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清明節發言
學生清明節發言篇1
老師們、同學們:
又一個清明節,又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
革命先烈們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為了徹底埋葬舊世界,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而前赴后繼,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
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鋼鐵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殊死拼搏。是他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他們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
面對你們,我們怎么能不肅然起敬?你們的輝煌業績,將彪炳史冊、萬古流芳!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戰爭的年代造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美好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成棟梁的機會。我們有信心,因為我們有榜樣!同學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更要發奮學習,為祖國增光,添彩!
清明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如何過好這個傳統節日,安全、文明是兩個必不可少的關鍵詞。
哲學家馮友蘭說過,行祭禮并不是因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我們的祭掃,應更多地體現在精神層面,而不是以物質來衡量。當前,植樹祭掃、鮮花祭掃、網上祭掃等現代文明祭掃方式正在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同,應該大力予以倡導。獻上一束鮮花,寄托一份哀思,于逝者而言是紀念和慰藉,于社會來說,也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
當然,清明節不應簡單等同于掃墓節。作為源遠流長的傳統節日,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外,還形成了踏青、郊游、插柳、拔河等戶外活動,從而巧妙地融入了追思感傷和歡樂賞春的不同文化元素。我們在祭奠先人的同時,還要全面繼承清明節的文化內涵,并不斷創新加以豐富,使清明節更好地承載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學生清明節發言篇2
很多人在清明時節會想到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會想到白居易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而我卻總想起“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總想起“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總是執著的認為清明節最重要的意義就在于為烈士掃墓。無數革命烈士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為祖國流盡了最后一滴血。不管是留名史冊的還是默默無聞的 ,不管是我們知道的還是我們不知道的,他們都是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為了民族而無私奉獻的英雄,是我們心中真正的戰士!天安門紀念碑上的題詞還記憶猶新:“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是的,在這個清明節里我懷著一顆崇拜而感恩的心去悼念那些在戰爭年代或失去生命或失去親人但卻不失堅定信念的戰士!
在感激先烈的同時我更感激那些在這個和平年代無私奉獻著青春的戰士。他們或許整日在隱蔽戰線,把自己隱沒在黑暗之中,他們的青春,他們的熱血,甚至是他們的生命全部奉獻給了一句承諾、一個信念、一種信仰——“對黨絕對忠誠,精干內行”。他們或許正在世界的其他國家作為中國的代表為履行維護世界和平的職責而面臨槍林彈雨。他們或許為守衛國土而遠離家鄉,守在邊防的第一線,只為讓我們睡上一個安穩覺,只為捍衛國家領土,捍衛民族尊嚴!我懷著一顆無比感激之心向我們的戰士敬禮。在這個和平年代沒有什么比你們更讓人感動更讓人欽佩!
清明于我們不只是一個踏青的節日,更是一個祭祀的節日,一個教育我們要感恩先輩,感恩現在的節日。年輪隨日光漂移,清明來了又去了,留下我們這一代人,在這個山花爛漫的季節里寄托我們的哀思和感激。不為別的,只為讓我們對現在的一切倍加的珍惜和努力!
學生清明節發言篇3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清明節的哀思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燕子飛到南方去了,有在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親愛的爺爺。您長眠在這冰冷的墓地里很久很久了。孫女和您近在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么不讓孫女悲傷,痛苦,而又惆悵滿懷呢。
記憶中清明節曾有過的快樂早已蕩然無存。沒有爺爺的清明節連天都灰蒙蒙的。無休無止的綿綿細雨讓我悲從心起。寒風啊,請你告訴斷腸人,那樣愛孫女的爺爺怎么就在也不回來了。
透過蒙蒙的雨絲,我又看見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滿山的小草還是那么嫩綠,五顏六色的野花寂寞地開放著。還有那無人采摘的碧綠的青蓬。這一切都讓我感到親切極了。景物依舊,爺爺卻早已不在了。畫面再次重現,藍藍的天空下,一個小女孩握著風箏的線軸,歡快地跑著。哪個緊隨其后的慈祥老人不正是爺爺嗎,他的臉色為何這樣蒼白,為什么不停下休息,我明白他是舍不得。
畫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女孩跟著爺爺乖乖地采青蓬。再老人的嘮叨中,小女孩知道了清明節,清明果,僅此而已。粗心的小女孩,你怎么沒有看出爺爺眼中的憂傷,爺爺在用最后的力量延長著小女孩的快樂。
知道無奈的離開人世。
爺爺走了,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了。也終于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爺爺卻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學生清明節發言篇4
各位長輩、平輩、晚輩、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
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春花燦爛、春色滿園。又是一年清明節,清明節不僅是踏青的日子,又是一個傳統祭祀的節日。一個需要我們感恩先輩,感恩當今的節日,每年清明時節,是炎黃子孫尋根求源、掃墓祭祖的日子。今天,我們這些楊氏后裔不畏路途遙遠,拋開手中的工作,在百忙之中,攜帶妻兒老小,從四面八方趕來相聚這里,焚香祈禱,躬身叩祭我們的列祖列宗,并在這里隆重舉辦2021年清明節祭祖活動。
飲水思源,銘記祖功,是彰顯我們楊氏宗族一脈同源,血濃于水的一大舉措。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我們的祖先一貫為官清正,忠義炳著,使楊氏擁有忠義傳家的優良傳統,激勵后人弘揚祖德,傳承家風,開拓創新,續寫華章。愿我先祖,九天有靈,庇佑族人,壯我族雄風。今逢盛世,國泰民安,昌隆繁盛,家興族旺。楊氏后裔效祖遺風,與時俱進,人才輩出,百業騰飛!
我們舉辦楊氏家族清明會的目的,不是講人多,講勢力,而是弘揚家族美德,傳承家族的優良傳統;凝聚族人力量,構建家族和諧;營造族人相互關心、相互愛護、相互幫助的良好氛圍,激發族人的自豪感和榮譽感。光宗耀祖、振興家族、奮發圖強、永不言敗要成為楊氏家族族人的真實寫照。不管你是在家創業,還是外出打工、或者經商,都應該有一份熱情和義務;積極參與辦好楊氏家族清明會,作自己最大的努力。
在此,殷切希望我們的族人以家族為重、以家族為榮,讓我們之間只有團結,沒有分裂;只有和諧,沒有仇恨;只有寬宏大量,沒有小肚雞腸;只有風雨同舟,沒有同室操戈。因為我們是一家人,因為我們是同根生!我們這一代,起著承先啟后的作用,不僅要干好自己的份內事情,也要為構建社會和諧、家族的振興出力,造福子孫后代,不給子孫留遺憾,把楊氏家族做強、做大。也希望我們在緬懷祖先,弘揚祖德的同時,告誡我們的后人要尊老愛幼,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再創輝煌!
今天的聚會,也是為了我們宗親相互認識,相互了解,傳遞信息,從而使我們楊氏家族今后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求同存異、互相幫助、互相支持、共謀發展。為家族的團結、社會的和諧,國家的強盛而盡心盡力。
我們的楊氏家族,人丁興旺,人才輩出,特別是旅居他鄉、學有建樹、事業有為的宗親,要加強聯系,交流合作,共謀發展,閑暇之余,別忘了常回家看看。
最后吟詩一首結束我今天的發言:
陽春三月又清明,荒冢孤墳野草生。
化紙焚香斟素酒,緬懷先祖寄深情。
謝謝大家!
學生清明節發言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嚴冬在春風中消退,歲月在奮斗中遠去,在春的懷抱中,不知不覺又是一年清明節。
清明節是人們緬懷親人、寄托哀思、慎終追遠、敦親睦族的傳統節日。也是為了緬懷革命先烈,發揚優良傳統,發憤學習,立志成才。
在這一天,我們來到烈士陵園拜謁那些長眠的英雄。遠逝的畫面已載入歷史,他們英雄的壯舉已化作一尊不朽的雕像!我們懷著崇敬而凝重的心緒齊聚烈士紀念碑前,陽光下紀念碑上那巍然屹立的戰士仿佛正引領著我們向遠方眺望。他是要提醒我們不要忘了中華民族過去不屈不撓的奮斗史?還是要讓我們展望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
但是,在緬懷的同時,也不能忘了,隨著時代的變遷,中國各地正在大力倡導文明、環保、健康的祭奠方式,那些封建迷信的祭奠陋習正在逐漸消退,我們要以一種文明環保的方式,紀念那些革命烈士與親人。
大家可以同家長一起參加清明節祭祀祖先活動。清明節祭祀不是一種迷信活動,而是家人對已逝去祖先的懷念,緬懷他們對后人、家庭及社會所做的貢獻,激勵后輩向他們學習,努力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國家為清明祭祀設定了法定假日,說明它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活動,值得我們提倡、參與、弘揚!
大家可利用這次清明節祭祀活動,走進廣闊大自然,親切擁抱大自然,去仔細觀察、用心思考、勇于探索,一定會學到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同時,去用心感受陽光的柔媚、清風的拂面、溪水的歌唱、花草的芬芳,陶冶自己的情操,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的情感。
過清明節,也有一定的規矩,而我們又該如何過清明節呢?
首先可以追思過清明。我們可還記得,在西安這片土地,有多少英雄的靈魂在靜默,有多少先烈的英風在飄蕩。我們倡議,通過開展“唱紅歌、祭英烈”的方式,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重溫入黨、入團誓詞等抒壯志活動,頌揚先烈精神,陶冶情操,培育健康科學的節日生活方式。
再者是節儉過清明。送上一束鮮花,寄托哀思;栽上一棵綠樹,表達緬懷;點上一首歌曲,吐露真情;留下一段祭文,書寫思念……我們提倡老人在世時子女多盡孝,老人逝去時喪事簡單處理。
而主題是綠色過清明。清明節又名“踏青節”,除祭奠先人外,還有一些放風箏、蕩秋千、春游等習俗。在祭奠先人、外出踏青時,樹立生態環保的理念,減少鞭炮燃放、焚香燒紙,不拋撒冥幣,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不采摘花草,共同保持清潔衛生,共同維護綠色生態的自然環境。
同學們,請把對國家的報效之情;對先人的報答之意;對親人的感激之心;用你們文明的行為表達出來吧!生活中一點一滴的文明行為都要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我們要共同營造一個文明的城市,創建一個綠色的家園吧!
謝謝大家!
學生清明節發言篇6
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既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關于它的由來,有許多動人的傳說。下面就挑一個來講講“春秋時代?,晉國國君的兒子重耳為躲避追殺,在介子推等人的幫助下逃到了國外。他們在荒山中迷了路,又找不到東西吃,此時的重耳還心系百姓,這感動了介子推,他從自己腿上割了一塊肉,烤熟了遞給重耳吃。重耳在外流亡了19年后,終于回國做了國君。他給跟隨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賞,惟獨忘了介子推。經人提醒,他非常過意不去,決定親自去請介子推。誰知道介子推早就帶著老母親躲到綿山里去了,重耳帶人搜山,也沒能找到他們。有人提議放火燒山,重耳采納了這個建議,結果適得其反,把介子母子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重耳非常后悔,把他們葬在柳樹下,為忌煙火,他命令全國百姓每個的這一天都?不得點火做飯,定為“寒食節”。第二年,重耳領群臣去綿山祭奠,發現柳樹復活了,就把這棵柳樹命名為“清明柳”,把“寒食節”禁火,在“清明節”插柳,代代相傳,成了全國性的大節日。?
我們知道先烈們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國旗,用寶貴的生命為共和國大廈奠基,先烈們的豐功佳績是不朽的,他們的精神是永存的,共和國不會忘記他們!人民不會忘記他們!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少年兒童更不忘記他們!?
憶往昔,訴不盡我們對先烈們的無限懷念;看今朝,唱不完我們對明天無限的憧憬;展未來,我們信心百倍,壯志豪情。不管我們將來從事什么職業,我們祖國的兒女,肩負著先烈們沒有完成的事業,肩負著建設經濟發達、文明富強、巍然屹立于世界東方偉大祖國的歷史重任,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呼喚文明春風,告慰烈士忠魂!
學生清明節發言篇7
各位老師、同學們:
嚴冬在春風中消退,歲月在奮斗中遠去,不知不覺中又是一清明時。當我們懷著崇敬而凝重的心緒齊聚烈士紀念碑前,陽光下紀念碑上那巍然屹立的戰士仿佛正引領著我們向遠方眺望,他是要提醒我們不要忘了中華民族過去不屈不撓的奮斗史?還是要攜我們展望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我想兩者皆有。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泱泱大國,曾經是世界四大文明發源地之一。當蠻荒的地球出現人類時,原始的山頂洞人就開始加速世界文明的發展進程,他們學會使用火來改變人們茹毛飲血的生活習慣,人類的壽命在周口店的火光里得以延長;黃帝在連續的征戰中塑造了一個嶄新的民族,華夏民族一次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禹以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公心,成功治理黃河水患,向世人證明中華民族是可以戰勝任何困難的民族;歷史車輪飛轉,夏商周的不停更替,春秋戰國的紛爭絲毫沒有影響中華民族對世界的貢獻,孔子等諸子百家以他們閃光的文集改變著世界思想史;秦始皇以傲然雄心一次完成了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統一,盡管他殘暴的統治為漢朝替代他尋找到了一個合理的歷史注解,但它對中華民族的統一仍然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漢朝的光武中興使世界首次感嘆中國的強大與發達,中國也開始以四大發明影響世界科技發展的步伐;五代十國的短暫紛爭阻擋不了中華民族的進步,隋朝的出現結束了分崩離析的中國政局,大運河是中國在這一朝代獻給人類的巨大貢獻,它至今還在中國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唐朝盛世吸引了世界各國前來學習交流,韓國、日本正是在那個時代借鑒中國的文化政治制度才有了自己的文字和服飾,才有了自己健全的政治制度;唐詩、宋辭、元曲、明清小說一直影響了世界文學史。
中國的先人們以自己的聰明和努力,影響了世界,改變了世界,同樣為我們書寫了耀眼的中華文明史。
斗轉星移,時光飛逝,閉關自守的清政府放慢了中國的發展腳步,日益衰竭的國力與西方列強的迅速崛起形成了巨大反差,落后就要挨打,終于西方列強的鐵蹄伴著鴉片戰爭踏進中華大地,從此中華民族開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慘歲月。
鴉片戰爭后帝國主義列強紛紛將侵略的魔爪神像中國,領土被瓜分、人民被殺戮、資源被劫掠、尊嚴被剝奪、文明被破壞,中華民族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讓我們記住曾經侵略過中國的西方列強中的日本在中國犯下的幾起罪惡吧:甲午戰爭期間日本制造了旅順大屠殺,旅順全城只留下了人用于搬運尸體,其余萬多名中國人全部死在日本的屠刀下,其中有很多婦女兒童;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侵華的日軍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多萬中國人民倒在日寇的刺刀和槍口下;日本部隊以滅絕人性的手段用活人做實驗,很多中國人被當成木頭成為其試驗臺上的犧牲品。日本侵略者們制造的滅絕人性,令人發指的罪惡還有很多,在我們的家鄉小樓房村就有侵華日軍制造的慘案證據。
面對破碎的國土,面對受苦受難的人民,中華民族不屈的個性在一個個愛國的仁人志士身上迸發,他們以鮮血和生命開始探索救國救民之路;開始對侵略者進行英勇的還擊。于是我們就能記住一串串民族英雄的名字:虎門銷煙的林則徐;甲午海戰中以身殉國的鄧世昌,血灑變法路的譚嗣通,不屈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產主義先驅李大釗,長征路上的紅軍,抗日戰場上的左權將軍、狼牙山五壯士、女英雄趙藝曼、花季少王二小……正是有無數這樣的民族英雄,中華民族才在災難中尋找到了救國之路;正是有這樣的英雄,中華民族才打敗了侵略者,結束了外族的入侵。
學生清明節發言篇8
同學們,今天我們在___革命烈士陵園隆重集會,舉行清明掃墓活動。此時此刻,當我們站在紀念碑面前的時候,我們悼念,我們品讀,我們銘記。我們悼念無數為了宜昌解放和繁榮而英勇捐軀的知名和不知名的英雄;品讀革命志士的信仰、堅貞,崇高和不朽;銘記源遠流長的不屈的民族精神。
時間永是流逝,信念未曾更改。多少年來,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一直被人們傳誦。不管時代如何變遷,先烈們舍生忘死、前赴后繼、為他人謀幸福的高尚品德不應該被遺忘,他們的無畏和奉獻精神萬古長青。
生命權是一個人最基本也是最珍貴的權利,為了他人的幸福,不惜獻出自己最寶貴的生命,這是何等的高尚然而,現實生活中,有人藐視他人生命甚至非法剝奪他人生命,也有人特別是青少年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不懂得珍視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他們或玩物喪志,或自私自利,一點點小小的困難,就讓他們退縮;一點點小小的矛盾,就讓他們大動干戈。云南大學馬加爵平時自我封閉,因一點小矛盾就殘害無辜的血的事實,留給我們的思考是極其沉重的。面對這不眠的紀念碑!讓我們永遠記得去珍惜生命,珍惜親情,珍愛生活中一切美好的東西,為他人帶來快樂,這才是青年人學習英雄緬懷先烈的真諦!
長期以來,夷陵學子淳樸向上團結拼搏的道德積淀為多少有志青年的理想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作一個優秀的夷陵學子,踏踏實實地為自己積極而幸福的人生作準備,勇敢地為將來服務和奉獻社會蓄積力量,就是我們無悔的選擇。讓我們把愛國愛民族的高尚情懷融入到愛校愛集體的具體行動中去吧,讓小事洗禮我們的靈魂,讓英烈見證我們的成長。
思想永遠昂揚,靈魂永不跪倒,步伐永遠堅定,這就是我們面對先烈的錚錚誓言。我們將無愧偉大時代,我們將奮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