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讀后感與收獲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看法,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小編帶來《呼蘭河傳》讀后感與收獲7篇,希望大家喜歡。
《呼蘭河傳》讀后感與收獲篇1
在這個寒假,我讀了蕭紅寫的《呼蘭河傳》一書。我剛看到書名時以為這本書寫的是一個人一生的故事,可是一翻開書時才發現這本書是作者用兒童的視角,寫出了在呼蘭河這個鎮子里發生的事情,這些事情讓我感觸頗深。
這本書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有三處:第一是作者蕭紅的童年是快樂的,因為她有一個非常寵愛她的祖父。作者小時候總是跟祖父在大花園里一起玩耍,一起干活。有時祖父戴一個大草帽,她戴一個小草帽;祖父栽花,她跟著栽花;祖父撥草,作者跟著拔草……祖父還會教她念詩,因為沒有書,全憑口頭傳誦,祖父念一句,她就念一句,比如祖父說:“少小離家老大回……她也跟著說:“少小離家老大回……可想而知作者的童年是多么有趣,祖父多么慈祥,多么疼愛作者啊!
第二是小團圓媳婦和婆婆。小團圓媳婦十三歲就結婚,每天還要做很多家務活,因為在封建社會,重男輕女。家庭貧窮的十多歲的女孩就會被賣掉當人家媳婦。她的婆婆非常迷信,非常狠毒,愚昧無知。活潑可愛的小團圓媳婦是被她婆婆活活地折磨而死。讀到這里我十分氣憤,好想教訓她婆婆一頓。小團圓媳婦是多么的可憐!想想我現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我的年齡跟小團圓媳婦相仿,在家里有爸爸媽媽的疼愛,衣食無憂,在學校有老師和同學們的陪伴,享受著讀書的快樂!我們有如此好的生活,怎能不好好學習呢?
故事里有一個人叫馮歪嘴子。他家境貧寒但他生性樂觀,是一個有愛的人。他很愛他的妻子和孩子。他不顧別人的冷眼,勇敢迫求自己的美好生活,他妻子在生二胎時難產而死的,家里只剩他和他的兩個孩子,之后他堅強扛起家里的重任,把兩個孩子拉扯大,并自信地活在這個世上。我們要學習他,做一個堅強勇敢、樂觀、有責任心和心中充滿希望的人。
作者的童年浸潤著泥土的清香,祖父的辛勤呵護作者像小樹苗一樣茁壯成長;活潑伶俐的小團圓媳婦,被人們的迷信愚昧殘害致死,讓人不勝唏噓;馮歪嘴子的兒子依然活著又給人們帶來了希望。
《呼蘭河傳》是一幅色彩豐富的畫,也是一首悲喜交加的歌。
《呼蘭河傳》讀后感與收獲篇2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親情故,兩者皆可拋。”親情是比生命還要珍貴的一種情感,讓人感到溫暖。親情最好的詮釋,也許就在這本《呼蘭河傳》中,它維系在一
個一生勤勤懇懇的老人與一個享有“民國四大才女”美稱的女人之中。當你翻開這本書,心頭定會漾起一絲洶涌澎湃卻又波瀾不驚的無言感動……
這是一個發生在東北哈爾濱黑土地上的故事。她叫蕭紅,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地主家庭;他叫張維楨,一個把孫女照顧地無微不至慈祥老人。書中屢屢描述祖父與蕭紅的
生活,老祖父總是那么平易近人,從不與年幼的蕭紅計較,用一顆寬容的心,給了蕭紅一個充滿趣味的童年。這里,有祖孫倆學唐詩,你一句我一句的溫暖課堂;有祖孫倆拿起農
具干活的熱鬧場景;有小蕭紅誤把狗尾巴草當做麥穗的搞笑情節……祖父特別愛笑,他用微笑給早年喪母的蕭紅一個完美的童年。文中處處可見描述祖父笑的句子,那笑容,是呼
蘭河人民特有的一種充滿信心,期盼美好的微笑;那笑容是一片晴朗的天空,映出了蕭紅的快樂童年。
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爺爺,我和爺爺相處的時間不長,有時爺爺會在周末騎著摩托車來看望我們。每次見面他都會笑盈盈地問:“蟲蟲啊,有沒有考100分啊?”有什么好吃
的,他都舍不得吃,非要留下來送給我吃。后來,家中添了一輛汽車,車子剛買回來時,調皮的我在汽車里鉆來鉆去不慎撞了頭,爺爺第一個走來安慰我,他的關心就像一張創口
貼,治愈我的傷口并給我依靠。爺爺脾氣特別好,面對困苦的生活從不怨天尤人,當他不幸患上癌癥與病魔抗爭被降服時,也是面帶微笑的。爺爺生病時,我陪在他身邊的時間非
常少,現在想念爺爺時只能看看照片。爺爺,下輩子,我還要做您的孫女。
祖孫情,濃濃的情,千絲萬縷的情。
《呼蘭河傳》讀后感與收獲篇3
她寫的是生活,她道的是寂寞。灰色的筆調,平和的敘說,敘說著二十世紀初的呼蘭河,敘說著那兒人們的生與活,傷與悲,喜與樂。敘說著她一生的寂寞,敘說著那個時代的悲歌。
————題記
讀完《呼蘭河傳》已有近兩個月了,但我今日重拾起這本書時,仿佛依舊會聽見那一串凄婉的歌謠,依舊會想起那一首悲傷的抒情詩,依舊會看見那一幅昏暗的歷史畫。蕭紅在這篇小說的最后一段中說“以上所寫的并沒有什么優美的故事”,的確如此,我現今想起她筆下的那些事兒,仿佛除了悲涼,還是悲涼;好似除了寂寞,還是寂寞。但我想說,這部小說是優美的,它的優美之處在于被籠罩上寬容,這種寬容是蕭紅給予的。
縱觀整本書,蕭紅筆下的生活永遠是寂寞的。在她看來呼蘭河小城的生活是寂寞的,那里人們的生活是寂寞的,她的整個一生是寂寞的。我想,蕭紅在寫這篇小說的時候,定是想讓自己的心靈找到一個歸宿,不再寂寞。盡管呼蘭河城不是一個安詳的人間天堂,盡管那里充滿著苦難與悲涼,生活著無知和愚昧的人們,但不可否認的是,蕭紅在那里有過一段歡樂的日子,那大概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吧。當時間偷走初衷,留下的只是苦衷。于是她才會待在一段時光里懷念另一段時光,才會在寂寞地生活幾十年后提起筆來回憶這段躲在光陰角落里的故事。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世界,別人進不去,自己出不來。蕭紅的世界是呼蘭河,不對,應該說是她童年時的呼蘭河。不知道什么是憂傷,就不會真正懷念幸福,所以曾經給她幸福的地方才是她在回憶這段往事時憂傷的心中最美好的世界。
在那個世界里,當東西街道上的大泥坑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不便時,只有人出主意如何過泥坑,卻沒有人想辦法怎樣填泥坑;在那個世界里,小團圓媳婦在經歷了挨打、跳神、熱水驅鬼等等迷信活動后,人人都相信她會健康起來,可最后她卻命入黃泉;在那個世界里,祖母厭惡蕭紅到了用針扎她的地步,所以蕭紅當時唯一的快樂就是陪祖父在園子里,祖父勞作,她玩耍;在那個世界里,在跳大神的夜夜鼓聲里能體味出人生悲涼的況味,從看野臺子戲的喧鬧中感受呼蘭河人生命的飛揚。悲也好,樂也罷,在這一切的背后,我們也看出了蕭紅對慈祥的祖父的懷念,對童年生活的追憶。呼蘭河的一切對她來說是那樣地親切,那樣地凄涼,那樣地讓她魂牽夢縈。在她寂寞的一生中,童年無疑是最幸福的時光,雖然童年時只有祖父能給她溫暖,但她不是寂寞的,她的內心深處是有溫暖的。所以在這篇小說中,我讀到了蕭紅對愚昧無知的人類的諷刺,對封建社會下的人情涼薄的抨擊,對童年生活中僅有的溫熱的無限懷念。
雖然全篇小說都在說這些“不優美”的故事,雖然嚴冷和荒涼是全書的基調,但這些都不是重點。如果在回憶過往的時候,永遠都是在抱怨、在哭訴,那還有什么趣兒。正因為蕭紅在敘說故事背后少了一份苛責,少了一份鄙棄,多了一份包容,多了一份原諒,才更顯出她的睿智與博大。盡管她寫了許多寒冷刺骨的東西,可是她仍不忘用絕望的懸崖上殘存的一絲微弱的溫熱,盡心盡意地消融著這個世界的荒涼,來給人生以希望。
蕭紅包容了這些“并不優美的故事”,原諒了這些“至今完全不曉得怎樣”的人們。因為那些故事是那個時代的烙印,是她一個人所無法改變的,而且一個社會只有經過了愚昧和封建,才能有文明上的更大發展,不是嗎?所以她不再去憎恨,也不愿去憎恨;不再去抱怨,也不愿去抱怨。她不去在意這些事情的是非對錯,不去在意這些人們的生老病死,不去在意這座小城的興衰繁蕪。透過這淡泊的文字,透過她平和的語氣,我們看到了她故鄉的種種不堪,但她都以一顆包容的心將一切不美好都包容了。因為這些不美好,她會悲憫,會哭泣,會無可奈。但就好像一切的殘忍,在小城里都被看作最極其平淡的事一樣,這些不美好再次被提及時蕭紅大抵也會把它們當作極其平常的事,或說一句:這都是過去的事沒錯,它們都是過往了,即使它是一段不同尋常的歲月,但在時光的年輪轉過一圈又一圈后,這段“不美好”的歲月終究是讓蕭紅懷念的。所以她才會在寂寞中信手而又仔細地拈來一片片記憶的碎片,將其一一擺出來,在娓娓道來的過程中細細品味那份獨屬童年,獨屬故土的氣息。當她回憶這段過往時,她已離開呼蘭河幾十年了,那里所發生的一切,再也與她無關,她也不再知曉。小城里的一切,離她漸漸地遠了。在后半輩子的寂寞中,她只有通過回憶,去體味曾經擁有過的溫情,體味曾經受傷過的冷漠。而這一切的感悟與思考都來源于蕭紅對往事的寬容,對社會的寬容,對生命的寬容,對苦難的寬容。
《呼蘭河傳》它說的是一片土地的痛,它寫的是一個時代的悲,它道的是一種生命的殤。聽著蕭紅將那個世界里的悲歡娓娓道來,悲涼與哀傷交錯,痛苦與磨難更替。但在追憶的過程中,蕭紅在許多事情中都滲入了無可奈何的包容。這種包容不只對愚昧,不只對故鄉,不只對生命,而是對生命所難以承載的太多悲涼和苦難都給予了包容。多少時光在時光中流逝,多少光陰在光陰中逃走,多少故事在歲月中落幕,但蕭紅的這段記憶永遠不會抹去,它會凝結成水晶,反射七色陽光;會化作微風,徐徐送來清涼;會生長成花兒,散發出芬芳,芬芳她童年的那段時光。那段時光里,悲也好,樂也罷,都是過往,都是生活。正如泰戈爾所說的: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
《呼蘭河傳》讀后感與收獲篇4
近幾年看多了通俗小說,習慣了熱熱鬧鬧敘事,對于文學名著有種望而卻步的感覺。這次因為師父布置的作業,才硬著頭皮啃了蕭紅的《呼蘭河傳》。
看起初幾頁時,我是浮躁的——當真看進入后,卻產生了物我兩忘之感。不得不說,名著之所以為名著,是有原因的。
蕭紅的筆觸細膩,溫婉,動人。她的敘述,畫面感極強,甚至于不用逐字逐句的細品,一目數行的掃過去,在腦海里自然會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圖畫。這圖畫不是大寫意,不是印象派,而是細致到了骨子里的工筆畫。
看完小說第一章,呼蘭河城的東二道、西二道、十字街,乃至那個吞噬了無數頭牲畜的泥洼坑,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這畫面是具體而鮮活的,常憶常新。
好的文字是會形成通感的。呼蘭河傳描繪的是東北的小城,我讀的時候,眼前出現的畫面,卻是我小時候居住的那個弄堂。那個僻處繁華城區一隅,仿佛被世俗遺棄的弄堂。這里的一切都是懶洋洋的。只能容納一個人走過的街道,斑駁的土墻,帶著泥土腥味的風,墻角上趴著的慵懶的貓,隔壁傳出的飯菜香味,以及在弄堂角坐著曬太陽的老太太。
小說的某些段落讓我產生了閱讀《百年孤獨》時的恍惚感:雖然小鎮的一切在蕭紅筆下是如此鮮活,色彩是如此艷麗,而這里居民的生活,卻是靜止的。
每個人的生活都是靜悄悄的,每個人仿佛都演著默劇,每個人都悄悄的生,悄悄的死,每個人都只是別人生活中可有可無的配角罷了。
這里的人們就像一個巨大的黑洞——殺人大案,也不過幾個月的時間就消于無形,以至于人們談論起來就像是幾個世紀前發生的一樣;這里不允許任何標新立異的東西,容不下任何打破小城平靜的東西。如果有這個苗頭,小城的人們會齊心協力把它扼殺。
這是一幅惡魔的畫卷——畫卷里的每處景色都美輪美奐,而畫卷中的人,都沒有靈魂。
《呼蘭河傳》讀后感與收獲篇5
"一篇敘述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這是著名作家茅盾為《呼蘭河傳》這本書寫的總結。
《呼蘭河傳》是蕭紅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其實它更是蕭紅的代表作。全書概括地寫明了蕭紅灰白的童年,既有寂寞和傷感,但還充滿了幽默。
真的,當我讀完最后的尾聲之后,竟情不自禁地抹了抹眼角上掛著的淚,全書中有數不勝數的情節令我回味,但是,唯獨這么一句話,寫在尾聲的那句話,卻永遠地留在了我的腦海里——
"以上我所寫的并沒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它們充滿我幼年的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就記在這里了。"
合上書本,我輕輕地閉上了眼睛,想象著,叫賣麻花饅頭涼粉的,也許還天天扯著嗓子挨家挨戶地推銷,也許早就沒有了;蕭紅祖父園子里的花鳥蝶蟲,也許還年年地長著,飛著,也許現在更本沒有了。又有鴨子或小豬掉井了?小團圓媳婦化作的那只兔子是否還在東大橋下哭著?整座呼蘭河城也許依舊那么熱鬧,也許這勁兒早就化為烏有了……
蕭紅將它童年的回憶,全都記錄在了這里,《呼蘭河傳》的傳奇是三天也說不完的。那一行行跳動著的文字,為我們譜寫了那動蕩不安的年代,在呼蘭河這座小城里的故事。
一切都會漸漸地變老,童年總會離我們遠去。《呼蘭河傳》我現在讀完了,可我的思想還停留在那灰白色的境界里……
《呼蘭河傳》讀后感與收獲篇6
《呼蘭河傳》是蕭紅的長篇小說,主要描繪了上個世紀東北小城呼蘭的生活畫面和風土人情,不斷給人帶來災難的大泥坑,小鎮的精神盛舉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的野臺子戲,四月十八娘娘妙大會小團圓媳婦兒的慘死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馮歪嘴子一家的遭遇,馮歪嘴子的媳婦兒---王大娘死了,他一個人照顧著兩個孩子,他喂著小的帶著大的。盡管生活十分的艱苦,但是他十分樂觀的去面對,在他的撫養下,大家認為會死去的兒子們逐漸長大,大兒子會拉小驢去飲水,小兒子長出小牙了。
這讓我想起了上學期有一次背書沒有背完,被留下來背書。唉,真倒霉,今天要被留校了,多么無地自容。我心里暗暗想到:今天留校回家后一定很遲,只能吃殘羹冷炙,而且會被老媽罵一頓。被留校真是太悲催了。
被留校的我不情愿地拿起書本讀了又讀,可惜怎么也不會背,這些文字好像跟我做了對似的怎么也記不進去。10分鐘過去了,我依然一個字都沒記住。只見同學一個個都已經背出回家了,而我還坐在那兒。看著同學們一個接著一個地回家了,我心里便開始有些著急。不行,再不背書就真的沒晚飯吃了。被留下來雖然很丟臉,但是可以利用這個時間記住一篇古詩,一篇國學用處也是很大的。沒過一會兒,漸漸地熟練起來,15分鐘后,我在白老師那兒一次性背出一篇國學和一篇古詩。
這事以后,我發現當遇到不順心的事,如果悲觀地看待它,那么不順心的事永遠也不會改變。如果能積極樂觀地面對,壞事也能變成好事。就像《呼蘭河傳》中的馮歪嘴,樂觀讓他呼蘭河帶來了希望。樂觀就是我們生命中的陽光,讓我們更健康地成長。
《呼蘭河傳》讀后感與收獲篇7
暑假中,我讀了《呼蘭河傳》,全篇介紹了女作家蕭紅追憶家鄉的各種人物和生活畫面,讓我感受到了多彩的風土畫,比如火燒云。
了解了蕭紅的背景后,我挺同情她的,她的家人都不疼愛她,她感受不到任何親情。只有祖父疼愛著她,給予她關愛,就像蕭紅自己所說:"從祖父哪里,知道了人生除了冰冷和憎惡外,還有溫暖和愛。"
我很喜歡蕭紅對小花園的描寫以及和祖父生活場景的敘述。蕭紅以一個小孩子的視角去觀察小花園,各種動物、各種植物,一切對她來說都是新奇的,都是十分有趣的事物。她在花園里的生活狀態是多么自由,就像她所寫的:"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把谷穗當作狗尾草扔掉,祖父只是大笑,然后耐心地教她辨認谷穗。和祖父勞動時,她時而去追蜻蜓,時而去捉螞蚱。這些生動的畫面,都是因為有祖父的疼愛,所以一切是那么的美好。
這也讓我想到了我的外婆,她也這樣疼愛我。她十分喜歡織毛衣、做針線。從小到大,我的毛衣都是外婆給我織的。外婆還給我做布鞋,穿在腳上十分舒服,而且還透氣。每次都會在鞋面上繡各種小花,有荷花、梅花、小雛菊……可漂亮了,無論誰看見了都要忍不住夸贊一番。
我覺得我比蕭紅幸運很多,我不僅有外婆疼愛,還有爸爸媽媽和哥哥,而她就只有祖父給予她溫暖和愛。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關愛,需要快樂的童年,在愛的滋潤下健康、幸福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