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觀后感100字
十二生肖觀后感100字篇1
最近,我看了一場免費電影——《十二生肖》。故事講:幾百年前,英法聯軍闖入中國,把150年才建成的圓明園毀了,能搶的搶,不能搶的就燒,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把150年的歷史毀滅了。后來,一些年輕的中國人齊心協力,經歷了重重困難后找到了各個銅首,并從中領會到許多深刻的道理,改變一生。
一開始,圓明園是一個十分美麗的地方,有噴泉水池,還有銅像十二生肖……美如仙境,使我十分向往。但燒毀后的圓明園,面目全非。我想,當時的中國人真沒用,難道愿意讓人搶即不愿反抗嗎?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后來有一群愛國的中國人。
不過,他們千辛萬苦找來的銅首,卻被團隊里的一些財迷拍賣給中國愛國者,真是不知羞恥!我生為中國人,感到又慚愧又光榮。
在大家的努力下,幾個銅首回歸祖國,只剩兔首、鼠首、雞首、蛇首和龍首。他們來到法國,在貴族家里找到了雞首和一幅非常有名的畫卷。COCO和JC有趣的翻譯讓我們哈哈大笑,比如COCO說“臟物”,被JC翻譯成“這么漂亮”等等。
后來在尋找貴族女生的曾祖父時發現了許多銅首,把它們帶回國。在尋找過程中,他們不幸遇上海盜,女生用曾祖父的骨頭打海盜,JC等人和海盜進行生死搏斗……我被他們的團結又愛國的精神深深感動了。
看完電影,我覺得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長大后為祖國爭光。
十二生肖觀后感100字篇2
爸爸媽媽帶我去看一部正在熱播的電影《十二生肖》,講的是國際大盜J.C.(成龍飾)及他的助手Simon,David,Bonnie,一直在全球各地偷竊著各種奇珍異寶,不為理想信念,只為金錢。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開始偷竊被外國人搶走的圓明園12銅首,他們與諸多勢力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奪寶之旅。
但最后一個龍首,卻被一個公司搶走,這個公司聲稱如果在12點之前沒有人出價他們就把龍首投入正在噴發的火山,但這是最后一個銅首了,誰買誰就是國家的叛徒,就這樣這個公司派出一架直升機,從上面跳下四個飛行員,把龍首投下火山,就在這時J.C.突然從上面跳傘下來,與下面四名跳傘員展開了激烈的搏斗,J.C.解決了3名跳傘員之后,最后一名跳傘員,把龍首投下火山然后他抓住JC的傘包,就在這一緊急時刻,JC脫下傘包,向下沖去,JC一下抓住龍首,打來衣服上的氣囊從火山上滾了下來,身體多處受傷,但終于保住了龍首。
JC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使我感觸心切,我以后一定要學習這種精神!
十二生肖觀后感100字篇3
在很久以前的古代,玉皇大帝突發奇想,想來一個競選,競選的要求是:凡是動物的,都要在明年的今日寅時來大殿,按數來排,先來的十二個可以作為十二個時辰的代表。
比賽前天,貓和老鼠說:“鼠弟,你后天可以帶我一起去嗎?我也想排上一個名。”“當然可以,我會在那天找你一起去的。”結果,在第二天,老鼠遇上了正在往大殿黃牛,黃牛邀請了老鼠一起前往,老鼠答應了,此時的他早把和貓的要求拋到了腦后了。
那時候的龍是沒有犄角的,而雞是有犄角的,于是龍就跟雞說,雞已經很漂亮了,用不著犄角,叫雞借他。雞一聽龍的奉承,很高興,就把犄角借給了龍,并叫龍競選后記得還他。龍滿口答應了。
到了競選那天,所有動物都紛紛上路,而在貓還在等老鼠,所以沒有啟程。因為連夜的趕路,終于讓老鼠成了第一名,而黃牛成了第二名,因為老鼠本來是坐在黃牛身上的,不過來到大殿的時候,老鼠老鼠“蹭”的一跳,跳了下來,成了第一,被玉皇大帝封為‘子’;黃牛‘丑’;老虎也隨后到了,排第三,封‘寅’;龍來時還在天上飛,正準備下來時,被兔子搶先所以得了第五,兔子第四;沒過多久后,蛇緩緩爬來,成了第六;馬和羊是同時到達的,他倆你讓我我讓你的,推來推去的,玉皇大帝看他們定不下來,就給他們做了主,于是馬成了第七,羊成第八;猴子見到名額快沒了,便跳起抓住了云,開始想在樹上一樣攀爬,很快就到了大殿;接著,雞、狗、豬也來到大殿。
競賽結束后老鼠才想起貓,于是一回到家就被貓滿世界的追;龍來到大海邊,發現有犄角的他比以前漂亮多了,就不準備還雞了,不過為了躲雞,他從此就躲到天上去了,而雞很氣憤于是他從此以后天天一大早的起來對著天喊:快還我!快還我!母雞就喊:快還他!快還他!小雞也叫:還!還!,有時,雞還呆呆的望著天,思考呢。
十二生肖觀后感100字篇4
十二生肖的獸首,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吧!對,這就是我們國家曾放在圓明園的十二生肖的獸首,這十二生肖的獸首是用銅燒鑄而成的,當時是用來計時的。在第二次 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入侵中國,攻陷北京,將圓明園內無數珍寶劫掠一家,掠走了十二個青銅獸首,致使這批國寶流失于海外一百多年。近幾年,一些愛國人士出 資已將其中的五件搶救回國。
《十二生肖》這部電影講的就是主人公JC憑借自己高超的本領如何盜得這些寶物的故事。一開始JC是為了個人私欲幫一伙法國人找流落民間的獸首,但最后在龍 頭即將被丟進火山口時,JC不顧自己的生命,脫掉了降落傘去追趕即將掉進火山口的龍頭。功夫不負有心人,JC終于把龍頭抓在了手中,沒讓龍頭掉進火山口。 如此感人的一幕呀!龍頭回到了中國。
此時此刻,讓我不禁暗然淚下,圓明園曾是一座大型皇家宮苑,富貴堂皇、鼎盛一時。有許多的金銀財寶和文化藝術珍品,是古代皇帝的避暑勝地。然而在那一天, 這處秀麗的園林,已被毀壞得滿目狼瘡、慘不忍睹,那一把火竟然燒了三天三夜。如今這圓明園卻變成了一片廢墟,成了一片荒涼的景象。
火燒圓明園的歷史告訴我們,國家貧窮、落后就要挨打。現在我們中國已變得繁榮昌盛,中國強大了!這也使我懂得“勿忘國恥,愛我中華!”
在我們生活學習中也是如此,如果你不進步那你就會被別人追上。常言道:“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想我們的學習跟國家的興旺是同樣道理吧!
愛我中華!
十二生肖觀后感100字篇5
在港式功夫片即將成為過去式的時候,成龍的《十二生肖》帶著他招牌式的功夫喜劇來到2012年底擁擠的賀歲檔,表示他仍未過時。不過這可能是成龍最后的動作盛宴,畢竟他已經58歲了,但從當年開創功夫喜劇開始到如今三四十年,世界動作影壇風潮幾變,成龍依然憑借動作和喜劇高度融合的電影風格一呼百應,實在難得。
港產動作片一度是華語動作類型片的代名詞,在這個類型片上的整套系統都為大陸、臺灣等華人地區無法企及,但動作片對暴力、奇觀的展現能力逐漸被技術取代——當然,在大陸市場激活之后,動作片的表演能力基本都被威壓取代了。但成龍能夠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功夫喜劇從一開始就已經跳脫出功夫片、動作片的范疇,而進入了表演藝術范疇并備受稱贊,而他在動作設計上的才華、動作表演上的天份和敬業搏命保證了影片流暢諧趣賞心悅目,同時又能不斷創造新的純技術無法取代的動作奇觀,因此能夠經得起時間考驗。西方評論家說,如果電影回到默片時代,只有成龍和卓別林能活下來。而《十二生肖》作為成龍最后一部搏命電影,勢必不遺余力。
近年來的成龍一直在嘗試轉型,從《神話》、《新警察故事》到后來的是《功夫之王》、《大兵小將》、《新宿事件》、《功夫夢》等等,都在嘗試突破以往的風格,中間只有《寶貝計劃》屬于他的典型風格,但這些從類型到角色塑造上的轉型,并未創造奇跡,因為成龍的電影已經有了很深的烙印,這種電影風格全世界都罕見,而當成龍想往古裝歷史、黑幫大佬、頹廢大叔等角色上轉型的時候,在其數十年經營的成龍招牌和風格之下,顯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不是成龍能力不夠,而是他已經太成功。
《十二生肖》是成龍一部集大成之作,最后一次搏命演出成龍不遺余力,如果說他近年來的轉型或者不轉型之作都多少保留了他的動作喜劇風格,那么《十二生肖》就是一次全面的自我回歸,從開場的輪滑脫身、到叢林冒險到火山口奪寶,中間大小動作不斷,并且不斷有笑料穿插其中,如果你能忽視姚星彤愛國主義教育演說的話,就依然能享受到久違的成龍電影帶給人的刺激和過癮。類型片本來就需要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兒,但比起成龍都要加盟的《敢死隊》系列,成龍在自己的《十二生肖》里展示的動作表演上的創造力和追求是遠勝于史泰龍他們的。因為中國功夫片給世界動作類型片貢獻的不僅是威壓和套招,更多是處理動作表演和效果的方式,這在成龍的動作喜劇中體現最為明顯,比冒險爬樓的高度,你得等比迪拜塔更高的樓建好,比爆炸,你也賣不過賣拷貝老師,比肌肉老猛男扎堆更是很沒意思的事兒,成龍一直堅持在動作設計上的巔峰追求,因此你看到輪滑脫身感受到的在震撼之外,是對想象力的嘆為觀止。成龍也與時俱進采用高科技,但都在他自己風格的掌控之下。
十二生肖觀后感100字篇6
再次看見成龍,已是他第101部電影了。
成龍的電影無時無刻不透露著“溫柔”,周星馳的電影無時無刻不透露著“寂滅”,梁家輝的電影無時無刻不透露著“冷峻”。這些屬于骨子里的東西,從一開始就痕跡明顯地貫穿于他們的每一部電影之中,至少據我所知,在電影界他們的“角色”最“一成不變”。
一個演員演得太像自己以至最終已經成為了自己,這樣的演員不是合格的演員,戲里戲外還是應該分得清楚,否則真真假假就容易出太多問題。
這部電影集中了成龍以前電影中所有的元素,幾乎沒有創新且又落后了,部分形式與當代之商業元素相融,畫面感依舊輕松、詼諧、正派甚至還有些“嫵媚”,成龍每次以“大人物”出場,以“小人物”之心聲為結尾,名氣越大責任也越大,被別人被團體被民族甚至被國家都過分“夸張”和“依賴”了。影片之中“那個人”之“氣場”還是足以壓迫整個電影所要表達的內容、形式和靈魂的,使這部電影跟以前大相徑庭。其實,一部“好萊塢”式的商業電影,只要名利雙收即可,本沒有過多的贊譽還是毀譽。在沒有能力制定法則時,還是要遵守法則。
冒險體裁,怎么看都是被強加之物,像那部《人再囧途之泰囧》,非常適用于情緒放松,沒什么意義,只是“大笑”而已。就好像在《一九四二》和《泰囧》之間選擇,我不愿意再看前面的,更不愿意再看后面的,未看之前已經知道后果,還有意義嗎?在成龍這部電影里,“冒險”只是一個花絮,不需要“大做文章”,只要電影和觀眾兩廂情愿即可。
讓我覺得意外和驚喜的,還有一個人,就是韓國演員,權相臣。很久以前的韓國電視劇《天國的嫁衣》中的男主角。在涉世未深的時候,我迷上了這部電視劇還有男女主角,那時候全家也都愛看,每天吃過晚飯,全家都準時坐在電視機前等著,這也是那時候很好的回憶之一。像電視劇中的這種愛情簡單又不缺危險,復雜又不缺純真,做男人,他就是最佳之典范,娶妻子,她就是最佳之情人,談愛情,它就是最合適之模板。將近十幾年以不見,想不到他漢語現在已經說得這么好了,在韓國難覓其蹤,來中國也鮮見其影。他給我的那種感覺就是一個通體“憂郁”的角色,那種永遠茫然的眼睛,滄桑的.臉,以及永遠平平的額頭,足以寫盡一個過氣明星在當代歷史中之全部原因。
整部電影始終被成龍之氣場所壓制,其余角色反映平平,也許演得又太過于“不像”他們自己,而成龍之說學斗唱又太過于“像”他自己,整部電影無疑還是一部“主角”式電影與當前電影模式合拍,大英雄、真英雄,難有東風倒壓西風之式。成龍所飾之角色一向以“正派”自居,而使他的影片始終洋溢著正能量,因此觀眾面很廣。自那次《新宿事件》上卻采取了某種形式的妥協或者叫順應,“入鄉隨俗”,這也是一個“演員”應該做的任務,尤其在保持了幾十年的“風格”上,采取了小小的“變動”。成龍的電影處處都體現著某些只屬于中國人的感覺,頗有些“中庸”之道,又有“武”風。在《特務迷城》中,雖扮演一個“小角色”,卻將小角色的能量開到最大,儼然傳遞出這樣的正價值:認識自己的人才是王者,才能主控局面。這也是所謂“主體”意識。傷人打人點到為止、給壞人留有余地、時時刻刻注意保持自己的形象維護傳統電影所要表現之正意味。在《十二生肖》中,依舊保持了自己電影之風格,雖不再以“中國人”的形象自居,卻仍肩負有傳統傳播的“義務”,動作場景越來越大,影片氣勢越來越強,依舊保持那種“玩命”的風格,但這種“玩命”卻又不同于以往,簡直可以“以假當真”。成龍這次從火山口上摔下來,不再像《特務迷城》里用一個“玩具”作一個“緩沖”,而讓頭實實在在地撞到了巖石上,這種“緩沖”之物即使換作“龍頭”,是否也不會“疼”呢?整部影片給我最大震撼的莫過于成龍從火山口旁高速俯沖,撞地,連續反轉,直到再次撞擊。()看到此突然有種莫名的感動,這并非鋼鐵筑造之“身體”,卻能夠經受住不合“物理”法則的過程,懷疑之余,卻也被這種膽識、毅力和勇者精神所折服。這好像是欣賞一幅美麗的水墨畫,一艘人類的外太空探測器,以高速撞擊地面,經過多次翻轉損傷,還在堅強地掙扎著。這真是人類之幸,傾全部之力設一個賭局,打一個“只能贏不能輸”的賭。對于我們所住的地球來說,我們究竟對她了解多少?此時此刻,看著這座龐大的活火山,猶如在看一個外星球,“地球”對于人類依舊太陌生了。這是整部影片最大的看點,那種龐大之美、力度之美、速度之美、拼命之美、精神之美,這就是那些喜愛“極限”運動的人,藏在靈魂里迸發進生命里所無法割舍不能割舍無法言說不能言說之精神。
也許對成龍的電影太過于熟悉,光是某些經典影片就已經不知道看過了多少遍,每一種動作、每一種設計、每一種興趣點、每一種貫穿劇情終始之脈絡都無不清晰地延續著曾經輝煌之歷史,雖有些“因循守舊”,但頻率如此之高危險系數如此之大的動作場景還是讓人為之一振為之敬仰,不能不為這樣的“演員”抱以最大的尊敬。
高科技元素頗多,似乎生活之絢爛也很多,在這個人類科技躍遷的時代,不知道他們能不能跟上自己的靈魂。科技的迅速發展必將深刻和徹底地改變著整個人類社會中的一切東西,恐怕任何東西都是雙刃劍,在打磨工具的時候,應該提前做好算計,以免反噬。
十二生肖觀后感100字篇7
今天,媽媽帶我去新街口看電影《十二生肖》。這是一個講成龍找回十二個圓明園銅首的故事。
我最喜歡看的情節是一開始,成龍為了去偷一個世界名品交給MP公司,然后再秘密拍賣來換錢。他穿了一身滑板裝,去和另外一個人街頭,被邊防部隊發現了,部隊來抓成龍,成龍為了躲避敵人,不停的在車底下穿梭,在一些管子里飛馳,在高速公路上不停的用手臂來加速。突然,他一個飛躍撞到了飛機下面的網子里,我以為他被抓住了,結果是虛驚一場,原來是他的伙伴來救他了。他帶著名品,坐著飛機,得意的對著來抓他的人吹了一聲口哨。
當成龍后來發現MP公司在尋找祖國的十二銅首時,就不想再幫MP公司工作了,便從一個大盜變成了一個國寶守護者。他和他的伙伴們,利用高科技,用一些假的獸首代替了真的,將真獸首獻給了國家,然后將假的銷毀掉。
這個電影表達了我們的一個美好愿望。現實中,圓明園中的十二個銅首,只有五個回到了祖國,有二個出現在世界上,但是沒有回來,還有五個到目前為止,仍然是下落不明。不僅這些,還有無數的奇珍異寶沒有回到祖國。我們應該牢記這些教訓,好好學習,不要讓國家回到那個時代!
十二生肖觀后感100字篇8
影片講述由成龍飾演的賞金獵人Jackie,為了領取國際文物販子開出的巨額獎金,帶著他的一票高手伙伴們四處尋找圓明園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個獸首的下落,最終轉而幫助中方,全力挽救國寶,將尋回的獸首歸還中國的故事。
成龍的《十二生肖》是作為今年首部確定與合作的華語電影,也的確依然是延續了他以往電影的極限動作風格,槍火追逐、山地落傘、盤路追車、滑梯纏斗、多角度爆破等精彩場面。但大哥的巔峰時刻已然過去,愛國主義情懷的情節設計,顯得略顯無力;明顯感覺到大哥的苦心,好比讓傳統的中國人,穿西方人的衣服。科技感趨于強烈,明顯感覺大哥想把中國電影往好萊塢方向牽引,顯然靠他一人之力還不夠。觀眾關注的是視覺沖擊力的呈現,是一種爽的感覺。大哥一向推崇實景拍攝,實打實拍,大部分情況下不用替身,這是比較牛逼的地方。幕后花絮里,介紹大哥拍風洞、火山爆發和古堡的戲,其實還是很給力的。真正回歸到影片當中,觀眾是不會關注電影拍攝背后的故事有多牛逼,投射在觀眾眼球上的畫面,視覺的沖擊力、情節設計,人物形象……構成的觀眾評判依據。
說到人物,覺得一直以來,在大哥的電影里,大部分的笑點、重點都在他一個人身上,對于其他配角,小人物,印象并不深刻。這部片子里,我記得的,只是張藍心的大長腿、打戲,有點變形金剛味道的輪滑衣,他跟法國狗的笑料,海盜李宗盛的猥瑣和裝傻,還有最后吳彥祖跟舒淇的彩蛋。
幾個俠盜的線索,在影片中交代的有點零散。我發現好的片子往往都不按常理出牌,會真實的呈現人性的多面性。當成龍在權衡的時候,一切以愛國為主,因此犧牲了人物形象的塑造,淡化了故事主線,犧牲了張藍心和權相宇的感情線索,只留下好萊塢式的個人英雄主義橋段。我倒覺得作為成龍飾演的賞金獵人角色,應該更多真實展現他作為凡人、小人物的一面,他沒有私欲?沒有思想斗爭?愛國還是稍微主旋律了些,一旦影片調性確定,人物形象必然不能做到飽滿,很多東西是和主旋律相違背的。
雖然說達到巔峰狀態后再想超越很難,但是大哥也的確在努力能去超越自己,極力給觀眾呈現大片帶來的科技感,刺激感,實際效果在觀眾眼里似乎只是輕描淡寫了一筆。不過,還是值得去影院放松消遣一下,有刺激,有笑料,有精彩打斗場面,怎么說,從計劃到拍攝,前后也五六年之久。
此處僅為個人拙見,一千個人眼里還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嘛不是。所謂,槍打出頭鳥,最先嘗試的、開路者角色,必然受到各種評判標準,后人才能揚長避短,把前人拍在沙灘上。20_年首部與合作的華語電影,無關乎情節設置,沖著大哥的一片苦心,還是可以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