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簡短
通過寫觀后感,可以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寫作水平,從而促進個人的成長和發展。如何寫出優秀的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簡短?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簡短,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簡短篇1
《地球上的星星》開始了!隨著同學們的一聲喊叫,我便坐在座位上,看著屏幕。
當那位教師來到伊夏他們班上時,是以小丑的打扮出現的,全班同學又唱又跳,唯獨伊夏不笑,一臉茫然。接下來,教師讓同學們畫畫,全班同學都快畫好了,可伊夏的畫紙上仍然一片空白。教師很快察覺到了,認為伊夏不會畫畫,去訪問了伊夏的家庭,可事實出乎人意料之外,伊夏是個很酷愛畫畫的小男生,并且是一個很聰明的男孩。
美術教師偶然的看到了伊夏畫的那幅與家人分開的圖,他把圖改成了伊夏正慢慢一家人在一齊的圖。
在美術教師的悉心調教下,伊夏變成了一個成績好并且有天才畫技的優秀小男孩,并且參加了繪畫比賽。
在繪畫比賽的那一天,伊夏遲遲沒有出現,我也替他著急,不一會,他出來了,我也松了一口氣,伊夏今日特地把他哥哥送也的顏料拿了過來,畫了一幅小兒垂釣圖,不用說,這幅作品是第一名。
結尾放的是伊夏和自我的爸爸媽媽團聚的場景,這一刻,我真為他而感到高興!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簡短篇2
電影的主線是圍繞一個有閱讀障礙的男孩子伊夏因為“特殊”而帶來成長中的陣痛、冷酷的摧殘打擊,而最終在愛里面被纏裹而重新啟航展開的。電影中的一大特色是以音樂喜劇的形式展現了孩子豐富的想象力和情感,讓觀眾隨著音樂的流動漸漸融入到伊夏的內心世界。
前面部分歡快、明亮地描繪了伊夏眼中浪漫的童年世界,水里的魚兒,教室外的蟋蟀,馬路邊的棉花糖,日常所見在伊夏的腦海里仿佛都可以編織出一篇美麗的童話故事,甚至連試卷上的數學題都可以被他聯想出一場星球大戰。
可惜現實世界并沒有給這一份爛漫童真多少空間生長,沒有人真正關注伊夏的感受和需要,所有人都關心的是他是否正確、合標。伊夏在課堂上分神、答不出問題和可憐的分數,讓老師們頭疼不已,父母面對老師的指責也十分羞愧,結果就是各種罰站、呵斥、威脅,甚至伊夏被父母不顧自己的反對送到完全陌生又嚴格的寄宿學校,他的天性在成年人的規則和命令要求中被擠壓最終沉默地臣服,信心也在父母老師的責罵否定中被刺傷被摧毀。
直到出現一個與眾不同的尼克老師,關注到這顆即將沉淪的星星,孩子眼睛里無助的反抗和無聲的怒吼讓尼克老師看到了曾經的自己,他對這個在人群中孤獨封閉的孩子充滿憐惜,追尋之下他發現了伊夏一直以來被誤會為懶惰蠢笨調皮其實是因為有閱讀障礙——自閉癥狀,尼克老師克服種種攔阻為伊夏爭取學校和家庭的支持,并給予悉心栽培、發掘釋放了伊夏驚人的藝術天分,星星終于可以在屬于自己的夜空中熠熠生輝。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簡短篇3
看了這部電影的感覺,不僅僅詮釋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也詮釋了家長對待孩子的教育方式。在看電影的過程中,一度被感動到落淚。但最重要的是電影中教師的教學方式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也為我們今后的教育事業指明了方向。
電影中的伊桑其實是個聰明的孩子,可是他有讀寫障礙,不管自我怎樣努力,都不能改變這一狀況,當他被學校退學時,他的父母送他去了寄宿學校,我還記得他在大門口看著載著父母的車遠去而他久久不愿離去的場景,我想他的心里想的大概是爸爸媽媽把他拋棄了……在這所新的學校里,他被譏笑,挨罰,患上了自閉,也越來越沒有自信,連他最喜歡的畫畫都不在喜歡了。如果他的人生中沒有出現尼克教師,那么伊桑的未來也許就不會是歡樂的少年了。他的父母固然愛他,可是卻不去找伊桑之所以差的原因……可是,他幸運地遇到了永不放下的尼克教師,尼克教師用鼓勵和幫忙讓伊桑重新找到了自信。(本文來自于范-文-先-生-網)其實,在我們的班里,也有這樣學習成績不夢想,卻總是給教師和家長找麻煩的孩子,對于這樣的孩子,我們的教育方式呢我們也許會打擊,會批評,也許從來沒有發現這些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天賦,而這個孩子正在等待我們去發掘。
尼克教師不僅僅細心,并且心思細膩,用畫畫的方式幫忙伊桑找到了自信。當這樣的學生出現時我們就應去找找原因,從根源出發幫忙孩子,孩子就像一棵小樹,只要我們勤施肥,勤松土,他總會茁壯成長。
對于我們來說,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遇見這樣的孩子,需要耐心,細心,更需要我們和家長一齊找出原因,解決原因。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簡短篇4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印度勵志片,主要講述一個小男孩伊翔,他患有讀寫障礙癥,被大家認為是弱智、差生,所幸遇到代課美術老師尼康,在他的鼓勵和幫助下伊翔又展現了他的繪畫天賦,讓他重拾自信,最后成為一位樂觀快樂的孩子。
看完這部影片我的心情很復雜,我想每個孩子都是世上獨一無二的,有些有某種認知障礙的人與我們平常人都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上,他們其實并不笨,只是在某些方面存在障礙,但他們總會在其他方面被賦予另外一種新的能力,讓他們異于常人。所以,我們應該尊重和理解他們。就像影片中尼康老師所說:“五個手指,各有長短,可若缺一,那就不完整了。”如果每一個人都一樣,那么世界就不會五彩繽紛。在我們周圍的所有人中,總會出現天才,是他們改變了世界的規則,因為他們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如愛因斯坦、華特、迪斯尼等,他們小的時候也都有認知障礙。他們與常人的想法不一樣,用不同的思維來想象這個世界,這使得他們成了贏家,驚艷了世界。
看了這部影片讓我知道,同學有困難缺陷,要互相幫助和關心,而不是嘲笑;家長對孩子不僅要關心,更要及時發現孩子身上的問題,而不是暴躁的打罵;老師對問題學生要多寬容和欣賞,并加以正確的引導。讓這些孩子快樂地成長,真正成為大家心中的星星!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簡短篇5
假期里領導布置觀看電影《地球上的星星》,看之前想著無非就是一部與教學、與學校有關的電影,但任憑怎么猜測也預計不到電影中的故事情節。雖然這部電影在20__年就上映了,但十幾年過去后再觀看仍然給人以震撼。
電影中的小主人公伊翔(音譯)是一個有著“閱讀障礙”的特殊孩子,他有著每個孩子都有的天真和浪漫,也有著每個孩子都有的熱情和善良,更有著大部分孩子沒有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但他唯一的致命的缺陷就是閱讀障礙,而正是這個缺陷差點毀掉他的一生。
在這部電影中最令人感到溫暖的就是伊翔的代課美術老師尼庫巴,首先我很欣賞他的教學風格,他不拘泥于正常的教學方式,以獨特的形式給學生們帶來了別具一格的課堂,大部分孩子在第一節課就已經認可了他。捫心自問:孩子們喜歡怎樣的課堂?換個角度,如果我是孩子我也會喜歡這樣的老師。由此我開始反思自己的課堂,我喜歡有板有眼的上課,認為維持好課堂秩序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我也一直是這樣做的,我認為亂糟糟的課堂,學生的心就飛了,怎么能學進去呢?下學期我會每周拿出兩節課嘗試用寬松自由的課堂來教學,在實踐中出真知。
其次我更欣賞他犀利的眼光以及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與其說是他有著犀利的眼光不如說他在課堂上關心每一個學生,不允許一個學生掉隊,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學生。這不禁讓我記起夏校長智慧講壇《做幸福教師》中的要愛每一個孩子。我們都知道每個班都有學困生和行困生,今年我班級的學困生和行困生都比較多,反思我自己的言行,我覺得我就和電影中的大多數老師一樣,只看重的是結果,看到的是表象,我也應該把相關孩子的每種表現都用一種研究的精神,幫助的態度來對待。
至今仍然記得畢業第一年教的一個孩子翔翔,他屬于很聰明但不按常理出牌類的孩子,舉一個小事例,當時于校長教這個孩子體育,上課跑步的時候唯獨他不跑,于校長很耐心的和他討論這個問題,他說了一句“我沒有心情”。就是這樣的一個孩子,我也像尼庫巴老師一樣家訪,多次與家長攜手合作,在學校里花費耐心陪伴他,在課堂上開導他,在課外和他做朋友,就這樣一年過去了,孩子真的有了很大的改變,雖然和別的孩子還有差距,但他真的進步很多。
作為一名老師,最根本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現階段提倡賞識教育,我很認可,電影中尼庫巴老師講的羅門島枯樹的故事提倡的也是同樣的理論。我不說什么冠冕堂皇的話,我認為用心對待孩子的才是真正的好老師。用電影中的一句話“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讓我們用心對待這些可愛的小星星吧。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簡短篇6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印度勵志片,主要講述一個小男孩伊翔,他患有讀寫障礙癥,被大家認為是弱智、差生,所幸遇到代課美術老師尼康,在他的鼓勵和幫助下伊翔又展現了他的繪畫天賦,讓他重拾自信,最后成為一位樂觀快樂的孩子。
看完這部影片我的心情很復雜,我想每個孩子都是世上獨一無二的,有些有某種認知障礙的人與我們平常人都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上,他們其實并不笨,只是在某些方面存在障礙,但他們總會在其他方面被賦予另外一種新的能力,讓他們異于常人。所以,我們應該尊重和理解他們。就像影片中尼康老師所說:“五個手指,各有長短,可若缺一,那就不完整了。”如果每一個人都一樣,那么世界就不會五彩繽紛。在我們周圍的所有人中,總會出現天才,是他們改變了世界的規則,因為他們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如愛因斯坦、華特、迪斯尼等,他們小的時候也都有認知障礙。他們與常人的想法不一樣,用不同的思維來想象這個世界,這使得他們成了贏家,驚艷了世界。
看了這部影片讓我知道,同學有困難缺陷,要互相幫助和關心,而不是嘲笑;家長對孩子不僅要關心,更要及時發現孩子身上的問題,而不是暴躁的打罵;老師對問題學生要多寬容和欣賞,并加以正確的引導。讓這些孩子快樂地成長,真正成為大家心中的星星!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簡短篇7
為了讓他們所謂更好的成長,像伊夏的爸爸狠心將他送到了寄宿學校,孤身一人在離家很遠的地方。對于一個孩子來說,這可能是像是個巨大的審判,嚴酷而沉重,該如何表達一個孩子的心靈?
這好似也正如我們一樣,對于伊夏的經歷,我們也同樣是感同身受,看著伊夏的噩夢與淚水,也像是看到了我們的曾經。抵觸抗拒,我們厭惡了去接受事實,哪怕我們真的對那真實的成績已無力回天,但是不管怎樣,伊夏終究是被送到了學校,我們也終究開啟了自己的新生活。
各種的不適應在生活中浮現,伊夏不會系扣子綁鞋帶,自己一個人默默的發呆,偷偷的躲進廁所里哭,讓我們也不禁回想起初來學校時的場景。年少不知所措的我們,陌生、抵觸、無奈。對于嶄新的生活,我們一步步地小心向前邁著,生怕刺痛了以前的傷口。
后來的我們,從年少無知變成了成熟的高中生。不再因為小事而煩惱,不會去患得患失。我們就像那天上一顆顆閃爍的星星,或許我們比不上太陽的耀眼,也不如月亮那么神秘,但是我們一定要堅持自己心中的那份小小的夢想,用自己的方式去完成自己的夢想。而不是刻板的順著那些期盼我們好好成長的人的想法去生長,相信我們會有自己的方式去綻放我們的夢想。
地球上的星星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它們都用自己的節奏去閃爍屬于自己的光芒。放開理想,勇敢去追,我們終有一天會成為城市夜空上最亮的一顆星星,綻放屬于自己的光芒。