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后感匯總
眾所皆知,我們寫讀后感其實是非常考驗我們的理解能力的,能夠加強小伙伴們對書上思想的領悟,撰寫一篇讀后感有助于加深小伙伴們對書上知識的理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后感匯總,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后感匯總(精選篇1)
品讀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回味著從文章中散發出來的天真爛漫的氣息,享受著字里行間透露出來的那份活潑可愛的青春年華,我的眼前不禁浮現出一幅幅引人入勝,有趣的畫面。
“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讀著這些充滿趣味的文字,我的心仿佛已飛到了百草園里,與那些昆蟲們來個親密接觸。讀著文章中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年少的魯迅與昆蟲為伴,采著野花野果,舒適地躺在草地上,享受著和煦的陽光。冬天里,他在雪地里自由地玩耍著,支好竹篩,悠閑地捉捕鳥兒,但是總因為性急,捕不到許多鳥兒。他還喜歡聽長媽媽講故事,看《山海經》,因此而害怕赤練蛇,不敢到長的草里去,害怕遇到美女蛇。
在百草園里,一切都是那么地自由,一切最美好的感情在這里散發出閃亮的光輝。
不知為什么,文章中的一切都讓我回味無窮,看了還想看,也許就是因為文章充滿了兒童的天真和可愛,讀來特別親切罷了。
曾幾何時,童年已不再屬于我,是那么地遙遠。也許是因為我已跨入青少年的行列,跨入了忙忙碌碌的學習和復雜紛擾的生活之中。但是我想,不管怎樣,不管在什么時候,保持一顆童心,人是永遠不會老的。甜美的童年之夢也仍然是我最珍貴的寶物,它珍藏在我的心中永不褪色。
童年已漸漸離去,留下來的只是些美好的幼稚的記憶。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體會魯迅先生的童年之夢,我神往不已。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后感匯總(精選篇2)
每個人都有一條屬于自我的人生道路,它時而寬時而窄,可我們都必須踏上這條路。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初讀時,只是覺得這篇文章的寫作方法運用得出神入化,并沒有聯想到人生哲理。可再次細細品味時,腦海里便浮現出許多想法。
這篇文章主要是寫作者小時候在百草園里的歡樂生活,以及之后到三味書屋讀書,生活變得如何枯燥無味。其實人生也是如此,幼年時期的我們是多么無憂無慮,沒有拘束,不用想著自我該如何謀生,能夠盡情地玩耍,能夠不帶任何目的地歡樂。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身上會背負起長輩或家人的期望,我們必須要學會離開父母獨立生活,我們也會慢慢感受到生活給我們的壓力。這不就是魯迅先生所寫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給人的啟示嗎?
此刻很多孩子拒絕長大,上了中學還期望一向沉溺在父母的關愛中,期望維持著童年的純真和任性,愿望和想法固然好,現實卻不允許這樣。沒有人能一向待在“百草園”里,我們總有一天要從“百草園”走到“三味書屋”,雖然“三味書屋”的生活很枯燥,也無趣,但那又是我們人生必須經過的一個階段,在經歷了成長歷程之后,在你能夠獨立生活時,回頭再看“百草園”,不也是很完美的么?
我們應當從“百草園”中走出來,大跨步地邁向“三味書屋”,經過“三味書屋”的洗禮,讓自我成長為有知識、有思想、有職責的人。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后感匯總(精選篇3)
這篇散文是魯迅根據自己童年的經歷而作的,收錄在《朝花夕拾》中。優美的文字然我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美好,仿佛把我也帶到了那個年代。文中用了白描的手法鋪敘,以純真的筆調展現了孩童對大自然的熱愛,同時也對束縛孩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做出了批判。
在作者的筆下,百草園中有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和美味的覆盆子;孩子們能在冬天的百草園堆雪人、捕鳥;更能聽到隱在那一片荒蕪的野草之中的美女蛇的故事。文中關于百草園中景致的描寫,由靜到動,詳略得當,顯示出了身在其中的樂趣不會消失,只會在隨著季節的流轉而變得豐富多彩。
當作者關上百草園的大門后,視角隨機又轉入另一個世界——三味書屋。在魯迅眼里,這是“最嚴厲的書塾”,孩童來到這里便會受到束縛。然而作者先抑后揚,隨即寫到書塾的后院的玩耍和課堂的偷樂,給學生時代的魯迅帶來了無限的歡樂。表現出了孩童追求快樂的天性是不可壓制的。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每一個人都應該擁有快樂的童年。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讓我回憶起童年的美好。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后感匯總(精選篇4)
童年是每個人心中一段美好的回憶,而伴隨我們度過童年的人或事,也會永遠留在我們心中,成為最最珍貴的記憶。童年像歌曲一樣歡快,如詩歌一樣優美,似水墨畫一樣淡雅,猶空氣一樣清新,勝陽光一樣燦爛……當我走進了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對童年有了更深的感悟。
魯迅先生在這篇文章中記敘了童年生活在紹興的故事,他對記憶中童年的無限眷念融入在這一點一滴的文字中,給人留下無窮的回味。我對長媽媽給魯迅講的“美女蛇的故事”很感興趣,這個故事把那時小小年紀的魯迅嚇得常常擔憂“美女蛇”在夜里出現。我不禁想起我童年時的一件趣事:媽媽給我講了“白雪公主”的故事,我擔心得夜里睡不著覺,生怕自己也遭遇這樣的噩運。這個問題總是困擾著我,當我把疑惑說給爸爸媽媽的時候,沒想到,他們捧腹大笑,令我很不解?,F在回想起來,我真的很幼稚,怎么會有這么可笑的念頭。
最令我百讀不厭的還是“百草園”,我讀著讀著,就陶醉于其中了。那生機勃勃的景象,孩子們快樂游戲的情景,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們家以前也有一個院子,雖然不怎么大,但它承載著我童年時編織的美麗夢想。我家的院子里有一棵葡萄樹,那葡萄剛一有點兒發紫,小麻雀就搶先來啄。大家想了許多辦法都無濟于事,只好順其自然。為了“氣死”這可惡的麻雀,我常常和它們“比賽”,在葡萄還是青的時候,趕緊摘下來剝開吃,不讓麻雀搶先一步。雖然那酸酸的滋味一直滲到我的胃里,但心卻是甜的。葡萄樹的右邊是一個小花壇,里面有清香可口的菊花腦,墻上攀著芬芳的金銀花,我卻獨愛那少許幾棵鶴立雞群的狗尾草。我常常拔去幾棵,用它來“燉湯”給布娃娃喝。一到春天,小蝌蚪就成了我的好伙伴,大腦袋、小尾巴,十分惹人喜愛。在我的精心照料下,小蝌蚪很快長出了四肢。一次,我不忍心它們在小魚缸狹小的空間里活動,偷偷把它們倒在院子里。誰知道,幾個星期后,院子里竟是活蹦亂跳的癩蛤蟆!大人們感到厭惡,我卻格外歡喜,每天晚上,我都在“咕呱、咕呱”的叫聲中進入甜美的夢鄉……
冰心奶奶說過,童年是夢中的真,真中的夢。讀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想說,每個人的童年故事都不會改變的,因為每個孩子都有一樣美麗的童年,也正因為童年里充滿了天真、淘氣、溫馨和愛,童年才會如此美麗,如此令人回味無窮!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后感匯總(精選篇5)
讀了魯迅先生的《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仿佛就看到了一個活靈活現的小魯迅從紙上躍到了我面前。
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肥胖的黃蜂、輕捷的叫天子這些都是百草園的真實寫照。它們就像一股清涼的泉水流進每個人的心里。這些新鮮的事物對于從來沒有接觸過它們孩子來說就像天邊的云朵一樣,難以觸及。讀著讀著,我才發現小魯迅在百草園里是很孤獨的。他不像我們有那么多的小伙伴,他只有看似只長滿了野草的百草園。所以我又有幾分同情小時候的魯迅了。
我也曾憧憬過能有個機會可以做次神仙,原來何首烏的根有像人形的,我邊笑邊想著。那我是不是也可以成仙啊?
我最喜歡就是在雪后空地上捕鳥。須在下一兩天雪后掃開一塊空地,撒上秕谷,用一根小棍支起一面竹筐,系上一根小繩,遠遠的牽著。啊,鳥雀終于來了。不可以急。小魯迅屏息凝神,腦海里卻憧憬著鳥雀們在口袋里嘰嘰喳喳又擠又叫的樣子。不自覺的握著繩子的手往后拉了拉。呀,鳥雀都嚇跑啦!鳥兒都驚得直沖云霄。我好像看到了躲在石頭后面小魯迅沮喪的樣子。
小魯迅的生活真是令我羨慕,但我也不會忽視伏在桌上執筆的大魯迅。朝花夕拾。這多么形象的比喻。魯迅先生用精湛的文筆描繪出了一個又一個精彩,深入人心的故事。魯迅的精神令我敬佩,他的童年令我羨慕。這雖然是一篇魯迅先生在中年寫下的回憶,卻是他童年的回憶?;蛟S正是因為有過一段美好的童年,嚴而不厲的先生造就了未來的民族魂。
我覺著,如果靜靜的思索百草園與三味書屋,你會覺著你是在看畫,不是在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