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觀后感700字
清明觀后感700字篇1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想大家都聽說過《清明上河圖》吧!我也不例外,早已久仰大名,但一直沒見到過。更沒見過會動的《清明上河圖》。沒想到今年寒假能有幸在我的家鄉定州貢院見到。
雖然以前一直沒機會參觀貢院,但這次我沒有心思參觀貢院里的景點,進了貢院,就直奔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展廳。
到了展廳,里面黑漆漆的,伸手不見五指。過了一會兒,眼睛適應了黑暗,只見一塊帷幕橫亙展廳東西,長約一百多米,寬約三米多。聽媽媽說,《清明上河圖》記錄了北宋年間汴京城的城市生活面貌,用高科技將畫中的場景投影在帷幕上。畫中的人物、鳥獸、車都可以走動,全都“活過來”了,看著看著,我仿佛“穿越”來到了大宋朝。集市上可真熱鬧!有賣魚、肉、蔬菜、雞蛋的;有賣刀、剪、雜貨的;有賣茶水的……一只駱駝商隊滿載而歸,駱駝主人很高興,估計在想:太好了,這筆生意談成了!而孩子們互相追逐打鬧,稚嫩的小臉上洋溢著歡快的笑容。酒館內,有人大喊:“店小二,再給我拿一壺酒來!”再往上看去,有兩三位漂亮的女子坐在房間內彈琴,她們那纖細的手指在琴弦之間優雅地來回撥動,我好像真的聽到了那悠揚的聲音。街道上有人抬著轎子或趕著馬,好像要去辦什么事。街道一旁大樹下有人在乘涼,還有幾個五大三粗的壯漢在比武,周圍一群人圍著觀看喝彩,好不熱鬧!
如此浩瀚的畫卷,畫面結構嚴謹,有條不紊,人物的各種活動,刻畫得非常細致生動,前呼后應,一氣呵成。《清明上河圖》共有歷代13個收藏家寫的14個跋文,鈐章96方。僅末代皇帝溥儀的鈐章就有3枚之多,足以證明溥儀對《清明上河圖》的青睞;只有《清明上河圖》這樣的輝煌巨制,才可以容得下一代帝王的千秋大夢。
通過這次參觀,讓我對文物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動態版·清明上河圖》為我們定州增添了輝煌的一筆!
清明觀后感700字篇2
今天4月_日清明節,天空如此陰暗,像要下場傾盆大雨,但阻止不了我去給外婆掃墓。看著墓碑,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我和外婆在一起時的點點滴滴。
那時我才四歲,從小和外婆住在農村,是外婆一手把我帶大的。我和外婆之間的感情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記得那時每天上幼兒園,外婆都會在我口袋里準備兩個雞蛋。有時我吃膩了,說不要,她就會偷偷地把雞蛋放進我的書包里。現在我明白:外婆是怕我餓了。有一次,我和鄰居打架,臉也被她抓傷了。回到家里,我以為會被外婆責罵。沒想到她二話不說直接跑到鄰居家去為我討公道。現在我明白:外婆是怕我再被別人欺負。
一轉眼,幾年時間過去了,我也要上小學了。爸爸媽媽回來了。他們常年在外地,只有過年才回來。聽爸爸跟外婆說:“媽,非兒要讀小學了,鄉下的教育不好,環境條件也不好,而且你身體也不好。我想帶她回……”沒想到爸爸媽媽這次回來是要接我回城里讀書。我一下子就急了,大聲說:“不!不!我不去!我就不去!我要和外婆在一起……你們說不要我就不要我,現在想要我就帶我走,我不去!”我抓住門框,死死不放。爸爸一把把我抱上了車。我兩眼淚汪汪的哭喊著要外婆。外婆在車窗外說:“我會來城里看你的,菲兒要聽話。”
沒想到這次的離別,竟然是永別!直到放暑假我回老家時,才發現老家的一切都變了,沒有外婆的家顯得冷冷清清。原來爸爸媽媽怕我過分悲傷會影響我的學習,就一直把外婆去世的消息隱瞞著我。我沒有責怪爸爸媽媽,我知道他們和外婆一樣都是為了我好。我傷心了好幾天,把該流的淚都流干了,但我知道我應該變得更優秀才能報答外婆的恩情,于是我不再哭了……
從這以后,每年的清明節和暑假,我都要回老家,去外婆的墳前靜坐,向外婆默默訴說無盡的思念。
陰暗的天空突然亮了許多,太陽好像要出來了,似乎是外婆在看著我笑了。我也跟著笑了……
清明觀后感700字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是杜牧的一首詩,描寫的是清明特有景象。春天到了,風暖了,花兒開了,城市逐漸蘇醒。清明節到了,我們心中總有那么一絲絲的沉重,因為每到這個時候我又想起了先烈們。
無數的革命先烈,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祖國的和平統一而舍生忘死,用鮮血染紅了我們的國旗,用生命創造出現在的輝煌。我們今天的幸福和平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代代相傳,記住這些為了新中國付出生命的先烈。
這個春天,我們記住了為我們開辟出春天的每一位英雄。中國剛剛經歷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打了一場疫情阻擊戰,在這場戰爭中有人永遠留在了這個寒冬,只為換來春天,他們用生命守護了萬家燈火。劉智明說∶“一張床位就是一條命,能多一張就能多救一條命!”夏思思的母親說“她還想著再上一線。”大年初八,本來會有一場婚禮,但是新郎的婚紗照,沒有擺在婚禮上,卻出現在了追思會上,他叫彭銀華。迎風堅守的90后藥劑師宋英杰,犧牲時不滿28歲。在這次疫情中有61位醫護人員付出了他們的生命,讓我們向這些英雄致敬!
在這次疫情中,有多少逆行者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沖在最前線,他們都是英雄,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他們并沒有離開,他們的英勇事跡傳遍大江南北;他們并沒有離開,他們的名字將永遠被銘記;他們并沒有離去,他們只是換了個地方住在我們心里,以后的每個春夏秋冬,家國永念!
愿逝者安息,生者將奮然前行。作為一名中學生我要努力學習。不負青春,不負時光,自將國強!
清明觀后感700字篇4
可愛的春姑娘,邁著輕盈的步子來到了人間,我們的校園在她的點綴下也變得更加生機勃勃了!當我們在享受著陽光的普照,春風的撫摸,花兒的芳香,鳥兒的歌唱時;當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吮吸著知識的雨露,放學后又有一個幸福溫暖的家在等著我們時我們不禁感慨:我們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呀!可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們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先烈用滿腔熱血換來的,我們的美好家園也是他們用滿腔熱誠筑建的!
回望歷史的長河,錦繡的中華大地上,哪里沒有動人的悲歌?哪里沒有戰士的熱血?從精忠報國的岳飛,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從抗倭名將戚繼光,到“茍利國家生死已,起因禍福避趨之”的林則徐。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英雄,華夏兒女的驕傲!
從918事變到日本帝國主義戰敗投降,多少中華兒女在這片土地上灑下了最后一滴鮮血,多少華夏子孫為了這片土地獻出了滿腔赤誠。十五歲的劉胡蘭為了革命事業英勇就義,無怨無悔;江姐和戰友們含著眼淚繡出五星紅旗,赤膽忠心;狼牙山五壯士毅然跳崖,驚天動地。
我們不能忘記盧溝橋的第一聲槍響,我們更不能忘記512大地震中譚千秋老師和無數抗震英雄將死留給自己,將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
時間的長河流淌不息,卻沖刷不了我們對烈士們的懷念。同學們,又一個清明節即將到來,你們是否想過去給英雄的先烈們掃掃墓,去給他們獻上一束鮮花呢?同學們,讓我們好好學習,好好生活,好好做人,發揚祖國的光榮傳統,踏著烈士們的足跡勇敢前行。最后送給大家一句話: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興則中國興!
清明觀后感700字篇5
清明,給人的印總是一片濕雨。仿佛有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出它淡淡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面,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又是一年清明至。在這個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里,人們緬懷逝去的親人,掃墓祭拜,寄托哀思。讓逝去的人在天堂安息,祝愿活著的人平安。
——題記
早晨,天上下著毛毛細雨,我和爸爸媽媽早早地起來了。因為今天我們要去掃墓。
我們來到金堂山下,小姨媽、二姨媽、大姨父等人都已經來了。我們懷著悲傷的心情向山上走去。
一路上,小鳥“嘰嘰喳喳”地小聲叫著,沒有了往日地歡快;小花小草們沒有了往日的生機;大樹伯伯們埋著頭默默地站在路兩旁,微風吹來,它們在風中搖晃著彎腰駝背的身軀,它們沒有了往日的高大、挺拔。小鳥、小花小草、大樹伯伯們,你們怎么了?爸爸媽媽,小姨們你們也怎么了?怎么今天走得這么慢?平時老催促我走得慢,這次怎么我比他們走得快?
走啊走,我們終于來到了爺爺婆婆的墳前,墓碑前長滿了雜草,密密麻麻的。這時,爸爸和小姨父走過去,一人拿著一把鐮刀“咻、咻、咻”鐮刀在空中形成了一條美麗的弧線。“咔嚓、咔嚓、咔嚓”一杵杵雜草倒在了爸爸和小姨父手下。不一會兒,雜草就消滅光了。
我們全家人站在墓碑前,呆呆地站在那里,回憶起了以前的快樂時光。是啊!以前每天我去上學時,婆婆都會囑咐我路上注意安全,上課要好好的聽講。每次吃飯時,爺爺總把好吃的菜夾給我,叫我多吃點,長高些。多么快樂的時光啊!我哭了,全家人都哭了。
過了一會兒,我們調整好情緒后,爸爸從包里拿出了錢紙和一瓶白酒,這是爺爺生前最愛喝的酒。爸爸把酒從左灑到右,又從右灑到左,酒灑完了,墓碑前面也濕了一大片,接著媽媽又拿出一張大毯子,鋪在地上,全家人跪在地上向爺爺奶奶磕頭,讓他們保佑我們身體健康。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我哼著悲傷的小調,下山了。希望爺爺婆婆們能在天堂安息。
清明觀后感700字篇6
當紅花攀在枝頭爭奇斗艷時,綠葉卻默默無聞地倚在角落,靜靜追尋著“葉落歸根”的心愿;當大河浩浩蕩蕩地向東奔流時,細雨卻悄悄地落下,滋潤著萬物帶來勃勃生機。而我們和平幸福的生活背后,又怎么離得開那些把生死置之度外,對任何困難都懷著無畏精神的英雄?
又是一年的清明節,我們懷著沉重的心情來到了烈士陵園,緬懷為了祖國解放和人民安寧而犧牲的烈士們。
來到烈士墓前,望著那一束束寄托哀思的菊花,我不禁回憶起他們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氣勢。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戰士們浴血奮戰的情景:他們冒著炮火硝煙,與敵人奮力拼殺;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奔向戰場。正是無數的烈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建起了新中國的鋼鐵長城。
微風輕撫過我的臉頰,吹散了發梢,也吹亂了我的思緒。在和平年代的今天,雖然不再有轟隆隆的炮火,但依然有血與火的考驗。
他們不害怕死亡的魔掌嗎?他們舍得就這樣離開家人嗎?他們也是血肉之軀,在他們的身后也一定有著提心吊膽等待著他們回家的親人。此時,在我的腦海里閃過新聞中那一個個年輕的臉龐,他們也有著想休假,想出去旅行,想陪一陪生病父親的愿望。而這一切,都變成了難以實現的遺憾。“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國家資源的保護和社會的安定,他們的死比泰山還要重。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人的生命是無價的,而他們卻舍身為國,赴湯蹈火,他們就是國之大義的英雄。
英雄也曾是平凡的人,只是有些事總要有人做,而他們做出了偉大的選擇。雖然他們的生命永遠地定格在了那一刻,但英雄的精神卻變成了火種,點燃了我們心中的信念。愿英雄們安息,向英雄——致敬!
清明觀后感700字篇7
清明上河園是中國著名古都河南開封的一座大型歷史文化主題公園,風景秀麗。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參觀并欣賞了這美麗的景色。
早上九點整,清明上河園的大門打開了,這時從院內走出了一群人,看那個走在最前面的,一身宮袍,臉黑生生的,額頭上還有一個月牙樣的標記。咦!這不是鐵面無私,大名鼎鼎的清官包青天嗎?不過你放心,他不是來審案子的,是來歡迎你的。頓時,迎賓廣場上人聲鼎沸,人山人海。
進了清明上河園,你就會懷疑,這是不是在做夢呀?好像真的進入一個畫中世界,清明上河圖在這里復活了。那小橋流水,古代民居,甚至一草一木,都是依畫中而建。展現在眼前的是幾百年前宋代集市的熱鬧和繁華,那些身穿各種古裝,梳著各種古代發型的人熙熙攘攘,有賣吃的,穿的,用的,玩的。有吹糖人的,賣雨傘的,沿街賣藥的,能讓你看的眼花繚亂。
往前走,你會碰上招考狀元的宏大場面,千萬不要錯過這千載難逢的機會!趕快進去試一試,沒準你還能過一回狀元癮。再往前走就會看到一個露天舞臺被人們圍得水泄不通,那是楊家將正在教訓兩個搶劫犯。這兩位女將真是身手不凡,三下五除二,就把那個市井無賴打趴在地,仔細一看原來是楊八妹和楊排風。這時佘老太君,走過來他雖然看上去年紀很大,但兩眼卻炯炯有神,健步如飛。
如果你在清明上河園呆上一兩個小時,還會看到許多這樣的歷史性場面,仿佛沿時光隧道回到了幾百年前,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真的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參觀欣賞完了,清明上河園真是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