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背影讀后感
在日益發展的時代中,當我們讀完一本書籍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需要一篇讀后感來宣泄情感,為此怎么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中語文背影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初中語文背影讀后感篇1
“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每次讀到這里,我的鼻根總會有一陣酸楚,淚珠子總是止不住往下掉。朱自清的父親為了使兒子在火車上不受饑渴之苦,拖著肥胖而笨拙的身體穿過鐵道,爬上月臺去給兒子買橘子,這份愛子深情讓人動容。其實,我的父親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呢?
記得小學時的一天,我匆忙地吃了早飯去上學,誰知“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保艑W時,天下起了瓢潑大雨,許多同學跟我一樣,沒有帶傘,但是,很快就有家長來接孩子了。起初,我信心滿滿的認為一定會有人來接我的,但是,過了一會兒,家人的人影一個都沒看到,我開始擔心起來:“一定沒有人來接我了吧?
沒帶傘的同學陸陸續續地被家人接走了,最后空蕩蕩的教室里只剩下了我,我的心里很急躁,于是我快步地跑到了學校的大門口,想等雨小一點兒再走。可是老天爺把臉一沉,雨下得更大了,此時我在心里開始抱怨父母不關心自己。正當我要離開鐵門想冒雨趕路的那一剎那,突然有一只手拉住了我,我扭頭一看,那熟悉的面孔,那焦急的神情,那憔悴的眼睛,立刻出現在我眼前——是爸爸!他一只手撐著傘,另一只手抱著個黑色的塑料袋。
“爸爸怎么沒在工地干活呢?您怎么會跑到學校來接我呀?學校離工地不是挺遠的嗎?”正當我迷惑不解的時候,爸爸用責備而關心的口吻問道:“你跑哪兒去了?我怎么找也找不到你?看你,不乖乖呆在教室里等,跑到這兒來淋得濕漉漉,不感冒才怪呢!”說完,從袋子里拿出一件外衣遞給了我,我接過后把它穿上,爸爸二話不說把傘遞給了我,又從黑袋子里拿出了一頂草帽戴在頭上,對我說:“快走吧!等會兒真的會感冒的?!?/p>
“爸爸,你打傘,我們共用一把傘吧。”“別磨蹭了,快走,我帶草帽可以的。”我只得打著傘走在前面,此刻,我的鼻子好酸好酸,淚花在我的眼睛里打轉轉,淘氣的小淚珠從眼角蹦了出來。我一直走,一直走,不敢回頭,我害怕爸爸看到我的淚水,也害怕看到爸爸那張長滿皺紋的憔悴的臉,我知道,爸爸是因為我們才變成這樣的……
快走到家門的時候,我故意躲開爸爸的視線,偷偷地擦干了眼淚。到了家門口時,爸爸忽然叫住了我,對我說:“小美,快進家去,趕緊換一身干衣服,別感冒了!咦,你的眼睛怎么紅紅的啊!是感冒了嗎?還不趕快進去呀!”可是爸爸的衣服也淋濕了呀!“可是……”還沒等我說完,爸爸轉身就走了,“爸爸!傘!傘給你!”“留著吧!你下午上學還用呢!”爸爸的背影漸漸消失在了滂沱大雨中,“唉,爸爸肯定會淋得全身沒一處干的地方。”想到這里,我的鼻子又一陣酸楚,淚水不知不覺中又流下來了。那在雨中漸行漸遠的背影,牢牢地定格在我的腦海中。
父親是家中的頂梁柱,他在離家幾里遠的一個石場干活,負責打炮眼,工作辛苦不說,還很危險。為了這個家,他任勞任怨、終年操勞,才四十多歲的人,臉上就爬滿了皺紋,頭發、衣服經常是灰撲撲的。他關心我們,保護我們,而自己卻在一天天的操勞中消瘦下去、衰老下去。對于父親來說,為我們吃苦受累、流汗流血都是值得的,因為他深愛我們。對于我們來說,沒有什么能比得上考上大學、給父親爭光重要。但是,就算我們沒有考出好成績,父親也是一如既往地去關心和愛護我們,鼓勵我們不灰心、不放棄。在人生的道路上,父愛溫暖著我們的心,給予我們前進的力量!
讀《背影》、憶背影,我不禁潸然淚下。因為:背影,定格了人世間一份至真至純的父愛!
初中語文背影讀后感篇2
《背影》這篇文章是朱自清先生1925年所作,回憶發生在八年前,記錄了父親送兒子北上讀書在車站告別的感人一幕。在那特定的場合下,在那悲涼的氣氛中,通過父親吃力地爬到對面月臺為兒子買橘子的細微動作刻畫,展現作為父親對兒子的舐犢情深,使兒子極受感動,這印象銘刻心中,永生難忘。八年之后,作者已在清華任教,但想起那背影,父親的形象便出現“在晶瑩的淚光中”,足見作者當時感受之深了。該文寫作技巧是如何的出神入化,是如何的膾炙人口,早已有公論,在此不再贅述。讓我讀后心中久久難以平靜的是那種血濃于水的父子親情。
很多事情,也許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有更深的體驗及感觸。作者與父親這種感人至深的父子親情,于我猶如感同身受!
記得我自讀初中一年級起,便離家到鎮內中學就讀,學校離家大約五里路,由于當時鄉下與城鎮之間未開通公交,每次去學校總是由父親騎自行車送我去。將要出門時,我總不敢直面母親,“媽,我上學了……”話沒講完,瞥見母親眼里已經滿含了淚水,我就哽咽得再也說不出話來。好不容易到了學校,跟父親說再見時,雖然他努力表現得很輕松的樣子,鼓勵我用心學習,但我還是極力避開他那慈愛的目光,生怕不爭氣的眼淚忍不住再次流淌下來。
這種依依不舍的情感,源于少年的我對父母之愛的難以割舍!而真正感受到父母的愛是如此的偉大而又無私,則是我已為人父之時。此時,才真切的感受到什么是“潤了兒身,瘦了娘親,長了兒身,老了雙親”?!皹溆o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可惜父親已經老了,留下的只有永遠難以磨滅的既熟識又陌生的背影!
小時家貧,母親體弱多病,父親作為一家之主,像一頭老牛拉破車一樣,吃力地拉扯著我們一家六口人艱難度日。多少個漫長的黑夜,在忽明忽暗的煤油燈下,父親獨坐床沿,手中握著那管一尺多長早已摸得溜光的水煙筒,若有所思,吧嗒吧嗒地抽著水煙,我有時被煙熏醒,也不敢吱聲,生怕驚擾了沉思的父親,而父親沉重的背影,卻像鉛塊一樣壓在我幼小的心里讓人喘不過氣來。
經過時光沙漏日久經年的無情打磨,父親親切的音容笑貌漸漸在記憶中淡去,而那沉重的背影,卻變得越來越清晰,從父親身上發出淡淡的汗香和著那水煙的獨有味道,常常在我腦中縈繞不去。
思緒在朱自清先生雋永的文字里徜徉,靜靜地品味一位年邁的父親博大的愛,我相信,那一刻,朱自清先生是無比幸福的,無論他走到哪里,父親都是他奮斗的支撐,父親永遠是他心中無比巍然的山,而我也一樣!
初中語文背影讀后感篇3
清朝,一個逝去的年代。在這個沒落朝代的背后,有多少人贊揚它,有多少人唾棄它。想起它。我會傾刻淚流滿面,也許是欣喜,亦或是憂傷。
初中上歷史課,老師每每講到清朝中期都是神采飛揚,激揚澎湃。時間往后退,盡是血淚。老師哭,學生也跟著哭。在單純的孩子眼里,不僅有悲哀,還有憐憫。而老師,或許還隱藏了絲絲痛恨吧!
清朝,是個功過無數的朝代。后來的人定位為:一個讓所以中國人為之驕傲的朝代,亦是一個讓所有中國人視為恥辱的朝代。
文章的作者是余秋雨,選自《山居筆記》。大約有30來頁的字,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但就是這不長不短的文章讓我對清朝又愛又恨。首先作者的知識底蘊讓我這骨灰級的清史迷十分佩服,其次他的文章筆墨更讓我為之震撼。僅僅只是一座很凄涼的皇家園林,四面疊嶂,霧云籠罩的承德避暑山莊在余秋雨眼里竟會變成一個端坐在眼前受萬人睹目的九龍榻。這九龍榻既是九五之尊的象征,也是讓皇帝在孤獨脆弱的時候可以休息的靠背椅。
看到這里也會想象皇帝累了、倦了,想念著承德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仿佛可以化作靈魂的寄托。雖然沒能有緣邁進承德避暑山莊的大門,但踏上紫禁城的第一塊青磚起就能感受到莊嚴肅穆的皇宮的壓抑感?;实劬镁由顚m,難怪想抽身逃離那些惹人頭痛的煩瑣事物,攜來百侶,泛舟于莊內碧湖之上,微風拂面,煮酒論天下,引吭高歌,好不愜意!
清末,是在舊社會時期生活過的人們都不愿回顧的歷史,一條條像生死契約一般的賣國協議,巨額賠款讓百姓叫苦連天,政府不想自己掏腰包,想盡一切招數剝削榨盡老百姓,哪怕是一枚銅錢。
清朝的存在,或許在漢人心中是一個根本不允許存在的東西。中華民族要漢人統治才算天經地義,即使是篡謀奪位。滿人,漢人眼中的蠻夷,這外來異族人統治的國家很是讓人反感。特別是在清末,漢人們更是覺得滿人天生卑奴血統,不懂得抵抗,不知道拼搏,只一槍一炮就能讓他們跪地求饒,舍去自己比生命還重要的東西——尊嚴,不只是個人的,還是國家的、民族的。偌大的中國轉眼之間在風雨中飄搖,破落不堪,如何讓人甘心。盡管康乾盛世讓大清在世界上輝煌了那么一瞬間,而人們更愿意把那段苦不堪言的歷史銘記在心間,片面的全盤否定這個讓人琢磨不定的朝代以及把掌它的每個孤家寡人。
末了,想大聲讀出文章的最后一句經典語句——一個風云數百年的朝代,總是以一群強者英武的雄姿開頭,而打下最后一個句點的,卻常常是一些文質彬彬的凄怨靈魂。
讀罷蕩氣回腸!
初中語文背影讀后感篇4
這天,我讀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這篇文章沒有特別華麗的詞語,它用簡單的語句把在站臺上的那個背影寫得具體生動,觸動我們的心靈。父親為“我”買回了“我”愛吃的橘子,使作者淚如雨下。由此,我想到了我的父親。
我的父親平時話并不多,也不像媽媽那樣天天教育我。但是父親卻像一座大山一樣,保護著我,指引著我前進的方向。
記得有一次,小羅邀請我去參加他周末舉辦的生日宴會。我開心地答應了,并和媽媽一起,積極地挑選生日禮物送他。他可是我最好的朋友呢!
可是,周三老師突然說小記者可以去黃山玩。這下我可左右為難了:到底去哪兒呢?
小羅是我的好朋友,他的生日宴會是早就約好了的。可是,我從來沒有參加過小記者活動,真想好好去游玩一番??!我自以為聰明地想到了一個“絕妙”的方法:讓小羅把生日宴會延期,不就兩全其美了嘛!
我開心地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父母。媽媽還沒有說話,爸爸的臉卻已經沉了下來。他嚴肅地說:“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而且小羅是你最好的朋友,你不能因為出去玩而拋棄朋友。愛動腦筋是好事,可是,一旦把‘小聰明’用在朋友身上,你就會失去朋友的信任!”
父親的話讓我非常慚愧,也使我明白了:友誼的花朵是嬌嫩的,需要我們共同保護它、珍惜它,才能長久地開放。
我的父親就像朱自清先生的父親一樣,雖然他們平時并不嘮叨,但是他們的愛并不比母愛少,他們的愛深沉而內斂,一點一點地浸潤到我們的成長過程中,讓我們永難忘懷……
初中語文背影讀后感篇5
多年后再讀朱自清的《背影》,卻是另一番感受,仿佛春風吹過寧靜的湖面,使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父愛如山般深沉,用盡千言萬語也表達不夠。
“他蹣跚的走到鐵道邊,慢慢的探身下去”“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笨吹竭@里時,我想到了自己的父親。小時候父親總是騎著自行車帶我出去玩,或是把我扛在肩頭滿街溜達,但是,不知從什么時候,父親的頭發變得花白了,臉上的皺紋深成了溝壑。我長大了,父親卻老了。
時光的洪流,卷來了我的青春,卻也卷走了父親的青春,他用堅實的肩膀為我托起了一片光明的前途。
“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清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曾經,作者對父親做的種種事,都覺得是可笑的、荒謬又無用的。可,當他發現父親費盡心力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他時,朱自清終于感動落淚。我的父親亦是這樣一個人,從不會對孩子多說什么,可人生中的每一刻都有父親的身影。我生病,不管多遠多晚他都會出去買藥;我不開心,他找了很多蹩腳的話題與我閑聊;我成功,他卻假裝不在意的在外人面前炫耀。在父親的眼里,他的女兒是從相貌到智商都最優秀的女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能感受到這無聲的父愛,并漸漸融化在深深的父愛中。
父親為我遮風擋雨,給了我溫暖的童年;父親為我指引方向,給我人生的啟示;父親不善言談,卻讓我的人生旅途不再孤單。父愛,是偉大的,是無聲的,是深沉的,是需要用心才能感受到的。
初中語文背影讀后感篇6
父親的一個背影讓朱自清多次潸然淚下。
深深的父愛,在朱自清筆下卻含有傷感之情。父親失業,祖母又離去,家底又虧空,只得外出謀生。
火車站上,父親為了給自己買橘子而爬上爬下,肥胖、年老的身影烙入我心里,不經淚下。真正感動他的不是這次買橘子,而是其中包含的父子親情。
在朱自清平淡的筆下,父親原本有些肥胖、臃腫的身姿是那樣高大。給予我們不僅是要感動,而是會感恩。
孟郊母親的“臨行密密縫,竟恐遲遲歸”的離別不舍。孟母的“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抒”的教子方針。韓母“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的傷心不舍,一直到今天朱自清《背影》中父親吃力為兒買橘的關心。從古至今,哪個孩子不享父母之愛,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子女?越是平凡,越是有令人俯首的震撼力。
父母生活中無微不至的關愛,在我們眼里卻是多此一舉的行為。忘記父母在自己外出前吩咐帶上指南針時的不屑。在迷路后,焦急中出現的熟悉面孔。忘記父母考前種種叮囑,自己只是敷衍了事。在取得好成績后,得意的炫耀著。
忘記天冷時,父母為自己添衣,自己執意不用。生病后匆忙為自己送水遞藥身影。
我們所要學生的感恩,并不是口頭上的言語,更多是要付出的行動。用心體會,用心感受。
初中語文背影讀后感篇7
《背影》是一篇描寫親情的文章。對我而言,這篇散文第一次接觸是在初中時代。那個時候我還是一個懵懂狀態的少年,不經世事的孩子,對文章的真情未必感受的那么透徹和深入。僅僅是通過老師的講解,懂得了父愛是偉大的、無私的、深沉的。如今已經是做了家長的我,處在另一個角度來讀這篇文章,才真正懂得了作者的用意和那種內疚的心情。
我覺得這篇文章寫得很出色。雖然它的文字不是太多,但是內容十分豐富。由于大部分的字很淺易,而且句子通順,因此讀起來能很快領悟內容。作者把文章描繪得栩栩如生,令人感同身受。閱讀期間,當父親去買橘子的時候,令我非常感動,不僅使人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父親,那種愧疚的心情油然而生。我不禁回憶自己的父親的背影,那種曾經面臨分離的無奈和無可奈何的表情,那種永遠也讀不懂不可言狀的矛盾心情。一個父親的愛,就是這樣,只是默默付出,不需要回報,甚至不一定需要懂得。我也像作者一樣情不自禁地流下淚來。
文章的主題是父子之間的感情。故事開始的時候,是描寫父子處身于艱難的困境中。作者的祖母去世了,父親也剛剛失業。辦了喪事后,他們到了南京。父親要在那里找工作而他度過幾天后就要從那里回北京念書。在車站上,當作者看見父親托茶房照應他的時候,作者心里認為他很婆婆媽媽。可是,看看父親那么辛苦地替他買橘子,他的淚很快就流了下來。之后,接到父親的信,令他想起父親當時的背影。
讀了朱自清的這篇散文,使我得到了一個道理,我們作為教師教學生讀文章、寫文章就是要教育他們怎么做人,學習語文就是讓人更加懂得如何表達做人的道理,我們一輩子不就是一直在探求做人的真諦嗎?這些也許是說給自己聽的,但我更想讓自己的學生懂得這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