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公物班級發言稿
發言稿的內容要根據具體情境、具體場合來確定,要求情感真實,尊重觀眾。在不斷發展的社會中,能夠用到發言稿的場合越來越多,好的發言稿能更好展現自我。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愛護公物班級發言稿,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愛護公物班級發言稿精選篇1
教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學生發展中心的顧教師。今日,我發言的主題是擔負職責,愛護公物,我能行。同學們,本學年我校在原有的“締造美的教室”的基礎上提出了“締造潤澤的教室”的發展目標。
我想“潤澤的教室”首先應當是整潔的教室,安靜的`教室,洋溢著書香的教室。“潤澤的教室”里的學生應當是擔當職責的,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其樂融融。我們在這樣的教室里學習、生活,度過完美一天又一天。一間間“潤澤的教室”的教室就組成了我們婁葑實小充滿愛的學校。
同學們,在我們的學校里除了教師、同學和食堂員工、保潔員工、保安叔叔等,還有一群和我們朝夕相互的朋友,他們不會說話,但他們就是我們這個學校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們是誰?也許有的同學已經明白答案了,他們就是我們的學校設施、設備,我們稱他們是學校的公共財物,平時常簡稱“公物”,一花一草一棵樹、一桌一椅一扇門,大至一幢教學樓,小至樓梯上張貼的友情提醒貼。
我們常說“學校是我家,美麗靠大家”,很多同學的確做到了愛護公物,可是還有很多地方還不容樂觀。讓我們來看看下列的情景統計,這是后勤服務中心的教師供給給我的。玻璃損壞60塊,過道里的防火門有不一樣程度的損壞,廁所門修護次數多到無法計算,教室的門鎖損壞、修護無法計算,防撞貼損壞多處。這個深紫色的防護條費用近一萬元。廁所下水道堵塞多次,在清理的過程中發現有塑料袋、飲料瓶、抹布等物品,每一次清理都很困難,異味難聞。以上的情景中除了物品的自然老化外,更多的是使用的不當和人為的損壞。
同學們,我們在使用公物的時候,不妨問自己一個問題:“在家里,我們如何使用一些物品?”在家里,上完廁所,你關門輕輕關門,在學校你做到了嗎?
在家里,你們會在桌面上亂涂亂刻,留下一道道傷痕嗎?在家里,你看到飲水機的水槽里的水滿了,你會讓它溢出來流得桌上、地上都是,甚至導致飲水機下頭的鐵皮都生銹、腐爛了嗎?如果多問問,你是否找到自己做得不適宜的地方?如果你做得很棒,那就繼續堅持,如果還不到位,那就改正吧。同學們,今年三月我們曾開展了學校禮儀節,“禮貌,讓蘇州更美麗”,“禮貌,讓學校更美麗”,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在此,我還要強調一點:一方面損壞公物要酌情賠償;另一方面,愛護公物的情景和“常規管理班班行”的考核相掛鉤,讓真正“潤澤的教室”得到肯定和獎勵。
最終,請同學們跟我讀讀《婁葑實小“職責歌”》第四部分對團體負職責:
團體職責,勇于承擔;分內分外,盡職盡責;學校公物,愛心對待;一草一木,不蹈不攀;關心團體,顧全大局;團結同學,互相幫忙。敢于競爭,爭創“特色”。
我的講話到此結束,多謝大家!
愛護公物班級發言稿精選篇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孩子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愛護公物 從我做起》。
伴隨著每天清晨冉冉升起的朝陽,孩子們高高興興地開始新的一天,看著溫馨、美麗的校園,我想孩子們都會有一種喜歡和自豪的心情。學校為了給我們營造一個優美的校園環境,花費了大量人力和物力。這一切都是為了讓我們擁有一個既優美又舒適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我們應該珍惜保護這美好的環境。
前幾天,我發現小書屋里新添的漂亮圓凳破相了;上一周,四年級鼓號隊歸還的衣服外罩貌似被小老鼠啃過了;樓道上的包干區標牌不知道被誰的衣服的無影腳還是無影手給弄得垂頭喪氣地吊在那兒;個別孩子進出教室,“呼”地一聲把門拉開,又“砰”的一聲把門關上,震得窗戶上的玻璃都跟著一起顫抖……我所列舉的事例,我想大家也是都看到了的。在這里,我不禁想問問那些不愛護公物的孩子們,你有沒有想過,不論是有意還是無意,都對公物造成了損壞,也給其他同學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還會增加學校對公物的維修費用,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那些為我們提供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的設施都是多少工人頂著烈日當頭的艱辛辛苦建成的呀!難道我們不應該好好的愛護嗎?
孩子們,不僅在學校要愛護公共財物,在校外,在公園、在小區、在街道等等,更應該要愛護公共場所的公共財物。如果我們圖一時之快,逞一時之勇,而去故意毀壞公物,那它損壞的是國家的財產,貶低的`是你的聲譽,破壞的是我們學校的形象。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親愛的孩子們,愛護桌椅、輕開輕關門窗等等看似簡單的小事,但意義重大;有許多愛護公物的事情只是舉手之勞,但并非人人能做,長久地愛護公物更非易事。但一旦養成習慣,成為你的素質,就不是什么難事了。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用心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使自己擁有一顆愛護公物的公德心,成為一個真正的愛護公物的文明人。
愛護公物班級發言稿精選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愛護公物是新中國公民應該具備的一種基本美德。公物,包括所有的公共設施,在社會主義國家,都是屬于國家和集體的。它是人民辛勤勞動的成果和血汗的結晶。熱愛公共財產是熱愛社會主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和保護社會主義制度的具體表現。
為了使社會主義的公共財產不受損害,我國憲法規定:社會主義公共財產神圣不可侵犯。愛護公共財產是公民應盡義務的重要內容之一,每個公民都有責任愛護和保護公共財產,堅決同一切損害和侵犯公共財產的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學校是一個大家庭,學校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是公物。愛護公物要從每天的日常生活做起,從小事做起。同學們每天都接觸的`課桌椅就是公物,愛護公物就要愛惜課桌椅。
現在同學們的學習環境比起當年好十倍,從小學到中學用的全是現在這種新桌椅,但有個別同學并不懂得珍惜,喜歡在桌面上亂寫亂畫,甚至還用小刀刻上字,這是極不文明的行為。待你畢業離校后,這不文明的劣跡還會留下,當低年級的同學再使用這樣的課桌時,將會留下很壞的影響,這實際上是一種恥辱,是不自愛的表現。
愛護公物,更要保護財物。現在我們的教室里都放有一些比較貴重的教學設施,所以教室的門窗一定在保證完好無缺,放學后要把門窗關好,以防設施被盜。
愛護公物不僅表現在校內,在校外也應自覺愛護公用設施、文物古跡。文物古跡是國之瑰寶,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史的象征,是優秀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愛護文物是每個中學生應盡的社會責任,也是講道德、講文明,有修養的外在表現。
愛護公物班級發言稿精選篇4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愛護校園環境。
每當跨入校園大門,步入教室時,你是否感覺到自己走進了另一個家。是的,校園就是我們的家,我們在這里學習、生活、成長,學校就是我們的第二個家。我們在這兒學習,在這兒生活。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我們的伙伴,見證著我們成長的歷程。作家說:環境是心靈的港灣,畫家說:環境是靈感的源泉,教育家說:環境是塑造人的搖籃。
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是這個校園的主人,都有維護校園環境的義務與責任。
這里有一個真實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這是一段在澳大利亞留學的一個中國年輕人的親身經歷。他說,一天,他在林蔭道上走,忽然從后面跑來一個老人,仔細一看,原來是在追趕一張紙,風好像故意和老人作對,把紙片吹得忽高忽低,但老人還是堅持追趕。年輕人想:這一定是一份對老人來說很重要的材料。于是,趕上前去,把紙條撿在手里,交給老人。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老人接過紙條,轉身放進一旁的垃圾桶,高興地說:總算讓它到了該去的地方了。同學們,聽了這個故事,不知你有何感受?
同學們,讓我們從點滴做起,愛護校園環境,自我約束,檢查。拾起一片垃圾,留下一方潔凈。“愛護校園環境”需要你、需要我、需要大家的努力!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營造文明、整潔、優雅的校園環境吧!讓我們在校園這片圣潔的天空、心靈的凈土中放飛希望!美麗的校園一定會因我們的文明而錦上添花。
愛護公物班級發言稿精選篇5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心中的校園,它是繁華而又干凈。它有兩行整齊的樹木修飾著略顯單調的小道,有一群美麗妖嬈的花朵增添它的美貌。放眼望去是一片生機勃勃的嫩綠色兒,就像我們懷著青春夢想憧憬美好的明天一樣。
一些不愛護環境、不良的行為現象處處可見。對于此,我們學校的領導花費了那么多的心思,買了那么多的垃圾桶,種上了美麗的草兒,還采購種類繁多的花兒。他們這樣做,是為了什么?不就是給大家建設一個干凈舒適的學習環境嗎?追求美麗而又干凈的校園部正是我們所需求的嗎?為什么還是有同學故意搞破壞呢?愛護環境不是學校某個領導、某個老師的事,更是我們每個同學的切身大事。
我們為什么就不能像愛護自己的家一樣去愛護這個校園呢?我們口口聲聲說愛護環境,可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幾個?我們總是埋怨學校的不足與缺陷,一有問題就把責任推給學校,從不認真地考慮自身的問題。我們總是疑惑垃圾箱的垃圾不多,而旁邊的垃圾滿地都是。就這么幾步而已,可是我們的同學為什么這么吝嗇我們的腳步呢?就差這么幾步,而導致那些垃圾孤零零地躺在了它不應該躺的地方。
也許,愛護環境的方式只一個,那就是盡心盡力地做好自己本分的工作。但是破壞環境的方式卻是多種多樣。如果我們確實愛我們的校園,那么,請你們不要隨地吐痰,隨手扔垃圾,更不能縱情地踐踏我們可愛的花兒,和折斷我們嬌嫩的花兒,行嗎?其實,愛護環境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要求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
同學們,請愛護我們的校園,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去愛護校園,愛護環境,去建設一個干凈而美麗的校園,好嗎?
愛護公物班級發言稿精選篇6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保護環境,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
今天是三月十二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樹節。我相信,受到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可能很少有同學會真的去植樹,但并不代表我們就能忽視這個倡導環保的節日,在日常生活中,對于自然、對于環境我們能做的其實很多。
同學們,大量數據表明我國的綠化面積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森林覆蓋率很低。但我國的木材砍伐量卻是世界第一,森林面積不斷減少。而綠樹不僅能防風固沙,保持水土,還能美化環境,在吸收廢氣的同時提供人類呼吸所需的氧氣,并且它還具有調節空氣溫度、濕度,吸粉塵、降噪音等功能。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綠色生命,愛護綠化。都說一個齒輪的運轉需要許多個小齒輪的推動,大齒輪好比我們的新時代政策,我們需要一個又一個行動的小齒輪來推動這個政策。可是同學們,我們捫心自問一下,作為小齒輪的推動者,我們真的做到保護環境了嗎。
舉幾個最簡單的例子。當你走在回教室的路上,突然感覺腳下一黏,移開鞋子發現是一塊被隨地亂吐的口香糖;當你調好焦距擺好角度,正準備按下拍攝鍵時卻發現,你的鏡頭中多了幾個垃圾袋和塑料殼;當你經過洗手池卻發現水龍頭一直在滴滴噠噠滴水時;當你想在景區合影卻發現身后的書上刻了“某某某到此一游”時;當你想欣賞春景卻發現草坪被踩踏地毫無生機,花兒都被摘得落了一地……你的內心是否充滿了對這些行為的鄙夷。
那么我們能做的又是什么呢?保護環境,不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更要真正做出行動。一方面我們應該改掉破壞環境的陋習:隨手撿起垃圾丟進垃圾桶,順手關燈關水,呵護一草一木;另一方面在看到身邊有人破壞環境時也要出言制止,用每一天點點滴滴的行為來推動小齒輪的轉動,讓小齒輪帶動大齒輪的轉動,讓我們這一代、我們之后的每一代人都能看到藍天綠水、春意盎然!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愛護公物班級發言稿精選篇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六年級二班的楚天舒。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愛護校園,從我做起》。
清晨,當我們披著朝陽的光輝踏進學校大門時,一天緊張而又愉快的校園生活便開始了。每天,我們都生活在學校這個大集體中,在這里學習,在這里生活,學校就如同我們第二個家。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我們的朋友,和我們共同呼吸,共同成長,這里的一磚一瓦都是我們的.伙伴,和我們共同承受,共同迎接每一個未知的挑戰!我們的校園,美麗整潔、寧靜溫馨。校園優美的環境,讓我們懂得珍惜,學會關愛;也讓我們知書達禮,道德高尚。
每次看到這美麗整潔的校園,我的眼前就會出現同學們辛勤打掃的身影。但是仔細觀察,也會發現一些不和諧的地方。有些同學喜歡在學校的墻壁上加幾個臟亂的腳印;有些同學,喜歡在教學樓上,用垃圾來做“自由落體”的實驗;還有一些同學,他們總喜歡在桌椅上刻刻劃劃。如果說,校園的整體美要歸功于那些辛勤的身影,那么上述的那些說大不大,說小卻又不小的污點,就應該是同學們個人衛生習慣了。美麗的校園,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去愛護。優美的環境,需要我們每個人去保持。愛護校園,就要從我們做起。在校園中我們要處處留意自己的行為,積極保護校園環境。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將垃圾自覺放入垃圾箱中。而且,我們還不能不隨意破壞學校的公共設施,不攀折花木,不攀爬草場護欄,不在墻壁和課桌上亂寫亂畫。這些看起來雖然是身邊點點滴滴的小事,但一舉一動卻都包含著我們對學校的愛。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營造文明、整潔、優雅的校園環境吧!讓我們在校園這片圣潔的天空、心靈的凈土中放飛希望!讓港一小因我們的文明行為而驕傲!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