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匠精神讀后感
眾所皆知,工匠精神不僅體現了對產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斷吸收最前沿的技術,創造出新成果。一起來看看2023年工匠精神讀后感,歡迎查閱!
2023年工匠精神讀后感篇1
工匠精神是一種在設計上追求獨具匠心、質量上追求精益求精、技藝上追求盡善盡美的精神,蘊涵著嚴謹、耐心、踏實、專注、敬業、創新、拼搏等可貴品質。
我認為,工匠精神的內涵有三個關鍵詞:一是敬業,就是對所從事的職業有一種敬畏之心,視職業為自己的生命;二是精業,就是精通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技藝精湛,我們熟知的大國工匠,個個都是身懷絕技的人,在行業細分領域做到國內第一乃至世界第一;三是奉獻,就是對所從事的職業有一種擔當精神、犧牲精神,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不急功近利、不貪圖名利。
因此,要成為“工匠”,須有鉆研的力量。做事情講究的是熟能生巧,當你能夠把一件事情不厭其煩的重復做,用心積累經驗,就具備了生巧的潛質。這其中當然需要有一顆堅韌恒心,經過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過程,才可能呈現出完美的產品。要成為“工匠”,須有奉獻的力量。將所從事的職業轉變成自己的事業,古往今來的大師無不懷著這樣的價值理念來推動自身在各自領域的進步。要在某一領域成為佼佼者,必然要占用自己的時間,于是減少了與朋友的喝酒應酬,也減少了伙伴間的娛樂活動,可是當你覺得是在為社會、為他人的生活改善而工作時,生命也會隨之變得熠熠生輝。
從個人、社會到國家,都需融入務實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不是口號,它存在于每一個人身上。只有建立健全有利于工匠精神養成的制度體系,牢固樹立滋養工匠精神的價值體系,促進員工在實踐中發散思維、大膽創新,不斷探尋新方法、新手段,才能不斷提升工作水平,為行業發展貢獻力量。
2023年工匠精神讀后感篇2
學校在晚自習期間安排我們全校師生觀看了大國工匠,令我感受頗深。
大國工匠每期介紹的都是一些從事制造行業的技師們,有的是在生產一線裝配蛟龍號。高速列車,飛機的鉗工,在用他們一雙雙勤勞的雙手,高超的藝術創造者中國史上的一個個奇跡。
大國工匠中高級技工,生產的飛機、火箭、高鐵、輪船是質量要求十分高的產品。如果0.1%的質量問題。飛機可能會墜落;高鐵可能會脫軌;輪船可能會沉沒。這些100%的保證質量在他們的眼里已經習從為常。成為小菜一碟的事情了;中國經濟經過三十年的飛速發展。經濟總質量有顯著提高,已躍居世界世界第二。這些都離不開他們日日夜夜加班加點,當別人休息時,他們還在一線,當別人一家人團聚時,他們只能獨自一人在一線奮斗。
高鳳林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科研研究院首都航天機械公司特種熔融焊接工高級技師,從事火箭發動機焊接工作。在承接國家“七五”攻關項目,東北哈汽輪機場大型機車換熱器的生產中技術人員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難關,高鳳林憑借著多年的實踐經驗和反復摸索使壓了生產單位一年多的兩組18臺產品順利交付。
他們熱愛航天,勤奮實踐,立足本崗,刻苦鉆研,我們應當時刻向他們學習。提高自我的技術水平,使自我在以后能夠大有作為,成為大國工匠的一員。
2023年工匠精神讀后感篇3
在整個視頻學習的過程中,家人們都很認真,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不同程度的感觸。總有那么一個人,會觸及你的靈魂,也許他們沒有憾動世界感動世人,卻總會撥動你生命里某一根弦。讓你向他們靠攏。
特別讓我感動的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首席技師—焊接垣克駕駛窗最關鍵部位的盧仁峰,因工傷一只手殘廢的情況下,沒有自爆自棄自生自滅,更沒有失去對生活的勇氣和熱情。而是重拾舊業,用牙叼焊帽,自制又大又肥的厚手套戴在殘疾的手上,通過手、臉、牙的配合,每天堅持完成50根焊條的守恒任務,吃住在車間,沒有畏懼過,一直堅持努力,通過不間斷的練習和必勝的恒心,一年不下上百次的試驗,終于成就了自己的技術峰值,再次成為了焊接行業,尤其是焊接垣克行業的領軍人物。他的這種行為和堅持不懈的精神超越了生命的突破。如果人人都能像他一樣煉技修心來對待自己的工作和事業,那么人生的道路上還有什么可以畏懼的呢,又有什么阻礙能夠打倒你呢?
我在愛電工作有十來年了,也帶了不少的徒弟,我覺得最讓我感觸的是焊師張冬偉,首先是他所從事的這個行業主要是焊接裝天然液化氣的大容器,不光技藝超群不說,最讓我佩服的是他的心境,因為焊接的空間大,有時候一天下來就是一個動作維持一整天,連續要焊8個小時。在這個焊的過程當中,他始終都能保持心平靜氣的狀態,而情緒的穩定性直接決定了焊接性能的一個穩定性。對我這樣火爆性子的人來說,是最需要修練的。而且他在帶徒弟的過程中,也特別的細心和認真,在檢查徒弟們作業的過程中,他會把每一個焊接不到位的地方給你標示出來,并注明原因,最高明的還不在這里,他能夠根據你的焊接狀態去探知你的內心世界,你當時是以一種什么樣的情緒或心情去焊接作業的,往往一道一個準。堪稱心理焊接師。從心境達到技境的提升,這也是匠人世界的新境界。這也是我們可以去借鑒和修練提升方面。
2023年工匠精神讀后感篇4
《大國工匠》向我們呈現了兩絲鉗工顧秋高、航空手藝人胡雙錢、火箭心臟焊接人高鳳林等典型人物,他們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中追求完美與極致、視技術為生命的崇高的敬業精神,他們一絲不茍、精益求精、永不滿足的“匠人精神”令人欽佩與折服。在他們身上,勞動精神裉詮釋得淋漓盡致。
大國工匠每期介紹的都是一些從事制造行業的技師們,有的是在生產一線裝配蛟龍號,有的是高速列車,飛機的鉗工,在用他們一雙雙勤勞的雙手,高超的藝術創造者中國史上的一個個不可能。
這些都離不開他們日日夜夜加班加,當別人休息時,他們還在一線,當別人一家人團聚時,他們只能獨自一人在一線奮斗。高鳳林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科研研究院苜都航天機槭公司特種熔融焊接工高級技師,從事火箭發動機焊接工作。在承接國家“七五”攻關項目,東北哈汽輪機場大型機車換熱器的生產中技術人員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難關,高鳳林借著多年的實踐經驗和反復摸素使壓了生產單位一年多的兩組18臺產品順利交付。
他們熱愛航天,勤奮實踐,立足本崗,刻苦鉆研,我們應該時刻向他們學習。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使自己在以后可以大有作為,成為大國工匠的一員。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要我們勤奮勞動、誠實勞動、熱愛勞動,就能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且至會有奇跡的發生。
2023年工匠精神讀后感篇5
工匠,現代漢語詞典定義為“有工藝專長的匠人”,《論衡·量知》里描述“能剒削柱梁謂之木匠,能穴鑿穴埳謂之土匠,能雕琢文書謂之史匠”。中國古代涌現出無數著名的工匠:魯班、李冰、李春、蒯祥……他們的成就和功績都造福后世。
無論木匠、土匠還是史匠,雖然工種不同,但他們都能在各自的崗位上出類拔萃,因為他們身上都有一個共同的優點——“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種情懷、一種執著、一份堅守、一份責任。新形勢新階段下,一個企業是否能健康持續發展,正是取決其是否具備工匠精神。我參加工作的第一個工程是瀘沽湖機場建設項目,公司承建土石方工程一標段,包含高達145的高填方區。作為省內機場建設的領頭羊,我們承諾必須按質按量的實施好這個高填方施工,因為這是一份責任,是對全省人民的一個交代。從填方作業前的原地面處理,我們就傾注了許多的心血,每一處軟土,每一個溶洞都進行仔細處理,唯恐留下哪怕一處質量隱患。對于高填方的分層填筑,我們把它作為重點和難點。
說它是重點,道理不言而喻,說它是難點,我們并沒有因為一遍又一遍、一層又一層重復相同的工作而麻痹大意。控制每一層回填厚度,每一層抗滑臺階開挖,每一車填料質量,每一點強夯作業,每一遍碾壓施工,控制每一個細節,最終確保高填方體各項參數滿足設計要求。《老子》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是一份堅守,一份執著。工匠精神,強調我們對細節的態度和對質量的追求。無論對于個體,還是對于企業,工匠精神都是一種品質,一種文化。歷史是個大舞臺,你方唱罷我登臺。“工匠型”企業相對于“商人型”企業而言,他們更注重自己的產品。只有這樣,他們才能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努力創造新的管理模式,形成PDCA循環,把企業推向一條健康發展的軌道。
當他們不僅僅是為了贏利而做的時候,他們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而唯有全身心地投入,企業才有真正的生命力。當一個人為錢而做的時候,是不可能全身心投入的。因為他至少要留出一定的心思和時間來享受金錢的樂趣。而熱衷于做事的“工匠”們卻不需要保留這份心思,他們在做事的時候,在改善的時候,在創造的時候,已經在享受了。因此,作為一個制造型企業,一支強大的建設隊伍,必須強調和發揚“工匠精神”。
企業要發揚工匠精神,必須依托于一群具有工匠品質的員工。我們更應該學習工匠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以工作為樂趣,把每一個細節做到精益求精,只有這樣自身才有機會成長,企業才會因為我們而發展。最終實現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