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電影《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國幸存者》有感
盡管經歷了九死一生,幸存的六名中國人抵達紐約之后,發現麻煩還沒有結束。由于美國1882年通過的《排華法案》,他們不被允許進入美國。而正是這部電影所描述的主要內容之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2021電影《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國幸存者》有感五篇,歡迎參閱。
《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國幸存者》有感一
在四月里通過影片發布清明紀念版海報,泰坦尼克號上六位中國幸存者的形象首次出現在觀眾面前。而這部新的電影是通過《泰坦尼克號》的后續事件進行演變而來,可以說是《泰坦尼克號》電影的后續版了,而當我看了泰坦尼克上的中國幸存者這部紀錄片后,被里面的劇情深深吸引著,從中感受到了很多。
影片主要介紹了泰坦尼克號遇難迎救中發現了六名中國的幸存者,但相對于其他遇難者來說這六名中國幸存者可沒有遭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而是遭到異國的冷漠與無視的存在,同時也間接的說明當時的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顯而易見了,弱小的國家不僅沒有外交,更是沒有說話的權利。所以我們只有自己強大起來,才能在這個世界上有立足之點,而最為的精彩的地方個人認為的是在泰坦尼克上遇難的時候,船上的六名中國幸存者不但沒被記錄,反而是通過一些借口來欺壓那六名中國的幸存者,而這背后是典型的給中國人抹上一層黑皮,據說在報道下,這些中國人為了活下去,實現了各種手段,有的甚至化妝成了女人,在當時的西方報紙上,將一處美好的舍生取義精神寫得顛倒是非,給世人蒙上了一層灰暗的面紗,為此說明只有自己強大,才能不被欺負。
面對當時的環境下,那六名中國幸存者不但沒有選擇放棄,而是通過一步一腳印的頑強活了下去,正因為是這份精神才是我們身為中國人民的一份驕傲吧,而影片也是在清明節后上映了,其目的是為了通過清明節時期來對逝去同胞的紀念。他們在人類歷史上最著名的海難中不平凡的經歷值得所有人牢記。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卻永不缺席的,影片當中最為寶貴的或許是他們身上所蘊含的冒險精神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將引起后世共鳴吧。
《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國幸存者》有感二
《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國幸存者》在2021年4月16日上映,在上映的當天我就去電影院貢獻了票房,接下來談談我的觀影心得。
對于電影《泰坦尼克號》,相信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都并不陌生,在很多人眼中這講述的是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但電影《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國幸存者》與《泰坦尼克號》截然相反,那究竟講了什么呢?
《六人-泰坦尼克號上的中國幸存者》講述的是被西方隱藏了百余年的秘密,《六人》由羅飛執導,由卡梅隆監制,他們揭秘歷史,告訴了我們當年泰坦尼克號的真相。
從題材上看,《六人》是一部歷史紀錄片,電影站在客觀的角度上對故事進行敘述,也就是導演利用自己的鏡頭帶著觀眾一步步去探尋泰坦尼克號的真相。
紀錄片重點講述六名中國籍幸存者的故事,能上泰坦尼克號的人一般都非富即貴,但這六個人只是住在三等艙的燒鍋爐的工人。根據電影描述,在事故發生的最后時刻,他們的艙門才被打開,而那些上層人早已安排好自己的退路。
身為下等人,沒有人會幫助你,只能自己逃生。當時他們什么逃生資源都沒有,即便成功逃生,也必須放棄在這個國度辛苦打拼的一切,其中滿滿的諷刺感溢出屏幕。
在泰坦尼克號事故發生后,那些紳士們被營造成"讓婦孺先上船"的紳士,在事故中不幸喪命的上層人也被說成是為拯救他人而不惜犧牲自己的英雄。而弱小的下層人物卻無法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他們目睹了泰坦尼克號事故中的黑暗,卻被刻意掩蓋身影。
對于觀眾來說,《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國幸存者》是一部很有觀賞價值的影片,觀眾可以透過電影解開偽善者的面具,去了解那段被隱去的歷史。
《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國幸存者》有感三
《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國幸存者》于4月16日在全國電影院上映,這部紀錄電影為我們揭曉了西方媒體隱瞞了一百多年的“歷史真相”。這段“歷史真相”得由109年前那場大海難說起。
紀錄片首先讓我們回顧了1912年4月14日泰坦尼克號沉沒后的那場事故,這就讓我們想起了電影《泰坦尼克號》里的愛情故事,浪漫的令人記憶深刻。但回到現實中,這場二十世紀最大的海難犧牲了許多人,船上兩千多人,最后幸存者僅七百余人,而這些幸存者被救之后都受到了英雄般的禮遇,但有六個人卻被“特別”對待,甚至有西方媒體大肆抹黑他們,對于他們被救這件事大作文章,只因為這六個幸存者是中國人,可見中國當時的地位有多微弱,中國的人民遭受的待遇有多么的不公,深受其他國家的“欺負”。
所以泰坦尼克號除了愛情故事,背后還隱藏著許多令人難堪的故事,以及那六位中國幸存者被掩蓋了一百多年的歷史真相。在之后的一百多年里,人們對于那六位中國幸存者的蹤跡無從知曉,甚至沒有任何媒體對六位中國幸存者有過相關記載。這部紀錄片通過這六位中國幸存者的悲慘遭遇和不公待遇。對此,作為一百年后的中國人,我們不應該再選擇沉默,我們要牢記國恥,正視歷史,反思奮進。
雖然六位中國幸存者早已不在人世,但他們當年頑強求生的精神仍然觸動我們的內心,中國人骨子里就有這不怕千難萬險的精神,再大的困難和危險,我們中國人都能同心協力,眾志成城地去戰勝它。
《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國幸存者》有感四
《泰坦尼克號》是一部由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電影里面除了動人的愛情故事以外,泰坦尼克號最后沉沒的劇情也讓人們印象深刻,我們對于在大災難下堅持下來的幸存者由衷的敬佩!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事件中,當年的泰坦尼克號上是有八名中國人,而活下來的中國幸存者有六名。
1912年,泰坦尼克號沉船后,幸存者被救至紐約港口,收到英雄般的禮遇。但是六名中國幸存者卻被告知不能待在美國,所以在24小時之內被驅逐出境,之后他們更是遭到了西方媒體毫無根據地詆毀。這些都是我在觀看《泰坦尼克號》時不曾知道的,直到這部由詹姆斯.卡梅隆監制的記錄片《六人》上映,我才知道原來浪漫的泰坦愛情故事下還有這樣一段讓人唏噓的歷史。
在今年清明假期期間,電影《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國幸存者》發布了“清明紀念版”的海報,這也一下子引起了我的關注。因為我對于在泰坦尼克號上發生的事情太好奇了,他們是怎樣在那種級別的災難中活下來的?之后他們又去了哪里?我就是帶著這樣的疑問進入電影院的。直到看完紀錄片之后,我對于泰坦尼克號的相關歷史更加了解了,而當年西方媒體對于六名中國幸存者的描述是用了不堪的手段才幸存下來,如今看來真是太可笑了。
《六人》這部紀錄片是集結了數十位研究員,整整歷史四年的時間,在世界的范圍內尋找六位中國幸存者的蹤跡。據說拍攝團隊在此期間造訪了20多個城市,在如此艱辛的歷程中最后才完成了這部作品,拆穿了一個世紀的的謊言,向觀眾展現了六名中國幸存者人類史上最大海難中死里逃生的經歷和人生軌跡!
《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國幸存者》有感五
近日,由羅飛執導、詹姆斯·卡梅隆擔任監制、首席研究員施萬克講述的紀錄片《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國幸存者》終于上映了!為了了解泰坦尼克號的上發生的一系列故事,我迫不及待的和朋友一起去看了這部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中的泰坦尼克號與我們印象中充滿浪漫愛情故事的泰坦尼克號可不同,畢竟這是紀錄片,比較真實!該片是依據1912年泰坦尼克號沉船后,活下來的六名中國幸存者因為當時美國施行的《排華法案》,在24小時之內被驅逐,遭到了非常不公的待遇為背景而制作的。影片揭開了塵封一百多年的故事,六名中國幸存者在當時的歷史背景與艱難的生存環境下,他們是如何逃生的,之后他們又去了哪里?這些都在影片中很好的演示了出來。影片中的六名中國幸存者雖早已逝去,但是他們極限的求生經歷、他們遭受了上百年的污蔑,每一位中國同胞都不應遺忘!
在觀看影片時,我發現里面的場景會經常變換,就像在環游世界一樣。后來我才了解到,為了拍攝這部紀錄片,整個攝影團隊造訪了中國、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20多個城市才得以完成。這敬業精神著實是讓我敬佩!
看完這部紀錄片之后,我對于泰坦尼克號的印象有所改變,不過影片中最讓深入人心的是我們的主角:六名中國幸存者!他們在面對突如其來的巨大災難時依舊可以保持冷靜,發揮著自身的智慧和力量,團結合作,最后在死神的鐮刀下活下來。他們身上的精神品質值得我們學習,看完他們的故事,我非常慶幸能夠生活在的和平年代,也讓我更加珍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