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心得感悟
我想他們的愛情和中國古典文化中的愛情頗有相似之處,他們都是沒落文化和偏見的犧牲品,具有著相同的悲劇命運。寫到這里我想起了魯迅先生的一句話,“悲劇就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會對這部作品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或者說是強烈的感情,可能是因為我羨慕他們轟轟烈烈的愛情,或許“轟轟烈烈”這個字眼用的不算準確,但我也要說那一定是感天動地了,風月場中的瑪格麗特在得到真正的愛情后卻又不得不放棄這可能是她人生中真正的或許應該說是最后的愛情,原因卻是十分的簡單,首先,是阿芒的父親為了自己家族的榮譽,甚至為了自己的姓氏。而讓瑪格麗特放棄這對她來說來之不易的愛情,其次,這位老人已幾乎近似哀求的口吻來勸她放棄,是因為自己的女兒(阿芒的親妹妹)的終身幸福,而這一切阿芒是在瑪格麗特死后才知道的,我想這個故事之所以讓我感動就是這點,在阿芒完全不知事實真相的情況下,瑪格麗特毅然同意了老人的要求,阿芒好像是受到了自己心愛的人的殘忍的欺騙,然而騙她的卻是自己的至親至愛的人。而瑪格麗特卻遭受著失去至真至純的愛情,和至親至愛的人永遠的分離,而且她的愛人還是那樣的恨她,不理解她,甚至侮辱她。
瑪格麗特的死對知道事實真相的阿芒來說可以說是撕心裂肺的傷痛,而對于我來說,看到那里也是想和阿芒一起痛哭失聲,我不知道用什么字眼,也不知道用多少文字能表達出我讀完《茶花女》之后的心情。我想我會用一生記住它的,或許還會把它藏在靈魂的最深處,永遠不會對任何人講起。就到這里吧,因為我已經不能再寫下去了,因為我的心情仍然在最傷感和悲痛中無法自拔。
茶花女心得感悟篇2
她是一個本性善良的姑娘,否則她不會為愛放棄一切,但是她為何入紅塵,做了妓女。這個使她永無翻身的地獄,是她自愿的,還是被逼于無奈……
在這個只是表面華麗,而內心里丑陋的現實里,人們彼此互相欺騙,用虛偽遮掩在世界里,她在存在是必然的,她的命運更是無法逆的。或許連她自己都在厭惡這一切。在她的四周,沒有人對她付出真情,沒有人是因為為了她而愛她。普呂珰絲,若不是為了得到酬金,她會對瑪格麗特到奴顏婢膝的地步;那些情規,若不是為了得到她,他們會供養她嗎;那些買賣人,若不是為了在她身上大賺一筆,會在她身上搞投機嗎……不會,不會,不會……一直到她名將就木之時。她們才露出原形。一張張可怕甚至事業心的臉,而對她,他們不再需要那張虛偽的面具,只因為她再也沒有利用的價值。最可悲的是她死后,那些人便急于拍賣她的物品。她就像一群沒有用的垃圾,被遺忘,被拋棄,被壓在塵芥堆的底層,無聲無息?;蛟S她生命里最閃光的一點是阿爾芒,他們彼此都負出了趨勢的感情,都為對方做出了犧牲。但是他們這段愛情,卻得不到任何人的承認,得不到任何人的答應,得不到這個社會的許可?,敻覃愄厥羌?女,雖然她放棄了一切,但是仍無法改變現實,在那里沒有人能接受,也不用說相信,一個妓-女會從良,她永遠活在妓-女的陰影里。最終還是為了阿爾芒,又淪落了。
同時也為了他的妹妹。是的,“她像最高尚的女人一樣冰清玉潔。有多么貪婪,她就有多么無私”。阿爾芒雖有軟弱的一面,但是他沖動,易怒,妒忌心又如此之強。他并不理解瑪格麗特,他如此偏激地認為自己受騙了,不斷地進行報復,他的心中越是布滿恨,越是顯得瑪格麗特的痛,她的悲。但是瑪格麗特并不后悔所有的選擇,她深信當他知道真-相,她會在他的眼中顯得格外崇高,然而卻發生在她死后的事情?,敻覃愄厥且粋€堅強的姑娘,她一個人面臨著死亡,她又如此善良,不愿讓他看到自己死亡前的痛苦。她一生最快樂的時光是阿爾芒給予的,但她一生最痛苦的時光同樣也是阿爾芳給予的。(面臨死前要永遠的訣別是最痛苦的)阿爾芒的出現,是使她走向命運終點的催化劑。使她的悲慘命運更加深化?;蛟S沒有阿爾芒出現即使沒有了閃耀點,也不會有深切的痛苦。
或許正是因為阿爾芒,她的生命才有了光彩。她才能夠從這個悲慘的世界里完全的解脫。
茶花女心得感悟篇3
花了兩個星期的時間,在糾結中把這本書讀完了,一個屬于時代的愛情悲劇如同一把利劍般刺進了每一個讀者的心,除了對這愛情悲劇的難過,更多的是對那個只愛素雅的茶花的女主人公的敬佩…
瑪格麗特是個天使也是魔鬼,她生活在最骯臟的領域,卻保持著茶花般潔白清新的氣質,她富裕奢侈,但是卻讓許多的男人葬送在了她的奢侈之上。她本不虛榮,但是生活在那個圈子之中,她又不得不虛榮,在這個圈子中本不能獲得真愛,但是幸運如她卻找到了自己的真愛--阿爾芒,為了自己的愛,她努力的揮別過去,但是要從那個骯臟的泥潭中爬出來,不僅需要決心更需要力氣??墒乾敻覃愄刈龅搅?,而且做的非常出色。可如此巨大的付出,換回的仍是世人的不理解和排擠,阿爾芒的父親,一個善良但是卻被世俗同化的人,他需要面子,他不允許自己的兒子娶一個交際花,他用自己對兒子的愛以及自己的家族的面子,用他自己的手段逼迫瑪格麗特離開了自己的兒子。
瑪格麗特又是多么的不幸,她找到了真愛,但是在世俗的壓力下,她又必須離開對方,這對一個除了金錢一無所有的的女人來說是多么殘忍。巨大的阻力最終還是使瑪格麗特和阿爾芒分開了,并且還是在誤會中被迫分開,面對阿爾芒的羞辱及報復,瑪格麗特實在是身心疲憊,最終,她選擇了死亡,是的,或許這個時候只有死亡是最能安慰她的了,她在心愛的人的誤會及世俗人的鄙視之中孤獨地死去了,可憐的瑪格麗特,最終真愛也抵不過世俗……
其實阿爾芒的父親沒有錯,他需要為自己的兒子及家族考慮,錯就錯在瑪格麗特所活的時代,這個時代交際花看似活在上層社會,但是實際上她們卻是這個社會的局外人,縱使有真愛又怎樣,縱使努力的回頭又怎么,她們再努力最終不過是枉然,她們的過去抹不掉,她們注定要成為愛情的犧牲品……
小仲馬的《茶花女》把整個社會的黑暗反應了出來,可憐的瑪格麗特,偉大的愛情在社會下最終也卑微了下來……
茶花女心得感悟篇4
我希望病好的愿望只是幻想罷了。我現在又臥床不起了,渾身涂滿了藥膏,疼的火燒火燎。以前的千金之軀,如今恐怕是一文不值了!
我們前世一定是罪孽深重,要不就是我們死后要大富大貴,所以上帝才會讓我們這一生受盡贖罪的折磨和苦難的考驗。
——摘自《茶花女》第二十六章
相遇并可相知的一切遇見,都是我們已經在此之前做好了全部的積累,然后才會有那樣的理解與相知誕生。無論是書籍,電影,音樂,甚至是一個鮮活的動物或人類。
讀《茶花女》的過程比我預想的流暢。因為在剛剛開始閱讀的那十年里,我討厭所有的中長篇故事以及名著(因為名著無一例外都很長)。衍生出的閱讀習慣就是極為偏愛雜文與詩詞,那就像一個午后在陽光里瞇起眼睛,恍惚的一瞬間做了一個夢,輕松而美好。
一直到這三四年,才發現,年齡和閱歷是一種神奇的成分,它能分解所有長篇故事里最動人之處,之后讓它們成為你心靈上的一部分收獲,竟如此美妙。
讀瑪格麗特和阿爾芒的時候,無論是壁爐前的擁抱還是阿爾芒的眼淚,包括阿爾芒對瑪格麗特的恨意,都讓我想起自己曾經的愛情和那個善良可愛的男子。
茶花女心得感悟篇5
陰冷的墻角,一朵茶花冒出。她如此美麗,美得嬌艷欲滴,令人驚羨。然而這下面的痛苦卻不為人知。為了生存,她以生命為代價,保留這份美。
這段故事由主人公阿爾芒的回憶引起,巴黎名妓瑪格麗特為了阿爾芒放棄了工作,與其同居鄉間。卻因阿爾芒之父不滿,帶著苦楚含冤離世。在讀完他的遺書后,阿爾芒恍然大悟,為這凄涼的愛情萬分惋惜。
茶花植株形態優雅,葉色濃綠,花形優美。代表可愛、謙遜和謹慎,所以深受園丁珍愛。茶花雖美,但有誰能在她的美麗下看穿她的痛苦,真正了解她的生存環境呢?
瑪格麗特雖以賣笑為生,但她僵硬的笑容下,卻是一顆向往自由的心,誰會樂意白白糟蹋自己呢?她試圖爬出這泥潭,試圖減少污染。她努力了,卻只換來了人們的不屑與不理解。終于,她得到了阿爾芒這個支柱,她慢慢的爬,將要掙脫黑暗時,又被阿爾芒之父的一番話推入最深的深淵,無力掙扎,慢慢死去。 瑪格麗特不愿在別人的束縛下生存,誰曾想,在她賣笑一霎時,上流社會便將她扔下,注定一生無法自由。她的存在像一枝茶花,是花就渴望自由陽光,她不停努力,努力,在觸碰陽光的一剎,無情的風又將她吹折,吹回到陰冷的角落,落入深深泥流。上帝公平對待每一個生靈,使她在泥流之中不凋零而死,保留那一絲美麗。
亦或許,瑪格麗特并不是一個悲劇人物。她人雖死,但卻是放棄了奢侈的物質享受,為追求真摯愛情獻身了。她或許不是完美的,但她的心靈是圣潔無瑕的。若不是生活的壓迫,若她生在當今社會,那她的命運將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吧。
小仲馬這部《茶花女》給我留下了思考:是什么原因讓她絕望而死呢?是她不努力爭取機會嗎?不是的。是社會不給她這個機會。那些所謂上流人士瞧不起妓女,覺得她們存在的意義只是賣笑,而忽視了她們的人格。
希望在茶花重新萌芽時,能夠遠離黑暗角落,與陽光作伴。在光的沐浴下平凡而快樂的活著......
茶花女心得感悟篇6
茶花女是個妓女,文章中所講情節在現在的小說情節中非常常見。
這種正人君子愛上風塵妓女的橋段在古代言情小說中非常常見,茶花女之所以成為名著,靠的是新鮮感。在那個封建腐朽的年代,這種階級差異的愛情并不為人所接受。作者小仲馬寫出了突破世俗的絕世戀歌,毫無疑問,這在當時是震驚世人的。所以,作為反抗封建諷刺社會的經典被流傳了下來。
與當今的小說文學相比,茶花女毫無疑問敗落下風。這個結論大家,從中學生看言情卻不看茶花女就可以得出。不得不說,茶花女的寫作水平修辭手法與這個網絡作品風靡時代的某些作品根本不能相比!
若不是茶花女開創了妓女愛情的先河、諷刺了腐朽的社會,某可以大言不慚的說句‘茶花女真的不怎么樣!’
每次看那些外國文學,如果不是站在欣賞外國文化、深究作品內涵的角度上,我想,絕大多數中學生、大學生是絕對不會選擇去讀外國文學的。茶花女中的修辭有時候真的不堪入目,某懷疑他整本書都在用白描!因為好的修辭什么的某一句都木有看到……
小仲馬是19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戲劇家。他的父親是以多產聞名于世的杰出作家大仲馬。在大仲馬奢侈豪華而又飄浮不定的生活影響下,小仲馬最初“覺得用功和游戲都索然寡味”20歲時,他就結識了一些有夫之婦,過著紙醉金邊的生活。
另一方面,小仲馬就熱切地期望著自己也能像父親一樣,揚名于文壇。于是,他也開始從現實中取材,從婦女、婚姻等問題中尋找創作的靈感。《茶花女》就是根據他親身經歷所寫的一部巨作。是發生在小仲馬身邊的一個故事……
由此,不得不說,藝術家大都是放蕩不羈的,藝術來源于生活。
設想一下,小仲馬若是生活在網絡文學泛濫的今天,茶花女是不是也一樣脫穎而出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且不論妓女愛情題材小說的泛濫,單是他用的修辭就讓他不能立足。由此可見,名著的產生還需要許許多多的社會因素,只能說時勢造英雄。雖然也有人說,英雄造時勢,但是,在某看來,小仲馬還不是那可以造時勢的英雄。
茶花女心得感悟篇7
自古紅顏多薄命,美麗的容顏帶來的卻是無盡的哀愁與悲劇,瑪格麗特就是這句話的真實寫照。
瑪格麗特是一名女人,由于花容月貌,巴黎的貴族公子們爭相追逐,成了紅極一時的頭牌,她隨身的裝扮總是少不了一束茶花,人稱“茶花女”。
這時有位名為阿爾芒的青年,瘋狂的追求瑪格麗特,瑪格麗特終于被阿爾芒的真摯愛情所打動,依然放棄紙醉金迷的物質生活,與阿爾芒去鄉間開始甜蜜的田園生活。可惜好景不長,阿爾芒之父責備瑪格麗特毀了自己兒子的前程,被迫把瑪格麗特送往巴黎,重操舊業又做起了可悲的女人,阿爾芒認為瑪格麗特背叛自己,在盛怒之下,在社交場合下公然羞辱她,瑪格麗特悲痛欲絕,舊病發作,一病不起,含恨而亡。阿爾芒得知真相,追悔莫及,懷的無限悔恨和惆悵,在她墳前擺滿了白茶花。
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懷有無限的可惜,我為瑪格麗特的紅顏薄命可惜,為他們凄慘的愛情感到可惜,可當時社會的最密而感到可惜,有的時候我想,瑪格麗特是否愛錯人了,可真的愛錯了嗎?可如果不是阿爾芒她不會感到僅僅幾月的甜蜜和對生活的無限希望,這雖然只是在上流社會一個小小的愛情故事,但折射出的卻是整個巴黎當時糜爛的場景,這到底是人性的泯滅還是道德的淪落呢?
從小說中,我們不難看出,瑪格麗特雖然過著糜爛的生活,但是內心是渴望愛情的,是圣潔的,美麗的皮囊又千千萬萬,但是有趣的靈魂卻是萬里挑一,而瑪格麗特的靈魂是圣潔的,是保持著初心的,但靈魂上的高尚怎能彌補物質上的需要,所以,瑪格麗特終于走向了深淵,這難道不是千千萬萬人的生活剪影嗎?保持初心,方守始終,我們才能有圣潔的靈魂,
而阿爾芒,依然愛著瑪格麗特,但他依然不敢去面對現實,保護自己最愛的人,這難題不是大多數男人沒有擔當的表現吧?
而其它人,無論是阿爾芒的父親,還是瑪格麗特的情人都始終看不起所謂的女人。
有的人外表是圣潔的,而靈魂卻是骯臟的,但有的人外表雖然不是那么起眼,但是靈魂卻是高雅、圣潔的。
茶花女心得感悟篇8
不管怎樣,當故事開始時,我的喜怒哀樂全都隨著男女主人公的情感變化而變化,在他們身上似乎我看到了真正的愛情——這人類永遠歌頌的主題?!恫杌ㄅ分性诎⒚⑸砩衔抑廊耸强梢詾閻鄱V狂的,在瑪格麗特的身上我明白任何人都會有愛情而且有權利去追求幸福。我和作者一樣都非常的同情這位姑娘,就像男主人公對她的愛那樣,或許這只是不同方式的契合。
可能是因為自己是一個重感情的人,所以才會在讀到一些作品時就會輕易的動情,可是每當讀完一部作品時我都收獲一種心情這種心情我也說不清楚,很復雜又很簡單,可這種心情對我的影響卻不小。時而會使我變得憂郁、多愁善感時而又好像給我一股無名的力量讓我有勇氣來面對眼前的一切困難,甚至可以讓我信心百倍的面對未來。
這種心情我時常有,可第一次好像是在我看完《泰坦尼克號》電影后才有的,然后是司湯達的《紅與黑》、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親和力》、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還有中國的古典文化中的瑰寶《紅樓夢》。我并不是想炫耀自己讀了多少書。再說這幾本也不值得一提,只是想說它們也給過我類似的感覺和復雜的心情。
在看《茶花女》的過程中,我幾乎有好幾次都要落淚。但我終究沒有哭,可心里卻比哭還難受,仿佛自己就是阿芒已遭受了阿芒所遭受的一切。我可以好不夸張地說如果是在一年前或者我在一個安靜的地方一個人去讀,我想我肯定會也為之落淚,雖然不會是痛哭失聲,但也會熱淚盈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