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阿甘正傳電影觀后感
《阿甘正傳》對于我來說,絕對進入最好的十部電影里面。如果一定要選出頂尖的五部,《阿甘正傳》也位列其中。
從這部片子進入中國開始,我粗粗回憶一下,看得次數竟然是兩位數。
第一次讀書時在錄像廳看的,后來借錄像帶看,然后VCD看,再后DVD看,電視上也看過,DVD買過,網上看過,現在我的硬盤了還保存著,文件夾名稱是心靈。
我是個容易被感動的人,在看這部電影時,顯然我忘記了那句“有淚不輕彈”的話。我當看到阿甘第一次跑的時候,當看到他們終于捕到了蝦的時候,當他媽媽滿臉皺紋但滿足安詳地說“死是人生一部分”的時候,當他和珍
妮又一次坐在大樹上的時候,當他跑步經過湖邊、海邊、沙漠的時候,當珍妮說“真希望那時我也在”而他回答“你在”的時候……
那么,《阿甘正傳》有什么魔力,吸引著我一次又一次去重復看呢?對于我來說,答案有很多個。
除了上面的感人場面外,美麗的史詩般宏大的畫面,還有滄桑的歷史感,悲歡離合的故事,生活有很多無奈唯有奔跑解之…
就像阿甘的媽媽說的,人生像巧克力,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么味道。(我吃的巧克力味道單一的甜,品種顯然不如阿甘家多)
盡管我們可以全力去打拼,盡管我向來都認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但我內心知道我不可能把控得了命運的全部。
無論生活在戰爭年代、動亂年代、還是和平年代,無論生活在相對寬松的西方,還是權力集控的東方,我們總受到外部(或者說命運)干擾。無論是學儒家的進,還是學道家的退,在某種程度來說,都是被的結果。
外界紛紛擾擾,物語橫流,唯有我們的內心,是我們唯一的圣地,但也不能堅守太久,正在被蠶食吞噬…
怎么辦?看看阿甘,跑吧!
不要想太多,不要算計太多,無目的,就是跑。
那么你也會撿到羽毛……
看了阿甘正傳電影觀后感篇2
《阿甘正傳》是1994年由美國著名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所導的一部非常優秀的作品,講述了一個二戰結束后,在美國阿拉巴馬州一個閉塞的小鎮發生在一個天生有智力缺陷的孩子阿甘身上的故事。故事一開頭是長大成人的阿甘,在等公交車,對旁邊的人一直在講述自己的故事,旁人像看待傻瓜一樣聽他啰嗦。
其實阿甘也是一個丑小鴨變身白天鵝的故事,他憑借著自己那份執著與信念,不斷地獲得他人的贊同,認可,以至于最后成為成功人士。
這部電影最吸引人的就是阿甘的那些話,看似像是傻瓜的自言自語,其中卻飽含著人生的哲理。最讓我記憶猶新的就是那句話:“人生就像這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么味道”,簡單的一句話,說透了人生。人生在世不過三萬六千天,每一天都是人生中最年輕的一天。從小課堂上老師就告訴我們,要珍惜每一天,要讓每一天過得充實,不虛度。慢慢的長大了,肩上的責任也就越來越多了,操心的事也越來越多。阿甘的那句話其實就告訴了我們,只要快樂的過好當下的每一天,不負青春就好,余下的日子里,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么,我們也阻止不了什么,就像周星馳在《大話西游》里邊至尊寶說的一句話“老天安排的最大嘛!”嘿嘿,我們要做的就是過好當下,無論是對家人,對朋友,對孩子,用最好的面貌面對他們,用最親切的話語與他們交談,把最好的愛給他們,每一天讓自己成長一點,進步一點。
無論發生怎樣的事,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看了阿甘正傳電影觀后感篇3
看完《阿甘正傳》后的我心潮澎湃:這樣都能成功嗎?!仔細想一想,這個智商只有七十五的低能兒能創造出這樣的奇跡,絕不是偶然。
阿甘有一個好媽媽。阿甘雖被上帝分配了令人心酸的智商,但也分配到了一個天使般的媽媽。她那么優雅,卻可以因為阿甘而不顧形象地和校長大吵特吵。當別人用異樣的眼光看待阿甘時,堅強的她就會站出來,呵斥著旁人,并對阿甘說:“如果上帝讓人人都一樣的話,他就會給每人一個腳撐。”她不斷地給阿甘鼓勵,又像一堵巨大的全息城墻,將一切對阿甘的歧視和傷害通通阻攔在外。在媽媽的瘋狂洗腦外加精神灌輸下,小阿甘從生理和心理上都重新站起,充滿期待地面對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甚至時刻將自己媽媽的話掛在嘴邊:“Mymamaalwayssays……”媽媽很好地給阿甘的童年打下了不自卑、不自負的心理基礎,讓小阿甘認識到其實自己和正常人沒差什么。如果阿甘的媽媽從一開始便放棄阿甘的話,阿甘對自己的信心或許會大幅減少,甚至是自卑、自閉、抑郁終身。
當小阿甘第一次坐校車、遭遇沒人讓座的尷尬時,他聽到了他所認為的世界上最甜的聲音。那便是珍妮說的:“如果你不介意的話可以坐這里。”這帶給小阿甘的不僅是溫暖還是平等。更重要的是,珍妮的那句“Run!Forrest!”激發了阿甘跑步的潛能。冰冷的鋼制的腳撐散落一地也恰恰意味著阿甘擺脫了自卑的枷鎖。“跑”使阿甘認識到了一個全新的自我。他跑進了橄欖球隊,跑進了大學,甚至在越南戰爭中跑出了死亡的威脅。珍妮帶給阿甘的除了友誼還有愛情,甚至成為阿甘努力的動力,因為阿甘深愛著珍妮。
在越南戰爭中,阿甘遇上了生命中最好的朋友兼戰友,戰友布巴和丹中尉。在大雨滂沱的越南叢林中,布巴和阿甘兩人背向而坐。布巴望望陰雨綿綿的天空,充滿希望地對阿甘說:“你是我的好兄弟,好兄弟就是要互相幫助,互相依靠。”布巴只想捕蝦,布巴也只會捕蝦。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和最好的朋友——阿甘一起捕蝦。盡管丹中尉對于阿甘將自己救出戰場、使自己無法壯烈犧牲、還變成殘疾人受人恥笑一事耿耿于懷,但當他請來的妓女罵阿甘傻子時,失魂落魄的丹中尉惡狠狠地怒吼“不許說他是傻子!”——他使出所有力氣來守護戰友的尊嚴。阿甘所遇到的兩個朋友,是真正意義上的朋友,是為了朋友能兩肋插刀的朋友。
但阿甘的成功還有時代的因素。阿甘生活在二戰和冷戰后的美國,那是一個知識、娛樂大爆發的時候,就像中國老話說的“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阿甘恰巧通過當時火熱的體育競技進入了大學,并參軍越南獲得了軍徽,還恰恰在颶風來臨時守住了捕蝦船,贏得了財富。
阿甘身為一個智商僅為七十五的低能兒,他所能做的只有堅持與信任。母親的教育、友誼與愛情,以及時代機遇的多重因素才鍛造出了那么一個成功的阿甘。
像阿甘一樣樂觀自信地走下去吧,就像他媽媽所說的:“生活就像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么味道。”
看了阿甘正傳電影觀后感篇4
《阿甘正傳》講述了主人公福爾斯特甘在孩童時期,yz中,以及回國之后發生的一系列事情,阿甘由一個普通甚至可以說是弱智的問題兒童,成長為一個眾人崇敬得的百萬富翁,一個了不起的成功人士。
正如書中說的那樣“人生就像各種各樣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其中那塊屬于你,你的人生或干或甜,又或者苦澀。阿甘天生就注定不是個出類拔萃的人,但是上天卻又是如此公平,上帝給拉阿甘強健的體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也許上帝會多給別人一點幸運,但只要我們努力奮斗,有一顆堅忍不拔的心,上帝遲早會眷顧我們。
盡管人生路上困難重重,可阿甘并不灰心喪氣,而是堅強面對。阿甘的信念,如此單純,目標那樣的清晰,就是跑。也許這就是命運。珍妮小時候對阿甘說的一句話“用力向前跑,跑得越快越好,可它卻像烙印一般深深可在了阿甘心中,他一生都在奔跑,跑回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榮譽,自己的愛情。
阿甘的一生只有愛支撐著他的人生。是母親對他的愛,是他對珍妮執著的愛,更是對占有守信的愛。在生命的每個階段,阿甘的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引導他,他因此而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堅定的奮斗,直到目標完成,新的目標的出現。沒有單純的抉擇就會有心靈的雜念,而沒有心靈雜念的人,大概才能讓人生成功,純潔。
看了阿甘正傳電影觀后感篇5
“人生就像各種各樣的朱古力,你永遠不會知道那一塊屬于你。”阿甘母親的這一句話,向我們闡明了:每一個人的生命軌跡都是存在,而且是獨一無二的。阿甘,就正是聽著這樣的教誨,一步一個腳印地踩出了屬于自己生活的奇跡。
從智商只有75分而不得不進入特殊學校,到橄欖球健將,到英雄,到蝦船船長,到跑遍美國……阿甘以先天缺陷的身軀,達到了許多智力健全的人也許終其一生也難以企及的高度。
愛是阿甘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媽媽對他的愛,使他并沒有被放棄,以至于擁有了一個如此傳奇的人生,他對珍妮的那份愛使他堅持奔跑直至跑遍美國。我承認,對珍妮我是不喜歡的,不管是她是因為怎樣的背景造就了她的性格,我對她自暴自棄這點是極不贊同的,我認為一個人有怎樣的明天取決于你擁有怎樣的今天,所以我對她是懷有一種同情但不憐惜她的心情的。但是,其實看到最后,對珍妮,也是已經釋懷的了。她最后還是沒有繼續放逐自己,沒有繼續放縱自己,這點還是值得憐憫的。
阿甘愛珍妮。珍妮是不幸的,她的生活一直很凄慘,四處漂泊。但是她又是幸運的,因為她遇見了阿甘,也遇見了這世上最美好的愛情。也許珍妮不會想到,她的一句話換來了阿甘一生的等待,也換來了一個美好的結局。她的一生充滿凄苦,但是最后,她終于永遠地沉睡在了唯一帶給她溫暖的樹下。
珍妮是阿甘的唯一,因這唯一而永恒。
阿甘愛他的孩子。他送他的孩子上校車,像小時候媽媽送自己上校車一樣。一切都和多年前一樣,只是這一次,車上不會再有一個珍妮那樣的小天使。
在阿甘的眼里,在他身邊的人都是天使,其實他不知道,他自己才是天使。
我也懂得這世界上最美好的愛是什么樣子的。
看了阿甘正傳電影觀后感篇6
看完《阿甘正傳》這部影片,我的心深深的震撼了。伴著淡淡的音樂,一根潔白的羽毛慢慢地飄落在喧鬧的城市中,經過來來回回地起伏飄蕩,最后飄到站臺,落到一雙沾滿泥土的破舊的耐克鞋上。這時音樂停止,阿甘撿起羽毛,打開行李箱,把它夾在畫冊中,從此開始了他奔跑的人生。
沒有人生來就是完美的,只不過阿甘比其他人悄悄的不幸,他的智商僅僅75。但也正是如此,他遇到了一生中最愛的人珍妮。上學受到欺負,珍妮告訴阿甘要跑。然后阿甘開始不顧一切地跑,而這一跑,竟跑出了阿甘不平凡的一生。
在中學時,他為了躲避別人而跑進了一所學校的橄欖球場,就這樣跑進了大學。阿甘被破格錄取,并成了橄欖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總統的接見。對于一個智商低于正常人的阿甘來說,能夠進大學已是一個奇跡了,但是他還拿到了屬于他的畢業證書。“上帝為你關上一扇窗,必然為你打開一扇窗。”這句話用在阿甘身上是再確切不過了。而阿甘的奔跑奇跡似乎只是剛剛開始。
在越南戰場上,阿甘的部隊中了埋伏,一聲撤退令下,阿甘記起珍妮的囑咐:“打不過,就跑。”阿甘于是轉頭就跑。他成了唯一幸免的人。看到這里,觀眾大概都會發笑。阿甘如果不是跑得快,就不可能后來返回去救出負傷的戰友;阿甘如果不回去拯救戰友,那么阿甘也就不是阿甘了。
媽媽說,“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顆是什么滋味。”其實生活就像阿甘媽媽所說的那盒“巧克力”,我們永遠也無法預料下一次會發生什么狀況。每一個生命都是一次奇跡,或許我們也可以像阿甘那樣,勇敢地向前奔跑,朝著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目標,理想的終點,不停地奔跑,跑出我們自己的生命奇跡來!
一根潔白的羽毛慢慢地飄落在喧鬧的城市中,經過來來回回地起伏飄蕩,最后飄到站臺,落到一雙沾滿泥土的破舊的耐克鞋上。這時音樂停止,阿甘撿起羽毛,打開行李箱,把它夾在畫冊中……
看了阿甘正傳電影觀后感篇7
今天晚上,我跟媽媽一起看了一場電影《阿甘正傳》,他的執著、忠誠、善良深深地觸動了我。
阿甘是一個智商只有75的孩子,因此不得不進了特殊學校,上學后,同學們都嘲笑他,欺負他。他卻從不生氣懊惱。幾個壞孩子追趕他,他就徒步奔跑,后來他們騎自行車追趕,再后來開著汽車追趕,為了不被追上,阿甘仍然一直努力奔跑著。也正因為如此,阿甘越跑越快,甚至比汽車還快,他的執著讓他成了一個奇跡。
阿甘正因為有著飛一般奔跑的速度,他被橄欖球國家隊隊長選中,在球場上名震天下。后來阿甘又進入了軍隊,當教官問他為何參加軍隊的目的時,阿甘回復:你讓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因此阿甘深受大家的喜歡。阿甘還結識了一位好朋友。后來發動戰爭,他找不到他的好朋友了,于是去戰場上找,他找到了受傷的朋友并把他救了出來。善良的阿甘看到戰友們也受傷了,于是冒著生命危險一次又一次的奔跑著,把近半個營受傷的戰友一個一個的背了出來。阿甘的善良,忠誠成就了非凡的他。
電影中最經典的一句話:人生就像巧克力,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么味兒。所以無論面對任何事情,我們也要學習他堅持不懈的精神,只要努力,終會有所成。
看了阿甘正傳電影觀后感篇8
阿甘天生就注定不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但上天又是如此公平,往往,它會令起點不高的人比天生優越感十足的人更早,更深刻地認識到生活的真實。幼年的阿甘腿有殘疾,阿甘的母親不得不為兒子套上一個笨重的鐵架子,以輔助行走。放學后,同伴們在路上譏笑他,玩弄他,追趕著扔石頭。女同學珍妮喊道:“阿甘,快跑。”阿甘驚慌,拔腿就想跑,跌倒了掙扎著爬起。漸漸地,鐵架子不在束縛著他,他奔跑如飛。同伴們追不上他,眼睜睜的束手無策。這是阿甘人生中的第一個奇跡。
跑得快真是好世界。憑著驚人的奔跑速度,阿甘進了橄欖球隊,以后又進了大學并最終順利畢業。不久,他參加了。在越南戰場上,阿甘的部隊中了埋伏,一聲撤退令下,阿甘記起珍妮的囑咐:“打不過,就跑。”阿甘于是轉頭就跑。他成了唯一幸免的人。看到這里,觀眾大概都會發笑。阿甘如果不是跑得快,就不可能后來返回去救出負傷的戰友;阿甘如果不回去拯救戰友,那么阿甘也就不是阿甘了。
阿甘因戰功顯赫而受到總統接見。這是導演為我們準備的一幕喜劇,但我們卻不會為此而覺得夸張,可笑。有的人常感覺生活負擔過重,面前困難重重,因此整天垂頭喪氣,郁郁不歡。阿甘的信念這樣的單純,目標這樣的清晰,即便先天不足,前有窮山惡水,他也以平常心視之,并最終一一跨過,這并不是說愚人之福,保持這種態度和意志的人,信念能減輕他許多關于生命的重負,而使他達到生命之巔。
阿甘一生中只有一種愛支撐人生,那就是母愛;阿甘一生只愛一個女孩珍妮,除此他永遠心如止水;他可以為了紀念死去的戰友布巴,而干起自己并不熟悉的捕蝦業(僅僅是由于布巴的一句話)。。。。。。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阿甘的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在指引著他,他也只為此而踏實地,不懈地,堅定地奮斗,直到目標的完成,新的目標的出現。沒有單純的抉擇就不會沒有心靈的雜念;而沒有心靈雜念的人,大概才能夠在人生中舉重苦輕。
以前沒有接觸大學生影視鑒賞這門課程的時候看電影都只是關注電影里的故事情節和特技效果,沒有對每一個畫面有那么多的認識。上了這門課之后,覺得電影并非只有娛樂價值,很多時候它們更具有藝術價值,但是現在的電影市場都以商業利益為主,所以一些老電影反而更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