提時代的我,對著父母有著強烈的依戀,或許是因為他們不常陪在我身邊把,我格外的珍惜與他們在一起的時光。但他們卻不可能為我一直停留,怪我當時年少不懂事,不懂他們的難處,耍著自己的小性子,嚷著不要他們走。他們有他們的工作,而我,也戒不掉我的依戀。在他們出發的那天,我哭喊著,讓他們別走,他們不為我所動,依然繼續準備著離開。當我望到他們漸行漸遠的身影,淚水模糊了我的視野,我再也忍不住,撒開腳丫子,邊哭邊跑的喊著:別走,別走??晌医K是敵不過他們離去的速度。他們走了,瞬間覺得,和小伙伴在一起不好玩了,動畫片也不好看了,糖果也不甜了,只因為他們走了。孩提時代的任性,我深深的記在腦海中,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長大了,收斂了性格,變得不再軟弱。對于他們的離開也能坦然接受,只是每每都在心里祈禱:早點回來。
成長,使我們從天真的幼兒,逐漸成長為成熟穩重的少年;成長,使我們從脆弱膽小的小孩,轉變為堅強大膽的少年。成長,是一段有著極其復雜的心理感情的經歷。
成長的味道,微酸,因為我們在成長中經歷了失望;微甜,因為我們經歷過成功,體驗過他人的支持與鼓勵,這種從內而外都散發著幸福的氣息,會在我們身邊環繞許久。有時,成長的味道帶著刺人的苦味,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不知道有多少次,曾偷偷的抹去眼淚。
成長的味道,需經歷人生百態,才能品嘗出人生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