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史記讀后感
在日益發展的時代,當我們認真看完一本書籍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此刻可以寫一篇讀后感記錄收獲。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語文史記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初中語文史記讀后感篇1
近日,我又回顧了《史記》。在這次閱讀中,我的收獲及感受都與上次大不相同。
《史記》這本書,記載了從傳說中的皇帝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大約三千多年的歷史,與北宋司馬光所著的《資治通鑒》合稱為史學“雙壁”,文學家魯迅稱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在《史記》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毛遂自薦》。這個故事給我最大的啟發是:不管遇到什么困難的事,都要有勇氣嘗試,不能連推薦自己的勇氣都沒有。一個人只有盡了100%的努力,就算沒有收獲,也不會留下遺憾。生活中,我也要善于毛遂自薦,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鍛煉自己,磨練自己,讓自己更上一層樓。
《鴻門宴》這個故事我也同樣喜歡。主要說了項羽想利用吃飯的機會殺劉邦,讓項莊舞劍,意在蓄謀殺害。但項羽優柔寡斷,劉邦識破詭計,借上廁所之機在侍衛護送下逃跑。因為項羽的優柔寡斷,把大好河山拱手讓給了劉邦,最終自己無顏見江東父老而在江邊自刎。我從中懂得了“該斷不斷,必受其亂”的道理。我以后做事要干脆果斷,不拖泥帶水,練就雷厲風行的辦事習慣。
《勾踐臥薪嘗膽》這個故事我也讀得津津有味。一聽故事名字就可以知道故事的大意。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后,在屋內掛一苦膽,每天都要嘗嘗苦膽的味道,以激勵自己,力圖雪恥。最終勾踐一舉打敗夫差。生活中,我們也要發揚臥薪嘗膽的精神,激勵自己,永遠進取。五年級時,我的英語成績跌入了最低谷,創下了79分的記錄。徘徊、失意之后,我提起精神,在Sarah老師幫助下,雖然沒有天天嘗苦膽,卻時刻提醒自己,要奮發、要圖強?,F在已經提升到98分。
《史記》里面,太多的故事都讓我難忘,太多的故事都讓我深思,它不僅僅是一個個生動的歷史故事,同時也是人生中的一條條讓我受益匪淺的道理。
初中語文史記讀后感篇2
假期里,我讀完了《史記》。透過它,我看到了臥薪嘗膽的勾踐,善于用兵的孫武,圍魏救趙的孫臏,知錯就改的廉頗仿佛真的看到了魏惠王的十顆夜明珠,趙惠王的和氏璧;秦始皇焚書抗儒,商鞅立木取信也令我印象深刻。
其中,項羽的故事最使我受教。
在鴻門宴之前,項羽的謀士范增早就看出劉邦是日后與項羽爭奪天下之人,請求項羽在宴會上將其刺殺,以除后患。但項羽沒能聽從他的推薦。范增又派項莊在宴會上舞劍刺殺,可時機太晚,被劉邦看出,刺殺失敗了。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要聽得進勸告,不要自以為是,一意孤行。
這讓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件事:有一次,門口有個小販在搞抽獎游戲。正好我兜里帶了五元錢,看著那些獎品,不禁心動了。于是,我拿出一塊錢。這時,一個同學走過來,說:不要抽啊!那是騙人的!我卻聽不進去,把所有的錢都買成獎券。結果,我一個也沒中。直到此刻,我還十分后悔,五元錢,就這么裝進了小販的腰包。這都是因為我沒有聽那個同學的勸告,一意孤行。
之后,項羽和秦軍展開了一場戰斗,項羽憑著勇氣,破釜沉舟,把所有的船只鑿沉,又把所有做飯的鍋砸碎,每個人身上只帶三天的干糧。軍隊由于沒有了退路,個個視死如歸,以一當十,贏得了戰斗的勝利。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我們不能知難而退,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氣。
有一個周末,爸爸帶我去跳跳虎游樂園玩。其中有一個項目是走鋼絲。開始,我很害怕,有爸爸拉著我的手才敢走。但是剛走了一會,爸爸突然把手松開,自己先走了。我很害怕,心想:怎樣辦鋼絲這么危險,我一個人怎樣走啊!這時,我看到一個比我小的男孩在我后面,一步一步地走著,旁邊沒有一個大人。我心想:他那么小都敢走,我為什么不能呢于是,我也開始走。走了幾步,我找到了竅門,走得越來越快,最后到達了終點。
《史記》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我十分喜歡它。
初中語文史記讀后感篇3
《史記》是司馬遷忍辱負重、嘔心瀝血,花費一生的精力來創作的。它是一部偉大的歷史著作,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更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曾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大哲學家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一代明君唐太宗也感喟:“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史記》為我們生動形象的展現了波瀾壯闊的社會畫面,還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形象,讓我們從歷史中明白道理,揭露丑惡行為,歌頌高尚的品德。
《史記》中那一個個活靈活現、生動形象的歷史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對人謙恭有禮、和藹可親、孝敬父親的虞禹;令人尊敬、勤政愛民、為了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受到了大家的愛戴;還有那殘暴、沉迷于酒色、過著奢侈糜爛的生活最終丟失了江山的商紂王;只為博得美人一笑,點起烽火、不惜一切戲弄諸侯的周幽王,“宮中美人一破顏,驚塵濺血流千載?!边@就是周幽王墮落生活的真實寫照;不忘亡國之恥,臥薪嘗膽從而最終戰勝吳國的越王勾踐。知識淵博、見聞深廣、始終以祖國的興亡,人民的疾苦為念的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用“發憤以抒情”的方式創作的《離騷》而名垂千古。
歷史就像一面鏡子,映照著千古,映射著未來。讀完《史記》,讓我讀出歷史的真實,讀懂了一點點歷史發展的規律。讀史使人明智,就是要從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訓,把理解歷史當作把握人生的一把鑰匙。明智的人既要不忘過去、重視將來,更要全力把握現在、創造將來。站在歷史的角度上,看到圣賢真正的精神何在?我認為這才是讀《史記》的最大意義。
初中語文史記讀后感篇4
《史記》是中國史學上第一本記傳體通史,而且是司馬遷走遍大江南北,經受了各種打擊,嘔心瀝血在公元前91年完成的曠世巨作。這本書中,最吸引我的是撰些時代中各領域英雄豪杰和記載國內外少數民族的?列傳?,是它讓我感受到了歷代英雄人物的氣概與豪邁。
比如說列傳中的《刺客列傳》里的聶政、荊軻等人。以前,我認為刺客不過就是那些品行不正,只知道搞偷襲的人,但史記上的敘述,讓我明白,有些刺客是不僅仗義疏財、劫富濟貧,而且對君子赤膽忠心,像有些為了自己的國家去行刺君王,是冒著生命危險的,隨時都有可能被處死,真可謂是有去無歸。雖然如此,但他們依然一心為君,就像荊軻臨走時在易水河邊?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更有那后來身中八劍卻仍一心想著太子丹,這就是他們的赤膽忠心的最好表現。
在《史記》里,我認識智勇雙全的藺相如,立木取信的商鞅,巧言退兵的陳軫,少年有為的孟嘗君,錯失良才的魏惠王,貪利失地的楚懷王??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不從濁流的屈原。
屈原是楚國著名的大詩人,他知識非常淵博,口才也很好,無論是對外交際,還是管理內政,他都能處理得有條不紊,楚懷王很賞識他??墒?,屈原的才華受到了上官大夫的嫉妒,只要一有機會他就在楚懷王面前造謠生事,楚懷王聽得多了,也就信以為真,漸漸地疏遠了屈原。德才兼備又清高孤傲的屈原,懷著悲憤的心情,寫下了長詩<離騷>,多年來屈原報國的愿望未能實現,最終跳進汨羅江自盡了。
讀了《史記》后我才明白,原來在古代所謂的?品行不正?也大多都僅僅是行?不正而?品?正,他們一心只為王,他們如果沒有那品不正的王,一定是英雄,這讓我深刻的了解到了一個決策者的重要性。包括屈原等人在內,都是因為社會腐敗、墮落的現象,導致有些人只想著個人利益,才會讓那些真正為國家著想的忠臣落到悲慘的下場,也許在古代,皇權才是最重要的吧?
初中語文史記讀后感篇5
一天夜里,被處以宮刑的司馬遷高興的舉起一本書一蹦三尺高,喊道:“耶,這部劃時代的歷史著作完成啦!”
那以,司馬遷所說“劃時代的歷史著作”是什么呢?它就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故事。
史記故事講述了三皇五帝時期至漢武帝太始二年的歷史。書中講述了許多偉大的人物,有敢于進諫的趙盾相國,有鐵面無么的孫武大將,還有臥薪嘗膽的越王色踐……書里還講了一些“出名”的人物,有性情殘暴的商紂王,有荒淫無度的晉靈公,還有奉承拍馬的奸臣屠岸賈……
《史記故事》不光為我國保存古代歷史,還救了它的作者司馬遷的性命呢!公元前99前,漢武帝派人攻打匈奴,其中的李陵因遭遇重兵包圍投降匈奴,司馬遷為李陵說了風句公道話就被打入大牢并處以宮刑。原本遭遇意外打擊的司馬遷想一死了之,但因為《史記故事》沒有完成,所以司馬遷要活下來并完成這本書。如此看來,《史記故事》可是立了大功呢!
讀了這本書,我感慨萬千。自古以下,朝廷大臣有好有壞,好的有百里傒,蹇步,趙盾等等:壞的,有虢石父,屠岸賈,費無忌等等。自古以來,都是壞人多,但是,壞人也有他的功勞,如果沒了壞人,那我們只會在帝王的統治下生存,而不像現在,人人平等!
初中語文史記讀后感篇6
國學經典是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最具活力的一部分。而傳承國學則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質,陶冶國人的道德情操,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
司馬遷是我國西漢時期著名的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他是漢武帝時期的太史令,但因為同僚李陵辯護,而被處以宮刑。但是,他沒有放棄自己的志向,憑借頑強的意志完成了歷史巨著《史記》。
《史記》對后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通史方法為后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同時,《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魯迅因此評價它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p>
本書選取《史記》中有代表性的故事,按照時間順序重新加以排列,從遠古時期炎帝和黃帝的傳說到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再到劉邦、項羽征戰,政治更迭,可謂波瀾壯闊、激動人心。比如,《帝堯罰罪,不株連無辜》表現了遠古先人大公無私的胸懷;《周幽王玩烽火,毀王朝》說明了君王統治無道,終至國破家亡的教訓;《孫臏智斗龐涓》展現了兵法上奇妙莫測的智慧等。
讀完整本書后,我受到極大的震撼,一個在牢籠里寫成的書怎么會如此鏗鏘有力、奇異頓挫,實在是難以置信,但事實就擺在眼前,使我不得不接受這令人難以接受的現實,經過我認真研讀,我發現這里面每一個故事都表明司馬遷對當時社會的一個看法,他對每一個王朝都進行認真評價,以留給后世許多治世的道理,這些故事不僅告訴我們過去的一些歷史事件,也不僅告訴我們司馬遷對各個王朝的評價,而是向我們表明一個寧死不屈、堅強勇敢和報效祖國的高貴品質。
這本書告訴我中華民族以其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在世界的風云變幻、呼吸吐納中,創造了令世人嘆為觀止的歷史文化,流傳至今。推動歷史的車輪轟然前進的不是別人,正是千千萬萬智慧勇敢的勞動人民,他們用勤勞的雙手修筑了舉世稱奇的萬里長城,他們用堅實的腳步走出了延綿千里的絲綢之路。古老的文化在現代文明的映襯下,越發顯得美輪美奐。而我們在用現代視角重新解那些古代先賢的智慧的同時,亦使塵封的文明煥發出蓬勃的活力與神采,這正是這本書真正的精華之處。
一個故事之所以盡人皆知,是因為它飽含著永不泯滅的人性;一段歷史之所以千古流傳,是因為它蘊含著不朽的精神傳奇;一部文學作品之所以享譽中外,是因為它時時奏響著真與美的旋律。當它們匯集到一起,就搭建起世間最神圣的文學殿堂。暢游其間,我們將跟全世界的人們一起,欣賞美麗、感悟真諦,與他們一起成長,共同進步。
初中語文史記讀后感篇7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兩句詩是寫漢朝大將軍李廣的,一直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最近我閱讀了《史記故事》,終于對這位一代名將有了深入的了解。李廣從少年時代就隨著部隊抗擊匈奴。李廣不僅箭術高超,還體恤士兵、善于用兵,所以在戰場上讓匈奴聞風喪膽,成就了李廣的“飛將軍”之名。直至六十歲高齡他仍然領兵出戰,但就是那次隨衛青出征,因為迷路受罰,流淚自刎。
李廣一生為官清廉,做了四十年的官,家里卻沒留下什么財產。而他不僅視金錢如糞土,還體恤士兵,愛兵如子。每受賞賜,他總是和將士們一起分享。李廣帶兵,遇到缺糧斷水的地方,見到水,士兵還沒有完全喝到水,李廣不去靠近水;士兵還沒有完全吃上飯,李廣一口飯也不嘗。李廣對士兵寬厚和緩不苛刻,士兵因此愛戴他,都甘愿在他麾下奮勇殺敵。我想這也是李廣成為“飛將軍”,一生中勝仗無數的重要原因所在吧。
我不由得想到了我們班級中的小組建設,北極鷗小組在上學期獲得了?!懊利愋〗M”的稱號。他們的組長小婷應該是功勞最大的。課堂上,小組共學的時候,他們小組的討論是最熱烈的,她總是把最難的題目留給自己來回答。有時我甚至發現她將自己的思考結果告訴小組同學,讓他們多多發言,于是他們小組的發言次數越來越多,得分也越來越高。值日時,分配任務時,她總是最多最累的。同學問她,她總是說:“我做作業速度快,所以做值日的時間就多,就應該比他們多做點。”在她的帶領下,她們小組在每周的評比中都能名列前茅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老師為了促進幾個小組的共同進步,想將他們小組的一個同學和其他小組交換時,他們都哭了好幾天,這樣的小組誰愿意離開呀!
建設國家原來和建設小組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需要這樣的能人志士,最重要的是懷著深深的愛,熱愛國家,熱愛將士,熱愛小組,熱愛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