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河護河的發言稿
發言稿的主題要根據具體情境和場合來確定,演講時要求情感真實,尊重觀眾。在我們的學習和工作生活中,能夠用到發言稿的場合越來越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愛河護河的發言稿,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愛河護河的發言稿精選篇1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我是花園小學六一班的學生任。
水,滋潤萬物,與人們的生活處息息相關。中國是一個干旱缺少水嚴重的國家,淡水資源的百分之六,僅次于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中國缺水的地方有很多,而在不缺水的地方,人們的浪費水、污染水的現象又太嚴重了。
一些工廠把工業廢水排入河流,造成了水資源的嚴重污染。河流里的小魚、小蝦生活在這樣的水中,就會慢慢地中毒,死去,人們喝了這些水,也會嚴重影響到身體的健康。
有時我會經常看見學校的水龍頭是開著的,沒人愿意上前一步,把它關緊。還有的同學總是拿冬夏立到處亂噴,水擠的滿地都是,也有一些同學把手放在水龍頭上玩水。
同學們,你們難道都不愿意珍惜水源嗎?
在此,我要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用完水扣要把水龍頭關住。
2、不要用水玩游戲。
3、如果有人在玩水,一定要制止他們。
我們一要就要珍惜水資源,節約水資源,保護水資源。
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
希望你們能采納我的建議。
祝: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愛河護河的發言稿精選篇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保護水資源從我做起》。
還記得中央二套《全民節約共同行動》特別節目嗎?那個小女孩李濤濤,生活在寧夏鹽池農村。他們一年見不到一場像樣的雨,吃的是渾濁的苦咸水,還要用毛驢車跑三個多小時去拉一趟。每天一家人只能用一小盆水洗臉。上學走十多里的沙漠路,她都舍不得喝一口水,因為學校也沒有水!濤濤的名字里,蘊藏著祖祖輩輩對水的渴望!回想這個節目,我似乎又聽到了濤濤的吶喊:
老天啊,你不要把懲罰降到我們的身上,讓水給我聾啞的媽媽一絲慰藉,讓水給我愁苦的爸爸帶來明天的希望,讓水給村里72歲的老爺爺這輩子洗一個澡吧,讓水把我的臉兒洗得干凈地到學校吧!我其實用不了多少水,我只要一瓢干凈的水,哪怕路更遠,哪怕不睡覺,我也會高興地去拉回來。我一定會倍加珍愛您的賜予,我會讓這瓢水在洗臉后讓我家的小鴨、小狗也好好地喝上一口。給我,給我干凈的水,好嗎?!
愛河護河的發言稿精選篇3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大家應該都知道,我們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而且還要留給我們的子孫后代,所以我們從現在起,就要珍惜資源,留給我們的子孫后代。
特別是水資源,如果離開了水資源,我們人類將無法生存下去。人們生活很多地方都離不開水,如人們需要喝水,用水洗澡,給地面灑水,處處都離不開水。而且有些小動物也要有水才能存活下來。像小魚、小蝦、鯨……所以我們要保護水資源。
還有電,我們還要節約電,因為我們人同樣也離不開電,如果離開了電,那夜晚我們的世界就成了一片漆\,什么也看不見。因此我們要節約用電。
我們不要亂扔垃圾,保護好地球的自然環境。遭我們人類的破壞,使北極的`企鵝和北極熊都失去了家園。我們還要保護好小動物,因為人類不能離開動物,離開了它們,降臨到它們身上的命運,也同樣的會降臨到我們頭上。幾年前,由于人們對海里的鯨進行大量捕殺,使鯨的數量急居下降,現在恐怕鯨已經在海洋里滅絕了。
在這里,我要向全世界人民呼吁: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的家園,保護環境,節約、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
謝謝大家!
愛河護河的發言稿精選篇4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保護水資源。
玩水的人越來越多了,浪費水的人越來越多了,現在,我們地球的水資源是有限的,世界的人口逐漸增加,水資源在逐漸下降,所以我們要節約水資源,人人有責。
一是,水龍頭里的是人們最浪費了,有的人,洗一個手,水一直在嘩啦嘩啦的流,要不是就忘了關水龍頭。還有的人就和朋友在洗手,洗著洗著就玩起來了。
這些人都不知道,水龍頭里的水來之不易的,他們不知道這水龍頭里的水是有限的,當你們沒有水的時候,你們就覺得這水非常重要,有些人就會以為你們浪費水而后悔的,所以大家都要節約用水,如果你看到別人在浪費水,你一定要提醒別人不浪費水。我們可能不知道我們的誰看著像是用不完了,可是其他地區連水都很難喝道,我們一天的水,他們可能用幾天,他們的糧食也很少,災區的人是缺糧缺水,而我們什么也不缺,而且還很浪費,所以我們要“保護水資源,人人有責。”
我們見到誰浪費水,就阻止他,大家也要豎立起“保護水資源,人人有責。”
謝謝大家!
愛河護河的發言稿精選篇5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__X,來自____市一中高三年級。和大家一樣,我也是一名中學生,但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故事不在中學的校園里。我是一名環保志愿者,今天想講的故事,和水有關。
水有多重要?翻開我們的課本就知道了。地理說,地球表面超過70%被水覆蓋;生物說,我們的身體三分之二都是水;歷史說,人類文明全部發祥于河流。兩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倫,尼羅河催生了古埃及,愛琴海誕生了古希臘,華夏文明,始于長江、黃河。
我從小就對大自然充滿了親切與好奇。當我學到這些的時候就在想,走出課本,現實生活中的水是怎樣的?
湖南簡稱“湘”,最大的河流是湘江。《觀書有感》里說“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那么,湘江的源頭是什么樣子的?越想知道,我就越想去看看。于是,20__年,我參加了湘江探源的活動,和三十多位小伙伴一起,去到了湘江的源頭——永州市藍山縣野狗嶺。
我們在野狗嶺的原始森林里跋涉,清澈的溪流在山間奔騰,美麗的景色使得我們連連贊嘆。但是尷尬的是,走在樹林中,隨意丟棄的垃圾四處可見。當我們把滿滿的一袋又一袋垃圾收集起來之后,它們的數量引發了我和小伙伴們對湘江環境的擔憂。
為了呼吁更多的人走近湘江、親近湘江,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20__年,我聯同八位小伙伴一起成立了走讀湘江環保公益社,開啟了關注湘江、保護湘江的環保之路。但是,環保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
社團成立之后,20__年暑假,我們舉辦了第二次走讀湘江活動。我們要通過沿途實地考察、探訪,了解湘江沿岸的水質、人文、生態等等,一起來保護母親河。多么有意思的事情!當時,我懷著滿腔熱情,但是招募的過程卻并不順利。由于學業壓力,曾經有三十多個人的隊伍,一下子縮水到了只剩九個人。
走讀的過程,也遭遇了無數的挑戰和困難。有一次,我們抵達衡陽水口山采樣點的時候,天上下著暴雨,我們深一腳、淺一腳地在泥濘的田地里跋涉,雨水夾著狂風撲打在臉上什么也看不清。到了排水口后,隔著一米多高的平臺,夠不到!怎么辦?就在暴雨里面,我們趴在管道上,努力地將采水瓶靠近水面。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嘗試,最后所有人全身濕透,終于得到了一瓶寶貴的水樣!
當然,最難的還是時間。很多同學都會說,高中的課業很多、很難,學習的時間都感覺不夠用,哪還有時間做公益?
”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意擠,總還是有的”,這魯迅先生說的。
我們怎么擠時間呢?畢業典禮上,我們都在給參加的家長和學長發環境調查的問卷。
慶幸的是,在坎坷中,我們秉持著一顆保護湘江的初心;開心的是,我們的努力,終于收獲了各界的認可。獲得母親河獎;受邀參加亞太低碳技術高峰論壇;“走讀湘江”也被寫進了教材。但最讓我們開心的,是親眼見證了湘江水質逐步轉好。
20__年,進行第三次湘江探源活動的時候,我們的隊伍已經壯大到了6個市州的同學們。原本荒蕪的山路已經被整齊的階梯所取代,當我們走在專門為行人修建的棧道上時,已經沒有了垃圾,只剩下稚嫩的湘江歡快地流淌,鳥兒在山林間歌唱。我們甚至可以通過觀景平臺,零距離地接觸湘江源頭。在家毫書記曾經“連飲三口水”的地方,我們也蹲在溪流邊,捧起清涼的溪水喝下,感受著流淌在湖南人血脈里的母親河。
過去幾年,為了完成走讀湘江的考察報告和走讀日記,我們的行程超過6000公里。如今,湘江雖然水質轉好,但江上依舊有生物多樣性破壞、污水排放等問題,湘江的保護仍然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每一位同學,盡自己的力量去守護母親河。
我特別喜歡崔衛平老師的一段話,他說:“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怎么樣,中國便怎么樣;你是什么,中國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國便不黑暗。”所以,讓我們在自己的道路上前行時,也停下腳步,看看近在咫尺的河水;讓我們用每一聲呼喊,來喚醒更多人對湘江沉睡的情感;讓我們用每一次努力,來推動、改進我們生活的世界;
讓我們用每一件小事,來創造新的進步,擁抱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