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泰坦尼克號電影觀后感
周一下午,班主任安老師給我們看了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泰坦尼克號》。
那是1912年泰坦尼克號豪華郵輪,從英國的南安普頓出發駛往美國紐約,在其處女地啟航時觸礁冰山而沉沒的凄美故事。主人公杰克和露絲在豪華郵輪上相遇,他們兩個人深深愛上了對方。
豪華郵輪撞上了一座海面上的冰山,郵輪進水,船長讓老弱婦孺先上救生艇,其余人只得等待死亡,感人的故事油然而生。在郵輪上幾乎沒有幾個人跟隨船長上救生艇;在無奈之下,船長命令當時世界第一首富上救生艇時,他卻領著他的狗走到船頭默默地等死;一位婦女已經坐在救生艇,但又為帶著孩子的母親讓出了位置,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大家在最后的時刻,都在說:我愛你,我愛你!
生死只在一霎之間時,杰克選擇了露絲,他偉大的愛救下了露絲的性命,他將自己凍死在水里,他是神圣的,偉大的。而在生死之間,卻有許多無恥之徒,有人用錢收買船長,用錢玷污了純潔的生命;有人居然未保自己不沉水底,按住露絲的頭;有人竟然男扮女裝,上救生艇。
人性的好壞,在這里展現的淋漓盡致,生與死之間,人類顯而易見恐懼死亡。但是,有些東西比生命更重要,選擇別人生的人是高尚的,杰克讓露絲好好的活下去,他讓自己人生中摯愛的生命逃離了死亡,走向了生的希望,延續了愛的光輝,傳播了美的高尚。
關于泰坦尼克號電影觀后感篇2
如果我們的愛情注定被困在這波光瀲滟的水牢之中
就讓你我相擁著葬身這萬劫不復之中直至永垂不朽
許是因為在這冰冷的世界里麻木了太久,想要找點感動來暖暖身子,才會去重溫這場多年前熒幕上的神話,試圖挽救自己一顆早已冰冷的心。
災難和愛情結合在一起,總是特別容易攫取人柔軟的心。時隔十一年,再看這場災難中燃點出來的愛情,依舊淚流滿面。或許會有許多人覺得不過是一場老掉牙的愛情故事,而其實當中牽扯出來的遠比愛情更多:親情,友情,人性,堅韌,本能,道德,責任,求生的意志…十一年前的那時,18億的票房,轟動全球的贊譽,幾乎無人不曉的名字,連當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的收視率依舊至今未被超越,這一切讓這部電影成為了電影史上空前甚至有可能是絕后的神話。有人說,這部影片什么時候能被超越,人類怕是等不到了,讓上帝去等吧。
關于泰坦尼克號電影觀后感篇3
泰坦尼克號,舉世無雙的豪華巨輪,“世界工業史上的奇跡”。二十世紀初,它是榮譽的象征。每個登上它的.人都會為之自豪。那里是歡樂的天堂,無人會把它與不幸聯系到一齊。突如其來的冰川,不僅僅擊碎了那艘世界工業史上的奇跡,同時,它也揭露了社會與人性,那些在平時里都戴著假面面具的東西。
當現實與夢想相抵觸,當欲望與良心走上獨木橋,何去何從?處在生與死的邊緣,心中的恐懼如滴染的墨跡般漸漸散開。往日里所謂的教養,所謂的正直在這時也許根本就不會被想起。往日里威風做盡的金錢在此時如同廢紙一般,被粗魯的從一個人的手上扔在了空中。平日里貴族的形象此刻不會有任何的體現,展現出來的只有跟常人一般慌亂的動作以及歇斯底里的哭喊。
當海水漸漸漫入船艙的時候,當救生艇不夠的時候,他們說,讓婦女和小孩先下去。這句話,他們到底是以何種心態說出來的!是不畏懼死亡嗎?不,不是的。他們只是忠于自我的職責,他們只是忠于自我的良心。站在船頭維持著秩序,當彈頭迫于無奈穿過他人的胸膛時,他無奈亦悲傷。于是向眾人,向伙伴,向泰坦尼克號敬了一禮,之后遠離了現實的混亂與不堪。
眼看著救生艇一艘艘被放入海面,活著的期望離自我越來越遠,那些平日里高歌的感情,友情,親情此時不值一錢。用盡手段來尋求生存的期望,就算齷齪也在所不惜。良心的泯滅讓他們為了自我的存活而踐踏他人的生命,眼看著瀕臨死亡的人們卻熟視無睹。向上爬,努力的向上爬,不顧一切的向上爬。當一切都變得渾濁時,那顆心似乎也迷失了方向。
在這艘船上,人性的丑惡與不堪一擊體現的淋漓盡致。我們痛斥,我們鄙視,但我們卻忘了在痛斥別人的同時來想想自我的所作所為。試問,當你處在那么一個環境下你會怎樣做?你是否會高尚的將生的機會留給他人?或是你會不顧一切去救助那些快要被死神帶走的人們?我想,答案是沉默的。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至少,大部分都是這樣。在危急關頭,這種人性的丑態就會毫無掩飾的暴露在陽光之下。我們該為之悲切還是該為之羞愧?也許,答案依舊是沉默的。
感情自古以來就是個不能用言語解釋的詞。在那艘船上,在泰坦尼克號上,我見證了感情的偉大。那是一種用生命去捍衛的情感,那是一種無條件的信任。
“杰克、杰克。”撕心裂肺的呼喚,那是怎樣的絕望與悲痛。在茫茫大海上,唯一的支持,唯一的期望就在自我身邊慢慢逝去。活著是痛苦的,沒有愛人溫暖如春的懷抱,只有冰冷刺骨的海水蕩漾在周圍。于是閉上了眼睛,試圖陪伴著自我所愛之人一齊去到天國。“答應我,必須要活下去。”然而,就在那一剎那,耳邊響起的,是揮之不去最深切的話語。
是的,答應了,所以履行諾言。就算再痛苦,就算再辛苦,感情的諾言,必須不能違背。抓住他的手刻下最深情的吻。放開手,任由此生最愛漸漸沉入海底。她要活下去,無論如何,也要活下去。
信念是一種無止盡的力量,它是動力的源泉,流之不盡。
當所有人都驚恐的擁擠在人群之中時,有那么幾個人,淡定的靜立原地。手中拉動的琴弦奏出世上最美妙的音符,給這慌亂擾動的空氣帶來鎮定的撫慰。人們閉塞雙耳,似乎沒人注意到漂浮在空中的旋律。但,盡管如此,他們依舊閉著雙眼拉動著琴弦,仿若自我站著的是期盼已久的舞臺,面前的,則是慕名前來的觀眾。
以前聽誰說過這么一句話,除了生命,沒有什么能夠凌駕在理想之上。但我卻想說,理想凌駕于生命之上。
不,不是我想說的。我只是聽到了,這從沉睡的海底發出的永恒的呼喚。
關于泰坦尼克號電影觀后感篇4
電影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因為從電影中,我們可以見識到世界不同角落、形形色色的人、事、物,并藉由電影的場景、聲光效果,讓我們有如身歷其境去體驗人生不同面向的種種課題,并深刻的感受作者所要詮釋的理念、所要彰顯的主題,不論是詼諧逗趣、驚悚震撼、嚴肅悲涼、溫馨動人等等風格,只要一走進電影的世界里,總能令我融入其中,隨著劇中角色沖鋒陷陣、冒險犯難、尋繹線索、狂喜悲郁,久久不能自已……。因此對我而言,觀賞電影真是一種美好的享受。
從小到大,欣賞過的好電影不計其數,諸如:“唐山大地震”、“赤壁”、“哈利波特”、“少年Pi的奇幻漂流”、“鋼鐵人”、“龐貝”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最為喜愛的電影,那就非“泰坦尼克號”莫屬了。“泰坦尼克號”于一九九七年十二月正式在全球各地上映,當時我還沒出生呢!幸而爸爸媽媽將“泰坦尼克號”的DVD保存下來,我才有幸見識到此部曾榮獲第七十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等十一項大獎,造成一時轟動的電影巨作。
“泰坦尼克號”的內容背景乃一九一二年泰坦尼克號郵輪在其處女首航時觸礁冰山沉沒的事件,及凱特溫斯蕾與李奧納多卡皮歐所虛構飾演的不同社會階層成員的戀愛故事。我與大部分的“泰坦尼克號迷”一樣,對于電影中男女主角“你跳,我也跟著跳!”的深情告白印象深刻,也特別感動于杰克為愛而死,蘿絲為愛而生的凄美愛情。蘿絲并不迷戀于未婚夫匹茲堡鋼鐵大亨之子卡爾的財勢地位,而獨鐘于真誠坦率的杰克,準備下船后與他一同生活,卻不幸遇到泰坦尼克號的沉船意外,拆散這兩位戀人,使他們陰陽兩隔。劇中當泰坦尼克號撞上冰山,即將沉沒之前,船員要求乘客穿上救生衣登上救生艇,但因救生艇數量不足,只限婦女與小孩優先登艇,蘿絲本已登上救生艇,但為了與杰克在一起,又從救生艇跳回達尼號上,看到這一幕,不禁令我動容,我想,這就是“生也相守,死也相從”的刻骨銘心的愛情吧!而當泰坦尼克號沉沒時,杰克與蘿絲互相緊抓對方,卻因水的沖力太強而松開了。杰克迅速找到蘿絲,并發現一扇漂浮在海上的門板,但因門板僅能承載一人的重量,所以杰克讓蘿絲留在門板上,自己卻泡在冰冷的海水中,并用最后的一絲力氣要求蘿絲承諾不會放棄,會好好的活下去……。看到這里,我已熱淚盈眶,感動不已,原來真情至愛是可以為對方奉獻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性命來換取對方存活的機會。相較于當時上流社會常以婚姻作為換取財勢地位工具的作法,杰克與蘿絲的愛情更加顯得真實、高尚而彌足珍貴!
此外,電影中還有幾個地方令我感觸良深,其一便是泰坦尼克號在撞上冰山之前,其實早已數度收到來自其它船只的警告訊息,但為了要創下快速橫越大西洋的紀錄,對于這些警告全都不予理會,不但未曾減速,而且繼續向前航行,終釀成二十世紀最慘重的災難之一,使一千五百多人葬身海底。我想,如果當時泰坦尼克號的船長史密斯先生能更審慎的評估冰山的危險性,更謙虛的聽取來自其它船只的警告訊息,或許便可挽回這個驚駭世人的悲劇。因此越是坐在上位的決策者,肩負重責大任,越應思慮周詳,而后做出正確而果斷的決策,才不致鑄下大錯。
而另一個導致泰坦尼克號沉船事件死亡人數飆高的原因則是救生船數量不足,當時總共有兩千多人搭乘泰坦尼克號,但實際上救生艇僅可載一千多人,這又是一項致命的人為疏失。雪上加霜的是當時泰坦尼克號號稱“連上帝也沉不了的不沉船”,因此當船難發生時,大多數的乘客們仍未意識到危險,故疏散乘客時許多人不愿意上救生艇,導致許多救生艇根本沒坐滿人便放下,因此沉船時許多人便與泰坦尼克號一同沉沒,有些乘客雖然逃離了船身,亦在沉船時一起被吸入海里,或泡在冰點的海水中失溫而死。這也警惕我們應時時留意身邊的危險,當災難來臨時更應提高警覺,而非渾然不知。
此外,這部電影場面的壯觀浩大亦令人嘆為觀止,不論是船上豪華富麗、美輪美奐的餐廳、酒吧、客房等設備,或是沉船時海水沖涌進船艙,船裂成兩半,船尾被船頭往下拖形成九十度后下沉等等壯盛慘烈的場景,加上一些精采刺激的片段與唯美浪漫的鏡頭,讓我感覺欣賞這部電影彷佛經歷了一場美妙的視覺與聽覺的饗宴,令人回味無窮。
總之,“泰坦尼克號”是我觀賞過的眾多電影中最能觸動我心弦、最令我喜歡的一部影片,不僅劇中凄美的愛情故事深深感動了我,電影里的許多情節亦觸發我深入省思,真希望此部電影能再度搬上大銀幕,讓我得以再次沉醉于“泰坦尼克號”的感動中。
【泰坦尼克號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關于泰坦尼克號電影觀后感篇5
五年后,十年后……我一定會從這部經典的影片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感悟。
《泰坦尼克號》給了我太多的感觸。記得五年前看這部影片時,被其中驚心動魄的場面所震撼,偶爾也會在心中柔軟的沙灘上留下一行足跡。但現在,是完完全全地被它感動了,也將它深深地印入了記憶之中。
人的感觸總會隨年齡的增長而越來越深,就如五年前的我只把《泰坦尼克號》當作驚險片,而如今卻被它深深感動。
滿天星斗在夜空中閃閃爍爍,這本應是個浪漫的夜晚,卻發生了歷史上最慘重的一次沉船事件。
1500名落海者和救生艇上的七百人等待著,等待著活命,等待著寬恕,等待著這場無休止的噩夢驚醒。而落入水中的1500人不過只有6人獲救,剩下的生靈都永久的葬身汪洋,祭奠了那場聲勢浩大的夢。
三等艙中年輕的母親知道生存的希望渺茫得如同幻影,便講著美麗的童話使孩子安然入睡;年老的夫婦流著淚輕輕相擁,安詳地躺在床上等待死神降臨;船上的演奏者們拉著一曲曲哀傷的樂曲,在生命的尾聲最后一次合作;年邁的船長走進船長室,選擇將生命的最后一刻交給這融入了他人生最大熱情與輝煌的地方。
韓寒說過:“美麗故事的開始,悲劇就在倒計時。”
影片中有這樣一幕——“媽媽,我們在做什么?”“親愛的,我們在等待,等頭等艙的乘客上了救生艇就輪到我們了。”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卻輕而易舉地道出了那個階級明顯的社會所有的丑惡,然而下層階級的人們最不缺的就是樂觀的心性。人與人之間毫無嫌隙,歡快的民樂一起,牽手便可舞蹈,映在他們眼中的微弱燈光,晃動著每一個人快樂的瞳仁,像是一抹淺淡的火,靜靜地燃燒著他們井底的天空,溫暖著屬于他們自己的小幸福。
當卡爾在救生艇上接過下等艙的人遞過的酒時,我們更應該明白,災難面前,眾生平等,但那時高貴的你們,習慣嗎?
杰克迅速找到蘿絲,并發現一扇漂浮在海上的門板,但因門板僅能承載一人的重量,所以杰克讓蘿絲留在門板上,自己卻泡在冰冷的海水中,并用最后的一絲力氣要求蘿絲承諾不會放棄,會好好的活下去……。看到這里,我已熱淚盈眶,感動不已,原來真情至愛是可以為對方奉獻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性命來換取對方存活的機會。相較于當時上流社會常以婚姻作為換取財勢地位工具的作法,杰克與蘿絲的愛情更加顯得真實、高尚而彌足珍貴!
因此越是坐在上位的決策者,肩負重責大任,越應思慮周詳,而后做出正確而果斷的決策,才不致鑄下大錯。
泰坦尼克號沉船事件死亡人數飆高的原因則是救生船數量不足,當時總共有兩千多人搭乘泰坦尼克號,但實際上救生艇僅可載一千多人,這是一項致命的人為疏失。雪上加霜的是當時泰坦尼克號號稱“連上帝也沉不了的不沉船”。
不僅劇中凄美的愛情故事深深感動了我,電影里的許多情節亦觸發我深入省思。
首先讓我感觸最深的是那些利欲熏心的人,其典型人物就是卡爾。他為了自己所想要得到的東西而不擇手段,威逼利誘,即使算不上是十惡不赦,也絕對不是一個好東西。卡爾以為錢可以支配這一切,但是他的想法是錯誤的,之后的事實很明顯地告訴了我們一點:至少錢是買不到愛情和生命的。
相信有不少人都看過,它講述了一段“生死不渝的愛情和一個驚心動魄的災難”,讓看過它的人都不得不為它折服。
而當我看了之后,才感到這并不是一部單純地講愛情、講人們在遇到那種突發情況時如何逃生的影片。除了這些之外,許多反面的東西也向人們揭示著什么。與其說我對杰克和羅斯之間的愛情感興趣,不如說是對影片中所反應的貴權主義頗有質疑。
這個故事的確很簡單,不過卻深刻地告訴了我們人類本性中的善良與丑惡、高貴與卑劣,在故事的發展過程中,它們得到了得到充分的展現,這應該是我喜歡這部影片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吧。
精采刺激的片段與唯美浪漫的鏡頭,讓我感覺欣賞這部電影彷佛經歷了一場美妙的視覺與聽覺的饗宴,令人回味無窮。
此外,這部電影場面的壯觀浩大亦令人嘆為觀止,不論是船上豪華富麗、美輪美奐的餐廳、酒吧、客房等設備,或是沉船時海水沖涌進船艙,船裂成兩半,船尾被船頭往下拖形成九十度后下沉等等壯盛慘烈的場景。
夜色沉靜,時光依舊,泰坦尼克號并沒有沉沒,它與夢想和希望相守,永存人們心中,不是嗎?
影片最后的夢境里,所有人不分尊卑齊聚一堂,杰克從舊日里樓梯的拐角處轉身,與露絲執手相擁,在《我心永恒》的曲調中,我似乎聽到流年呢喃,“曾經做過的最美好的事,就是觀察四季輪回和遇見你。
關于泰坦尼克號電影觀后感篇6
15年前,《泰坦尼克號》這部電影的上映在我幼稚的心中也不過就是一次小船撞冰山的慘劇,從此還烙上了“暈船”的陰影。
15年后,再次在影院觀看這部經典之作,卻深深地被那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所感動。
《泰坦尼克號》之所以讓人感動,不僅僅是因為愛情。讓我們把鏡頭直接轉向沉船前的最后兩小時。對于藝術家,能將自己的畢生奉獻給音樂也算達到了人生的夙愿。就在乘客開始慌忙逃生之際,甲板上,卻有這樣八位紳士帶著自己心愛的樂器,用最后一曲《更接近主》奏出了自己對生與死的理解,用音樂鼓勵生者勇敢的活下去,為逝者開辟一條通往天堂的平穩航線。
人的一生,是不是也該像這八位紳士一樣,真正有什么東西是值得我們去追求,值得我們去為它奉獻一切呢?
當我們的職業面對的是生命與原則時,我們又該如何抉擇?此時,正在左舷的大副莫道克面對即將失控的乘客,在“婦女,兒童先走”的前提下,慌亂中朝一名企圖沖上救生艇的男子開了斃命的一槍。
關于泰坦尼克號電影觀后感篇7
以悲劇的形式展現了一幅最凄美的愛情故事,最耀眼的人性之光。
——題記
《泰坦尼克號》唯一一部讓我看了潸然淚下的電影,作為一部享譽世界的偉大巨作,也許有的人沒有看過,但決沒有人沒有聽說過。看完后我的腦海中出現了兩個問題,愛情是什么?人性是什么?聽著那首回味無窮的曲子《myheatwillgoon》突然我恍然大悟。
在泰坦尼克號沉沒之際,有的人不顧一切的逃命;有的人為了紳士風度寧可死;有的海警如天使般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護他人的生命;有的音樂家心甘情愿的死去化作一陣音樂安慰他人;有的人陰險狡詐利用他人保護自己……而主人公道森和羅絲緊緊的更跟在一起不離不棄放棄一次次逃生的機會。這些在曠野中閃耀著的人性之光化為一陣風,趕走人們心中的恐懼,化為一股暖流,溫暖人們冰冷的心靈……他們不斷感染著著我們,沒有一束人性之光可以在我們心中煙消云散的。
在這個故事有兩個人讓我記憶猶新,他們正是杰克和羅絲杰克不顧一切保護了一個他只愛了兩天的人,不論有多大困難,都是如此。最后在浮板上他堅決把生的希望留給了羅絲讓他好好活著。
談情,我不懂,說愛我更是一竅不通。但我知道一點患難見之情,最美的愛情往往是最可悲的,充滿遺憾換句話說:“杰克和羅絲的愛情在最美麗,最制熱,最燦爛的時刻結束了,才給人們留下了是最美的記憶與遐想。”
在我的記憶中還有一些可悲的好人,一位母親在跟兩個孩子在臨死前講故事;有個船長為了贖罪,奉獻生命穩住船身;一對老夫婦緊緊的抱在一起;一對對青年男女拼命挽救對方的性命,結果只有可悲的死亡。
那份動人的愛再死前是那么燦爛,那么動人,人在災難面前是如此的脆弱,但愛讓我們變得堅強,變得執著,聽著那首動人的《myheatwillgoon》除了感動,還是感動。
曾經,我見過的一切美麗的故事都經不起時間的腐蝕,再美的東西都會在歷史的長河消失,只有化為一道傳奇,一個神話,才會讓人永遠深埋在記憶中。
關于泰坦尼克號電影觀后感篇8
愛情是一張票根,憑它我們乘上時光機器,穿過長長短短的歲月,尋找那么一些些曾經讓我們怦然心動的回憶。愛情也是一張船票,它曾漂蕩在大西洋的無垠碧海,沉入海底幾萬英尺的寂寞深淵。愛情還是一張電影票,它見證了十五年光陰似水,歷久彌新,再次擊中我們悵然若失的心。有些事,無法啟齒,終是冷暖自知,仿佛自己私密于心的那些戀愛瑣事,塵封在記憶的底端,卻時不時情不自禁,想拿出來回味一番。
說到愛情,最美不過天長地久、海枯石爛,大抵脫不出一個“永恒”。與時間賽跑,我們永遠都只會輸,不論你愛得有多轟轟烈烈、驚天動地,最終不過是歷史車輪碾過的一抔黃土、一縷塵埃。《泰坦尼克號》的動人之處,或許就在于那穿越時光,永遠不變的愛情。當老得不能再老的羅絲爬上船頭,將價值連城的“海洋之心”扔向大海,以紀念她的愛情以及她于海底長眠的愛人時,我們又有多少人能不動容呢?
當杰克在平靜冰冷的海面和羅斯說著那些臨終的囑托,那不是什么海誓山盟,不是什么甜言蜜語,只是一些很小很小的對生活和生命的期許,杰克給羅斯的溫暖從相遇到生命的終結,狠狠戳中淚點。很多時候,愛情之所以讓我們覺得值得銘記,就在于這些細小的溫暖,給了我們勇敢走下去的力量。
關于泰坦尼克號電影觀后感篇9
相信大家都看過《泰坦尼克號》這部電影吧,我聽說是很老的片子了。前幾年,媽媽說起過后,我就一直吵著要去看,可大家都說這部片是很久以前的了,現在已不再上映,那時失望極了。今年一上映,一家人就跑去“青宮電影院”看《泰坦尼克號》,我興奮極了,因這部電影出自卡梅隆之手,口碑挺不錯的。
“Everynightinmydreams,iseeyou,ifeelyou......”想必大家都聽過這首歌吧,沒錯,就是《我心永恒》——《泰坦尼克號》主題曲。每當這首歌響于我耳際,我總能想起這一幕——露伊絲坐在一塊木板上,杰克半身在冰冷的水中,手緊緊握著露伊絲,用自己最后的生命之火溫暖著露伊絲,身體還瑟瑟發抖。在臨死前,杰克叮囑露伊絲要好好地下去。最終,載著婦女和兒童的救生艇來了,但是,一切都太遲了:老人死了,新生嬰兒死了,中年人死了.....杰克也睡了,永久地睡了。但在救生艇中,有一個卑鄙無恥的男人——露伊絲的未婚夫,他借一個小男孩的爸爸的身份上了救生艇!
每每想到這一幕,我總會熱淚盈眶,這就是真愛的力量。雖然露伊絲的未婚夫故意陷害杰克,把他關進一個小屋子活活淹死,可露伊絲不相信,她不相信杰克會偷東西,所以冒著生命危險去救杰克。本來,露伊絲可以隨媽媽共上救生艇,但她愛杰克,她不想杰克死,就算死,也要死在一起,這就是愛的力量。雖然他們在一起的時間只不過兩三天,但是他們的愛卻是永恒的。
一個人會為自己真正愛的人做一切事情,就算搭上性命,這么做,就算死也值得。
我在馮夢龍的《二拍三言》中看到過一個故事——《俞伯牙摔琴謝知音》。俞伯牙好不容易遇上自己的知音鐘子期,可在約好相見的日子時才得知子期一則采樵負重,二則誦讀辛勤導致心力耗費,最終成了泉下之鬼了。伯牙失聲痛哭,哭畢,就讓鐘公帶路往子期的墳墓去。在子期的墓前,俞伯牙親手把仙琴毀了,并說“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以紀念子期。
這同樣是一個感人的故事,俞伯牙也是愛種子期的,畢竟知音難求呀!
雖然《泰坦尼克號》已是過去,俞伯牙與種子期也只是過去,但是,他們不朽的愛讓我們懂得了一個道理:真愛是偉大的,真愛的力量是無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