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飛渡讀后感600字
斑羚飛渡讀后感600字篇1
《斑羚飛渡》是沈石溪的動物小說,它分為很多章,每一章都是不同動物的不同故事。這本書中我最喜愛的是鹿的故事——《老鹿王哈克》。
大概每個雄性動物都有做王的決心吧!可是一群狼、一群羊……包括一群鹿,都只能有一個王,那就必然會有斗爭。鹿王哈克已在這個世界上度過了十五年春秋,十五年對于以長壽著稱的龜來說,只是生命的開始;對于主宰世界的人類來說,才剛剛進入青春年華;可對鹿來說十五年就是生命的全部,就是生涯的盡頭。可哈克不甘心就這樣死去,它決定為它摯愛的鹿群除害,消滅那只老狼。
可正在這個時候,一只叫杰米的公鹿跳出來向它挑釁,哈克本來可以繼續做它的鹿王,可它卻想到不能用盡自己的體力,要留下對付老狼,便轉身跑了。從此以后,哈克連長相最丑的老母鹿都不如,可它為了自己的大計,忍受了這一切。終于這一天到了,它在一頭白唇母鹿快被老狼吃了時橫在它們中間,讓母鹿有機會逃脫。它經過一場大戰后與老狼同歸于盡。可沒有鹿感激它,也許它們認為是它們福大命大,或更糟糕認為是它老朽昏聵、稀里糊涂跑來送死的。
即使沒有任何一頭鹿感謝你,但我相信你一定沒有后悔,沒有后悔完成自己的心愿為自己摯愛的鹿群除害。哈克,我敬佩你,敬佩你無私的舍棄了自己的性命,選擇為鹿群除害;敬佩你理智的放棄王位,選擇保存體力;敬佩你默默的忍受嘲笑,選擇完成心愿。雖然我不是一頭鹿,但我打心底里認為你是一個真正的王!一個無私的王!一個理智的王!一個能忍辱負重的王!更是一個勇敢的王!
斑羚飛渡讀后感600字篇2
如果有人問我:“怎樣的書才是一本好書?”我會回答:“能令我流淚的書就是好書”,因為一本蘊含豐富情感的書才能使我黯然淚下或喜極而泣。
暑假我看了《斑羚飛渡》這本書,它對我的感悟非常大。文章首先展現了一個生死存亡的場景,一群斑羚被狩獵隊圍追后,被逼到了懸崖邊,懸崖足有6米寬,可面對獵人冰冷的面孔,頭羊“咩”地一聲,羊群迅速分成兩隊,一隊老羊,一隊年青羊。一老一少一起跳,憑著老羊豐富的經驗,在小羊開始滑落時找好位置,讓小羊把自己當跳板再蹬一下,這樣小羊就安全著陸了。看到這里,我感到無比震憾,那些老羊是怎樣做到毫不猶豫的幫助小羊逃生,自己卻犧牲了性命?因為它們有一種為了種族的生存繁衍而不顧個人安危的偉大精神,也許沒有人會感謝它們的英勇付出,安全跳過的小羊只是興奮的叫了一聲就跑了。因為它們想過與其一起倒在獵人下,不如犧牲自己來換取一條年輕的生命,老羚羊能在生死關頭奮不顧身、舍己為人,令我佩服。
故事還沒結束,因為羊群個數恰好是單數,而不是雙數,最后還剩下領頭羊站在那里,被獵人打中了三槍,但它從容地走向懸崖,縱身跳了下去。我想,領頭羊從容地走向懸崖,是為了維護自己最后的尊嚴,它寧可摔入懸崖下的巨浪中,也不愿意成為人類的獵物,餐桌上的“美食”。
所以我想告訴所有人,不要殺害動物,它們是無辜的,動物是人類最好的朋友,我們應該愛護它們,幫助它們,與它們和平相處。你會發現,動物的感情、思想、做法都會令你感動,因為它們是純真的,不像人類,貪婪的欲望實在是太可怕了。
是人類的老師,我們要學習它們的品質,《斑羚飛渡》就像一位老師,給我上了一節關于生命的重要課程。
斑羚飛渡讀后感600字篇3
大家一定都知道著名的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吧!我非常喜歡看他的動物小說,里面的動物故事個個精彩。今天,我讀了他的小說《斑羚飛渡》,里面的斑羚飛渡這個故事更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斑羚飛渡懸崖的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
這個故事講的是七十多只斑羚被獵手逼上了懸崖,它們要想逃出去只能跳到對面,可是距離有6米,而年輕體壯的斑羚最多也只能跳出5米遠,更別說老羊、幼羊和母羊了。
在這危難時刻,為首的頭羊想出了一個美中不足的辦法,就是把斑羚分成兩組,先讓一只老斑羚往對面跳去,另一只年輕斑羚跟著跳出,踩著那只老斑羚跳到了對面,而老斑羚卻掉入懸崖。就這樣,一個接一個,它們配合得非常好,差不多一半的斑羚都過去了,只有一只母斑羚和幼斑羚因為沒有配合好雙雙掉下了懸崖。最后只剩下頭羊,它無論怎樣也是不能跳過去了,但它并沒有感到遺憾,而是毅然跟隨老斑羚跳下了懸崖。
讀了這個故事,我被斑羚為同類犧牲的精神深深感動,特別是頭羊,它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領導著,它的聰明才智非常令人佩服。它也是一個值得大家敬重的首領,它沒有讓別的斑羚當自己的墊腳石,明知到死路一條,還是讓大家都先過去,自己留在了最后邊。它是多么勇敢啊!頭羊的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令我震驚,它也讓我感到慚愧,我平時總是以自己為中心,從來不為他人著想。以后,我一定向頭羊學習,多為別人著想。
斑羚們為什么能戰勝困難從絕路中逃生呢?我覺得除了靠它們的聰明才智,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它們非常團結。它們在危難時,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整個家族的未來,與其都坐以待斃,還不如犧牲自己救出別人。這讓我想到了團結起來力量大,如果我們班68個同學都能為班集體著想,團結起來,一定能戰勝任何困難。
斑羚飛渡讀后感600字篇4
當我在為一點小事大喊大叫時,為一點東西打架(大打出手)時,我們有沒有想過,在動物世界中,卻有一些動物為了下一代而放棄生命,比起它們,我們是多么慚愧呀!(對比開頭,引出主題。)
《斑羚飛渡》是著名作家沈石溪的的作品,講的是一群斑羚被獵人逼到傷心崖,雨后一道美麗的彩虹,成了斑羚唯一的“橋”,但彩虹不是真的,這也就意味著它們將會無路可逃。可是斑羚沒有因此認輸,在聽了鐮刀頭羊的話后(鐮刀頭羊的領導下),整個羊群都用自己的生命贏得了永生。(這句話語意有問題,自己想想為什么?)
它們分為兩隊,一隊是年輕的羚羊,一隊是年老的羚羊。每次兩隊各有一只斑羚一起跳,年輕的斑羚總是能跳得更高一些。當兩只羊都因跳不過山崖要死亡時,(表達不是很準確!)年輕的羊踩在了老年羊的身上,再一次跳起,就這樣年輕的斑羚終于跳過了懸崖。
最讓我驚奇的是在老斑羚中,沒有一只羊溜出來走向年輕的那一邊去,它們沒有一只羊想這樣做,因為它們無私地想讓年輕的羊繼續活下去,去繁殖后代。
它們在死亡前面還是那么機智,有“泰山崩于眼前而眼不眨”的勇氣。面對死亡,它們不慌亂,而是團結一致,甚至不怕犧牲自我,它們是多么的無私、偉大,這些事情是多么感人,(建議刪掉!)所以我們要向它們學習。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著這樣的人,這樣的事發生。在玉樹大地震中,許多人通宵達旦地救人,完全不顧自已的安危,他們也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別人活下來的機會。
可是,我遇到一些小困難就大呼小叫,有時多做事我還斤斤計較,這一點,我要向斑羚學習,學習他們的勇敢,學習他們的團結,也學習他們的無私奉獻。
斑羚飛渡讀后感600字篇5
看了沈石溪的《斑羚飛渡》這本書,我非常的震撼。文中描寫了一群被人們族逼上傷心崖的斑羚,為了讓斑羚族生存下去,用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擺脫困境的舉動。
每一只年輕斑羚的成功飛渡,都意味著一只老年斑羚的死亡。沒有一只老年斑羚有任何怨言,他們為了整個家族,為了下一代,寧愿被摔得粉身碎骨。
我贊揚這些斑羚,他們勇敢的面對死亡。不退縮,不做人類的奴隸。不讓人類的奸計得逞。我希望這些小斑羚好好的活下去為老斑羚的死有意義。
但有的人也具有和老斑羚們一樣的犧牲精神,那就是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有多少人本來能逃生卻為了救別人而犧牲。袁文婷這個女孩的生命定格在了二十六歲。她有她的生命換去了十三個孩子的命運,她一次又一次的跑進教學樓用柔弱的雙手抱出了一個又一個孩子。當她最后一次沖進去后,教學樓完全垮塌了……
他們的品德是高尚的。他們和斑羚族一樣,都是可以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去別人的生命,他們值得我們的驕傲,他們這種美好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在贊美斑羚的同時,我也為那些獵人的行為感到憤怒,他們是罪魁禍首。大自然脆弱的。我們作為高級的動物,就有責任來保護到自然,保護生態的平衡,而不是破壞。是的我們的權利很大,可如果我們遇上這種是我們的心情會如何。不管你的權力大小,不管你的思想怎樣。只要你在大自然面前人人相等。
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與犧牲,在于為他人的利益著想。不是得到什么,擁有什么,當你的付出讓他人有利時,你一定會覺得你的生命是有價值的。我想老斑羚當時一定是這樣想的。
我合上書,閉上眼,只聽見桌上的鬧鐘走動的聲音,那一幕情景,從腦海中浮現出來,猶如一幅連綿起伏的畫卷!
斑羚飛渡讀后感600字篇6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讀完了沈石溪寫的《斑羚飛渡》這本書,讓我們一家三口受益匪淺。
文章描寫的是一群被狩獵隊逼至絕境的斑羚,為了贏得種群的生存機會,在鐮刀頭羊的帶領下,一只老斑羚先起跳,一只年輕斑羚后跳,踩著老斑羚的背上躍過懸崖。用這樣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擺脫困境的壯舉。
看完這本書后,我和爸爸媽媽就讀完文章的收獲和感受進行了交流。我先談了自己的感受:我被斑羚臨危不亂,寧死不屈的精神所感動,我要學習斑羚在危難中所表現出的智慧、勇氣和自我犧牲精神。
媽媽也對我提出了期望: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許多人會選擇懦弱和妥協,然而性格堅毅的人是不會懼怕困難的,會在戰勝自我的同時,把困難踩在腳下。困難并不可怕,使人倒下的往往不是困難本身,而是消極悲觀的態度,是缺乏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是沒有堅強的意志。我聽完后頻頻點頭。
爸爸最后發言,他由衷地感嘆說:“文中斑羚的選擇給我們上了意義深遠的一課,以一只只老年斑羚粉身碎骨的代價,換來了年輕斑羚的生存,從種族的延續上說,他們戰勝了困難,成功了。作為智慧遠遠高于動物的人類,可能永遠不會面臨如此絕境,但面對困難時,又怎么會缺乏勇氣和智慧呢。”
聽了爸爸媽媽的話,我感觸很深,設想一下:如果是一群人被逼至如此絕境,能否具有甘愿犧牲自己成全別人的偉大精神?能否具有面對危險和困難,不懼不餒去戰勝的勇氣和智慧?所以我們應該學習書中斑羚的這種精神和品質。
斑羚飛渡讀后感600字篇7
你們知道沈石溪嗎?他是我國著名的動物小說家。他的作品總是感人肺腑,常常能催人淚下。我今天就有幸讀了沈石溪的著作——《斑羚飛渡》,感覺到他的作品總是那么悲壯。(建議刪掉!)
《斑羚飛渡》主要講的是在戛洛山的傷心崖上有群被獵人們逼上絕路的斑羚,在獵人準備沖上山崖一舉捉住所有的斑羚的危機情況下,鐮刀頭羊決定使用一命換一命的方法讓自己的種群繁衍下去。具體方法是一只老斑羚和一只小斑羚一同跳出去,然后小斑羚用老斑羚的背當踏腳板再一次起跳,跳到了另一座山崖,而老斑羚卻跌入了谷底的河里。所有的斑羚們成對地在兩座山崖間不斷劃出弧線,每當有兩條弧線從兩座山崖中劃過,就會有一條生命消失。最后,鐮刀頭羊孤零零地立在傷心崖上,它選擇了跳崖自殺……(主要內容概括相當準確!)
鐮刀頭羊跳崖時給我印象最深,當我讀到這時,感到鐮刀頭羊的死是那么悲壯。它寧死不屈的精神讓我十分震撼。它沒有貪生怕死,沒有厚著臉皮加入年輕行列,而是選擇消失在了傷心崖的頂端、彩虹的盡頭。
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像鐮刀頭羊這樣的人是少之又少,和它相反的人去卻有很多。比如,一到高峰期,在公交車站上,總會有許多人插隊。對于這種人,我是深惡痛絕的。因為這些人只為了自己能搶到一個座位或是趕早一班車,沒有一點公共道德之心,制造混亂,還給小偷們有可乘之機。為了這么小的利益,這些人就可以失去做人的原則,如果面對生與死的時候,他們又會怎樣呢?當然是低著頭走向“年輕斑羚”的行列……
從斑羚身上,讓我學到很多,它們從來沒有傷害我們人類,我們應該和它們和平共處。(學到了什么呢?勇敢?堅強?還是臨危不懼?)我真誠地呼吁:人類不能再隨意捕殺動物,不能讓這樣的悲劇再次發生。
斑羚飛渡讀后感600字篇8
《斑羚飛渡》是沈石溪的一篇短篇動物小說,最近我讀了它,感悟了道理,也被這個故事感動了。
故事大概是這樣的:一群斑羚被一隊獵人逼到了絕路。雖然身后隔了六米就是山對面了,但是斑羚卻只有四五米的跳躍能力。由于一部分獵人要下山抓住掉下去的斑羚,所以暫時沒有開始捕殺。這時,頭羚想了個辦法,整個羚群分成兩隊,一隊年輕斑羚,一隊老斑羚,年輕的斑羚跳起之后,年老的斑羚緊跟著也跳,并且在空中做個跳板,讓年輕的斑羚踩著自己完成六米的跳程,老斑羚犧牲了自己。最后,因為斑羚群是單數,頭羚沒有能活下來。
讀了這個故事,我們馬上就能感受到斑羚的無私,它們的團結精神躍然紙上。為了將一個群體的生命延續下去,它們的精神是多么令人感動啊!比起獵人為了錢財而屠宰活生生的生靈,這是多么明顯的自私!為了生存,生命可以做出令人無法想象的事情。
生活中,許多人為了占小便宜而做出可笑的事情,這比起為了生存做出來的事情當然不是一個等級的。但是假設一下,如同把故事中的斑羚換成人,一定會有“老人”偷偷跑進“年輕人”的隊伍,活下去,但是故事中的斑羚卻沒有!它們的舉動是多么自然!為了平衡隊伍的數量,一部分年輕的羚羊還進了“老齡”的隊伍!
我覺得,我們現在醒悟還是來得及的,放棄自私,讓無私走進我們生活的篇章。我相信,只要我們從小事做起,社會會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