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的心得體會
飄的心得體會篇1
《飄》是我最喜歡的外國小說之一,書的作者是米切爾。它是一部取材于美國南北戰(zhàn)爭和戰(zhàn)后的小說.去年看《飄》這本書時已是看第三遍,書中人物個性很鮮明,所以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主人公思嘉堅強、樂觀、精明、自私、冷酷、為了金錢不擇手段.她的精神之柱就是愛情、土地、金錢。思嘉的悲劇在于她一直搞不清楚誰才是自己的真愛,思嘉失去了那本應(yīng)屬于她的愛情,瑞德一直深愛著她,但她卻一直陷在艾希禮盲目的愛情中不能自拔,直到最后媚蘭去世時她醒悟到自己和瑞德才是一種人時,但瑞德已心灰意冷,從此離她而去...很喜歡思嘉,雖然她自私冷酷,但她的心不壞,她愛護她家的仆人,她把他(她)當小孩一樣保護,她更愛她的紅土地,在那種戰(zhàn)亂特殊的年代里,因為生存的需要,所以我大多數(shù)看到的是她的優(yōu)點。
主人公瑞德狡詐、冷酷、倔強、精明、眼光銳利。他被思嘉堅強敢愛敢恨的性格所吸引并深愛著她,在戰(zhàn)亂中一直照顧她,像寵孩子一樣寵著她。他最容不得是思嘉講假話和思嘉對艾希禮的感情。他鄙視艾希禮的懦弱,但他又最理解同情在那個戰(zhàn)亂年代里的艾希禮。當他對思嘉的感情感到失望時,他把所有的愛都給了他的女兒邦尼.當邦尼死后他離開了思嘉回到查樂斯頓去與家族和解...
另外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媚蘭了,她外柔內(nèi)剛,善良博愛,靈魂高尚.是瑞德的心目中最偉大的女性。當然我想信她也是讀者心目中最偉大的女性。
文章最后以思嘉的一段內(nèi)心獨白結(jié)束:“……明天我要想出個辦法來重新得到他,不管怎么說,明天就是另外一天了“。之所以有這個結(jié)尾的伏筆,后來作者里普利寫了《飄》的續(xù)集《斯佳麗》。昨天在網(wǎng)上搜索到了,現(xiàn)正在拜讀中...
還有一直聽說《飄》的電影版非常好看,譯名為《亂世佳人》,此電影得到奧斯卡獎,可一直沒機會看到,上周聽一個同事講在土豆網(wǎng)站可以看到此電影,所以周日花了近4小時看完了它。確實很棒!
飄的心得體會篇2
看完《飄》以后久久不能平靜,給了我很多的思考,合上書的那一刻,就像是送別即將遠行的朋友。斯佳麗終于長大了,可瑞德卻要離開了。有些難過,但也許不完滿才是真實的人生。
喜歡斯嘉麗的不完美,理解斯嘉麗的無奈,她的三段婚姻都是不幸的,斯嘉麗把感情看成兩個人的交鋒,在這場戰(zhàn)斗比賽中,她總是不愿意輸,不愿意坦誠自己的感情。其實,只要她先退步,她的婚姻就有救,女人的溫柔也是一種力量。可以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 瑞德一定是深愛斯嘉麗的,他能夠明察秋毫斯嘉麗所有的惡,也看得到她的善,一直愛了斯嘉麗十多年,直到最后他依然愛著斯嘉麗,只是心死了,失望了,離開了。瑞德的果斷離開似乎在告訴我們,如果兩個人其中一方的愛徹底沒有了,就沒必要祈求或是挽留了,瀟灑的放手是我們最后的尊嚴,不打擾是我們始終不變的溫柔,這樣以后想起來才美好。我覺得這樣安排結(jié)尾特別好,沒有必要強行安排美好的結(jié)尾,現(xiàn)實生活就是這樣,一次次的錯過貫穿了人生的始終,令人扼腕嘆息。
斯嘉麗也是愛艾希禮的,艾希禮是斯嘉麗不切實際的愛,剛開始是虛榮,后來是想象,最后是迷茫。她愛的一直自己想象中的艾希禮,從一開始就注定不會有善果。這可能就是很多人忘不了初戀的原因吧!你愛的其實一直是記憶中帶有自己想象的她。
結(jié)局并沒有太殘忍,斯嘉麗雖然失去了情感的陪伴,但是她得到了物質(zhì)上的滿足。清楚記得那個在梅蘭要生孩子,在戰(zhàn)爭時候四處找人的畫面,在回塔拉的路上那種勇敢,在重建塔拉的時候的決心,以及為了塔拉的稅而走投無路的辛酸,是的,沒有瑞德的斯嘉麗也是勇敢的,因為這一切都需要她一個人來面對,她就是那種打不倒的戰(zhàn)士!生活,從來都不是溫柔的,命運給你安排的難題,你只要努力去戰(zhàn)勝,別無選擇。在男性叱咤風云的社會,女性的發(fā)聲顯得那么突兀,斯嘉麗確實是很多女性的精神支柱,她給我們勇氣去面對生活,挑起擔子,努力地給我們愛的人避風港,讓她們過得好,其他的,都不值得一提。印象深刻的是《白夜行》中的女主唐澤雪穗喜歡反復(fù)閱讀這本書。
不愧是世界名著,愛情、生活、友人、戰(zhàn)爭都寫得那么精彩,瑞德和斯嘉麗的情感讓人唏噓,讓人落淚。斯佳麗在面對愛情時只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我覺得除了自身的性格局限以外,知識的缺乏也導(dǎo)致了她目光短淺,歸根結(jié)底和讀書少不愛思考更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有關(guān),斯嘉麗最后終于理智了,也到了結(jié)束的時候。所以一個人千萬不能放棄閱讀,放棄閱讀你的生命就會停滯不前了。
《飄》塑造了很多經(jīng)典的人物,在他們身上有很多人的影子,因為有人性,所以成為經(jīng)典。愛情的世界里如果分對錯,都是悲劇,他們做決定的動機來源于模糊的迷霧中,走錯了怪不得他們。愛情是需要維護的,猜忌,冷戰(zhàn),靠對方或自己的感悟都不行,愛情是兩個人的,需要溝通,需要理解,需要藝術(shù)。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愛的基礎(chǔ)上。如果不愛了,就請義無反顧地告訴對方,畢竟可以約束人行為的除了法律還有一種東西叫道德。
飄的心得體會篇3
他救了流落異地的窮女子金翠蓮,救了趙員外的女兒,為了朋友林沖妻子受辱,他又要打不可一世的高衙內(nèi)三百禪杖。全不要報答,也壓根兒不想報答,甚至不計較生命的得失,只管"遇酒便吃,遇事便做,遇弱便扶,遇硬便打"(金圣嘆語)。他對待林沖的情義,尤其讓人銘懷。野豬林里,從薛霸風聲颯颯的水火棍下救起林沖之后,魯達有一段向林沖叫著說出的話,話中有幾個字,催人淚下--"兄弟,俺自從和你買刀那日相別之后,灑家憂得你苦……見酒保來請兩個公人……以此灑家疑心,放你不下……灑家見這廝們不懷好心,越放你不下";及至林沖問他今投何處,魯達又是:"灑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滄州。"一個"憂得你苦",連著三個"放你不下",其情如瀑,鑿石裂空。
書中的三位主人公都經(jīng)受過大大小小的磨難,但他們堅持過來了,所以他們是偉人,是值得我們崇拜的人。想想看,我們能否經(jīng)受得起這些磨難呢。恐怕不能。
讀完了《阿伯拉罕·林肯傳》,對林肯的一生的成長經(jīng)歷有了一定的認識。偉人之所以為偉人有他的不同于凡人之處,但他首先是一個凡人。林肯是以凡人入場,以卑微之身份,從一片洪荒中走來,走過飄泊的年代,走過戰(zhàn)爭的年代,成長為一代杰出的總統(tǒng),一個偉大的人物,一個走在時代前列的人。以下是由J.L為您整理推薦的《《林肯傳》1000字》正文,歡迎參考閱讀。
阿伯拉罕·林肯的出生是低微的,甚至是不光彩的——這個總統(tǒng)是一個私生女的兒子。他并沒有因為自己的出生低微而沒有任何追求,相反,他不以能有一份體面的律師職業(yè)而滿足,而以主持正義、保護被壓迫者為己任并為之奮斗終身。
很多生命也如他一樣如此卑微的出生,可惜并不是都如他那樣頑強地生長。
雖然出生卑微,林肯卻沒有放棄人生的追求。雖然只有12個月的受教育經(jīng)歷,但他沒有放棄對知識的渴求。只要找得到的書他都拿來仔細地閱讀。他很少有無所事事的時候,每當那樣他就會向別人問一些問題,關(guān)于奴隸制、關(guān)于邦制、關(guān)于宗教等,這些知識,為他偉大思想的產(chǎn)生無疑是有巨大作用的。
雕塑家米開朗基羅似乎幸運地多,但他六歲就失去了母親,被寄在石匠家。長大后,成績優(yōu)秀。卻長遭嫉妒與陷害。一生都受宗教的約束,似乎命運注定他只能在無休止的干涉中替別人干活。幾次地陷入了革命的漩渦,使他更加的堅毅,堅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愈受苦愈受我喜歡,”這一至理堅定了他的意志,讓他實現(xiàn)期盼已久的理想。
從相對弱勢的群體中走出來的林肯,對底層人民的生活有切身的體會,這種體驗成為他的動力,成為他從事職業(yè)的價值取向。在他以自己的誠實、正直、勤勞和才干贏得周圍的人,贏得全國的民眾時,這些體驗最終成為他的從政目標和一生的追求,他一生都在為此而奮斗。在南北分裂的壓力下,他沒有妥協(xié),堅定地拿起正義之劍,為了這種追求,不惜發(fā)起南北之戰(zhàn),這是人類的正義之戰(zhàn)。正義最終戰(zhàn)勝邪惡,黑人被當作財產(chǎn)的時代已經(jīng)一去不返。
不是每一個平民都能贏得人們的信賴,不是每一個律師都可能當上總統(tǒng),不是每一位總統(tǒng)能得到人們的愛戴,不是每一個偉大的人物都能有這樣的榮耀。
飄的心得體會篇4
終于迎來了期盼已久的長假。放假的第一天,我便再一次捧起了我最喜愛的那部小說——《飄》。
記得上一次讀《飄》,應(yīng)該是一年以前的事了。那時,我偶然地在一本雜志上看到了一篇關(guān)于《飄》的文章,內(nèi)容不記得了,但讀后卻記住了“飄”這個好聽了名字。于是很快,我就到書店把它買了回來。懷著一股好奇,在幾天的時間里一口氣將它看完了。我想,這應(yīng)該是我所讀過的最能吸引我的一書了吧。
《飄》是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遺世之作,自問世以來,便靡全球,并且暢銷全球,而主人公斯佳麗與瑞特·巴特勒在美國南北戰(zhàn)爭及重建的背景下展開的愛情故事也成為歷久不衰的愛情經(jīng)典。
當我第一次讀的時候,我深深地被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所吸引著,而這一次,更能吸引我的,則是小說中作者所塑造的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勇敢無畏、為生存用盡手段的斯佳麗;英俊優(yōu)雅頗具紳士風度的韋爾克斯·阿希禮;善解人意的玫蘭妮;投機倒賣,發(fā)“國難財”卻又機智幽默不乏紳士風度的巴特勒……這些個性鮮明的平凡小人物身上,都散發(fā)出一種獨特氣息與魅力,吸引著我。
而在這些人物中,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是斯佳麗。
這位從小深受南方文化傳統(tǒng)熏陶而血液里卻流淌著叛逆因子的女子,在戰(zhàn)爭前一心只想著如何憑借自己的美貌吸引全縣所有青年才俊特別是阿希禮的目光,而戰(zhàn)后,為了生存,為了她所視為生命的土地,她用她那稚嫩的肩膀承擔起了一切,包括養(yǎng)活她情人和她情敵在內(nèi)的一大家人。
為了生存,她開槍打死了闖入塔拉莊園企圖搶劫的北佬軍官;為了保住塔拉莊園,她可不擇手段,搶走自己親妹妹的未婚夫;為了三百美元,她也可以下嫁。
>>>下一頁更多精彩“飄的閱讀心得500字”
飄的心得體會篇5
《飄》是以美國南北戰(zhàn)爭時期南方動亂的社會實踐為背景的愛情小說,小說以亞特蘭大及附近的一個種植園為故事背景,描繪了內(nèi)戰(zhàn)前后美國南方人的生活,以“亂世佳人”斯佳麗為主線,描寫了幾對青年的愛情糾葛。
初讀《飄》時。對小說的女主人公的感覺是矛盾的—既有些討厭,但又不得不敬佩她。討厭的是為了功利,為了錢等不擇手段,而選擇婚姻,甚至不惜損害自己的妹妹,搶走了她的未婚夫;討厭她面對白瑞特的愛時,那愚蠢的固執(zhí),但她的勇敢與堅強和那份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又不得不讓我敬佩。
再讀時,突然間感覺:斯佳麗那種對金錢和土地的狂熱追求是可以理解的,在那種戰(zhàn)爭爆發(fā)的動亂的社會,她一個女子卻要獨自承擔起養(yǎng)活包括自己情人和情敵在內(nèi)的一大家人的重擔,那是多么繁重的擔子啊!況且,在亞特蘭大,作為一個婦女,平時出門就也許會遭到別人的非議,可她,為了擔負起此重擔,不得不與黑人做生意。
斯佳麗就像一個小孩子一樣,對自己想要的東西異常執(zhí)著,而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卻不屑一顧,斯佳麗認為自己愛的是阿希禮,可是阿希禮卻不愛她,就像白瑞特說的那樣,阿希禮是一個君子,只是生在了一個和他格格不入的時代,他還是用舊世界的游戲規(guī)則生活,只是撞得一鼻子灰。可是斯佳麗卻不明白,越是得不到,難以實現(xiàn)的,就越追求不舍,可是,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她最愛的人—--一直就在自己身邊卻不曾意識到,等到明白時卻為時已晚。但斯佳麗就是斯佳麗,她沒有絕望,她只是告訴自己:Tomorrow
is another day!斯佳麗,始終是這樣一個充滿生氣,充滿斗志的人。
讀《飄》時,對斯佳麗面對困難所表現(xiàn)出來的大無畏精神佩服;對她有時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而反感;對她對阿希禮遲遲不肯防手的愚蠢固執(zhí)而氣氛;對白瑞特對斯佳麗的默默付出而倍感愉悅;對白瑞特最后的離開表示惋惜。
很容易被書中的人物所感染,從中學到了不少東西,就像斯佳麗每次面對困難時的樂觀,有時自己遇到不順的時候,也會輕輕地對自己說一句:“Tmorrowis another day !”
飄的心得體會篇6
飄對我的觸動太大了,主要是性格上的,雖然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更正自己的一些毛病,但是我覺得自己還是有一些收獲的。
瑞德是一個謎一般的人物,書中沒有正面提高過他的年齡,我以為他只是一個比思嘉大幾歲的年輕人而已,但是我想不明白的是為什么他對世事的認識那么清楚,每次都跑不出他的預(yù)料,還有他的性格一點都不虛偽,對一些人看上去非常的刻薄,但是他對真誠的人完全是兩個樣子的。他知道自己的想法,也不羞于表現(xiàn)自己的小人,雖然其很不小人,那些行動只是語言上的而已。當然了,最令我欣賞的是雖然他看透了一切,但是他沒有喪失熱情,沒有像一個苦行僧一樣,如死水一般,無愛無恨,他還是對生活充滿了熱情,看看他為思嘉做的那些事,看看他去為失敗的南方服的兵役。
其實思嘉才是對我觸動最大的,畢竟我感覺瑞德雖然厲害,但對我這個凡夫俗子來說太遙遠了一點,我沒有他那么高的的境界,思嘉才是給我觸動最大的,看看她遇到問題時的解決辦法,具體就不寫了,如果有興趣可以自己去翻書,令我自己太汗顏了,自己太害羞了,太缺乏勇氣了,什么都縮手縮腳的,想用她激勵自己,想要什么就要去爭取、去做才可以。
飄的心得體會篇7
一位作家,一生也許會有許多部作品,也許在當時他生活那個時期會引起極大的轟動。但是,江山代有才人出,隨著時代的變遷,那些以作品數(shù)量取勝的作家終將淹沒于歷史的洪流中。與此相對的是另外一種作家,他們也許沒有許多作品流傳于世,但是,也許那僅有的幾部巨著會在璀璨的文學星河中散發(fā)著永不褪去的光芒。
瑪格麗特·米切爾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女作家。她的一生太過短暫,并未留下許多作品,但只一部《飄》足以奠定她在世界文學史中不可動搖的地位。而《飄》也成為20世紀文學的經(jīng)典作品,至今仍有著深刻的影響。
小說是在南北戰(zhàn)爭這一背景下展開的,以斯嘉麗·奧哈拉為主線,反映了南北戰(zhàn)爭前后美國南方社會的風貌,在描述戰(zhàn)爭帶來沖擊的同時,也著重描寫了斯嘉麗對艾希禮自欺欺人的愛情及白瑞德對斯嘉麗的憐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