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的中國觀后感600字
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六集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將于近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晚間黃金時間播出!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輝煌的中國觀后感5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輝煌的中國觀后感1
昨天在支部的組織下,我們觀看了最近熱播的記錄片《輝煌中國》,這部充滿正能量的記錄片全面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這五年中所做出的努力和所取的成績。
《圓夢工程》給我們拉開了感悟“輝煌力量”的序幕,我們將在《創新活力》《協調發展》《綠色家園》《共享小康》《開放中國》中進一步感受古老中國在新世紀所蓬勃迸發的輝煌力量。無論是港珠澳大橋、胡麻嶺隧道、鄭萬鐵路、還是復興號、上海洋山港自動化碼頭、中國移動互聯網等一個個“超級工程”,無不展現出了中國基礎建設的強大的實力和輝煌成績。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也由此得到提升。同時,整個世界不僅感受到“中國制造”的強大力量,更驚嘆于“中國創造”的迅猛速度。這些成就讓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由衷的發出“厲害了,我的國”這樣的感嘆!
我想每一個中國人在這五年中都對這個國家發生的變化有著切身的感受,從遍布衣食住行幾乎所有領域的快捷支付到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買遍世界的快遞服務。在我們享受這一切便利的背后是無數兢兢業業的勞動者在中國夢的強大感召下,用智慧和汗水才得以實現的。
這五年所取得的成就離不開強有力的領導核心,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奮發有為高瞻遠矚,從頂層設計開始就貫徹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這一理念為全體中國人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全國人民在黨的帶領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正在一步步把偉大的中國夢變成現實。
這五年所取得的成就離不開千千萬萬的勞動者所付出的艱辛努力,是我們每一個人用踏實的工作,創新的精神為中國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中國的事情還是要靠我們中國人自己。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堅定“四個自信”,上下同心,砥礪奮進,在實現中國復興的偉大歷史時刻中就有我們一份貢獻。
這五年所取得的成就是惠及全體中國人,乃至世界的。發展是為了人民,這是我們黨的根本使命。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也只能靠發展來解決,現在的中國依然有諸多問題沒有解決,我們沒有回避,而是正視它,用不斷改革、創新、包容、進取的精神去解決它們。相信隨著國家的發展必將給人民帶來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輝煌中國》像一聲號角吹響了繼續深化改革,繼續創新發展銳意進取的新征程。它鼓舞著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堅強領導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干,再創新輝煌。
輝煌的中國觀后感2
走遍東西南北,本集記錄下天梯上孩子們的笑容、記錄下扶貧干部的汗與淚、記錄下姑蘇小鎮城鄉統籌的奇跡,記錄下“閩寧模式”東西部牽手的成功跨越,記錄下一個個特色小鎮、中心城市、城市群的興起。從長江經濟帶,到京津冀一體化,再到縈繞著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雄安新區。中國,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規劃版圖、謀劃未來。
翻越海拔6000米的高原,下潛到南海300米以下的海底,穿過大興安嶺的密林,飛翔在華北大地的上空……講述的綠色發展故事,是五年來真真切切發生在中國百姓身邊的巨大改變。
在綠色的田野中,在大山深處的課堂里,在守護百姓安全的“天網”下,在世博會的文化舞臺上,還有長壽之鄉的養老小院、小島醫院的點贊墻……一位位百姓,以他們的親身經歷,傾訴著五年來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豪感。
北京APEC,杭州G20,達沃斯論壇,廈門金磚會議,更多中國理念、中國方案得到世界廣泛認同。中國已經成為拉動全球增長的第一引擎,成為全球經濟治理的重要力量,成為國人獲得自豪、贏得尊重的堅強靠山。
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一個個圓夢工程給中國社會帶來的改變,這些變化堅強、有力、迅猛而又溫暖地鑄就這個國家前行的每一個腳步。祖國之所以富強,正是因為黨推出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引領著全中國人民走向正確的方針道路,以及先驅們的艱苦奮斗,百折不撓,不辭辛勞 ,勇于拼搏 ,創新……的精神。作為學生,應以“中華之掘起而讀書”作為奮斗的精神。
輝煌的中國觀后感3
中國的高鐵和高速公路也是世界級工程,在建設過程中會遇到地理環境極度復雜的問題,但最終中國擁有了十分發達的交通網絡,這離不開工程師和工人們的辛勤努力,胡麻嶺隧道便是其中的代表作,隧道穿越一座水庫和一條河流,還穿越第三系飽和富水粉細砂地層,在施工過程中要考慮諸多安全隱患,施工進度深受影響,歷經八年正式貫通,該項目被稱為“頭號重難點工程”。
工程師和工人的不懈努力。當然,中國科技實力不斷增強,促進中國建筑行業的不斷崛起,也是一個關鍵因素。
這五年,國人創造了很多輝煌,這些秀美的詩行是人們用心譜寫的結果。輝煌屬于過去,我們應當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前路漫漫,我們不能有絲毫的懈怠。每位國人都應以飽滿的精神面貌,投身改革發展的偉大實踐,齊心協力譜寫“輝煌中國”的更加秀美的詩行!
輝煌的中國觀后感4
《輝煌中國》紀錄片系列分別從局部入手,系統地總結了近些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我黨帶領下我國取得的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就我個人而言,最有切身體會的是中國交通路網系統的飛速發展。就在今年暑期,隨著寶蘭高鐵的全線貫通,高鐵也終于通到了我的家鄉。從前從上海到我的家鄉天水需要整整一天一夜,而現在坐高鐵僅要9個小時即可。中短途旅行更是只需要一個半小時即可到達蘭州,比以往節省了一倍以上的時間。
而這樣的便利,是無數工人集中攻關、勤勞苦干才得來的。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無數普通平凡的人都在貢獻自己的力量與聰明才智。作為一名學生黨員,我認為我們也要積極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盡己所能,為身邊人帶來自己可以帶來的改變。
輝煌的中國觀后感5
《輝煌中國》全片凸顯有意義、有厚重、有時代的代表性,分為《圓夢工程》《創新活力》《協調發展》《綠色家園》《共享小康》《開放中國》六集,把一個恢宏的五年融合成一個故事,給人一種串珠為鏈的驚艷。每一集都是有鮮明的主題,講訴曾經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故事”。從思緒的回味中體驗五年來的變化,將無數人聯結為最大的同心圓,物質和精神的雙豐收是思想共鳴的基礎。作為一名黨員,不僅要以此為榮,感到光榮,還得更加努力,為把我國建設為富強明主文明和諧的社會而奮斗。
《圓夢工程》讓我無比震撼,港珠澳大橋、胡麻嶺隧道、鄭萬鐵路、復興號、上海洋山港自動化碼頭、中國移動互聯網這一個個超級工程,一張張基礎設施大網編織起了我們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看到“振華30”的時候,簡直太令人震驚了,世界上最重的這艘起重船,要以不到3mm的誤差給港珠澳大橋接頭,而且水下阻力還那么大,真的能完成任務嘛?看著工程師們在一點一點調整角度,我的心也跟著緊張起來,還好,最終成功接頭,不由得想為他們鼓掌,由衷感到自豪,太棒了,我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