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肖申克的救贖讀后感
時至今日,我們每次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后感了。什么樣的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2023年肖申克的救贖讀后感,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3年肖申克的救贖讀后感篇1
聽我說,朋友,希望是件危險的事。希望能叫人發瘋 題記
我不知道每個人對希望的定義是如何?它或許是你前進的驅動力;或許是你心中最真切的幻想;又或許是你將所有美好東西寄托的對象。它像一顆閃閃發亮的星星一樣,可以使你停下腳步抬頭仰望。但如果有一天你失去了它,黑夜將會變得更加漫長。我不知道每個人對自由的定義是如何?或許是在安靜的下午靜聽海浪的聲音,或許是在夕陽西下的時候伴著斜陽獨享自己的晚餐,又或許你還從未注意過它的存在。它像空氣陽光一樣隨手可得供你享有。但如果有一天你失去了它,那么從此你只能透過牢籠的縫隙窺探你曾經貪婪擁有的天空。
原諒我在近期才看了這部超級勵志且給人強大震撼力的經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贖》。沒有高科技的特效,沒有宏大的場面和多元化的劇情設定。影片一直是以冷色調為主色,使用比較單一的監獄場景和簡單的人物安排甚至沒有出現特別激烈的對抗沖突。然而就是這樣一部緩和的電影卻無時無刻不用冷靜和尖銳的方式引起觀眾內心的共鳴。
銀行家安迪被指控謀殺自己的妻子及其情人,判處了無期徒刑。這就意味著被冤枉的安迪將在肖申克監獄度過余生。肖申克監獄是一個關押重刑犯的監獄,很多人進來之后一呆就是一輩子。所以,這里的人們,根本不知道字典里還有希望兩個字,很多人已經被體制化,即使被有幸釋放了出去,也會因為在監獄的時間太長而不再適應獄外的生活而選擇自殺。而安迪不像囚犯反而更像一位救贖者,他用小石錘自己打磨出了漂亮的棋子,他利用在稅務上的專業知識跟獄方職員打成一片,又跟囚犯中的老大瑞德,弗里曼結成好友。堅持每周一封信寫給州議會讓其撥款建造監獄圖書館,改善了監獄的文化。冒著被處罰的危險用大廣播播放費加羅的婚禮讓獄友感受音樂之美。
2023年肖申克的救贖讀后感篇2
初讀《肖申克的救贖》這本書是在高中,再讀這本書是在前不久。一本好書,總是想要讓人讀了一遍又一遍,回味良久,像是刻骨銘心的一件事,在心中留下烙印,久久不能忘懷。同名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觀看之后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即使困難重重,也堅定不移的相信希望。
我們讀的每一本書,最終的目的都是讀到自己,在書中與內心的自己相逢,使書中的力量轉變為自己的力量。在今后的生活中充滿希望,更加從容,滿懷自信。
沒有經歷痛苦,就沒有真正的快樂,是故救贖之前,必先承受痛苦的煎熬。如果說不幸是一種巧合,那對于銀行家安迪來說,當他發現自己妻子有婚外情時,內在的良知他并沒有選擇槍殺他們,而時間上的巧合讓他背負了永遠無法贖清的罪孽,不幸的生活從此由肖申克監獄開始了。
然而,雖然身體和精神上在飽受折磨,但是安迪沒有失去生活的信心,每天堅持看書,磨石頭,下棋,二十年如一日,用毅力和堅持挖通了將近五百米的隧道。在這世上,有些東西是石頭無法刻成的。在我們心里,有一塊地方是無法鎖住的,那塊地方叫做希望。
含冤入獄卻也只能安于現狀,深陷圍墻但也對自由充滿向往。對比一位在監獄里生活了五十年的老人,出獄后不知道該怎么樣去活著所以選擇了自殺。體制是一個很奇怪的東西,一開始,人們抗拒它,后來慢慢習慣它,到最后,離不開它。
當安迪無意從湯米口中得知殺害妻子和第三者的兇手時,開心的找到監獄長請求翻案被拒絕時,湯米也慘遭殺害。安迪意識到只有自己才可以救贖自己,他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幫助監獄長洗錢。逃走后,取出沒有污點的錢,將監獄長貪污與謀殺的證據寄給報社,徹底擊垮了監獄長的勢力,正義終將戰勝邪惡。
有些鳥兒是永遠關不住的,因為他們的每一片羽毛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
2023年肖申克的救贖讀后感篇3
初次接觸《肖申克的救贖》是在電影,當第二次接觸書籍的時候,感觸還是非常的深。
安迪.杜佛尼因為謀殺妻子以及她的情人而鋃鐺入獄,而只有他自己明白自己是冤枉的。蒙冤而入獄,這會讓多少人感到絕望。但是,安迪一直都是非常平靜,哪怕受到再不公正的待遇。他的臉上絕對不會像普通犯人一樣出現陰郁絕望的神情,相反哪怕身餡牢獄,仍然高貴優雅的像個天鵝,用典獄長諾頓的話來說,安迪臉上一直都有優越感,在運動場散步的時候,好像那里就是自家客廳,神氣的就像參加雞尾酒會。殊不知這種平靜的表面隱藏多少的驚心動魄。
在27年接近一萬個難眠的夜晚,有多少的變數不得而知,在飄渺到接近零的機會中,有多少人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做賭注?而這場賭博在安迪進來不久就開始了,也許從安迪買錘子的時候就開始謀劃了,所以在他要雷德買麗塔.海華絲海報時候才會那么的激動、緊張并且迫不及待。27年的光陰,也許滄海已經變桑田,在如此渺茫的機會中安迪還是成功了,這絕不僅僅是運氣,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因素。
1.安迪的表現一直都是非常的平靜。在肖申克,他是個模范囚犯,這種平靜,這種乖乖的表現,讓他在肖申克很難被獄卒注意到。
2.安迪做什么都非常的有耐心,超乎常人的耐心。在牢獄挖洞,這是自尋死路的做法,哪怕動作稍微大一點,都有可能被發現。所以安迪總會在夜深人靜,所有人都睡著的時候,才很小心很小心地挖一點。但是挖出來的混凝土怎么辦呢?哪怕被獄卒發現一丁點的端倪,那么,安迪的未來乃至一生都會過得更加的痛苦。所以安迪都會一點點把它敲碎,在散步的時候一點一點地撒到草地上。在那個時刻被人監控的牢獄,需要多么細心,才能安然度過27年的光陰。
3.安迪非常會謀劃,用雷德的話來說,他是一個講求方法的怪胎。沒有一定的把握,他是不會做的,所以他在問雷德要海報的時候才會那么激動,緊張而且迫不及待。用海報做隱藏,用雕刻石頭作為掩護。但是僅僅這些不夠,因為如果沒有單人住宿的待遇,所有的一切都不可能發生。所以當翻修工廠屋頂時,面對警衛哈力,安迪會鋌而走險,這是他第一次打破平靜走出眾人視野。之后,安迪開始指導獄卒炒股,幫他們報稅,幫典獄長避稅。表面上他大力的發展圖書館,超乎常人的耐心寫信索要經費,指導囚犯通過高中考試,實際上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擁有單人住宿的權利。
這本書以及電影都非常成功,時隔多年,看到這本書,我還能看到影片中的安迪款款而來,一面走,一面抖動他的褲子,他的腳下塵土飛揚。我還能看到安迪,爬過長長的洞口,借著雷聲一下一下的敲在排水管上,然后一步一步地走向自由。
我最應該學習的是安迪在逆境中,仍舊冷靜自持,仍舊樂觀向上的心態,安迪在巨大的落差下,仍舊擁有堅定不移的信念,認為漫長的噩夢終有一天會醒來,那么我們平時所面對的挫折又算得什么呢?
2023年肖申克的救贖讀后感篇4
斯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贖》,寫的是一個關于希望,關于執著于這份希望的信念何其偉大的故事。
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中有一套令人震驚的觀點。他認為,人類之所以從動物中脫穎而出,不是因為人類會制造工具,而是因為人類能夠創造并相信虛無的東西。比如面對一片黑森林,人類會想像里面有仙女,而動物只能想象出里面有兔子,或者有獅子。于是人類依靠這種構建虛無的能力,最終形成了文化、國家等想象的共同體。而在《肖申克的救贖》中,這份能力便化身成主人公安迪·杜弗尼永不凋零的希望之翼。當然安迪之所以擁有如此堅定的毅力,是因為他原本就不屬于那里,不屬于監獄中墮落的那一類,他是被誣陷的。可是剛好他妻子的死太過巧合,使他對圓滿的邏輯推理不知該如何辯駁,于是他就順理成章地成了殺妻兇手。在監獄中經過一段時間的消沉之后,安迪開始慢慢的恢復生氣,并實施他的逃亡計劃。“一個人不能讓心空著!”他說。他從獄友瑞德那里弄到了錘子、勺子和一幅女明星海華絲的海報。為了掩人耳目,安迪開始雕刻一些小擺件。當有人和他一起住的時候,他就表現出各種惡習,讓其不堪忍受,自行申請離開。而為了讓自己擁有一直在一個房間持續不間斷挖掘的特權,他不惜用自己金融家的天賦幫典獄長。然而漫長的十幾年之后,安迪仍然沒有成功越獄。這時候一個新來的獄友帶來了他通過正常途徑證明自己無罪的證據,但是這一切都被貪婪的典獄長無情的掐滅了。沒辦法他只能在痛哭后重拾計劃。從開始計劃到成功,整整十七年。墻上的海報從海華坦變成了韋爾奇,而他也已從年輕的小伙變成了老頭。故事的情節如此漫長曲折,而人們向來喜歡美好的事物,因此當安迪最終在風雨交加的夜晚逃出生天,向天空張開雙臂之時,感動的喜悅使我仿佛也猛然張開了雙翼承載著自己飛升涅槃。故事寫得太好了,我完全陶醉其中。
希望和強大的信念,是一個人走下去的全部支撐和動力,這也是這本書所要表達核心思想。作者斯蒂芬·金所說:“希望乃是人間至善!”正因為有希望,有憧憬,人才能活得更充實,更有意義,才能不斷去學習、創造。那些一時找不到方向的人才因此有了堅持下去的勇氣。因希望而堅持,也因堅持有了更多的希望,由此進入生活的正向循環。
在這本小說的結尾,有這樣一段美麗的文字:“我發現自己是如此的激動,以至于不能靜靜地坐下來思考。我想只有那些重獲自由即將踏上新征程的人們才能感受到這種即將揭開未來神秘面紗的激動心情。我希望跨越千山萬水握住朋友的手,我希望太平洋的海水如同夢中的一樣藍:我希望……”
2023年肖申克的救贖讀后感篇5
更有人說安迪不是人了,他所具有的冷靜,智慧,堅持,才華,勇氣已經超出了一個完人所該具有的,有云:人無完人,安迪真不是一個人了么,按我看來,他真不是人,他在我心中已經成為信念的代名詞。
電影的大概我不再多說,談談我留意到個細節。
“另類”的安迪。入獄后的第一個晚上,那個被獄警打死的胖子,第二天早上別人都在談論誰輸誰贏的時候,安迪很另類的在詢問那個人的名字,其實他與其他人不同,正如之后他所說的“我是無辜的”,瑞德也跟著開玩笑的說“在這的人都是無辜的”,其實最后安迪知道也知道了他自己是無辜的。他是個“另類”,至少在肖申克監獄里面。
信念!
被戲稱為600年才能挖通的地道,他只用了不到20年,在一個暴風雨的夜晚,爬過骯臟的下水道,他終于逃出去了,他知道自己是無辜的,他的信念使他充滿希望,是盞不滅的燈,一直照耀著他。
在這個信仰匱乏的年代,也許我們真的不知道我們崇拜什么,隨著年紀漸長,我們的信仰也越來越少,甚至失去信仰,不過《肖申克的救贖》卻給我帶來了一種信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