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籌辦人發言稿
清明祭祖籌辦人發言稿篇1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祭祖掃墓的傳統節日,清明又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在我的家鄉,清明節的主要習俗就是掃墓祭祖。所以又把清明稱為“鬼節”。民間還有上墳、添墳的習俗。晚輩帶著燒紙,供品等,到已去世的親人墳上,燒紙磕頭。最后給墳墓上添新土,還要在墳頭上壓白紙條。聽老人們講這是給已去世的親人修房屋,防備夏天,下大雨漏水。以此來表示對死去親人的悼念。此時我想起了大詩人杜牧的一首《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正值春天,萬物復蘇,春光明媚,桃紅柳綠,到處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除掃墓之外,還有踏青郊游的活動。這時,人們就會帶著家人到野外去游玩,以此來放松放松自己因工作而緊張的情緒,還可增加家庭的和睦氣氛。古代也有踏青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畫家張擇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圖》就生動形象的描繪了當時清明節都城人民郊游踏青的熱鬧景象。
清明節還是植樹的好季節。因此又有插柳植樹的活動。聽老人們說舊時候有“清明不插柳,來年變黃狗”的諺語。
除了以上的風俗以外,還有吃蛋的習俗。這就如同春節吃餃子,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一樣。這些習俗隨著社會的發展,有的已經被淘汰,有的流傳至今,有的還增加的新的內容。
清明除了這些習俗之外,還有我們小伙伴的歡樂活動,蕩秋千,放風箏。玩的要數放風箏了。大家在一片寬闊的空地上,跑來跑去,歡聲笑語,共同把風箏送上蔚藍的天空,大家一起放飛歡樂,放飛夢想,放飛希望……
清明祭祖籌辦人發言稿篇2
敬愛的革命烈士們:
在那被鮮紅的熱血染紅的歲月里,你們一個個奮勇殺敵、舍己為人的光榮事跡深深地烙印在我們少先隊員們心中,你們為新中國的成立付出了生命,你們的恩情我們沒齒難忘。
每當聽到你們視死如歸、英勇善戰的故事時,看到你們不畏犧牲,為了祖國和人民而戰死沙場的場面時,淚水便浸濕了我們的眼眶,我們心潮澎湃,決心向你們看齊!
夸父追日,追求的是光明及希望;你們前赴后繼,追求的是全國人民的幸福,是共產主義的理想;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員,我們應追求的是講十講,做文明使者。我們要在語言上講文明;在行為上講規范;在學習上講刻苦;在生活中講衛生;在活動中講參與;在集體中講團結;在待人上講誠信;在處事上講謙讓;在校內外講形象;在時時處處的行動中講安全。
同學們,我們還有幾個月就要畢業了,我們將為了各自的理想各飛東西。在最后共同生活的日子里,我們人與人之間最重要是要講誠信,因為它比美貌更可靠。沒有美貌的人生或許沒有足夠亮點的人生,但沒有誠信的人生則沒有一絲兒光明。人應以誠為本,以信為天。沒有誠信,生存世間的你可要作一粒懸浮其中的塵粒?
因為它比金錢更具有內蘊。人的內蘊不是金錢可衡量的,能體現內蘊的只有誠信。因為它比榮譽更具有時效性。人的一生有榮譽的護航當然風光不限,但沒有誠信卻一蹶不振。
棄信則無得,無誠則有失。誠信滿溢的社會才是五彩斑斕的社會,誠信充塞的人生才是魅力無窮的人生。
同學們,讓我們在先烈面前立下誓言:(手握拳頭與全體同學宣誓)講誠信,樹新風,爭當文明隊員。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守住誠信的陣地,笑看誠信之花在我們之間絢麗綻放吧!青山肅立,綠水長歌,我們要永遠銘記和頌揚革命先烈的事跡,繼承先烈的遺志,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力量。
清明祭祖籌辦人發言稿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冬去春來,一個使人憂傷的清明節又到了。
這次清明節,由我們去烈士陵園掃墓。學校讓我們去掃墓的目的是讓我們學習革命先烈們的英雄事跡,發揚革命精神。
今天,我們同老師一塊兒來到西寶山的烈士陵園,瞻仰那壯觀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哀悼那些為了我們新中國的解放事業而操勞的革命先烈們,緬懷那些英雄們。
我們將那朵朵早已準備好的小白花獻到了烈士墓前。烈士們,您們可知道那潔白的無暇的小花正表達了我們對您們的崇敬和哀思。
站在烈士墓前,我仿佛看到了當烈士們英勇殺敵,威風凜凜的樣子,仿佛看到了烈士們前仆后繼,決不讓敵人半步的英雄身姿;我又仿佛聽到了烈士們充滿仇恨的怒吼,仿佛聽到了烈士們凱旋歸來的歡呼……
黃繼光烈士,一個普通而又大名鼎鼎的英雄,在敵人攻打過來時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從而英勇就義。
這一個個普通的名字身后有著一段段不普通的故事,這一段段不普通的故事又是我們學習和生活上的“引路人”。
在平時的學習上,我們只要想起烈士們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就會想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對不起革命先烈,就抓緊時間努力學習;在升國旗時,我們只想到這國旗的紅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染紅的,就打消了想講話的念頭,不由自主地向國旗行注目禮,對國旗肅然起敬……
同學們,讓我們緬懷先烈,繼承革命傳統吧。謝謝大家!
清明祭祖籌辦人發言稿篇4
各位同學、老師:
下午好!
清明時節,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烈士墓前,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祭奠烈士英靈。我們瞻仰著一座座烈士的墓碑,遙想起當年,烈士們英勇獻身的身影又浮現在我們眼前。烈士們雖已長眠地下,但他們的精神將與青山共存,如日月長輝。
同學們,在那硝煙彌漫,戰火紛飛的戰爭年代,多少革命先輩,為了人民的幸福和祖國的解放,拋頭顱,灑熱血,英勇奮斗,前赴后繼,贏得了人民的世代敬仰。狼牙山五壯士,寧死不屈,戰斗到最后一刻,毅然跳下懸崖,壯烈犧牲,令敵人膽顫心驚;邱少云為革命的勝利,烈火燒身一動不動,用生命換來了勝利的曙光;年僅15歲的劉胡蘭,面對敵人的鍘刀,面不改色心不跳,從容就義,用自己年輕的生命換來了他人的平安。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先烈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鋼鐵長城!他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赴湯蹈火,永往直前,用他們寶貴的青春和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事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今天在這里,面對一座座矗立著的豐碑,我們怎會不肅然起敬?他們是我們一代代中華兒女的驕傲、值得我們一代代人崇敬和愛戴!烈士的英名和業績,將與江河共在、與日月同輝!
戰爭的年代造就了烈士們的堅強與無畏,和平美好的今天為我們提供了學習知識、增長才干的機會。同學們,我們是幸運的,我們是幸福的,我們沐浴著中國共產黨溫暖的陽光,快樂成長!
今天在這里,在這先烈們的墓碑前,我要對同學們提出的要求是:在學習和生活中要以 “八榮八恥”為標準,時時刻刻對照自己的一言一行,學習先烈不屈不撓的精神,珍惜現在,愛國愛民,守法守紀,勤奮學習,為民族振興、國家富強而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少年志則國志,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你們就是祖國的明天和希望,今天發奮學習,明天就會擔負起祖國賦予的歷史使命。
謝謝大家!
清明祭祖籌辦人發言稿篇5
清明節,緬懷周總理!
有這樣一位偉人,他沒有子女、沒有房產、沒有墓地、兩袖清風、鞠躬盡瘁;有這樣一位偉人,他對包括我們東源小學師生在內的所有中華兒女關愛有加、充滿期待,并為我們東源小學題詞“中華民族新希望”,他就是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
在清明節到來之際,我們在祭奠自己的祖先的同時,也在心里祭奠下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吧,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祖國和人民!
周總理去世后,遵其遺囑,遺體火化,不保留骨灰,骨灰撒到北京密云水庫、天津海河入海口及黃海黃河入海口。靈車經過天安門廣場的時候,自發組織起來悼念周恩來的上百萬群眾聚集在道路兩邊,即著名的“十里長街送總理”。
當年周總理去世時,聯合國降半旗,有的國家的駐聯合國大使向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提出“憑什么就中國的周恩來能享受下半旗的待遇,而其他國家的就不能?”
聯合國秘書長這樣回答他們:“你們中間任何一個人只要做到了周的這三點:
1、死后沒有留下一分錢的財產;
2、死后無一兒一女;
3、不留骨灰。
我一定在你們死后下半旗。”
他年輕時出國留學,學業有成回歸祖國,曾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年輕有為。曾經的周恩來年輕帥氣,50多年的革命生涯,26年總理任期,他理想堅定,高風亮節,功勛卓著,虛懷若谷。他的自信、他的風度,通過外國人的眼神就能看出來,他被國際上稱為“最難對付的政治家”。他是人民的“總服務員”,嘔心瀝血,鞠躬盡瘁。臨終前,他要求把骨灰撒到江河大地去做肥料,“死后也要為人民服務”。
這種力量叫人格,這種鞠躬叫盡瘁!
人生自古誰無死,活在人心便永生。周恩來總理生前從來不準別人頌揚他一字一句,死后也沒有供人瞻仰的陵墓。然而,他的豐功偉績和高風亮節,必將世世代代銘刻在中國人民的心中!
讓我們向敬愛的周總理致敬!讓我們清明節到周總理題詞紀念碑,再次瞻仰偉人“中華民族新希望”題詞,表達我們對偉人周總理無限的哀思,無限的懷念!
清明祭祖籌辦人發言稿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敬愛的叔叔阿姨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神木市第十一中學的楊張強,很榮幸今天能在這里發言。雖然我姓楊,但我從未來過楊家城,今天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將軍祠,仿佛又看到了楊門忠烈在沙場上奮勇殺敵的場景,讓我心中的楊家血統頓時熱血沸騰。在這里我對著將軍祠和各位楊門忠烈發出我內心由衷的敬佩。
你們,從硝煙中走來。鐵血堅毅的身影矗立在黃沙漫天的金沙灘上,身披戰甲,威風凜凜,宛如從天而降的戰神,散發著攝人心魄的力量。你們,是忠烈楊家將,為了國家而戰,為了民族而戰。你們是軍人,是鐵血的軍人,為救父親,你們個個不畏艱險,英勇殺敵,在血火彌漫的戰場上,鑄就鐵血的軍魂。你們,無愧忠烈二字。戰爭冷酷,哪怕血透戰衣,你們也毫不在意,只為了完成母親臨行前的愿望,帶著父親回家。最后,你們終也寡不敵眾。本已是傷痕累累的你們,以一敵十,奮勇殺敵,可惜,最終一個個戰死沙場。我明白,那時你們的心中沒有遺憾,有的只是濃烈的親情和軍人的使命,你們用生命和鮮血,詮釋了忠義和仁孝。你們是英雄,頂天立地的英雄,終將被后世稱道。英雄的光輝普照萬世,雖死猶榮,因為你們忠魂永駐。
我是一個有英雄情結的人,我喜歡英雄,喜歡馳騁沙場、馬革裹尸的英雄,喜歡像忠烈楊家將一樣的英雄。雖然他們的肉體隕落,但他們的忠魂將護佑著我中華民族,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讓一個又一個中國人銘記:我泱泱華夏,忠義不倒,仁孝永存!
清明祭祖籌辦人發言稿篇7
親愛的水北籍父老鄉親們:
大家好!
我們是水北鎮的一群普通的小學六年級學生,今天,我們想借“精工水北”公眾號,發表一下自己的綠色感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嚴冬在春風中消退,歲月在奮斗中遠去,在春的懷抱中,不知不覺又是一年清明節。
清明節是人們緬懷親人、寄托哀思、慎終追遠、敦親睦族的傳統節日。也是為了緬懷革命先烈,發揚優良傳統,發憤學習,立志成才。
在這一天,我們回到水北老家,拜謁那些長眠的先人。我們懷著崇敬而凝重的心緒齊聚墓地,那高聳的樹木、綠色的小草,仿佛正引領著我們向遠方眺望。既要寄思念,也要莫忘生態!
但是,在緬懷的同時,也不能忘了,隨著時代的變遷,中國各地正在大力倡導文明、環保、健康的祭奠方式,那些封建迷信的祭奠陋習正在逐漸消退,我們要以一種文明環保的方式,紀念那些自己的親人。
我們都明白,清明節祭祀不是一種迷信活動,而是家人對已逝去祖先的懷念。緬懷先人對后輩、家庭及社會所做的貢獻,是我們當代人所要牢記的任務。國家為清明祭祀設定了法定假日,說明它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活動,值得我們提倡、參與、弘揚!
水北鎮歷來是文明之地,在新形勢下我們更得做好表率。所以,今年的清明節,我們必須要牢記“文明祭掃,平安清明”的內涵,以身作則,做出文明榜樣。在祭奠先人、外出踏青時,我們水北人都要樹立生態環保的理念,減少鞭炮燃放、焚香燒紙,不拋撒冥幣,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不采摘花草,共同保持清潔衛生,共同維護綠色生態的自然環境。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希望,全體中小學生都能利用清明節活動,走進廣闊大自然,親切擁抱大自然,去仔細觀察、用心思考、勇于探索,一定會學到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同時,去用心感受陽光的柔媚、清風的拂面、溪水的歌唱、花草的芬芳,陶冶自己的情操,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的情感。
清明節又名“踏青節”。今年的清明節,主題是文明去祭掃、平安過清明。為此,我們除祭奠先人外,還可以開展放風箏、蕩秋千、春游等活動。
水北的父老鄉親們,請把對國家的報效之情、對先人的報答之意、對親人的感激之心,用我們文明的行為表達出來吧!生活中一點一滴的文明行為都要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我們要共同營造一個文明的城市,創建一個綠色的家園吧!
謝謝大家!
清明祭祖籌辦人發言稿篇8
同學們,歷史上,有多少關于清明的詩句,那“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是人們對清明的描述,每到清明,人們都會掃墓,以祭奠親人,可是,我們的親人是誰?是那些為了捍衛人民自由、生命不受威脅,而獻出寶貴生命的革命烈士。
每到這時,我想起那些為國捐軀的革命烈士們,敬佩之情便油然而生。當年,革命烈士們在戰場上浴血奮戰,奮勇殺敵的景象仿佛浮現在我的眼前……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是對革命勝利的紀念,是對革命烈士的無限眷戀。我們會在心里默默地、反復地默讀這個句子,他們現在長眠于地下,可精神卻永世長存,他們的故事流傳甚廣,威名千古流芳。我們的耳畔仿佛想起了低沉的、節奏緩慢的樂聲,這更加體現出了濃濃的悼念烈士的沉痛心情。
那些烈士的事跡我們耳熟能詳,朗朗上口。“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他們的降生是新中國的希望,他們的犧牲是為了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革命烈士并不是成年人,那些和我們年齡相符的少年英雄才更令人佩服,像少年英雄王小二、雨來,他們都是為了新中國的解放,他們沒有童年,戰爭和炮火無情地奪走了親人的生命,他們則挺身而出,在新中國需要他們的地方生根發芽,拋頭顱,灑熱血,把寶貴的生命和青春無私的奉獻歌當時一窮二白地中國。
現在的中國,沒有戰爭,沒有硝煙,可是各種各樣的災難接踵而至,5.12大地震時,中華兒女不離不棄,“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的呼喚聲生生不息,災難無處不在,卻打不到堅強的中國人民,這次救援行動,涌現出了多少英雄事跡,感天動地,讓無數人為此潸然流淚……
甘肅舟曲特大泥石流時,中國人民也更加團結,頓時凝聚成一股力量,每個人心里共同呼喚:“舟曲,我們與你同舟共濟!”泥石流沖毀的我們的美好家園,但并不是沖倒了我們的信心,為了救援,有多少消防員,醫生護士,志愿者獻出了生命。
他們是為了祖國的富強,祖國的未來,他們是我們的榜樣,即使我們做不到像那些革命烈士們一樣,獻出自己的生命,我們也應該為社會近一片綿薄之力。
清明節過去,但是我的心卻始終不能平靜,依然會想著過去的革命烈士們,仿佛在對我們揮手微笑。通過清明節,我們要明白,今后要努力,不管祖國過去陰雨連綿,即使今天狂風暴雨,我們也要向著陽光明媚的輝煌明天不懈努力,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