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水滸傳》心得
心得是一種主觀性較強的寫作形式,主要是作者對自己在某個領域、某個時間段內的學習、工作、思考、感悟等方面的總結和分享。好的閱讀《水滸傳》心得是怎樣的?這里給大家提供閱讀《水滸傳》心得,供大家參考。
閱讀《水滸傳》心得篇1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以生動的故事情節和真實的人物形象受到人們廣泛喜愛。假期里,我就讀了這本書。
文學家金圣嘆曾說過:“《水滸傳》所敘,敘一百零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氣質,人有其形狀,人有其聲口。”是啊,梁山一百單八將都有自己的個性:“智多星”吳用神機妙算,“霹靂火”秦明有勇有謀,“花和尚”魯智深灑脫豪爽,“黑旋風”李逵魯莽急躁……但不管怎樣,他們都有一個共性——忠義雙全。
忠,就是對上忠心不二,對友盡心竭力。“忠義”,有“忠”必有“義”。這個“義”字包涵很多:講義氣、大義凜然、正義、見義勇為……梁山一百零八個好漢,為兄弟赴湯蹈火,兩肋插刀,為了這個“義”字,兄弟今生兩家姓,來生一個媽。“打虎將”李忠、“小霸王”周通統領的桃花山寨將面臨被官軍殲滅的危險,他們向“花和尚”魯智深的二龍山寨求援。而魯智深與周通、李忠二人曾有一段恩怨,可魯智深沒有想到這些,一接到求援信號,二話不說率兵救援桃花寨。“黑旋風”李逵對宋江忠心耿耿,但他一聽到假宋江調戲婦女,盛怒之下趕到梁山泊忠義堂,大罵宋公明,還砍了那桿“替天行道”的杏黃旗,這是一種正義的表現。魯智深聽到金翠蓮被鎮關西霸占,他一怒之下三拳打死了鎮關西,這是真正的見義勇為。
可是這個忠義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多少忠義的革命戰士為祖國犧牲了生命: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黃繼光用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眼……他們對祖國忠心耿耿,大義凜然,這是對“忠義”二字最好的詮釋。
《水滸傳》是一本好書,它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它深刻地反映出哪里有欺壓哪里就會有反抗。
閱讀《水滸傳》心得篇2
去年春節期間,中央一套上演了電視連續劇《水滸傳》。為了更多的了解《水滸傳》,我異常到書店買來了原著,并且對其反復研讀了多遍。
小說描述的是北宋時期宋江領導的一支起義軍構成、壯大至失敗的全過程。小說以太尉高俅為中心,刻畫出了各個地區大大小小的貪官、污吏和惡霸。比如:鎮關西、蔣門神、西門慶等等……。他們一個個面目猙獰,使整個社會暗無天日,民不聊生。所謂“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事實,在小說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小說中以很多的筆墨塑造了林沖、魯智深、武松等一大群梁山英雄的形象。小說中智取生晨綱、大鬧清風寨、倒拔垂楊柳等一系列故事情節都描述得繪聲繪色,引人入勝。
在梁山的108將中,我覺得最不完美的要數宋江了。他理解招安,雖然處于好意,一來為兄弟們找個歸宿,二來能夠名正言順地去精忠報國,鏟除奸臣。可是皇帝卻還是把宋江一伙人視為草寇看待,招安只可是是皇帝想利用宋江等108將為工具,去撲滅各地區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其中在攻打方臘時,梁山眾人損兵折將。兩頭蛇解珍、中箭虎丁得孫等正偏59員將領戰死沙場。船火兒張橫、青面獸楊志等正偏10員將領半路病亡。燕青、武松2人不愿要什么封賞,各自奔東西去了!最終僅有27人如期返朝。而宋江、盧俊義等5員頭領又先后被四大奸臣所害死,上演了一出遺恨千古的杯具!
讀完這本《水滸傳》后,我的感想很深。如果宋江不去謀什么招安,而是去聯合江南人馬一齊反抗昏帝,那么我相信,最終的結果必須是天下的百姓都過上了幸福的日子。在方臘與兒子方天定入刑場時,有一位詩人不僅僅發出了感嘆:“宋江重賞升官日,方臘當刑受剮時。善惡到頭總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但我卻覺得宋江的“善”并不是真“善”,與此相反,方臘的“惡”也不是真“惡”,而是為了打擊昏庸無能的皇帝,為天下的老百姓造福!
閱讀《水滸傳》心得篇3
在水滸里,魯智深是一個明亮的人。他走到哪里,總會帶來一片明快、清朗,他處理問題總是那么直感,在他身上,你看不到躊躇、徘徊、憂郁、思慮、悲傷,與宋江不同,除了給佛跪拜,他再沒有給誰下跪過,他的脊背是直的,沒有什么力量能讓他彎曲。金圣嘆評魯智深為一百單八將中上上人物,又道:“寫魯達為人處,一腔熱血直噴出來,令人讀之深愧虛生世上,不曾為人出力。”
處人待事上,魯智深很有分別。李忠和史進是他同時認識的,但一生與他們的三次相遇,在相交上就截然不同。第一次一出場,遇到李忠,聽史進說是師父,就很敬重,“既是史大郎的師父,同和我去吃三杯”,李忠要遲一步,他還不愿意,將看客轟趕而去。但一看到掏錢的樣子,就很看不起,“也是個不爽利的人”。就此,李忠被他看死了。第二次桃花山相遇,在李忠周通“現放著許多金銀,卻不送與俺,直等要去打劫的別人的送與灑家”時,魯智深的行為并不過分,因為這樣的人在他的心里實在是沒有分量了,不值得敬重,那就“且叫這廝吃俺一驚”。而對同時相識的史進,卻大不相同,在赤松林與史進再遇,兩人連續互拜(剪拂),感慨不已,隨后,兄弟一般,魯智深將自己自拳打鎮關西后的經歷向自己的兄弟訴說一番。聽說哥哥肚饑,史進馬上把自己包裹里的食品拿出來給他吃,而且立即要去為哥哥扳贏了,“一發結果了那廝”。兄弟情分在字里行間不斷表露出來。第三次相遇,是因呼延灼攻打,李忠周通向二龍山求救。魯智深前來相助,并非是李忠周通的個人魅力使然,而是魯智深從江湖義氣著眼,不計較二人的慳吝。見到李忠,魯智深不由得想到自己的好兄弟史進,覺得自己現在梁山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連李忠這樣的人也跟來享福,史進還不知道在哪里,心里真是不得過,“常常思念他……無一日不放在心上”,于是出現魯智深下梁山尋找史進的故事。站在少華山下,看不到史進,他就急,嫌朱武啰嗦,“有話便說,史家兄弟又不見,誰鳥耐煩到你山上去”。這話夠重的,人家朱武是與你一樣占山為王的,也好歹是史進的兄弟,就算你武功高些,也不至于這樣無禮。從這一方面也看出魯智深對史進的思念心切。他是一貫好酒的人,得知史進被拿,連酒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著,直提著禪杖,“不知哪里去了”。
閱讀《水滸傳》心得篇4
三十七回:替天行道忠義雙全——讀《水滸傳》有感近日,我讀了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書中的一個個精彩的故事,一位位英雄人物,都給我留下了不可抹滅的印象。《水滸傳》的作者是施耐庵,元朝末年人,他是我們古代的一位偉大的文學家,而他創作的《水滸傳》則更是家喻戶曉、盡人皆知。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反映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罪惡,熱情地歌頌了農民的革命斗爭。它不僅描述了一個個作惡多端,欺壓百姓的害民賊,同時也描述了一個個劫富擠貧、鋌而走險的好漢,他們被那些大大小小的統治者,上至宋朝皇帝、高官顯宦,下至惡霸地主、差役爪牙,逼得無法再生活下去,走投無路,只好走上反抗的道路。
通過閱讀《水滸傳》不僅讓我對封建社會有了更本質的了解,而且還讓我熟悉了每一位英雄,如:宋江、吳用、林沖、武松、魯智深……他們是多么讓人神往啊!他們就好比劉備、諸葛亮、關羽、孫悟空……一般,是永遠存活在人們心中的藝術形象。全書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還算是英雄好漢武松醉后打虎的故事了——話說武松離了“三碗不過岡”后,便直奔景陽岡。
走了一里多路,武松便覺得又累又渴,躺到一塊大石頭上,正閉了眼要睡,忽然從亂樹叢中躥出一只吊睛白額大虎來。武松見了,頓時驚出一身冷汗,酒也醒了一大半,從青石上翻身跳下,抄起哨捧,閃在旁邊。
那老虎把兩只前爪在地上略按一下,縱身一撲,武松急忙閃到一邊,老虎見捉不到武松,便干脆一掀,一剪,可都讓機靈的武松閃過了。
那老虎正準備再次攻擊,武松連忙掄起哨棒,從空中劈下,誰知只打到了一棵樹上,哨捧斷成了兩截。這一下,激得老虎向武松猛撲過來,武松往后一跳,老虎恰好落在他面前,武松丟掉手中的哨棒,兩手把老虎皮揪住狠勁地踢它,又用拳頭猛打它,不一會兒,老虎就只剩下一口氣了,五官里全部是血,武松又到樹邊拾起半截哨棒,回來又打了一二百下,直到老虎一絲氣也沒有了才罷手。武松又回到青石板上歇了好一陣,才走下岡子去。《水滸傳》中那些緊張曲折而又富有生活氣息的故事;那些帶有傳奇色彩而又栩栩如生的人物,永遠都活在我們的心中,永不磨滅!
閱讀《水滸傳》心得篇5
《水滸傳》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他在藝術上獲得的杰出成就不容否定,百年來屹立文壇不倒。它真實地描寫了宋代農民起義發展、壯大和失敗的全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黑暗,以及統治階級的罪惡。全書圍繞了“民逼民反,替天行道”這個主題,歌頌了書中英雄人物的正義、勇敢和熱情。
書中人物個個形象鮮明。一百零八位好漢逼上梁山大聚義,有些人是因為正義,要替天行道,而有些人卻是因為政府的昏庸統治,使他們不得不反抗。在這場轟轟烈烈的起義中,在廝斗與血拼中,我看到了忠義。
這些好漢也是與我們一樣的普通人,也會怕死,可是他們有強烈的正義感,為了不違背自己的內心,做出正確的事,他們可以奮不顧身,可以舍生取義,他們的生命是為了奮斗、為了維護正義。為了正義,為兄弟們兩肋插刀、赴湯蹈火;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在邪惡面前寧死不屈,置生死于度外。為自己內心的那份信仰忠心耿耿,去付出一切,難道不是現在我們所缺失的嗎?如今的社會,忠義已經在不斷地流失。是的,科技很發達,生活很富足,可是這又能怎樣?人與人之間的猜忌、懷疑、利用,朋友之間相互迫害、口蜜腹劍,只為了滿足自己對物質的需求。那千百年前普通老百姓就懂得堅持正直的忠義去了哪里?這些人可能一無所有,可能不得不顛沛流離,可只要他們的信念還在,就會給予他們一種安定感。故事到了結尾,還是失敗了,大家各奔東西,死的死,傷的傷,令我不禁有些傷感,掩卷深思。
時代不同了,正義已經不能用武力解決了。在法治時代,我們不能像書中一樣野蠻殘酷。實力是維護整體、替天行道的基礎,而這個實力,需要我們努力學習,運用從聰明才智去開拓創新,盡力為社會做貢獻。適當的隱忍,厚積薄發,抓住機遇去追求心中的信仰,還要培養自己寬廣的胸懷,敏銳的洞察力,全面發展自己,去執著堅守忠義!
閱讀《水滸傳》心得篇6
《水滸》反腐,本是古人的事,與咱何干?只是那濃濃的《水滸》氣綿綿不絕:晁蓋們劫生辰綱是“反腐”,今天小偷偷貪官的贓款贓物更是“反腐”了。那宋押司在政府機關干事,卻一心編織關系網,哥兒們來了“終日追陪”。
利用職務之便為犯罪嫌疑人、也是關系網中一哥兒們的“鄉長”晁蓋通風報信,指使他們脫逃,那原福建省公安廳副廳長莊如順通知快點出國好像就頗得宋江的真傳。
宋江殺閻婆惜之后,鄆城縣“公安局長”朱仝、雷橫私自放走宋江,“縣長”也有心為宋開脫,那浙江溫嶺市原市長周建國、市公安局長楊衛東與黑社會 頭子張畏的瓜葛,那沈陽市原市長慕綏新、副市長馬向東與劉涌的關系,不就與此一脈相承嗎?慕綏新、莊如順、周建國、楊衛東們,血液中就浸透了《水滸》氣。
閱讀《水滸傳》心得篇7
前一陣子,我叫媽媽幫我買了一本《水滸傳》,這本書很好看,書中有許多精彩內容,我用了整整一個暑假時間,讀完了《水滸傳》,這本古典小說深深地吸引了我。
在《水滸傳》中,作者施耐奄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在這些英雄好漢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林沖、武松,因為他們武功高強,非常厲害。
書中主要是講了一百零八位好漢遭受官兵陷害,全都被逼上了梁山,最后結義為兄弟,一起為民造福,做好事。下面,我來給大家講一個關于林沖的故事。
在發配滄州的時候,林沖遇到了柴進。柴進請他做客,后來,洪教頭來了,看到了林沖,林沖起身讓座,洪教頭理都不理林沖,上去坐了。洪教頭問柴進:“你今天為何厚禮款待一個犯人?”“這可是當今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教頭啊!”洪教頭看了一眼林沖。“柴進啊,你雖喜歡槍棒,可是,往往每次流配的犯人都來冒稱是大官,找你騙吃騙喝,你不能輕易相信他們。”柴進說:“這位林教頭可不是冒牌貨。”洪教頭想跟林沖比試比試,林沖再三退讓,不想再惹麻煩了。可是,洪教頭以為林沖真的不會槍棒,就越要和他交手。經柴進再三請求,林沖無可奈何地接受了。剛開始,洪教頭拿起棒來向林沖使出了個“把火燒天”的招數,林沖也毫不遜色,回了個“撥草尋蛇”教頭趕緊往后一跳,躲過了一招。林沖看他雖氣勢洶洶,但身體還沒有站穩,就往洪教頭小腿骨上一掃,洪教頭被打倒在地上,灰溜溜地跑走了。
看到最后,宋江李逵被奸臣毒酒毒死,吳用花榮在宋江李逵墓前自縊而死……又讓我心中多了一份悲痛。但是,我還是推薦大家去讀這本書,因為這確實是一本耐人尋味的書啊。
閱讀《水滸傳》心得篇8
這個寒假我看了一本中國古典名著——《水滸傳》。《水滸傳》的內容豐富多彩,108名梁山好漢性格鮮明,讓我不得不驚嘆作者深厚的寫作功力。其中我最喜歡《花和尚倒拔垂楊柳》這個故事。
《花和尚倒拔垂楊柳》這個故事是講魯智深來到相國寺看管菜園時把“過街老鼠”張三和“青草蛇”李四等潑皮修理了一番。第二天潑皮們買些酒菜向魯智深賠禮,這時聽到門外大樹上的烏鴉叫個不停,他們認為烏鴉叫聲不吉利,魯智深就把那棵樹連根拔起。
別說潑皮們為魯智深的神力驚嘆不已,趕緊伏地拜師,我也對他佩服得五股投地。如果不是這樣,他又怎么能收復那一幫潑皮呢?其實,魯智深還有一顆慷慨大方、扶危濟困的善心。當他了解到金家父女的不幸遭遇后,雖然自己與他們非親非故,卻馬上主動提出要給金老盤纏讓他們回東京。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幾個月前發生的事。那天下午,我和媽媽去市場買菜,在南塘邊上三角地帶轉彎的地方,忽然看見一個上了些年紀的老奶奶騎著電動車摔倒了。可能是轉彎太急,可能是地板有點滑吧。只見老奶奶的腿被車頭壓住了,允許腿摔傷了,一下子拉不出來。我看見了馬上跑過去,可還沒到老奶奶身邊,就聽見街邊擺攤的幾個老人家七嘴八舌地喊:“不要去扶!”“有些傷不能動的!”“這小孩走開,不關你的事!”……我愣住了,不知道該怎么辦。這時,媽媽急忙拉住了我,往街邊退去。這時候,我看見了旁邊站了很多人,或指指點點說著什么,或拍照或錄像,但就是沒有人上前去幫忙。
后來,還是老奶奶自己爬起來的,瘸著腿又把電動車扶起來,慢慢開車走了,圍觀的人這才漸漸散去。
我想,如果有像魯智深這樣力大勇猛又熱心的好漢還在的話,他一定會快速去幫助摔倒的老奶奶的。我多么希望每個人都有魯智深的善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