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金色的魚鉤閱讀感想
讀金色的魚鉤閱讀感想篇1
《金色的魚鉤》寫的是1935年秋天,紅軍長征過草地的一件感人事情。
文中的炊事班長在糧食短缺的情況下,為照顧掉隊的三位年輕重病傷員,用縫衣針做成魚鉤,盡量給同志們準備鮮美的魚湯,自己卻忍住饑餓舍不得嘗一口。在帶領同志們即將走出草地時,他卻壯烈犧牲了。
讀完這篇課文,我兩眼濕潤了,眼前浮現的是那感人肺腑的一幕:老班長坐在那里手捧著搪瓷碗,嚼著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就鄒緊眉頭硬咽下去。我想,那么硬的魚骨頭老班長是怎么咽下去的呀?
老班長是多么忠于黨的事業啊!在這么艱苦的條件下,時刻想著黨交給他的任務,一心一意照顧三個病號,直至把自己的生命獻給黨的革命事業。
再想想我自己,不禁耳根一熱:平時吃飯的時候總是挑三揀四,如果不合口味的還會把它丟到一邊。自己這種做法實在是太慚愧了,如果沒有老一輩紅軍的犧牲,怎么能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和他們比起來,我頓時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收回思緒的翅膀,我在心底吶喊:老班長,請您放心,我一定會繼承和發揚你的這種艱苦樸素、不怕犧牲的精神,并將它傳送給更多的人!
讀金色的魚鉤閱讀感想篇2
讀完《金色的魚鉤》這篇文章后,最讓我感到敬佩的是“老班長那種舍已為人的精神。”
《金色的魚鉤》講的是長征途中過草地的一段感人的故事。在紅軍長征過草地時一位老班長接受了黨交給的任務。盡心盡力照顧三個病號,在即將走出草地時,老班長卻犧牲了。
最讓我受感動的地方是:“走近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著搪瓷碗,嚼著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就皺緊眉頭硬咽下去。”一讀到這,我就熱淚盈眶,老班長是那樣堅強。吃草根和魚骨頭是多么困難和痛苦啊,可老班長卻從來不吃魚。老班長多么忠于黨的事業,在這樣艱難困苦中,時刻想著黨交給他的任務,一心一意照顧好三個病號。自己從來不舍得吃一口魚。
再想想我,一天凈吃好東西,比他們吃的要好上100倍,還不滿足。為了自己享受,也不管別人如何。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紅軍們用鮮血換來的,如果沒有他們,我能吃好,穿好嗎?我與老班長比起來,是多么的渺小啊。
我以后一定要向老班長學習,關心別人,愛護別人,不怕困難挫折,勇敢向前沖。
讀金色的魚鉤閱讀感想篇3
在語文書上的第四組課文中,都有一些感人的故事,每個故事都刻在我們心中,可是,最令我難忘的還是《金色的魚鉤》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在長征途中,有三個同志得了腸胃病,一位老班長負責照顧他們,老班長每天找野菜,和著青稞面來做飯,可是不久青稞面吃完了,有一天,老班長突然看見河里有一條魚,就把縫衣針給燒紅了,彎成了釣魚鉤,他每天都給三個同志做魚,自己卻吃他們剩下的魚骨頭,最后老班長餓死在了草地上。
這篇文章令我很感動,我想:這個魚鉤雖然生銹了,但卻記錄著老班長的英雄歷程,象征著老班長舍己為人、關心同志、忠于革命的 精神,這種精神將永放光芒、永垂不朽!
一個老班長,為了完成黨交給他的任務,為了讓三個小同志安全的走出草地,自已卻吃三個小同志吃剩下的 魚骨頭,魚骨頭,是人吃的東西嗎?不是的,如果讓我們這樣做,我們肯定做不到。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一個人肯定都不想失去自己的生命,而老班長呢?為了把同志們安全的送出草地,自己卻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這是每一個人都很難做出的選擇。
同學們,老班長的這種舍己為人、關心同志、忠于革命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讓我們以老班長為榜樣吧!
讀金色的魚鉤閱讀感想篇4
讀了《金色的魚鉤》這篇課文我深受感動,課文把老班長的舍己為人的精神描寫得淋漓至盡。
當我看到“他坐在那里捧著搪瓷碗,嚼這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就鄒緊眉頭硬咽下去。”的時候,我就想到我們現在的生活:一碗飯,吃幾口覺得不順口就扔下不吃了,然后,去買小零食吃。
遇到不愛吃的菜偷偷倒掉,吃其他的。如果老班長在我們每個人的家中,他會允許我們浪費食物嗎?現在,我多么想讓我手里的飯來換老班長手里的魚骨頭啊!老班長把魚讓給病號而自己吃草根,我們來之不易米飯被我們白白的浪費掉是多么可惜啊“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對這首詩一定很熟悉吧,可是有誰真正理解這句是的含義呢?這是一的值得深思的問題。
讀金色的魚鉤閱讀感想篇5
讀完《金色的魚鉤》這篇文章后,我的眼睛濕潤了,眼眶里的淚水都要流出來了。文章的一些感人的段落,讓我感動不已。一幅幅感人的畫面,也浮現在我的腦海的前方。
這篇課文的主要人物,付出了珍貴的性命,才使3個小同志走出草原。在戰爭時期,有3個小同志病的實在跟不上隊伍了,領導讓老班長帶3個小同志在后面走,領導給老班長3袋青稞面,叫他們省著點吃,路途還遠著呢!過了不久,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長就出去找東西吃,有一次,無意中他在池塘邊洗衣服看見有一條魚蹦了上來,老班長興高采烈地跑回來,拿著一根針,把它放在火上烤,變成了一個魚鉤。他回到池塘邊,釣上來一條魚,雖然魚不太大,但總算有吃的了。老班長釣的魚被3個小同志吃完了,不久也釣不上來魚了,老班長很著急,他再次來到河邊,等了很久,才釣上來一條貓魚。有一次,小梁忍不住問老班長:“老班長你怎么不吃啊!”老班長說:“我早就吃過了,”我不信就偷偷的跟著老班長,我不由得呆住了,老班長在吃我們剩下的魚骨頭,我不由的喊了一聲老班長你怎么了,老班長對我說:“咱們是黨員,你知道了,就不要告訴別人。”有一天,我們快出去了,可是老班長不知在哪里,最后在一個池塘邊找到他,我去釣魚,那兩個小同志去生火,等了很久總算釣到一條魚,不過老班長已經奄奄一息了。
多么值得尊敬的老班長啊,為了革命事業,寧愿自己吃盡苦頭,也要保住這幾位年輕的同志,這是舍己為人呀!老班長為了下一代,解放全中國,這位老戰士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革命事業。而我呢?在現在美好幸福的生活中,還不珍惜糧食,總覺得每一粒飯很容易得來,掉了這一點點沒有關系。回想起來,真對不起每一粒米飯啊! 覺得自己不珍惜糧食。
平時,每天吃飯,我都要在桌子上,地上掉一些飯粒,不好吃的菜,從不會去夾來吃。但是我讀了這個故事后,我深深感到我們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應該珍惜糧食,老班長所吃的東西能和我們的比嗎?他們為了人類的解放事業,歷盡艱辛,我們多么希望能用自己萬種的米飯去換老班長手中的魚骨頭啊!希望他能吃得好一點!
讀金色的魚鉤閱讀感想篇6
我喜歡<<金色的魚鉤>>這篇課文,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天傍晚,我寫完作業,打開一本作文書,翻到<<金色的魚鉤>>默默地讀著。讀著讀著,我仿佛看到老班長那布滿皺紋,顯得整夜合不攏眼……我的鼻子一陣陣發酸,眼睛濕潤了,字跡模糊了,心里像塞了鉛似的。讀到老班長犧牲了,我隨著小戰士大聲叫著:“老班長、老班長”!眼淚也奪眶而出,嗓子像堵上了一樣,心里悶得慌,我擦了擦眼睛,放下書,走出陽臺,望著火紅的夕陽,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沉思起來。
老班長啊,老班長!為了戰友,您熬壞了眼睛,卻天天到地里一棵棵地找野菜,到池塘邊去鉤魚,您像慈母一樣,把熱騰騰的鮮魚野菜給小戰士們吃,自已卻啃著別人吃剩的魚骨頭和草根。
老班長啊,老班長!您關心別人重于關心自已,無微不至地照料著同志,把別人活著送出草地,自已卻永遠留在了茫茫的草地中……
老班長啊,老班長!您是千萬英雄戰士的一個, 是我們少先隊員的榜樣,我們要像您一樣,為祖國的四個現代化作出貢獻。
一個小小的魚鉤,記下了紅軍戰士之間的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階級友愛精神:一個小小的魚鉤閃耀著金色的光芒,象征著老班長舍已為人的精神。
<<金色的魚鉤>>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讀金色的魚鉤閱讀感想篇7
今天,朱老師讓我找一下《金色的魚鉤》這篇課文,我一回到家就開始查閱課文。
我首先讀了一下課文,剛讀了一個開頭,我就被這篇課文的感人內容吸引住了,我仿佛身臨其境一般,腦海里浮現出老班長那高大的身軀、和藹的笑容。
《金色的魚鉤》講的是長征途中過草地的一段感人的故事。紅軍進入草地時許多戰士得了病,指導員就讓老班長一路上照顧三個小戰士。為了讓戰士們能走出草地,老班長為他們釣魚做湯吃,為了弄魚餌,他不知翻了多少草皮,晚上,老班長還要一棵一棵地找野菜,給戰士們煮著吃。老班長卻吃戰士們吃剩下的幾根草根和魚骨頭,嚼了一會兒,就皺緊眉頭硬咽了下去。讀到這里,我的喉嚨像被魚刺卡住了似的,難受極了。草根和魚骨頭怎么能吃呀? 可是,老班長為了完成黨交給的任務,為了自己的戰友身體好,他寧愿吃難以下咽的草根和魚骨頭。 我驚訝得張大了嘴巴,內心被強烈的震撼著,把這句話又反復的讀了幾遍,我越看越投入,越看越被老班長的一言一行所感動。當我完整地讀完這篇課文時,不知不覺我的眼淚掉下來了,我覺得老班長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個小小的魚鉤,而是舍己為人的高尚品德!
老班長,課文中說你死了,我卻認為你還活者。你的精神,你的形象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而且在當今社會像你一樣的人層出不窮。當無情的地震到來的時候,我們的解放軍戰士不顧自己的安危,幫災民脫險,幫助他們修建家園,到處都有你,有你老班長的精神,有你一樣的行動。我們相信只有我們都互相幫一點,遇事多為別人想一點,再大困難也會被我們戰勝。老班長請你放心,我們新一代的少先隊員不會忘記革命先烈的囑托,我們一定會把你們的精神發揚光大,
讓“金色的魚鉤”在祖國改革開放的今天,世代相傳,永遠光彩奪目!
讀金色的魚鉤閱讀感想篇8
如果有人問我當你看到有人受到了傷害時,或者有人遇到困難時,你會去救他么?答案是會,因為做人都有一顆舍己為人的心,但是我不覺得會,每當我碰見這種事的時候,我會默默地走開。看見別人做這種事的時候,我會在心里想:為什么要救他呢?又不會對你有用,或者你會得到老師家長的表揚,真是個笨蛋。的確,許多人會有這種想法,以前我也是,認為幫別人應該是有酬勞的。但是,自從我讀過一篇文章后,這種想法就消失了。
今天,我讀了《金色的魚鉤》這篇文章,一開始我還想:為什么這上面的魚鉤是金色的呢?
這篇作文主要講了:1935秋天,紅軍長征進入草地,三個同志病得很重,指導員派老班長來照顧他們,為他們做魚湯,自己卻不喝,還一直用飽滿的情緒鼓勵他們,最后三個小同志成功走出了草地,自己卻餓死了。
讀完這篇文章,我十分地慚愧,老班長舍去自己的生命救了三個小同志,在我以前看來是一個笑話,而現在,卻成了一個感人的事件,老班長忠于革命,關心同志,舍己為人的英雄身影成為了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記憶!老班長擁有的金子般的心靈永垂不朽。這正好解開了我的問題的紐扣。在老班長用來釣魚的魚鉤上,閃爍著老班長金色的思想光輝,長滿紅銹的魚鉤成為了金色的魚鉤!
我和老班長比起來,簡直就是一個反面教材。有一次,我到公園玩,看見一個小孩正抓著一個鋼絲哭,很明顯就是下不來了,我搖搖頭,漫不經心的走開了,想:知道怎么上去就肯定知道怎么下來。這時,一個大哥哥把他抱了下來,我看到了,臉紅了起來,飛快地跑開了。現在想起,都有些慚愧。
只要人人都擁有一顆舍己為人的心,我們這個世界一定會更美好,讓我們為了這個目標而努力吧!
讀金色的魚鉤閱讀感想篇9
長征是世界軍事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跡,一個由中國工農紅軍創造的奇跡,在這個奇跡背后,是紅軍歷盡的千難萬險,是無數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我們的課文《金色的魚鉤》正寫了這樣一個故事。然而今天我再次讀起了《金色的魚鉤》一課。和以前一樣,還是那么的感慨萬千……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長征中紅軍過草地時,一位老炊事班長細心照顧三個得了腸胃病的小紅軍戰士。沒糧食的時候,老班長自己去找吃的,但是他為了三個小同志多吃一點自己一口不吃,全部給三個小同志吃,自己吃野菜野草的根,最后在去找吃的時候犧牲的故事。在課文中,令我感受最深的還要說老班長了。他是那么的無私,他舍己為人,他忠于職守忠于革命。課文的標題《金色的魚鉤》金色指的正是老班長身上高尚的品質。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無私的人,就來說說偉大的醫生吳登云叔叔吧。他雜跟西北少數民族聚居區救死扶傷,一干就是三十多年。每遇危重病人,吳登云叔叔就毫不猶豫的率先為病人獻血。算起來,他前后無償獻血三十余次,共計七千多毫升,相當于一個成年人全身血液的總量!還有一次,一個兩歲小孩嚴重燒傷,急需植皮,吳登云叔叔主動從自己身上割下了十三塊拇指大小的皮膚移植到了孩子身上……他是多么無私啊!然而我確實自私的。記得在別的同學問我一道題怎么做的時候,明明是會做的題,但我為了抓緊時間把自己的作業寫完沒有給那位同學講,只是冷冷的說了一聲:“我沒時間!”……說到這兒,我不禁臉蛋發燒。因為跟他們比起來,我是那么的渺小。他們出處想著他人,而我卻為了一分鐘寫作業的時間,沒有給同學講題。這是多么不值啊!于是,我立志要做一個向他們一樣無私的人,處處想著別人的人。
同學們,自私是不好的習慣,要改掉它哦!
讀金色的魚鉤閱讀感想篇10
星期三下午,我學了《金色的魚鉤》這篇課文。
這篇課文講的是1935年秋,紅四方面軍進入草地,一位老班長接受指導員讓他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的任務。老班長為了讓三個生病的小戰士能夠順利地走出草地,就把少得可憐的食物讓給小戰士們,而自己忍饑挨餓,當走到草地邊緣時,老班長犧牲了。這個故事體現了老班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偉大精神。
學完這篇課文后,老班長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深埋在心中的一件往事也情不自禁地浮現心頭。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我和同學謝岸求去廉江櫻花公園玩。到了中午,我的肚子餓得“咕嚕咕嚕”地叫了,于是我們就來到附近一家面館準備買面吃。當我想掏錢出來付面款時,卻發現錢不翼而飛了,我一臉沮喪。
剛好岸求帶的錢也不多,只夠買一碗面和兩張回去的車票。于是岸求同學就對老板說:“老板,給我朋友來一碗面。”老板把面端上來放在桌子上后對岸求說:“小朋友,你不要嗎?”岸求狠狠地搖搖頭說:“我不餓。”然后又回過頭來對我說:“子希,你快吃吧,吃完我們好回去。”
我疑惑地問:“你真的不餓嗎?要不我們一人吃一半?”岸求一下子站起來,把肚子一挺,再用手拍幾拍,說:“你看,我真的不餓!”當時我實在是太餓了,連再次懷疑的力氣都沒有了,就說:“你不餓,我就不客氣了。”說完,我就埋頭狼吞虎咽地吃起來。不到兩分鐘,一碗面就給我“消滅”了。當我抬起頭時,卻發現岸求兩眼直勾勾地盯著面碗,還不停地咽口水。我問:“岸求,你是不是餓了?”岸求馬上把頭一抬,擺擺手說:“我不餓!”
在回去的路上,當我聽到岸求的肚子不停地叫時,我才知道岸求也餓了,他只是怕我餓著,就把面讓給我而已。我對她說:“岸求,剛才我真不應該一個人把面吃完了。”他還是若無其事地說:“沒事,我頂得住。”
岸求同學身上體現出來的精神,不正是和老班長的精神一樣嗎?老班長,雖然您犧牲了,但您的精神永放光芒!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的中華大地,無數的一代一代的“老班長”、“小班長”像潮水一般不斷涌現出來。今后,我一定努力學習,做一個為祖國為人民服務的人。
讀金色的魚鉤閱讀感想篇11
讀完《金色的魚鉤》這篇文章后,最讓我感到敬佩的是“老班長那種舍已為人的精神。”
《金色的魚鉤》講的是長征途中過草地的一段感人的故事。紅軍進入草地時許多戰士得了病,指導員就讓老班長一路上照顧三個小戰士。為了讓戰士們能走出草地,老班長為他們釣魚做湯吃,為了弄魚餌,他不知翻了多少草皮,晚上,老班長還要一棵一棵地找野菜,給戰士們煮著吃。者班長卻吃戰士們吃剩下的幾根草根和魚骨頭,嚼了一會兒,就皺緊眉頭硬咽了下去。讀到這里,我的喉嚨像被魚刺卡住了似的,難受極了。草根和魚骨頭怎么能吃呀?可是,老班長為了完成黨交給的任務,為了自己的戰友身體好,他寧愿吃難以下咽的草根和魚骨頭。多么偉大,多么可敬的老班長呀!他這種無私奉獻、舍己為人的精神,多么值得我們學習呀!
老班長,課文中說你死了,我卻認為你還活者。你的精神,你的形象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而且在當今社會像你一樣的人層出不窮。當無情的地震讓我們的城市毀于一旦的時候,我們的解放軍戰士不顧自己的安慰,幫災民脫險幫助我們修建家園;當突如其來的雪災襲擊我們郁郁蔥蔥的南國的時候,還是解放軍戰士勇往直前……看,到處都有你,有你老班長的精神,有你一樣的行動。再看,我們紅領巾也行動起來了!我們開展“手拉手”活動,我們為貧困兒童捐書,主動為災區人民捐款。我們還啟動“幫一點”的活動,我們相信只有我們都互相幫一點,遇事多為別人想一點,再大困難也會被我們戰勝。老班長請你放心我們新一代的少先隊員不會忘記革命先烈的囑托,我們一定會把你們的精神發揚光大。
老班長,一個多么親切的稱呼,正如你的稱呼一樣,你對待三個小病號是多么的體貼。你作為老戰士,永遠是新戰士,不,是全中國人民心中的英雄。如果沒有你的這種精神,我相信就不會有現在的新中國。
讀金色的魚鉤閱讀感想篇12
今天,我們學了金色的魚鉤深有感觸。本文講了1935年秋天,紅軍進入了草地。因為有三個小同志得了腸胃病,所以指導員就讓炊事班長照顧他們走出草地。四個人相互依偎著一步一步走著,因為三個同志都病了,所以他們走的很慢很慢,一天只走了二十多里路。每到晚上宿營時,老班長就到處挖草根,和著青稞面給三個小同志做飯。不到半個月青稞面就吃光了。饑餓盤繞著他們,雖然老班長到處找野菜、挖樹根,可是光吃這些草怎么行呢?一個正常人每天光吃草根都要生病,更何況三個病號呢?老班長看著他們整天合不上眼。有一天,老班長在河邊洗衣服時,忽然發現了一條小魚躍出水面,他急忙做了一個魚鉤,讓三個小同志吃上了新鮮的魚肉,喝上了魚湯。可又一位同志注意到,他們吃魚的時候,老班長從來不吃東西。他發現老班長咋吃他們剩下的魚骨與草根,眼淚禁不住流了下來。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老班長卻餓暈了,三個同志立刻去釣魚做湯,但是老班長還是犧牲了。
多么感人的故事呀!一個平凡的炊事班長寧可自己少吃點,也要小同志們養好身體走出草地。他把生命的希望留給了別人,把死留給了自己。聽老師將當年紅軍行軍了二萬五千里,當時在紅軍爬雪山過草地時根本沒什么吃的。紅軍的隊伍很長,每當前面的紅軍戰士走過去后把草都吃光了,后面的紅軍戰士只好解下皮帶艱難地堅持著,甚至有些戰士實在沒有什么可吃的了就把自己和其他紅軍拉下來的大便翻出一些沒有消化的草根、樹皮等洗干凈接著吃。
想想都可憐,樹皮草根皮帶怎么能吃呢?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寫的《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我們多么懷念那些革命先烈,是他們用自己的鮮血塑造了這大好河山;是他們用鮮血灑下的幸福生活。為了這些為我們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的先烈們,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這些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報答我們的先烈,為我們的祖國盡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