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雞毛信電影觀后感
電影雞毛信電影觀后感篇1
昨天,我們班所有同學都觀看了一部影片,名叫《雞毛信》。片中的主人公海娃是一個小八路,他為了將雞毛信安全地送到張連長手里,與鬼子做斗爭,最后將信送到了張連長手里的故事,贊揚了海娃熱愛祖國、機智勇敢的品質。
在這個故事中,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海娃手被鬼子的槍打中后,仍然堅持把信送給張連長的那一段。在這一段中海娃負了傷,我本以為海娃會流著眼淚逃走沒想到他會忍痛爬上巖石去送信,這使人想到了,平日里我們受一點小傷,就哭個不停,一有小病就連學校都不來了。和海娃相比真是天上和地下。
那時候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搞得好多小孩都吃不上飯,上不了學,再看看我們,天天吃香的喝辣的,上學時,父母還給我們些零用錢,來到學校還可以坐在有暖氣、有電視、又非常明亮的教室讀書。就這樣如果還不好好學習,就有些對不起那些抗日戰爭中死去的英雄了。
看完這部電影后,我懂得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是革命前輩用生命換來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
電影雞毛信電影觀后感篇2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愛國主義影片——《雞毛信》。影片中的情節曲折生動,深深觸動了我。
影片主要講得是:在抗日戰爭時期,龍門村里有名兒童團員叫海娃,他的任務是每天上山去放哨、放羊。一天,爸爸對海娃說:“海娃,這里有一封非常重要的雞毛信,你要把它送到對面山下的三王莊的張連長手中。”海娃對爸爸說:“爸爸,你放心,我一定會盡快把信送到張連長手中的。”說著就抽著羊鞭上山去了。海娃找了一條最安全的路。可沒想到還是碰到了鬼子,他心急如焚,一會兒把雞毛信塞到石頭縫里,一會兒把雞毛信裝到口袋里,一會兒把雞毛信掖到衣服里,可這些辦法都行不通,正在焦急之時,他突然看見了肥肥的羊尾巴,于是靈機一動,把信夾到了羊尾巴底下,這下海娃可放心了,他抽著羊鞭繼續走。鬼子軍官走到他跟前,問:“小孩,你是干什么的,知不知道八路在哪?海娃嘀咕著:”我只是個放羊的,八路是什么,我不知道。“鬼子軍官立刻齜牙咧嘴的說:”搜,搜!“鬼子兵立刻對海娃搜起身來,抖的抖,掏的淘,摸的摸,什么都沒搜出來,可鬼子想吃烤羊肉,就伸手要去抓羊,海娃急忙吹了聲口哨,羊就和海娃一起飛奔上去,可他和羊還是被鬼子抓住了。晚上鬼子們都睡著了,海娃趁機逃了出去,可還是被鬼子抓了回去,鬼子讓海娃帶路,可海娃趁鬼子不注意逃了,鬼子開槍了,海娃忍著疼痛把信交到了張連長手中。張連長通過信中的重要信息,瓦解了鬼子一個個據點,取得勝利。
通過觀看《雞毛信》,我懂得了我們要像海娃那樣機智、勇敢;面對事情要沉著、冷靜;對待事情要認真,就像海娃那樣堅持不懈,就能取得勝利!
電影雞毛信電影觀后感篇3
今天,我和媽媽在家看了一部抗日戰爭影片《雞毛信》,影片講的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機智勇敢的12歲小八路海娃突破重重困難送一封雞毛信的故事。
抗日戰爭時期,小八路海娃每天在山頭一邊放羊一邊放哨。有一天,海娃的爸爸交給海娃一封非常重要的信,并囑咐海娃一定要親自交給八路軍張連長。海娃在送信的途中,遇上了日本鬼子。他并沒有慌亂,而是運用自己的機智,勇敢的和敵人周旋,最后海娃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包圍圈,順利的完成了任務。
看完了影片,我被海娃深深感動,他遇到危險時,表現出的勇敢,機智。正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和海娃相比,我們生活在當今的和平盛世,是多么幸福啊!作為一名學生,好好學習,就是一種愛國的行為。我們是國家的未來希望,我們現在的學習并不僅僅是為了自己而學習,更是為了祖國日益強大而學習!
電影雞毛信電影觀后感篇4
我們班在學校里觀看了《雞毛信》這個電影,這個電影講述了抗日時期一個小通訊員海娃送一封雞毛信的故事。整個電影里都描繪了海娃的機智和勇敢。
海娃被爸爸老趙叫去送一封雞毛信,這封信里的內容,可以取得一場戰役的勝利,海娃深知這封信的重要性。他保證一定安全送到。海娃就這樣踏上了送信之路。為了保住這封信,海娃想盡了辦法,為了不讓敵人發現,他把信藏在了羊屁股底下,他深入敵營,好不容易逃脫,但信件丟失,他不得不再次返回,他又一次的被抓住了,他和敵人斗智斗勇,有時刷點小陰謀,但正是這些陰謀,把敵人帶進了埋伏,讓八路軍叔叔給全殲了。海娃最終將信件給了張連長,取得了一小場戰役的勝利。
在中國抗日時期,誰能知道到底涌現出了多少“王二小”,多少“雨來”,多少“海娃”呢?無可計數。正是這些“小八路”們,用他們的智慧,用他們的勇敢,換取了一場又一場游擊戰的勝利。本應和我們一樣,生活在陽光下,和伙伴們一起嬉戲,一起玩耍,無憂無慮的孩子們卻要在夜幕的.遮掩下秘密行走,遠離父母的愛,為了抗戰的勝利,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在和敵人斗智斗勇,在困難面前不言放棄,勇敢鎮定。在一些山區游擊隊里,如果沒有這些“小八路戰士”、“小八路通訊員”……那些情報可能不會準時送達,八路軍戰士們可能不會順利轉移。又怎能會取得勝利呢?海娃、嘎子、王二小這些只是革命孩子們的縮影,在他們身上凝聚了的是中國抗戰成百上千的孩子們的各種品質和性格。這些孩子們的精神,我們應該學習。
想想我們自己,我們生活在新世紀里,但我們有沒有那些孩子們的品質和性格嗎?遇到困難,就說放棄;遇到挫折,就開始哭;遇到麻煩,就不想做。這不正是我們這代人的通病嗎?在困難面前,我們努力思考過嗎?想想我自己,我不免為自己感到一絲絲慚愧,前幾天,下大雨,回家的路被水堵上了,我和幾個小伙伴都垂頭喪氣了,抱怨的話語從我耳邊傳來,我不免也有了一絲絲的抱怨,可是我們幾個誰也沒有想辦法怎樣過去,這時有的叔叔拿磚頭往別的地方搭磚頭過,我們幾個也模仿,可是剛搭了幾步遠,就不想搭了,前面還有十米,好要多長時間呀,好累啊!我們歇了一會后,又繼續搭了起來。如果換成海娃,他會怎么做,他一定會迅速的將磚頭鋪起來盡可量的節省時間,為戰役贏得寶貴的時間。所以說,這部紅色經典電影給了我心頭砰然一震。讓我反省,讓我改過。
這部《雞毛信》,這部紅色的經典電影不僅告訴了我們抗戰時期人民的艱苦樸素,兒童的勇敢鎮定。更讓我們學會了勇敢鎮定,臨危不亂的革命精神,擁有這種精神,擁有這種品質,讓我們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好!
電影雞毛信電影觀后感篇5
在抗日戰爭時期,有無數的民族英雄,比如:劉胡蘭、草原小姐妹、王二小等等。他們的事跡一直被人們傳頌著。而今天我有幸欣賞了關于抗日小英雄——“海娃”與日本鬼子斗爭的影片《雞毛信》。這部電影的主要內容是:抗日戰爭時期,一名叫海娃的放羊娃給八路軍送信。他利用每天的放羊時間站崗放哨,監視山下的日本鬼子,如果鬼子來掃蕩,他就推倒旁邊的消息樹,通知村里的人趕快轉移。一天,海娃爸爸交給他一項艱巨的任務,讓他把一封非常緊急的雞毛信交給八路軍的張連長。海娃在送信途中不巧被日本鬼子發現了,海娃巧妙地將雞毛信藏在了一只老羊的大尾巴下面,并與鬼子巧妙周旋,主動尋找機會。海娃把鬼子引到一個山溝里,趁機向山上跑去,鬼子發覺后,立即追趕并向他開槍。海娃的手中了子彈,但他非常勇敢,奮力向山上爬去,最終將信送到張連長手里,為戰斗的勝利立下了大功。
海娃那勇敢機智、頑強不息的精神讓我深深震撼了。初遇敵人時,他面不改色,冷靜坦然地用智慧與敵人斗爭著,因為在這生死悠關之時,必須主敵人放松警惕,才能有完成任務的可能。在敵人夜寐時,他小心翼翼地逃離了包圍圈,而當時,而當時年紀小小的他完全可以趕著羊溜回村,但是他不但沒有這樣做,反而舍棄了與自己朝夕相處的小羊羔們,這是多么艱難的決擇啊!可見海娃是一個非常無私的孩子。
讓我最難忘的還是當海娃與侵略者的斗爭中被誤擊時,依然用手緊緊地握著信堅強地爬到張連長身邊,親手將信遞給了張連長。嘴里還忍痛說了幾句話。看到這里,我感慨萬千:一個比自己小的孩子氣就能不顧自己的痛楚,誓死完成任務而自己呢?雖然我們做不到象海娃那樣英勇,但是我們可以向他學習,讓自己變得堅強,遇到煩心事不該埋怨別人,而是要反思自己,堅強的面對現實。這部影片是一部振奮人心的歌曲,鼓勵我前進。
海娃,你是我的榜樣,我要向你學習,致敬!
電影雞毛信電影觀后感篇6
今天,我看了一部愛國主義影片《雞毛信》,片中的海娃不怕危險,機智勇敢的突破重重困難,把雞毛信交給了八路軍的張連長。
抗日戰爭時期,小交通員海娃,利用放羊作掩護與日本鬼子斗智斗勇,終于完成了送雞毛信。兒童團團長海娃在給張連長送雞毛信的途中遇見鬼子,并與鬼子機智斗爭,最后誘敵負傷、完成任務。
影片結束了,我的心中卻是感慨萬分,久久不能平靜,想著如果沒有這些革命者的犧牲,哪里會有我們今天美麗的祖國;想著如果沒有這些愛國者的付出,哪里會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所以我們應當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時光,做一個值得祖國驕傲的好少年!平時我是個膽小的小女孩,現在我要徹底改變自己,做一個勇敢、沉著、機智、敢于的小女孩。領會他們的精神,在未來的學習中,學習海娃的精神來激勵自己,爭做時代的好少年,未來的小主人。
欣賞著海娃的聰明機智,我不禁聯想到現實生活中的我們。算起來,我們和海娃是同齡人。我們現在呢,不愁吃來不愁穿,只要一門心思讀書,還整天嫌苦嫌累的。或許還有人會時不時在父母懷里撒嬌呢!而小海娃呢,不論嚴寒酷暑,不論刮風下雨,每天都要在那高高的山崗上站崗被鬼子抓到,寧死不說出八路下落,還巧妙地把敵人引入了伏擊圈。試想以現在的我們處于那個時代,別說與鬼子周旋,就算走兩三里山路,說不定也會退縮呢!所以,海娃的所作所為,才是我心中真的小英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看完這部影片,我思緒萬千,想到我們這些嬌生慣養的孩子,想想戰爭時的小紅軍,我的心里蕩漾起伏:在戰爭時,小雨來,小嘎子,小蘿卜頭.....這些人不都是我們的榜樣?現在,我們的美好的生活不都是他們換來的?
電影雞毛信電影觀后感篇7
今天,我在家里看了《雞毛信》這部抗日題材的紅色電影。電影里講到了12 歲的海娃在山上邊放羊、邊放哨,一旦看見日本人來了就把“ 消息樹” 弄倒,這樣村里的人們就知道日本人來了。
一天海娃在放羊,突然看見周圍山上的“ 消息樹” 倒了,于是也把“ 消息樹” 弄倒,趕著羊去和他爸爸會合。村里人知道日本人來了,把家里的糧食和值錢的東西全部帶走了,一件也不留給日本人。海娃跟爸爸會合了。爸爸把一封雞毛信給了海娃,對他說:“ 這封雞毛信非常重要,馬上把它送到三王莊去,親手送給指揮部張連長。” 海娃選了一條最安全的路趕著羊就走了,誰知日本鬼子也走這條路,怎么辦呢?海娃急中生智,把雞毛信藏在老綿羊的尾巴下面,躲過了鬼子的搜查,誰知鬼子又看上了他的羊,把羊趕到了羊圈里,讓海娃和它們在一起睡。到了半夜,海娃乘鬼子睡著了,帶著羊兒跑了,飛快地把雞毛信交到了八路軍張連長手中。
我感覺海娃很勇敢,遇到事情會隨機應變,區區一個十四歲的海娃能躲過鬼子的嚴密搜查機智的把雞毛信安全的送到八路軍張連長的手里真不簡單。影片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越危險的情況下,越要冷靜,不能沖動,不能逃跑,要隨機應變。我要向海娃學習,熱愛祖國,熱愛黨。好好學習,長大了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